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2023年语文花开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答案

2023年语文花开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答案一、听力部分(共25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1. C2. B3. A4. B5. C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6. A7. B8. A9. C 10. B第三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1.A 12. B 13. C 14. A 15. C12.B 17. A 18. B 19. A 20. C13.A 22. C 23. B 24. C 25. B二、单选题(共30分)第一部分选择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 B2. A3. C4. B5. C2. D 7. A 8. C 9. A 10. B3. D 12. B 13. C 14. A 15. D第二部分任务型阅读(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6.underwater robots17.from the pack18.swim19.camera-based navigation system20.to explore the underwater world三、阅读理解(共40分)第一部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共20分;每小题2分,满分20分)21.B 22. C 23. D 24. B 25. A22.D 27. C 28. B 29. A 30. C第二部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共20分;每小题2分,满分20分)31.D 32. C 33. A 34. B 35. D32.A 37. C 38. D 39. B 40. A四、写作部分(共40分)第一节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41.dictionary 42. geography 43. scientist 44. pollution45. vehicles42.invention 47. interest 48. educational 49. creative 50.communication第二节书面表达(共30分)请你根据以下要点,写一篇60词左右的短文。
语文花开七文言文比较册答案

语文花开七文言文比较册答案以下是语文花开文言文的答案兴宗幼为父廓所重,与亲故书曰:小儿神气似可,不入非类室,不与小人游。
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兴宗行己恭恪,光禄大夫北地傅隆与父廓善,兴宗常修父友之敬。
后拜郎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
孝武新年拜陵,兴宗负玺陪乘。
及还,上欲因以射雉,兴宗正色曰:今致虔园陵,情敬兼重,从禽犹有余日,请侍他辰。
上大怒,遣令下车,由是失旨。
又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瞻送,兴宗时在直,请急①诣朗别。
上知尤怒。
时殷琰据寿阳为逆,上遣辅国将军刘勔攻围之。
四方既平,琰婴城②固守。
上使中书为诏譬琰,兴宗曰:天下既定,是琰思顺之日,陛下宜赐手诏数行。
今直使中书为诏,彼必疑其真。
不从。
琰得诏,谓刘勔诈造,果不敢降,久乃归顺。
其先见如此。
注:①请急:请假。
②婴城:调兵绕城。
1、对下列四句加点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无所顾惮惮:害怕B、致虔园陵。
虔:拜祭C、请急诣朗别诣:前往D、果不敢降果:果然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业尚素立见称。
①上欲因以射雉。
②其先见如此。
②周朗以正言得罪。
A、两个见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见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C、两个见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见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3、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
得失:正确与错误。
B、亲戚故人无敢瞻送,瞻送:探望送行。
C、陛下宜赐手诏数行。
手诏:亲自写诏令。
D、时殷琰据寿阳为逆。
为逆:作反,判乱。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4、从禽犹有余日,请侍他辰。
A、跟随皇上射猎还有机会,请等别的日子(再去打)吧。
B、打猎以后还有空闲时间,请等别的日子(再去打)吧。
C、打猎以后还有空闲时间,让我找其他时间(再奉陪)吧。
D、跟随皇上射猎还有机会,让我找其他时间(再奉陪)吧。
5、①神气似可②由是失旨A、①神态似乎还可以②因此违背了皇帝的命令B、①神情气质还不错②从此失去了皇帝的欢心C、①神态似乎还可以②从此失去了皇帝的欢心D、①神情气质还不错②因此违背了皇帝的命令6、今直使中书为诏,彼必疑非真A、现在直接让中书省写诏令,他就一定怀疑(您)没有诚意。
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语文花开》(七上)参考答案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一、1.秘;惑;腾;痴;幻;瞬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二、4.上;膛;上;行;上;章;荡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②“枯干”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我”对理想的渴望。
8.示例:“小草”象征顽强的生命,“蜡烛”象征无私的奉献,“太阳”象征光明。
9.绘声绘色;看法: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
理由: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
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
(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1.①chuò;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è;⑥níng 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 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
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二、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
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
语文花开七年级阅读理解

语文花开七年级阅读理解语文花开,是七年级学生在阅读和理解能力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更为丰富和复杂的文本,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力。
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表层理解,更是对文本深层含义、作者意图以及文化背景的深入探究。
在七年级,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通常已经从简单的字词理解,发展到能够分析和评价文本的能力。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通过上下文来推断生词的意义,如何识别文本中的隐喻和象征,以及如何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们被鼓励去思考文本背后的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以及这篇文章对于读者有什么意义。
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七年级的学生也开始学习如何做笔记和总结,这是提高阅读理解效率的重要技能。
通过做笔记,学生们能够记录下阅读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他们在阅读后进行复习和深入讨论。
在阅读理解的练习中,学生们通常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本,如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
每种文本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阅读策略和理解方法。
例如,阅读小说时,学生们需要关注人物、情节和环境;而阅读诗歌时,则需要关注语言的节奏、韵律和意象。
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们还需要广泛阅读,不断接触新的文本和作者。
通过阅读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作品,学生们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对不同文化和观点的理解。
总之,七年级是学生们在阅读理解上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培养出对文本深入理解和欣赏的能力。
这不仅对他们的学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学习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
七上语文花开练习册答案

第1课春1.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描绘出春天的草、花、风、雨、人,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 春花春风春雨3.反复的修辞手法,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4.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
表达了作者春天来临时的无限欣喜,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以及受到活力四射的春天的强烈感染与鼓舞。
5.这句话与写花是相关的,是侧面烘托。
写蜜蜂的多,衬托出花的香甜;写蝴蝶欢飞,衬托出花的色彩艳丽。
这样写,还赋予静态的春花的画面动态的美,使春花图更有诗情画意。
6.从触觉写春风的轻柔、温暖;从嗅觉写春风的(芬芳怡人)芳香浓郁,从听觉写春风的和悦(悦耳动听)。
7.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
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的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
所以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则层次不明显,表达效果没有这样强烈。
8.⑴“钻”表明春草破土萌发的挤劲,显示了不可压抑的生命力;若用“长”只是一般的说明,不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
⑵“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响声,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叫”只能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浓。
⑶因为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是含蓄地写了春风。
“织”字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
用“下”字太普通,没有这么多意蕴。
9.⑴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景象,表达了对百花怒放的春天的喜爱之情。
⑵作者连用两个比喻,把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花在阳光下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0.wēng suō niàng sǒu hè liáo wēng lì shū kē cháo zhēng yùn hōng11.散文朱自清佩弦学者民主战士12.⑴排比拟人⑵引用比喻⑶比喻排比⑷反复拟人13. 欣欣然窠巢繁花嫩叶呼朋引伴黄晕烘托蓑笠稀稀疏疏、静默14.B 15.⑴D ⑵B ⑶C ⑷A16.⑴视觉⑵听觉⑶嗅觉⑷视觉⑸听觉⑹视觉第2课济南的冬天1.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赞美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下文描写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联系的。
语文花开课文同步练习答案

课文同步练习答案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一、1.秘;惑;腾;痴;幻;瞬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二、4.上;膛;上;行;上;章;荡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②“枯干”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我”对理想的渴望。
8.示例:“小草”象征顽强的生命,“蜡烛”象征无私的奉献,“太阳”象征光明。
9.绘声绘色;看法: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
理由: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
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
(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1.①chuî;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â;⑥níng 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 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
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二、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
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
七上语文花开复习资料全部复习资料

词、虚词的含义。做此类题要在具体语言全错,第一个是 “时候 ”的意思,第二个是 “时常 ”的意思; D 项有一处错误,第二个翻译成 “被 ”) 13.省略
了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 (此题考查文言文中数词运用的规律。文言文中一般省略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如 “山”指 “土砾 ”; “树 ”指 “丛草 ”。 15.捉 鞭 驱 初生牛犊不怕虎 16. 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第一单元检测
秋风一吹,蝉的生命就完结了,苦等了
17 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却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令作者感叹。
( 2)人生的价值是可贵的,生命短暂而渺小。我们应该为后人为社会留下一些玩味,留下
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8.小、坚硬、精致 9. “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16. D(解析:本文构思巧妙,先点明自己看过一
1 / 14
次昙花开放的感觉 “凄美而壮烈 ”,接着写与朋友品茶、 聊天的 “无味 ”“单调 ”,为下文写昙花开放做准备。 正是因为全神贯注看昙花开放, 所以花儿开放的声音格外惊人。 ) 17. 反复 拟人 “反
复 ”如:花,很大很大;色,很白很白;味儿,浓郁强烈!
雾边飞边叫 ⑤我把这个景象比作 “青云白鹤 ”的景观, 果然它们就像白鹤一样在云端飞鸣, 我为此高兴得不停地拍手叫好
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 它舌一吐, 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
10.D(此
题考查文学常识、文章内容和结构方式的特点。做此类题要对文章有全面的认识。
A、 B、 C 三项都对, D 项有误,沈复是清代文学家。 ) 11. ① √ ② √ ③ × 12. D (此题考查文言文中实
6 .①
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电子版2021

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电子版20211、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单选题] *A.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正确答案)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江油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D.为了防止“新冠”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我国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
2、“参”字是个多音字,在“参军”“人参”“参差”三个词语中的读音各不相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了一个严实。
[单选题] *包围裹(正确答案)盖4、2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酝酿(rùn)抖擞(sǒu)收敛(liǎn)神采奕奕(yì)B.贮蓄(zhù)坍塌(tān)怂恿(sǒnɡ)拈轻怕重(niān)(正确答案)C.虐待(nüè)棱镜(línɡ)附和(hè)参差不齐(cēn)D.镶嵌(xiānɡ)莅临(wèi)怅然(chànɡ)咄咄逼人(duō)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遗憾浓酣B、色调协调C、娇柔骄傲(正确答案)D、意境景色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撰文(zhuàn)炫耀(xuàn)嗔怪(zhēn)伺候(sì)B、捧场(pěng)贮藏(zhù)锲而不舍(qiè)瑰丽(guī)(正确答案)C、瓜葛(gé)勾当(gōu)皈依(guī)山冈(gáng)D、深奥(ào)陨石(yǔn)角斗(jiáo)收敛(liǎn)7、1在接待和答询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了解对方的意图,要抓住关键,恰当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花开》(七上)参考答案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一、1.秘;惑;腾;痴;幻;瞬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二、4.上;膛;上;行;上;章;荡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②“枯干”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我”对理想的渴望。
8.示例:“小草”象征顽强的生命,“蜡烛”象征无私的奉献,“太阳”象征光明。
9.绘声绘色;看法: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
理由: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
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
(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1.①chuò;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è;⑥níng 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 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
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二、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
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
三、11.要点:这是爸爸对“我”的劝告,也是我脱险的行动过程,也是我的人生感悟,说明要向困难挑战,才会战胜困难。
以此为题有形象性、动态感,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2.“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
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
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表达效果不好。
第3课短文两篇(《蝉》、《贝壳》)1.liǎn ké líng bēi 2.chán蝉鸣chán 禅师liǎn 收敛jiàn 刀剑shù宽恕nù愤怒wēi 微笑huī 国徽3.①收敛②聒聒③卑微④一丝不苟4.A并不矛盾。
5.:?,。
6.D 7.(1)秋风一吹,蝉的生命就完结了,苦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却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令作者感叹。
(2)人生的价值是可贵的,生命短暂而渺小。
我们应该为后人为社会留下一些玩味,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8.小、坚硬、精致9.“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 10.“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11.对上苍塑造生命之精心、一丝不苟的感叹和赞美。
12.提示:从对生命意义的感悟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3.因为在等待中,“我”感受到蚕破茧成碟的过程是蕴藏着一次生命复活的坚实的梦。
14.(1)变异:在文中指蚕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2)窒息:在文中指(生存)困难窘迫。
15.作者看到眼前(姿态翩舞)的碟,想到了它的沉睡就是一个生死相连(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理)的梦。
16.承上启下,由上文蚕破茧化蝶过渡到对人生的思考。
17.示例:一旦走出束缚,世界广阔无限。
千年的黑暗,孕育了瞬间的光明。
18.指人生道路山上的障碍,如低微的出身、平庸的相貌、痛苦的遭遇等。
用自尊、自信、毅力、勇气、智慧去扫除人生道路上的障碍。
19.相同点: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20.不同点:①《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②《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③《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第4课紫藤萝瀑布1.A“槐”应读“huái B“酿”应读“niàng”C“嚷”应读“rāng” D “仃”应读“dīng”2.(1)察言观色(2)伶仃(3)伫立(4)忍俊不禁(5)迸溅3.《铁萧人语》宗璞冯钟璞冯友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5.①流动欢笑生长②焦虑6.B(A项中“隧”应写成“穗”;C项中“蜜”应写成“密”;D项中“淀”应写成“绽”。
只有B全正确)7.①梦境,这个词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的香气迷人程度②“沉淀”是沉积的意思,文中指想像中的紫颜色沉到花穗的下部,显得深。
形象地写出了紫色由浅到深的转变过程。
8.①拟人②比喻9.D 10.本题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是揣摩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
做此类题,应在把握句义的基础上,细心感悟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这段文字写紫藤萝花的花色。
答案: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11.对比不仅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机盎然,还暗示了紫藤萝花甘于寂寞的个性特征。
12.答案:不罗嗦,因为前文说到了花开得热烈,反复运用,就把花当作顽皮的小孩在那里七嘴八舌一样,情态逼真。
(解析:做这道题应放在文章中,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作用,紫藤萝花七嘴八舌地在说话说明花开得热烈。
此题考查反复修辞方法的运用的表达作用。
)13.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紫藤萝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一派天真烂漫、童稚可掬的样子,突出了它盎然勃发的生机。
(解析:这几个动词的恰当运用,不但体现了拟人修辞方法的妙处,而且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盎然生机。
这道题考查关键词语运用的表达效果。
)14.突出了紫藤萝花忍受巨大痛苦,疑虑不解地思索、小心翼翼地生长。
暗示了当时禁锢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肃杀的政治气候。
15.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
16.D(解析:本文构思巧妙,先点明自己看过一次昙花开放的感觉“凄美而壮烈”,接着写与朋友品茶、聊天的“无味”“单调”,为下文写昙花开放做准备。
正是因为全神贯注看昙花开放,所以花儿开放的声音格外惊人。
)17.反复拟人“反复”如:花,很大很大;色,很白很白;味儿,浓郁强烈!“拟人”如:它尽情的享受人间蜂拥而来的爱18.相似之处:通过对花的描写,结尾处都写出了对人生的感悟。
而本文作者赞昙花生命的短暂辉煌,说明作为一个人要珍惜生命,努力奋斗,创造辉煌。
(此题考查我们比较阅读能力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
本文《昙花》和课文《紫藤萝瀑布》都是以“花”为描写对象,都通过写花表达对人的生命的看法。
只要认真研读两文结尾,体会一下,就能找到相似之处。
本文写“它辉煌而来,辉煌而去。
生命最短,不曾浪费一点一滴。
”告诉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浪费生命。
课文结尾则告诫人们不要为生命中的挫折所压垮,要看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19.“瀑布”一词写出了紫藤萝的花朵繁盛,也赋予它们动态美。
(文章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一个窗口。
对文章题目鉴赏要从文章主要内容入手。
本文所描写的是紫藤萝,因此鉴赏点就落在“瀑布”一词上。
瀑布,从悬崖上倾泻下来,其气势宏大。
用瀑布形容紫藤萝花,把静物写活了,而且写出了花之多,花之密。
做此类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再从原材料的语言、修辞、表现手法的妙处入手进行鉴赏。
)第5课童趣1.zhìmiǎo lìlì怡壑癞蛤蟆2.明察秋毫——比喻为人十分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3.《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自传沈复4.A B D 5.①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物外之趣②丘壑③庞然大物6.①通“僵”,僵硬的意思。
②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③正④兴趣⑤未染色的,本色⑥鞭打(此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
做此类题要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掌握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古汉语知识。
)7.描写心情的句子,可以使人感觉到“察物纹理”时的投入,聚精会神,情随物动,别有一番情趣,从而突出了文章的情趣。
(做此题,先在阅读课文时勾画出“怡然称快”“不觉呀然一惊”等描写心情的句子,然后深入体会它们的作用。
此题考查描写心情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8.第一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下文具体描写“物外之趣”,因此第一段与全文是总分关系。
(明确这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要先理解此段的内容,体会此段与全文的关系,及与各段的联系。
第一段中的“物外之趣”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9.①见到微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细密之处。
②夏天的蚊子嗡嗡地像雷声一样,我便把它们模拟成在天空中飞舞的仙鹤。
③心里这样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④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⑤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一样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不停地拍手叫好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它舌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10.D(此题考查文学常识、文章内容和结构方式的特点。
做此类题要对文章有全面的认识。
A、B、C三项都对,D项有误,沈复是清代文学家。
)11.①√ ②√ ③×12.D(此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
做此类题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具体分析。
A、C项解释全对;B项全错,第一个是“时候”的意思,第二个是“时常”的意思;D项有一处错误,第二个翻译成“被”)13.省略了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
(此题考查文言文中数词运用的规律。
文言文中一般省略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
如“二虫”应译成“两只虫”。
)14.“庞然大物”指癞蛤蟆;两只小虫;“山”指“土砾”;“树”指“丛草”。
15.捉鞭驱初生牛犊不怕虎16.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