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夏枯草,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中草药,它具有广阔的药理作用。夏枯草是一种色泽类似灰白色的植物,通常为一年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带有芳香味道。其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高寒地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药理学家对夏枯草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涉及到它的抗炎、抗菌、解毒等多种作用。在本文中,将介绍夏枯草的药理学作用研究的进展。

抗炎作用

夏枯草中的多个化合物以及所包含的类黄酮均具有抗炎作用。研究发现,夏枯草制剂与标准抗炎药物相比,其抗炎效果更优良。该草本植物也常用于甘露醇诱导高压、白细胞减少和急性胰腺炎等情况的抗炎治疗。

抗菌作用

夏枯草的抗菌作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该草本植物可以被用于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治疗。夏枯草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主要与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密切相关。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和不溶于水等优点,因此被广泛视作天然抗菌剂和添加剂。

解毒作用

夏枯草的解毒作用是该植物近年来得到研究的方向之一。夏枯草中的杂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其中,以O-酰基皂甙为代表的主要杂糖类物质,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有害化学物质,减轻毒素对动物体系的影响和毒化反应。

其他作用

夏枯草还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例如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血压和血糖、增强心脏功能等。夏枯草中汁液和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还能显著的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结论

总的来说,夏枯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表明,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夏枯草所含多种成分均具有抗菌、抗炎和解毒作用。因此,夏枯草对于现代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注: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治的依据,严禁自行用药。建议在医疗机构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夏枯草,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中草药,它具有广阔的药理作用。夏枯草是一种色泽类似灰白色的植物,通常为一年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带有芳香味道。其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高寒地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药理学家对夏枯草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涉及到它的抗炎、抗菌、解毒等多种作用。在本文中,将介绍夏枯草的药理学作用研究的进展。 抗炎作用 夏枯草中的多个化合物以及所包含的类黄酮均具有抗炎作用。研究发现,夏枯草制剂与标准抗炎药物相比,其抗炎效果更优良。该草本植物也常用于甘露醇诱导高压、白细胞减少和急性胰腺炎等情况的抗炎治疗。 抗菌作用 夏枯草的抗菌作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该草本植物可以被用于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治疗。夏枯草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主要与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密切相关。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和不溶于水等优点,因此被广泛视作天然抗菌剂和添加剂。 解毒作用 夏枯草的解毒作用是该植物近年来得到研究的方向之一。夏枯草中的杂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其中,以O-酰基皂甙为代表的主要杂糖类物质,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有害化学物质,减轻毒素对动物体系的影响和毒化反应。 其他作用 夏枯草还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例如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血压和血糖、增强心脏功能等。夏枯草中汁液和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还能显著的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结论 总的来说,夏枯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表明,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夏枯草所含多种成分均具有抗菌、抗炎和解毒作用。因此,夏枯草对于现代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注: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治的依据,严禁自行用药。建议在医疗机构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摘要】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是传统中药之一,味辛、苦,性寒,有降糖、降压、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及活血化瘀等 功效。由于其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因此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夏枯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我们对夏枯草果穗部位的水提物开展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目的研究夏枯草 果穗部位的水提物中乙酸乙酯萃取浸膏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分析分 离方法选用硅胶(200-300目),流动相为各种比例的氯仿-甲醇。结果得到四 种化合物。结论夏枯草果穗部位的水提物乙酸乙酯部位中含有化合物1-十八醇,熊果酸,3, 4-二羟基苯甲酸,3, 4-二羟基苯乙烯酸。 【关键词】夏枯草水提物化学成分熊果酸。 实验部分 1 提取与分离 夏枯草(P.vulgaris L.)果穗部位的水提浸膏1公斤用水混悬,分别用乙酸乙 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8g和正丁醇部位70g。 乙酸乙酯部位浸膏8g,硅胶(200-300目)拌样。硅胶柱层析,以氯仿-甲醇梯度洗脱,经反复分离纯化,其中X-5,6经过薄层层析法得到。分别得到化 合物1~6。鉴定得出4个含有化合物1-十八醇(1),熊果酸(2),3,4-二羟基苯甲酸(3),3, 4-二羟基苯乙烯酸(4)。 化合物2,白色粉末,易溶于氯仿和吡啶,10%H2SO4乙醇溶液显紫红色, ESI-MS m/z: 455 [M-H]-,结合13C NMR推断化合物2分子式为C30H48O3。在其 氢谱上显示出七个角甲基信号(δ1.09,0.99, 0.96, 0.94, 0.86, 0.80, 0.78),一个烯 氢质子信号δ: 5.26 (1H, t, J=3.6Hz)。在碳谱中,共显示出30个碳信号,其中显示 出有2个烯碳δ 138.0, 126.0,1个羰基碳信号181.3,且有1个碳信号位于60~ 90ppm区间。结合以上信息推测该化合物为一三萜酸。 1H-NMR (CDCl3, 500MHz) δ:5.26(1H, t,J=3.6Hz,H-12),3.20(1H,dd,J=11.0,5.5Hz, H-3),1.09 (3H,s), 0.99(3H,s), 0.96 (3H, d, J=7.5Hz, H-30),0.94(3H,s), 0.86(3H,d,J=6.5Hz),0.80,0.78 (each 3H, s). 13C-NMR (CDCl3, 125 MHz) δ: 38.7(C-1), 27.3 (C-2), 79.0 (C-3), 38.8 (C-4), 55.4 (C-5), 18.3 (C-6), 33.1 (C-7), 39.6 (C-8), 47.7 (C-9), 36.7 (C-10), 23.6 (C-11), 126.0 (C-12), 138.0 (C-13), 42.1 (C-14), 30.6 (C-15), 24.2 (C-16), 48.0 (C-17), 52.8 (C-18), 38.9 (C-19), 39.1 (C-20), 33.0 (C-21), 37.1 (C-22), 28.1 (C-23), 15.4 (C-24), 15.5 (C-25), 16.9 (C-26), 23.3 (C-27), 181.3 (C-28), 17.1 (C-29), 21.0 (C-30)。以上数据与文献[41]报道的化合物熊果酸数据一致, 鉴定化合物2为熊果酸。 2 药理药效 熊果酸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 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熊果酸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功能,因而被广泛地用 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 2.1 保肝,抗肝炎作用 熊果酸临床表现有显著而迅速降低谷丙转氨酶、血清转氨酶、消退黄疽、增 进食欲、抗纤维化和恢复肝功能的作用,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效果稳定的特 点。 2.2 抗肿瘤作用 熊果酸还对多种致癌、促癌物有抵抗作用,研究发现熊果酸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能使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着提高,能抑制人

夏枯草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现状

夏枯草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现状 夏枯草为各种中药处方中较为重要的中草药,尤其在“散结消肿”方面起着非常广泛地作用,被应用治疗乳腺增生、泌尿系统结石等常见性疾病中起到非常大的功效,同时在治疗恶性肿瘤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对此,本文将分析夏枯草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探析其在临床应用的现状。 标签:夏枯草;化学成分;恶性肿瘤;散结消肿;临床应用; 夏枯草为一种唇形科植物,其干燥的果穗在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方面有着比较好的功效,在中药方剂及相关保健饮料应用比较多。据现代文献资料分析可查,夏枯草含有许多有效成分,为此,本文将从夏枯草不同部位的成分,在此一一单列介绍。 1.夏枯草化学成分 夏枯草全草一般有以齐敦果酸为主的苷元的三萜皂苷,还包含芸香苷、金丝桃苷等多种苷类物质。夏枯草含有多种有效的有机酸,如咖啡酸、游离的齐敦果酸、熊果酸等;[1]无机盐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K,树脂、生物碱、挥发油等。夏枯草的花穗中还含有熊果酸、d-樟脑、飞燕草素、d-小茴香酮等。 [2]夏枯草的果穗中则含有齐墩果酸、熊果酸,其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被划定为甙元的皂甙;β-香树脂醇、胡萝卜甙、二十产烷酸、三十烷酸等被称为酯。 现代药理学发现,夏枯草全草含有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酸性多粮的夏枯草多糖,还具有齐墩果酸、熊果酸,其中齐墩果酸被称之为甙元的皂甙,[3]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维生素系列、胡萝卜素、金丝桃甙、挥发油、左旋樟脑、咖啡酸、右旋小茴香酮等。 夏枯草地上的部位则含有比较丰富的含香豆精类化合物,例如东犀草素、黄酮类化合物、伞形花内酯、马栗树皮素等,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芸香甙、异槲皮甙、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合模荭草素、金比值桃甙等。 夏枯草的花序中则发现有着比较丰富的矢车菊素的糖甙、飞燕草素、槲皮素、山柰酚、挥发油、右旋樟脑、石旋小茴香酮等。[4]夏枯草的叶子里则含有比较多的脂肪酸,如亚麻酸、油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榈酸等。 2.夏枯草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夏枯草的独特药效被发现之后,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乳腺增生、泌尿系统结石、恶性肿瘤等常见疾病上,使其有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此,笔者一一介绍其功效。 2.1 夏枯草抗恶性肿瘤的作用

夏枯草的药用价值研究论文(共2篇)

夏枯草的药用价值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夏枯草合理开发利用的价值分析 夏枯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果穗入药,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之功效。夏枯草主要含有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甾醇及其苷类、香豆素、有机酸、挥发油及糖类等成分,其中咖啡酸具有止血、镇咳、祛痰、抗氧化、抗肿瘤等功效,迷迭香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活性,熊果酸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活性。本试验对夏枯草根、茎、叶和花主要药用成分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的积累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夏枯草合理开发利用、适时采收以及寻找新的药源部位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于2009-03中旬将太白山野生的夏枯草幼苗移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物实验站。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苗芳鉴定为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2009-05-18夏枯草花蕾出现时开始采样,每隔5d采1次样,直到果穗干枯。分别将夏枯草的根、茎、叶和

花分开,60°C烘干至恒定质量后,粉碎,装袋备用。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药用成分含量:总黄酮含量按黄林芳等161的方法测定,熊果酸含量按周巧霞等的方法测定,齐墩果酸含量按任朝琴等的方法测定,迷迭香酸含量按杜桂彩等的方法测定,咖啡酸含量按罗岳北110的方法测定。对照品芦丁、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咖啡酸均购于成都思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结果与分析 表中各数值均为对应的药用成分含量的平均数士标准误。 夏枯草不同器官总黄酮的积累规律 夏枯草营养器官根、茎、叶中的黄酮积累随着花的发育和果实的形成含量越来越高,在花蕾期(5月18日)黄酮含量均较低,而在果实成熟期(6月7日)和果实干枯期(6月12日)黄酮含量达到最高。黄酮在生殖器官(花和果实)的积累与营养器官不同,在开花盛期(5月28日)和果实成熟期含量最高。根、茎、叶、花(果)穗相比,黄酮在叶中的含量高于茎,茎高于根,根高于花(果)穗。 夏枯草不同器官熊果酸的积累规律根中熊果酸含量从花蕾期至果实成熟期逐渐升高,果实干枯期降低。

夏枯草治疗肺结节病的研究进展

夏枯草治疗肺结节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夏枯草具有散结解毒、利尿等功效,近年来药理学研究显示夏枯草 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但散结作用尤为突出,可用于肺结节病的临床治疗。本文拟对中药夏枯草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状况进行总结,为其进一步在结节性疾 病的治疗,提供更为充分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夏枯草;抗炎;调节免疫;肺结节病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 各地,此草于夏至之后枯萎故名为“夏枯草”。可用于瘰疬、瘿瘤及乳痈肿痛等 疾病。本文对夏枯草治疗成分进行总结,探讨夏枯草治疗肺结节病的药理作用。 1.化学成分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包括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糖类、甾醇类、香豆素类、苯丙素类及挥发油类[1]。黄酮类成分除了芦丁、芸香苷、金丝桃苷外,还含木犀草素、木樨草甘、槲皮素、橙皮苷、汉黄芩素及山奈酚等[2]。其含有熊 果酸、齐墩果酸、羽扇烷型三萜类成分,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最高[3]。夏 枯草中的有机酸类主要包括长链脂肪酸与酚酸,长链脂肪酸主要包括月桂酸、花 生油酸、亚油酸与异硬脂酸等;酚酸包含有反式和顺式咖啡酸、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乌苏酸等[4]。夏枯草包含蔗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果糖等 多种糖类成分[5]。甾醇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豆甾醇、β谷甾醇、α-菠甾醇等。此 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树脂、鞣质、生物碱、咖啡乙酯等[6]。 2. 肺结节病的发病机制 2.1 中医病因病机 根据肺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咳嗽”、“喘证”、“痰核”、“积聚”等范畴。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证类,外感除六淫之邪外,还包括 天地间的戾气,即“环境之毒”。空气中的金属、粉尘颗粒、植物粉尘、矿尘、

夏枯草作用

夏枯草作用 关于《夏枯草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枯草也叫铁色草,羊肠菜,是一种很普遍的木本植物了,一般它全是长在山谷里,道旁,荒山里,也早已是一种很普遍的中草药材了,像那样的绿色植物的功效与作用全是非常大的,可以医治许多的病症,夏枯草功效也是许多的,它是一种养肝的灵丹妙药,早已广为人知了。 夏枯草大伙儿了解是啥吗,它是一种天然的的绿色植物,功效确是许多的,非常是针对我们肝脏的维护功效,早已获得了很普遍的认同了,夏枯草功效也有许多,下边我们讨论一下它有一些什么作用。

药用价值 功能主冶 夏枯草寒性,味甘、辛、有点苦,具备清泄肝火、消结消肿、清热去火、止咳化痰、散血活血的作用,适用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乳痈、首领眩晕、枕大神经痛、骨筋疼痛、肺结核、血崩、清稀、亚急性感染性黄疸型肝炎及细菌性痢疾等。当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夏枯草有减少血压的功效,并能软化血管,其所含芦丁有抗感染功效,并能减少血管渗透性,降低延性,减少肝脂。夏枯草也有遏制肿瘤细胞的功效。 药用价值 对内分泌系统的功效

夏枯草煎剂(浓度值为1:10万~1:100万)能使当政兔心和离体蛙心收拢力度扩大,但浓度值扩大(1:20~1:50)则使收拢力度缩小。 夏枯草的水浸出液、酒精水浸出液和30%酒精提取液,给麻醉小动物腹部注射、静脉注射或内服均有减少血压功效,静脉注射降血压功效较为显著, 而内服给药则降血压功效很弱.煎剂(100mg/kg)注射于麻醉犬,可造成明显长久的降血压功效,但有迅速承受状况,断开交感神经后,其降血压功效显著变弱.对肾性强血压犬,持续吃药 2 星期过后,血压有中等水平水平之减少,断药后又修复至原初水准。夏枯草茎、叶、穗及狼把草均有降血压功效,穗之功效较差. 抗微生物功效 体外实验说明: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及

药食两用夏枯草的营养价值、功效与食疗方法

药食两用夏枯草的营养价值、功效与食疗方法 (图一:)夏枯草 夏枯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当春美芳草地,绿水满地塘之时,人们漫步在乡村荒坡、草地、溪边及路旁时,便可见到那美丽的头顶蓝花、身着绿装的植物,这就是夏枯草。由于这种植物夏末全株枯萎,故名夏枯草。祖国医药学一直以它的带花的果穗作为药用,人们在夏季当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即可。 原名: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属唇形科夏枯草属多年生草本,夏枯草也是药食两用的食物。 别名:夏枯头,夏枯球,夏枯花,铁线夏枯,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色草,铁色花,白花草,胀饱草,干叶叶,牛枯草,广谷草,棒槌草,锣槌草,羊胡草,牛抵草,炮杖草,棒头柱,地牯牛,棒柱头花,大头花,滚子花,灯笼头,六月干,东风,乃东,夕句,燕面,羊肠菜,郁臭,山苏子,枯草穗。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茎方形,基部匍匐,高约30厘米,全株密生细毛。叶对生,近基部的叶有柄,上部叶无柄,叶片椭圆状,披针形,全缘,或略有锯齿。轮伞花序顶生,呈穗状,苞片肾形,基部截形或略呈心脏形,尖端突呈长尾状渐尖形,背面有粗毛,花萼唇形,前方有粗毛,后方光柔,上唇椭原形,3裂,两侧扩展成半披针形,下唇2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花冠紫色或白色,唇形,下部管状,上唇作风帽状,2裂,下唇平展,3裂,雄蕊4强,花丝顶端分叉,其中一端着生花药,子房4裂,花柱丝状。小坚果褐色,长椭原形,具3棱。花期5-6月。果期6-7月。 分布:

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草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出产,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夏枯草属植物全球有15种,广泛分布于欧亚的温带地区、非洲西北部及北美洲,中国产4种及3变种:白花夏枯草、狭叶夏枯草、山菠菜、硬毛夏枯草、和大花夏枯草。 (图二:白夏枯草) 营养分析: 夏枯草[铁色草]的营养成分列表(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 可食部 0 水分(克) 81 能量(千卡) 60 能量(千焦) 251 蛋白质(克) 2.5 脂肪(克) 0.7 碳水化合物(克) 12.7 膳食纤维(克) 1.9 胆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3.1 维生素A(毫克) 627 胡萝卜素(毫克) 3760 视黄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 核黄素(毫克) 0.21 尼克酸(毫克) 1.2 维生素C(毫克) 28 维生素E(T)(毫克) 0 一、化学成分: 夏枯草为临床常用中药,主要含有三萜及其苷类、甾醇及其苷类、黄酮类、香豆素、有机酸、挥发油及糖类等成分,药理作用广泛,主要有降压、降糖、抗菌、抗炎、抗过敏及抗病毒等作用,近年来由于其明确

夏枯草作用

夏枯草作用 夏枯草也叫铁色草,羊肠菜,是一种很常见的草本植物了,一般它都是长在山沟里,路旁,荒地里,也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草药了,像这样的植物的药用价值都是很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的疾病,夏枯草作用也是很多的,它是一种护肝的良药,已经广为流传了。 夏枯草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它是一种野生的植物,作用却是很多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肝脏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认可了,夏枯草作用还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看它有一些什么作用。 ★药用 ★功用主治

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具有清泄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淋巴结核、甲状腺肿、乳痈、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血崩、带下、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及细菌性痢疾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并能扩张血管,其所含芦丁有抗炎作用,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脆性,降低肝脂。夏枯草还有抵制癌细胞的作用。 ★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夏枯草煎剂(浓度为1:10万~1:100万)能使在位兔心和离体蛙心收缩幅度增大,但浓度增大(1:20~1:50)则使收缩幅度变小。 夏枯草的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提取物,给麻醉动物腹腔注射、静脉注射或口服均有降低血压作用,静脉注射

降压作用比较明显, 而口服给药则降压作用微弱.煎剂(100mg/kg)注射于麻醉犬,可产生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但有快速耐受现象,切断迷走神经后,其降压作用明显减弱.对肾性高血压犬,连续服药 2 周后,血压有中等程度之降低,停药后又恢复至原初水平。夏枯草茎、叶、穗及全草均有降压作用,穗之作用较弱.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夏枯草可使实验性结核病小鼠的肺部病变有所减轻。夏枯草鲜品榨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黄癣菌等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

夏枯草活血化瘀清热解

夏枯草活血化瘀清热解 夏枯草,又称蛇舌草,是一种具有丰富草药性质的植物。在中医传统中,夏枯草被广泛应用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治疗中。它具有良好的药效和疗效,对许多疾病有显着的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夏枯草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以及使用方法。 一、药理作用 夏枯草具有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的药理作用。它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如皂甙、生物碱、甙类、多酚等,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排出,改善血液黏稠度,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时,夏枯草还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它可以清热去湿、解毒排脓,帮助身体抵抗炎症感染。 二、适应症 夏枯草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血瘀症状:夏枯草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效果,可以用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瘀血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瘀血性疼痛、痛经、血栓、瘀血性肿块等。 2. 热毒症状:夏枯草可以清热解毒,对于痈肿疮疖、痤疮、疮疖溃烂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3. 皮肤问题:夏枯草可以改善皮肤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于治疗皮肤瘙痒、湿疹、湿疹性皮炎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4. 妇科病症:夏枯草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血液循环,对于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 其他病症:夏枯草也可以用于治疗一些其他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冠心病等。 三、使用方法 夏枯草的使用方法有多种,可根据病情和个人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 1. 内服:将夏枯草制成药材粉末,每次3-5克,可用开水冲服。也可以制成丸剂或胶囊,按照说明服用。 2. 外用:将夏枯草煎煮后取汁液,用纱布蘸取涂抹于患处,适用于皮肤病等外部疾病。 3. 蒸服:将夏枯草加入蒸锅中,蒸熟后取出,用细盐拌匀后服用。这种方法适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和一些消化系统问题。 4. 其他:夏枯草还可以作为中药材,与其他草药搭配使用,以增强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夏枯草具有一定的禁忌症,不适用于孕妇、儿童和体质虚弱者。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医嘱,按照剂量使用,切勿滥用。 综上所述,夏枯草以其丰富的药理作用和疗效,在中医传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它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改善身体健康。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个人病情选择适当的方法,并遵医嘱

夏枯草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又名豆瓣草、千屈菜)是一种生长在田野、山沟、路旁的草本植物,属于半水生植物。夏枯草通常在夏季生长,然后在秋冬季节枯死,因此得名夏枯草。 夏枯草在传统中草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并深入探讨其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一、清热解毒 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中暑、热病、感冒等症状。夏枯草中含有一些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发热等症状。 二、利水消肿 夏枯草还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排除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夏枯草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体内的水肿现象。尤其对于阳水肿、肾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症状有一定治疗效果。 三、抗菌消炎 夏枯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杀菌、消炎,对一些细菌、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夏枯草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症状,防止感染的发生。 四、降脂降压

夏枯草还具有降脂降压的作用,可以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夏枯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胆固醇的氧化,减缓动脉硬化的进程。同时,夏枯草中的一些成分还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压。 五、保肝护肝 夏枯草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保肝护肝的作用,可以帮助肝脏排毒。夏枯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肝脏的损害,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夏枯草还可以促进肝脏的新陈代谢,清除体内的毒素,保持肝脏的健康。 六、抗过敏 夏枯草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减轻过敏性疾病的症状。夏枯草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组胺、抗过敏的作用,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因此,夏枯草可以用来治疗花粉过敏、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七、抗肿瘤 一些研究表明,夏枯草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少肿瘤的发生。夏枯草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管生成等作用,可以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抑制肿瘤的生长。 综上所述,夏枯草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可以帮助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抗菌消炎、降脂降压、保肝护肝、抗过敏、抗肿瘤等。然而,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夏枯草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夏枯草的作用和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的作用和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学名Glehnia littoralis,又称沙参、地参等,为鼠尾科夏枯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青海、甘肃、陕西、四川、山东、江苏等地区。夏枯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夏枯草的根和地下茎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如龙胆苷、淫羊藿苷、黄酮类、挥发油等。这些活性成分赋予了夏枯草多种药理作用和功效。下面将详细介绍夏枯草的作用和功效。 【清热解毒】 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一些热毒引起的病症有较好的疗效。中医认为夏枯草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暑宁心。夏枯草中的龙胆苷和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杀灭和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提高人体对于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缓解感染性疾病。同时,夏枯草还能够促进人体内毒素的排泄,净化血液,改善肝脏和肾脏功能,对于湿疹、痤疮、口疮等皮肤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滋阴润燥】 夏枯草还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对于肺燥引起的口干、咳嗽等症状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夏枯草中的龙胆苷可以提高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改善体内的湿热状态,调节体内的水分代谢。夏枯草还具有较强的润肠通便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

【补益精神】 夏枯草还具有补益精神的作用,对于心脾虚弱、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夏枯草中的淫羊藿苷等成分能够促进体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增加血液的供氧能力,改善疲劳状态。同时,夏枯草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滋养心脾,调整气血平衡、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 【抗炎镇痛】 夏枯草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对于肌肉酸痛、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疼痛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研究发现,夏枯草中的挥发油等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和红肿等症状。同时,夏枯草还能够保护人体关节软骨组织,增加其弹性和抗压能力,促进软骨修复,防止关节退化。 【养肺润肺】 夏枯草还具有养肺润肺的作用,对于肺病、咳嗽、喘息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夏枯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增强肺部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肺功能,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夏枯草还具有清肺利咽、平喘化痰等作用,对于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之,夏枯草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功效的草本植物。其

中药中的抗瘤卫士之夏枯草

中药中的抗瘤卫士之夏枯草 中药夏枯草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为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之一。 夏枯草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如《神农本草经》载“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癥,散瘿结气,脚肿湿痹”、《滇南本草》载“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疬,周身结核”。其性寒,味辛苦,功善清肝明目、消肿散结,主要用于头痛、目赤肿痛、瘰疬瘿瘤、癥瘕积聚、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1.肝火上炎相关疾病 夏枯草苦寒入肝,善清泄肝火而明目,既是治疗肝热目赤肿痛、头痛眩晕之常品,尤为治疗目珠肿痛之良药。对于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头痛、晕眩等症,均可选用,常配菊花、石决明、白芍、决明子等配伍使用。此外,药理研究发现,夏枯草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明确的降血压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以选用,即可改善高血压带来的疼痛、眩晕等不适,又可平稳降压。 2.抗肿瘤 研究发现,夏枯草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对甲状腺癌、乳腺癌、淋巴癌、结肠癌、膀胱癌等均有抑制作用。如有研究对夏枯草果穗极性部位提取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发现其中部分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有明显抑制作用。另外的研究证实夏枯草口服液提取物可诱导MCF-7细胞产生凋亡, 并研究表明夏枯草提取物在m RNA水平降低MCF-7细胞内雌激素应答基因的表达, 抑制雌激素受体ERα的m RNA合成, 从而减少ERα蛋白水平和抑制ERα介导的信号。还有研究发现夏枯草提取物在体内外均能抑制小鼠T细胞淋巴瘤EL-4细胞的生长, 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等。夏枯草,味辛、性寒,可清热散结消肿,目前不断有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肿瘤作用,故各种肿瘤,辨证属肝经郁热者,均可辨证选用夏枯草,即可改善肿瘤带来的各种症状,有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分享一味抗癌良药——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延缓肿瘤进展

分享一味抗癌良药——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延缓肿 瘤进展 王先生被查出直肠癌的时候已经65岁,当时他的肠镜检查发现肠道有一个肿块,因为王先生本身具有多种慢性疾病,本来体质就比较差,所以便没有进行手术和放化疗。 但他也没完全放弃,考虑到自身情况,王先生选择了中医药姑息治疗,希望可以缓解身体上的痛苦,延缓肿瘤的进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 何教授为王先生初诊时,精神比较萎靡,患者自觉肛门下坠感觉明显,大便中呈现黑色粪块,患者自述腹胀心烦。 何教授结合患者此时病情及身体情况,认为此时治疗要着重败毒消肿、散坚破结。 何教授拟定药方,以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白茅根、仙鹤草、海藻、昆布、杏仁、桃仁、地榆、野菊花等多种中药辩证治疗,并叮嘱患者注意控制饮食。 就这样王先生开始了中医药治疗,当时他的想法是,希望身体可以舒服些,能够有质量有尊严地度过剩下的时间便好了。 二诊时,王先生已经以中医药治疗了一段时间,这次复查他自述

大便正常,腹胀症状缓解,复查显示肿块稳定,未有明显增大或进展。 之后王先生一直坚持着中医治疗,并定期复查,目前门诊随访中,王先生病情稳定,已经带瘤生存一年多。 中医认为直肠癌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邪毒滞留,气滞不畅。所以在治疗上以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结为主。 此次治疗何教授以夏枯草入药,配伍其他中药进行辩证治疗,助王先生延缓肿瘤进展,那么夏枯草有哪些功效呢?对抗肿瘤有哪些帮助呢? 夏枯草,性味辛、苦,寒。归肝、胆经。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抗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等抗癌药理作用,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 夏枯草作为一种廉价,低毒,有效的抗肿瘤中药,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癌症治疗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用药讲究辩证论治,配伍取效,虽然夏枯草是一味抗癌良药,但仍然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症状和病情,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单味用药难以取效,大家用药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擅自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预约何教授点击——北京知名中医肿瘤专家何志勇教授-表单-金

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

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 摘要】夏枯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 上生须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夏枯草味辛、苦,寒、归肝、胆经,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之效,主要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以及乳痈 肿痛等,是临床上较为关注的中草药之一。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对夏枯草的药 理作用进行分析,以便为夏枯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夏枯草;药理作用;活血化瘀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289-02 夏枯草是一种较为重要、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草药,其临床药物作用的研究一 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目前,已知夏枯草在降血糖、降血压、抗菌、抗氧化、 抗病毒、调节免疫系统及呼吸系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预防癌 细胞生成的作用,从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一些常见的疾病中,诸如糖尿病、高 血压以及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故而夏枯草在临床治疗中,存在着巨 大的潜力,值得广大的医疗研究人员进行深入探索。本文就夏枯草的药理作用综 述如下,为夏枯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药理作用 1.1 降血糖作用 夏枯草的降血糖作用已被应用于高血糖患者中。有研究证实,夏枯草水提物 能够抑制α淀粉酶,通过进行正常小鼠、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及金芪降糖片阳性 小鼠的夏枯草实验,发现夏枯草提取液的降糖作用要明显强于金芪降糖片阳性小鼠;另外对正常小鼠、四氧嘧啶损伤小鼠及金芪降糖片阳性小鼠进行小剂量、大 剂量给药,发现夏枯草提取物对肾上腺素、四氧嘧啶而导致的血糖升高具有较好 的疗效[1]。该研究提示,夏枯草的降糖作用与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肾上腺素、 提高糖耐量有关,且与西药相比,夏枯草的副作用较少,远期疗效更佳,可作为 糖耐病患者的首选中药制剂。 1.2 降血压作用 夏枯草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李艳丽在“夏枯草水提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 压作用的研究”研究中,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夏枯草水提取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进行为期3周的干预后,发现夏枯草水提物具有较好的降压 作用,且高剂量组夏枯草水提物的降压作用强于低剂量,但其差异并不明显[2]。 经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夏枯草的茎、叶、穗及全草均有降压作用,与夏枯草的 总皂苷类成分有关,能够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并升高一氧化氮对的含量来达 到降压作用的。由此可见,夏枯草的有效成分具有十分明显的控制血压效果,值 得广泛推广应用。 1.3 降血脂作用 夏枯草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提取物熊果酸对高血脂具有较好的 治疗效果,从而有效缓解因血脂高而造成的易怒、不易入睡等症状,改变其阴虚 体质。陈蕾在“夏枯草现代研究进展述要”中提及夏枯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与 决明子联合应用时,能够使血脂、血压偏高的患者的血脂指标恢复正常,通过降 低血脂而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3]。 1.4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夏枯草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其水溶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

夏枯草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夏枯草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夏枯草的药理作用 夏枯草是一种中草药,其性味辛、苦,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夏枯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等,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镇痛、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夏枯草被认为具有清热宣肺、 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痰饮、水肿肺病等病症。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 肾阴虚、水肿、气滞等症状,因此夏枯草被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调节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善肾功能,减轻水肿,从而降低血压水平。 夏枯草汤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有多项临床研究专门探讨了夏枯草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这些研究通 过对夏枯草汤的应用进行观察和实验,探讨了夏枯草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血管 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夏枯草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一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进行的研究表明,夏枯草汤与常规降压药物对比,能够有效降 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一些 实验研究还发现,夏枯草汤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血管损伤,并且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夏枯草汤在治疗老年高血压 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对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也具有积极作用。 夏枯草汤的药效机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夏枯草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一些研究还探讨了夏枯草的药效 机制。据研究发现,夏枯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血压调节系统,包括抑制 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减少血管紧张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氮一氧化酶合成、改善内皮细 胞功能等。这些作用可以分别对血管张力、血容量、心脏功能等生理指标进行调节,从而 降低血压水平。 夏枯草中的黄酮类活性成分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血管损伤,改 善血管内皮功能。夏枯草中的生物碱类成分也被发现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管舒张 的作用,这些作用可以进一步维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夏枯草汤通过 多种途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产生影响,从而达到降低血压水平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目 的。

三种具有降压作用的药食两用物品研究进展

三种具有降压作用的药食两用物品研究进展 将临床有降压效果的单味中药与2017年我国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结合,筛选出3种具有降血压作用的常用药食同源中药:夏枯草、决明子、葛根、山楂、菊花,分别概括这3味中药现代药理研究、降压机制及临床疗效,综述药食两用药品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标签:药食两用;中药;高血压 1 3种药食两用降压物品 1.1 3种中药性味、归经、功效 根据2017年颁布的101种药食同源物品的分类将3种药食同源中药的性味、归经、药理作用、功效主治总结见表1。 1.2 5种药物药理研究及临床疗效 1.2.1 夏枯草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滇南本草》中记载:“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窃、周身结核”。《闽东本草》记载夏枯草治头目眩晕:夏枯草(鲜)二两,冰糖五钱。开水冲炖,饭后服。现代研究夏枯草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类、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及苷类、挥发油等化合物。夏枯草药理作用众多,以降低血压为主要作用。李艳丽给SHR大鼠注射夏枯草水提物,结果显示大鼠血压水平有明显降低,且降压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即高剂量夏枯草水提物降低血压的效果优于低剂量的效果 1.2.2 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决明子含有蒽醌、萘并吡咯酮、脂肪酸、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蒽醌等物质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决明子中所含蒽醌苷、蛋白质和低聚糖等物质,这些物质均可以降低大鼠血压,且降压作用蒽醌苷组>低聚糖组>蛋白质组。姚五达认为高血压病大多由于阴虚火旺,阴不潜阳,肝阳上亢所致,因此重用生决明子,决明子入肝经,清肝潜阳,以达降压之效,降压效果明显。临床观察43例高血压患者,每日予以30 g决明子碾磨粉冲服,服用5天为一个疗程,显效93.02%[16]。同时,30例高血压患者,口服盖国忠教授经验方二子降压汤(决明子、莱菔子)2个疗程后,观察有效率93.3%,同样也说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1.2.3 葛根

中药夏枯草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中药夏枯草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赵秀梅 【摘要】夏枯草是一味传统中药,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近年来研究显示该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文查阅了夏枯草的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该药在抗 肿瘤、保肝、降压、降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近况,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 参考依据.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6(035)012 【总页数】3页(P120-122) 【关键词】夏枯草;药理作用;综述 【作者】赵秀梅 【作者单位】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天津市 30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2 夏枯草(Prunella vulgris L.)为多年生唇形科草本植物,因“此草夏至后即枯” 得名,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临床上主要以其干燥果穗入药,有时也以全草入药。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晕目眩、瘿瘤、乳痈等症。夏枯草含有三萜、黄酮、甾体、多糖、有机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降压、降糖、抗病毒、抗炎等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夏枯草的药理

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抗肿瘤的作用 翁金月[1]等人在体外研究中发现,经0.5、1、2mg/mL的夏枯草85%乙醇提取 物处理后,人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细胞中Bcl-2的mRNA表达随浓度增加而减少,Bax的mRNA表达随浓度增加而增多,Caspase-3的活性增强,且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同样,在夏枯草85%乙醇提取物干预下,人 结肠癌HCT-8细胞内周期相关基因CDK2和CCND1水平下调,促凋亡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Caspase-8、Caspase-9、Bax的表达水平上调,表明夏枯草 通过调控凋亡和周期相关基因影响HCT-8细胞周期,从而诱导该细胞凋亡[2]。此外,夏枯草85%醇回流提物干预24h后,能剂量依赖地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和迁移以及HUVEC的管腔形成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提 取物对HUVEC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作用[3]。研究还证实一定质量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 可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发生G0/G1期或G2/M期细胞周期阻滞,且Sub G1峰比例明显上升[4]。夏枯草乙醇提取物还能显著抑制人 T淋巴细胞Jurkat的生长[5]。 夏枯草水煎醇沉所得提取物体外可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并降低该细 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免疫组化法发现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同时,细胞凋亡明显增加[6,7]。夏枯草以水煎法提取加入乙醇,至乙醇浓度为75%,制得的夏枯草粗提物,对Jurkat、A-549、子 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均有抑制活性[8]。另一研究发现,夏枯草可在G0/G1期 阻滞人甲状腺癌细胞系SW579的增殖,使S期细胞比率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夏枯草的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凋亡率也越高[9]。

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

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 夏枯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一直是医学界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其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辛、苦、寒是其主要特性,入肝、胆经,具有清肝明目、散结、活血化瘀、降血压、降血糖及抗病毒等的作用。夏枯草一直是医学界尤为关注的药物之一,对其药理作用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本文对夏枯草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分析,为夏枯草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标签: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 近年来,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一直是中外医学界学者不断进行的一项研究,因为夏枯草这种药物确实存在着非常大的潜力,在治疗一些常见疾病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比如它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而且夏枯草的提取物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又为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了用药途径,夏枯草还有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药理作用,同样在各种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作用。夏枯草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显示,夏枯草的提取物熊果酸具有一定的抵制和预防癌细胞生成的功效,给整个癌症预防研究带来了非常大的契机,值得在今后的科研中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夏枯草还具有抗菌、抗感染、抗氧化、抗病毒及免疫系统调节和呼吸系统调节等作用,是一种高效低毒的中药,副作用非常小,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对夏枯草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分析,为夏枯草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1药理作用 1.1降低血糖的作用 夏枯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夏枯草对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起到降低小鼠餐后血糖的作用,可以促进肝糖元合成、提高糖耐量、抑制肾上腺素升高血糖等作用。夏枯草提取物降糖机制可能与其修复β细胞增加胰岛素的正常分泌有关系。夏枯草的降糖作用对糖尿病的治疗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是糖尿病患者所能选择的高效药物。且中药与西药相比较,其远期效果可能会更好,副作用也相对较低,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都是首选中药制剂。因此,夏枯草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就更加普遍,其有效成分的研究从未间断,相信在未来如果得到更进一步的研究肯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1.2降低血压的作用 夏枯草也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夏枯草的氯仿、丁醇或乙醇提取物可以有效舒张血管达到降血压的目的。夏枯草75% 乙醇提取物可通过降低ET、AngⅡ含量和升高NO 含量来发挥对SHIR 大鼠的降压作用。研究表明,夏枯草提取物总皂苷可以使麻醉大鼠的舒张压及收缩压降低。临床上夏枯草汤剂用来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与牛黄降压丸相比较效果更好,可能是此药使NO水平上升,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