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认识论(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知识”和“学说”的结合,是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作用中,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进行规定,就必须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这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固有的。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实践性: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C.社会主体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A.客观性:是指任何客体的存在都是不以主体意识为转移的。

B.对象性:是指客体和主体相联系,使客体首先成为主体的实践对象,进而成为主体认识、改造和目的的所指的对象。

C.社会历史性:客体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它的内容、范围和层次不断扩展的变动性。

③客体的形式:

A.自然客体:

B.社会客体:

C.精神客体: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认识中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通过实践建立起来的,实践把二者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又区别开来。

①实践关系:即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关系。

②认识关系:即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

③价值关系:即是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

④审美关系:是指主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与客体之间发生的一种超功利的精神愉悦的关系。

(三)主体自身条件对认识的影响

1.主体的各种器官对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它是认识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物质基础。

②它使认识带上了不同的特征。在对同一物体刺激的反映上,不同的反映者会因为各自肉体状况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反映。

③它使主体的认识能力受到生理的局限。(仅从个体角度来说)

2.认识受主体的精神状况制约:

主体的精神状况,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表现,它深刻地影响着认识的全过程,成为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形成不同认识的决定性条件。

主体的精神状况可分为两大部分:

①认知结构是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凝结而成的统一体,它们共同制约主体反映客体的全过程。

②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A.主体的意识、情感等因素影响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主体认识的过程和结果。

B.主体在许多情况下能以直觉、灵感等非逻辑的形式达到对客体的领悟和认识。

C.主体在提出假说、猜测以及进行想象时,也伴有意志、情感、灵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主体条件对认识的影响作用表明:提高人的素质,全面优化主体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对于我们民族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包含两个基本观点:

1、认识的唯一源泉是客观物质世界。

2、认识能够提供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映象。

虽然唯物主义都是反映论,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与旧唯物主义有本质的、原则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是理解认识本质的出发点。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观念的反映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主体反映客体,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客体的观念的映象;客体被主体所反映,转化为主体观念中的

内容。反映关系不能脱离实践关系,必须以实践关系为基础;而在实践关系中又必然发生主体对客体的观念的反映关系即认识。

(二)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但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而且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有着本质区别。

1、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机械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1)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和人的历史发展来考察人及人的认识问题。

旧唯物主义把人看成纯粹自然的人,设想一个脱离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而存在的抽象的人,把人混同于一般动物,因而认为人只能消极地、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抹杀了人的自觉能动性,也就把人的认识看成只能是对客观事物的消极被动的反映。

(2)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在旧唯物主义看来,客观世界只是观察、适应的对象,而不是实践和改造的对象,因而只能在消极地适应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被动地、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

(3)旧唯物主义脱离辩证法来观察认识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