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含

【摘要】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

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7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为97.76%,紫外光法为99.10%,前者的RSD值是1.02%,后者的RSD值是0.88%。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简便、快速、

准确、经济的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关键词】夏枯草;总黄酮;分光光度法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total flavone content in Prunella vulgaris L. by VIS and UV Spectrophotometry.MethodsThe control sample of VIS Spectrophotometry was rutin,the revealing agent was Al(NO3)3 and the analyzed wavelength was 510 nm.The control sample of UV Spectrophotometry was rutin and the analyzed wavelength was 357

nm.Results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VIS and UV Spectrophotometry were 97.76% and 99.10%,the RSD were 1.02% and 0.8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UV spectrophotometry is simple, rapid, accurate, economical and is suitable for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es in Prunella vulgaris L..

Key words:Prunella vulgaris L.; Total flavones; Spectrophotometry

中药夏枯草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

果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易栽培,资源丰富。主要含有三萜及其苷类、苯丙素类、甾醇及其苷类、黄酮类、香豆素、有机酸、挥发油及其糖类等。全草均可入药,其味辛、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等疾病[1]。目前,有关植物中黄酮类物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2~4],其测定夏枯草总黄酮含量的方法还未见报道。本文分别采用可见光和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拟寻找出一种准确而简便的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为合理科学开发这一宝贵的中药资源,深入研究其确切的药理作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1 器材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与原料

无水甲醇、氢氧化钠、亚硝酸钠、硝酸铝等试剂均为分析纯;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0080-9705);夏枯草药材购于广州市药材公司(由广东药学院生药研究室鉴定),经粉碎后过60目筛,放入60~80℃烘箱中干燥12h后,稍加冷却,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1.1.2 仪器与设备

上海惠普6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二分7230G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北京赛多利斯电子分析天平;索氏提取器;F120型粉碎机;RE52286A型旋转蒸发器等。

1.2 方法

1.2.1 药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夏枯草干粉2.500 0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石油醚回流以除去试样中的脂类及色素,至提取管中呈无色。将石油醚提取后的残渣,用200 ml无水甲醇,抽提至无色。提取液全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用无水甲醇定容作为实验用液,待测。

1.2.2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绘制[5]精确称取经120℃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10.0 mg,用无水甲醇溶解,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无水甲醇定容,摇匀,即得芦丁对照品溶液(每毫升溶液含芦丁对照品0.1 mg)。

准确吸取0.1mg/ml的芦丁对照品溶液0.00,0.50,1.00,2.00,3.00,

4.00,

5.00,

6.00,

7.00,

8.00 ml,分别置于25 ml容量瓶中,各加甲醇至10 ml,分别加5%亚硝酸钠溶液1.00 ml,摇匀,放置6 min后分别加10%硝酸铝溶液1.00 ml,摇匀,放置6 min,再分别加1%氢氧化钠溶液10.00 ml,并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15 min后,以无水甲醇溶液为空白液,在波长510 nm处测各溶液的吸光度,得回归方程为:A=0.020 93C-0.012 1〔A为吸光度,C为浓度(mg/L)〕,相关系数r=0.999 6。表明芦丁对照品溶液浓度处于2~32 mg/L范围内时,吸光度与其浓度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1.2.3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回收率实验精确称取6份已知总黄酮含量的夏枯草粉末2.500 g,加入一定量的芦丁对照品,按照“1.2.1”项所述制得实验液,按照“1.2.2”项所述显色并测定吸光度,由回归方程计算总黄酮含量,按下式计算回收率。

回收率(%)=混合后实测总黄酮含量-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芦丁标准加入量×100%(1)

1.2.4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样品的总黄酮含量测定分别准确吸取1.00 ml实验用液入25 ml容量瓶中,按照“1.2.2”项所述方法显色后,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由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1.2.5 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绘制[6]精确称取在120℃干燥恒重的芦丁对照品10.0 mg于10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0.100 mg/ml芦丁对照品溶液。

精确量取上述溶液0.00,0.50,1.00,2.00,3.00,4.00,5.00,6.00,

7.00,8.00 ml,至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到刻度,摇匀,制成芦丁含量为2~32 mg/L的系列标准溶液。以甲醇为试剂空白,在357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表明芦丁的甲醇溶液在2~32 mg/L浓度范围符合Beer定律,吸收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 0.031 7C-0.013 9〔A为吸光度,C 为浓度(mg/L)〕,相关系数r = 0.999 8。

1.2.6 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6份已知总黄酮含量的夏枯草粉末2.500 g,加入一定量的芦丁对照品,按照“1.2.1”项所述制得样品液,用甲醇稀释样品液,在357 nm处测定吸光度A,由回归方程计算总黄酮含量,按公式(1)计算出回收率。

1.2.7 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样品的总黄酮含量测定分别准确吸取1.00 ml试验用液入25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定容,在357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由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2 结果

2.1 样品的总黄酮含量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特定的紫外吸收带,其结构中的肉桂酰环产生的Ⅰ带在300~400 nm内,而由苯甲酰环产生的Ⅱ带在240~285 nm内,不同的黄酮在这两个吸收带的吸收强度不同[7]。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原料经一定的方法提取纯化后,可直接于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以芦丁为对照品对照计算其含量[8]。本实验选择芦丁在Ⅰ带的最大吸收波长357 nm作为紫外光分光光度法的测量波长。

取不同产地的夏枯草样品,分别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对每个样品平行测定6次,得各个样品的总黄酮平均含量如表1所示。表1 不同产地夏枯草样品的总黄酮含量(略)

从表1可见,不同产地的夏枯草全草的总黄酮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以贵州贵阳产夏枯草黄酮含量最高,而海南海口产夏枯草黄酮含量最低。其次,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得的总黄酮含量总是比用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得的总黄酮含量要高,这可能是因为夏枯草的化学成分中含多种萜类,其中相当部分萜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能与铝离子络合显色的酚羟基,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在强碱性溶液与铝离

子反应后显色,酚羟基在该条件下能与铝离子结合,在510 nm处也容易被吸收,这样导致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出的结果有所偏高[9~11]。

2.2 回收率实验把一定量的芦丁对照品加入已知总黄酮含量的贵州夏枯草中做回收率实验。结果见表2。表2 贵州贵阳夏枯草总黄酮回收率实验结果(略)

由表2可见,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回收率范围为96.43%~98.96%,其RSD值为1.02%;而用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回收率范围为97.85 %~100.06%,其RSD值为 0.88%,两者均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

3 讨论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当中,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中药材药物内的一类重要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诸如抗氧化作用、消炎作用、抗癌和抗基因诱变作用等。上述实验表明,夏枯草中含有极为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但不同产地的夏枯草全草中所含有的总黄酮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可能与药材的生长环境、采收季节、提取方法以及贮藏条件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光分光光度法这两种常规方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时,都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但由于紫外光分光光度法能直接测定夏枯草总黄酮的含量,不需用硝酸铝显色,从而能够避免夏枯草中萜类化合物酚羟基的干扰,方法简便、快捷、准确而又经济,是测定夏枯草总黄酮含量更为可取的方法,适合于各基层单位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吴垠,吴志南. 夏枯草浸膏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广东药学,2002,2:71.

[2]丁明玉,赵纪萍.贯叶金丝桃提取物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J].分析试验室,2001,20(6):45.

[3]周兰香,黄阿根.分光光度与HPLC法测定荷叶总黄酮的研究[J].中草药,2002,33(1):35.

[4]吴晓明,殷斌志.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J]. 药物分析,2001,21 (2):138.

[5]楼小红.溪黄草根茎叶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5):316.

[6]丛媛媛,帕丽达・阿不力孜,赵文惠,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花苜蓿黄酮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363.

[7]张钦得.中药制剂分析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9.

[8]梁生旺.中药制剂分析[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31.

[9]陆国权,蓝小明,楼小波,等.紫心甘薯红色素的理化性质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6, 22(3):30.

[10]丁明玉,赵纪萍,李擎阳.贯叶金丝桃提取物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J].分析试验室,2001,20 (6):45.

[11]杨朝霞,王亦军,高磊.紫甘薯花色苷色素研究进展[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4, 19(20):32.

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含 量 【摘要】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 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7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为97.76%,紫外光法为99.10%,前者的RSD值是1.02%,后者的RSD值是0.88%。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简便、快速、 准确、经济的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关键词】夏枯草;总黄酮;分光光度法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total flavone content in Prunella vulgaris L. by VIS and UV Spectrophotometry.MethodsThe control sample of VIS Spectrophotometry was rutin,the revealing agent was Al(NO3)3 and the analyzed wavelength was 510 nm.The control sample of UV Spectrophotometry was rutin and the analyzed wavelength was 357 nm.Results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VIS and UV Spectrophotometry were 97.76% and 99.10%,the RSD were 1.02% and 0.8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UV spectrophotometry is simple, rapid, accurate, economical and is suitable for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es in Prunella vulgaris L.. Key words:Prunella vulgaris L.; Total flavones; Spectrophotometry 中药夏枯草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 果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易栽培,资源丰富。主要含有三萜及其苷类、苯丙素类、甾醇及其苷类、黄酮类、香豆素、有机酸、挥发油及其糖类等。全草均可入药,其味辛、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等疾病[1]。目前,有关植物中黄酮类物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2~4],其测定夏枯草总黄酮含量的方法还未见报道。本文分别采用可见光和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拟寻找出一种准确而简便的测定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为合理科学开发这一宝贵的中药资源,深入研究其确切的药理作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1 器材与方法 1.1 材料

夏枯草的药用价值研究论文(共2篇)

夏枯草的药用价值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夏枯草合理开发利用的价值分析 夏枯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果穗入药,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之功效。夏枯草主要含有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甾醇及其苷类、香豆素、有机酸、挥发油及糖类等成分,其中咖啡酸具有止血、镇咳、祛痰、抗氧化、抗肿瘤等功效,迷迭香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活性,熊果酸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活性。本试验对夏枯草根、茎、叶和花主要药用成分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的积累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夏枯草合理开发利用、适时采收以及寻找新的药源部位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于2009-03中旬将太白山野生的夏枯草幼苗移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物实验站。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苗芳鉴定为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2009-05-18夏枯草花蕾出现时开始采样,每隔5d采1次样,直到果穗干枯。分别将夏枯草的根、茎、叶和

花分开,60°C烘干至恒定质量后,粉碎,装袋备用。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药用成分含量:总黄酮含量按黄林芳等161的方法测定,熊果酸含量按周巧霞等的方法测定,齐墩果酸含量按任朝琴等的方法测定,迷迭香酸含量按杜桂彩等的方法测定,咖啡酸含量按罗岳北110的方法测定。对照品芦丁、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咖啡酸均购于成都思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结果与分析 表中各数值均为对应的药用成分含量的平均数士标准误。 夏枯草不同器官总黄酮的积累规律 夏枯草营养器官根、茎、叶中的黄酮积累随着花的发育和果实的形成含量越来越高,在花蕾期(5月18日)黄酮含量均较低,而在果实成熟期(6月7日)和果实干枯期(6月12日)黄酮含量达到最高。黄酮在生殖器官(花和果实)的积累与营养器官不同,在开花盛期(5月28日)和果实成熟期含量最高。根、茎、叶、花(果)穗相比,黄酮在叶中的含量高于茎,茎高于根,根高于花(果)穗。 夏枯草不同器官熊果酸的积累规律根中熊果酸含量从花蕾期至果实成熟期逐渐升高,果实干枯期降低。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总黄酮是指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菌、抗炎等作用。因此,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对于评估植物中潜在的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一、试剂与设备准备: 1. 酸性乙醇溶液:加入浓盐酸(HCl)和乙醇(C2H5OH)(体积比为1:95)。 2. 铝试管。 3. DNA分光光度计或分光光度计。 4. 普鲁士蓝试液。 二、样品处理: 1. 将待测样品(如草药材)洗净并晾干。 2. 将样品研磨成细粉末,通过筛网过筛以去除杂质。 3.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酸性乙醇溶液中,浸泡4-6小时,以增加黄酮化合物的浸提效果。 4. 使用离心机离心加速提取,收取上清液并保存备用。 三、测定操作: 1. 取适量的上清液,放入铝试管中。 2. 加入1 mL的酸性乙醇溶液,并摇匀,待样品溶解。 3. 将铝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加热温度为80C,保持10分钟。

4. 待样品冷却后,加入3 mL的普鲁士蓝试液,摇匀。 5. 使用DNA分光光度计或普通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为595 nm,测定吸光度值。 四、数据处理与计算: 1. 使用酸性乙醇溶液作为空白试剂进行校正。 2. 通过空白试剂的吸光度值,减去样品吸光度值,获得净吸光度值。 3. 根据普鲁士蓝的吸光度与黄酮的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样品中黄酮的含量。 以上就是一种常用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通过酸性乙醇提取样品中的黄酮化合物,并使用普鲁士蓝试液测定吸光度值,可以获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此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进行总黄酮的测定,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分光光度法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总黄酮含量测定

附录A(标准的附录)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比色法) 1 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1.1无水乙醇; 1.2硝酸铝溶液(100g/L):称取AL(NO3)3•9H2O 17.6g,加水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备用。 1.3 醋酸钾溶液(9.8g/L):称取KCOOH 9.814g,加水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备用。 1.4 芦丁标准溶液: 1.4.1芦丁对照品储备液(1.0g/L):精密称取芦丁标准物质50.00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定容至50mL。 1.4.2 芦丁对照品工作溶液(0.2g/L):精密吸取芦丁对照品储备液(1.4.1)1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1.1)至刻度,摇匀备用。 2 仪器 全波长光度计;分析天平(0.000g);容量瓶等玻璃仪器。 3 分析步骤 3.1 标准曲线 3.1.1精密吸取芦丁对照品工作液(1. 4.2)1mL,2 mL,3mL,4mL,5mL,6mL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 3.1.2加无水乙醇(1.1)至15mL,然后依次加入硝酸铝溶液(1.2)1.0mL,醋酸钾溶液(1.3)1.0mL,摇匀,加水至刻度,摇匀,静止1hr。 3.1.3 用1cm比色杯于415nm处,以30%乙醇(V/V)溶液为空白,测定吸光度。 3.1.4 以50mL溶液中芦丁质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用线性回归法做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0mg ~1.2mg(以50mL计)。 3.2 空白对照 精密吸取待测试样4.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14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止1hr,用ø=0.22μ的过滤膜过滤,滤液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3.3样品测定 3.3.1精密吸取待测样液 4.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按3.1.2进行操作。静止1hr,用ø=0.22μ的过滤膜过滤,滤液作为测定液。 3.3.2以空白对照液(3.2)作参比,用1cm比色杯,在波长415nm处测定样品溶液的显色吸光度。 3.3.4 通过3.1.4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样品溶液中的总黄酮含量(mg). 4 样品测定结果计算 m X= ×100 W 式中: X ——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mg/100mL) ; m ——由直线回归方程求出的样品比色液中芦丁的质量(mg); W ——样品的体积(mL)。

实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有机分析实验讲义》植物中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指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核的化合物,主要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花色素、查尔酮等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其主要结构式如图。 图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式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结构类型见表。 表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结构类型 原理 黄酮母核中含有碱性氧原子,一般又多带酚羟基,能和铝离子产生黄色络合物,又加入亚硝酸钠和氢氧化钠,使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溶液在510 nm 处有最大吸收,显色反应在60 min 内稳定。用芦丁作为对照品,用硝酸铝作为黄酮类比色测定的显色剂,吸光度与芦丁的浓度呈线形关系,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 仪器与试剂 新锐T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Explrer型电子天平(0.1mg)。 60%的乙醇溶液;5%亚硝酸钠溶液;10%硝酸铝溶液。

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量13.2mg 芦丁,用60%乙醇定容到25ml 容量瓶作为标准溶液。 标准曲线的制作 准确吸取0, 0.4, 0.8, 1.2, 1.6,2.0 ml 芦丁标准溶液,放入10毫 升容量瓶内(写明标记),分别加入2.0、1.6、1.2、0.8、0.4、0 ml 的60%乙 醇溶液;再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5ml 摇匀,放置6min ;加入10%硝酸铝溶液 0.5ml ,放置6min 后;加入4%氢氧化钠溶液4.0ml ,加60%乙醇定容,摇匀后, 放置15min ;(扫描找到最大吸收)在510nm 处测定吸光度。用0.0ml 作为空白, 用芦丁含量的浓度作为横坐标,纵坐标作为一定浓度下所对应的吸光度,作标准 曲线。 3.6.4 总黄酮提取与测定和计算 称取0.6—0.8g 样品粉末,加入60ml60%乙醇放于100ml 圆底烧瓶内,置于 水浴锅上,70℃条件下回流提取60min 。过滤、定容于100ml. 吸取样品量(根据样品的吸光度调整)1.0ml ,放入10毫升容量瓶内(写明 标记),用60%乙醇加到2.0ml ;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5ml 摇匀,放置6min ; 加入10%硝酸铝,溶液0.5ml ,放置6min 后;加入4%氢氧化钠溶液4.0ml ,摇匀 后,加60%乙醇定容,放置15min ;在510nm 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 总黄酮的含量。 总黄酮含量= M A 100×稀释倍数 A 为标准曲线中的含量。 例如: 测得的吸光度=0.504 Y=0.0101x+0.0017 A=0101.00017.0-Y =0101 .00017.0504.0-=49.73 M 为样品的质量(mg)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黄酮含量的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黄酮含量的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检测植物黄酮含量的最有效的方法,紫外分光光度的检测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了直接测定法、显色测定法、差示测定法、多波长法测定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条件不同,需要结合实际,综合考虑后选择适用的测定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测定的工作效率,保证测定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对植物黄酮含量的测量,可以掌握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原理,还能对植物的特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 标签:紫外分光光度法植物黄酮方法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1-0709-02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類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很多植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黄酮。黄酮种类很多,其主要类型有黄酮、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等等,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黄酮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既有与糖结合成糖苷的,也有游离态,多呈黄色,在紫外光下一般具有荧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植物黄酮含量的主要方法,下面对具体的测定方法进行一些介绍,以供参考。 一直接测定法 黄酮是指具有α或β苯基苯稠吡喃酮的一类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肉桂酰基,也还有苯甲酰基,是一种综合的共轭体系,在甲醇溶液中,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由两个主要吸收带组成。出现在300~40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Ⅰ,出现在 240~28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Ⅱ。带Ⅰ是由B环桂皮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引起的吸收,而带Ⅱ是由A环苯甲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引起的吸收,如图1所示。 峰带Ⅱ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较强,也更适合直接测定法的检测。在利用直接测定法对植物含黄酮量进行测定时,需要运用lambert- Beer 定律进行计算。直接测定法主要利用了黄酮结构的特点,在测定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显色剂,在黄酮特征吸收峰处直接测定即可。这种方法比较直接快速,而且操作简单,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只适合单一成分的测定,在检测的过程中,若样品含有一定杂质,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用这种方法对植物中的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会存在一定误差,需求对样品进行严格的前处理,而前处理的过程多比较复杂,大大增加工作繁杂程度。直接测定法适用于实验条件比较差,并且检测用品比较缺乏的环境。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该文综述了近年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时常见的方法,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了一些应用比较少的方法。 标签: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食品茶叶、豆类、蔬菜、蜂蜜等都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是许多植物成分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年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中主要应用的方法,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主要适用于总黄酮的测定,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及精密度较好的特点。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测定法有直接测定法和比色法。直接测定法直接以黄酮类化合物为对照物测定样品中的此成分的含量,比色法是将化合物加入显色剂后测定吸光度再进行换算测定,其中常用的显色剂有Al(NO3)3和AlCl3。直接测定法和比色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样品中成分是否会与显色剂发生沉淀反应、样品成分的复杂性等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在NaNO2-Al(NO3)3-NaOH 体系中,碱性条件经常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只有物质中含有邻二酚羟基,并且邻二酚羟基的邻位没有取代时,Al(NO3)3比色法才在510 nm 左右有最大吸收[1]。 王东升等[2]、李春红等[3]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淫羊藿、黄芪中总黄酮的含量。吕凛等[4]比较了直接测定法和NaNO2-Al(NO3)3-NaOH显色法测定桔皮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显色法检测,会出现浑浊现象;直接法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时维静等[5]研究直接测定法和NaNO2-Al(NO3)3-NaOH法测定中药复方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NaNO2-Al(NO3)3-NaOH法测定中药复方总黄酮含量稳定可靠,快速准确。徐灵源等[6]采用AlCl3-HAc-NaAc (pH 5.5)为显色剂,建立一种青天葵药材中总黄酮检测的方法,并考察14批青天葵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 2 薄层色谱法(TLC)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薄层色谱法主要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可同时测定多个样品,跟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薄层色谱法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不如高效液相色谱法。 陈乃东等[7]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酸水解过的蕨菜黄酮苷元的组成,发现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黄酮测定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黄酮测定中的应用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大类天然产物,种类繁多,大多 数黄酮类化合物与葡萄糖或鼠李糖结合成苷,部分为游离态或与鞣质结合存在。 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以其广谱的药理作用倍受青睐,人们对含有黄酮的化合物 进行大量研究,以期获得黄酮含量较高的中草药,黄酮的含量测定成为研究的关 键步骤。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黄酮测定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大类天然产物,种类繁多,大多数黄酮 类化合物与葡萄糖或鼠李糖结合成苷,部分为游离态或与鞣质结合存在。黄酮化 合物系色原烷或色原酮的2-或3-苯基衍生物,一般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结构。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以其广谱的药理作用倍受青睐,人们对含有黄酮的化合物 进行大量研究,以期获得黄酮含量较高的中草药。因此黄酮的含量测定成为研究 的关键步骤。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其设备简单、适用性广、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等特点, 已在中药总黄酮含量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分析手段 之一[1]。据统计,在药物分析中,分光光度法占29.1% ,色谱法占25.5% ,荧光、化学发光法占2.4% ,与光度法有关的方法共计占31.5% ,由此可见,光度法是药物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研究结果表明,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可靠性可以 和色谱法相媲美,但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易于普及等特点是色谱 法难于做到的[3]。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在200~800 nm光谱区的吸光度来 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一般以中草药、中药制剂自身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对 照品,在紫外区或经显色后在可见光区,选择对照品的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测定[4]。中草药的成分十分复杂,在进行黄酮含量测定时要根据具体条件选择适当方法。 2.1 直接扫描测定 尽管黄酮类化合物种类繁多,但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都具有C6-C3- C6的结构,因此,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两个特征吸收,即在300~400nm区间 由B环桂皮酰基系统电子跃迁引起的带I和在240~285nm之间由A环苯甲酰基 系统电子跃迁引起的带Ⅱ。约有6%的文献采用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通过紫 外光谱扫描在以上区间获得共有吸收作为检测波长进行含量测定。韦英杰[5]等采 用化橘红中成份柚皮苷为对照品,经扫描,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在283nm处均有最大吸收,因此,确定283nm为化橘红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 2.2 比色法在黄酮中的应用 比色法研究中,我们常向供试品中加入显色剂后测定吸光度以测定其含量,这 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的方法又称为比色法。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植物中,至 今已证实结构的化合物有2000多种。据文献报道,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若具有 3-羟基、5-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易于与金属盐类如铝盐、锆盐、锶盐、镁盐等 反应,生成有色金属络合物,这些络合物作用在光谱上能产生明显的变化,吸收 峰红移。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金属盐试剂有Al(NO3)3、A1C13等。 2.2.1 与A13+ 的络合反应

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大类天然产物,种类繁多, 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与葡萄糖或鼠李糖结合成苷,部分为游离态或与鞣质结合存在。黄酮化合物系色原烷或色原酮的2-或3-苯基衍生物, 一般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结构。近年来, 黄酮类化合物以其广谱的药理作用倍受青睐, 人们对含有黄酮的化合物进行大量研究, 以期获得黄酮含量较高的中草药。因此黄酮的含量测定成为研究的关键步骤。 一、方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1. 原理植物类样品用石油醚脱脂后,经甲醇加热回流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在紫外检测器360nm条件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2.仪器和试剂(1)高效液相色谱仪(2)紫外检测器(3)层析柱(4)超声波清洗仪(5)索氏提取器 (6)微孔过滤器(滤膜0.45um)(7)甲醇(色谱纯)(8)芦丁标准品 (9)石油醚,盐酸,磷酸(分析纯)。(10)去离子水 (11)芦丁标准溶液:精确称取经105℃干燥恒重的芦丁标谁品15.0mg,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配成150ug/ml的芦丁标准溶液 3. 操作步骤 (1)样品处理 1)固体样品:称取2.0g干燥的固体样品,研细,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60~90℃)提取脂肪等脂溶性成分,弃去石油醚提取液,剩余物挥去石油醚,加人甲醇50ml和25%HC1 5ml,80℃水浴回流水解1h,取出后快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经0.45um滤膜过滤,供分析用。 2)液体样品:准确吸取样品2.0ml,直接以石油醚萃取脱脂,挥去石油醚后, 以甲醇溶解并定容,经微孔滤膜(0.45um)滤过后供测定用。 (2)色谱分离条件 色谱柱:CLC-ODS,6mm×150mm,5um; 流动相:0.3%磷酸水溶液:甲醇(V:V)=40:80,临用前用超声波脱气;流速:l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360nm;灵敏度:0.02AUFS;进样量:20ul。 (3)样品测定:准确吸取样品处理液和标准液各10ul,注入高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以其标准溶液峰的保留时间定性,以其峰面积计算出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4、结果计算 (二)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多酚含量的测定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一、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低速离心机、超声波提取器、恒温水浴锅、粉碎机、pH计、10mL容量瓶15个、10mL具塞试管、100mL烧瓶、10mL离心管10个、试管架2个 二、药品 芦丁标准品40mg、无水乙醇1000mL、亚硝酸钠500g、硝酸铝500g、NaOH 500g 三、实验步骤 (一)、标准曲线绘制 1. 芦丁标准品40mg置于称量瓶中80℃烘干至恒重,取烘干后的20mg芦丁标准品用水定容至100mL,得200μg/mL芦丁标准贮备液,精确量取上述浓度芦丁标准贮备溶液0、0.2、0.4、0.8、1.2、1.6、 2.0 mL分别置于10 mL具塞试管中。 2. 向具塞试管中分别加60%乙醇5、4.8、4.6、4.2、 3.8、3.4、3.0 mL。 3. 然后加5%亚硝酸钠0.3 mL,摇匀,静置6 min。 4. 再加10%硝酸铝0.3 mL,摇匀,静置6 min。 5. 加4%氢氧化钠4.0 mL,用6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12 min。

6. 于51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并以芦丁标准浓度值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研究表明芦丁标准品含量在0~0.5mg 范围内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二)、样品处理及总黄酮的提取(以60%乙醇提取为例) 1. 将样品在80℃烘干24 h,粉碎后过80目筛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 称取500±2 mg样品于25 mL具塞三角瓶中,使样品位于三角瓶底部(重复3次)。 3. 每瓶加4 mL 60%乙醇,放超声波提取器提取2 h。提取液转至10 mL具塞离心管中。 4. 再向具塞三角瓶中加4 mL的60%乙醇,放超声波提取器提取1 h,提取液转至相应10 mL具塞离心管中,6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于相应 的10 mL具塞试管中。60%乙醇定容至10 mL,待测。 (三)、样品提取液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准确吸取总黄酮提取液(稀释适当倍数)2.0 mL于10 mL具塞试管中,加入60%乙醇3.0 mL,然后按步骤一中(3,4,5,6)的方法测定吸光度,试剂空白为参比(提取溶剂代替提取液),将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样液的总黄酮含量。 总酚含量的测定 一、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低速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粉碎机、pH 计、超声波提取器、回流装置、10 mL具塞试管、25 mL具塞三角瓶、250 mL容量瓶

总黄酮的测定

版本:A/1 日期:2015-05-25 页数: Page 1 of 5 标题: 总黄酮的测定 文件修改记录 分发号 : ______(仅适用于控制文件) (仅盖有红色印章的文件才有效) 版本 修订 次数 修订日期 修 订 内 容 0 0 2011-02-14 A 1 2012-05-25 修订

版本:A/1 日期:2015-05-25页数: Page 2 of 5标题:总黄酮的测定 1.0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2.0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草原料及加多宝凉茶半成品、成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3.0术语 无 4.0职责 化验室领班:负责监督检验员按照按此方法进行检测。 化验室检验员:负责按此方法对加多宝凉茶半成品、成品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检测。 5.0工作流程图 无 6.0内容及要求 6.1原理 溶于乙醇的黄酮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显色剂三价铝离子结合生成有色物质,可在510nm波长附近产生最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成正比,与标准曲线(芦丁标准品)比较,可定量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6.2仪器 6.2.1蒸煮锅或灭菌锅 6.2.2恒温水浴锅 6.2.3可见分光光度计 6.2.4液体过滤袋(5μm) 6.2.5容量瓶50ml 6.2.6烧杯1000ml

版本:A/1 日期:2015-05-25页数: Page 3 of 5标题:总黄酮的测定 6.2.7吸管1ml,2ml,5ml,10ml 6.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至少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6.3.130%(V/V)乙醇 6.3.25%(M/V)亚硝酸钠 6.3.310%(M/V)硝酸铝 6.3.41mol/l氢氧化钠 6.3.50.2g/l芦丁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于120℃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芦丁20mg,加适量30%乙醇溶解(需水浴),并用30%乙醇定容至100ml,即可得浓度为0.2g/l的芦丁标准溶液。 6.4分析步骤 6.4.1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吸取0.2g/l芦丁标准溶液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6.00ml、 7.00ml、8.0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20ml,5%亚硝酸钠溶液1.5ml,摇匀,在暗 处放置6分钟,取出加10%硝酸铝溶液1.5ml,摇匀,在暗处放置6分钟,取出加入1mol/l 氢氧化钠溶液10ml,以30%乙醇溶液定容至50ml(V1),暗处放置15min,取溶液于1cm 比色皿中,在波长510nm处比色测量其吸光度,以相应的试剂溶液作为空白进行校正。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的总黄酮浓度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或建立回归方程。 6.4.2样品处理: 6.4.2.1本草原料:称取5g(M)样品(金银花、菊花、甘草、布渣叶、夏枯草、蛋花称取 5g,仙草称取20g)于1000ml烧杯或适宜容器中,用工艺水洗净后加1000ml工艺水在99℃,60min条件下进行浸提,待冷却后用5μm过滤袋过滤并还原至1000ml(V3),收集滤液备用。

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黄酮含量测定 1 总黄酮含量测定 1.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严赞开[1]综述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中黄酮含量 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单波长法、差示法、双波长法、三波长法、导数法等紫外分光光度 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原理及分析特性。 1. 1.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是以分子吸收光谱为基础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在峰带I( 300 ~400 nm) 和峰带Ⅱ( 220 ~ 280 nm) 光谱区的吸光度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具有简便、适用性广、准确度、精密度和重现性较好等特点,在总黄酮含量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 2 比色法: 是一些药典最常用的总 黄酮含量检测方法,它主要以Al( NO3 ) 3 为显色剂,在碱性条件下,利用其与总黄酮形成红色螯合物为特征。常用于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金属盐试剂有Al( NO3 ) 3、 AlCl3 等。 1. 1. 3 差示分光光度法简称ΔA 法: 使用稍高于样品或稍低于样品的标准作参比,测量样品和参比间的相对吸光度。而此相对吸光度又与样品和参比间的浓度差成比例关系,借差示工作曲线而求出样品的含量。 1. 1. 4 双波长和导数分光光度法: 用于测定吸收光谱曲线重达的混合物的含量而 不须用解联立方程,还可分析高浓度及混浊样品,其灵敏度和准确度比普通分光光度法好。在选择波长时,原则上除了要干扰物有相等吸光度外,还要求两波长比较接近,被测组分 在该两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相差大些,这样方法的灵敏度会更高。如果将上述双波长分 光光度计上两个波长尽可能指近,使只相差1 ~ 2 nm,并且同时进行扫瞄,能得到试样 一阶导数吸收光谱-吸光度对波长的变化率曲线,即导数分光光度法。 2 药理作用 2. 1 镇痛作用赵铁华等[4]研究结果显示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适宜剂量的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实验动物经化学和热刺激导致的疼痛反应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镇 痛作用机制与中枢作用相关。银杏总黄酮( TFG) 腹腔内注射可显著抑制甲醛致小鼠疼痛 反应,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并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数。 2.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 2. 1 对抗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乐等[5]研究发现绞股蓝总黄酮能减轻犬 心肌梗死时的心肌缺血程度,降低缺血范围和心肌酶学指标的活性,可保护缺血心肌。广 枣总黄酮( TFCA)对阿霉素( ADR) 引起大鼠心肌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水杉总黄酮可 在不明显降低血压的情况下,防止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发生。银杏叶总黄酮对大 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损伤有保护作用,对抗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心肌电生理的变化, 从而预防心肌缺血所致的心律失常的发生。蒲黄总黄酮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犬心肌具有保护 作用[6]。黄蜀葵花总黄酮药理性预适应可通过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抑制心肌炎症反应,对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显著降低心脑组织中丙二醛和NO 含量,

总黄酮测定-2012年药典中出现

1.山楂叶 【含量测定】总黄酮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5mg,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超声处理使溶解,放冷,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ml,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芦丁0.2mg)。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6ml,分别置25ml 量瓶中,各加水至6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I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lO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立即照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在50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皓线。 测定法取本品细粉约l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去三氯甲烷,加甲醇继续提取至无色(约4小时),提取液蒸于,残渣加稀乙醇溶解,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作力供试品贮备液。取供试品贮备液,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至6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以无水芦丁(C27H3006)计,不得少于7.0%。 2. 天南星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芹菜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乙醇制成每1ml 含12μg的溶液,即得。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Iml、2ml、3ml、4ml、5ml,分别置lOml量瓶中,各加60%乙醇至5ml,加1%三乙胺溶液至刻度,摇匀,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在40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6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60%乙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6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lO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1%三乙胺溶液”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芹菜素的重量,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以芹菜素(C15H10O5)计,不得少于0.050%。 3. 半枝莲 【含量测定】总黄酮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野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4ml、0.8ml、1.2ml、1.6ml、2.O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以甲醇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