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卧薪尝胆》语文教学设计

《卧薪尝胆》语文教学设计

《卧薪尝胆》语文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卧薪尝胆》语文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卧薪尝胆》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对成语故事由来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2、训练学生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有没有听说卧薪尝胆一词?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卧薪尝胆》一词的由来。

二、老师讲故事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认真倾听。

三、讨论
1.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四、学生讲故事
1、小组内讲故事。

2、班内讲故事。

3.评一评谁讲得最好?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1、师小结。

2、课后请把这个故事讲给伙伴听。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6篇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6篇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6篇《卧薪尝胆》教学设计1一、揭题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

(读题)2、这个精彩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呢?请同学们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______和___都想征服_________ ,___________强大起来。

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谁?(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1 、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

(2)出示自然段。

(3)齐读,思考:画出写“卧薪”和“尝胆”的句子。

谁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卧薪尝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板书:卧薪尝胆)。

(4)勾践作为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5)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2、学习2、3自然段。

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兵败求和(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启示:会稽是越国的国都,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评议)(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些什么?(小组练说)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

理解:后患指什么?一名扮演吴王回答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2)交流出示: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 ,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

卧薪尝胆 教案

卧薪尝胆 教案

卧薪尝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卧薪尝胆”的成语来源和含义,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讲解“卧薪尝胆”这一成语的由来和含义。

2.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成语的实际应用。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和应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源起和用法,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卧薪尝胆”成语的由来和含义,引导学生理解。

2.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相关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实际应用。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化对成语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将“卧薪尝胆”这一成语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然后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 讲解“卧薪尝胆”成语的由来和含义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猜测,尝试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由来。

然后逐步向学生讲解成语的正确含义和源起。

3. 阅读理解和讨论让学生阅读一篇与“卧薪尝胆”成语相关的短文,然后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成语的实际应用,并发掘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4.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场景,并在其中运用“卧薪尝胆”这一成语。

最后让每组进行展示,并进行班内评选。

5. 总结评价通过学生的展示,引导学生总结和评价今天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卧薪尝胆”这一成语的正确含义和源起,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实际应用。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

融入现代教育:《卧薪尝胆》的课堂教案设计2

融入现代教育:《卧薪尝胆》的课堂教案设计2

融入现代教育:《卧薪尝胆》的课堂教案设计2。

一、课堂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堂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伍子胥的事迹,掌握“卧薪尝胆”寓意,并且把这个寓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了解在学习和生活中,必须要面对挑战才能够取得成功的道理。

二、课堂教学重点难点1、《卧薪尝胆》故事的理解2、学生如何运用“卧薪尝胆”这个典故寓意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三、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1、互动讲述法在课堂上,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讲述的方式,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这个典故和寓意。

2、小组研究法通过小组研究的方式,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在团队合作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这个典故和寓意的理解。

3、思维导图法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有条理地弄清这门课程的知识内容,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法来整理和总结课程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卧薪尝胆这个丰富的典故。

四、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1、课堂开场,教师通过互动的方式来介绍伍子胥的故事,并讲述他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才能够完成他的雄心壮志。

2、教师介绍“卧薪尝胆”的寓意,并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了解到在生活中必须要克服困难和面对挑战,才能够取得成功。

3、通过小组研究的方式来深入了解伍子胥的故事。

每个小组分别介绍他们所阐述的内容,实现团队协作,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法来整理和总结课堂内容,增加课堂的思维导向,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理解力和分析思辨能力。

五、课堂教学步骤1、教师通过互动的方式来介绍伍子胥的故事,并讲述他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才能够完成他的雄心壮志。

2、教师介绍“卧薪尝胆”的寓意,并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了解到在生活中必须要克服困难和面对挑战,才能够取得成功。

3、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内容,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讲述自己的理解以及发现其中的问题。

4、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康而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

5、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法来整理和总结课堂内容,或直接通过口头表述来检查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思维力。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卧薪尝胆》,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资料(如越王勾践的历史背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讲述越王勾践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吗?谁来说说。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卧薪尝胆”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卧薪尝胆”的精神去面对困难。

5.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和“卧薪尝胆”的精神。

如有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卧薪尝胆》教案教学设计

《卧薪尝胆》教案教学设计

《卧薪尝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卧薪尝胆》这篇文章。

(2)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会如何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卧薪尝胆》这篇文章。

(2)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

(2)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越王勾践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越王勾践的故事。

(2)简要介绍文章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查找生字词,并互相交流学习。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章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启发学生思考。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卧薪尝胆”精神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勇敢面对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卧薪尝胆》教案11篇

《卧薪尝胆》教案11篇

《卧薪尝胆》教案11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卧薪尝胆》教案11篇,供大家参阅。

《卧薪尝胆》教案1一、教学要求:1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2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认读词语: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知道他们都想征服对方。

二、精读过渡:老师请你们看看这幅图,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这幅图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1 、理解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板书:卧薪尝胆(4)同学们,这可是越王勾践啊,贵为越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报仇雪恨这句话也是这段的中心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交流归纳: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

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两个不忘说明了什么?(仇恨和耻辱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2 、牵动理解2 ——3 自然段师: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兵败会稽(补充资料)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1)理解第二自然段越国打了败仗,出现了哪些情况?会稽一战,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越国士兵死伤无数,越国子民家破人亡,后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的越王已经是走投无路了,用书上的词语是:万般无奈。

课文《卧薪尝胆》的教案

课文《卧薪尝胆》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卧薪尝胆》优秀教案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卧薪尝胆》的内容,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勾践的刻苦精神和坚韧意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课文《卧薪尝胆》的朗读与理解。

2. 勾践的刻苦精神和坚韧意志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课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2. 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卧薪尝胆》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环节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卧薪尝胆》,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解释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环节三:合作探讨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勾践卧薪尝胆的原因和意义。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环节四: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课文《卧薪尝胆》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勾践的刻苦精神和坚韧意志。

环节五:情感升华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从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中学到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结合历史故事,以勾践卧薪尝胆为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品质和事件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卧薪尝胆的意思和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拓展知识面,了解历史上发奋图强的经典故事
3、联系实际谈谈卧薪尝胆的精神在生活中的运用和意义
4、了解“万般无奈”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越王勾践所忍受的屈辱;了解吴王的傲慢
2、联系实际谈谈卧薪尝胆的精神在生活在中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4’)
1、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许多了不起的皇帝和国王,你知道有哪些?怎么知道的?(指导
学习方法:课外知识的获得的途径—阅读、看电视、听广播)
生回答
2、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成语故事里就有两个王,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是谁?生回

3、师:同学们都找到了,他们是: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板书)
4、师:2000多年前,吴国和越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越国战败变得很弱,而吴国很强。

(相机贴卡片:弱强)
战后的越王落得怎样的下场?而吴王表现怎么样?请自由读课文找一找。

(二)、了解越王无奈和忍受的屈辱(10’)
1、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生汇报:越王:万般无奈只好给吴王当奴仆吴王:骄傲(板书)
(师评价: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
你真聪明,读书的速度可真快啊!)
3、师:难道越王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4、生回答,师否定,引导到“万般无奈”
5、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越王万般无奈?(只好,求和)
6、师:你知道奴仆是什么样的人吗?
生汇报(师评价指导:父母不是奴仆,保姆不是奴仆)
师:老师来画给你们看看,了解奴仆。

奴:先画半边的“女”,这个女人弯着腰,跪在地上听从命令;可是还有人用大手打她,这样没有人格地位的女人是:奴。

(师边说边画)
仆:这是个侧立的人,他不仅要干活,还有人在他的尾巴、上插上一根羽毛呢!
7、指导朗读:
师: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越王只好去做奴仆。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越王的万般无奈,谁愿意来读一下!
(师:老师感觉你这王此时很快乐嘛。

/如果在读得慢一些就更好了!/你能读得比他还要好吗?)
师:听了大家读的,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大家看老师读得怎么样?
学生评价,师生共读课文(生个别读------指点------齐读课文)
(三)、过渡:俗话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越王夫妇来到吴国做奴仆,一做就
是几年,请大家边读课文边用比画一画。

(10’)
生汇报: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突出“整整”这个词的朗读,要求读出韵味来。


1、师:三年来,他在吴国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住的是什么?
生回答
2、导读:A、整整三年,他穿的是————————
B、整整三年,他住的是————————
C、整整三年,他为吴王————————
3、这种日子让你去过一天你能忍受吗?
(引导理解这样连最基本的人格都没有了,生不如死)
4、师:越王是王啊,他以前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生描述王的生活)现在,让他做这
么多的事,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引导学生体会,教师情感要激动)耻辱、屈辱、侮辱,奇耻大辱。

过渡:而这种屈辱,他忍受了多长时间啊?
生汇报:三年,
师:三年多少个日夜啊?(1000多个日日夜夜)每一天都是度日如年,无法煎熬。

5、齐读课文
小结:越王在吴国真是受尽屈辱啊。

(四)、了解吴王的骄傲(4’)
过渡:越王万般无奈地做奴仆,受尽屈辱,而吴王怎么样呢?
生汇报:小组内说一说,请同学再说
1、师:如果大家是吴国的谋臣,大家会对吴王说什么?
生汇报:
(师扮演吴王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要再说了,区区小国,何足挂齿。

/他已经是我的阶下囚了,我还怕他?/不要再提了,我意已决,让他来做我的奴仆。


小结:
过渡:如果你是越王,你回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国家;恢复了人身自由;重登国王宝座,你会怎么做?
生自由汇报
师:真的越王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
(五)、理解卧薪尝胆的深刻含义(7’)
生汇报:白天 ------------ 黑夜--------------
用一个词语概括:卧薪尝胆
1、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请边读课文,边用笔画一画。

2、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3、师:请大家看看书中的插图;(似乎是若有所思)想一想越王睡在柴草上、尝苦胆时会想些什么?生汇报(在学生的发言中积极评价引导学生理解:发愤图强)
4、师:越王如果只是睡一天,尝一次苦胆,是真正的卧薪尝胆吗?
生回答:20多年
5、师导读:20年,他白天-------------------------------
20年他晚上---------------------------------------
20年他时刻不忘------------------------------------------
20年他时刻提醒自己不忘-------------------------------------------
小结:越王经过20多年的卧薪尝胆,越国变弱为强,灭了吴国。

5、师:大家想象战胜的越王会说些什么?战败的吴王又会说些什么?
(六)、拓展:(5’)
1、我们如今在生活中引用“卧薪尝胆”是叫我们还睡柴草,舔苦胆吗?
生发言,说出引申义。

2、师:我们国家现在和西方的强国相比,还是个弱国,我们的经济、军事势力还比不上别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发言,师及时评价
总结: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每天都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也会失败,只要我们拥有卧薪尝胆的这种精神,坚持不懈、发愤图强,就一定会从失败走向成功,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
(七)、作业:
1、回家查找资料越王是如何出奇兵灭了吴国。

2、把卧薪尝胆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要求:讲得生动形象,有感情。

板书设计:
卧薪尝胆
越王:万般无奈吴王:骄傲
弱强
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