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夏枯草果穗水分、灰分含量测定

不同产地夏枯草果穗水分、灰分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夏枯草药材中水分、灰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来自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测定,为全面建立夏枯草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Ⅸ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测定。结果:夏枯草果穗含水量为11.51%~13.84%,平均值为12.72%;总灰分含量为8.10%~16.78%,平均值为10.44%;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6.24%~8.16%,平均值为7.16%。结论:不同产地的夏枯草果穗水分、灰分的含量相差比较大,应该对每个市场上的中药材进行标准化的检测,以确保其入药质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标签:夏枯草果穗;水分测定;灰分测定

夏枯草,别名有铁色草、麦夏枯、灯笼头、乃东、大头花、棒槌草、燕面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为常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全球约15种,中国产4种及3变种,广泛分布于欧亚温带地区及热带地区,我国主产于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河南、陕西等地,生于荒坡、草地、溪边及路旁等湿润地[2]。其味苦,性寒,辛,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具有降压[3]、降糖[4]、抗菌[5]、抗炎[6]、抗过敏及抗病毒[7]等作用,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肿痛[8],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甲状腺肿、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症、高血压、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等疾病[9]。夏枯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类[10]、黄酮类[11]、甾醇类[12]、香豆素[13]、有机酸[14]等。近年来夏枯草的药理作用、生物活性、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报道比较多,本文从质量标准方面对来自7个不同产地的夏枯草果穗进行研究,为建立夏枯草药材质量标准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分析天平(AB104-N);电热恒温水浴锅(DK-98-1型,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DZX-1型,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电炉(DL-1型,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马弗炉(SRTX-4-9型,武汉亚华电炉有限公司);瓷坩埚;干燥器;烧杯(100ml、250ml);无灰滤纸;盐酸。

1.2 材料从夏枯草的不同产地收集夏枯草全草,取其果穗部位作为样品。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生药室刘塔斯教授鉴定均来源于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药材来源见表格1。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烘干法测定夏枯草水分含量的标准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I 部(附录ⅨH,烘干法)。夏枯草属全草类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适合采用此法测定水分含量。测定的供试品一般先破碎成直径不超过3mm的颗粒或碎片,直径和长度在3mm以下的不破碎。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的标准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I部(附录ⅨK)。取不同批次夏枯草药材(过2号筛),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I部(附录ⅨK)总灰分测定法项下测定。2.1.1 水分测定取不同批次的夏枯草约2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h,将瓶盖盖好,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min,精密称定重量,再在同一温度干燥1h,冷却,称重,至连续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样品中含水量(%)。平行测定两份。

2.1.2 总灰分测定取不同批次夏枯草约4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精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平行测定两份。

2.1.3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K)总灰分测定法项下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测定,取“2.1.2”项下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加入10ml稀盐酸,用坩埚盖盖好,置水浴上加热10min,坩埚盖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过滤,坩埚内的残渣用热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残渣连同滤纸移至原来的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平行测定两份。

2.2 结果

2.2.1 水分的测定不同来源7批夏枯草药材中水分含量最高的为1

3.84%,最低的为11.51%,水分均值为12.72%,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2.33%,样品中水分含量均不超过14%,符合中国药典的质量标准。结果见表2。

2.2.2 灰分的测定不同来源7批夏枯草药材中总灰分量最高的为16.78%,最低的为8.10%,总灰分均值为10.44%,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8.68%,相差1倍以上,样品中总灰分含量除S2为16.78%外其余均不超过12%,符合中国药典的质量标准。酸不溶性灰分量最高的为8.16%,最低的为6.24%,酸不溶性灰分

均值为7.16%,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1.92%,样品中总灰分含量均超过4%,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果见表3。

3 讨论

由实验结果可知,水分、总灰分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2.72%、10.44%。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水分含量不超过14%和总灰分含量不超过12%。其中水分测定结果显示,水分含量在11.51%~13.84%之间,均符合药典的规定,说明本次检测的七批夏枯草总体质量较好。总灰分测定结果显示,总灰分含量在8.10%~16.78%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1倍以上,说明不同产地的夏枯草质量存在较大差异。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显示,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在6.24%~8.16%之间,最高值超出药典规定的1倍以上,说明本研究的样品含酸不溶性杂质较多。

药材中水分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其质量,水分含量过高易使药材在储藏过程中发生霉变、虫害、潮解、变质,进而影响药材的质量。故在储藏加工夏枯草药材的过程中应使其保持充分干燥。药材中灰分含量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测定总灰分含量可以反映药材的纯度,总灰分含量高说明药材中含矿物质高或杂质高,酸不溶性灰分含量高说明药材含泥沙高或微量氧化硅高,均会影响药材的临床疗效。药材中的水分、灰分的含量高低与其植物本身的生长特性及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无机元素特别是重金属的含量除与植物本身的富集能力有关外,与药材的栽培环境也有密切关系,包括栽培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成长过程中施加的化肥、农药等[15-17]。因此,笔者建议应该对市场上的中药材进行标准化的检测,以确保其入药质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药志(第5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89~294.

[3]王海波,张芝玉,苏中武,等.夏枯草总苷对麻醉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降血压作用[J].中草药,1994,25(6):302.

[4]陈淑利,徐声林,陈兵钊.夏枯草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药理学研究[J].中国

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1,18(6):436.

[5]李安林,熊双丽.夏枯草总黄酮的提取与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5):27-30.

[6]马德恩,王竹梅,马爱英.夏枯草的抗炎作用及对免疫器官影响的研究[J].山西医药志,1983,12(2):67.

[7]张可杰,张明智,王庆端,等.夏枯草对Raji细胞生长和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药材,2006,29(11):1207-1210.

[8]胡佳兴,楼一层,王晨,等.复方夏枯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师,2010,13(6):813-814.

[9]顾晓洁,钱士辉,李友宾,等.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2):5-7.

[10]裴慧,钱士辉.夏枯草中2个三萜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海峡药学,2011,23(3):43-45.

[11]王祝举,唐力英,付梅红,等.夏枯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8):1966-1967.

[12]张颖君,杨崇仁.法国产夏枯草中的两个新的乌索烷型三萜皂甙[J].云南植物研究,1995,17(4):468-472.

[13]张德华.夏枯草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6,23(3):39-41.

[14]白洁,陈翔飞,孙海峰.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150-1151.

[15]张贵君.中药鉴定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01-202.

[16]傅泉炎.中药含水量与中药仓储质量的关系[J].中国药业,2012,11(5):70.

[17]姚丽红.浅谈中药材的灰分含量[J].基层中药志,1996,10(3):24-25.

不同产地夏枯草果穗水分、灰分含量测定

不同产地夏枯草果穗水分、灰分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夏枯草药材中水分、灰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来自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测定,为全面建立夏枯草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Ⅸ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测定。结果:夏枯草果穗含水量为11.51%~13.84%,平均值为12.72%;总灰分含量为8.10%~16.78%,平均值为10.44%;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6.24%~8.16%,平均值为7.16%。结论:不同产地的夏枯草果穗水分、灰分的含量相差比较大,应该对每个市场上的中药材进行标准化的检测,以确保其入药质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标签:夏枯草果穗;水分测定;灰分测定 夏枯草,别名有铁色草、麦夏枯、灯笼头、乃东、大头花、棒槌草、燕面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为常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全球约15种,中国产4种及3变种,广泛分布于欧亚温带地区及热带地区,我国主产于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河南、陕西等地,生于荒坡、草地、溪边及路旁等湿润地[2]。其味苦,性寒,辛,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具有降压[3]、降糖[4]、抗菌[5]、抗炎[6]、抗过敏及抗病毒[7]等作用,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肿痛[8],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甲状腺肿、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症、高血压、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等疾病[9]。夏枯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类[10]、黄酮类[11]、甾醇类[12]、香豆素[13]、有机酸[14]等。近年来夏枯草的药理作用、生物活性、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报道比较多,本文从质量标准方面对来自7个不同产地的夏枯草果穗进行研究,为建立夏枯草药材质量标准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分析天平(AB104-N);电热恒温水浴锅(DK-98-1型,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DZX-1型,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电炉(DL-1型,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马弗炉(SRTX-4-9型,武汉亚华电炉有限公司);瓷坩埚;干燥器;烧杯(100ml、250ml);无灰滤纸;盐酸。 1.2 材料从夏枯草的不同产地收集夏枯草全草,取其果穗部位作为样品。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生药室刘塔斯教授鉴定均来源于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药材来源见表格1。

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皂苷的含量(精)

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皂苷的含量 【摘要】[目的]测定夏枯草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甲醇超声提取夏枯草样品溶液,5%香草醛-冰醋酸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皂苷含量。[结果]总皂苷在26.95~94.31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在97.0%~100.5%之间;三批夏枯草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在 2.02%~2.56%之间。[结论]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 【关键词】夏枯草; 总皂苷;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Abstract:[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total saponins in selfheal herb.[Method] Extract selfheal resolution with carbinol ultrasound,5% vanilla aldehyde—icy vinegar acid coloring,measure content of total saponins in sample with spectrophotometry.[Result]In 26.95~94.31μg,the total saponin has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absorbency,the recycle rate is 97.0%~100.5%; 3 batches of selfheal samples have saponins 2.02%~2.56%.[Conclusion]Spectrophotometry measuring saponins in selfheal is correct,reliable and easy of operation. Key words:selfheal; total saponins; spectrophotometry; content measure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Brunellae cum fructu L.)的干燥果穗,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疬,乳痈肿痛,高血压,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等病症[1]。夏枯草含有齐墩果酸等三萜类成分、β谷甾醇等甾体类成分、木犀草素等黄酮类成分、香豆素、苯丙素、有机酸、挥发油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降压、降糖、抗炎、免疫抑制、抗菌、抗病毒等作用[2]。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皂苷的含量,为夏枯草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及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含 量 【摘要】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 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7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为97.76%,紫外光法为99.10%,前者的RSD值是1.02%,后者的RSD值是0.88%。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简便、快速、 准确、经济的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关键词】夏枯草;总黄酮;分光光度法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total flavone content in Prunella vulgaris L. by VIS and UV Spectrophotometry.MethodsThe control sample of VIS Spectrophotometry was rutin,the revealing agent was Al(NO3)3 and the analyzed wavelength was 510 nm.The control sample of UV Spectrophotometry was rutin and the analyzed wavelength was 357 nm.Results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VIS and UV Spectrophotometry were 97.76% and 99.10%,the RSD were 1.02% and 0.8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UV spectrophotometry is simple, rapid, accurate, economical and is suitable for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es in Prunella vulgaris L.. Key words:Prunella vulgaris L.; Total flavones; Spectrophotometry 中药夏枯草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 果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易栽培,资源丰富。主要含有三萜及其苷类、苯丙素类、甾醇及其苷类、黄酮类、香豆素、有机酸、挥发油及其糖类等。全草均可入药,其味辛、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等疾病[1]。目前,有关植物中黄酮类物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2~4],其测定夏枯草总黄酮含量的方法还未见报道。本文分别采用可见光和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拟寻找出一种准确而简便的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为合理科学开发这一宝贵的中药资源,深入研究其确切的药理作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1 器材与方法 1.1 材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刊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主办: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 周期:半月 出版地:云南省昆明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7-8517 CN:53-1102/R 编辑Q Q :1966715440 邮发代号:64-56 复合影响因子:0.106 综合影响因子:0.060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曾用刊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创刊时间:1992 目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期刊简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期刊栏目设置 ?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期刊之家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期刊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期刊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特点是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相结合,主要登载中西医学术探讨、临床分析与研究、药物研究、医学方法和技术、护理学和民族医药、民间疗法等医药学卫生类文章。本刊是中国核心期刊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部《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来源期刊、中国生命科学文献数据库(CBA)来源期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期刊栏目设置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刊主要栏目:论著、综述、临床研究、临床报道、中医中药、中西结合、经验方法、药学研究、影像检验、病例报告、护理探讨、调研分析、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学论坛等。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期刊之家网编辑本段回目录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 1、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期刊之家唯一投稿信箱:qikanbox@https://www.360docs.net/doc/0f19488519.html,;

夏枯草的药用价值研究论文(共2篇)

夏枯草的药用价值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夏枯草合理开发利用的价值分析 夏枯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果穗入药,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之功效。夏枯草主要含有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甾醇及其苷类、香豆素、有机酸、挥发油及糖类等成分,其中咖啡酸具有止血、镇咳、祛痰、抗氧化、抗肿瘤等功效,迷迭香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活性,熊果酸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活性。本试验对夏枯草根、茎、叶和花主要药用成分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的积累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夏枯草合理开发利用、适时采收以及寻找新的药源部位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于2009-03中旬将太白山野生的夏枯草幼苗移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物实验站。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苗芳鉴定为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2009-05-18夏枯草花蕾出现时开始采样,每隔5d采1次样,直到果穗干枯。分别将夏枯草的根、茎、叶和

花分开,60°C烘干至恒定质量后,粉碎,装袋备用。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药用成分含量:总黄酮含量按黄林芳等161的方法测定,熊果酸含量按周巧霞等的方法测定,齐墩果酸含量按任朝琴等的方法测定,迷迭香酸含量按杜桂彩等的方法测定,咖啡酸含量按罗岳北110的方法测定。对照品芦丁、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咖啡酸均购于成都思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结果与分析 表中各数值均为对应的药用成分含量的平均数士标准误。 夏枯草不同器官总黄酮的积累规律 夏枯草营养器官根、茎、叶中的黄酮积累随着花的发育和果实的形成含量越来越高,在花蕾期(5月18日)黄酮含量均较低,而在果实成熟期(6月7日)和果实干枯期(6月12日)黄酮含量达到最高。黄酮在生殖器官(花和果实)的积累与营养器官不同,在开花盛期(5月28日)和果实成熟期含量最高。根、茎、叶、花(果)穗相比,黄酮在叶中的含量高于茎,茎高于根,根高于花(果)穗。 夏枯草不同器官熊果酸的积累规律根中熊果酸含量从花蕾期至果实成熟期逐渐升高,果实干枯期降低。

夏枯草中苦味物质的初步分析

夏枯草中苦味物质的初步分析 利用GC-MS和氨基酸分析仪分别分析夏枯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及种类,通过对各个组分质谱图对照分析,鉴定出酯、脂肪酸、芳香烃、酮和多种醇类物质,其中β-紫罗酮具有柏木、覆盆子等香型香气;橙花叔醇具有弱的甜清柔美的橙花气息;橙花醇甜而清鲜;橙花叔醇干甜而少清,微带木香;十六醛具有有花和蜡的弱香气;α-甜橙醛具有浓郁、新鲜的甜橙香味。这几类芳香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夏枯草凉茶或者汤剂中的口感。在所检测的氨基酸中,所含的天然氨基酸所占比例较大,味感有苦味、微苦、酸(鲜)、甜味、微甜、酸(弱鲜)等。对夏枯草味感影响最大的可能为苦味和微苦型氨基酸。 标签:夏枯草;GC-MS;苦味物质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入肝、胆经。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1]。夏枯草不仅是一味良药,还是味道鲜美的菜蔬,食疗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代或以前。李时珍《本草纲目》[2]中所载:“夏枯草……嫩苗沦过,浸去苦味,油盐拌之可食”。食疗专著《食物本草》[3]对夏枯草食用性进行描述:“……油盐拌之以作菹茹,极佳美”。夏枯草作为多种凉茶的主料之一,在华南地区已饮用上百年;此外,由于采摘加工方便,南京周边地区百姓仍保留夏枯草代茶饮的民间习俗[4]。夏枯草凉茶主要有清热去火的功效。但夏枯草口味偏苦,不受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本文应用GC-MS技术和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了夏枯草中的化学组分,并根据这些化学物质的结构特征和风味阈值,分析夏枯草中苦味物质的种类、来源,以期为夏枯草风味方面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夏枯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 实验用夏枯草果穗于2012年6月采自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夏枯草基地,由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郭巧生教授鉴定,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 vulgaris果穗。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6890GC/5973MSD,Hewlett Packard 公司);精密电子天平(BS142S型,瑞士Mettler Toledo 上海有限公司);氨基酸分析仪(L-8900,株式会社日立制造所)。 2 方法 2.1 GC-MS分析夏枯草挥发油 2.1.1 挥发油制备取干燥果穗200 g,加水2 L,参照201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D 方法提取挥发油,4 ℃冷藏,备用。

药食两用夏枯草的营养价值、功效与食疗方法

药食两用夏枯草的营养价值、功效与食疗方法 (图一:)夏枯草 夏枯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当春美芳草地,绿水满地塘之时,人们漫步在乡村荒坡、草地、溪边及路旁时,便可见到那美丽的头顶蓝花、身着绿装的植物,这就是夏枯草。由于这种植物夏末全株枯萎,故名夏枯草。祖国医药学一直以它的带花的果穗作为药用,人们在夏季当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即可。 原名: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属唇形科夏枯草属多年生草本,夏枯草也是药食两用的食物。 别名:夏枯头,夏枯球,夏枯花,铁线夏枯,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色草,铁色花,白花草,胀饱草,干叶叶,牛枯草,广谷草,棒槌草,锣槌草,羊胡草,牛抵草,炮杖草,棒头柱,地牯牛,棒柱头花,大头花,滚子花,灯笼头,六月干,东风,乃东,夕句,燕面,羊肠菜,郁臭,山苏子,枯草穗。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茎方形,基部匍匐,高约30厘米,全株密生细毛。

叶对生,近基部的叶有柄,上部叶无柄,叶片椭圆状,披针形,全缘,或略有锯齿。轮伞花序顶生,呈穗状,苞片肾形,基部截形或略呈心脏形,尖端突呈长尾状渐尖形,背面有粗毛,花萼唇形,前方有粗毛,后方光柔,上唇椭原形,3裂,两侧扩展成半披针形,下唇2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花冠紫色或白色,唇形,下部管状,上唇作风帽状,2裂,下唇平展,3裂,雄蕊4强,花丝顶端分叉,其中一端着生花药,子房4裂,花柱丝状。小坚果褐色,长椭原形,具3棱。花期5-6月。果期6-7月。 分布: 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草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出产,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夏枯草属植物全球有15种,广泛分布于欧亚的温带地区、非洲西北部及北美洲,中国产4种及3变种:白花夏枯草、狭叶夏枯草、山菠菜、硬毛夏枯草、和大花夏枯草。 (图二:白夏枯草) 营养分析: 夏枯草[铁色草]的营养成分列表(每100克中含)

不同产地及外观形态夏枯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比较

不同产地及外观形态夏枯草中齐墩果酸 和熊果酸的含量比较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长度、色泽的夏枯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更全面地控制夏枯草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him Pack C18为色谱柱,乙腈甲醇水乙酸铵(体积比68∶16∶16∶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 nm,流速为0.8 mL/min。结果与结论不同产地夏枯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差异较大,果穗短者两者含量高于果穗长者,紫红色果穗者两者含量高于棕色果穗。 【关键词】夏枯草产地果穗齐墩果酸熊果酸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ontents of oleanolic acid and ursolic acid in Prunella vulgaris with different appearances and from different provenances,in order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Prunella vulgaris.Methods Samples were analyzed on a Shim Pack C18 column. The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acetonitrile methol water ammonium acetate (68∶16∶16∶0.5)

under a flow rate of 0.8 mL·min-1.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15 nm.Results and Conclusions There were large differences in contents of oleanolic acid and ursolic acid among Prunella vulgaris with different provenances and appearances, higher in Prunella vulgaris with short and mauve ears. This method was suitabl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Prunella vulgaris. Key words:Prunella vulgaris;oleanolic acid;ursolic acid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为常用中药,以干燥果穗或全草入药,主要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高血压等[1]。夏枯草中含有三萜及苷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是主要活性成分[2,3]。目前文献报道有采用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评价夏枯草的质量[4-6],但对于不同产地、长度、色泽的夏枯草中这两种三萜酸的含量比较还未见报道。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长度、色泽夏枯草样品中齐墩果酸及熊果酸的含量,旨在为更全面控制夏枯草的内在质量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G1313A自动进样器,Agilent ChemStations数据处理软件,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齐墩果酸对照品、熊果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分别为110709200304、110742200516;乙腈:色谱纯,美国TEDIA公司;甲醇:分析纯及色谱纯,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石油醚、乙酸铵:

HPLC 法测定紫苏不同来源不同部位中迷迭香酸的含量

HPLC 法测定紫苏不同来源不同部位中迷迭香酸的含量 赵茜;邹素兰 【摘要】采用 HP LC 法测定14种不同来源紫苏不同部位的迷迭香酸的含量,并进行统计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种来源紫苏间叶、果穗、茎及根中迷迭香酸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 <0.05),同一来源不同部位间迷迭香酸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 <0.05).各种来源紫苏叶中的迷迭香酸含量均最高;大部分来源紫苏果穗中迷迭香酸的含量较紫苏茎高.14份材料经聚类分析可分成4个类群.研究结果表明紫苏果穗可能是潜在的新药源,来源于长江中下游紫苏不同部位的迷迭香酸含量要比西南地区的高.%Rosmarinic acid of 14 different populations and parts of Perilla frutescens was determinated by HPLC method,and all data will be analysed and discussed,then cluster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o.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rosmarinic acid in leaves,ears,stems and roots between 14 kinds of P .frutesce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t (P <0.05),the rosmarinic acid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among the same population also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The contents of rosmarinic acid in leaves from various sources were the highest.The content of rosmarinic acid in ears were higher than in stems in most of the collected popiulations.14 copies of P .frutescens materials could be divided into 4 groups by the cluster analysis.The manuscript displayed that the eras of P .frutes-cens would be a potential new drug source.The content of rosmarinic acid in P .frutescens materials from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southwest regions.

确山夏枯草概况

确山夏枯草概况 一、确山夏枯草的历史 确山县地理位置优越,107国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地理位置为北纬32°27′至33°03′,东经113°37′至114°14′之间。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于半湿润地区。确山县历史悠久,古为豫州,西周时为道国,战国属楚,汉朝置朗陵县,隋唐称朗山县,北宋改为确山县至今。确山县是革命老区,是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乡,境内竹沟镇曾是抗战时期的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等一大批老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这里曾走出50多位将军、100多位省部级干部。确山县物华天宝。盛产小麦、玉米、花生、水稻等粮油作物及中药材、林产品、水产品等。是确山夏枯草、优质烟叶、确山板栗生产基地,素有“豫南药乡”之称。 确山夏枯草历史悠久,确山夏枯草在当地又叫牛对头。据传,初春季节,山上没有什么别的青草,只有夏枯草是过冬植物,成片生长,且涨势很好,绿油油的,牛特别喜欢吃,很多牛都头对着头挣着抢着吃夏枯草,故名牛对头。 《神农本草经》对夏枯草有详尽的记载:原野间甚多,苗高一、二尺许,其茎微方。叶对节生,似旋复叶而长大,有细齿,背白多纹。茎端作穗,长一、二寸,穗中开淡紫小花,一

穗有细子四粒。嫩苗瀹(yuè)过,浸去苦味,油盐拌之可食。明代河南确山人陈耀文在其著作《天中记》中记载:“武宗五年,患心热之疾,青城山道士以青芝和夏枯草制单二粒愈之。”[注①]。清朝著名学士刘琪在朗陵郡(确山)也曾留下了“山中药海,枯茶济民”的诗句。《天中记》上,物产表.天生类第53卷记载为确山天生类物种[注②]。1931年(民国二十年)《确山县志》卷十三.药类记载有夏枯草[注③]。1983年《确山县志》第六章第一节植物有记载夏枯草种植[注④]。2000年《确山县志》第二章植物.中药材记载有种植夏枯草[注⑤]2001年《驻马店地区志》记载草本植物夏枯草分布[注⑥]。《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民国确山县志记载路旁、河岸荒地草本植物有夏枯草[注⑦]。 尤其在治疗疾病、惠及民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地至今流传着一个故事:明朝年间,一书生屡试不第,积郁成疾,颈部生瘰疬(luǒlì)(也就是淋巴结核),溃破流脓,众医无效。其父不远千里寻神农,神农从草苑摘来药草,说:“用此草上端球状部分,煎汤服用。”又说:“此草名‘夏枯草’,夏天枯黄时采集入药,有清热散结之功效。”书生按方服之,不久病愈。后来,父子二人广种夏枯草,为民治病,深得人心。革命时期,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竹沟(小延安)期间,在革命队伍中就流传着“满山栗苞当干粮,遍地枯草遍地药”;“一把栗子一天粮,一碗草茶驱署痒”的顺口溜。冬季,战士们用夏枯草、白及共研细末,猪油调膏敷患处,治

快速水分测定仪验证

水分测定方法验证方案 目录

项目页次 一、概述 ---------------------------------------------------------------------3 二、验证目的 ----------------------------------------------------------------3 三、适用范围 ----------------------------------------------------------------3 四、验证实施人员、职责---------------------------------------------------3 五、相关文件-----------------------------------------------------------------3 六、验证内容 -------- --------------------------------------------------------4 1、取样方法------------------------------------------------------------------4 2、检验方法 ---------------------------------------------------------------4 3、可接受标准 -------------------------------------------------------------5 七、验证实施记录与结论----------------------------------------------------5 一、概述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夏枯草的食用副作用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夏枯草的食用副作用 相关野菜类:珠兰、紫苏叶、鱼腥草、香椿、石耳、地木耳、水葫芦、落葵(木耳菜)、荇菜、野木耳菜、石生繁缕、紫萁、东风菜、笔管草、野菊花、蒲公英、清明菜、野茼蒿、马兰草、苦菜、苣荬菜、刺儿菜、荠菜、鸭舌草(鸭嘴菜)、桔梗、沙参、败酱草、灰灰菜、地肤(扫帚菜)、委陵菜、鹅绒委陵菜、小黄花菜、黄精、玉竹、天门冬、野韭菜、假香野豌豆、歪头菜、紫苜蓿、大巢菜、活血丹、地瓜儿苗(地瓜叶)、薄荷、夏枯草、变豆菜(山芹菜)、鸭儿芹、绞股蓝、枸杞叶、打碗花、珍珠菜、竹叶菜、马齿苋(麻子菜)、白苋菜(野苋菜)、莲子草、华北大黄、何首乌、扁蓄、水蓼(水红花)、酸模(土大黄)、蕨菜[夏枯草别名]夕句,乃东,燕面,麦夏枯,铁色草,棒柱头花,棒槌草,灯笼头,榔头草,大头花,灯笼草,古牛草,牛低头,锣锤草,牛牯草,广谷草,丝线吊铜钟,棒头柱,六月干,夏枯头。 [夏枯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is L.或长冠夏枯草Prunella asttica Nakai [P. uulgaris L.subsp. asdiatica (Nakai) Hara]的果穗。 [夏枯草采制]每年春季可摘其嫩茎叶做汤菜或炒食等。 [夏枯草性味归经]苦、辛,寒。入肝、胆经。 1.《神农本草经》:“味苦、辛,寒。” 2.《名医别录》:“无毒。” 3.《滇南本草》:“味苦、微辛,性微温。入肝经。” 4.《本草正》:“味微苦、微辛;气浮而升。” 5.《本草汇言》:“可升可降。”“血分药。” [夏枯草功效主治]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治目赤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癜,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 2.《丹溪心法》:“补养血脉。”

夏枯草2010版药典

夏枯草 Xiakucao PRUNELLAE SPICA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全穗由数轮至10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内有花3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体轻。气微,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2.5g,加70%乙醇30rn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迷迭香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O.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酸(15:3:3.5:O.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4.O%(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12.O%(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O%(附录ⅨK)。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0.o%。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B)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一O.1%三氟乙酸溶液(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nm。理论板数按迷迭香酸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迷迭香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1含O.5mg 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O.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50ml,超声处理(功率90W,频率59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ul,注入液相色谱议,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迷迭香酸(C18H16O8)不得少于O.20%。 【性味与归经】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用法与用量】 9~15g。

夏枯草质量标准及检验

夏枯草质量标准及检验 摘要: 夏枯草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其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对于确保夏枯草的药用价值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夏枯草的主要质量标准以及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质量、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学指标等。通过正确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可为夏枯草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确保夏枯草的质量和安全性。 1. 引言 夏枯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以治疗各种疾病。然而,夏枯草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对于保证其药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建立夏枯草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对于夏枯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 夏枯草的质量标准 夏枯草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和微生物学指标等方面。

2.1 外观质量 正确的外观质量标准可以准确描述夏枯草的外部特征,从而区分其不同品种、不同地域和不同产地的夏枯草。外观质量包括夏枯草的颜色、形状、大小、气味等方面的描述。 2.2 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是夏枯草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水分含量、蒸发残渣、酸碱度、灰分含量等指标,可以反映夏枯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2.3 化学成分 夏枯草的药效主要来自于其中的化学成分。对夏枯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检测,可以评估夏枯草的品质和药用价值。比如黄酮类、鞣质、挥发油等成分的含量测定是常见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 2.4 微生物学指标

微生物学指标用于评估夏枯草的卫生质量,包括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等。通过检验微生物学指标,可以确保夏枯草的无菌状态和安全性。 3. 夏枯草的质量检验方法 为了保证夏枯草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常用的夏枯草质量检验方法包括物理性状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和微生物学指标检验等。 3.1 物理性状检验 物理性状检验主要包括外观、颜色、气味、形状和大小等方面的观察和测量。可以通过目视观察和仪器测量的方式进行。例如,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夏枯草的形态特征,使用天平测量夏枯草的大小和重量等。 3.2 化学成分检验 化学成分检验是夏枯草质量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对夏枯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也可以使用化学试剂盒进行快速检验。

快速水分测定仪验证word资料4页

水分测定方法 验证方案 目录 项目 页次 一、概述 ---------------------------------------------------------------------3 二、验证目的 ----------------------------------------------------------------3 三、适用范围 ----------------------------------------------------------------3 四、验证实施人员、职责---------------------------------------------------3 五、相关文件-----------------------------------------------------------------3 六、验证内容 -------- --------------------------------------------------------4

1、取样方法--------------------------------------------------- ---------------4 2、检验方法 ---------------------------------------------------------------4 3、可接受标准 -------------------------------------------------------------5 七、验证实施记录与结论------------------------------------------- ---------5 一、概述 药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水分控制,快速水分测定仪用于水分测定能够节约大量时间从而保证生产工序的连续进行。但快速水分测定仪存在误差,针对这一点特制订本方案,使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法与《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规定的水分测定法进行对比验证。 二、验证目的 对快速水分测定仪法与《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规定的水分测定法进行对比验证。通过对比研究确定快速水分测定仪能够有效的保证药品生产过程中对水分的控制,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 三、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快速水分测定方法验证。 四、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1验证小组组长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 组织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2设备部 负责组织试验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

夏枯草中熊果酸含量的UPLC测定-最新资料

夏枯草中熊果酸含量的UPLC测定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成熟果穗,味辛、苦,性寒,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1]。夏枯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三萜、黄酮、甾体、香豆素、蒽醌、苯丙素等[2]。其中的主要成分熊果酸具有镇静、抗溃疡、降低血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学效应[3-5]。近年来,又发现熊果酸具有抑制癌细胞增长、转移和诱导癌细胞凋亡等作用,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抗癌药物[6-8]。另外,熊果酸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功能,被广泛用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9]。 目前关于夏枯草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主要是以熊果酸、齐墩果酸和迷迭香酸等的HPLC含量测定和夏枯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主[10-14],关于夏枯草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含量测定的研究还未有报道,且相比于传统的HPLC而言,UPLC具有柱效高、分离度好和分离快等优点,大大缩短了样品运行的时间,可以满足当下高通量分析的要求。因此,本实验采用UPLC建立夏枯草药材中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15],测定不同批次的夏枯草药材中熊果酸的含量,该方法灵敏度高,分离度好,重现性好,可以为夏枯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SK3300H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XX公司),

T-214型电子分析天平(Denver公司),Waters Acquity UPLC H-Class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Empower工作站、四元梯度泵、自动进样器、紫外检测器(Waters 公司)。 1.2 试剂 甲醇(色谱纯,Sigma公司),冰乙酸(色谱纯,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水为怡宝纯净水。对照品熊果酸为本课题组自制,纯度>98%。 1.3 材料 15份夏枯草样品均由广州白云山星群(药业)XX公司提供,经中药鉴定教研室龚力民老师鉴定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以甲醇-0.5%冰乙酸水(80∶20)为流动相系统进行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0.3 ml/min,柱温30℃,进样量1 μl。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熊果酸对照品10.70 mg,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10 ml定容至刻度,密塞,摇匀,即得(每毫升对照品溶液含熊果酸1.07 mg)。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夏枯草粉末约1.0 g,精密称定,置于10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甲醇10 ml,密塞超声30 min,放冷至室温,用甲

草果多糖的含量测定

草果多糖的含量测定 卢小雪;张德威;黄雨晴;和小娟;黄锁义 【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年(卷),期】2013(032)006 【摘要】目的:为了充分利用草果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研究草果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利用热水浸泡充分提取草果多糖,并用Sevag法脱蛋白法将其提纯,然后进行草果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样品多糖的含量测得为0.312%,回收率为97.14%,RSD =0.827% (n =5).结论:广西贵港草果中含有一定的多糖,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检验草果多糖含量的较好方法. 【总页数】3页(P45-46,50) 【作者】卢小雪;张德威;黄雨晴;和小娟;黄锁义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系,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系,广西百色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草果配方颗粒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J], 李艳杰;鲁文慧;罗伙军 2.不同产地夏枯草果穗水分、灰分含量测定 [J], 肖冰梅;刘义芳;刘彩虹;林丽美 3.狗尾草果实中总鞣质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J], 张爱武;罗素琴;刘乐乐;吴宁远;王来

兵;于姝燕;张国萍 4.蒙药狗尾草果实中总糖的提取、鉴定和含量测定 [J], 张爱武;罗素琴;刘乐乐;高超 5.红河产草果中桉油精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J], 杨瀚;尹开云;杨绍坤;蒙国懿;张晓灿;宋红坤;郭文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研究概况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研究概况 摘要】综述了目前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常用分析方法。【关键词】有机酸提取分离含量测定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139-02 有机酸类是指含羧基(-COOH)的酸性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中草药的叶、根、果实中等。包括脂肪族有机酸如酒石酸、草酸、苹果酸、枸椽酸、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等,和芳香族有机酸如苯甲酸、水杨酸、咖啡酸(Caffelc acid)等。除少数以游离状态存在外,一般都以成盐的形式存在。随着现代研究的逐渐 深入,不断地发掘出中药中有机酸的新成分及新作用,因此,有机酸作为中药的 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前景广阔。本文针对中 药有机酸类成分在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几种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方法做一综述。 1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1.1 溶剂提取法 有机酸存在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形式。由于游离型有机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 难溶于水,因此先将药材酸化后使有机酸游离再用适宜的有机溶剂提取。师清芝[1]等用含0.3%氨的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甘草中的甘草酸提取率较高。 结合型有机酸多溶于水,乙醇,甲醇,难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因此可以用水 或稀碱水溶液(如1%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直接提取。如谌立巍等[2]选用水解法提 取没食子酸, 有效地排除了其他成分对测定的干扰。 1.2 超声提取法 超声提取法即超声空化中微小气泡的爆裂会产生极大地压力,使植物细胞壁 及整个生物体的破裂在瞬间完成,缩短了破碎时间,同时超声波产生的振动作用 加强了包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和溶解,从而显著提高提取效率。是目前,实验中 提取方法使用最多,最方便,提取效率较高的一种方法。江茶龙[3]等采用石油醚(60-90℃)超声提取木瓜中的三萜类成分。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具有萃取和分离的双重作用,物料无相变过程因 而节能明显,工艺流程简单,萃取效率高,无有机溶剂残留,产品质量好,无环 境污染。蒋盛岩[4]等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超临界萃取为提取条件,以熊果酸含量 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夏枯草果穗中熊果酸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1.4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常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以吸附溶液中需要分离的离子。 广泛用于提取有机酸、氨基酸等小分子生物制品。如马彬昌等[5]采用732型苯乙 烯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山麦健脾口服液中的有机酸,以枸橼酸为对照品, 方法准确,重复性好。此法分离效果好,但耗时较长。 1.5 硅胶柱色谱法 通过微调洗脱用混合溶剂间的比例来改变极性,从而达到梯度洗脱分离物质 的目的。如杨志学等[6]将马蹄莲中的乙醇提取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有机酸 并通过波普分析确证为棕榈酸和肉豆蔻酸。潘建斌等[7]用硅胶柱色谱法并用三氯 甲烷-甲醇进行梯度洗脱分离从草木犀中分离得到阿魏酸及对羟基苯甲酸。 1.6 水蒸汽蒸馏法 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低级脂肪酸或者芳香酸的提取。如提取青果挥发性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