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改革开放口述史

,
、
华、
谷牧 、
龚育 之、
刘鸿儒 、
曾
培 炎 、 徐 匡 迪 、 龙 新 民 等 约 6 0
位老 领 导 、 老 同 志进 行访谈 , 以
口 述 史的形式 ,
展 现改革幵 放 40
年 中 诸多 重大决 策 出 台 的过程 ,
全面回 顾改 革开 放进程 中重大 事 件的许 多鲜 为人知 的细节 。 内 容涉及审 判 “ 四 人帮 ” 台前幕 后、 真理 标准 问 题讨论 的 前
就 ,
显 示 中 国 特色 社会主 义能 为解 决 人类 问 题 贡 献 中 国 智
慧 和 中 国 方 案 。
激情 团 队 : 创 新成 就伟大 企业
英 约輪 ?
【
】
阿代 尔
著
团 队领导 者应 如何 识别 领 导并 激励 桀 、
骜 不 驯 的创 造性人 才 ?
如 何 平衡 自 由 和 秩 序 , 使 团 队 既能保 持
、
雀巢 等知 名 企业的 案
例 , 总结 出 了 伟 大企业兜借团 队 创 造力 成就长宵驻 业 的秘诀
联结 力 : 联结创 造 价值
丁伟 明 著
成 功 学 专 家 卡 内
联结 力
蕋 说 : “ 成 功 2 0 % 靠 聪 明 才 智 , 80% 靠 人
际关 系 。 ” 本 书 首 先
提 出 了 人 脉 资源 就 是
联 结 力 的 思 想 结 合 ,
心
理
学 、
社 会 学 理 论
揭 示 了 人 际 关 系 的来自奥 秘 分析 了 人脉通 道技 术 , 接着 指出 了 提升联 结 ,
力 的 三种 方法一 会做人 会识 人和会 管理 最
四年级改革开放史发言稿

四年级改革开放史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四年级改革开放史》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契机。
四十多年前,中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此走上了一条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道路。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国家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风潮,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
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更是人民的幸福和安康。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先驱者和英雄人物。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奉献了青春和汗水。
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才有了今天如此繁荣的国家。
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我们应该有责任和义务继续传承和发扬改革开放的精神。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要把握时代机遇,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能,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年级的我们,正值童年时光,但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我们是国家的希望。
只有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这个国家的栋梁之才。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改革开放的风采继续闪耀,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加坚定、更加稳固。
让我们一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工学分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1班姓名:***电话:584863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近代史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我们采访一位老人他所知道的历史,并编辑整理成口述史,但是我在学校这边没有认识的老人,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不认识的老人,于是我便打电话给我远在安徽老家的外公,在电话中对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
采访的主题是,您所感受到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
并根据这次电话采访写了一下的口述史: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
那么这场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怎么去规划这场改革的?改革的进程有哪些?改革前后中国的变化又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追寻过去吧!1.问:您好,请问您是什么时候才知道国家要改革开放的这个信息的呢?答:我们这些个小老百姓当时知道个啥?那时候又没有电视,网络什么的,只是八几年的时候吧,村里说是要实行包产到户,每家人按人口数分田地,人多则分到的田地就多。
那时候可热闹了,因为当时都是集体的,干农活也是所有人都一起,挣工分,吃大食堂,所以对于这种新玩意,大家都愿意去尝试一下!历史补充:包产到户最初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个农户最先开始实行的。
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
由于是以农户为单位负责完成整个农业生产周期内的全部生产任务,劳动的最终成果和承包户的经济利益联系比较直接,因此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
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包产到户逐步演变为包干到户的形式。
同时,包产到户也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创新!2.问:请问您知道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吗?答:这个嘛,当让是因为穷呗,穷则思变嘛!那时候我们国家很穷啊,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日冻挨饿,大食堂的饭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吃,而且供销社的商品也少的很,关键是你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因为买东西还需要各种票,比如粮票啊,布票啊等等,所以啊上头的人啊也要想办法啊,不能一直这么下去了啊,不然国家还不得完了?历史补充: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史五分钟讲解

改革开放史五分钟讲解改革开放是指中国在1978年以后,逐步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的进程。
下面我将在五分钟内简要讲解改革开放的历史。
改革开放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76年,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社会主义体制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上决定进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这被认为是改革开放的起点。
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标志着中国开始与西方国家进行合作和交流。
同年,中国对外贸易也迎来重大改革,实行了开放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并建立了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
这些改革政策为中国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
19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1984年,中国实施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得到了一定的承包地和物质奖励,从而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中国还进行了工业和企业的改革,引进了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
国有企业逐步进行了调整和改革,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鼓励。
19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推进了对外开放。
这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迅猛,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拉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年来看,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也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虽然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贫富差距的加大、环境污染等。
因此,中国也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以上是关于改革开放历史的五分钟讲解,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个简要的了解。
新版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工学分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1班姓名:张鹏电话:584863学号:201535560135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近代史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我们采访一位老人他所知道的历史,并编辑整理成口述史,但是我在学校这边没有认识的老人,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不认识的老人,于是我便打电话给我远在安徽老家的外公,在电话中对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
采访的主题是,您所感受到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
并根据这次电话采访写了一下的口述史: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那么这场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怎么去规划这场改革的?改革的进程有哪些?改革前后中国的变化又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追寻过去吧!1.问:您好,请问您是什么时候才知道国家要改革开放的这个信息的呢?答:我们这些个小老百姓当时知道个啥?那时候又没有电视,网络什么的,只是八几年的时候吧,村里说是要实行包产到户,每家人按人口数分田地,人多则分到的田地就多。
那时候可热闹了,因为当时都是集体的,干农活也是所有人都一起,挣工分,吃大食堂,所以对于这种新玩意,大家都愿意去尝试一下!历史补充:包产到户最初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个农户最先开始实行的。
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
由于是以农户为单位负责完成整个农业生产周期内的全部生产任务,劳动的最终成果和承包户的经济利益联系比较直接,因此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
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包产到户逐步演变为包干到户的形式。
我亲历陕西改革开放的几件事

改革开放40年■难忘的历程我亲历陕西改革开放 的几件事口述/陕西省原计委常务副主任李树元整理/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左伟r,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钱确立实行絲开放伟絲策贼已经40年了,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
抚今追音,心绪难平。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从思想观念解放开始,融入这如火如 荼的改革开狀潮,亲历了省上和单位的一#重大改革开贼践活动,从中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改革开放伟 大而麵的意义。
下面我将亲历改革开放的几件事,回眸如下。
改革开放首先必须思想 大解放,没有思想大解放,改 革开能行,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处于改革 开放前沿的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和沿海地区发展很快,为解放思 想,我省石化厅组织厅机关和直属 企业的领导,于1985年4月去深 圳、珠海、广州等地考察学习。
通 过考察学习,确实感到我们思想差 距很大,我们考虑问题老是离不开 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的观念, 凡事先看有没有上级文件依据,不 管这些文件当下是否还合适,不敢 “闯”,不敢“冒”。
其实,随着 改革开放出现了大量过去所未有的 新生事物,不可能苒套用过去的文 件,也不能用过去的文件束缚人们富于创造性的新思想新事物。
深 圳、珠海、广州建设了很多现代化 的髙楼大厦,如按过去艰苦奋斗、 干打垒精神,不准盖楼堂馆所,不 准盖超标准建筑的思想,是不可能建的,还有很多现代化游乐设施, 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搞中外合 资企业,不仅仅是引进先进技术, 还引进了国外管理模式,甚至由外 国老板来管,这在过去都认为是资 本主义的东西,姓“资”不姓 “社”。
这些旧观念不解决,思想 不解放,旧框框不打破’我们能发 展快吗?1985年7月,我带队组织考察国 外水煤浆气化制合成氨技术,国外 一些优秀企业技术装备、产品质 量、企业管理都比我们水平髙多 了。
在水泥厂参观居然看不到有粉 尘飞扬,不担心有粉尘落在我们雪白的衬衫上,连拉石灰石矿的汽车 都是密封的,进水泥厂时还要用水 清洗,防止汽车把泥土带进厂里, 这在我们国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可见其生产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以 及文明程度是何等的高啊!我们应 该向这些发达国家学习,不要因为 它是资本主义制的东西就不向人 家学习,这使我们的思想又进一 步解放。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工学分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1班姓名:张鹏电话:584863学号:201535560135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近代史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我们采访一位老人他所知道的历史,并编辑整理成口述史,但是我在学校这边没有认识的老人,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不认识的老人,于是我便打电话给我远在安徽老家的外公,在电话中对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
采访的主题是,您所感受到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
并根据这次电话采访写了一下的口述史: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那么这场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怎么去规划这场改革的?改革的进程有哪些?改革前后中国的变化又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追寻过去吧!1.问:您好,请问您是什么时候才知道国家要改革开放的这个信息的呢?答:我们这些个小老百姓当时知道个啥?那时候又没有电视,网络什么的,只是八几年的时候吧,村里说是要实行包产到户,每家人按人口数分田地,人多则分到的田地就多。
那时候可热闹了,因为当时都是集体的,干农活也是所有人都一起,挣工分,吃大食堂,所以对于这种新玩意,大家都愿意去尝试一下!历史补充:包产到户最初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个农户最先开始实行的。
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
由于是以农户为单位负责完成整个农业生产周期内的全部生产任务,劳动的最终成果和承包户的经济利益联系比较直接,因此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
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包产到户逐步演变为包干到户的形式。
关于改革开放的史料

关于改革开放的史料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中国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史料记录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化和国家的发展进步。
一些重要的史料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总结。
这些文件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另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纪念刊物也是重要的史料,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展进步。
这些纪念刊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和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激励着全国人民在新时代继续前行。
此外,一些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料也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许多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了改革开放时期的精彩故事和重要事件,为后人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提供了生动的资料。
改革开放的史料不仅包括正式文件和纪念刊物,还包括一些不太为人所熟知的档案资料。
这些档案资料记录了改革开放时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揭示了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和内幕,对于研究改革开放的历史和评价改革开放的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的史料是我们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宝贵资料,通过研读这些史料,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经验和启示,加深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史料出版和公开,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共同开创中国改革开放的美好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工学分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1班
姓名:***
电话:584863
学号:************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近代史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我们采访一位老人他所知道的历史,并编辑整理成口述史,但是我在学校这边没有认识的老人,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不认识的老人,于是我便打电话给我远在安徽老家的外公,在电话中对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
采访的主题是,您所感受到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
并根据这次电话采访写了一下的口述史: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那么这场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怎么去规划这场改革的?改革的进程有哪些?改革前后中国的变化又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追寻过去吧!
1.问:您好,请问您是什么时候才知道国家要改革开放的这个信息的呢?
答:我们这些个小老百姓当时知道个啥?那时候又没有电视,网络什么的,只是八几年的时候吧,村里说是要实行包产到户,每家人按人口数分田地,人多则分到的田地就多。
那时候可热闹了,因为当时都是集体的,干农活也是所有人都一起,挣工分,吃大食堂,所以对于这种新玩意,大家都愿意去尝试一下!
历史补充:包产到户最初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省凤
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个农户最先开始实行的。
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
由于是以农户为单位负责完成整个农业生产周期内的全部生产任务,劳动的最终成果和承包户的经济利益联系比较直接,因此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
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包产到户逐步演变为包干到户的形式。
同时,包产到户也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创新!
2.问:请问您知道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吗?
答:这个嘛,当让是因为穷呗,穷则思变嘛!那时候我们国家很穷啊,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日冻挨饿,大食堂的饭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吃,而且供销社的商品也少的很,关键是你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因为买东西还需要各种票,比如粮票啊,布票啊等等,所以啊上头的人啊也要想办法啊,不能一直这么下去了啊,不然国家还不得完了?
历史补充: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
3、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
4、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5、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3.问:您觉得改革开放之后,您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或者说有什么和改革以前有些不同了的?
答:不同吧,最大的不同就是老百姓可以吃饱穿暖了,再也不用忍冻挨饿了,而且现在的商品不仅数量多了,种类也变得丰富多样了,想买什么,在超市里随便逛一圈就能找到,十分方便!总之吧,不管怎样,改革开放带给老百姓们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啊!
历史补充: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
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
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
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一定比重。
改革开放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
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
以上说明,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以后三十年会怎样,现在已经有了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们期待着更好的日子,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4.问:您对未来中国的深化改革之路有什么样的期待呢?或者说,您希望未来的祖国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答:未来吧,不是我们这些老年人能够想象的出来的啦,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我希望,国家以后在你们这些年轻人手上能够越走越远,越来越强大!
历史补充: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
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本次采访结束了,我也收获了我需要的历史记忆,在这次采访中,我要感谢我的外公,感谢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我的采访,并且使我获益匪浅!他让我明白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历史必然性,也体会到老一辈的领导人的睿智和杰出的判断力!我也会更加热爱历史,关注历史,了解历史,谢谢!
机械151班张鹏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