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与文化修订大纲
现代英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现代英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从文艺复兴到现代化的英国政治和社会文化英国一度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意大利文化、法国文化乃至于原始的英格兰文化混杂在一起,产生了一段奇妙的历史。
英国政治历经几百年的演变,英国的政治逐渐走向了现代化。
这一进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国王与议会”的冲突斗争上。
此后,英国国家层面上的权力和国会不断膨胀,国王的权力被削弱,并最终完全失去了权力。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为英国的政治创造了条件。
工业能源、金融资本的发展让英国的经济更加强大,而这种强大又反过来促进了英国政治变革的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政治变革:1832年和1884年议会法案。
1832年议会法案标志着英国从古老的绅士统治向民权改革的转变。
此外,伊丽莎白时代的女性亦在1780至1870年间逐渐普遍获得签署和执行遗嘱的权利、否决自己的丈夫决定易女权力和获得婚姻财产的所有权。
1884年议会法案为“大多数人”的选举产生开启,非富裕劳动阶层终于有了选举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选民。
当时的英国政治环境相对平稳,但开始了大量的扩建活动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规模。
二十世纪的英国政治变革由战争的影响和工党名称高峰之一的1945年大选引领。
该次选举标志着英国战后的重建和福利国家的奠基,这为未来的英国政治供给了一个新的范例和道路选择。
从那时起,英国工党和保守党轮流领导着国家,推动各种社会和政治改革,尤其是在普及健康保险、建立国民医疗体系和实行反对歧视的平等法律等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当代英国政治的发展和变化今天的英国政治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一些新兴事物和新的政治问题也逐渐出现。
国内政治稳定,外交势头强劲砸外界注意到的是英国脱欧的影响。
尽管脱欧已经完成了,但它带来的社会变化还正在发生中。
脱欧后的英国经济并没有像人们预计的那样出现崩溃的局面,相反,它似乎已经得到了稳步发展。
但是,英国脱欧可能会对英国的社会地位产生重大影响。
教育部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前言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
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
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莘、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并于1999年6月起草了新大纲的征求意见稿。
在听取了两百多所院校的意见之后,英语组在1999年10月的年会上逐条讨论了新大纲的各项内容,并在原则上通过了对新大纲的审定。
年会之后,何其莘、黄源深和姚乃强三位教授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大纲进行修订,并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
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
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批准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年3月前言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附录Ⅰ:英语专业课程描述附录Ⅱ: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附录Ⅲ: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返回页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英国国家社会与文化精品PPT课件

• Step back in time and visit The World's Most Famous A
Baker Street - the Official Home of Sherlock Holmes!
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 斯),是一个虚构的侦探人物,是 由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阿 瑟·柯南·道尔所塑造的一个才华横 溢的侦探形象。福尔摩斯自己称自 己是一名“咨询侦探”,也就是说 当其他私人或官方侦探遇到困难时 常常向他求救。大部分故事都集中 讲述一些比较困难、需要福尔摩斯 出门调查的案子。福尔摩斯善于通 过观察与演绎法来解决问题。柯 南·道尔是从自己见习于爱丁堡皇家 医院时一名善于观察的老师的身上 获得灵感,创造了福尔摩斯这一人 物的。
发展历史和背景
• 福尔摩斯博物馆是位于英国伦敦贝克街(BakerSt)221b号的 成立于1990年。馆内的布置摆设都以小说中提及的情节为佐 斯旧居的真实性。
• 这所房子最初建于1815年。在1860-1934年间,曾用来出租 尔摩斯正是于1881-1902年间居住于此。后来,有人买下了 1990年,才正式建立了这个在世界上也许是独一无二的博物 构与小说中完全相同,加上精心的布置,使来此参观的人如同 场景之中 。
地铁贝克街站的墙上满是福尔摩 斯侧面像瓷砖,一出地铁站更可 看到一位身着福尔摩斯装的侦探 散发名片,站外有1999年建立起 来的福尔摩斯塑像。
博物馆的结构与小说中完全相同,加上 精心的布置,使来此参观的人如同置身 于小说的场景之中 。口叼烟斗,总是 带着一顶猎帽的福尔摩斯,在阿瑟·柯 南·道尔(Sir Arthur Conan Doyle)笔 下成为闻名全球的名侦探,小说中福尔 摩斯和华生住在贝克街221B的二楼, 前方是他们共用的书房,后端则是福尔 摩斯的卧室,书房中陈列许多福尔摩斯 的道具,如猎鹿帽、放大镜、烟斗、煤 气灯等。博物馆三楼则呈现不同小说中 的知名场景,等福尔摩斯迷来细细比对。
英美文化概论提纲

英美⽂化概论提纲Unit 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united kingdom 1⼀ a brief introduction1.全称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P17 III 12.构成England LondonScotland EdinburghWales CardiffNothern Ireland Belfast--P17 III23.历史A公元43世纪RomanB公元7世纪Anglo –saxons 安格鲁撒克逊⼈C 8世纪末阿尔弗雷德⼤帝King Alfred北欧海盗D 1066年诺曼征服NormansWilliam of NormandyBattle of HastingsKing Harold4.英国内战 civil war 资产阶级⾰命⼆Scotland1. Glasgow 最⼤城市 --P16 II 82. ⼤学15世纪 ancient an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17 III 11三WalesUnlike England it did not fall to the Anglo-Saxon invaders of the 5th century --P16 II 11名词解释London:the largest city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country . London is dominant in the UK in all fields;government finance and culture.London is one of the top three financial centers in the worldUnit 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united kingdom iiNorthern Ireland1.宗教爱尔兰⼈是天主教徒 Catholics英国⼈是新教徒 Protestants--P33 I 62.1921年独⽴ Irish State (分⽔岭)3.爱尔兰南部26郡成⽴⾃由邦北部6 郡仍属英国—P34 II 104 .Loyalist 民族派希望加⼊爱尔兰共和国Unionist 联合派亲英国5.The official IRA 倾向于政治⼿段解决–P34 III 4The Provisional IRA 军事–P35 III 5“The Bullet and the Ballot Box”—P35 III 106.区分 Sinn Fein是政党 --P33 I 8/P35 III 11,121919 IRA是军事团体⾮政党7 .1973年 Power-Sharing mechanism权利分享机制—P34 II 88.1972 “Bloody Sunday”—P34 II 79.1985 Anglo-Irish agreement --P33 I 910. Downing –Street Declaration唐宁街宣⾔授权英军司令直接⼲预北爱治安事务名词解释1.”Home-rule”:1914年被签署成为法律。
英国文学教学大纲

英国文学教学大纲前言英国文学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由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两部分组成。
教学对象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
教学主要以英国文学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每一发展时期占主流的文学思潮、具有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讲解、分析,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把握英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理清英国文学流变的脉络,掌握各发展时期占主流的文学流派的特点、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通过对文学名篇及选段的分析,加深对各文学流派创作特点、主要作家创作风格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欣赏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以进一步加深对英语语言表现力的认识;通过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结构、语言文体、语言材料及作家思想的载体作用,提高语言知识的深化及语言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对学生社会科学知识如历史,哲学,文化等方面知识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对整个西方文学及文化的感悟。
英国文学的重点与难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十八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诗歌、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主义文学。
与英国文学相关的课程,如基础英语、阅读、英美概况、英语文体学等为本科课程的学习、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课程也为其他课程提供大量的文化、历史和宗教等方面的背景知识以及鲜活的语言素材和范例。
因此,它在英语专业的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许多院校英语专业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
英国文学在英语专业本科第五、六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共72学时。
根据教学内容及相关要求,我们制定了英国文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英语专业教学使用。
第一部分古英语和中古时期的英国文学目的:了解中古时代的文学特征和代表作品学时:8学时教学内容:1. Anglo-Saxon 时期的文学特征2. 十四世纪文学概述3. 十五世纪民间文学概况重点与难点:Beowulf; Geoffrey Chaucer’s The Canterbury Tales第二部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目的: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特点、主要作家及作品学时:12.5学时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0.5学时):文艺复兴的发端、概念、特征、关键词2.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诗歌(0.5学时):戏剧源流与分类、大学才子派、十四行诗3. 马洛(1学时):生平、三部作品及其特征4. 莎士比亚(9.5学时):生平、创作阶段(1学时)、历史剧与Falstaff 形象分析(1学时)、喜剧(The Merchant of Venice)(1学时)、悲剧(5学时)、十四行诗(1学时)、莎士比亚的文学成就与历史地位与莎士比亚研究综述(0.5学时)5. 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1学时重点与难点:Marlowe’s plays: Tamburlaine, The Jew of Malta, Doctor Faustus; William Shakespeare and his plays: Romeo and Juliet, The Merchant of Venice, Hamlet, Othello, King Lear, Macbeth, Sonnets,Shakespeare’s achievements in literature第三部分十七世纪的英国文学目的: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文学特征及代表作品学时:5学时教学内容:1.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文学特征(0.5学时)2. 玄学派诗歌和骑士派诗歌(1学时)3. John Milton的诗歌成就(2学时)4. 王政复辟时期的文学特征(0.5学时)5. John Bunyan’s Pilgrim’s Progress(1学时)重点与难点:works of John Milton and John Banyan: Paradise Lost, Samson Agonistes, The Pilgrim’s Progress; John Donne and Metaphysical poems第四部分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目的:熟悉新古典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小说、了解前浪漫主义诗歌特征与诗人学时:10.5学时:教学内容:1. 启蒙主义运动对英国文学的影响(0.5学时)2. 古典主义文学(2.5学时):Addison, Steele, Pope,书信体小说、古典主义文学特征3. 现实主义文学(5学时):Swift, Defoe and the rise of the English novel, Fielding, Sheridan, Johnson Goldsmith, Gibbon4. 感伤主义文学(0.5学时):Thomas Gray, etc.5. 前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2学时):William Blake and Robert Burns重点与难点:novels of Daniel Defoe, Jonathan Swift and Henry Fielding; William Blake and his poems第五部分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目的:了解英国浪漫主义的发端、发展、特征,了解其代表人物William Wordsworth, George. G. Byron, Percy B. Shelley, John Keats,Sir Walter Scott等人的文学成就、特色,熟悉并赏析他们的作品。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上Unit 1 1. Britain is no longer an imperial(帝国) country. T2. The Commonwealth(共和国,民主国) of Nations includes all European countries. F3. 1 in 10 of the British population are of non-European ethnicity(种族地位,种族特点). F4. The stereotype(陈规,刻板模式) of the English gentleman never applied(使适用) the majority of the British people. T6. Northern Ireland is part of Great Britain. F7. When people outside the UK talk about England, they mistake it as Britain sometimes. T8. The Scots and Welsh have a strong sense of being British. F9. Scotland was never conquered by the Romans. T10. Most people in Scotland speak the old Celtic language, called “Gaelic”. F11. Scotland was unified with England through peaceful mean. T12. Wales is rich in coal deposits. T13. Cardiff, the capital of Wales, is a large city. F14. The title of Prince of Wales is held by a Welsh according to tradition. F上Unit21. Ireland is part of Great Britain. F2. “U referring to Northern Ireland, was once an ancient Irish Kingdom. T3. The capital of Belfast is a large city with half a million people. F4. Northern Ireland is significant because of i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5. The majority of Irish people were descendants子孙,后裔 of the original Celtic凯尔特 people who inhabited British Isles before the Romans arrived 2000 years ago. T6. Most British people are Protestants新教徒 while most Irish people are Catholic天主教徒. T7. The British government does not have direct rule from London over Northern Ireland. F8. Sinn Fein 新芬党(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组织)is a legal politicalparty in Northern Ireland. T9. The Anglo-Irish Agreement《英爱协议》 of 1985 guaranteed the loyalist Protestant community their right to decide their future in N orthern Ireland. T10. The Good Friday Agreement《北爱和平协议》 was approved on 10 April 1998.T11. Northern Ireland today is governed by separate jurisdictions: that of Republic of Ireland and t hat of Great Britain. F 目前北爱由爱尔兰政府、英国政府及北爱执行委员会三方共同参与管理。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Course syllabus 课程大纲1. 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简介(1) Specific Description of Course 课程说明1. Total hours 学时: 362. Hours weekly 周学时: 23. Credits 学分: 2.34. Feature 性质: Elective 选修5. Teacher授课教师: 李雪(2) Course Objectives 课程目标This course aims to help students construct basic knowledge of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in terms of geography, history, politics, arts and literature, religion, mass media andvocation. There are aspects of cultures. Through learning, you are able to establish an imageof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specifically, why English can be spoken quite differently indifferent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Why do we say “He is speaking Queen English,(meaning authentic English)” instead of “He is speaking King English”? What is the leadingMedia in America? How many years are required before you get a doctor or lawyercertificate in Canada? Do you know any interesting holidays celebrated among thesecountries? After finishing this course, you will be able to get quite learned about thesecultural information.具体内容主要涉及,英美各国的地理环境、历史演变、政府体制、经济文化、文学艺术、民族特点、宗教信仰、风俗人情、大众传媒及节假日等多学科的知识,以使学生对各国的文化与背景有一总体的概揽(3) Course Level 课程水平This course is the Bachelor’s Degree elective course of science majors. It is for juniors.本课程是为三年级学生开设的选修课, 要求已经通过六级考试。
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入门课文翻译

第3单元英国的政府英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代议民主制国家主,其代议民主制度起源于1000多年以前。
其它一些国家也有如此悠久的政治历史,但这些历史往往经受突然的暴力性剧变。
尽管英国历史上也曾有过政治不稳定时期,但相对于法国、美国或中国而言,英国的建国历史是一个逐渐演变而不是革命性剧变的过程。
这样长久持续的历史在英国现今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中仍然有所体现。
(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有关政权、政府制度及政策制定的理论和价值观等。
)君主政体最古老的政府制度是君主政体(由国王统治)。
这可以追溯到从公元5世纪开始统治英国直到1066年被诺曼人征服的撒克逊人。
埃格伯特国王于公元829年将英格兰统一在自己的统治之下,而现在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他的直系后代。
君王的权利主要来自古老的信条“君权神授”。
它认为君主的权威性是来自上帝的,而不是来自他的臣民们。
虽然有时不同的家庭之间有王位之争,都坚持说自己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但由于有这种神圣的权利,很少有人质疑过君主制是否应该存在。
1000多年来,英国一直是由世袭国王和女王统治。
但有一次短暂的例外。
在17世纪,英格兰共和派“圆颅党人”(之所以称“圆颅党人”是因为这些人公然藐视流行时尚,而把头发剪得非常短)和保皇派之间有一次内战。
圆颅党人由奥列佛·克伦威尔,他想废除君主制,而保皇派卢继续维持它。
1642年,圆颅党人成功地罢黜了国王查理一世,统治了整整11年之后,王朝复辟了。
虽然在理论上,君主有上帝撑腰,但实际上,甚至是在中古时代,人们就认为君主不能无限先例权力,而是应该乐于接受杰出人物的建议。
一群封建地主和都会反对约翰国王(1199-1216)的一些政策。
这种反对势力如此强大以致于国王最终同意给予他们一个自由宪章和一些政治权利,这个自由宪章现在仍然用的是中古时代的拉丁文名称“Magna Carta”(“大宪章”)。
大宪章对于国王进行一些限制,使他不能滥用皇家的权利,这仍然被看作是英国市民有权反对王室的一次典型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理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
课程编号:08.1123
学时: 16 学分:1
适用学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先修课程:英美概况考试类型: 考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研究生选修课程,通过介绍英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以及社会民俗等方面的概况,使学生对英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概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激发学生对欧洲文化的兴趣。
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对世界文化知识的了解。
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为今后研究英国社会和文化或进入英国大学深造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本课程以社会、文化为纲,多方面系统地概括和介绍英国的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种种特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英国的历史和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对英国的社会与文化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从而能从广义的文化哲学层面去审视西方文明的精髓,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海纳百川的文化兼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课程属于考试课程,考核是平时成绩与期末小论文相结合。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讨论,以及阅读报告、作业等形式进行评定,占总评成绩40%;期末小论文为给定相关话题,撰写不少于3000字学期论文,占总评成绩60%。
授课内容:
1. 英国概况
2. 英国政体、政党及司法制度
2.1 英国政体
2.2 英国议会及政府机构
2.3 英国政党与选举
2.4 英国的司法制度
3. 英国的教育
3.1 英国的教育制度
3.2 特点
4. 英国的经济
5. 英国人的言语交际特性
6. 英国的宗教
7.中英差异比较漫谈
教材
毛思慧. Decoding Contemporary Britain: Essays in British Literacy and Cultural Studies.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书:
David. R. Christopher. British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London ;New Y ork :Routledge,1999. Emerson, Ralph. English Traits. Tauris Parke Paperbacks, 2011.
Kavanagh, Dennis. British Politics: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4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来安方、张克定《英美概况》河南人民出版社
王恩铭. 英国社会与文化.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3年6月
张奎武. 英美概况. 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3月
周宝娣. 主要英语国家概况.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朱永涛、王立礼《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高等教育出版社
执笔人:袁芳
审定人:外语系学术委员会
时间:2011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