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护

合集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辨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辨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西医】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功能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出现的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病理变化主要为红髓的脂肪化。

根据起病缓急、病情轻重、骨髓损伤程度和转归等。

国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国外分为重、轻两型。

再障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再障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最常见的是范科尼贫血,系伴有先天性畸形者;家族性非范科尼贫血,不伴有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再障,多在几岁内发病,可能与胎儿时期受某些影响发育的因素有关。

后天获得性再障,原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再障,能查明原因者为继发性再障。

后者的致病原因有以下几种。

1、药物因素:有苯及其衍生物甲苯等,细胞毒类药,如6-巯基嘌吟、马利兰、环磷酰胺等;无机砷;抗菌药物中以氯霉素多见,其次为磺胺类药;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保太松;抗甲状腺药,如甲基硫脲嘧啶、他巴唑;抗糖尿病药,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精神安定药,如冬眠灵、利眠宁等;杀虫药,如DDT等。

近年来发现部分再障病人在病前多次服用过含扑热息痛成分的治感冒成药。

可能是致病的原因。

2、电离辐射、X线、γ线或中子,均能影响更新型的细胞组织,破坏DNA和蛋白质。

不同种属细胞,对电离辐射敏感不同。

骨髓细胞的敏感强弱依次为: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对淋巴细胞有溶解作用,浆细胞、网状细胞及原始纤维细胞等非造血细胞较耐照射。

3、生物因素:虽然病毒、细菌、寄生虫都可引起再障,但肝炎后再障引起重视。

其机理有的认为肝炎病毒对造血干细胞有直接性损害作用,或用兔疫机制解释。

也有学者认为从胚胎发生学上看,肝与骨髓均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因此种抑制因子与肝-骨髓有交叉作用。

4、妊娠可并发再障,机理不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其中25%可伴有再障,反之,再障病人也可在病程中发生PNH,若两病并存,称为再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

中医辨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总结

中医辨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总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9/L。继服二诊方。患者服中药期间未行输血治疗,病情明显 进步,嘱继续门诊服中药。随访1年,患者病情稳定,期间未行 输血治疗。 案例2:患者,男,39,工人,2008年8月5日初诊。患者既 往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11年,曾服康力龙、肌苷、叶酸片、环 孢素治疗,病情一度改善,近3个月因过度劳累致病情反复,外 院查血常规示:wBc 2.1×109几,ItGB
1005・・5304(2010)02・-0078・・01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红骨髓总容量显著减少、造血功能衰 竭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以贫血、出血、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属于中医“髓劳”、“虚劳”、“血证”范畴,多因脏腑虚损, 功能失常,复加致病因素干扰所致。中医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 贫血具有独特优势,疗效显著。笔者现将运用调补阴阳之法成 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2个案例报道如下。 1典型病例 案例1:患者,女,27岁,职员,2008年4月4日初诊。患 者主因周身乏力、面色灰白于2008年3月就诊于某医院。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WBC)2.0×109/1,血红蛋白(HGB)65 g/L,红 细胞(ItBC)2.9×10”/L,血小板(PI.T)22×109/L。未予处理转至 某血液病医院,骨髓(髂骨)穿刺示:三系增生不良,符合再生障 碍性贫血骨髓象,活检示:粒、红、巨三系细胞减少,脂肪细胞 增多。给予口服安雄40 mg,3次/d;环孢素4粒,3次/d;曲安 西龙24mg,1次/d;期I’日J输血治疗1次,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现 证见:面色灰白,周身乏力,时觉四肢发冷,头晕,心悸,偶有牙龈 出血,纳呆食少,夜寐安,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血常规 示:WBC 2.6×10。/L,HGB
3.0X
109/L。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治以补肾健脾。中药以右归丸合 当归补血汤加减:黄苠30 g,当归15 g,阿胶(烊化)15 g,龟甲 (先煎)15 g,山茱萸15 g,杜仲15 g,菟丝子15 g,山药30 鸡内金15 g,焦三仙30 g,补骨脂15 g,巴戟天10 g,茜草15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护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护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护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多种病因或某些不明原因引起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及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引起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的综合征[1]。

中医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可与“虚劳”、“虚损”、“急劳”、“热劳”、“血证”及“温病”等相互参照。

依据《金匮要略》《医门法律》等古典医籍描述,“劳”具有发热、出血及面色苍白三大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有先天因素,体质因素和它病引发。

临床根据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分为五种类型:热毒壅盛证,心脾两虚证,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肾阴阳两虚证。

我们在临床中结合患者的不同证型采取了不同的辨证施护,现总结如下。

1 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再障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病情凶险,病势缠绵难愈,患者容易失去信心而产生悲观情绪。

中医认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这种情绪可使病情加重,所以要安慰患者。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以便于配合医生治疗。

饮食护理:再障患者多数都气血亏虚,善于进补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宜,五菜为充。

可根据每个人体质和口味自制家庭药膳。

病室环境:保持病室内温湿度适宜,室内清洁,定时通风换气,1次/d紫外线消毒。

尽量减少探视次数,尤其是感冒等高危人群,以免引起感染。

行为护理:因患者全血象较低,尤其是血小板的下降容易引起出血,病室内应摆放木制家具,活动地方应宽敞,以便利于患者行走。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患者,防止摔伤,跌伤等。

2 辨证施护2.1 热毒壅盛证症见:急性发病,高热,面色无华或面色赤,烦渴引饮,精神萎靡,甚则神昏吐血、衄血、便血、小便黄赤、舌苔黄燥、脉急数[2]。

热毒是慢性再障的一个常见类型。

施护:①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咳血、呕血、肌衄、鼻衄等的护理,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鼻衄时可取坐位,头部仰起,用冷毛巾敷前额或用三七粉棉球塞鼻腔。

②饮食宜清淡,勿食辛辣刺激之品,应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则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则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则标签:中医治疗再障原则红十字智魁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为造血功能的障碍,病人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的数量都大大低于正常水平。

对于此病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带来更严重的伤害。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则
1、再障的治疗遵循虚则补之的原则,根据病机总以益气养血、填补肾精为大法,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分而论之。

而气血两虚各型均有,故补养气血对各型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2、补气是为补血、生血、理血,且轻型以补脾为主,兼以补肾,重型则应补肾为主,兼以补脾、补肝,再根据急劳髓枯型、阴虚型、阳虚型或阴阳两虚型,辨证施治,随证加用补气养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

3、由于病型不是固定的,故治疗方药也要随病情的变化而改变。

如急性再障多表现为急劳髓枯型,以高热和内脏出血为特征,应急则治标,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大法,然后补肾填精治本。

4、治疗上禁发大汗,勿过早用滋补剂。

病久入络,或离经之血不散,兼见瘀血,治疗宜标本兼顾,补肾活血并举。

西医认为骨髓为造血器官,而“肾主骨生髓”,中医的传统理论认为气血的生成在脾,脾为气血之海,《血证》说:“脾主统血,运行上下,充周四体。

”《名医指掌》说:“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

”所以说肾脾的治疗才是再障治疗的关键。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笔者运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满意疗效。

在中医辨证方面总结出四大要法,并对中医中药在血液病的应用研究方面进行探讨。

标签: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辨病;临床经验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

根据再障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

急性再障可归属于中医“急劳”,“热劳”、“血证”、“髓枯”等范畴;慢性再障则属于中医学“虚劳”、“虚损”、“血虚”、“血证”等范畴。

再障常为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引起的“综合征”,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等,为常见的血液病之一[1]。

中医论治再障有一定的特色。

1 病因病机及治则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饮食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七情失调而发;或药毒、疫毒入骨髓。

部分病人也可由外感六淫之邪,侵入机体,损伤正气而发病。

《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又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存则实,精气夺则虚”。

按精气内夺则积虚成损,积损成劳。

再障是以精气内夺为病理基础,病机以虚损为本。

病位在肾三诊:前方连服一周,睡眠好,精神清健,食欲好转,身觉有力,是脾气健运、肾阳渐充之象,仍继服原方。

20天后,惟身倦乏力,上楼时仍觉心悸气短,面色略现红润,血象无变化,是脾肾阳复,脉现虚数,舌尖红,宜加育阴养血之剂。

处方:熟地24g,当归、山茱萸、何首乌各15g,乌贼骨、续断、人参各12g,白术、紫河车、阿胶各9g,鹿茸0.9g,自然铜0.6g,血竭0.6g,麝香0.09g(后4味同研冲服)。

四诊,以此方为基础,根据脉症变化,略有加减。

连服4周,身觉有力,面色红润光泽,食欲增加,血象好转,血色素已升至10g%,白细胞4000~5000/mm.3,红细胞400万/mm.3,惟血小板变化不大。

脉象弦虚,舌红,是阳气已复,阴气偏弱,宜着重养阴补血,而辅以补气健脾。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

1 基 础 护 理
11 心理护理 .
再 生 障 碍 性 贫血 患 者 多病 情 缠绵 , 程 长 、 疗 见
并记 录呼 吸道 分 泌 物 的量 和 性 质 。( ) 证 氧 气 吸 人 。 及 时 清 4保 要 洁或 更 换 鼻导 管 , 防止 因分 泌物 堵 塞 鼻导 管 影 响 供 氧 。 患 者 出 如 现呼 吸 困难 加 重 , 躁 不 安 , 烦 随时 观 察有 无 鼻 塞 及 导管 脱 出 和折
叠扭 曲情 况 , 发现 问题 要及 时处 理 。 5 注 意激 素 使 用 的护 理 。 () 因
效慢 , 易产生疑虑情绪和思想波动, 甚至有轻生念头 , 容易给家
庭 带 来 沉 重 的精 神及 经 济 负 担 。 因此 , 多与 患 者 及家 属 沟通 , 建 立 良好 护 患 关 系 , 向患 者 详 细说 明病 情 的轻 重 、 归 、 应 转 影响 疗 效 的 因素 等 , 每 个 患 者 对 自己 的病情 做 到 心 中有 数 , 使 并保 持 良
为大 剂量 激 素 是 治疗 急 性 氯 气 中毒 的主 要 用 药 ,所 以在 护 理过 程 中 , 注意 激 素滴 速 , 般 控 制 在 l / i,以维 持适 当浓 应 一 0滴 m n
度 ; 时在 护 理 上要 注 意 预 防感 染 , 意 口腔清 洁 , 患 者饭 后 同 注 嘱
好 的心态 , 改善患者对疾病 的消极心理 , 增强患者 同疾病作斗争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 及辨 证施 护
练柳兰 杨柳青 吴建伟
中 图分 类 号 :2 8 1 文 献 标 识 码 : R 4 . B
疗。
2 辨证 施护
2 1 肾阳虚型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寻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及用药规律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寻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及用药规律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寻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及用药规律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寻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及用药规律引言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是一种以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丧失为特征的疾病,常伴有周围血细胞减少。

中医学认为,AA属于“中医营血”范畴,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诊治思路以益气活血为主。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发掘传统中医辨证施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并总结其用药规律。

一、古代医案的应用通过古代医案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中医名家对治疗AA的经验。

例如,近现代中医名家吴阶平提出“益气调血法”,强调荣卫气血和调节免疫功能的重要性,对于防治AA 具有一定效果;又如针对AA患者常有出血倾向的特点,清代医家医茂才指出“补肾止血”,采用制止出血和益气养血的方法。

这些古代医案为我们在治疗AA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运用古代医案云平台古代医案云平台集结了大量的古代医案,为现代中医师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筛选出与AA相关的医案。

比如,三国时期华佗的医案《诊血症方》就涵盖了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和心得体会。

这些医案云平台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我们发掘传统中医经验,还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总结出一些共性规律。

三、辨证施治AA的中医辨证要点主要包括气虚、血瘀、瘀结三个方面。

常见的 AA 患者气虚常以面色萎黄、精神疲乏等为主要表现,血瘀常见于经脉不通和痰瘀阻滞,而瘀结常导致牙龈或中轴骨的宏观出血。

根据辨证,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1. 气虚型:主要通过益气血、以及补中益气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如黄芪、党参、人参等。

2. 血瘀型:着重调理心脾气血,行气活血,通络袪瘀。

常用的药物有川芎、红花、桃仁等。

3. 瘀结型:瘀结型AA多见于慢性或长期不愈的患者,瘀结络脉,以至牙龈出血,舌质紫暗,舌脉紫瘀。

治疗可以选用祛瘀消肿、舒筋活络的药物,如三七、莪术、川穹等。

四、用药规律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些常用药物和疗程。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血液病之一,目前发病率最高的血液病。

“肾藏精、主骨、生髓”,“血为精所化”,说明肾、骨髓、血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骨髓藏于骨,又为肾所主,肾之功能强弱与否,可以影响骨髓生精造血。

还认为:肝藏血,“以生气血”,能储藏食物中的精微物质,作为造血原料,说明肝也与造血有关。

无极血康医院专家从以上传统中医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成果,创立“袁氏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愈再障率高达90%以上,袁氏疗法是目前再障患者的首选疗法。

(1)调节免疫:再障患者常有免疫功能紊乱,抑制造血的负调控因子增加,止血机制异常,治疗上给予标本兼治,滋阴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造血负调控因子的产生,解除对骨髓造血的抑制;
(2)改善造血微环境:骨髓中的造血细胞以非造血组织为基质而生成、发育,造血细胞作为“种子”,造血微环境好比“土壤”,我们以益气补血,活血化瘀,温肾键脾之法,提高患者骨髓集落刺激因子及骨髓间质细胞,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细胞的生成发育。

土壤丰沃,种子才能生长发育。

(3)修复造血干细胞:多年临床及实验证实,补益脾肾,添精益髓中药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提高机体细胞的活性,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改善造血微环境,最终修复造血干细胞。

无极血康医院的“袁氏疗法”将中、西医疗法相结合治疗血液病,能取长补短,中医中药能弥补西医西药不分敌我一味杀的不足,又能解决对西药耐药的问题,同时一些低增生性白血病,本来白细胞、血小板很低,经不住强力的西药,可用中医中药来治疗,既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又能缓解病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吉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张毅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第二手术室(霍春慧)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多种病因或某些不明原因引起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及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引起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的综合征[1]。

?
中医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可与“虚劳”、“虚损”、“急劳”、“热劳”、“血证”及“温病”等相互参照。

依据《金匮要略》《医门法律》等古典医籍描述,“劳”具有发热、出血及面色苍白三大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有先天因素,体质因素和它病引发。

临床根据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分为五种类型:热毒壅盛证,心脾两虚证,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肾阴阳两虚证。

我们在临床中结合患者的不同证型采取了不同的辨证施护,现总结如下。

?
1 一般护理?
心理护理;再障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病情凶险,病势缠绵难愈,患者容易失去信心而产生悲观情绪。

中医认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这种情绪可使病情加重,所以要安慰患者。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以便于配合医生治疗。

?
饮食护理:再障患者多数都气血亏虚,善于进补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宜,五菜为充。

可根据每个人体质和口味自制家庭药膳。

?
病室环境:保持病室内温湿度适宜,室内清洁,定时通风换气,1次/d紫外线消毒。

尽量减少探视次数,尤其是感冒等高危人群,以免引起感染。

?
行为护理:因患者全血象较低,尤其是血小板的下降容易引起出血,病室内应摆放木制家具,活动地方应宽敞,以便利于患者行走。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患者,防止摔伤,跌伤等。

?
2 辨证施护?
2.1 热毒壅盛证症见:急性发病,高热,面色无华或面色赤,烦渴引饮,精神萎靡,甚则神昏吐血、衄血、便血、小便黄赤、舌苔黄燥、脉急数[2]。

热毒是慢性再障的一个常见类型。

?
施护:①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咳血、呕血、肌衄、鼻衄等的护理,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鼻衄时可取坐位,头部仰起,用冷毛巾敷前额或用三七粉棉球塞鼻腔。

②饮食宜清淡,勿食辛辣刺激之品,应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有出血倾向者,进食无渣半流质饮食。

③内服中药,一般要温服,避免药物太凉对胃肠道有刺激。

出血期间口服中药应偏凉,不可过于加热,以防血热妄行,使出血加重。

?
2.2 心脾血虚证症见:心悸怔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夜寐欠安,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女子月经过多,淋漓不断等出血症状,舌淡苔白,脉细弱[3]。

?
施护:①心脾血虚患者一般要长期服药,护士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如长期服用激素,会导致自我形象受损,康力隆,达那唑,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

②血虚的患者,时常失眠健忘,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

当情绪不佳,烦闷不安时,可以欣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或者听听音乐,这样可使精神振奋。

?
2.3 肾阴虚证症见:发病缓慢,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无华,五心烦热或午后低热,盗汗耳鸣,舌质淡红,舌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
黄帝内经曰:“形不足者,补之以味”,可以选用动物有形之品。

如动物骨髓,鹿角胶、龟板胶等。

?
施护:①以清淡优质蛋白饮食为主,饮食不可过热过多,禁食辛辣之品,戒烟限酒,因
酒能助湿生热,更能加重病情。

同时应少吃油炸食品,油炸食品能劫阴使阴虚加重。

②适当休息,劳逸结合,进行体育锻炼,如练气功、打太极拳等。

?
2.4 脾肾阳虚证症见:腰背酸痛,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无华,形寒肢冷,心悸气短,食少纳呆,或有便溏,面浮肢肿,夜尿频多,一般轻度出血或无出血,舌淡胖,边有齿唇,苔白,脉沉细无力。

?
施护:①此类阳虚患者容易怕冷,正所谓“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

”应注意手足腰部的保暖,适时添加衣物。

②此类患者倦怠乏力,少气懒言,但应适当运动。

如散步可使体内的阳气得以升发,气血运动得以增强;?
2.5 肾阴阳两虚证症见:腰腿酸软,头晕目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咽干口燥,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舌质淡红或白,脉细数或细弱。

?
施护:①《黄帝内经》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尤其在冬季,冬季养肾,保养肾精至关重要,应“早卧晚起,以待阳光。

”宜早睡晚起,以达到潜藏阳气、养阴保精的目的。

②阴阳两虚患者还要节欲,因为脑髓产生于肾,肾精亏耗,使大脑虚空,精力更加不足。

如果纵欲过度,耗伤肾精,使肾虚患者加重。

③患者应合理饮食,因先天之精更需靠后天水谷化生补充,重视饮食调养也非常重要,如肾阳虚患者可多吃核桃、山药、熟地等[5]。

肾阴虚患者可吃枸杞、熟地、桑葚、动物骨髓,脊髓等。

?
3 结语?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药对于慢性再障的治疗具有较好的功效。

大量再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症状得到改善,生存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同时对于慢性再障患者结合证型进行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每个人个体差异不同,采用不同证型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继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以实现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