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句

合集下载

宾语前置与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与状语后置
A “你凭什么了解燕王呢 B 你为什么哂笑子路呢
C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D 什么原因让你来到这里呢?
介词结构后置,也称状语后置(标志性 词语:于、乎、以)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 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
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⑵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不然,籍何以至此?
2020/9/28
2
C.反问句或叙述句中,当需要强调宾
语时,用“之”或“是”字使名词或代 词宾语前置。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⑵夫晋,· 何厌之有?·
·
20⑶20/9/28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3
·
·
A.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C.反问句或叙述句中,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
例句
属何种情况 “××”是“××”宾语
1、子将安之 ?
B
2、微斯人,吾谁与归?
B
安之 谁与
3、何以战?
B
何以
4、吾子未之思也 .
A
5、孔子云:“何陋之有?” C
6、唯命是从
C
之思 何陋 有
命从
宾语前置高考对应练习:
1、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 置宾语的一项是 (3分)(08年广东卷)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2020/9/28
·
·
7
高考对应练习
1 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09年 江苏卷 3分)
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 为什么(什么原因)呢?

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

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

倒装句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几种文言句式的特点。

2、学会辨析以上句式,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宾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

考纲表述: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考查题型:翻译题。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文言句式在高考中虽然没有单独设题,但是在翻译题中,有时会碰到文言句式,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下面我们主要学习倒装句的几种类型。

二、倒装句的几种类型谓语前置句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后。

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

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宾语前置句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在文言文句中,宾语通常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面,但有时也会出现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样就造成了宾语前置,当然,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

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焉,胡,奚,曷”等,它们做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例:良曰:“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沛公安在?《鸿门宴》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唯命是从。

唯你是问。

2、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

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

巧借成语学文言句式

巧借成语学文言句式

巧借成语学文言句式半塔中学时飞教学八余年来,越来越体悟到成语还有一种不大为人注意的妙用:大凡古汉语中不易为同学理解的特殊句式,与其声嘶力竭地正面解释,不如拈来一条含有类似语言现象的成语,稍加说解点拨,同学每每茅塞顿开。

很多同学因找不到学习的技巧而苦恼,那么我们不妨通过成语来学习。

1、宾语前置句。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宾语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在学习“忌不自信”、“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样的句式时,我们不妨通过“岁不我与、时不我待”等成语来理解,从而明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第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在学习“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的句式时,我们不妨通过“何患无辞、何罪之有、何去何从”等成语来理解,从而明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条件: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第三,“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在学习“无乃尔是过与”、“宋何罪之有”、“何厌之有”这样的句式时,我们不妨通过“不此之图、唯命是听、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才是举、马首是瞻”等成语来理解,从而明确其基本的语法结构:“前置宾语+是(之)+谓语(动词)”,其中“是”、“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2、状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动词之前,或主语之前,做句中或句前状语。

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用作补语,翻译的时候,习惯上把它当作状语,所以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而从古代汉语脱胎而来的成语中也常有这种用法。

状语后置现象在成语中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于”字结构的成语,这类成语是由介词“于”和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

如:“无济于事”中“于事”是状语,放在了谓语“无济”后面,现代汉语语序应是“于事无济”。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倒装句是指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使得谓语位于主语之前。

倒装句可以用来强调句子中的某个部分,或者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宾语前置是指将句子中的宾语提到谓语之前,以便更加突出宾语的重要性。

这种语法结构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

状语后置是指将句子中的状语放在句子的结尾,以便更加突出状语的作用。

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词语,如“快乐地唱歌”、“非常努力地学习”等。

状语后置常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需要注意的是,倒装句、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都是为了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或者更加符合语言习惯而采用的语法结构,但它们并不是必须遵守的语法规则。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句式总复习

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句式总复习
“东向” 东向” 东向 “向东” 向东” 向东
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 介宾结构, 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三是用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是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介词宾语
1、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 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 敢违背。 敢违背。 2、太师, 您撞谁呀? 太师, 您撞谁呀? 3、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 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 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 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 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 其在君乎? 者,其在君乎?”
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名家指路》P251~~254第22~~26题 名家指路》 第 题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 得意地说: 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 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 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 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 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 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 太师, 您撞谁呀? 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 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 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 说话的是我嘛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 啊!”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 公说: 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状语后置句式

状语后置句式

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朋友
44、故燕王欲结交于君。 传》
在西河以外的渑池会面
《廉颇蔺相如列
45、会于西河外渑池。 列传》
《廉颇蔺相如
46、为降虏于蛮夷。
《苏武传》
47、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传》
48、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张衡传》
49、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46、为降虏于蛮夷。
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荆轲刺秦王》
4、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
巩固练习
1、佚之狐言于郑伯。
《烛之武退秦师》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
4、使毕使于前。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苏武传》
47、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传》
特别喜欢对天文阴阳历算方面的问题思考
48、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张衡传》
虽然他的才能比世人都要高,但是没有骄傲自大的情感。
49、风乎舞雩。
到舞雩台上吹吹风
《四子侍坐》
总结: (一) 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词结构后
置。其中尤以“于”“以”“乎”构成的介词 结构居多。
22、月出于东山之上。 赋》
《赤壁
23、徘徊于斗牛之间。 赋》
《赤壁
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记》
《游褒禅山
2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
22、月出于东山之上。 赋》 明月从东山后升起
《赤壁
23、徘在徊斗于宿斗与牛牛之宿之间间。徘徊。 赋》

文言文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文言文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文言文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后面,但是当宾语前有状语时,宾语就会被前置。

而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后面,但是当定语过多或者过长时,在不影响清晰度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定语后置。

例如:原文:吾有一友,来自遥远之地,善于弹琴,声音宛若天籁。

中文:我有一个朋友,来自远方,他擅长弹琴,音色美妙动听。

原文: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中文: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王朝,时间为公元前221年。

高中文言文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高中文言文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高中文言文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高中文言文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王义翔语文学习室高中文言文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一、动词后宾语前置1.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或表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类句子叫否定句。

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谓语前。

如:“不吾知也”,“毋吾以也”《侍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庄子秋水》2.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多为“何”,其他还有“谁、孰、安、焉、胡、曷、奚”等,他们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前。

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沛公安在”《鸿门宴》3.“之”为提宾标志“何——之有”句式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信陵君窃符救赵》“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4.“是”作标志或“惟——是”、“惟——之”句式“无乃尔是过欤”《季氏将伐颛臾》“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成语“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惟才是举”、“惟马首是瞻”就是这种格式。

在这里,可将副词“惟”译为“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表强调,“是”是提宾标志,不译。

二、介词后宾语前置常见介词为“于、以、为、从、与、自、向”等,在以下情况,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1. 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宾语前置。

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 介词宾语为方位词,宾语前置“项伯、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3. 一些固定用法中,如“何以”,“是以”即此类用法。

多为“以”的宾语前置,如:“一言以蔽之”(成语)“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文言文倒装句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二、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三、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四、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 前置。 •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 般句中必须有 “不”“未”“毋”“无”“莫”等否定 词); • 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 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硕 鼠,硕鼠,莫我肯顾” “恐年岁之不吾 与”
•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 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有时, 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 “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然予于此居,多可喜,亦多可悲) “鸡栖于厅”(鸡于厅栖) “尝居于此”(尝于此居) “室西连于中闺”(室西于中闺连) “其制稍异于前”(其制于前稍异)
宾语前置的句子
《氓》“秋以为期”(以秋为期)
《离骚 “恐年岁之不吾与”(恐年岁之 不与吾) 《短歌行》“何以解忧”(以何解忧)
《赤壁赋》“何为其然也”(为何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而今在安哉) “而又何羡乎”(而又羡何乎) 《项脊轩志》“且何谓阁子也”(且谓何阁 子也)
状语后置
•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 “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 •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 学》)
宾语前置句
•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 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 会前置,其条件是: •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 前置。如:“沛公安在?”(《史记· 项羽 本记》) “而今安在哉”这种类型的句子 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 奚、曷、胡、恶、安、焉等)。
•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如: “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静女》:“俟我于城隅”(于城隅俟我)
《赤壁赋》:”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 游) “月出于东山之上”(月于东山之上 出) “徘徊于斗牛之间”(于斗牛之间徘 徊)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
《项脊轩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