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儿科护理学免疫缺陷病患儿的护理

胎儿和新生儿有产生IgM的B细胞,但无产生 IgG和IgA的B细胞。
分泌IgG的B细胞于2岁时,分泌IgA的B细胞于 5岁时达成人水平。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类别,其转运过程为 主动性。 大量IgG通过胎盘发生在孕娠后期。
单核/巨嗜细胞
新生儿发育已完善,但因缺乏补体、辅助因子, 其趋化、黏附、吞噬、氧化杀菌均较成人差。
新生儿接触抗原或过敏原的类型和剂量不同直接 影响单核/巨嗜细胞,将影响新生儿日后的免疫 状态。
中性粒细胞
出生时(15-20)×109/L 6-12小时(21-28)×109/L 1周后12×109/L 婴儿期10×109/L 8岁接近成人水平
7 岁-
6.09~12.85 0.52~2.16 0.67~2.46
12 岁-
6.98~14.26 0.92~2.50 0.56~2.18
15 岁~18 岁 7.54~16.02 0.89~3.24 0.72~2.28
儿童感染增加的几个时期
早产
足月 6月龄 入托幼机构
病例
患儿 男 15个月 于生后8月、12月患肺炎2次,给予 抗感染治疗后,均于2周后治愈出院。本次因右踝部虫咬 后皮肤化脓持续不愈而要求免疫学检查。
临床特点:
男,5-6月龄以后,反复化脓性细菌性感染
免疫学特征
几乎没有生成抗体的能力
各类免疫球蛋白浓度低下 IgG < 2g/L ( <200mg/dl ) IgA <0.02g/L ( <2mg/dl ) IgM <0.1g/L ( <10mg/dl ) 循环B细胞显著减少,通常占淋巴细胞0.5%以下
儿科复试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开场白尊敬的面试官,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您的学校]的[您的姓名],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儿科专业的复试面试。
在此,我想对评委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给我这个展示自己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机会。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介绍和回答您们的问题。
二、自我介绍1. 基本信息我叫[您的姓名],性别[男/女],出生年月[日期],籍贯[地区]。
本科就读于[您的学校]儿科专业,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得[具体奖项或荣誉]。
2. 专业学习在本科学习期间,我对儿科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了科研项目,发表了[论文题目],并参加了[科研项目名称],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实习经历在临床实习期间,我曾在[医院名称]儿科进行轮转,期间跟随经验丰富的医师学习,熟练掌握了儿科常见病的诊疗流程和护理措施。
实习期间,我认真负责,积极参与各项医疗活动,获得了科室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4. 个人特长我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临床实践中,我善于观察、分析问题,能够迅速找到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我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冷静,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面试题目及解答1. 题目:请简要介绍儿科常见的几种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解答:儿科常见的疾病有感冒、肺炎、腹泻、手足口病等。
治疗方法包括:(1)感冒:对症治疗,如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物等。
(2)肺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抗感染治疗、吸氧、雾化吸入等。
(3)腹泻: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4)手足口病:对症治疗,如使用抗病毒药物、退热药等,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2. 题目:请谈谈你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理解。
解答:儿科护理工作是一项充满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职业。
我认为,儿科护理工作应具备以下特点:(1)关爱患者:关注患儿的身心健康,给予关爱和温暖。
免疫系统的发育和适应性

免疫系统的发育和适应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与生俱来的自然免疫系统和后天获得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在不同阶段都经历了许多困难的发育和适应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一. 免疫系统的发育人类免疫系统最初从胚胎的早期开始发育。
在第三周和第四周的胚胎阶段,细胞分化和分裂的过程使胚胎发展出三个胚层(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
免疫细胞主要来自中胚层。
这些细胞向不同方向发展并从中胚层向外移动,形成免疫系统的基础结构。
最初的免疫细胞包括前体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在胎儿的早期,胚胎的肝脏、脾脏和骨髓成为儿童的免疫系统。
胎儿期间,脾脏是胎儿的主要免疫器官。
在婴儿期,骨髓逐渐成为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并逐渐替代肝脏在免疫生理学中的作用。
接下来,随着免疫系统的不断成熟,人体建立了一个复杂的免疫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和器官。
这些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生殖腺、肝脏、结肠和肠系膜淋巴结等。
这些器官不断发育并在整个人的生命周期中不断发挥作用。
二. 免疫系统的适应性人体还拥有一种由后天获得的适应性免疫系统。
适应性免疫系统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系统,可以识别和消灭各种外来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这个系统还具有记忆力,可以促进人体对接触感染的记忆和防御能力。
适应性免疫系统通过查找和攻击特定的抗原来实现其功能。
抗原是一种外来物质,如病菌、癌细胞或微生物。
适应性免疫系统中包含T细胞和B细胞。
T 细胞通过识别和攻击抗原来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而 B 细胞则通过产生抗体来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
这些免疫细胞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不断发育和成熟,以满足人体长期的免疫需要。
三. 免疫系统的重要性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至关重要,对人体健康的维护有着巨大的影响。
免疫系统的缺失或衰弱可能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疾病。
免疫缺陷也可能会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免疫系统的健康对于个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对全球公共卫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儿科学》小儿免疫系统特点

小儿免疫系统特点免疫系统发生、发育始于胚胎早期,到出生时尚未完善,随着小儿年龄增长逐渐达到成人水平,故小儿,尤以婴幼儿,通常处于生理免疫低下状态。
以下从三方面概述小儿免疫系统特点:一、特异性细胞免疫(T细胞免疫)(一)胸腺胸腺是淋巴样干细胞分化发育为成熟T细胞的场所,出生时可在X线胸片前上纵隔部位显影,直到3~4岁时胸腺影在X线胸片上消失,到青春期后胸腺开始萎缩。
【真题库】男性患儿,出生后表现持续性鹅口疮,9个月后因真菌性肺炎死亡。
尸检发现其胸腺发育不全。
此患儿发生持续感染主要由于(2001)A.继发性免疫缺陷B.细胞免疫缺陷C.体液免疫缺陷D.吞噬细胞缺陷E.补体系统缺陷[解析]:婴幼儿期尸检发现其胸腺发育不全提示T细胞功能缺陷,因此应是细胞免疫缺陷引起。
(二)T细胞足月新生儿外周血中T细胞绝对计数已达到成人水平,其中CD4细胞数较多,CD4/CD8的比值高达3~4,以后逐渐下降,2岁时达到2,为成人水平。
小于胎龄儿及早产儿的T细胞数量较少,约在1月龄时上升至足月儿水平,但小于胎龄儿的T细胞数在1月龄时仍低于足月儿。
(三)细胞因子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过程中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CD4+T淋巴细胞受到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可以分化为两个功能性亚群,即Th1和Th2,这两个亚群又分别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Th1可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r-干扰素(IFN-r)及a-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Th2细胞可产生白细胞介素4、5及l0(IL-4、IL-5、IL-10)等。
新生儿时T细胞功能差于成人,IFN-r产量为成人的l/8~1/10,IL-4产量为成人的l/3,因此T细胞免疫应答向Th2偏移。
约在3岁以后IFN-r及IL-4才达到成人水平。
【真题库】(33~34题共用备选答案)(2005)A.1岁B.2岁C.3岁D.4岁E.5岁33题.小儿T细胞分泌IL-4达成人水平的年龄是答案:C(2005)34题.小儿T细胞分泌INF-γ达成人水平的年龄是答案:C(2005)二、特异性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一)骨髓和淋巴结骨髓既是造血组织,又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起到类囊的功能。
免 疫 缺 陷 病

TH1 TH3 Tr
TH2
TH17
IgM
ProB
PreB B
Plasma
IgM
CFU IgG
RBC Plet PMN MØ
B Plasma
IgA
B Plasma
IgG IgA
IgE
• 细胞因子(IL-1~18,TNF,IFN-r,IGFβ-1)
B Plasma
• 表面标记(CD28-B7,CD40-CD40L,MHCI,Ⅱ,细胞因子受体等)
血清C3含量测定 总补体溶血力(CH50)测定 原理:血清补体能通过经典途径溶 解被抗体结合的绵羊红细胞 正常值:50~100μ/ml
50
22.3 22.2 21.1
p 21
11.4 11.3
11.2
11.2 12 13
q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基因诊断
慢性肉芽肿病(CYBB) 备解素缺陷(PFC) 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WASP)
迟发皮肤超敏反应*
代表TH1细胞功能 应同时进行5种以上抗原皮试
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检测(CD3、CD4、CD8) T细胞功能检测
48
3.吞噬作用检测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 <1.0×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硝基四唑氮蓝染料(NBT)还原试 验
正常人刺激后﹥90%,CGD<1%
49
4.补体检测
CTL、NK、ADCC、
补体、PMN
淋巴细胞凋亡
11
巨噬细胞(APC) 树突状细胞(DC)
CD4
MHCII Ag
T 细胞
TCR
抗原提呈
12
CD40L
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小儿免疫系统总的来说是发育尚不够完善,但由于IgG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于是出生后6个月以内小儿有母体来的IgG以及自身产生的IgG等,此段时间患麻疹等传染病较少,主要是被动免疫在起作用。
一、非特异性免疫系统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主要为中性多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胎儿期开始发育,至出生后可达8~13×109个/L(8000~13000个/mm3),72小时后下降至0.4×109/L(400个/mm3),维持一定低水平,2~3周后再度上升达正常。
小儿时期血清中的促吞噬因子功能比成人低,使中性粒细胞的游走能力及吞噬功能差,但其直接杀菌功能与成人相似。
另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还有清除血中微血栓的作用。
2.屏障作用:小儿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尤其是新生儿期,易因皮肤粘膜感染而患败血症。
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易患颅内感染。
其它如胎盘屏障的发育也较差,尤其是前三个月,此时若孕妇患病毒感染,均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先天性病毒感染,常见者有风疹、疱疹、巨细胞病毒等。
3.体液因素:正常体液中有多种非特异性抗微生物的物质,如补体、溶菌酶、乙型溶解素、备解素及干扰素等均处于一种低水平,因此抗病能力较差。
二、特异性免疫系统1.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免疫的物质基础。
⑴IgG:IgG是免疫球蛋白含量最高者,也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免疫球蛋白。
10~12周胎龄可自身合成IgG,含量甚微,但因母体IgG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且其含量也随着胎龄增长而不断增加,胎龄8个月时为成人的56%,9个月时为88%,足月新生儿脐血IgG含量可超过母体,而早产儿IgG含量较足月儿低的多。
出生后IgG逐步消耗,而自身合成能力尚不足。
至1~3岁相当于成人的60%,10~12岁后基本达成人水平。
⑵IgA:胎龄30周左右开始合成极少量IgA,IgA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的IgA来自母亲初乳。
简述小儿免疫特点三点

简述小儿免疫特点三点
小儿免疫系统是在出生后逐渐发育形成的,与成人相比,小儿免疫系统有着一些特点。
1. 免疫应答反应快速而强烈
小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系统中的细胞数量比成人少,但是小儿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和分子具有相对成人更高的活性。
因此,当小儿感染病原体时,免疫应答反应会更快速,更强烈。
这就是为什么小儿感染病原体时,症状往往会更明显,病程更短暂。
2. 免疫系统较易出现过度反应
小儿免疫系统相对成人来说不够成熟,当免疫系统被激活时,免疫反应会更为剧烈。
这也就意味着,小儿免疫系统相对更容易出现过度反应,如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 免疫耐受较易产生
小儿免疫系统对新的抗原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这是因为小儿免疫系统的抗原特异性细胞数量相对成人更少,且小儿免疫系统正在发育形成过程中,因此小儿免疫系统对新的抗原更容易产生免疫耐受。
总体来说,小儿免疫系统相对成人来说更加活跃,但是也更容易出现过度反应。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小儿感染疾病时,家
长应该重视小儿的免疫健康,避免不必要的免疫刺激,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小儿自身免疫力。
小儿的生理特点

小儿的生理特点
小儿是指出生后一年到十二岁的儿童。
他们身体发育不完全,生理特点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异。
以下是小儿的主要生理特点:
1. 身体发育
小儿身体处于快速发育期,身高和体重增长迅速。
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小婴儿的身长和体重会增加1倍以上。
到了6个月时,身长和体重会增加2倍以上。
2. 免疫系统
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导致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因此,在小儿时期需要更多地关注营养、卫生、预防接种等方面。
3. 消化系统
小儿的消化系统也处于发育阶段,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成熟。
因此,他们需要更加细心地护理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或吃太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
4. 睡眠
小儿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来促进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通常情况下,
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16-17个小时,1岁以下婴儿需要睡眠14-15个小时,2-3岁的幼儿需要睡眠12-13个小时。
5. 神经系统
小儿的神经系统也处于发育阶段,大脑功能尚未完全成熟。
因此,他
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以保证身体和大脑的健康成长。
6. 运动能力
小儿的运动能力也处于发育阶段。
在出生后几个月内,他们可以控制
头部和颈部的运动。
到了6个月时,他们可以翻身、坐起来并开始爬行。
到了1岁时,他们可以走路。
总之,小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生理上有许多不同于成年人的特点。
因此,在对待小儿时需要更加细心、耐心,并且注重细节。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小儿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