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写作手法作用的总结

写作手法作用的总结1、对比的作用——这样写可以突出你所要表达的感情。
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2、环境描写的作用——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3、插叙作用——插叙可以使故事更加真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细节描写作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文章的中心。
5、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烘托了气氛,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做诠释,引资料,摹状貌。
7、叠词的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美。
(2)、起强调作用。
词和词常常可以叠起来用,如:干干净净,收拾收拾,白花花等(AABB,ABB,ABCC,ABAB等形式),这样的词用在文句中很有表现力,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和节奏美。
8、场面描写的作用——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
9、结尾点题的作用——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
开头在文中的作用:结构:点题、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
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
10、开篇点题——点题、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
突出人物品质/情感。
11、使用第二人称的作用——有亲切感,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觉。
12、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11册11、烂漫的点地梅)借物写人——11册6、那棵高山榕13、具体事例描写人物(几事写人法)——(11册18、永远记住您,老师)14、记叙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常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常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1.比喻手法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达到表达更深层次含义的目的。
比喻手法常用于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中,可以使文学作品变得更富有情感和意境。
2.对比手法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差异来突出事物的特点,使之更加鲜明和生动。
对比手法常用于写景描写、人物刻画和情感表达中。
3.按时序展开的手法按时序展开的手法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使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
这样的写作手法常用于记叙文和故事情节的叙述中。
4.倒叙手法倒叙手法是按照事情发生的逆序进行叙述,将结局先行展示,然后再通过回顾过去的方式逐渐揭示故事的前因后果。
倒叙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悬念,增强作品的吸引力。
5.音乐手法音乐手法是通过对语音、节奏和韵律的运用,使作品具有一种优美的音乐感。
音乐手法常用于诗歌和散文中,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和韵律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6.夸张手法夸张手法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使之显得更引人注目、更有冲击力。
夸张手法常用于幽默、讽刺和夸张的效果,能够使作品更生动有趣,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7.比较手法比较手法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其中的异同和特点。
比较手法常用于论述和说明文中,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理解事物。
8.借景抒怀手法借景抒怀手法通过描写大自然的景色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手法常用于抒情诗和散文中,可以使作品更具诗意和情感共鸣。
9.平行手法平行手法通过使用相似的句式、词语或结构,使作品更具节奏感和韵律感。
平行手法常用于修辞手法和文学作品中,可以使作品更具美感和艺术感。
10.反问手法反问手法通过提出问题并直接回答问题来表达说话人的观点和情感。
反问手法常用于修辞手法和辩论中,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这些常用的写作手法各具特色,有助于提高作品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感。
作为作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和目的,灵活地运用这些手法,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并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八种常见写作手法及作用

八种常见写作手法及作用写作手法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特定技巧和方法。
八种常见的写作手法通过其独特的特性和效果,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力度,加深读者的理解和共鸣。
下面将详细介绍八种常见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一、比喻和隐喻比喻和隐喻是运用象征技巧来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以便更好地揭示其中一对象的特点和意义。
比喻是明确地用一个类似的东西来形容另一个事物,而隐喻则是通过暗示和间接的方式传递意义。
比如,“他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和“她是我生命中的一杯清泉”就是比喻和隐喻的例子。
比喻和隐喻能够增强作品的形象感和感染力,丰富作品的表达和思想。
二、夸张和缩小夸张和缩小是通过对描写对象的程度进行夸大或缩小来产生戏剧性效果。
夸张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使描述更加夺人眼球;而缩小则可以突出细节和特定的情感状态。
利用夸张和缩小的手法,作品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加深对其中一事物的印象。
三、对比和对偶对比和对偶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以突出它们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以达到强化表达的目的。
通过对比和对偶,作品能够呈现出生动的画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排比和对仗排比和对仗是通过相似的语法结构和音韵形式的反复使用,以达到强调和加强表达的效果。
排比通过相似的句式和词语的反复使用来强调其中一观点或情感,使作品的表达更有力度和感染力;而对仗则是通过平衡对立的词语和句子来增加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五、引用和借鉴引用和借鉴是在作品中从其他作品或者现实生活中引入别人的观点或经验。
通过引用和借鉴,作品能够更加全面地表达一种观点或思想,增加作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六、对话和内心独白对话和内心独白是直接传递人物思想和情感的手法。
对话通过人物之间的交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而内心独白则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独立思考和情感状态,充实作品的内容和深度。
七、展开和缩写展开和缩写是根据情节的需要进行松缩写作的手法。
写作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写作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写作手法是指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特定写作技巧和方法,以达到表达思想、情感以及吸引读者的目的。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1. 比喻: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加生动形象地描述一个概念或境况。
2. 拟人:将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行为或特征,增强描述的效果。
3. 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以达到强调和引起读者注意的目的。
4. 对比: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对照,以突出它们的共同点或差异,加深读者对主题的理解。
5. 修辞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凸显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或引起读者思考。
6. 平行结构: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语法结构来表达一系列相关的观点或事件,使文章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
7. 反问: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问题,旨在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8. 人称转换:作者在文章中改变人称,从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一或第二人称,增强亲切感和读者的参与感。
9. 列举:通过罗列一系列相关的事物或观点,以展示全面的信息或加深读者对主题的印象。
10. 典故:引用历史、文学或其他领域的典故,以便更好地说明观点或增加文章的深度和韵味。
这些写作手法在文章中起着各种作用,如:
- 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 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 强调关键观点或情节;
- 提升文章的文采和吸引力;
- 增加文章的情感色彩和表达力;
- 加强逻辑关系和文本的连贯性。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写作手法,作者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写作手法有哪些写作手法的作用有什么

写作手法有哪些写作手法的作用有什么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以便更生动地描述和说明。
比喻可以丰富作品的形象描绘,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她的微笑如阳光般温暖。
2.排比:通过并列使用相同的句式结构、相似的语言表达手法,以此突出并强调其中一种情感或观点。
排比可以增加作品的隆重感和节奏感。
例如:理想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精神。
3.对比:通过对两个相互矛盾或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和对照,以突出一个事物的特点或强调一个观点。
对比可以凸显作品的矛盾和冲突,增加作品的张力和吸引力。
例如: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有时平静如镜,有时波涛汹涌。
4.描写:详细、生动地描绘事物的外貌、细节和特征,以此唤起读者的感官享受和联想。
描写可以让作品更加具体,增强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例如:她的头发如黑色的瀑布般垂至腰间。
5.叙事:以时间顺序描述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推进,用于讲述故事、传递信息等。
叙事可以使作品更加连贯和易于阅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和情节的发展。
例如: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6.对话:通过人物之间的口头交流来表达观点、揭示情感或推动故事的发展。
对话可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和戏剧性,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和立体化。
例如:他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她微笑着答道:“是的,我愿意。
”7.反问:以一个问题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常用于修辞和借喻。
反问可以增加作品的语言效果和说服力。
例如:你难道不应该感到惭愧吗?例如:我眺望着远方的山峦,内心充满了平静和宁静。
写作手法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巧妙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增加读者的联想和共鸣,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丰富作品的形式和结构:不同的写作手法可以为作品增添多样性和创新性,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吸引力。
3.加强作品的逻辑和说服力:合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的逻辑更加严密和连贯,增加作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24种写作手法及作用

24种写作手法及作用24种写作手法及作用1. 描述•描述是写作中最基本的手法之一,通过详细而生动的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想象作品中的场景和人物。
2. 对比•对比可以突显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使作品更加有层次和趣味。
3. 比喻•比喻是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可以使描述更加形象,增强感染力。
4. 排比•排比是通过并列的方式表达相似的内容,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5. 引用•引用他人的言论或者事例可以增加作品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6. 感叹句•感叹句可以表达情感的强烈和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7. 反问句•反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增强作品的说服力。
8. 对话•对话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个性。
9. 叙事•叙事是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和观点,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0. 抒情•抒情是通过表达情感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11. 讽刺•讽刺是通过夸张和反转的手法来批评和嘲笑一些现象和人物,使作品更具讽刺意味。
12. 悬念•悬念是通过留下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作品更具吸引力。
13. 探讨问题•探讨问题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讨论,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14. 典故•典故是引用古代典籍或者历史事件来丰富作品内涵,增加文化内涵。
15. 观点对比•观点对比可以展示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使作品更加全面和深入。
16. 以身份代表性•以具有代表性的身份来表达观点,可以增加说服力和影响力。
17.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可以使作品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
18. 独特角度•通过独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可以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观点。
19. 反面教材•通过负面的例子来引导读者,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和学习经验教训。
20. 数字统计•通过具体的数据和统计来支撑观点,增加作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1. 解答疑问•解答读者的疑问,可以增加作品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22. 指导方法•提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和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手法及作用

写作手法及作用一: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二: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三: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四: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五: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六: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七: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八: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九: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借代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如:(3)比拟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 (4)夸张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如:(5)对比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6)对偶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7)排比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8)反复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9)反语(10)反问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11)设问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写作手法有哪些写作手法的作用有什么

写作手法有哪些写作手法的作用有什么
一、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是作家通过文字对人物、场景、事件等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的一种方式。
通过描写,读者可以形象地感受作品中所描述的一切。
描写手法的作用在于丰富作品的内容,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融入故事中,产生共鸣。
二、比喻手法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进行对比来表达其中一种含义。
比喻手法常用在文学作品中,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形象化,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意味深远性。
三、对比手法
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之间相似和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以突出其中一种特点或思想。
对比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鲜明、突出,增强作品的矛盾冲突,使作品更具张力和吸引力。
四、排比手法
五、夸张手法
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夸张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增强表现力,并使作品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六、悬念手法
悬念是一种常用的叙事手法,通过对情节的发展进行暂时性的悬而不决的安排,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紧张感,使读者更加投入到故事中,增强阅读体验。
七、变换视角手法
变换视角是一种常用的叙事手法,通过改变叙述者的视角和角度来展现故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变换视角手法可以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视角多样性。
总的来说,写作手法是作家在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意图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技巧和方式,它可以丰富作品的内容、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使作品更加生动、感人和有吸引力。
作家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写作手法,以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1、象征(隐喻)
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3、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4、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5、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6、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7、联想与想象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8、伏笔(铺垫):
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9、照应:
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10、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对比,对偶),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11、渲染与烘托(衬托)
渲染,是指作者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