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中城市园林设计

合集下载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的城市更新案例分析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的城市更新案例分析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的城市更新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城市更新的目标是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住品质,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间。

其中,园林艺术设计技术在城市更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体的案例,探讨园林艺术设计技术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和影响。

案例一:上海世博园上海世博园作为城市更新的标志性项目,充分展示了园林艺术设计技术的力量。

世博园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利用园林艺术设计技术将城市环境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打造了一个集展览、文化、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通过巧妙的景观设计、多样化的植被配置和人性化的空间布局,世博园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宜人宜居的城市绿洲。

园内的花卉展区、主题展馆、水景区等各具特色,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通过世博园的建设,上海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也使得园林艺术设计技术在城市更新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案例二: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景观设计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由园林艺术设计技术打造的独特景观,成为了新加坡的地标之一。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新加坡的国花–热带兰花,与城市的现代化建筑完美融合。

园中的花卉和植被种类繁多,通过不同的植物组合和色彩搭配,展现了独特的艺术美感。

另外,滨海湾花园还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将雨水储存和再利用系统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实现了雨水的自动收集和利用。

这种创新的园林艺术设计技术不仅增加了景观的美感,还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性。

案例三:伦敦奥运公园伦敦奥运公园作为城市更新的典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在奥运公园的规划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设计师通过巧妙的园林布局和景观植被的选择,将城市的工业废墟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公园。

园内的湖泊、绿地和花卉展示区域形成了悠闲舒适的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运动和社交的场所。

奥运公园还采用了多种创新的绿色技术,如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系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设计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建设和管理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工作。

而风景园林设计则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为城市创造美丽的景观和宜人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性、原则和实践案例。

一、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性1. 提升城市形象风景园林设计可以通过绿化、景观塑造等手段,为城市创造美丽的形象。

例如,在城市的主要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能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2. 营造宜人的生活环境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设计可以为居民提供宜人的生活环境。

例如,在城市中设置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同时,合理的景观设计还可以提供防暑降温的功能,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

3.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风景园林设计可以将自然环境与城市结合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例如,在城市中设置湖泊、溪流等水景,不仅可以美化城市,还可以提供水资源,改善城市的水环境。

二、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1. 生态原则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设计应遵循生态原则,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例如,在设计公园时,应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和地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2. 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绿地面积,确保城市的绿化率达到一定的标准。

同时,应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设计,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文化传承原则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设计应注重文化传承,保护和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

例如,在设计公园时,可以融入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元素,增加公园的文化内涵。

同时,可以设置文化纪念碑、雕塑等艺术品,展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三、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设计的实践案例1.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座位于新加坡滨海湾的大型公共花园,是城市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的典范。

天津老小区绿化改造方案

天津老小区绿化改造方案

天津老小区绿化改造方案前言天津市的老小区众多,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小区的绿化条件较差,给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一定影响。

为了改善老小区的绿化环境,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特制定了以下绿化改造方案。

一、绿化改造范围本次绿化改造方案主要针对天津市部分老小区的公共绿化空间,包括小区内的公园、绿地、道路两侧的绿化带等。

二、改造内容1. 植物更新在旧有植物的基础上,引进更多抗污染、抗逆境的植物品种,提升小区绿化植被的品质。

同时,合理搭配植物,达到四季常绿、花果交替的效果。

2. 绿化设计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对绿化带、花坛、草坪等进行重新设计和布局,注重线条的美感,打造出层次分明、富有层次感的景观。

3. 绿化设施更新根据小区居民的需求,增加健身器材、休闲座椅、花台等绿化设施,提升小区的居住舒适度和便利性。

三、改造过程1. 规划设计阶段由专业设计团队对老小区进行勘察、测量,提出初步设计方案,并与居民代表进行沟通,听取意见,最终确定改造方案。

2. 施工阶段采用绿化改造分段实施的方式,避免对小区居民生活造成过大影响。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四、改造效果1. 环境改善绿化改造后,小区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居住舒适度提升新增的绿化设施和美化的景观将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五、总结通过本次绿化改造方案的实施,不仅能够改善老小区的绿化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区文明建设,营造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以上就是关于天津老小区绿化改造方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配合,共同打造更美好的居住环墨。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等。

同时,城市的建设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大量的水泥和钢筋建筑和道路等硬质化设施,破坏了城市的生态平衡。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可以提供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和改善城市环境,同时也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

一、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城市规划是指通过规划和设计来进行统一的城市建设和整体化管理,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使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城市更加宜居和可持续发展。

园林景观设计首先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布局和设计,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娱乐场所,使城市居民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放松和安慰。

园林景观设计还有助于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比如降低城市的温度、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减少道路交通噪音、提高城市的景观品质等等。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分析1、经济功能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生态环境服务和休闲娱乐场所,而且还有一定的经济作用。

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景观品质和品位,吸引其他城市居民前来游览和购物,从而增加城市旅游收入和商业利润。

此外,园林景观设计还可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将乡村景观特色与城市景观相结合,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

2、生态功能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植被覆盖面积大,能够有效地减少城市环境中的噪音、城市热岛效应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同时园林景观还能够更好地维护城市的生态健康。

3、社会功能园林景观设计也是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城市居民的群体凝聚力和归属感。

此外,园林景观设计还能够创造良好的公共空间和休闲娱乐场所,为居民提供舒适和愉悦的居住环境,减少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和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三、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将变得更加人性化未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从城市居民需求入手,情感共鸣、文化自信、人性关怀将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主流趋势。

浅论城市规划中庭院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

浅论城市规划中庭院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
理及 文化需 求。 居住 是人类 最基本 的生存要求 , 也是 最主要 的一项生 活 视 小 区生态 园林建 设 , 并在 建 设 中突 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种 类群 聚 的特点 , 尽量减 少 构成 和行 为内容 , 优美 的环境景 观 不仅 可以美 化住 区环 境 , 还可创造 出 搞 亭台楼 阁、 喷 泉雕塑 、 假 山水池 , 在 园林景观建 设中注重空 间异质性 和 和 谐融 洽的邻里 交往气氛 。 住 区环 境景观 不仅要提 高绿地 率 , 还应具 有 “ 点一一 线 一 一面 ” 的 结合。 以建 设 自然景观 为主 , 体现 人 居环境 回归

浅论城市规划中庭院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
吴庆玲 绥化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1 5 2 0 0 0
【 摘 要 l 居住 区 环 境景观设计是体 验住 户乐于其所、 情融其中的真 7 . 提 升城市形象 , 增强城市竞争力, 是可持续 发展的战略工程 ; 实感受! 现代 居住 区环境设计在强调功能分区, 软硬地 面处理 、 植物配置和 8 . 以保护 为主 , 全面保 护 自然环 境 、 地 形 地貌 、 文物 古迹 、 人 为景 环 境 小品设置的同时, 更要注重景观的立意和主 题的表达 。本文对城市规 观 。 划中 庭 院园林 绿化的规 划与设计进 行分析, 提 出具有人性化 、 生态性 的规 四 园林 景观 绿 化 的意 义 划 设计理 念。 好的住 区环境 有助于提 高住区的 市场竞争力, 增加 销售速 度与入住
园林 的某些特 性 , 给生 活在其中的人带 来一种亲和力 , 满足居 住者生理 、 自 然 的建 设 目的, 有利 于促进 物 种多样性在城 市环境 建设 中的可持 续发 精神双 重需要 , 给住 户提供一 个优美舒 适, 有亲密 归宿感的情感场所 。 因 展 。 此, 居 住区环 境景 观设计不仅 是设计 场 、 空 间及其 内容 , 而应 是体 验 , 即 3 . 力 口 大 培养懂 生 态、 建筑 、 园林、 植物 等学 科 知识 的复合 型园林工 住 户乐干其所 、 情融其 中的真 实感受 ! 现代 居 住区环境 设 计在 强调功 能 程 人才。 以此 培养和 提高 生态 园林景观设 计人才 自身的 “ 生 态意 识 、 文 区域 视野、 科 学和艺 术” 水平 , 从而使其 创造 出的人居环 境 园林 分 区、 软 硬 地面 处理 、 植物 配 置和环境 小 品设 置的 同时, 更要 注重 景观 化 观念 、 的 立意 和主题 的表 达。 只有注重 立意 才能形 成主题 鲜 明的公共 场所, 引 景 观, 设计富于 中国特色 的新时代 园林精 品。 4 . 力 Ⅱ 大 培养生 态 园林工程 监理 的综合 型人 才' 提 高工程 监理力度 。 起 人们 情感上 的共 鸣 , 避 免枯燥 乏味 、 千篇一律 。 要求 , 所培 养的工程 监理 人才应具 备 居 住 区环 境设计不 同于一般 城市公众性 的景观设计 , 它服务的对 象 根 据生 态园林 工程 的生物 学特点 、

浅谈“城中村”改造园林规划设计

浅谈“城中村”改造园林规划设计
尽人 意。巨大的人 力、 物 力投 八没有获得 良好 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苴。笔者认 为, 在“ 城中村”改造中的园林 规划要 依托于本土地碱景观文化
特征 以爰 “ 城中村 ” 改遗 的现 状, 坚持与贯彻生态学, 经济学, 美学等科 学理论和原则。 因地因时削宜, 切实完善 “ 城中村” 改造中的团 林 规 划建
求。 园林 设 计 要 符 合人 们 的情 绪 。 在 陶 冶 人
和谐 完美、 生 态 良好 、 景 色如 画 之境 界 。 一 生物 、 生态 、 工程、 建 筑 等诸 多 领域 , 其 中园
们 情 操的 同时 也 方便 人们 的生 活 。 园林 规 划 项 完善的 城市园林规 划设计, 既 要 考 虑 其 林 中的地 形、 植物 、 建筑 、 道路、 园林 小 品人 设 计 者 要 注 重 研 究 当地 的地 域 人文 及 自然 生态习性, 又 要 熟 悉它 的 观 赏 性 , 了解 植物 们追 求 自然 、 并作为 景 观 形 式 或语 言及 内容 创 新 的 满足 精 神 需 求 的场 所 但 是 在 特征 , 自身 的 质地 、 美感、 色泽 及 绿 化 效 果 “ 。“ 城 实 际建 设 中往 往 过 于 重 视 园林 的 美 化 而 忽 源 泉 。 环 境 和 人 的 舒 适 感 依 赖 于 多 样 性 和
计之 初 , 首 先 强 调 的 是 服 务意 识 , 作 为 城 市
满 足 人们 良 好 休 息 、 娱 乐 的 物 质 文 明 的需 是 城 市 园 林 发 挥 其 生 态 、 环 境 与 社会 效 益
要。 同时 满 足 了人们 在 钢筋 混 凝 土 的城 市里 的基 础 , 通 过合 理 地调 节和 改变 城 市生 态 园 的 福 利事 业 , 先 决 条 件并 不 是设 计有 多 么个 结 构 与 分布 格局 , 就 性 、 渴望 田园和 自然 的精 神 文 明 需 求 。 城市 园林 林 中植 物 群 落 的组 成 、 标新立异, 而 是 对 人们 的 起 居 生活 和个 规 划 设 计 运 用 艺 术 和 技 术 手 段 处 理 自然 、 能 形 成 结 构 与 功 能 相 统 一 的 良性 生态 系统 性 先 要 有 充 分 的 了解 , 体 会 他 们 真 实 的 需 建 筑 和 人 类 活 动 之 间复 杂 关 系 , 使 之 达 到 “ 生 态 园林 。 园林 规 划 涉 及文 学 、 艺术 、

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市政园林设计

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市政园林设计

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市政园林设计作者:李月红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11期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福音,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中的市政园林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市政园林;设计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引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人们对于市政园林绿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国家对于市政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和标准,在市政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数目种植、养护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将我国传统的园林绿化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市政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一、城市规划中市政园林设计的内涵与意义1、城市规划中市政园林设计的内涵市政园林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绿化建设中的一部分,由园林的绿地规划与设计两个方面组成。

绿地园林规划就是对整个城市的交通路况与周边商铺以及住宅区和活动场所进行统一的安排,并且根据综合考虑,做出全面的考量与建设判断,再根据相应的目标与施工指标,制定出完整的绿地规划方案。

绿地园林设计就是在市政园林规划的基础上引入相关的美学以及人文学科的知识,在专业设计人员的构思与创造思维下,将规划中国的设计理论转变成能够进行现场实施的园林方案。

在一个园林设计中,地形、建筑设计以及园林道路和道路绿化设计都是必不可少的。

2、城市规划中市政园林设计的意义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市的全面建设,日益加大的住宅建设以及城市道路的拓展都现实除了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

但是随着这一变化的日益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也随之变化,为了营造一个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市政园林建设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在人文环境的视阈下,市政园林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必须要做长久的打算,这关乎到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极为很重要的影响。

园林景观设计在旧城改造中的实施

园林景观设计在旧城改造中的实施

1 . 园林改 造设计 的经 验一 以红桥 区 旧楼 区为例
1 1旧楼 区 园 林 景 观 现 状
2 . 3小尺度 园林市来看 , 其 旧楼区是指那些建于二十世纪下半叶时期的楼 房 。这些 楼 房具 有 其 自身 的 特点 , 它 们 是经 过 一 定 规划 的 , 空 间构 造 比较 合 理, 但是 , 这些 楼房 都 是 为应 急而 建造 的 , 因此 , 楼 房 居 室 的面 积不 大 , 楼房 内 居 住 的人 口较 多 。 由于百 姓胡 乱搭 建 , 占据 了很 大 面积 的公 共空 间 。 从 红桥 区 旧楼 区 的实 际情 况来 看 , 其 园林 景 观具 有较 多 的特 点 , 分别 有 以下 几 个特 点 : ( 1 ) 园林 中有较多的乔灌木且生长状态 良好 , 但缺乏地被植物景观 。( 2 ) 园林 景观布局较为合理, 但设施落后 。( 3 ) 公共环境中有较大面积的园林用地 , 但 大部 分都 被 居 民 占为 己有 。
通常情况下 ,我们所讲的景观是指景物在人们心中所呈现出来的样貌 ,
它 可 以给人 一 种美 的享 受 , 同时 , 它 也可 以让人 心 旷神 怡 , 这 也 是景 观 设计 的

个 目的。小尺度园林景观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 分别是将原有的景观继续保
留和空 间 构造 科学 合理 。
2 . 2小尺 度 园林 景观 的设 计 思路
功 能又 具 观赏 功能 的 园林 景观 。
因此, 旧城区的改造已成为各大城市建设 的重要 内容之一 , 并成为改善城市 居民的生活环境, 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等的有效途径, 以此来加快城市
建设 的进程 。在 城市建 设的推 动下 , 天 津实 施 了旧楼 区综 合整修 改 造工 程 , 重 点是 改 造一些 历史 较 为悠 久的 旧 民区中 的环境 设施 , 借 此来 美化 城 市环 境 . 提 升 文化 品位 , 深 入贯 彻落 实城 市建 设工 作 , 从 而提 高城 市居 民的生 活质 量 。 随着城 市建 设 的不 断深 化 , 天 津 市红 桥 区 旧楼 区 的改造 成 功 实施 了园林 方 面 的工程 。 最 为重 要 的是 , 旧楼 区综 合整 修工 程 是一 项 民心 工程 , 它 与居 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旧城改造中的城市园林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和更新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在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主要关注点首先是场所,场所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决定了人们的感觉。

对城市中各种场所的特征加以总结提升,反过来再作为规律性的东西应用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是旧城改造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旧城改造园林设计存在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旧城改造中完善城市设计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自城市诞生之日起,旧城改造就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是城市发展的综合需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旧城原有物质设施的水平低下和自然老化,以及旧城功能的过于集中和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旧城人口膨胀、居住紧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越发难以解决,而且在工业离开市中心、居住向外疏散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出现功能和结构的衰退问题,亟需进一步配置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及必要的交通和市政设施,提升城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与内容要达到完美统一的结合。

2 我国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起步较晚。

一些城市取得了成功经验,但也有一些城市由于指导思想发生偏差,旧城改造的矛盾日益尖锐。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旧城改造采取“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这种简单粗放的模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暴露出太多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旧城改造、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2.1大拆大建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据统计,拆建过程的直接和间接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而且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

例如,建筑能耗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国总量的25%。

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是与我国和谐社会理念中倡导建立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一致的。

2.2大拆大建催生了一些违法行为,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搞政绩工程,一味注重经济效益,轻视居民的切身利益,在拆迁中纵容开发商乱拆乱建、强拆强建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

由于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城市拆建的不当很容易引发居民的不满,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出现大量上访、群众与拆迁单位对峙、与开发商打官司等现象,这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宗旨是相悖的。

2.3大拆大建毁坏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破坏了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模式认为旧城是城市发展的严重包袱,要
改造就要拆除重建,而这些旧城大多有悠久的历史,有独特的人文社会环境和城市历史风貌。

彻底拆除重建就把城市原来的文化遗存、社会风貌以及地方风情全部一扫而光,把城市的历史文脉割断了。

同时,在新建设施时,多数城市为了追求现代化城市景观,出现了大量相似的建筑,而没有根据自身城市的特色和形态进行改造和建设,极大地减弱了城市特色和城市个性。

这与科学发展观严重不符。

3策略与方法
3.1从决策管理层面上,政府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对旧城改造中的园林绿化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施以足够的建设力度,有几个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做的:
3.1.1应尽可能地利用旧城区内的各种有利与特殊的条件,开发各种集中型的环状、线状、片状的园林绿地。

这是政府对城市的职责而不能过多地依赖于开发商的“综合开发”。

这种专门的绿化建设既有利于土地集中有效地使用,也给旧城改造建立了良好的环境上的依托。

如:合肥、北京的城市绿环,深圳、天津等城市郊外绿地向市内延伸的绿楔,成都府南河、昆明大观河、上海外滩的沿河、沿江绿带,都为其区域范围内的旧城改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与优势。

3.1.2在旧城改造规划与城市设计完成后,政府应将其中园林绿化方面的内容(如:措施、做法、指标)变为开发建设中的法规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3.1.3应对开发商的开发加以控制和引导,倡导他们在土地效益及园林绿化的结合上进行积极的探索。

宣传那些寻找恰当的切入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俱佳的旧城改造项目;对其开发中在园林绿化方面所做的贡献予以鼓励而对其所做出的破坏给予严厉的惩罚。

近年来,不少城市的政府部门都在努力对开发项目实施正确的引导,这是好的现象。

但也有少数地方政府,非但不做上述方面的工作,反而将城市中最好的旧城黄金地段交给一些只顾发财的开发商去哄炒地皮或恣意开发,这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后果将不堪设想。

3.2在开发与建设层面上,应根据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以往的开发模式进行有机的改革。

当前,旧城改造的各个方面都处于探索之中,很难说已形成较成熟较系统的、且有普适性的开发新模式或新机制。

但有些方面的探索却是很有启示作用的。

如有些城市在多年前就成立了专门从事园林绿化的开发公司,以有效地在房地产开发之外主动、积极地进行集中、成片绿地的开发运作。

这样的好处在于开发者将园林绿化视为开发主业并用此来获得回报。

所以,园林绿化在开发中不再是一个次要因素而成为主要因素,从而使开发在积极的状态中进行。

上海市90年代初成立绿地开发总公司,仅4个月后,就提出了可行的市域绿地成片建设构想并投资180万元,开工建设了2hm2公共花园绿地;到1992年底,约开工了22hm2成片绿地;1993年又完成了约34hm2。

此外,不少城市也在探索开发生态经济型的园林绿化。

如天津的城市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将市
区内的空地转变为果园、花圃、苗圃等生产性绿地,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在挖掘园林绿化的经济潜能,使开发园林绿化形成良性循环并产生好的经济效益。

3.3在规划设计层面上,更应该根据每一个旧城改造项目特定的场所、环境及开发性质,研究不同力度和不同内容的园林绿化方案而切忌指标上的一刀切和单一模式的绿化类型,在河流水系贯穿于其间的旧城改造中,绿化建设应依河道线性设置绿带和绿色景现。

在渗透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旧城改造中,绿化则应环绕四周而形成片状的绿色体系,山地的旧城改造更应强调坡向上的垂直绿化体系,如绿色墁坡、绿化档墙、绿化步行走廊、屋顶花园、梯台绿地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旧城改造的园林绿化更应与旧城的空间结构、形态肌理达成有机的统一。

例如在泉州旧城中心区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有意将绿化环境布置在文庙广场、文化宫、百源川池四周以形成集中绿化,而其余区域则保持富有传统特质的街区结构肌理和空间形态。

又如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以及前述中提到的苏州桐芳巷小区也都在力求使园林绿化顺应和延续、强化和发展老城区的街、巷、院的空间体系。

4 结语
总之,旧城改造有利于我市国建设和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应该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此项工作。

在当前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科学合理的实施旧城改造,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期望能为旧城改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宋启林.论我国旧城改造与新征地建设的技术经济比较[j].城市研究,1996,(6).
[2] 张伊娜,王桂新. 旧城改造的社会性思考[j].城市问题,2007-07,144:97-101.
[3] 郑伟亚.旧城改造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2008-02: 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