海参典籍介绍

合集下载

海 参 文 化

海 参 文 化

海参文化历史悠久的强力古生物海参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存活了6亿年的古老生物,其生存历史早于原始鱼类。

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恐龙等貌似强大的生物被自然所淘汰,而弱小的海参依然在海陆的沧桑巨变中存活了下来,其生命力强大可见一斑。

位尊“海八珍”迄今为止,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海参。

其中,可食用的不过百种,尤以产自渤海湾的刺参(俗称“辽参”)为最佳,被誉为“参中之冠”。

中国人自古就对海参有着研究、食用的历史。

早在三国时期,人们就用火来烤食海参。

明清时,海参开始成为宫廷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海参与鱼翅、鲍鱼等同被称为“海八珍”,因其营养价值高,一度排在“八珍”之首。

国人有阴阳之说,海参与鲍鱼自是壮阳滋阴的上品,常出现在同一道菜里。

养生、疗病良药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对海参的专门介绍,对海参的研究也多了起来。

一代中药宗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海参的记载。

明朝万历年间,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说:(海参)“辽东海滨有之,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

这就是海参正式命名的起源。

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中药典籍均将海参列为补益药物:海参性温味甘咸,入心肾经,有生百脉血、补肾益精、壮阳疗痿、除劳祛症、滋阴利水、补正软坚和通肠润燥之功效。

“海中人参”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海参获得古人如此青睐呢?现代营养学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

海参体内富含50多种营养成分,具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

海参所特有的胶原蛋白、海参皂、刺参酸性粘多糖等成份,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抗疲劳、延缓肌体衰老等多重功效。

所含的18种氨基酸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物质基础。

其中精氨酸最为丰富,号称“精氨酸大富翁”,精氨酸是构成男性精细胞的主要成分,又是合成人体胶原蛋白的主要原料,可促进机体细胞的再生和机体受损后的修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延年益寿,消除疲劳。

海参起源:海参罐的秘密

海参起源:海参罐的秘密

我国从何时发现并生产和食用海参,至今尚难断限。

1976年,考古队员在大连旅顺老铁山下的郭家村遗址挖掘出一批铜石并用的新石器时期的陶罐。

这些陶罐内壁圆滑,罐身有刺,或五行排列或六行排列,状如海参。

考古学家研究认为,郭家村出土的陶罐系史民崇拜信物,可称为海参罐。

这说明早在4000年前,人们就已经跟海参打上交道了。

4000年前是什么概念呢?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这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距今约3600年。

郭家村遗址的海参罐,比甲骨文的诞生还要早数百年。

而在4000多年前,能看出有中国文字雏形的是陶文。

陶文不成体系,多半刻在陶钵外口缘的黑宽带纹和黑色倒三角纹上,极少数刻在陶盆外壁和陶钵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个陶文。

破解陶文很困难,至今也只有几个字能猜测它相当于后代的某字。

因此,4000多年前的海参罐,究竟真实的用途如何,我们无法考证。

但有海参罐,我们基本可断定,这些生活在海边的先人们,已经接触到海参。

实际上,在新石器时代,对于滨海生活的先人来说,渔业经济已经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诸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们曾多次发现石镞、骨镞两种石器,并拌随着大量的鱼骨骸出现,同时,在众多的遗址中也大量出现鱼骨、介壳等。

由此可见,采集沿海的软体介壳类动物也属于渔业生产,而当时渔业经济往往是滨海先人们生活的重要来源。

与郭家村遗址呼应,在古海州(今天连云港)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出土过一个罐形器,上面布满了不规则的乳丁,纹酷似肉刺,它的造形也酷似海参。

但是我们只能说当时的人们跟海参有交道,这“海参罐”也就是当地先人对海洋产品的推崇表现,至于他们是否食用海参则难以确定。

正如专家所说,郭家村出土的陶罐系史民崇拜信物,很多时候,先民们对于崇拜之物是不一定食用的。

远在欧洲的荷兰人,也同样将海参当作一种图腾,他们认为海参是海神,因此也不食用海参。

海参篇

海参篇

海参的简单泡发及介绍 视频
干海参泡发
公众号—东南亚野生特产
• 用料:干海参两只 纯净水
• 2. 将干海参浸泡在洁净无油的容器里,装 上适量纯净水(水位没过海参),早晚换 一次水,直至海参变软。
• 3. 大概浸泡24-48小时(比步骤的目的是把
海参浸泡至柔软状态,便于清洗海参内部 污染)我这个48小时柔软了就可以取出清 洗,要还够柔软则继续浸泡。
• 5、食用海参时不宜加醋:俗话说“陆有人参,水有海参”,中 医认为,海参可以补肾、养血,营养和食疗价值都非常高。可 是,做海参时如果放了醋,在营养上就会大打折扣。
产品种类
• 山东海参:
• 山东海参以烟台、威海为核心,成为北方最重点也是发展 最快最好的海参版块市场,版块内以野生的底播海参为主, 规模化的海域底播,产品精深加工,稳步的区域扩张以及 海参产品的高性价比形成了如宫品、千舟岛等众多享誉全 国的知名品牌。
• 1、每天食用别超一只:对于体质虚弱的人来说,每天一只海参 是比较好的食补法。对于健康人群来说,特别是气候较为干燥 的地区,过食海参应考虑到“上火”的问题。因此,每天食用 海参最好不要超过一只。
• 2、肾功差者应少食:海参为高蛋白食品,分解产物氨基酸多由 肾脏排泄。所以,肾功能差者一次不可多吃。
• 辽宁海参:
• 辽宁海参简称“辽参”,主要产地在大连,是我国历史较 为长远的海参出产及养殖基地。明代时《本草从新》早就 指出:“海参,产辽海者良。”辽参因环境及气候原因生 长缓慢,大约4-5年才能长成,因而肉质肥厚饱满,营养 富集。

• 南方海参:
南方海参是以福建为核心形成中国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股 产业力量。福建、浙江等依托南方温差的养殖优势,缩短 海参生长周期,形成大规模的海参养殖,凭借产品研发、 加工技术、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南方海参瞄准中低端和 大众消费市场,但是由于养殖速度过快与渠道拓展乏力, 正遭遇寒流。

生命保鲜剂——海参

生命保鲜剂——海参
讨 当时烹饪 的某 些意念 。
海参用于 滋补 身体 、 烹饪 佳肴 已有 千年 历史 , 《 文选 ・ 江赋 》
所 引《 临海水土 异物志》 中, 就提 到了“ 土 肉” 的炙食 , 这种 土肉 即
是 海参 。 南北朝时 , 海参一跃成为宴席之珍品。 元朝人 贾铭在 《 饮 食 须知》 卷 六中记载海参 “ 味甘咸 , 性 寒滑 ” , 已经 识别 了海参 的
在历史上的强大声势 , 使得这一种鲁莱美食早 已誉满全国。
上世纪 二三十 年代 的大连 饭馆 , 海参烧 的再 好 , 也是原 汁
原味的鲁 莱做 法 , 因为做 的好吃 , 卖得就很得意 。大连 现在的酒
店餐馆 , 好像没有哪一家不会做 红烧海参 、 葱烧 海参的 , 因为多 ,
海 参 在 古 代 被 赋 予 了神 奇 色彩 。 相 传 蓬 莱 阁 八 仙之 一 的“ 铁 拐 李” 。 是 在 蓬 莱 海 边 受
某 些特征 。

明代 李时珍的《 本草 纲 目》 、 姚可成 的《 食物本草 》 都 曾用 大
段 文字介 绍海参 。其 中 , 李 时珍《 本草 纲 目・ 拾 遗》 提到 的对人体
有长寿 大补效果 的辽参 就在长海县大小岛屿之间。 这一 时期 , 海 参被列 入皇室贡 品和御 膳中。明代 的宫禁御 厨 、清代 的南北饭 庄, 也都把 海参 当作 东海极品。据 载 , 明宫御 膳有一道皇 帝喜 爱
看海参 “ 刺” ——望
好 的海参刺粗壮 而挺拔 , 也就是俗称 的短 、
粗、 胖, 而劣质 海参的刺长 、 尖、 细 。有粗; I 士 的刺 ,
的弹性 , Q劲十足 。另一 个独 特之处 , 在于 发制时加入清酒 ,使本 身无味且纤维紧 实

一品海参

一品海参

注意事项
1,海参从发制到烹调,注意每个环节,保持参体完整。 2,剞花刀时,刀口必须达到深度,切勿剞破外皮,花刀要剞得均匀, 边剞边滚动海参。 3,蒸海参时,参体最好盖上一层绵纸,避免其它味串人,香味挥发和 水蒸汽滴入盘中。 4,海参蒸后,要控净汤,防止流汁,浇汁时要盖严参体。
海参 ·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食用海参最早的国家,早在 三国时期就有记载。由于那时还没有掌握烹制 海参的技术,只有火烤着吃,不能完全领略其 美味,所以给它取了个很贱的名称一“土肉”。 至元贾铭《饮食须知》中记有海参,但仅言其 性,未有食法。到明代才被人们发现其滋补作 用和鲜美滋味,从而跻身于髙档名馔之列。 《明宫史· 饮食好尚》就载有:“先帝(指朱元 璋)最喜用……又海参、鳆鱼、鲨鱼筋(鱼翅) 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名曰‘三事’,恒喜 用焉。”始见海参与其它原料合烹成美馔。传 至清代用海参入馔,才日见增多,并盛行起来。
主料:水发大开乌参2个(约重1000克) 配料:水发口蘑、熟火腿各50克,猪肥膘肉、鸡脯肉各100克,冬 笋、水发干贝各30克。 调料:猪油60克,料酒、葱段、姜片各10克,精盐4克,味精、白 糖各5克,胡椒粉2克,淀粉20克,鸡油15克,鸡汤500克。
辅料配料要求 因海参味腥无味,配菜宜 选用鲜味纯正,香味浓郁 的原料与之相配为宜,同 时应选用一些高档配料与 之相佐,这样才能符合一 品的档次,配料的品种和 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调整。
菜肴美化方法
此菜色泽黑褐,色调较为单一,为使菜肴色彩、形态更加美观,诱 人食欲,宜围衬油菜心、菠菜心、西兰花、萝卜球、冬瓜球、鸽蛋、鹌 鹑蛋等,围衬装饰,不但美观,还能起到荤素相补的效果。同时还可同 其它菜肴组拼成菜,点缀萝卜花等也可,但较单调,无论是围衬、装饰, 切不可过多、过杂,也不能围衬水果等甜味菜肴,否则,会造成串味, 从而失去本菜的风味特色。

张奶奶海参历史及文化

张奶奶海参历史及文化

张奶奶海参历史及文化创始人简介品牌创始人张奶奶出生于1936年。

张奶奶的祖辈是在闯关东期间定居到大连长海县,祖辈都是老渔民,靠海生活。

品牌创始可追溯到1958年,张奶奶家族在海边做夏威夷贝和裙带菜出口生意,之后随着人们对海参认知度逐渐提高,张奶奶就带领家族和四个孩子开始做起了海参生意。

公司产业从育苗、养殖到生产、加工再到批发、零售,张奶奶一直亲力亲为。

张奶奶一直坚持每天5点钟起床,捕捞现场、工厂都时常看到张奶奶的身影。

理念可以更改,原则不可破坏!张奶奶海参始终秉承“原产地、高质量、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的首要原则,致力于为全国消费者提供品质卓越、安全放心的海参产品。

追溯张奶奶品牌1667 创始人张奶奶祖辈于闯关东年间,定居大连长海县海洋岛1958 张奶奶一家人靠海吃海,在海岛捕鱼为生,时常会补到胖嘟嘟的海参1979 张奶奶家在海岛里养殖夏夷贝、裙带菜等,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1988 人们对海参的滋补效果越来越认可,张奶奶家族开始做海参生意1998 张奶奶家的海参产业链以育苗养殖、生产加工为主线2000 张奶奶家的海参产品直供全国酒店、海参批发市场及专卖店2005 张奶奶海参在大连办事处成立,选址美丽的大连星海广场2010 张奶奶海参参加“首届大连海参珍品博览会”,展示手工天然晾晒的海参2012 张奶奶海参入驻大连商场新玛特超市2012 张奶奶海参上海首家旗舰店成立2013 《大连晚报》对创始人张奶奶做独家专访2014 张奶奶海参上海第二家旗舰店成立2014 央视7套农业频道专访创始人张奶奶2015 北京《新京报》、《京华时报》先后报道张奶奶的海参故事2015 张奶奶海参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开业2015 连续三年315上海市消费者咨询服务日中唯一受邀的海参品牌2016 上海《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专访创始人张奶奶2017 上海《新民晚报》开辟“张奶奶话海参”专栏2019 张奶奶海参入选大连市海参商会会员单位2019 独家冠名上海电视台王牌节目《新老娘舅》2019 独家赞助大连晚报第四届美食节,指定海参食材提供商。

神奇海参源自远古的自然密码

神奇海参源自远古的自然密码

神奇海参:源自远古的自然密码从古至今,海参是滋补珍品海参是大海赐予人类最珍贵的养生保健食品。

海参自古以来就是高级滋补品,中国大概从2300年前就认识到了海参的营养价值。

被誉为“百补之王,养血之神”,从古至今,都被人们视为滋补珍品。

传统中医认为,海参具有大补元气、益滋五脏六腑和祛虚损的功能。

现代医学也同样证明了,海参是一个天然的营养宝库,富含多糖、海参素、海参皂甙、谷氨酸、甘氨酸等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控制糖尿病并发症、防肿瘤抗肿瘤等多种效果。

海参的神奇密码常吃海参的人不感冒,是海参提升免疫力的效果,也因此海参自非典之后火爆,现在滋补保健领域一枝独秀,一直是高档补品的象征。

有人说:海参是源自6亿年前的远古精灵,携带着自然的神奇密码。

原来,海参在增强体质,抗衰老,对抗慢性病、甚至是肿瘤等方面确实具有不俗的效果。

专家发现,长期食用海参的人不仅精气神状态好,不感冒,部分老年人白头发慢慢变黑,老年斑变淡,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调理,肿瘤放化疗前后对手术恢复也特别好,效果用神奇来形容一点不夸张。

解密海参的神奇密码海参这么神奇,到底携带着怎样的密码?笔者通过国内系统研究海参的企业——幸福益生找到了答案。

幸福益生通过长达八年的对比研究,发现了海参对人体有三大神奇密码:第一个是可以快速补气,海参能够大补元气,也就是说补肾,俗话说叫壮阳,特别适合气虚、肾虚的人服用,能够快速改善人体精气神。

第二个是可以快速的补血,俗话说叫滋阴,特别适合血虚、阴虚的人服用,尤其是对女性非常有效,能够短时间内改善脸色。

6-12个月即可改良血液指标,气血顺畅,运送更多的营养到各器官。

第三个是可以再生免疫细胞,逐步修复免疫系统,整体提高人体免疫力!海参能逐渐恢复人体血液中的免疫白细胞,预防和改善多种免疫力低下和缺失方面的疾病。

据幸福益生海参专家介绍,幸福活力液体海参比传统吃海参效果要快,因为营养更全,吸收更好,一般可以如下效果:坚持喝10--15天,明显感觉身上有劲坚持喝1个月,腿脚明显轻快,精气神足,脸色好坚持3个月,感冒明显减少坚持6个月,白头发开始慢慢变黑,老年斑慢慢变淡,皱纹慢慢减少坚持1年以上,明显年轻,只要一年一年坚持服用,人就会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年轻……幸福活力到底还蕴藏着多少自然神奇密码,待专家和养生爱好者一起来解密。

海参的历史故事

海参的历史故事

海参的历史故事介绍海参的起源和种类海参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海洋生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海底,被誉为“海洋之宝”。

它们属于刺胞动物门棘皮动物亚门,主要以藻类和底栖生物为食。

海参的身体呈柱状或瓶状,表面有很多触手、刺等突起物。

在不同的环境下,海参也有不同的种类,如中国东海和西南大西洋的黄海参、北美洲西海岸的皱纹海参等。

海参在古代的重要地位海参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海参就被记录在古代经典《诗经》中:“忧心忡忡,忘我在藻。

”说明古代就有人在海里捕捞海参。

而在古代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中,也详细记载了海参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据史书记载,在中国古代,皇帝和贵族们非常喜爱食用海参,认为它具有滋补身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海参的瑰宝——参皮海参身体内的参皮是其最为珍贵的部分,也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位。

参皮质地柔软,富含胶原蛋白,具有滋补、美容和保健的作用。

据科学研究,参皮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海参素、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海参的参皮被誉为“海洋之黄金”。

参皮的营养价值参皮富含胶原蛋白,这是一种构成人体皮肤、骨骼、关节和肌肉等重要组织的蛋白质。

胶原蛋白的补充可以增加皮肤弹性、改善关节问题,使人保持健康和年轻。

此外,参皮还富含粘多糖、矿物质和多种氨基酸,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代谢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皮的药用价值在中医中,海参被视为一味宝贵的药材。

海参参皮具有滋阴补肾、益精填髓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肾虚、阳痿、遗精等症状。

海参参皮还被认为具有消肿止痛和提高免疫功能的功效,被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疾病。

海参的历史传说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海参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山海经》中关于海参的记载。

据记载,古代水神共工曾与奄美龙女生下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叫蚕皇,后来化身为海参。

蚕皇非常孝顺,以身体养活母亲,因此一直陪伴奄美龙女在大海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参典籍介绍
药名:海参
别名:辽参、海男子
来源:为刺参科动物刺参、绿刺参、化刺参的全体。

考证:出自《本草从新》
1.《本草从新》:海参辽海产者良,有刺者名刺参,无刺者名光参。

2.《五杂沮》:海参,辽东海滨有之。

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曰海参。

3.《闽小记》:闽中海参,色独自,类撑以竹签,大如掌,与胶州辽海所出异,味亦淡劣。

4.《百草镜》:入滋补阴分药,必须用辽东产者,亦可熬膏作胶用。

性味:性微寒,味甘、咸。

归经:归肺、肾、大肠经。

功效: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止血
主治:精血亏损;虚弱劳怯;阳痿;梦遗;肠燥便秘;肺虚咳嗽咯血,肠风便血,外伤出血
各家论述:
1.《本草从新》:补肾益精,壮阳疗痿。

2.《药性考》:降火滋肾,通肠润燥,除劳怯症。

3.《食物宜忌》:补肾经,益精髓,消痰涎,摄小便,壮阳疗痿,杀疮虫。

4.《纲目拾遗》:生百脉血,治休息痢。

5.《本草求原》:润五脏,滋精利水。

6.《随息居饮食谱》:滋阴,补血,健阳,润燥,调经,养胎,利产。

凡产后、病后衰老尪孱,宜同火腿或猪羊肉煨食。

7.《现代实用中药》:为滋养品。

治肺结核,神经衰弱及血友病样的易出血患者,用作止血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煮食,15-30g;9-15g。

外用:适量,研末敷。

用药禁忌:脾虚不运、外邪未尽者禁服。

以上给您介绍了海参典籍的一些相关常识,希望消费者能够更多的了解海参,正确食用海参。

大连八鲜岛海洋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