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夏季枯黄亦成药

合集下载

夏枯草的功效有哪些

夏枯草的功效有哪些

夏枯草的功效有哪些夏枯草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又名夕句、乃东、铁色草、散血草等。

性寒,味苦、辛,入肝肾二经。

它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用药部位全草或者花穗。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夏枯草的功效,一起来看看吧!夏枯草的名称来源“夏”字在《说文》据小篆字形,会意,从页,从臼,从攵。

页( xié),人头。

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

合起来象人形。

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指中国人也。

如在《书·舜典》说到:“蛮夷猾夏。

”孔传:“夏,华夏。

”但这里的“夏”是指时间单位—“夏季”。

一年12个月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各90天。

其中第二季就是“夏季”。

我们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今天公历的六、七、八)三个月。

因为“夏枯草”通常在冬至后开始生长。

到夏至,也就是6月21日左右开始,夏枯草基本就快要收割了,所以称“夏枯草”。

也是因为“夏枯草”经历了漫长的寒冬,和炎热的夏天。

这两个极端的温度所以也才造就了“夏枯草”的灵气。

冬天是阴寒冰冷之气为主导,《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

此时世间万物无论是人还是植物均是外冷内温的一个状态(请参考民间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样才可以保持和天地之间一个和谐的形式。

这点在《伤寒论·平脉法》也有类似的文献记载:“夏月盛热,欲裸其身,冬月盛寒,欲著复衣”。

外部温度越是寒冷,内部温度越是要温热。

所以一直到“夏至”,夏枯草内部的热能也就消耗完毕,所以才是一到“夏至”就枯萎,所以称“夏枯草”。

这点在古籍中明确的记录。

如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中“四月采收,五月枯”;清代杨时泰《本草述钩元》中“但茎之《本草图解》:“夏枯草苦辛微寒,独入厥阴,消瘰疬,散结气,止目珠痛。

此草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

目痛瘰疬,皆系肝证,故建神功。

”应用1/治肺痨民间有“大麦头子草”(因夏枯草之花,形同麦穗,故名),治痨病的单方:每日用夏枯草30g,鲜草加倍,煎浓汁,加蔗糖少许,和服,连服3个月可愈。

夏枯草

夏枯草

夏枯草夏枯草为唇形目唇形科植物。

一般是在夏季采取半干燥果穗入药,但在台湾市场多见全草使用。

在一般凉茶铺都有卖夏枯草饮料。

主要生长于疏林、荒山、田埂及路旁,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由于此草夏至后即枯,故有此名。

夏枯草 Xiakucao[编辑本段]简介【出处】《神农本草经》。

【中药材学名】Spica Prunellae。

【科属】唇形科夏枯草属。

【别名】【异名】夕句、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铁色草(《纲目》),棒柱头花(《中国药植志》),大头花(《浙江中药手册》),灯笼头、羊肠菜、榔头草(《江苏植药志》),白花草(《河北药材》),胀饱草(《山东中药》),棒槌草(《中药志》),干叶叶(《陕西中药志》),锣锤草、东风、牛枯草、地枯牛、广谷草(《湖南药物志》),六月干、棒头柱(《闽东本草》)。

【基原】本品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 Labiatae 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is Linn. 的干燥果穗。

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棒状,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

全穗由数轮至10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 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

每一苞片内有花3 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 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

体轻质脆,微有清香气,味淡。

以色紫褐、穗大者为佳。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其他各省亦产。

西藏、云南尚以刚毛夏枯草的花穗及果穗同等入药。

【植物形态】Prunella vulgaris Linn.多年生草本,高13—40厘米。

茎直立,常带淡紫色,有细毛。

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或疏生锯齿。

轮伞花序顶生,呈穗状;苞片肾形,基部截形或略呈心脏形,顶端突成长尾状渐尖形,背面有粗毛;花萼唇形,前方有粗毛,后方光滑,上唇长椭圆形,3裂,两侧扩展成半披针形,下唇2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花冠紫色或白色,唇形,下部管状,上唇作风帽状,2裂,下唇平展,3裂;雄蕊4,2强,花丝顶端分叉,其中一端着生花药;子房4裂,花柱丝状。

夏枯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与用量

夏枯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与用量

夏枯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与用量1. 夏枯草的基本介绍夏枯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属于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又称为夏草、夏草草等。

夏枯草的茎干细长,多分枝,叶片狭长而尖,花序呈圆锥形,花冠呈蓝色或紫色。

夏枯草主要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如田边沟边、路旁等。

2. 夏枯草的主要成分夏枯草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成分包括:•生物碱类:夏枯草素、苦味甜菊碱等。

•黄酮类:异黄酮、儿茶素等。

•酚酸类:咖啡酸、槲皮素等。

•挥发油类:茴香醚、龙脑醚等。

•香豆素类:香豆素、伽玛牛磺胺酸等。

3. 夏枯草的常见功效和作用夏枯草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清热解毒: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性疾病,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利尿通淋:夏枯草可促进尿液排泄,对于尿路感染、水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抗菌消炎:夏枯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对于皮肤感染、痈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抗氧化:夏枯草中的酚酸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

•改善睡眠:夏枯草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镇静效果,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4. 夏枯草的主治常见疾病和用量根据夏枯草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可以用于以下常见疾病的治疗:1.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夏枯草可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

可将夏枯草煎煮成水,用水漱口或涂抹于溃疡面。

2.尿路感染:夏枯草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对于尿路感染症状明显的患者,可将夏枯草煎煮成水,每日饭前饭后饮用。

3.皮肤感染:夏枯草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症状。

可将夏枯草煎煮成水,用于患处外洗或涂抹。

4.失眠:夏枯草具有镇静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可将夏枯草煎煮成水,晚上睡前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建议遵循以下用量:•煎煮:每次取夏枯草15克,加水500ml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即可。

清肝散结,药食两用夏枯草

清肝散结,药食两用夏枯草

或剪下花穗 ,晒干 即可 药用。
会引起过 敏反应 ,如皮 肤麻疹 、丘疹或
冶疗肝 火上 炎所致 的 目赤 肿痛 ,可 红 斑 、全 身瘙痒 ,胃部 不适 、头晕 、心
功效与主治
中 医认 为 ,夏 枯 草 性 味 苦 、辛 、 寒 ,入肝 、胆经 ,有 清肝 火 ,散郁 结及
配伍 桑叶 、菊花 、决 明子 ;治疗 肝阴不 悸 等 。因夏 枯草 中的皂苷 成分对 胃有 刺
治 肝虚 目痛 、赤 白带 下 、血崩 、打伤 、
刀 伤 、瘰 疬 ( 不论 已溃未 溃 ,或 日久 成
漏脓 。冶瘰疬 ,清 上补下 ,去眼
作菹茹 ,极佳 美 。”表明 夏枯草 作 为菜 时 间 ,直接作 用于病灶 处。
蔬食用 在 当时 是十 分受欢迎 的 。现代 用 于食疗 可烹 制成夏枯 草瘦 肉汤 、夏枯 草 菊花瘦 肉汤 、夏枯草 海带 煲猪骨 、夏枯 草 黄豆木 耳凉茶 等药 膳 ,可 清肝 明 目,
代 《 本草 衍 义 》记载其 “ 初 生嫩叶时 做 酒敷患处 ,每 日换 1 次。 菜 食之 ,须 浸洗 淘去苦 水 。”明代姚 可 成汇辑 的 《 食物 本草 》 电指 出 ,夏枯 草 “ 嫩 苗渝过 ,浸 去苦味 ,油 盐拌之 ,以 急性扁桃体 炎 :夏枯草3 0~6 0 g ,水 煎2 次 ,混合药 液后 1 日内频频服 完 ,服 时徐徐 咽下 ,以延 长药液 在咽 部的滞 留
切热郁 肝经 等证 ,得此 治无不 效 ,以其 得 藉 解 散之 功耳 。 若 属 内 火 ,治 不 宜
用。” 《 本 草纲 目》记载 : “ 夏枯草 , 气味 ( 茎 、叶 )苦 、辛 、寒 、无毒 ;主
验 方 介绍
急性乳腺炎 :鲜夏枯草6 0 g ,捣烂 ,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夏枯草【中药名】夏枯草xiakucao【别名】夏枯球、棒头草、白花草、铁线夏枯、铁色草、灯笼草、棒槌草。

【英文名】Prunellae Spica。

【药用部位】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L.的果穗。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有匍匐茎。

茎方形,直立,高达40厘米,带红色,被有向上的细毛。

叶对生,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1.5~6厘米,宽0.5~2.5厘米,全缘或有疏齿,两面均有毛,下面有细点,基部叶有长柄。

轮状花序密集成顶生假穗状花序;苞片心形,具骤尖头;花萼唇形,上唇3齿,下唇2齿,果熟时由于下唇2齿向上斜伸而闭合;花冠紫、蓝紫或红紫色,上唇盔状,下唇3裂,中间裂片边缘有流苏状小裂片,花冠筒内基部有毛环;雄蕊4枚,2强,花丝顶端2叉,一叉具药;子房上位,4裂。

小坚果矩圆状卵形。

花期4~6月,果期6~10月。

【产地分布】生于路边、山坡、田野、草丛中。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及果穗柄,晒干。

【药材性状】棒状,略扁,长1.5~8厘米,直径0.8~1.5厘米,淡棕色或棕红色。

全穗由数轮至十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

每一苞片内有花3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

体轻。

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性寒,味辛、苦。

归肝经、胆经。

【功效与作用】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大剂量30克,水煎服。

用治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疠、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药理研究】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抗炎、免疫抑制、降血糖、抗菌、抗病毒、抗细胞毒作用。

【化学成分】薄层层析鉴定证明,不同生长时期的果穗(红棕色、青色、黑色)均含熊果酸、齐墩果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夏枯草皂苷A、夏枯草皂苷B、伞形花内酯、油酸等成分,黑色果穗所含熊果酸的量较低,而根和茎叶检不出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与食用方法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与食用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与食用方法
导语:夏枯草为唇形目唇形科植物。

一般是在夏季采取半干燥果穗入药,但在台湾市场多见全草使用。

在一般凉茶铺都有卖夏枯草饮料。

下面就来看看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与食用方法吧!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与食用方法
夏枯草有什么作用?夏枯草为唇形目唇形科植物。

一般是在夏季采取半干燥果穗入药,但在台湾市场多见全草使用。

在一般凉茶铺都有卖夏枯草饮料。

下面就来看看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与食用方法吧!
夏枯草的功效:
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

治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

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夏枯草的作用与功效

夏枯草的作用与功效

夏枯草的作用与功效夏枯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学名为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属于藜科。

夏枯草也被称为苦苣草、迷醉蒿、苏木、苹藜等,是我国中草药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夏枯草叶片呈绢质状,茎呈多棱状,叶和茎的背面被簇毛,花序为顶生穗状花序。

夏枯草采收后需要晒干保存,药性主要含在叶片中,叶片有强烈的迷香气味。

夏枯草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主要功效包括驱虫、祛湿、治疗腹痛、抗菌杀虫、清热解毒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夏枯草的作用与功效。

一、驱虫作用夏枯草作为驱虫的药草,被广泛应用于驱除人体内外寄生虫。

夏枯草对蛔虫、钩虫、蟯虫等寄生虫有很好的杀虫效果。

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性油,具有强烈的挥发性香气,可驱赶肠道寄生虫,防治蛔虫病,并能有效抑制其再次孵化。

夏枯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驱虫,包括口服、外敷、熏蒸等。

口服方式主要通过制成丸剂或水煎剂服用,可以快速杀灭肠道寄生虫。

外敷方式适用于皮肤感染或痒症,并能杀灭皮下寄生虫。

熏蒸方式则适用于室内环境消毒、驱虫。

二、祛湿作用夏枯草具有祛湿作用,能有效改善湿邪导致的身体不适。

中医认为,湿邪侵袭人体会引起腹胀、腹痛、泄泻等症状。

夏枯草可以通过祛除体内湿气,改善湿邪所致的不适症状。

夏枯草祛湿作用主要通过清热利湿、燥湿化痰的药理作用实现。

夏枯草中富含挥发性油,具有强烈的药效。

挥发性油进入人体后,能刺激大肠、小肠等消化系统的黏膜,促进消化酶的分泌,提高消化功能,有效改善湿气所致的胃肠道不适。

三、治疗腹痛夏枯草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特别是对腹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夏枯草可以通过舒张平滑肌,减少肠道蠕动,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此外,夏枯草还能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从而减轻腹痛症状。

夏枯草治疗腹痛主要通过制成口服剂或水煎剂服用。

常用的制剂有夏枯草丸、夏枯草胶囊等。

夏枯草对腹痛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剂量的控制,避免出现不适。

四、抗菌杀虫夏枯草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杀虫作用。

夏枯草的简介

夏枯草的简介

夏枯草的简介哎,你知道吗?在咱们这个多彩的自然界里,有种草儿,它夏天茂盛却自名“夏枯草”,听起来就像是个有点小傲娇的家伙,对吧?这可不是我瞎编的,这夏枯草啊,真的就是这么个独特存在。

夏天,当大多数草木都拼了命地往上窜,绿得发亮,晒得油油的时候,夏枯草却悄悄地在田间地头,或是山坡野岭上,不紧不慢地铺展开来。

它的叶子,绿得那叫一个清新脱俗,就像是用清晨的露珠洗过的,看着就让人心里头舒坦。

而且啊,这叶子边缘还带着点小锯齿,摸起来既不扎手,又让人觉得有点意思,就像是大自然特意给它们镶了边似的。

不过,最神奇的还是它的名字——夏枯草。

你说这草吧,明明夏天长得好好的,为啥偏偏要叫个“夏枯”呢?原来啊,这夏枯草有个习性,就是到了夏天快结束的时候,它就开始慢慢变黄,然后枯萎了。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咱们常说的“好汉不提当年勇”,或者“花无百日红”的感觉?但这夏枯草啊,它枯归枯,可枯得有讲究,枯得有味道。

你知道吗?这夏枯草枯了之后,可不光是变成了一堆干草那么简单。

人家可是个宝贝疙瘩,中医里头常常用它来入药。

夏枯草啊,性寒,能清热,还能散结消肿。

就像是个老中医,专门对付那些因为热气、火气大引起的小毛病。

你比如说,有时候咱们上火了,喉咙肿痛得跟火烧似的,这时候泡点夏枯草水喝喝,嘿,那效果,简直了!比吃冰棍还解暑,比喝凉茶还降火。

而且啊,这夏枯草还有个好处,就是它不挑人。

老人小孩,男的女的,只要是对症了,都能用它来调理身体。

这就像咱们平时说的“一碗水端平”,夏枯草可不管你是谁,只要你需要它,它就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你。

说起来啊,这夏枯草还有点像咱们生活中的那些老朋友。

平时可能不显山不露水,但一到关键时刻,总能给你最贴心的帮助。

它不像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整天就知道炫耀自己,夏枯草就是那么朴实无华,默默地在角落里生长,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所以啊,每次我看到夏枯草,心里头都会涌起一股子暖流。

这不仅仅是因为它能治病救人,更是因为它教会了我一个道理:做人啊,就得像夏枯草一样,不管环境怎么变,都要保持自己的本心,默默努力,默默奉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枯草—夏季枯黄亦成药
夏枯草,又名夏枯球、夏枯花,枯草穗,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一般在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入药。

由于此草春季开花,夏至后即干枯,故有此名。

中医认为,夏枯草性辛、苦,寒。

归肝、胆经。

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

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癭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常与菊花,桑叶配伍治目赤肿痛;与浙贝、海藻配伍治疗癭瘤。

《本草图解》言其“枯辛微寒,独入厥经,消瘰疬,散结气,止目珠痛”。

药理研究证明,夏枯草主要含有三萜类、有机酸类、黄酮类、多糖、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感染、抗菌及抗病毒、抗氧化、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夏枯草药食俱佳,《本草衍义》言“夏枯草……初生嫩叶时作菜食之”。

《食物本草》言“夏枯草,味辛苦,寒,无毒……,嫩苗渝过,浸去苦味,油盐拌之,极佳美”。

现代常将夏枯草用于清热降火的凉茶和祛火的汤水中,以达到驱除湿热、防暑降温的功效。

枯菊茶
【材料】
夏枯草10克,野菊花10克。

【做法】
将两药洗净后置茶壶内,开水冲泡5~10分钟,代茶频饮。

【功效】
可平肝疏风,清利头目,适用于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肝火偏旺者。

夏枯草煲瘦肉
【材料】
猪瘦肉60克、夏枯草10克。

【做法】
猪瘦肉洗净,切片,夏枯草清水洗净,一齐放入汤煲中,加水600毫升,煲20~30分钟,加盐调味,食肉喝汤。

【功效】
清火降压。

夏枯草海带煲猪骨
【材料】
猪骨250克、夏枯草20克、海带50克。

【做法】
猪骨和夏枯草清水快洗,海带洗净泡发、切成小片,一齐放入汤煲中,加水2000毫升,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适用于上火、淋巴结肿大等病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