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书目教案-昆虫记

合集下载

《昆虫记》读书笔记(精选30篇)

《昆虫记》读书笔记(精选30篇)

《昆虫记》读书笔记(精选30篇)《昆虫记》读书笔记篇1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一部皇皇巨著,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部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

法国20世纪初的著名作家罗曼。

罗兰曾经这样称赞法布尔:“他观察之热情耐心、细致入微,令我钦佩,他的书堪称艺术杰作。

”是啊!只因为他观察时的细心、他对昆虫那不灭的的热情,才会写出这么一部皇皇巨著。

著名作家巴金则曾这样评价法布尔这部惊世之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世界上第一本《昆虫记》出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那是一本集自然科学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昆虫百科全书。

当时的《昆虫记》全书共十卷,长达二三百万字。

在《昆虫记》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特征和日常生活习性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这本书一出版就立即成为了当时的畅销书,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被人们冠以“昆虫的史诗”之美称,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界的荷马”、“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等桂冠,并因此书于19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我最欣赏的篇章是第二卷第五章的:绿色蝈蝈儿的故事。

改篇章描述的是一种绿色的蝈蝈的特征与生活习性,写的细致生动,还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等的修辞手法。

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绿色蝈蝈》。

它是《昆虫记》中第二卷第五章的部分内容。

别人说:“课本上的内容精简易懂,让读者更能明白。

与课本内容相比,则显得原文嗦复杂,内容较为枯燥。

昆虫记十篇书目

昆虫记十篇书目

昆虫记十篇书目 一、《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的一部小说,讲述了昆虫们的生活和冒险故事。这本书以昆虫们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微观世界,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了解昆虫们的生态和行为习性。

二、《昆虫记》中的蚂蚁社会 在《昆虫记》中,蚂蚁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蚂蚁生活在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中,每只蚂蚁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蚂蚁社会的运作方式以及蚂蚁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昆虫记》中的蜜蜂的行为特点 蜜蜂是另一个在《昆虫记》中被描绘得十分生动的昆虫。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它们以花蜜和花粉为食,并且通过舞蹈来传递信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蜜蜂的行为特点和蜜蜂社会的组织结构。

四、《昆虫记》中的蝴蝶翅膀的美丽 在《昆虫记》中,蝴蝶的翅膀被描绘得十分美丽多彩。蝴蝶的翅膀具有丰富的花纹和颜色,这些花纹和颜色有助于蝴蝶的伪装和吸引异性。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欣赏到蝴蝶翅膀的美丽,并且了解到它们在昆虫界中的重要性。

五、《昆虫记》中的蜘蛛和蜘蛛网 蜘蛛是昆虫界中的捕食者,它们以昆虫为食,并且通过制作蜘蛛网来捕捉猎物。蜘蛛网是由蜘蛛体内的丝腺分泌的丝线构成的,它具有很强的韧性和粘性。通过阅读《昆虫记》,我们可以了解到蜘蛛的捕食方式和蜘蛛网的结构。

六、《昆虫记》中的蚊子和它们的传染病 蚊子是人类的宿敌之一,它们不仅会叮咬人类引起瘙痒,还可以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在《昆虫记》中,蚊子的生活习性和其传染病的危害也有所描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蚊子的生态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七、《昆虫记》中的甲虫的力量 甲虫是一种力量惊人的昆虫,它们有着强大的肌肉和坚硬的外壳。在《昆虫记》中,甲虫的生活和力量也有所描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甲虫的力量来源和它们在昆虫界中的重要作用。

八、《昆虫记》中的蟋蟀的鸣叫 蟋蟀是一种会发出鸣叫声的昆虫,它们通过摩擦翅膀产生的声音来进行交流和求偶。在《昆虫记》中,蟋蟀的鸣叫也有所描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蟋蟀鸣叫的原理和它们在昆虫界中的特殊作用。

2022烟台五年级必读书目昆虫记

2022烟台五年级必读书目昆虫记

2022烟台五年级必读书目昆虫记
《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它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

首先,它并不以全面系统的提供有关昆虫的知识为唯一的目的。

除了介绍自然科学知识以外,作者还利用自身的学识,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的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自己笔下的昆虫世界里。

他透过被赋予了人性的昆虫反观社会,传达观察观察中的个人体验与思考,得出的对人类社会的见解,无形中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认识的准则。

这是一般学术文章中所没有的,但却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

不同于许多文学作品的是,首先,《昆虫记》不是作者笔下创造出来的,世界所叙述的事件都来自于作者对昆虫生活的直接观察,有时甚至是某种昆虫习性的细枝末节。

其次,虽然全文用大量笔墨着重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并不像学术论著一般枯燥乏味,而是行为优美,堪称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

此外,法布尔在字里行间也提及自己清贫乐道的乡间生活,其所居住的庭院、外出补充的经历,膝下的儿女乃至他的家犬,一切都充满了人情味。

法布尔在观察之后的许多想法也无不与生命有关,这些都建立在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之上。

可以说,这部作品的感情基调以及动力,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

阅读备课计划、《爱的教育》《昆虫记》昆虫记读书计划

阅读备课计划、《爱的教育》《昆虫记》昆虫记读书计划

阅读备课计划、《爱的教育》《昆虫记》昆虫记读书计划阅读计划一、本班读书情况分析本班一直以来都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不爱读书,希望通过阅读计划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书香班级,让读书成为习惯,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二、阅读目标1.加快学生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为学生的表现打下基础。

2.指导学生积累故事中的好词佳句及段落。

3.发展学生想象力。

4.训练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概括能力。

5.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三、阅读方式和时间安排、1.读书时间及方式《爱的教育》2月29日----3月6日师生共同阅读3月7日----3月13日师生共同交流汇报《昆虫记》3月14日-----3月20日师生共同阅读3月21日-----3月27日师生共同交流汇报《一千零一夜》3月28日-----4月4日师生共同阅读4月5日-----4月13日师生共同交流汇报《会飞的教室》4月14日------5月2日师生共同阅读5月3日-----5月6日师生共同交流汇报《尼尔斯骑鹅旅行记》5月7日-----5月15日师生共同阅读5月16日-----5月20日师生共同交流汇报《木偶奇遇记》5月21日-----5月29日师生共同阅读5月30日-----6月5日师生共同交流汇报(1)对学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明确读书活动的目标、任务。

(2)让他们在没有拘束的环境下读自己的书,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

(3)合理、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读书,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来阅读。

(4)双休日、节假日,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5)学生积极推荐自己认为好的故事给其他学生分享,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6)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向同学介绍有意义的故事,评选出班级读书之星。

2、检查方式(1)走进家庭,争取家长的支持,鼓励学生把自己读的有意思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家长给予评价。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一:《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初步感受作品中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和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生自带《西游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导入。

2、关于作者、著作的介绍吴承恩(1501—1582)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二、读书汇报。

(一)选择题: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B、玄明C、唐三藏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3、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4、《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5、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6、沙和尚的法号是——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7、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二)趣人妙事我来说。

1、播放精彩片断视频。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发言。

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结合《西游记》介绍整本通读的方法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全面、准确地了解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状况。

2、列出本学期课外阅读书目清单,要求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并有序推进。

教学重点:教师全面、准确掌握七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为指导课外阅读提供科学依据和适宜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并持之以恒地落实和推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状况:1、下发《初中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表》。

2、学生如实填写。

3、教师收回调查表。

二、教师开出本学期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清单:1、文学名著:《童年》、《昆虫记》(人教版语文七下教材要求)2、推荐读物:《爱的教育》、《妞妞》3、文学刊物:《读者》、《青年文摘》、《美文》(青少版)、《意林》三、课外阅读的具体时间安排:1、20xx年3月:阅读《童年》和《读者》杂志(3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2、20xx年4月:阅读《昆虫记》和《青年文摘》杂志(4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3、20xx年5月:阅读《爱的教育》和《美文》(青少版、5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4、20xx年6月:阅读《妞妞》和《意林》(6月份)并写好读书笔记。

注:每位同学准备好一个课外读书笔记本(规格统一),随时使用。

教学反思:上学期期末提前布置了课外阅读的总体任务和要求,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具体细致,比如名著没有购买,读书笔记还没有准备好。

这都需要教师继续做好督促工作,确保此次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七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2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好书交流会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昆虫记几年级必读书目

昆虫记几年级必读书目

昆虫记几年级必读书目一、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 - 1915),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二、内容梗概。

1. 昆虫的生活习性。

- 以蝉为例,书中详细描述了蝉的地穴建造过程。

蝉的地穴是一个垂直的洞,约有十五六寸深,洞口周围没有一点土堆,这是因为蝉在挖掘时将土抛到了洞外较远的地方。

蝉的幼虫在地下要生活四年之久,靠吸食树根的汁液生存,然后在某个夏日的傍晚爬出地面,蜕皮变为成虫。

- 还有螳螂,它是一种肉食性昆虫。

螳螂的外形独特,有着细长的颈部和三角形的头部,前足像两把大刀,上面有锋利的锯齿。

它善于伪装,静静等待猎物靠近,然后出其不意地伸出前足将猎物抓住。

2. 昆虫的本能与智慧。

- 蜜蜂能够建造出精巧的蜂巢。

蜂巢由一个个正六边形的巢室组成,这种结构既节省材料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蜜蜂通过舞蹈来传递蜜源的信息,如“8”字舞表示蜜源的距离和方向。

- 蚂蚁是一种群居性昆虫,它们分工明确。

有的蚂蚁负责寻找食物,有的负责照顾幼虫,有的负责保卫巢穴。

在搬运食物时,它们能够相互协作,把比自己身体大很多倍的食物搬回巢穴。

三、艺术特色。

1. 生动的描写手法。

- 法布尔在描写昆虫时,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例如,他把绿色蝈蝈描写成“夜间狂热的狩猎者”,“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

这种描写使昆虫的形象更加鲜活,让读者更容易产生亲近感。

2. 严谨的科学性。

- 在介绍昆虫的知识时,法布尔非常严谨。

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

例如,他为了观察雄蛾如何找到雌蛾,进行了多次实验,排除了视觉、听觉等因素后,最终确定雄蛾是通过雌蛾释放的特殊气味(性信息素)来找到雌蛾的。

四、阅读意义。

1. 科学知识的普及。

2. 文学素养的提升。

- 法布尔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昆虫记》知识点及练习

《昆虫记》知识点及练习

《昆虫记》课外阅读知识点及练习1.《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杰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曾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全书共有十卷。

本书记录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鲁迅曾经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为了写这本书法布尔一生都在观察虫子。

他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

2.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蝉。

蝉的幼虫一生在土中生活,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

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

蝉家族的祸害是蚋。

蝉通常在在干干的细树上产卵。

3.蜣螂,俗称屎壳郎,以牲畜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

最著名的蜣螂生活在埃及,有1-1.5厘米长。

在埃及人看来,蜣螂是一种神圣的动物,一度被称为“圣甲虫”。

在法布尔的眼中,蜣螂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正是有了蜣螂,才有了干净的大自然。

4.蚂蚁分布全球,一般有蚁后、雄蚁和工蚁三种。

蚂蚁的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共8-10周。

在热带雨林中的切叶蚁是那里最主要的食草动物,它们能消耗掉雨林中五分之一的植物的叶子。

5.《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如象鼻虫、蟋蟀、蜘蛛、蜜蜂、螳螂、蝎子。

24.试验证明:蜜蜂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蚂蚁能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6.螳螂,亦称刀螂,除极寒地带外,广布于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

世界已知螳螂1585种左右。

中国已知螳螂约51种。

螳螂有保护色,与其所处环境相似,捕食多种害虫。

7.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往往也能发光,成虫的发光具有引诱异性的作用。

幼虫以捕食蜗牛和小昆虫为食,成虫仅仅进食一些露水或花粉等。

8.萤火虫的发光带皮下有一种白色涂料,形成很细的粒形物质,这就是光的发源地。

从生到死,萤总是放着光亮,甚至卵也有光。

两条发光的宽带是雌萤发育成熟的标志9. 蟋蟀种类很多,最普通的为中华蟋蟀,体长约20毫米,年生一代。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情况下都是独自生活,决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在一起,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蟋蟀是以善鸣好斗著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记教学目标: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昆虫记》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使学生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

2.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人手一本《昆虫记》。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阅读《昆虫记》,并做好适当的积累摘抄。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话题,它的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成一片浩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2、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昆虫记》,这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

这就是《昆虫记》,它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法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

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布尔,走进《昆虫记》,去领略昆虫界的神秘吧!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二、交流读书方法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作者及其背景加以了解。

作者及其背景介绍: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法布尔法布尔,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民家庭。

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7岁时,法布尔回到父母身边,并到村里读了小学。

后来,法布尔家又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

虽然学业无法继续,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

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

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

那一年,他不足十九岁。

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地研究,艰辛地付出,持之以恒地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

法布尔被誉为“昆虫诗人”,《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指导看书的各组成部分:(实物投影)(1)瞧,我们拿到书首先会看到什么?(板书:封面)通过看封面,能了解到什么?(相机介绍: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译者、图、出版社)。

介绍书脊。

(2)介绍扉页。

(板书:扉页)(3)看,这本书才出版没多久,已经是第三次印刷了,这充分说明这本书非常——(“受欢迎!”)。

这么受人欢迎的一本书,就更加说明书中的故事非常精彩,非常吸引人。

那讲了哪些故事?让我们再往后翻,这是译者的话,有的书是编者的话或叫序言,我们可以课后去读读这里的内容。

接下来翻到目录,目录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咱们一起读一读目录,谁来说说,你的目录中都有哪些内容?A、看,一个数字代表一个故事,书中一共22个故事,都是很有趣的。

B、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看几幅图片。

你能猜出它可能是书里的什么昆虫吗?三、交流内容及感悟1、《昆虫记》自出版以来,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经历百年仍是一座无人逾越的丰碑。

这小小的昆虫何来如此的魅力,诱惑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你从这本让人不可不读的书中了解了哪些内容,知道了哪些昆虫知识呢?(学生自由发言)2、知识竞答(1)世界上最毒的蜘蛛叫什么?(2)最短命的昆虫是什么?(3)会叫的蝉是雌蝉还是雄蝉?(4)蝉的幼虫生活在哪?(5)蝉在树上生活的时间有多长?3、片段比较,感受写作风格。

《昆虫记》描写了几十种昆虫的外形以及生活习性,光蜜蜂就有11种之多,其实这些蜜蜂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让我们来区分肯定会一头雾水,想看看法布尔是怎样区分他们,描写它们的吗?出示几个蜜蜂描写的片段,对比区分它们的不同。

舍腰蜂:它的身体很有意思,中间部分非常瘦小,但后部却是非常肥大的,而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由一根长线连接起来的。

矿蜂:这是一种细长型的蜜蜂,腹底有一条明显的沟,沟里藏有一根刺,这根刺可以沿着沟来回地移动,它的身上有红色的斑纹。

赤条蜂:它身材小巧,身段玲珑,细细的腰,腹部分成两节,上面小,下面大,黑色的肚皮上围着一条漂亮的红色腰带。

无翅黄蜂:它身上长着红、白、黑相间的条纹,它没有翅膀,形状就像一只难看而又多毛的大蚂蚁。

樵叶蜂:樵叶蜂是白色的,身上带着条纹,通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

金蜂:它全身闪耀着金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的光芒。

读了这些片段,你知道怎样区分这些蜜蜂了吗?谁能来说说,怎样一眼就区分出这几种蜜蜂呢?几乎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各种蜜蜂,法布尔怎么会区分得这么清楚的呢?而我们为什么一读他的描写,也能区分清楚了呢?4、小结:正是因为法布尔观察细致,所以可以区分各种蜜蜂,正是因为他描写细腻,我们才可以身临其境。

各类昆虫在他的笔下都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这就是法布尔的写作风格:观察细致、描写细腻。

如果你打开这本书,那么你能感受到这一个个小昆虫仿佛就在你的眼前快乐地舞蹈,快乐地歌唱,快乐地生活。

5、走近昆虫,感受写作方法。

同学们,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一样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有勤劳有懒惰,有热情也有冷酷。

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感受昆虫世界的人情冷暖。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面的片段。

出示如下片段:矿蜂:矿蜂可谦虚友好了,不信你看这场面:一只蜂刚要出来,而另一只蜂正要进去。

于是那只要进去的蜂会很客气地让路,表现得可有风度和礼貌呢,简直就是一个绅士。

矿蜂不但谦逊,而且还很聪明。

看看它的小家。

每一个都修得很光滑别致。

西西斯甲虫:西西斯爸爸和妈妈一起做好孩子的食物球后,妈妈去找地方贮藏,而爸爸会留下来,蹲在食物球上守护着。

如果等的时间太久,它就用它高高举起的后足灵活地搓球,用来解闷儿。

瞧,他那幸福的样子,好像在说:“我搓的这个球,是做给孩子们的面包。

”等他们把食物球贮存好以后,爸爸会钻出洞穴为妻子和孩子们看门。

无翅黄蜂:无翅黄蜂是一群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恶棍,你千万不要被它漂亮的外表骗了。

你瞧,它经常潜进别人的茧子,把自己的卵产在那睡得正甜的幼虫的旁边,等它的卵孵化成幼虫,就会把茧子的主人当成美食。

读了以上的几段话,这些昆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觉得法布尔为什么能把昆虫写得这样充满趣味呢?6、小结:正是因为法布尔把昆虫当作人来写,让他们拥有了人的喜怒哀乐,人的善恶美丑,所以才更加引人入胜。

读这本《昆虫记》,你仿佛就是走进了一个小小的童话般的昆虫世界。

四、感知作者,激发阅读兴趣。

1、《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从小就喜爱昆虫,并为此不断努力学习,投入毕生精力去研究,成为了著名昆虫学家,请同学们读读《昆虫记》里法布尔的一段话。

正是那些带着昆虫图案的书本激发了我学习的巨大兴趣,也正是它们,我才真正开始了启蒙教育。

我在学习上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父母对我的进步感到吃惊万分,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即使是在因贫困而退学的日子里,昆虫成了凄惨晦暗日子里的一道阳光,照亮并温暖了我悲伤的心。

我的经历正好说明不论学习什么,兴趣是最重要的。

希望我这么说了以后,你多少可以明白点什么。

2、读了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3、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现在你对这本《昆虫记》一定充满了好奇,那么就请大家走进《昆虫记》,走进法布尔,美美地去享受书的乐趣吧!第二课时一、猜谜引入,感受阅读乐趣老师这里有一段对某种昆虫的描写,你能根据这段描写,猜出这是一种什么昆虫吗?出示片段: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肤色,轻薄如纱的长翼。

它的颈部柔软,头可以任意转动,看起来温柔可人。

现在它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表情很庄严,宽阔的轻纱一样的薄翼,像面纱一样罩着。

它前腿弯曲,伸在半空,好像修女在祈祷。

讨论,猜猜这是什么昆虫,并说说自己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出示螳螂的图片,揭示答案:螳螂。

请学生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写得怎样?二、欣赏书中片段看来同学们真的从书中知道了很多的昆虫知识。

老师同大家一样,读了《昆虫记》,不仅充分地感受到昆虫世界的美丽神奇,增长了知识、更感叹于小小的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了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开阔了视野。

孩子们,读书只了解内容——知道这本书写了什么还不够,还要精品细读,对书中的精华要细细地品味、咀嚼,进而能积累运用,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孩子们,你在品读的过程中有自己喜欢的或感受深的精彩片段吗?愿意读给大家听吗?(精读)片段一——第一卷第一章圣甲虫圣甲虫有哪些特点?圣甲虫的生活习性如何?圣甲虫是如何工作的?想读这个故事吗?来,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和法布尔一起感受圣甲虫的可爱吧!怎么读这个故事呢?(出示提示)把书翻到这一页,去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这本书的页码在书的旁边,而一般书的页码在书的下方。

片段二——第一卷第十五章砂泥蜂当你们听到“蜂”这个字的时候,会联想到什么呢?是香甜的蜂蜜?还是六角型形状的蜂巢?或者是蜂尾上可后的毒针呢?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蜜蜂吧,不过,事实上蜂的种类非常多,像长腹蜂、胡蜂、节腹泥蜂、砂泥蜂、大头泥蜂、黄斑蜂、切叶蜂等等,而且每种蜂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性。

法布尔仔细地观察每一种蜂,有时是亲自饲养那些蜂,有时是坐在树林里或草地上连续观察几个小时,因此还发现了许多新种类的蜂。

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法布尔一生致力于昆虫研究,他的《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在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为一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世界经典名著。

片段三——第一卷第十九章回窝《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

《昆虫记》不仅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先四个人在小组里互相说说,你心目中的圣甲虫、砂泥蜂是怎样?与同学们分享你读到的精彩内容吧!组织交流,相机评价。

片段四——读着这些描写虫子外形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它半身直竖,立在被太阳炙烤的青草上,态度庄严。

它那宽阔的绿色薄翼如亚麻裙般的拖曳在地,前肢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

P13(螳螂)这个奇妙的小动物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炎炎夏夜,它们在草丛里游荡,既像是一对对情侣在提灯夜游,又像是从满月里泻落的银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