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图洛书的讲座
河图、洛书与八卦

河图、洛书与⼋卦蒋⽴哲先⽣风⽔讲座(三)河图、洛书与⼋卦⼀、河图⽅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北⽅阳数⼀、阴数六,⼀六为⽔,北⽅为⽔;南⽅阴数⼆、阳数七,⼆七为⽕,南⽅为⽕;东⽅阳数三、阴数⼋,三⼋为⽊,东⽅为⽊;西⽅阴数四、阳数九,四九为⾦,西⽅为⾦;中央阳数五、阴数⼗,五⼗为⼟,中央为⼟。
河图数从⼀⾄⼗共五⼗五数。
⼀三五七九为奇数属阳为天数,合计为⼆⼗五,称“天数⼆⼗五”;⼆四六⼋⼗为偶数属阴为地数,合计为三⼗,称“地数三⼗”。
“⼀六共宗,⼆七同道,三⼋为朋,四九为友,五⼗通途”就是从河图⽽来。
“⼀六为⽔、⼆七为⽕、三⼋为⽊、四九为⾦、五⼗为⼟”是风⽔学中的常⽤术语。
⼆、洛书“戴九履⼀,左三右七,⼆四为肩,六⼋为⾜,五在其中”。
九数在正南,数⼀在正北,三数在正东,七数在正西;⼆数在西南,四数在东南,六数在西北,⼋数在东北;五居中央。
洛书⼀三七九单数为阳,⼆四六⼋双数为阴。
阳数统领阴数,各居其所,为数之⽅位已定。
河图以五数统御五成数,同处于⼀⽅,为成数之⽅位未分未定,故河图未变之初,实为数之体,既变之时,即为数之⽤。
洛书之数,⽣成奇偶,已各处其⽅,是数之⽅位已定,故体即是⽤,⽽⽤即其体。
洛书九个数配之五⾏即是:⼀⽔、⼆⼟、三⽊、四⽊、五⼟、六⾦、七⾦、⼋⼟、九⽕,⽞空的论断原则,便是以这九个数的⽣克为依据,它是⽞空⽤的⼀⼤特点。
三、⼋卦(⼀)先天⼋卦先天⼋卦数:乾⼀、兑⼆、离三、震四、巽五、坎六、⾉七、坤⼋。
先天⼋卦⽅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西北、巽西南、震东北。
(⼆)后天⼋卦后天⼋卦数:坎⼀、坤⼆、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离九。
后天⼋卦⽅位: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东北、坤西南、乾西北。
先天⼋卦⽤以配河图,后天⼋卦⽤以配洛书。
阴阳、五⾏学说⼀、阴阳阴阳与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阴阳学说是古⼈⽤以认识和解释⾃然的⼀种宇宙观和⽅。
古⼈长期观察⾃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发现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具有对⽴的两个⽅⾯,如动静、⼤⼩、冷暖、⾼低、粗细、内外、奇偶、雌雄、男⼥、⽣死等等,古⼈将积极的、进取的、活跃的、外在的、上升的、明亮的、亢进的、刚健的⼀⾯称为阳,将消极的、退守的、呆板的、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暗晦的、衰减的、柔弱的⼀⾯称之为阴。
河图洛书运用解读,王三亮授课见证

河图洛书运用解读,王三亮授课见证关于河图洛书的研究,古今著作引经据典数不胜数。
但要说把河图洛书真正看懂的少之又少。
如常说的,1.6水、2.7火、3.8木、4.9金、5.10土,只是字面解释。
看河图,通言的都是正五行,而真五行纳音出自河图没有一部书谈及。
甲己子午九用了几千年都说是納音数,究竟河图3.8木、2.7火、5.10土、4.9金、1.6水、除方位四时外还藏有什么真义?中国文化源于太极八卦、河图洛书。
中国易学象数理一体,符号是多元的,这就形成流派。
直到现在各派均说自己是正宗,我看谁也称不上正宗,所谓正宗必须知道图书的真意,而后才是应用。
河图的真意是什么?河图的本质是揭示生命起源的天书。
生命诞生演化首先要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河图告诉人们,生命源于海洋,母为坤,坤腹有羊水,孩子是在羊水中成形的,河图设水为1,以北方象之。
有水没有温度生物不能衍化,植物没有火没有光合作用不能生长,河图设火为2,以南方象之。
生命有水火还需营养物质,木是食物,河图设木为3,人不是软体动物,成形需要骨架支撑,河图设金为4,以西方象之。
大地为坤,坤为生命立足之地,河图设土为5,以中央四隅象之。
中国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最初指天赐的祥瑞。
河洛之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又见于《论语·子罕》。
《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
”《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
汉人多宗此说,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谓之一六共宗。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谓之二七同道。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谓之三八为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谓之四九作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谓之五十共处。
很多易经玄空风水的初学者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河图》、《洛书》就这两张图不就这么简单还学什么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正是因为不熟悉它到底该如何运用!河图在九星玄空风水实际生活应用中,河图数字被定为先天,遇到二七组合出现时叫二七先天火,遇到一六组合为一六先天水、无论是在实际风水立向布局当中都会运用到,并且数字变幻均是有规律而言,越学到深处的时候会运用自如,所以数字组合必须要熟记,这是基础当中的基础也是根。
“河图洛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河图洛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来源:北京晚报作者:阿城近日,阿城在中华书局“伯鸿讲堂”做了《从文物的造型看文明的源头》的讲座。
本报精选部分文字以飨读者。
洛书是什么我们先讲洛书这部分,因为“河图洛书”是我们很久远很久远的传说。
“河出图,洛出书”,“河”就是黄河,“洛”就是在洛阳附近的洛水。
传说是黄河里面出现了一张图,洛水有一个乌龟驮一个书出来。
“河出图,洛出书”以前是怎么理解的呢?以前是说,这是一种吉祥的征兆。
而我们现在要重新探讨这个事情,它到底是传说还是有依据?1987年,安徽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对一些专家影响比较大,对一般人的生活毫无影响,但是它跟我们说的洛书有关系。
安徽发掘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
大家看这是一个乌龟(见左下图),但是它是由两片玉片这样合起来的。
合起来后,我们看上面有孔,是拿绳子绑起来的。
出土是先出土这个乌龟,后来清理它的时候在里面拿出来一个玉版。
乌龟里面有一个玉版(见右下图),很容易使我们跟传说当中的“洛出书”——乌龟驼了一个书出来——联系起来。
这个玉版首先吸引我们的是它有这么多箭头,这些箭头当中有一个圆,里面有一个八角星纹,这个是什么意思?当时的学术界、考古界、历史学者反应非常快,比如香港的饶宗颐先生马上就作出反应。
这种八角星纹在沈从文先生那儿几乎是定案了,就说它是对纺织发明的崇拜,八角星纹代表纺织。
但是社科院考古所的研究员冯时先生提出了新的看法,这个论证很启发我。
玉龟玉版据冯时先生论证,玉版上面那个八角星纹是方向,代表四面八方,而不是纺织机经轴的侧面。
我们看苗绣,苗族的衣服里就一直有这个符号。
这是那个鬼师穿的衣服,这个东西在哪呢?在后背上。
鬼师我们以前叫“禹步”,他们在舞蹈的时候是要弯腰的,这个图案就是朝天的,看来它跟上面这个方向是有关系的。
而那个玉版从玉龟里面拿出来的时候,这个面也是朝上面的。
苗族鬼师衣(背面)贵州省榕江县平榕乡苗族鬼师白鸟衣收集地贵州省榕江县其实洛书就是这么简单,它确实跟这个龟有关系,它的内容表达实际上是空间的,包括整个水平空间、二维空间,以及东西南北这个方向。
九数为《河图》,十数是《洛书》——河图洛书研究之三

九数为《河图》,十数是《洛书》——河图洛书研究之三袁立一、谁是《河图》,谁是《洛书》《河图》与《洛书》其实并不很难辨别。
根据宋代以前的文献,我们至少可以有不下十项理由确定九数图为《河图》,十数图为《洛书》。
首先,我们看《周易》怎么说的:《易系辞上》:“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这个数据包括地数十,显然它记述的是十数图。
《易经?系辞上》实际已经告诉了我们十数图的排列方式,即“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把这句话更清晰的表达就是《青囊经》的“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
用白点表示天数,用黑点表示地数,十数图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都知道文王画出的是后天八卦,《周易》就是文王根据后天八卦撰写的经文,那么《周易系辞》记载的必是后天八卦来源的《洛书》数据。
即十数图为《洛书》。
其次,我们再从传承上核实一下。
宋代明确坚持《河图》为九数图者和坚持十数图为《河图》者各有一部分人,我们为叙述方便把他们分别称为九数派和十数派,在辩明谁是《河图》谁是《洛书》之前,我们暂称其一为九数图,另一为十数图。
从宋代九数《河图》派和十数《河图》派的传承审查,有传承者当为正确的,没有传承者自然就是比附无知的乱说。
宋代朱震的《汉上易解》记载:“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
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
”北宋邵雍之子邵伯温在《易学辨惑》记述:“陈抟好读《易》,以数学授穆修,修授李之才,之才授邵雍(尧夫);以象学授种放,放授庐江许坚,坚授范谔昌;此一枝传于南方也。
”两者经整理就是:陈抟(-种放)-穆修-李之才-邵雍;穆修-周敦颐-程颢、程颐;陈抟-种放(-李溉)-许坚-范谔昌(-刘牧)。
河图洛书中的数学(纳音)模板.ppt

最新.课件
6
• 五行之数:五行之数 即五行之生数,就是
水一、火二、木三、 金四、土五,也叫小
衍之数。一、三、五、
为阳数,其和为九,
故九为阳极之数。二、
四为阴数,其和为六,
故六为阴之极数。阴 阳之数合而为15数, 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 15数,乃阴阳五行之 数也。
最新.课件
7
• 大衍之数:大衍之数 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 10;同时也是天地之
83+34+48=67+72+26。 递变为三位数依然相等,即
438+384+843=276+762+627。从下向上递数依然成立,即
834+348+483=672+726+26最7新….课…件 以此类推
14
• (5)43^2+38^2+84^2=27^2+76^2+62^2… …以此类推;
• (6)“卍”字形上的五个数字之和为25。
四、九为友,五、十同德。
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
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
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 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 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 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
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
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 为天干五行之用。
最新.课件
9
• 六甲纳音之数:天
地之数55加上五行
之数5,合化为60
甲子五行纳音之数。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 外,表示时空奇点(明堂), 五行为土。
最新.课件
4
• 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 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 4、6、8、10、为阴。阳数相加 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 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 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 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央视纪录片《天书秘境》浅说周易、河图和洛书!

央视纪录片《天书秘境》浅说周易、河图和洛书!千百年来,人们谈论到中国的太极阴阳四象五行八卦九宫时总离不开两幅神秘的图案,那就是河图洛书。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头,是难解的无字天书,自古以来,围绕着河图洛书争论不断,有人说他是解读宇宙奥秘的文明密码。
还有人说它是光怪陆离的神话传说。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它来源哪里?其渊源和原始本义是什么?本片将深入到传说的发生地点寻找河图洛书踪迹,并通过中国天文考古学的知识,解读河图洛书的原始本义。
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它来源哪里?其渊源和原始本义是什么?本片将深入到传说的发生地点寻找河图洛书踪迹,并通过中国天文考古学的知识,解读河图洛书的原始本义。
天书秘境(上)论及中国古代经典哲学著作时,有一本书不得不提,它被誉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这本书就是《周易》。
它是古代汉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部充满神秘色彩的书,从古至今研究者络绎不绝,研究的集大成者除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之外,就属宋代理学派代表朱熹。
他对易学的贡献是对义理、象数及易图学皆做了全面而突出的发展,曾作《周易本义》还原《周易》的本来面目。
本片就为您揭开《周易》的神秘面纱!天书秘境(下)著名理学家朱熹派自己的得意弟子蔡元定前往四川寻找两幅神秘图案,这就是河图洛书。
依据神秘的传说,黄河的龙马背负河图交与伏羲,伏羲据此画八卦,后人推演出易经,成为中国一部揭示变化的华夏经典。
洛书则是洛水中灵龟衔书,送与大禹,大禹依此制定九畴,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
而朱熹的门徒蔡元定并非只找到两张图案,而是三张,只是其中一幅图始终秘而不宣。
有人推断这张图才是真正的河图。
传递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以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传承、创新东方智慧,共创美好新世界。
第二讲 洛书八卦(基础一)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的体用区别。 先天八卦图是体,后天八卦图是用。后 天八卦图是五行顺时针流行相生,是合我们 生存的自然环境。如:五行、地土河流等等。 后天八卦图相对者相克。 除去艮卦、坤卦二个土性的 卦,其余卦五行上相对都相克。 父母卦与子卦。 乾为父,坤为母,其余六卦 皆乾坤所生,共三男三女。震为 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 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 喻:阴阳交合,乃生万物。
震巽在五行上都属木,震一 阳生,巽一阴生,故为一炁 。乾为金,坎为水,故乾金 生坎水。艮为土,兑为金, 故艮土生兑金。离为火,坤 为土,故离火生坤土。
后天八卦图来历。 后天八卦也称文王八卦。后天八卦图是 根据《周易·说卦》:“帝出乎震,齐于巽, 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 劳乎坎,成言乎艮”,这其中各卦的方位而 画的八卦图。 先天与后天八卦图的方位区别 先天八卦图是乾坤定南北, 离坎定东西;后天八卦图是离坎 定南北,震兑定东西。 “帝出乎震,齐于巽,相见乎 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 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周易·说卦》
第二讲 河图洛书与八 卦(基础一)
《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 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 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 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 之道。
传说之三 唐尧时,尧带领众酋长东游于洛水。在太阳偏西时, 偶然把玉璧沉入洛水,忽见洛水上光芒四起,有灵龟出而复隐。于 是,尧便在洛水边修了一个祭坛,选择吉日良辰郑重其事的将璧玉 沉入河底。稍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着又飞起一团云雾,在云雾 中有喷气吐水之声。一阵大风过后,云开雾散,风平浪静,水上漂 过一个大龟壳,广袤九尺,绿色赤文。壳上平坦处文理清晰,上有 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并记录着各代帝王兴亡之数。此后,易理文 字便在人间传开。这就是传说的“灵龟”。 传说之四 传说虞舜时,舜习尧礼,沉璧于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龟 负图书而出。接着一卷甲黄龙,舒图书于云畔,将赤文篆字以授舜 。这就是传说的“黄龙负书”。
陈春林讲《河洛精蕴》|江永心中神圣的河图洛书

陈春林讲《河洛精蕴》|江永心中神圣的河图洛书就在《河洛精蕴》中的卷一部分,是《河洛原始》。
江慎修老先生引经据典,罗里吧嗦地讲了一大堆,后学者一看,很烧脑。
这部分,究竟讲了什么内容?我带着大家温习一下。
江慎修先生,引用汉代孔安国的一段话,大意是,交代了河图洛书的缘起。
也就是说,这个河图洛书,是怎么来的?这就涉及到一个神话故事,我们学易的,基本上都知道“河出图,洛出书”。
在先秦典籍中,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载,较早的资料有两部。
一个是《易经》,一个是《尚书》。
江慎修先生在书稿中也提及:“《尚书》孔传,魏晋间人伪撰。
”啥意思?也就是说,老先生很明确地点破《尚书》的真实性。
这一点,后来的胡适也专门撰文论述。
我们不管《尚书》的真伪。
但是,毕竟有对河图洛书的早期记载。
随后,老先生又引用朱熹的话,传达的是批判的声音。
朱熹咋讲的呢?“河图洛书不足信。
”意思是,河图洛书的神话传说不太靠谱。
任何事情都有阴阳的两面性。
对待同一个事物或者同一个话题论述,见仁见智,纯属正常。
如同,古往今来,注解易经的纷争最多。
清人用“聚讼如蚁”四个字来概括,很精辟。
啥意思啊?就是争论不休的各种观点,如蚂蚁一样的多不胜数。
即便朱熹和江永是乡党,都是婺源县人。
甚至,在学术上,江永是非常推崇朱熹的。
不过,对于朱熹说河图洛书“不足信”的观点,江永还是不赞成的。
在江永老先生的心中,河图洛书是“圣人制作所由”。
也就是说,一个近乎理想主义的完美“人设”形象——圣人,在江永的心目中根深蒂固。
这个圣人,老厉害了,以道德感应天地,山川草木之精气,自然呈现瑰丽的意象。
这种意象,就是华夏文明的元文化。
所以,不管是不是龙马驮出来的河图,还是大乌龟背负的洛书,这些神兽存在与否,无关紧要。
但是,河图洛书的神秘和神奇,江永老先生是深信不疑的。
因而,他批评那些质疑河图洛书真实性的言辞,都是“愚而自用,妄肆诋讥”。
这话讲的还是够尖锐的。
恐怕,连朱熹这个老夫子都没有逃脱被江永先生批评的尴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河图洛书的讲座(转载)根据现在河图洛书的这种画法,结合我们所学的黄元御《四圣心源》,给大家讲一讲这种上古文化对于现在来说的应用。
我们现在老说是上古文化,其实不是什么上古文化,它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宇宙、这个空间之中,对事物生长发生道理的一种最朴实、最朴素、最真切的一种描述。
只是我们现在由于接触的知识太多,各种心理生理的障碍更加纷杂了,致使不能够对河图洛书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关于河图首先讲河图。
管理员把这个河图贴出来,大家一块看看。
现在贴出来的就是河图,旁边的是洛书。
河图就是我们左边所看到的图形,这个图形四四方方的,它代表着五行分布的一种现象。
中间是中土,左木右金,上火下水。
在上古伏羲这个时代,有龙马出于梦河,伏羲根据龙马背上的这个纹理有所感应,然后产生了河图现在的这种模样。
这个河图呢,它主要讲的是五行顺生,大家可以看看。
由北方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生东方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大家看,水生木;而上面是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木生火;火又生金;然后金—西方金,地四生金天九成之,然后金气敛凝。
他这里面讲的这个道理呢,是用五行顺生的。
而我们看的是,有个缺口就是说,这个火应该是火生土而土生金,由金水相生,偏于中土五行的话,这样子顺生到中土,这恰恰讲的是五行顺生归于中土的这个道理。
按黄元御学说去理解,这是一种自然生化之道。
排列是自然生化,自然代表了一个这种方位,方位定了以后,然后由这个方位而产生出来每种数,就是说每种方位有他具体的变化之间的变化。
这个数呢,可以类比他的时间的变化进度。
我们可以把这里的数用十天干的角度来描述出来。
壬水癸水,甲乙之木,然后从这个角度来把它描述出来。
有人也许要问说,河图里面这个数要怎么样类比在我们日常生活、看病角度来应用。
现在这个河图,我们利用它,根据它的数类比四季、类比四时的变化,然后产生出来不断的这个时间,大家可以这样的去类比。
本身从十天干,从一到十它就描述的是一个事物从生到灭的一个过程,而这从生到灭的一个过程有他方位的变化也有他时间的变化。
从河图具体分类的位置,然后进行阐释进行定位,然后在从中得到这个数的变化。
我们古人根据河图反映的信息,然后从它演变出来先天八卦,以及结合洛书演变出来了后天八卦。
至于有人说后天八卦是洛书,用后天八卦直接套,或用先天八卦套在河图上,或后天八卦直接套用在洛书上,这是一种机械僵化的做法,建议大家不需要这样做。
这样做是没有道理,而且是没有意义。
对于先天八卦是这种理数,相对的道理领悟了以后,然后才演变出这种先后天八卦,而不是说你拿着那八卦直接去套,直接去对比。
*关于洛书我们再来看洛书,在洛书里面就打乱了河图的这种方位和次序。
河图代表着一种先天顺生自然生化之道的方位和次第,有内有外,有生有成、有阴有阳。
在河图里面这个白点代表阳五行,黑点代表阴五行,阴阳五行各就其位,然后排列形成河图排列顺序。
而在洛书之中,先天河图的次序打乱了,打乱了是什么,是因为后天五行应用而产生了这种后天有为变化之道,产生河图这种变化。
怎么变化呢?大家看,左手的河图。
河图中是五个白点,这五个白点中间又是一个白点,这代表着四象枢土,周围四个白点代表四象,中间是枢转,是中枢,属于土。
这五个白点就代表了五行排列的现象,五行四象。
而在阳土--这五个白点是中间阳土,而在阳土周围这十个黑点阴土,在洛书中没有体现。
大家看,河图是十位是属偶。
而洛书中呢是用奇,它分别是外周是八方,内是中宫又并成为九宫,这是十位。
这十位少了一个阴土,阴土去哪里了,湿土之气跑哪儿了呢?这个问题结合黄元御的说法,这个阴土跑哪儿了?这个土湿散于四方了,就形成了洛书的变化。
后天的己土(在中间的阳土叫戊土),己土不能少。
为什么叫后天呢?我们意识动了,主动去分别东西,主动去认识东西,然后导致后天有为的:分别高下,攀附权贵,分别善恶等等……产生了差别和比较,尤其社会上势力和种种看法,这就叫后天有为之道。
然后根据有为的分别,亲近一部分东西,就疏远一部分东西,然后根据认识的变化不断的轮回,这就是后天变化之道。
己土不能够守中,所以由先天变为后天,后天有为之道。
后天有为之道第一点是什么?己土(湿土)外泄以后,第一要克的就是我们的先天一元真阳(壬水),己土(阴土)克制阳水。
然后阳水后面,这个是天一之水地六(成之)紧跟着是癸水,壬水癸水,大家看这次序,壬水癸水。
刚才忘了给大家讲说,先天河图的次序,它是左行的,什么叫左行,从左边走,天道左旋。
地道右旋,从右边走。
己土克壬水,就是阴土克阳水,然后阴水又克制阳火。
大家看这旁边,从右转这个阴水下一位是阳火,由阴水克制阳火,然后再由阴火克制阳精,再由阴精克制阳木,五行运转,然后是以阴制阳,以静制动,产生了一种天地收藏之象,就是收藏凝敛之象。
这就是先天一团气化,然后转化为后天成物,这变化物质就出来了。
*洛书与河图的不同而在后天洛书与先天河图它中间的差别,大家仔细看看,水位还是居于下,木位还是居于左,金火相换,金火之位交换了。
金火之位交换了,这就是一点非常大的现象出现了。
为什么出现金火之位交换了呢?它就是由于后天这种五行,五气转以克成制的这种现象。
它这种现象表现出来,代表了什么涵义?这种就所谓金火,火以炼之,金以行之,火居金位,金居火位,然后金火同归的话,导致万物都在一种陶铸凝敛之中。
就像我们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一种火象之中,所谓三界如火。
这个火是什么火?这个火是意识之火,思潮。
金火异位以后,有形变为无形,无形化为有形,这种陶铸凝敛变化之中。
所以呢,有先天无为之道转化为后天有形有志,情志分别,七情过度,七情反复之中,再也不能回到后天一元之真气。
这个河图洛书,先简单这么讲一下,大家有什么问题问一下,然后我再根据这个河图洛书的情况,再往下深入探讨一下。
后天洛书,大家仔细品味这个感觉,就是说阴土溃散以后,直接克伐阳水,以阴制阳,阳气逐渐在处于消化之中,而阴气逐渐处于隆盛之中。
所谓就是忧愁劳其心,百事劳其形,饮食起居不断处于消伐之中,一旦先天一元真阳消灭的话,就是元寿到了,到达它的终点。
所以说先天不断生化,后天不断克伐,戕伐之中。
我们从河图洛书这个角度就看出了,人体这个一生一克的道理。
根据这个生化和克化的道理,然后得出养生和治疗之道。
*课堂问答★▲问:火生土,能不能透彻地讲一下。
▲答:我不太理解你指的是什么意思。
今天就是说,先关于河洛的问题,大家在一块儿探讨一下。
问病和其它的问题,以后再回答。
因为这个五行分布吧,它也是讲的就是说,五行分布自然排列的它这个方位。
天道左旋,必须就是按这个顺序。
这个模型呢,我们现在都画的所谓这个平面的,不要想着就是说必须怎么怎么样。
五行枢土它要有一个角度。
本来这个部位在我们气节之中就是属于长夏之季。
长夏之季本属于西南方,但由于土运四方处于中位,它寄位于西南。
河图不是协制生化。
而是表现出来这个万物先天这种自然无为之道,而洛书呢是代表后天有为变化之道。
有为变化处在不断的用和消伐之中。
有用就有克,总处在生灭之中。
无为则无生,无生方是长生之道。
有为也有生,有生则是取亡之道。
先天四象枢土的道理我们讲了。
黄元御先生也讲得非常明白。
我们现在就讲这个洛书后天的制化之道。
既然有这个制化之道,就不免有生老病死。
有了生老病死,我们就要知道它的内在发病的道理,然后是加以返还或通过养生或者通过用药之途。
我们大家看,阴土溃散了以后导致的,首先阳水不分布,就是说必然就产生了问题。
先天的元阳耗散于已土,由于已土不能够安住于中,这个时候我们要治疗得怎么治疗?这个要收藏已土的话,大家想一想,这个已土要收藏的话,在于养生过程中,我们是要怎么办,是要就是说道家一开始要筑基,筑基要练已,练已就是所谓的把这个分别意识和差别意识逐渐淡化,然后这个意才能归于中土,是讲的这个道理。
而我们从中土这个角度来治疗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
因为后天湿土的溃散以后,导致了阳土,就是说中土不能够从阳化,现了一片湿土之象。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从中土去燥土。
燥土了以后,由于阳土去克伐阴水(戊土克伐癸水),封藏癸水而导致火归于中土。
然后,阳气才能不从中焦已土四散而收于水中。
这是要我们做的克化之道。
水中无阳火的话,显现一片寒水之象。
这个时候呢,我们是燥土,我们要去戊土治水。
这个是什么,这个是寒水。
寒水得治以后,戊癸合化为火。
通过这样讲了以后,大家回来再看五运六气篇里头的甲已合化为土啊等等,对于这些就会有所理解。
这些东西跟洛书都是有联系的。
阳水被阴土所克化,导致成为一片寒水之象,这个时候用戊土去克伐癸水。
而上焦心火不明呢,这时候怎么办呢,大家可以考虑考虑用同样的道理来通过洛书来解释。
火病,火是怎么病的,水病水是怎么病,金病金是怎么病的。
五行中的病是什么啊?我们现在讲的是五行之病。
河图是五行之常,五行之病啊我们怎么样治疗的呢?又什么叫病呢?我说的这几句话大家想一想。
什么是常?什么是病?不要说这些寒、火这些模棱两可的话,用我们中医最朴素的道理把它说出来。
什么五行生克都被现在这些搞文化的人玷污了。
什么是常,常为顺;什么是病,病为逆。
常则为位,病则为不位,位就是说它不能居其位。
反常之象就为逆。
火为什么会不位,火为什么要病呢?上焦心火以降为顺,它不降就叫病,不要考虑什么乱七八糟的其它东西。
是不是。
现在我们学的,胆胃,胆胃有什么病啊?胆胃肯定是不降了。
胆胃正常通降,就不会病。
左路肝脾不升了,它就是病。
它不可能说肝脾生发过度了。
不可能。
肝脾过升的话早就胆胃上逆了,它也升不动。
五行各有其象,就是各有属性,五脏各有其性,这个时候呢,我们在治病的时候就是要,哪个该顺,哪个该逆。
五脏六腑怎么样去合治它顺逆。
为什么说现在的学院里教的中医内科一塌糊涂呢?就是他们不知道五行之性,不知道五脏之象。
不知道这里面怎么回事,纯粹是外行人,瞎子摸象,搞个四时五脏阴阳,是不是,然后,说阴虚怎么治,说阳虚怎么治,说气虚怎么治,说血虚怎么治,各有其方,各有其法。
这样弄起来,电脑都比他们强。
再回到我们所说的洛书这个角度。
无论讲什么说读多少书,就是需要我们从这里面得出我们治病、医疗的根本之法。
五行的医理生化,主要讲的是,以阴克阳,我们要从五行之中,后天导致阳气不断地消伐,而得出养生之道的话,就要以阳制阴。
以阳制阴,消伐阴气,然后得之近返于先天之一元的状态。
首先呢,这个图由于金火易位导致天下融注的这种状态。
所以后天,我们道家讲的就是说所谓的七还、七返、九转,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阴金之气克伐甲木,这时候呢,在病理上去怎么理解,然后去怎么样治疗,所以呢,我们就是要把一个简单的洛书里面反应的现象,来类比到看病之中,熟练了以后,得出会通的道理。
而不能够去死套。
你只能拿着你治疗之中成功这些例子,用它去相互去理解理解,知识上绝对不能生搬硬套。
生搬硬套、简单机械得出的道理都不是道理。
就像,可笑的就是西方的那些科学家,可以说都是摸出来的,他们就是凭借着自已东套一套,西套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