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花开》第一章读写融通答案
语文花开七上答案

第4课 紫藤萝瀑布
1.A“槐”应读“huái B“酿”应读“niàng” C“嚷”应读“rāng” D “仃”应读“dīng” 2.(1)察言观色 (2)伶仃 (3)伫立 (4)忍俊不禁 (5)迸溅 3.《铁萧人语》 宗璞 冯钟璞 冯友兰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5.①流动欢笑 生长 ②焦虑 6. B(A项中“隧”应写成“穗”;C项中“蜜”应写成“密”;D项中“淀”应写成“绽”。只有B全正确) 7.①梦境,这个词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的香气迷人程度 ②“沉淀”是沉积的意思,文中指想像中的紫颜色沉到花穗的下部,显得深。形象地写出了紫色由浅到深的转变过程。 8.①拟人 ②比喻 9. D 10.本题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是揣摩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做此类题,应在把握句义的基础上,细心感悟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这段文字写紫藤萝花的花色。答案: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11. 对比 不仅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机盎然,还暗示了紫藤萝花甘于寂寞的个性特征。 12.答案:不罗嗦,因为前文说到了花开得热烈,反复运用,就把花当作顽皮的小孩在那里七嘴八舌一样,情态逼真。(解析:做这道题应放在文章中,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作用,紫藤萝花七嘴八舌地在说话说明花开得热烈。此题考查反复修辞方法的运用的表达作用。) 13.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紫藤萝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一派天真烂漫、童稚可掬的样子,突出了它盎然勃发的生机。(解析:这几个动词的恰当运用,不但体现了拟人修辞方法的妙处,而且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盎然生机。这道题考查关键词语运用的表达效果。) 14. 突出了紫藤萝花忍受巨大痛苦,疑虑不解地思索、小心翼翼地生长。暗示了当时禁锢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肃杀的政治气候。 15.昙花一现 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 16. D(解析:本文构思巧妙,先点明自己看过一次昙花开放的感觉“凄美而壮烈”,接着写与朋友品茶、聊天的“无味”“单调”,为下文写昙花开放做准备。正是因为全神贯注看昙花开放,所以花儿开放的声音格外惊人。) 17. 反复 拟人 “反复”如:花,很大很大;色,很白很白;味儿,浓郁强烈! “拟人”如:它尽情的享受人间蜂拥而来的爱 18.相似之处:通过对花的描写,结尾处都写出了对人生的感悟。 而本文作者赞昙花生命的短暂辉煌,说明作为一个人要珍惜生命,努力奋斗,创造辉煌。(此题考查我们比较阅读能力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本文《昙花》和课文《紫藤萝瀑布》都是以“花”为描写对象,都通过写花表达对人的生命的看法。只要认真研读两文结尾,体会一下,就能找到相似之处。本文写“它辉煌而来,辉煌而去。生命最短,不曾浪费一点一滴。”告诉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浪费生命。课文结尾则告诫人们不要为生命中的挫折所压垮,要看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19. “瀑布”一词写出了紫藤萝的花朵繁盛,也赋予它们动态美。(文章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一个窗口。对文章题目鉴赏要从文章主要内容入手。本文所描写的是紫藤萝,因此鉴赏点就落在“瀑布”一词上。瀑布,从悬崖上倾泻下来,其气势宏大。用瀑布形容紫藤萝花,把静物写活了,而且写出了花之多,花之密。做此类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再从原材料的语言、修辞、表现手法的妙处入手进行鉴赏。)
语文花开作业本答案

语文花开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语文花开》参考答案课文同步练习答案第1课走一步,再走一步1.①chuò;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è;⑥níng 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
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
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
11.要点:这是爸爸对“我”的劝告,也是我脱险的行动过程,也是我的人生感悟,说明要向困难挑战,才会战胜困难。
以此为题有形象性、动态感,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2.“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
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
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表达效果不好。
第2课:《在山的那一边》1.秘;惑;腾;痴;幻;瞬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4.上;膛;上;行;上;章;荡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语文花开答案

《语文花开》(七上)参考答案标点符号练习答案:1.D (这是一道错选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冒号、分号、引号以及引号内标点使用的掌握情况。
解答这类题,首先要牢固掌握题目要求所涉及到的几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语境。
最后要运用平时积累的有关标点符号使用中变化的规律去解决问题。
A、B、C三句中的标点运用是非常规范的,只有D句中引文末了用的是感叹号,按规定必须放在引号之内,所以是错的。
) 2.B(这是一道正选题,主要考查了冒号、问号、顿号以及引文末标点的用法。
A项中的冒号应该管到句子末尾,所以中间的句号用错了,只能用分号。
C项中开头的引文因为是问句,所以问号应该放到引号里面。
D项中“三四十”表示的是约数,所以中间不能用顿号。
而B项虽然用了两个问号,似乎有问题,但句子要表达的是两个连续的反问句,因此使用正确。
) 3.B (这到题与其他选择题不同的是给空缺处选择正确的答案。
解题的方法不应该先去判断选项,而是根据内容先试着给空缺处填标点,再去找合适的选项。
题目的关键处是中间三处标点,考查的是顿号、逗号和分号的运用能力,难度并不大。
) 4.D(这道选择题的难度显然更小一些,需要判断的标点只有四个,考查的是顿号、分号、引号和书名号的用法。
前三个的用法非常规范,唯有D选处是明显的错误,因为这里的“天人合一”既不是书名、篇名,也不是报刊名。
)修改病句答案:1.句末加上“的故事” 2.“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调换。
3.删去“经过”或者“使”4.“不但”放到“他”的后面5.“包头的八月”改为“八月的包头”6.删去“不”7.删去“不”8.把“销售、使用、生产”改为“生产、销售、使用”记叙文阅读小试身手一、外婆的小河1.外婆早晨时发现一个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头去了,因而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前边有一条小河。
2.从确信没有小河,到小河出现后的疑惑、惊愕。
3.示例1:选(1),对外婆的坚持,“我”在口头上作了妥协,其实内心并不认为小河真的存在。
语文花开练习题答案

语文花开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é jiàng)B.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C.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D. 恣意妄为(zì yìwàng wéi)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由于他勤奋学习,因此成绩优异。
C.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D. 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追求。
答案:C二、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共有108位,其中“智多星”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吴用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伶俐,才情出众,但同时身体虚弱,情感细腻,对爱情有着极高的追求。
2. 请列举《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人物及其作用。
答案:主要人物包括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等。
曹操是北方的霸主,企图统一中国;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对抗曹操;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智谋过人;周瑜是孙权的将领,指挥赤壁之战。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其文辞优美,意境深远。
请根据文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愿意在天下人之前承担忧虑,在天下人之后享受快乐,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情怀。
2. 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答案:这句话体现了作者超脱物欲,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情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展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七上语文花开复习资料全部复习资料

词、虚词的含义。做此类题要在具体语言全错,第一个是 “时候 ”的意思,第二个是 “时常 ”的意思; D 项有一处错误,第二个翻译成 “被 ”) 13.省略
了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 (此题考查文言文中数词运用的规律。文言文中一般省略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如 “山”指 “土砾 ”; “树 ”指 “丛草 ”。 15.捉 鞭 驱 初生牛犊不怕虎 16. 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第一单元检测
秋风一吹,蝉的生命就完结了,苦等了
17 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却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令作者感叹。
( 2)人生的价值是可贵的,生命短暂而渺小。我们应该为后人为社会留下一些玩味,留下
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8.小、坚硬、精致 9. “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16. D(解析:本文构思巧妙,先点明自己看过一
1 / 14
次昙花开放的感觉 “凄美而壮烈 ”,接着写与朋友品茶、 聊天的 “无味 ”“单调 ”,为下文写昙花开放做准备。 正是因为全神贯注看昙花开放, 所以花儿开放的声音格外惊人。 ) 17. 反复 拟人 “反
复 ”如:花,很大很大;色,很白很白;味儿,浓郁强烈!
雾边飞边叫 ⑤我把这个景象比作 “青云白鹤 ”的景观, 果然它们就像白鹤一样在云端飞鸣, 我为此高兴得不停地拍手叫好
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 它舌一吐, 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
10.D(此
题考查文学常识、文章内容和结构方式的特点。做此类题要对文章有全面的认识。
A、 B、 C 三项都对, D 项有误,沈复是清代文学家。 ) 11. ① √ ② √ ③ × 12. D (此题考查文言文中实
6 .①
语文花开八上答案

语文花开八上答案篇一:八下语文花开阅读参考答案《八年级下语文花开》参考答案课文同步练习答案第1课走一步,再走一步1.①chuò;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è;⑥níng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
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
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
11.要点:这是爸爸对“我”的劝告,也是我脱险的行动过程,也是我的人生感悟,说明要向困难挑战,才会战胜困难。
以此为题有形象性、动态感,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2.“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
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
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表达效果不好。
第2课:《在山的那一边》1.秘;惑;腾;痴;幻;瞬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4.上;膛;上;行;上;章;荡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七上语文花开答案(全部答案)

《语文花开》(七上)参考答案课文同步练习答案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一、1.秘;惑;腾;痴;幻;瞬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二、4.上;膛;上;行;上;章;荡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②“枯干”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我”对理想的渴望。
8.示例:“小草”象征顽强的生命,“蜡烛”象征无私的奉献,“太阳”象征光明。
9.绘声绘色;看法: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
理由: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
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
(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1.①chuò;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è;⑥níng 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 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
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二、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
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
语文花开

《语文花开》(七上)参考答案标点符号练习答案:1.D (这是一道错选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冒号、分号、引号以及引号内标点使用的掌握情况。
解答这类题,首先要牢固掌握题目要求所涉及到的几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语境。
最后要运用平时积累的有关标点符号使用中变化的规律去解决问题。
A、B、C三句中的标点运用是非常规范的,只有D句中引文末了用的是感叹号,按规定必须放在引号之内,所以是错的。
)2.B(这是一道正选题,主要考查了冒号、问号、顿号以及引文末标点的用法。
A项中的冒号应该管到句子末尾,所以中间的句号用错了,只能用分号。
C项中开头的引文因为是问句,所以问号应该放到引号里面。
D项中“三四十”表示的是约数,所以中间不能用顿号。
而B项虽然用了两个问号,似乎有问题,但句子要表达的是两个连续的反问句,因此使用正确。
)3.B(这到题与其他选择题不同的是给空缺处选择正确的答案。
解题的方法不应该先去判断选项,而是根据内容先试着给空缺处填标点,再去找合适的选项。
题目的关键处是中间三处标点,考查的是顿号、逗号和分号的运用能力,难度并不大。
)4.D(这道选择题的难度显然更小一些,需要判断的标点只有四个,考查的是顿号、分号、引号和书名号的用法。
前三个的用法非常规范,唯有D选处是明显的错误,因为这里的“天人合一”既不是书名、篇名,也不是报刊名。
)修改病句答案:1.句末加上“的故事”2.“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调换。
3.删去“经过”或者“使”4.“不但”放到“他”的后面5.“包头的八月”改为“八月的包头”6.删去“不”7.删去“不”8.把“销售、使用、生产”改为“生产、销售、使用”记叙文阅读小试身手一、外婆的小河1.外婆早晨时发现一个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头去了,因而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前边有一条小河。
2.从确信没有小河,到小河出现后的疑惑、惊愕。
3.示例1:选(1),对外婆的坚持,“我”在口头上作了妥协,其实内心并不认为小河真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 《一千张糖纸》 1.(2)收集、清洗糖纸 (3)献上糖纸却没换到电动狗 2.例如:①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更使外婆家不得安宁 ②她被 闹得坐不住了 ③我和世香互相看了看,没有名堂地笑起来 ④表 姑的许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 ⑤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 样一份快乐。 3.因为表姑的失信使“我”全力追逐的希望忽然成了泡影,这让 我悲愤、绝望,加之对世香的内疚所以觉得很累。(言之有理即可)
3. 线索:百合的成长过程。或:百合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过程。 写作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均可)。 (线索是作者选 材、组织材料的脉络。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是截然不 同的。写作手法,要在于平时积累。)
4. 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流露出赞美之情。或“百 合花的精神令无数人感动,触动人们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意思相近即可给分)。(此题是考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3.学会在简单中感受快乐,发现快乐,不必对生活中的磕磕绊绊 耿耿于心,难以释怀。 4.无固定答案。注意比喻修辞方法的运用与句式特点。
《带套袖的孙犁先生》 1.第一次见孙犁,他正在捡豆粒,他给了“我”一种亲切感。第 二次见孙犁,他正和保姆准备糊窗缝。“我”看到了他的朴实, 虽年老仍洋溢着活力与激情。第三次见孙犁他大约是在写作。 “我” 看到了他的平易近人、质朴热情。 2.借助“套袖”,表现了孙犁先生亲切热情、质朴勤俭、激情活 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人格魅力。 3.少时,“我”自视才高,便敢有当做家的梦想。现在看来,自 觉有些狂妄,故称“妄想”;那时,“我”自以为读了几篇文章, 就懂了孙犁。现在忆起,真是少年轻狂,故称“大言不惭”。
《幸福就在此刻》 1.揭示了全文中心:幸福在于抓住当下。
2.听了高明的意见而受到启发。过去的事情来不及衡量是否幸福, 将来的事情没必要揣测是不是幸福,幸福就在当下,在此刻。 3.没穿的衣服,没说出喜欢的人。反衬。
4.窝在心里:“窝”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怯于启齿的把很想 说的话憋在心里的情形。 折叠得整整齐齐:极富传神力的短语,比 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我”小心翼翼地把那些未说出口的话 语收藏在心中的样子。 扑啦啦地全部抖开:比拟的手法,形象地表 现了有朝一日“我”能大胆开口尽情诉说心中话语的情形。 5.围绕“把握当下的享受”来谈即可。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1.是按照“冬天、春天、夏天、秋天”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2.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 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生动地表现了莲花为了盛开,在春天里的 努力拼搏的情形。 3.总结全文,升华文章中心。
4.“如果”一词不可以删去。“如果”表示假设,表达了“我” 还没有达到“莲花”那种为追求在夏天的盛开而在冬天、春天、 秋天“不抛弃、不放弃”的奋进精神。抒发了向莲花学习的强烈 愿望。
《雪小禅:一枝飘逸而妖气的荷》
1.示例:深圳就是孺子牛,开拓往前。答别的也可以,是那么回 事就行。
2.作者的两个笔名,一个是“雪小禅”,一个是“银碗里盛雪”, 这两个笔名了都有“雪”字,洁白的“雪”象征着纯洁。“雪小 禅”三个字空灵、寂寞、耽美;“银碗里盛雪”五个字清凉而真 意,这两个笔名都晶莹剔透,是作者追求文字干净、唯美的象征。
《梅香》 1.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 的芳香。 2.穷人也会赏梅花(答成“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也可); 富人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 3.过渡或由叙述引入议论。 4.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蔽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
有的。(答成“他能品味到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也可)
《一件小事》 1.“我”因粗心给邻居注射时造成了肉体上的伤害,但邻居依然 原谅了我。 2.待人宽容大度;善良诚信;善解人意。 3.它警示“我”成功时不要飘飘然,面对别人的过失要有宽容之 心。 4.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既帮助了他人,也充盈了自己的胸怀,丰
富了自己的人生。
《长街短梦》 参考题目: 1.文中的“她”写诀别信的原因是什么?她为什么“突然不再去 想死和写诀别的信了”? 2.结合小说,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3.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4.请以“理想”为话题,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句话。
2.拟人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那条裤子的昂贵,表现了我 对那裤子的向往与渴望之情,更能突出母亲对儿子关心疼爱的细 腻情感。(修辞1分,分析2分。) 3.突出地写出了母亲盼望和儿子团聚的殷切心情,表达了母亲的 爱子情深。(点明“突出”二字1分,分析到位2分。) 4.要点“母爱就是心里总想着你,时刻挂念着你;无论形式怎样, 母爱始终相随。再结合自身体验说说。(围绕一个主题去说自己 的生活体验。)
《心田上的百合花》 1.“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着的特点。 “默默”表现了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这两个词语的表达 作用都结合了文段的主题回答的。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托物言 志的写法,借百合花写人的特点(采用拟人的修辞,把花当作人来写, 阅读时,可以把百合花当作某类人来理解)‟ 2. 排比、拟人、反复。(答对其中两个给2分,答对一个给1分)表现 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着的形象。(每个要点1分,共2分。) (此考点不是简单的修辞判断,而是考修辞的表达作用,不同修辞, 表达作用不同,要积累常见修辞的表达作用。答题时,可以选自己有 把握的修辞种类来回答。)
《为你,我说过多少颠三倒四的话》 1.(3分)希望儿子多吃好吃的又担心儿子不懂节制吃坏胃;希望 儿子别迟到又担心赶路快不安全;希望儿子完成作业再睡觉又担 心儿子因写作业而休息不好;希望儿子不重穿着又担心儿子不讲 究委屈自己;希望儿子不早恋又担心儿子不懂处理感情;希望儿 子成就大,志在四方又盼望与儿子朝夕相处。(每点1分,答出任 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4.示例一: “追逐”“一跑半天”表现寻求糖纸的兴奋不已, “不顾”“飞速捡起”写出攒够糖纸的急不可待这些词语表现了 “我”和世香追逐希望、守望幸福的心情。 示例二:加点词语写出“我”和世香走街串巷积攒糖纸的情形, 表现了“我”和世香急切期盼实现希望的心情。 5. 示例一:这个句子不仅描述了清洗糖纸的过程,更表现了孩子 对希望的急切渴盼,与下文希望的破灭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告 诫我们:不要伤害童心,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
5. 第一问:答到“嫉妒、诋毁、心胸狭窄”意思即可。第二问: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否则酌情扣分。(此题是发展性考题。拟人 化的手法,其实就是写人的。)
《随风吹笛》 1.清晰、高扬、穿透力强
2.活的画面和声音
3.①被笛声吸引,②被笛声震撼,③感动于笛声,④遗憾没有录下 笛声。 4.例:⑴人能录下昙花翕合花瓣的声音,但永远不能聆听到它绽放 生命的欢快。⑵人能绘下劲松参天挺立的英姿,但永远不能再现它破 坚石而出的毅力 5.自然是美丽的,自然是时刻变化的,人们应该时时体验自然,感 悟自然,融入自然,生命就会有价值,生活就会有意义。(意思对即 可)
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
景。
答案: 1.失子夫弃,觉得日子过得没什么指望。因为那老人称她“姑 娘”,就因为她其实永远是这世上所有老人的姑娘,生活还需要 她。
2.作者自有回答:“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 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 也愿意把这个梦做得生意盎然。”
示例二:这个句子主要描述清洗糖纸的过程。其中 “泡”“洗”“贴”“揭”四个动词用得十分贴切、传神,表现 孩子清洗糖纸的耐心细致和心灵手巧,也饱含着对糖纸的呵护和 珍惜之情。
示例三:糖纸从“皱皱巴巴”到“舒展”到“平整如新”,既表
现了糖纸由旧到新的变化,又体现了清洗糖纸劳动的快乐,这快 乐还蕴含着孩子对实现希望的执着和期盼。
2.买奖券实质上是自己以可能的方式把同情施予老人,所以感到
心安;同情老人有了一定的方式,能够尽一点对老人的责任,这
就是同情找到了“站立的地方”。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良、
富有同情心、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3.崭新、美艳的红色塑胶套与肮脏的身子、奖券形成十分鲜明的 对比。红色塑胶套是老人美好心灵的象征。 4.起到点题的作用。作者把老人的美好心灵,看作是“灌溉了我 们的心田”的“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美,存在于作者和 读者的心头,恰似好雪滋润大地,心灵之美滋润心田,使文章增 添浓浓的诗意。 5.流浪老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不以为苦,真诚地关心、祝愿每 一个向他买奖券的人。 人的美在于人的好本质;美存在于人的心头。
B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的茎叶比作一条绿丝 线, “可怜兮兮”将小草当作人来写,形象生动而又细致的描写 出小草在困境里脆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的怜爱之情,与下文写 它的皮实顽强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3.感情真挚、语言表述清晰即可。
4.面对自己的生命,面对出现的挫折和坎坷,人也应当象这舒心 草一般,有一颗淡定从容的心;象舒心草一样,“不怨艾,不忧 戚,在这被别的植物厌弃的地方意兴盎然地活出自己的一种精气 神。”; 爱生活,爱生命,人生在世,要少一些欲望;爱生活的 人,心中没有冬天。(写出一点,与原文吻合即可得满分)
3.雪小禅是一个唯美的人,她的身上充满了诗情画意,犹如她的 文字一样,淳朴、空灵、恬静,蕴含着自然之美,小众之美,宗 教之美。
《花间十六拍》 1.过年穿新衣 给他送纸条 主持系里元旦联会 大学同学聚会 2.设臵悬念,引起下文。 3.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我给他送纸条时兴奋而又紧张的心 理。 4.青春生活中的琐琐屑屑早已化为美好的回忆,而在光阴中的生 活状态——闲适、稳妥、简单才是我真正追求的。(意思对即可)
《铁凝的微笑》 1.不能删去。文章先写写一次抓捕行动的失败后的失落和茫然不 知所措的烦躁,接着写在电视上看到铁凝微笑后内心顿时平静下 来。以此衬托铁凝微笑的魅力。 2.铁凝的微笑了包含了:仁爱和大气,博爱与平和;那么生动, 那么平实,那么暖人。 3.人与人,哪怕是陌生人,相互之间,要多一些帮助、支持、关 爱、尊重……这样人际关系才和谐,矛盾和纠纷才会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