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现状

合集下载

夏枯草药用部位

夏枯草药用部位

夏枯草药用部位夏枯草,是指一种植物,也叫做狗尾巴、土大力、大力草、夏沙、夏茅、夏麻草等。

这种草曾经是我国古代的名贵药材之一,它的药用部位主要是全草。

一、夏枯草的植物学及分布夏枯草的学名是Scoparia dulcis L.,是爵床科草本植物,多年生。

它的株高不过1米,枝条则有明显的节缩。

夏枯草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生长于河岸、山坡、草地、道路边等地,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二、夏枯草的药用部位夏枯草的药用部位是全草,也就是夏枯草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入药。

全草的质地比较脆弱,所以采摘时需要小心,以免破坏其药用价值。

三、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夏枯草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桔黄素、芦丁、氢化桔黄素、葡萄糖等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尤其是桔黄素和芦丁等成分可以预防铅中毒、减轻肝脏损伤等。

四、夏枯草的药理作用1、夏枯草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能,可以用来治疗肝炎、胃炎、口腔溃疡等疾病。

2、夏枯草具有镇痛、祛风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病、关节炎和神经性疼痛等病症。

3、夏枯草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很好的作用,它可以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保护心脏健康。

4、夏枯草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活性,防止细胞氧化和老化。

五、夏枯草的药用方式和注意事项夏枯草可以使用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泡茶、煮汤、制成药丸或药酒等。

但无论是什么方式,都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过量使用夏枯草,以免导致中毒。

2、患有明显症状的疾病患者不要自行使用夏枯草,需要先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3、过敏体质者不宜食用夏枯草或者使用夏枯草制成的药物。

4、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也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夏枯草。

总之,夏枯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名贵药材,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维护人体健康,但在使用时也要谨慎,不能过量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夏枯草 (2)

夏枯草 (2)

夏枯草[拉丁名称][别名][药材来源]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果穗或全草。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较多。

夏季当果穗呈棕红色半枯时采下,筛净泥屑并去杂质。

晒干。

[性味归经]苦、辛,寒。

归肝、胆经。

[药性说明] 本品辛散苦泄,性寒清热,主入肝经,功能清肝火,益肝阴,长于明目,兼可散结。

为肝火内盛、瘰疬痰核要药。

[功效] 1.清肝火可用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所致的多种病变。

如急慢性肝炎,用夏枯草配入处方中有较好的降低转氨酶作用,并有促进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功效。

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亦可用夏枯草配伍使用,能清降肝火,抑制阳亢。

2.清热散结夏枯草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适用于热结引起的病变,如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结核)、瘿瘤(甲状腺肿大)以及肿瘤。

3.明目取本品清肝火之功效,治疗各种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视物不清。

[药理知识] 1.治疗消化道溃疡:瓦楞子、甘草各等份,共为细粉,每服10g。

(《常用中药八百味精要》第344页)2.治疗淋巴结核:瓦楞子(煅,醋液,以酥为度)、海浮石(醋炙)各60g,僵虫30g(酒炒香),夏枯草30g。

各为细末,糊丸,每服10~15g,日服3次,饭后服。

(《中药精华》第222页)[有效成分]全草含三萜皂甙,其甙元是齐墩果酸。

尚含游离的齐墩果酸、熊果酸、芸香甙、金丝桃甙、生物碱、水溶性盐类(其中68%是氯化钾)等。

花穗含飞燕草素、熊果酸等。

[临床应用] 1.茎叶、花穗及全草均能降压,但花穗的作用较弱。

煎剂的降压有快速耐受现象。

由夏枯草提取的结晶A(齐墩果酸与熊果酸混合物)及以A为主要甙元的总皂甙,亦具降压活性,总皂甙亦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2.对早期炎症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夏枯草煎剂还能兴奋离体兔子宫及增强肠蠕动。

3.煎剂对痢疾肝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他杆菌、葡萄球菌、人型结核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醇浸剂能抑制绿脓杆菌。

夏枯草的临床运用体会

夏枯草的临床运用体会

夏枯草的临床运用体会标签:夏枯草;盆腔炎;糖尿病;高血压病;癌症中药夏枯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的果穗及全草。

夏季当果穗半枯时采下,晒干生用。

性寒、味苦辛,功效:清肝火,散郁结。

在临床中,夏枯草通常是用在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

瘰疬结节、瘿瘤的治疗方面。

然而笔者通过20余年的临床工作摸索,善用价廉易得的夏枯草,将其广泛用于妇科病的盆腔炎、糖尿病、癌症、高血压病等,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在此,笔者的体会阐述如下。

1夏枯草用于盆腔炎彭某,女,32岁,2006年6月初诊。

自述小腹经常胀痛已有1月余,伴带下黄白,稠黏有味,头昏倦怠,口苦食少,尿黄,大便偏干,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妇科B超示:子宫大小正常,回声均质,双侧附件增粗,于右侧子宫直肠陷窝处,可见 2.5cm×3cm 之液性暗区。

血常规:WBC11.50×109/L,N0.81,L0.19,Hb11.2g/L。

诊断,西医:盆腔炎;中医:带证;辨证:温热下注,毒瘀气滞,拟清热解毒,利湿通络,行气止痛。

处方:夏枯草35g,银花20g,苍术15g,前仁15g,滑石25g,黄柏15g,川楝12g,前仁30g,青皮15g,败酱草25g,通花8g,焦军6g。

连服7剂后腹已不痛,白带已少,无味。

再拟健脾除湿,活血养血之归脾汤加味,处方:当归15g,熟地20g,青皮15g,白术15g,党参30g,升麻15g,赤芍15g,苡仁30g,云苓20g,香附15g,夏枯草30g,日草5g。

7剂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经B超显示,液性暗区消失吸收。

经现代研究,夏枯草抗菌谱广,水浸出液对大肠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生长作用。

另外,学者发现夏枯草有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加或数量增多的功能。

还可促进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合成、分泌,对特异性免疫系统有相当强的抑制作用。

夏枯草对免疫有较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用夏枯草注射液皮下注射,可使动物胸腺、脾脏明显萎缩,肾上腺明显增大[1]。

夏枯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浙贝母

夏枯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浙贝母

夏枯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浙贝母1. 夏枯草的作用与功能夏枯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许多药用价值。

它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这些成分赋予了夏枯草种种作用与功能。

夏枯草的主要作用和功能如下:1.清热解毒: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症状,如发热、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

2.疏风散寒:夏枯草具有疏风散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感冒、风寒等病症,可缓解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3.止咳化痰:夏枯草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咳嗽、咳痰等病症。

4.利尿排湿:夏枯草可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对于浮肿、尿少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 主治浙贝母夏枯草作为传统中药之一,常与浙贝母配伍使用,能够发挥更好的疗效,其主治功能主要集中在浙贝母的应用上。

浙贝母是中药材中一种重要的辅助药材,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有止咳平喘、镇静安神、润肺止咳等作用。

夏枯草与浙贝母的配伍,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壅肺、咳嗽咳痰等症状。

夏枯草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减轻痰热症状,而浙贝母的止咳化痰作用则有助于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两者结合使用可以互补作用,提高疗效。

此外,夏枯草与浙贝母还可以配伍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头痛、发热等。

夏枯草的疏风散寒作用可以缓解风寒症状,而浙贝母的止咳平喘作用有助于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

3.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使用夏枯草与浙贝母时,一般可选择以下几种使用方法:1.煎剂:将适量的夏枯草和浙贝母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20-30分钟,过滤后即可饮用。

一般每日2-3次。

2.口服片剂: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市售的夏枯草、浙贝母口服片剂,按照说明进行使用。

使用夏枯草与浙贝母需注意以下事项:1.严格按照医嘱剂量使用,避免超量使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夏枯草

夏枯草

夏枯草夏枯草为唇形目唇形科植物。

一般是在夏季采取半干燥果穗入药,但在台湾市场多见全草使用。

在一般凉茶铺都有卖夏枯草饮料。

主要生长于疏林、荒山、田埂及路旁,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由于此草夏至后即枯,故有此名。

夏枯草 Xiakucao[编辑本段]简介【出处】《神农本草经》。

【中药材学名】Spica Prunellae。

【科属】唇形科夏枯草属。

【别名】【异名】夕句、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铁色草(《纲目》),棒柱头花(《中国药植志》),大头花(《浙江中药手册》),灯笼头、羊肠菜、榔头草(《江苏植药志》),白花草(《河北药材》),胀饱草(《山东中药》),棒槌草(《中药志》),干叶叶(《陕西中药志》),锣锤草、东风、牛枯草、地枯牛、广谷草(《湖南药物志》),六月干、棒头柱(《闽东本草》)。

【基原】本品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 Labiatae 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is Linn. 的干燥果穗。

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棒状,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

全穗由数轮至10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 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

每一苞片内有花3 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 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

体轻质脆,微有清香气,味淡。

以色紫褐、穗大者为佳。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其他各省亦产。

西藏、云南尚以刚毛夏枯草的花穗及果穗同等入药。

【植物形态】Prunella vulgaris Linn.多年生草本,高13—40厘米。

茎直立,常带淡紫色,有细毛。

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或疏生锯齿。

轮伞花序顶生,呈穗状;苞片肾形,基部截形或略呈心脏形,顶端突成长尾状渐尖形,背面有粗毛;花萼唇形,前方有粗毛,后方光滑,上唇长椭圆形,3裂,两侧扩展成半披针形,下唇2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花冠紫色或白色,唇形,下部管状,上唇作风帽状,2裂,下唇平展,3裂;雄蕊4,2强,花丝顶端分叉,其中一端着生花药;子房4裂,花柱丝状。

夏枯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与用量

夏枯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与用量

夏枯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与用量1. 夏枯草的基本介绍夏枯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属于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又称为夏草、夏草草等。

夏枯草的茎干细长,多分枝,叶片狭长而尖,花序呈圆锥形,花冠呈蓝色或紫色。

夏枯草主要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如田边沟边、路旁等。

2. 夏枯草的主要成分夏枯草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成分包括:•生物碱类:夏枯草素、苦味甜菊碱等。

•黄酮类:异黄酮、儿茶素等。

•酚酸类:咖啡酸、槲皮素等。

•挥发油类:茴香醚、龙脑醚等。

•香豆素类:香豆素、伽玛牛磺胺酸等。

3. 夏枯草的常见功效和作用夏枯草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清热解毒: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性疾病,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利尿通淋:夏枯草可促进尿液排泄,对于尿路感染、水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抗菌消炎:夏枯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对于皮肤感染、痈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抗氧化:夏枯草中的酚酸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

•改善睡眠:夏枯草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镇静效果,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4. 夏枯草的主治常见疾病和用量根据夏枯草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可以用于以下常见疾病的治疗:1.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夏枯草可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

可将夏枯草煎煮成水,用水漱口或涂抹于溃疡面。

2.尿路感染:夏枯草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对于尿路感染症状明显的患者,可将夏枯草煎煮成水,每日饭前饭后饮用。

3.皮肤感染:夏枯草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症状。

可将夏枯草煎煮成水,用于患处外洗或涂抹。

4.失眠:夏枯草具有镇静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可将夏枯草煎煮成水,晚上睡前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建议遵循以下用量:•煎煮:每次取夏枯草15克,加水500ml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即可。

中药“清热泻火药”——夏枯草

中药“清热泻火药”——夏枯草

中药“清热泻火药”——夏枯草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

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气微,味淡。

以穗大、色棕红者为佳。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苦,寒。

归肝、胆经。

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9~15g。

生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慎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夏枯草苦,瘰疬瘿瘤,破症散结,湿痹能疗。

三、临床应用1.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本品苦寒降泄,主入肝经,善清泻肝火以明目。

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常与桑叶、菊花、决明子等清肝明目药同用;若肝阴不足,目珠疼痛,入夜加剧者,可与生地黄、当归、白芍等滋养肝阴之品配伍。

治疗肝火上攻,头痛眩晕者,可与钩藤、决明子、菊花等清肝、平肝之药同用。

2.瘿瘤,瘰疬本品辛以散结,苦以泄热,有良好的清肝火、散郁结作用。

治瘿瘤,常与昆布、玄参等同用;若肝郁化火,痰火郁结之瘰疬,可与海藻、浙贝母、玄参等消痰散结药配伍,有收清肝火、散痰结之效,如内消瘰疬丸(《疡医大全》)。

3.乳痈,Ru癖,Ru房胀痛本品既能清泻肝火,又能散结消肿,可治乳痈、Ru癖、Ru 房胀痛,常与蒲公英、浙贝母、柴胡等同用。

若配金银花、重楼等清热解毒、消散痈肿药,可治热毒疮疡。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迷迭香酸等有机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等三萜类成分,芦丁、木犀草素等黄酮类。

本品还含甾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等。

2.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及乙醇浸出液对实验动物都具有较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

夏枯草总皂苷可减小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降低早期死亡率及抗凝血作用。

夏枯草醇提物有显著降血糖作用。

夏枯草煎剂、醇浸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夏枯草水煎、醇提等不同的夏枯草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株有显著的抑瘤作用。

此外,本品还有抑制结石形成、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夏枯草清热解的中草药

夏枯草清热解的中草药

夏枯草清热解的中草药夏枯草,学名为Prunella vulgaris,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清热解毒的治疗中。

夏枯草在中医药学中具有多种功效,如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利咽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夏枯草的清热解毒作用及其应用。

一、夏枯草的药理作用夏枯草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植物甾醇、黄酮类、单萜类、酚酸类、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夏枯草独特的药理作用。

1. 清热解毒:夏枯草可清热解毒,对于热淋涩痛、口腔溃疡、牙痛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2. 凉血止血:夏枯草具有收敛作用,可用于治疗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

3. 消肿利咽:夏枯草含有黄酮类成分,有良好的消肿作用,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疾病。

二、夏枯草的应用基于夏枯草的药理作用,它在中草药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应用方式。

1. 煎煮饮片:夏枯草可制成煎煮饮片,用于口服。

常见的剂型有夏枯草颗粒、夏枯草口服液等。

在中药处方中,夏枯草常与其他清热解毒药物配伍使用,如连翘、金银花等。

2. 外用药膏:夏枯草也可制成药膏,用于外用治疗。

常见的外用药膏有夏枯草软膏、夏枯草湿敷剂等。

外用夏枯草药膏可用于治疗疮疡、皮炎、烫伤等症状。

3. 中药浴:夏枯草常与其他适合的中草药配伍使用,制成中药浴,可用于全身或局部浸泡疗法。

中药浴使用夏枯草有助于舒缓皮肤瘙痒、湿疹等疾病。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夏枯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咨询医生:使用夏枯草前,最好咨询中医医师或药师,了解适用症状、用量和使用方法。

2.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夏枯草时要注意个体差异,避免过敏或不良反应。

3. 注意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夏枯草药物。

4. 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医嘱或相关说明书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夏枯草药物,不得滥用或超量使用。

结语夏枯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和消肿利咽等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枯草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现状
夏枯草为各种中药处方中较为重要的中草药,尤其在“散结消肿”方面起着非常广泛地作用,被应用治疗乳腺增生、泌尿系统结石等常见性疾病中起到非常大的功效,同时在治疗恶性肿瘤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对此,本文将分析夏枯草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探析其在临床应用的现状。

标签:夏枯草;化学成分;恶性肿瘤;散结消肿;临床应用;
夏枯草为一种唇形科植物,其干燥的果穗在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方面有着比较好的功效,在中药方剂及相关保健饮料应用比较多。

据现代文献资料分析可查,夏枯草含有许多有效成分,为此,本文将从夏枯草不同部位的成分,在此一一单列介绍。

1.夏枯草化学成分
夏枯草全草一般有以齐敦果酸为主的苷元的三萜皂苷,还包含芸香苷、金丝桃苷等多种苷类物质。

夏枯草含有多种有效的有机酸,如咖啡酸、游离的齐敦果酸、熊果酸等;[1]无机盐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K,树脂、生物碱、挥发油等。

夏枯草的花穗中还含有熊果酸、d-樟脑、飞燕草素、d-小茴香酮等。

[2]夏枯草的果穗中则含有齐墩果酸、熊果酸,其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被划定为甙元的皂甙;β-香树脂醇、胡萝卜甙、二十产烷酸、三十烷酸等被称为酯。

现代药理学发现,夏枯草全草含有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酸性多粮的夏枯草多糖,还具有齐墩果酸、熊果酸,其中齐墩果酸被称之为甙元的皂甙,[3]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维生素系列、胡萝卜素、金丝桃甙、挥发油、左旋樟脑、咖啡酸、右旋小茴香酮等。

夏枯草地上的部位则含有比较丰富的含香豆精类化合物,例如东犀草素、黄酮类化合物、伞形花内酯、马栗树皮素等,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芸香甙、异槲皮甙、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合模荭草素、金比值桃甙等。

夏枯草的花序中则发现有着比较丰富的矢车菊素的糖甙、飞燕草素、槲皮素、山柰酚、挥发油、右旋樟脑、石旋小茴香酮等。

[4]夏枯草的叶子里则含有比较多的脂肪酸,如亚麻酸、油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榈酸等。

2.夏枯草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夏枯草的独特药效被发现之后,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乳腺增生、泌尿系统结石、恶性肿瘤等常见疾病上,使其有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

对此,笔者一一介绍其功效。

2.1 夏枯草抗恶性肿瘤的作用
经过临床实验研究发现,夏枯草水煎醇的沉粗提物可以对Jurkat人T淋巴瘤白血病细胞、Raji人B淋巴瘤白血病细胞等产生较为显著的抑制功效。

由于夏枯草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等功效,为此在治疗恶性肿瘤等方面上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

一些临床医学研究证实,采取夏枯草注射液联合抗炎l号注射液肝动脉灌注治疗,再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缓解症状率高达10%,一年后的生存率为30%。

[5]在其他方面上,如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临床症状等显著优于化疗组,并没不会对机体的肝肾、血常规等方面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调节免疫力及保护肝脏等功效。

2.2 夏枯草在治疗乳腺增生症上的作用
临床发现,夏枯草在治疗乳腺增生症上的作用显著。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当将夏枯草水提醇沉粗提物的溶液分别放置在乳腺癌阿霉素敏感细胞与阿霉素耐药细胞之后,可以显著地抑制这些细胞的增殖,同时大剂量的夏枯草的水提醇沉粗提物可以导致乳腺癌细胞大量的死亡。

一些专家开始将夏枯草应用于乳腺增生症的治疗中,将20mL·d的夏枯草口服液应用于100例乳腺增生中,治愈8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取得了理想治疗成效。

[6]
2.3夏枯草在抗泌尿系统结石的作用
现代药理学的一些研究充分证实夏枯草在抑制草酸钙结晶及结石形成等方面有着特别重大的作用。

由于夏枯草性寒,味道辛、苦,所以可以很好的祛除湿泻热,又可以归肝经,对此能够疏肝解郁。

临床研究发现,对夏枯草的药量增加,夏枯草在抑制草酸钙结晶及结石形成等方面的作用也在增强,效果显著,并在许多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中药方中有夏枯草。

3.讨论
夏枯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现代药理学飞速发展的阶段,其蕴含的独特的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正被赋予科学的解释,这对推动夏枯草的临床应用及整个中医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夏枯草治疗乳腺增生、泌尿系统结石、恶性肿瘤等疾病上,虽然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尚有一定的问题亟需解决,激励后人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肖劲逐,李浩勇,张国庆等;夏枯草提取物对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大鼠肾组织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11(08):183--184
[2] 范飞,林薇,郑良朴等;夏枯草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14(05):193--194
[3] 王玉霞,尹金宝,郭巧生等;夏枯草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动态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1,16(06):124--125
[4] 李芳,林丽美,李春;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概况[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17(24):169--171
[5] Murawaki Y,Ikuta Y,Okamoto K,et al.Serum matrix metallopro 2teinase 23 (stromelysin21)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2ea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 2009,13(05):203--204
[6] 陈长英,伍钢,张明智;夏枯草提取物体内外对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生长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12(02):146—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