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如何践行
浅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篇)

浅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以下是关于浅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供大家参考!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那么,作为新一代中国青年——当代大学生,又该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其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和书本中学习知识,更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历练自己,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自己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处理能力,这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过硬专业知识,还要有一个友善的心灵坐标和一个诚信的道德标准,更要有一个敬业的责任意识,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不变的爱国信念。
当然,站在自由、民主、开放、新锐的思想浪头的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背几段文字、喊几句口号就能落到实处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是玄而又玄、不可触及的空洞理论。
它不在天上,也不在云里,它就在我们身边。
去年暑假,xx跟随一直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xx同学和他的志愿者团队,走进了甘肃岷县灾区,为那里的老人和孩子们义务拍摄了4000多张照片。
在团队组建了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就这样拿着一个简单的卡片相机,利用节假日走进乡村,用短短三秒钟按下快门,将瞬间化为永恒,为贫困山区的老人留下珍贵的画面,为偏远乡村的孩子记下快乐的童年。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何践行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表达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它通过国家、社会、公民这三个层面来体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
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需要通过公民个体展示和体现。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不仅直接决定着其生活方式、处事行为,而且直接影响着一定范围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国家行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注重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确立和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定位,又要注重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养成。
公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必须认真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一、充分认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在含义(一)爱国,爱国作为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起码的价值遵循。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强烈的家国意识、浓郁的家国情怀深深融化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纽带、砥砺中华民族的硕大精神力量。
孙中山先生认为:“国家者,载民之舟也。
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
”爱国主义是凝结民族力量的核心纽带,公民个体也纷纷把热爱祖国视为自己起码的价值遵循,由此对祖国产生了浓厚真挚的道德情感。
千百年来,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为祖国辛勤劳作、奔走呼号、抛洒热血,这是我们祖国历尽苦难走向辉煌的最强大精神力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爱国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扬光大爱国传统,能够最广泛的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础力量。
(二)敬业,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是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担任什么职务,都应该忠于职守、扎实工作,立足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以优质服务、优异成绩体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我做起,践行八荣八耻

从我做起,践行八荣八耻引言八荣八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思想伦理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具体体现。
通过践行八荣八耻,我们能够全面提升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我们的文明意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本文将从八荣八耻的内涵和意义入手,探讨我们如何从自身做起,践行八荣八耻。
八荣八耻的内涵和意义八荣八耻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人民服务精神、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环境”等八个方面,这其中既包含了个人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国家社会的价值取向。
践行八荣八耻不仅是自觉地代表了中国的传统美德与新时代思想伦理观,也是我们维护民族尊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创造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具体而言,践行八荣八耻有以下意义:1.增强文化自信。
八荣八耻反映了新时代中国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取向,践行八荣八耻不仅是对自身的精神追求,更是对国家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2.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践行八荣八耻是倡导良好行为规范的最好体现,是做好工作和树立良好形象的保证。
3.涵养个人品德。
践行八荣八耻可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增强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新时代的中国,践行八荣八耻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基本行为和义务,并且是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谱写人生华章的必然选择。
从我做起,践行八荣八耻八荣八耻是对每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的要求,只有每一个人自身践行八荣八耻,才能落实到每一个角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
因此,践行八荣八耻应该从个人做起,要有内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爱国爱国是中国人民以爱国主义精神繁荣昌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支撑,爱国就是要从内心深处,从血脉中传承,从立场上体现。
从我个人出发,我们可以:1.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祖国,感恩祖国。
2.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树立健康、向上和积极的心态,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3.不断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信,自觉抵制任何破坏祖国统一、危害民族利益的活动。
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
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积极参加青协、学生会、团委等部门,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具体来说,我们应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学。
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
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罢了。
”大学阶段,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
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不放松、不放纵,上课时注重吸收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所学专业,同时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我们也需要铭记历史,它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待到学有所成时,既是报效祖国时。
二是要修德。
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们一生影响很大。
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
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
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三是要明辨。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苏州盛康塑胶电器有限公司“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多人认为它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我认为在这24个字,12个词语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当前每一个公民应尽到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
爱国是一种节操。
俗话说有国才有家,中国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归属感。
自古以来,爱国者被后人敬仰,卖国贼遭人唾弃。
爱国就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甘于奉献,甘于牺牲,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敬业是一种责任。
发展才是硬道理,敬业是发展的前提,敬业也是一种爱家爱国的表现。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讲,敬业就是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拈轻怕重;敬业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精一行成一行;敬业就是要避免“狗熊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
诚信是一种美德。
人们常说“诚信者赢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
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讲诚信。
不管是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来说,诚信是生存之道,是立业之基。
待人不诚,会造成朋友反目,夫妻分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做到诚信为本,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友善是一种品格。
顾名思议,友善的友是友好,善是善良。
友善是一种品格,是对人的态度。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果”,待人接物,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抛下什么籽,发出什么芽,结出什么果。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做到与人为友、与人为善;做到虚怀若谷、善行天下。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各个方面,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新时代中职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

倡议书——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新时代中职生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髓。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仅是公民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种人格、一种信仰,它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觉遵守社会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中职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接班人,是社会的希望、国家的栋梁、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积极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此,学校团委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一、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爱国一种最朴素的情感,更是对一个公民最基本、最低层次的要求。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提高明辨是非、甄别真假、判断对错的能力,将爱国主义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从点滴做起,诠释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紧跟时代步伐,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
二、勤奋学习,努力成才。
中职生的敬业,最根本体现就是求知、强能、塑品质。
在民勤职专这座美好的校园里,我们应当珍惜这段时光,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三、诚实守信,健康成长。
我们中职生当中要做到:明知不对,敢于承认;不讲哥们义气,敢于举报;不以学校名义,索取家长钱物;不在假条上冒签班主任姓名;不失信毁约,不擅离生产岗位。
因此,我们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要时时刻刻用诚实守信来规范言行,做到诚信于己,诚信于人。
四、友善待人,和谐相处。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润滑剂,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它无形胜似有形。
友善可以为我们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学习及生活环境。
如果我们都能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事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舒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余县池江中学邹礼红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磨刀不误砍柴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家都知道说的是保障工作的重要性。
抓好班风、学风建设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基本保障。
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从而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对于中学生,如何践行?我想结合我们学校的优良传统、师生的先进个人事迹来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集体、社会、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
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
从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的就是爱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以爱国为核心,把个人理想、追求统一到爱国的高度和精神上来。
每个人都有拳拳爱国之心,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结合我多年的学生管理和政治教学工作,我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1、热爱学校。
就要爱护校园环境卫生,公共财产;热爱学习,发挥特长,为校争光;尊敬老师,主动学习,争先创优;关爱同学,和睦相处,互帮共进。
2、爱家庭,爱父母。
百善孝为先,爱父母就要努力学习,尽力成就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
3、爱社会,爱人民。
就要自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给学校、集体抹黑,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
积极参与公益行动,力所能及多做好事。
4、爱国要爱国旗开始。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我们每一次在国旗下的集会或活动都应做到快、静、齐,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凝聚力。
5、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社会、服务集体、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同时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我们大学生只有自己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人。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
大学期间,同学们都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确定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来引导。
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一、首先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在自己的学习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是不行的。
我们必须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文的学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们的实践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二、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
大学生必须把努力学习、锻炼一身将来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切实地抓好,争当优秀大学生,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
作为政法大学的学生,除了自己学好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注意操练各项基本技能。
完成学习任务外,大学生还应该“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平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关心在学习上相对偏弱的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何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和要求。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这些道德规和要求具有什么样的涵?如何在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落实和践行?爱国: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准则爱国是人们对于祖国的一种深厚的依恋、爱护,以及与此相应的实际行动。
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几千年来,中华儿女一直高举爱国旗帜,涌现出无数爱国英雄、仁人志士,传诵着数不清的爱国诗篇,爱国主义精神早已融入亿万人民的心里。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各民族、各阶层团结一致的强大动力,支撑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伟大实践。
我们爱国,因为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地大物博,因为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祖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历经磨难,但中国人民始终英勇不屈、艰苦奋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
这一切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铸造了中国心。
正如《我的中国心》歌中所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在中华民族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懂得国家的重要和爱国的必要,懂得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命运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国,就没有家,也就没有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甚至没有个人的生命和安全;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才能自由、富裕与幸福。
正如先生所说:“国家者载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
”正是从这种个人与国家的密切关系中,以及对这种关系的深刻认识中,中国人民产生了对祖国浓厚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把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转化为行动和实践。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当怎样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呢?爱国就要热爱人民。
我们要尊敬我们的先辈,是他们创造了中国的今天;爱同自己一样生长在中华上的父老乡亲、师长朋友,他们与我们血肉相连,共同支撑和发展着今天的社会。
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为人民服务,努力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让人民生活得更富裕、更美好。
爱国爱民应从孝老爱亲做起,尤其要关心爱护鳏寡孤独等特殊社会群体,热心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之中的人。
特别是当国家发生突发事件和巨大灾害之时,一定要高度关注,挺身而出,不畏艰险,不计报酬,尽力贡献;坚决反对国外一切敌对势力对我们的分裂瓦解,同一切损害祖国利益和荣誉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爱国就要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爱惜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创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强调“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注意爱护生态;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些远见卓识,已被今天世界的人口膨胀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危机、雾霾和水系污染所证实。
保护环境再也不能等待,再也无法推托。
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优良传统,立即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朴素节俭的好传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天蓝气清,推动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爱国就要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库,既有文史哲学,又有科技艺术,尤其值得珍视的是蕴含其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精神,“崇德向善、团结友爱”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支撑,对于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爱国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
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一度陷入被人任意欺凌践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但是她又迅速崛起。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如今,我们的祖国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神舟”九天揽月,“蛟龙”五洋捉鳖,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在加快实现。
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这样可爱。
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能不欢欣鼓舞,能不感到骄傲自豪吗?能不以更大的决心和干劲报效祖国吗?培育和践行爱国这一价值准则,首先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特别是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发展繁荣、同人民幸福结合起来,为祖国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绩而喜悦,为祖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担忧,为增进民生幸福而努力。
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到每一个祖国需要的时刻,贯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
当爱国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最高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就会发挥得更充分,中华民族就会更加同心同德,创造出新的辉煌。
敬业:在平凡中铸就非凡敬业是公民的重要价值准则,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担任什么职务,都应该用辛勤的劳动和扎实的工作践行敬业这一朴素而崇高的美德。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尤其需要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引导人们恪尽职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敬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元素。
《礼记》中有“敬业乐群”之说,孔子也主“敬事而信”“执事敬”。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专门阐述了敬业的职业精神。
他认为,“敬业”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简单来说,敬业就是用敬畏、敬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精益求精。
其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
敬业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具有献身精神,将自己的一生与其联系起来,在事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会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明确认识到自己承担的特定职责,忠实履行职责,勤勤恳恳工作,任劳任怨付出。
这样,工作就会由外在的强制和被动转化为在的自觉和主动。
正如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所说:“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像贝多芬谱曲,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打扫街道。
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瞧,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的活儿干得真是无与伦比!’”工作岗位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
每一项工作都值得我们去做,值得我们用心去做。
只要我们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精益求精,都会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2、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感。
“爱而不敬,非真爱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
”事实证明,真正的敬业者必然有爱业情怀。
对职业的热爱是敬业的深层动力,会燃起人们巨大的工作热情,激发人们奋进的强大动力。
正如高尔基所言:“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
”爱业的人会把工作当作快乐、当作幸福,会保持一股积极进取的干劲、一种拼命奋斗的热情,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做到极致。
一个人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只要在岗一天,就应当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地干好分工作,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3、勤业、精业的业务素养。
敬业是精神和状态问题,精业是能力和水平问题。
一个人无论本领多大、能力多强、素质多高,凡事拈轻怕重、应付了事,就很难有所成就。
同样,一个人无论多么爱岗敬业,如果认识水平不高、技术能力平平,恐怕也很难取得大的成绩。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今天,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标兵、模,如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杰出代表的许振超、“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知识工人”邓建军等等,既是爱岗敬业的杰出代表,也是勤业、精业的先进模。
他们干一行精一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练就了高强的本领,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创造了一流业绩,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将敬业精神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4、敬业看似平凡,实则不易。
职业和工作岗位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任何岗位都意味着机会和平台,它可以成就我们的事业、成就我们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正是通过从事一定职业显示出来的。
人生在世,成就一番事业,在职场上大有作为,是大多数人的职业愿景。
而事业有成,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展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
机遇青睐敬业者。
只有勤勉敬业的人,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平凡的业绩,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任何一个工作单位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人人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各个工作部门协调运转,才能产生整体效用。
敬业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公正即和谐,正义是个人和国家的“善德”;城邦的正义体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们各司其职、尽展其能所形成的秩序。
在现实生活中,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在各自岗位上勤勉工作:公务员廉洁奉公、法官秉公执法、军人保家卫国、商人诚信经营、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科技人员发明创造、建设者建造产品……唯有社会成员各守其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形成正义的良善社会。
敬业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实现的,需要每个人、每个行业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
每个劳动者都需要树立正确的岗位意识,认识到每个岗位都可以施展理想抱负、奉献聪明才智、展示人生价值;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岗言岗、在岗爱岗、在岗为岗,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埋头苦干、积极奋进;争创一流业绩,刻苦学习工作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努力成为本行业、本岗位的行家里手、业务骨干,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非凡的人生篇章。
诚信:为人之本兴国之基诚信是人类的普遍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容。
诚信的要义是真实无欺不作假、真诚待人不说谎、践行约定不食言。
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意义重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
同志曾说:“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
”具体来说,“诚”是尊重事实、真诚待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
故朱熹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
”“信”是忠于良心、信守诺言。
故载曰:“诚善于心谓之信。
”“诚”是“信”之根,“信”是“诚”之用。
中华传统美德把诚信视为人“立身进业之本”,要求人们“诚于心,外信于人”。
诚信是立身处世之道。
诚信是人之为人的道德规定。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个人社会化的“初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