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命题及其形式练习题

合集下载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参考答案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 为什么?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有无比的优越性?2.没有耕耘,哪来收获?3.祝你一路平安!4.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在白人和黑人之间,在殖民者和被压迫人民之间,难道有什么平等的“人权”?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6.烈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何等崇高呵!7.飞翔吧,祖国的雄鹰!8.为胜利而干杯!9.什么是民主和科学?10.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实现!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 为什么?1.不是。

一般疑问句不是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

2.是。

反诘疑问句是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

3.不是。

祈使句不是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

4.是。

反诘疑问句是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

5.是。

反诘疑问句是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

6.不是。

感叹句不是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

7.不是。

祈使句不是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

8.不是。

祈使句不是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

9.不是。

一般疑问句不是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

10.不是。

感叹句不是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

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1.这些作品或者政治上有错误,或者艺术上有缺点,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2.他或者是个画家,或者是个诗人,或者是个演员。

3.一个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不是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错误的政策。

4.对待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可以有三种态度,或者是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者是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或者是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

5.在本书的成书过程中,他们或者给予指导,或者给予鼓励,或者提供资料。

6.也许是甲队,也许是乙队获得“五一杯”网球赛的冠军。

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1.不相容选言命题2.相容选言命题3.不相容选言命题4.不相容选言命题5.相容选言命题6.不相容选言命题三、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的什么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1.A.一个整数的末位数为0B.这个数可被5整除2.A.梯形的对角线相等B.这个梯形为等腰梯形3.A.同位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4.A.认识错误B.改正错误5.A.合理施肥B.获得丰收6.A.适当的温度。

复合命题及推理练习题

复合命题及推理练习题

复合命题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是一等奖获得者”,该语句所表达的命题,可用公式表示为()。

①p∧q ②p∨q ③p→q ④SIP(2)与“并非所有犯罪分子都是青年人”这个命题等值的是()。

①所有犯罪分子都不是青年人②犯罪分子中有青年人③有的犯罪分子不是青年人④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青年人(3)“如果q则p”与“只有q才p”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具有()。

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4)若“并非只有陈某是北京人,他才会说北京话”为真,则()。

①“陈某是北京人”必然为真②“陈某不是北京人”必然为真③“陈某会说北京话”必然为假④“陈某不会说北京话”必然为真(5)并非“只要陈×是法律系毕业的,他就能成为优秀律师”,这个命题等值于()。

①虽然陈×不是法律系毕业的,但他已成为优秀律师②陈×是法律系毕业的,并且,他已成为优秀律师③陈×不是法律系毕业的,并且,他也没有成为优秀律师④陈×是法律系毕业的,但他却没有成为优秀律师(6)“~(p→(q∨r))”等值于()。

①(p∨(~q∨~r))②(p∧(~q∨~r))③(~p∨(q∨r))④(p∧(~q∧~r))(7)与“并非该犯罪团伙的成员都是北方人并且都是惯犯”这个负命题等值的命题是()。

①该犯罪团伙的成员都不是北方人,并且,该犯罪团伙的成员都不是惯犯②该犯罪团伙的成员都不是北方人,或者,该犯罪团伙的成员都不是惯犯③该犯罪团伙的成员不都是北方人,并且,该犯罪团伙的成员不都是惯犯④该犯罪团伙的成员不都是北方人,或者,该犯罪团伙的成员不都是惯犯(8)设A为一个命题,对于任意一个命题B而言,若要使得“只有A,才B”为真,则A的真假值必须是()。

①真值②假值③真值或者假值④真值并且假值(9)与“如果王某是该案作案人,那么王某就有作案时间”等值的命题是()。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附加习题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其相同的是( D )A.前件和后件B.前件和联结词C.后件和联结词D.联结词【主联结词】2.如果一个包含两个选言支的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则其两个选言支( D )A.可同真且可同假B.可同真但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但可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既不同真又不同假的是( C )3.下列命题形式中,与C.p?q D.p∨q4.若“如果某甲掌握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下列为真的是( B )A.某甲掌握两门外语并且精通逻辑B.某甲掌握两门外语但不精通逻辑C.某甲没掌握两门外语但精通逻辑D.某甲没掌握两门外语也不精通逻辑5.以“A并且B”和“非B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C )A.A并且非B B.B并且非CC.B并且C D.A并且非C6.在下列表达式中,正确表达直言命题中的A命题与O命题之间真假关系的是( D )A.A→﹁O B.﹁A→OC.A∨O D.7.命题“老赵、老钱、老孙三人至少有一人是复员军人”可表示为( C )A.(p∧q)∨r B.C.p∨q∨r D.p→(q∧r)8.“不是在保守中落后,就是在改革中进步”与“不是在保守中落后,而是在改革中进步”这两个命题( D )A.都是选言命题B.都是联言命题C.前者为联言命题,后者为选言命题D.前者为充分条件命题,后者为联言命题注意,“不是在保守中落后,就是在改革中进步”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在保守中落后,那么就是在改革中进步”,是充分条件命题;也可以看作选言命题。

9.“这部作品或者思想性不强,或者艺术性不高,或者既思想性不强又艺术性不高”这一命题应符号化为( C )A.p∨q∨r B.C.p∨q D.解析:不相容析取命题为真,当且仅当,一个析取支为真。

选项B 和D显然不符合不相容析取命题的特征。

相同命题表示为相同符号,这是符号化的一个基本原则。

如果以p 表示“思想性不强”,以q表示“艺术性不高”,那么这个符合命题应当符号化为:p∨q∨(p∧q)。

复合命题判断练习题

复合命题判断练习题

复合命题判断练习题1、指出下列判断的等值判断,并用真值表加以验证:并非如果甲是罪犯,那么乙就是罪犯。

2、运用真值表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正确:只有年满十八岁的人,才有选举权;某甲未满十八岁,所以,某甲没有选举权。

3.如果是法律专业的学生,就要学习逻辑学;黎明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所以,黎明要学习逻辑学。

六、综合分析题1.已知:如果甲和乙是杀人犯,则丙是无罪的;丙有罪,且丁的证词正确;如果丁的证词正确,那么,乙就是杀人犯。

问:谁是杀人犯?并写出推导过程。

2.已知:若甲和乙都参加律师考试,则丙不参加律师考试;只有乙参加律师考试,丁才参加律师考试;甲和丙都参加了律师考试;问:乙和丁是否都参加了律师考试?请写出推导过程。

解答:五、表解题1、答:用”P”表示”甲是罪犯”;用”q” 表示”乙是罪犯”;用” “ 表示”乙不是罪犯”。

等值判断是:甲是罪犯,而乙不是罪犯。

两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并非和PΛ 。

列真值表如下:P q p→q 并非PΛ真真假真假假真假真假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假真真假假由表可知,两判断等值。

2、答:1)用”P”表示”年满十八岁的人”;用”q”表示”有选举权”;用” “表示”未满十八岁”;用” “表示”没有选举权”。

2)其推理形式是:Λ )→ 。

3)列出真值表如下:P q P←q Λ Λ )→真真假假真假真真假假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真假假真真真真真由表可看出,不管P、q的真值及其组合如何,最后一栏总是得真的值。

所以,推理形式正确。

3.其推理形式为:→q.p q p→q ∧p ∧p)→q真真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真真假真假假真假真六、综合分析题1.答:1)由可推知丙有罪;丁的证词正确;2)由和可推知乙就是杀人犯;3)由和可推知:并非甲和乙是杀人犯,这个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或者甲不是杀人犯,或者乙不是杀人犯。

4)由和可推知甲不是杀人犯;5)由和可知乙就是杀人犯,甲不是杀人犯。

2. 答:以P表示“甲参加自学考试”,q 表示”乙参加自学考试”,r表示”丙参加自学考试”,S表示”丁参加自学考试”,则推导过程如下:⑴→ [前提]⑵q←S [前提]⑶P∧r [前提]⑷r [由,联言推理分解式]⑸P [由,联言推理分解式]⑹ ∨ [由、,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否定后件式]⑺ [由、,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⑻ [由、,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否定前件式]由、可知:乙和丁都没有参加自学考试。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一、单项选择1.“只有甲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以下各项中没有明确表达这句话含义的是()A.除非甲认识错误,否则不能改正错误。

B.如果甲不认识错误,那么不能改正错误。

C.如果甲改正错误,那么甲认识了错误。

D.只要甲认识错误,就能改正错误。

2.“并非小张既高又胖。

”如果这句话是真的,则下列与之相等值的是()A.小张既不高又不胖。

B.小张高但不胖。

C.如果小张高,那么他不胖。

D.如果小张不高,那么他胖。

3.在讨论一项提案时,会议的主持者说:“每一个与会者,要么支持A提案,要么支持B提案。

”根据主持者的话,下列各句中不能确定必真的是()A.如果支持A提案,那么不支持B提案。

B.或者支持A提案,或者支持B提案。

C.或者支持A提案,或者不支持B提案。

D.对A提案和B提案,不能两个都支持。

4.某人涉嫌盗窃而受审。

检察官和辩护人有如下一段对话:检察官:“如果被盗人盗窃,那么他有同伙。

”辩护人:“这不是真的。

”辩护人的本意是说被告人不是盗贼,但他的辩护却使愚蠢的。

这是因为()A.辩护人没有正面回答检察官的问话。

B.辩护人承认被告人盗窃时有同伙。

C.辩护人承认被告人盗窃,但没有同伙。

D.辩护人不承认被告人盗窃,也不承认他有同伙。

5.如果治疗准确并且抢救及时,那么这个病人就不会死亡;现在这个病人不幸死亡了。

从以上前提出发,能必然推出的结论是()A.对这个病人的诊治既不准确,抢救也不及时。

B.对这个病人的诊治不准确,但抢救及时。

C.对这个病人的诊治是准确的,但抢救不及时。

D.如果对这个病人的诊治准确,那么死因是对这个病人抢救不及时。

6.以“如果甲和乙都不是作案者,那么丙是作案者”为一前提,若再增加以下一个前提可必然推出“乙是作案者”的结论。

这个前提是()A.丙不是作案者。

B.甲是作案者。

C.甲和丙都是作案者。

D.甲和丙都不是作案者。

7.某珠宝店被盗,搜查的结果表明下列事实:①疑者有甲、乙、丙三人,其中至少有一个是作案人。

复合命题练习题

复合命题练习题

复合命题练习题1.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不去跑步。

但是,如果我有时间,我会在家锻炼。

2. 如果我学习很努力,那么我会考得很好。

然而,如果我在考试中表现不佳,那么我就没有好好学习。

3. 如果我买了新手机,那么我就会把旧手机送给弟弟。

但是,如果我没有买新手机,那么我就会把旧手机保留作为备用。

4. 如果今天是周末,那么我会去看电影。

然而,如果天气不好,我就会改变主意,不去看电影。

5. 如果明天有演唱会,我会邀请朋友们一起去。

但是,如果票价太贵,我就不会购买门票。

复合命题练习题的目的是通过将多个简单命题通过逻辑连接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命题,并要求根据已有的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要解答这些复合命题,我们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析。

逻辑连接词包括"如果...,那么...","但是..."等,它们将不同的命题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复合命题。

1. 对于第一个命题,我们知道如果今天下雨,我就不去跑步。

同时,如果我有时间,我会在家锻炼。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今天下雨并且我有时间,我将在家锻炼。

2. 在第二个命题中,我们得知如果我学习很努力,我会考得很好。

如果我在考试中表现不佳,则表示我没有好好学习。

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我考得很好,那么我学习很努力。

3. 在第三个命题中,如果我买了新手机,我会把旧手机送给弟弟。

但是,如果我没有买新手机,我会将旧手机保留作为备用。

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我没有买新手机,则我会将旧手机保留作为备用。

4. 第四个命题描述了两个条件:如果今天是周末,我会去看电影。

但是,如果天气不好,我会改变主意,不去看电影。

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今天不是周末或者天气不好,我就不会去看电影。

5. 在最后一个命题中,如果明天有演唱会,我会邀请朋友们一起去。

但是,如果票价太贵,我就不会购买门票。

基于这些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如果票价不太贵,那么我会购买门票,并邀请朋友们一起去。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逻辑(单选题)逻辑部分单项选择题1.最近南方某保健医院进行为期10周的减肥试验,参加者平均减肥9公斤。

男性参加者平均减肥13公斤,女性参加者平均减肥7公斤。

医生将男女减肥差异归结为男性参加者减肥前体重比女性参加者重。

从上文可推出以下哪个结论?A.女性参加者减肥前体重都比男性参加者轻。

B.所有参加者体重均下降。

C.女性参加者比男性参加者多。

D.男性参加者比女性参加者多。

E.男性参加者减肥后体重都比女性参加者轻。

正确答案:C解析:设男性参加减肥人数为x,女性参加减肥人数为y,则有:9(x+y)=13x+7y所以y=2x 显然,女性参加减肥人数多于男性。

知识模块:复合命题及其推理2.在国庆50周年仪仗队的训练营地,某连队一百多个战士在练习不同队形的转换。

如果他们排成5列人数相等的横队,只剩下连长在队伍前面喊口令;如果他们排成7列这样的横队,仍然只有连长可以在前面领队;如果他们排成8列,就可以有2人作为领队了。

在全营排练时,营长要求他们排成3列横队。

以下哪项是最可能出现的情况?A.该连队官兵正好排成3列横队。

B.除了连长外,正好排成3列横队。

C.排成了整齐的3列横队,另有2人作为全营的领队。

D.排成了整齐的3列横队,其中有1人是其他连队的。

E.排成了3列横队,连长在队外喊口令,但连长临时排在队中。

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的关键在于算出该连队的具体人数。

根据题干,这个数字被5除还余1,被7除也余1,5和7的公倍数是35,70,105,140,175等,所以这个数应该是106,141,176等。

又根据题干,这个数被8除还余2,于是这个数只能是106了。

由于105能被3除尽,所以106被3除后还余1。

知识模块:复合命题及其推理3.甲、乙、丙3人参加了物理和化学2门考试。

3人中,只有1人在考试中发挥正常。

考前,三人分别说了下面的话。

甲说:如果我在考试中发挥不正常,我将不能通过物理考试。

第三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第二次)知识分享

第三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第二次)知识分享

第三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第二次)第三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练习题(第二次)必做题一、单项选择1.“只有甲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以下各项中没有明确表达这句话含义的是( D )A.除非甲认识错误,否则不能改正错误。

B.如果甲不认识错误,那么不能改正错误。

C.如果甲改正错误,那么甲认识了错误。

D.只要甲认识错误,就能改正错误。

2.“并非小张既高又胖。

”如果这句话是真的,则下列与之相等值的是(C)A.小张既不高又不胖。

B.小张高但不胖。

C.如果小张高,那么他不胖。

D.如果小张不高,那么他胖。

3.在讨论一项提案时,会议的主持者说:“每一个与会者,要么支持A提案,要么支持B提案。

”根据主持者的话,下列各句中不能确定必真的是( C )A.如果支持A提案,那么不支持B提案。

B.或者支持A提案,或者支持B提案。

C.或者支持A提案,或者不支持B提案。

对A提案和B提案,不能两个都支持。

4.某人涉嫌盗窃而受审。

检察官和辩护人有如下一段对话:检察官:“如果被告人盗窃,那么他有同伙。

”辩护人:“这不是真的。

”辩护人的本意是说被告人不是盗贼,但他的辩护却使愚蠢的。

这是因为( C )A.辩护人没有正面回答检察官的问话。

B.辩护人承认被告人盗窃时有同伙。

C.辩护人承认被告人盗窃,但没有同伙。

D.辩护人不承认被告人盗窃,也不承认他有同伙。

5.如果治疗准确并且抢救及时,那么这个病人就不会死亡;现在这个病人不幸死亡了。

从以上前提出发,能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D )A.对这个病人的诊治既不准确,抢救也不及时。

B.对这个病人的诊治不准确,但抢救及时。

C.对这个病人的诊治是准确的,但抢救不及时。

D.如果对这个病人的诊治准确,那么死因是对这个病人抢救不及时。

6.以“如果甲和乙都不是作案者,那么丙是作案者”为一前提,若再增加以下一个前提可必然推出“乙是作案者”的结论。

这个前提是( D )A.丙不是作案者。

B.甲是作案者。

C.甲和丙都是作案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命题及其形式练习题
一、下列命题各属何种复合命题用适当的符号写出它们的命题形式。

1.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2.工人、农民、解放军他都当过。

3.除非有效地治理各种人为的污染,否则不能保护环境。

4.当且仅当A和B两公式的逻辑值完全相同,它们才有等值关系。

5.并非强权就是公理。

6.只有什么事都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

7.如果某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毒性,那么就要严格限制它的生产。

8.要么在沉默中死亡,要么在沉默中爆发。

9.某甲和某乙至少有一个人是案犯。

10.所有可靠的论证都是有效的,并且它们有真前提。

11.不实事求是,就不能做好工作。

12.你明天或者去看电影,或者去看球赛,二者不可兼得。

13.天下雨,路又滑。

14.人生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15.某甲和某乙或者都是案犯,或者都不是案犯。

1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7.人要是没有自知之明,就会做蠢事。

18.这件事情的结局,不会有利于被告,只会有利于原告。

二、分析下列多重复合命题的形式。

1.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2.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参考答案一、
1.假言命题p→q
2.联言命题p∧q∧r
3.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4.等值命题p←→q
5.负命题﹁p
6.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7.假言命题p→q
8.排斥选言命题﹁(p←→q)
9.选言命题p∨q
10.联言命题p∧q
11.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12.排斥选言命题﹁(p←→q)
13.联言命题p∧q
14. 联言命题p∧q
15.等值命题p←→q
16.联言命题(p→q)∧(﹁p→r)
17.假言命题p→q
18.联言命题p∧q
二、
∧(﹁(q∨r)∧(s∨t) )→u ∧(q∨r)∧s→t∧u
3.(p∨q)∧﹁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