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知识点及名词解释
1.宋元明清--名词解释(1)

复习资料宋代文学——基础常识(名词解释)一、宋代文学(名词解释)1、白体诗: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人物有王禹偁、李昉、徐铉等人。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留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其中王禹偁更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自觉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
王诗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开宋诗一代新风。
2、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包括两个群体,一是寇准等僧人;二是林逋等隐逸之士。
他们多注意身边景物,抒写闲情逸致,诗歌题材狭窄,风格清苦瘦峭,意境清幽秀雅,有廓清五代浮华文风的作用。
其中林逋的“咏梅诗”十分著名,赢得了历代文人词客的赞赏。
3、西昆体:西昆体以扬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代表作家有扬亿、刘筠与钱惟演。
此派标榜师法李商隐,注重艺术技巧,表现才学工力,他们的诗歌声律精美,词采妍丽,用事深密,对仗工整,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内容大都贫乏空虚,脱离现实,缺乏生活气息。
这种诗风使宋初诗坛风气为之一变。
4、诗文革新运动:是对唐代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它以韩、柳文章相号召,以“复古”为旗帜,是配合政治改革形势的一次全面的文风、文体革新。
要求文学反映现实,适应社会改革的需要,理论上较好地解决了文道关系,创作上撰写了大量堪称典范的文学作品,开创了平易流畅的一代文风,掀开了宋代文学辉煌的一页。
欧阳修是这次运动的领袖人物。
5、江西诗派:在黄庭坚影响下的一个诗学流派,因南宋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此诗派以杜甫为宗,却未能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而是过分强调形式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句,形成一种奇峭艰涩、瘦硬生新的诗风,走上了新的形式主义道路。
6、六一风神:指欧阳修散文的主体风格。
其内涵表现为,语言:平易晓畅,声韵和谐;意蕴:含蓄吞吐,寄慨遥深;章法:纡徐委备,跌宕有致;从审美意义讲,它情意深婉,神韵飘渺,偏于阴柔之美。
宋词(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大晟词人:指北宋词人周邦彦,曾提举大晟府,故称大晟词人。
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
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旧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2.苏门四学士:指黄庭坚、张、晁补之、秦观四人的并称,他们都得到过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他的文学影响,但与苏轼不属于同一文学流派,他们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有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
比如黄庭坚的诗自创流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秦观的主要成就在词,但是他的词却不走苏轼的路子,作品内容多写抒情,亦有感伤身世之作。
风调婉约清丽,辞情兼胜。
3.二晏:指晏殊、晏几道的并称,又叫“大小晏”,晏几道为晏殊之子,以其相映成辉的艺术成就影响了一代词风。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宛丽。
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240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晏几道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有《小山词》。
4.二窗:“二窗”指甫宋词人吴文英、周密。
吴文英号梦窗,有《梦窗词》周密号草窗,有《草窗词》。
吴、周词字句工丽,音调和谐,风格相近,同是格律派重要词人,因以并称。
5.易安体: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
号为易安体,特定的历史条件造就了易安体“神愁行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点,它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风格有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易安体词风以寻常语入词、格调凄婉悲怆、倜傥有丈夫气。
6.宋初三体:一是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
一是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
宋朝历史知识点总结

宋朝历史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宋朝的建立宋朝于960年由赵匡胤建立,国号大宋。
此时,中原地区的政治局势处于动荡之中,北方的契丹和南方的荆南、楚等地都有割据势力。
赵匡胤在东京(今北京)发动了一场政变,废黜了朝廷的傀儡皇帝,自立为帝,开创了宋朝的建立。
2. 政治制度宋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官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上、乡绅地主割据政权,地方官制国家收买政治。
具体来看,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鼓励文官来取代世袭的地主豪强,削弱了地方势力,保护了官僚统治。
3. 赵家政权的根本问题宋朝政权在赵匡胤建立后,虽然经历了官僚化等制度变迁,但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宦官权力削弱和地方士族力量膨胀两大问题。
这两大问题导致了政权的不稳定,成为宋政权长期存在的问题。
4. 经济政策宋朝的经济政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政策主要以增强军事力量作为中心,注重控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对外扩张。
后期,宋朝实行了保田法,鼓励技术创新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了社会生产水平。
二、经济1. 经济状况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其经济状况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宋朝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城镇和商业活动也日益繁荣。
特别是在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 科技发展宋朝时期科技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宋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利工程、印刷术、火药制造、地理学、天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3. 经济改革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推行了保田法。
这一法律保护了农民的土地产权,鼓励人们开发荒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商业和贸易宋朝时期商业和贸易业发展迅速,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和水陆交通要道。
商业和手工业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也使城市人口的增加。
三、文化1. 文学宋朝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期。
北宋时期,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得到了很大发展。
代表作家有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宋代文学名词解释

宋代文学常识婉约词派:是词的两大流派之一,内容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思,风格含蓄蕴藉,委婉曲折。
唐五代以温庭筠为首的“花间派”可谓最早的婉约词派,南唐李煜和宋代的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吴文英等都是婉约词派的著名词人。
婉约词派一直延续到晚清,影响很大。
豪放词派:是我国古代词人的两大流派之一。
豪放词派取材广泛,常抒写豪情壮志,描绘奇伟景物,风格豪迈奔放,沉郁悲壮。
豪放词派的创始人是苏轼,到南宋则词人众多,其中辛弃疾为豪放词派的大师。
豪放词派一直延续到清代,影响很大。
晏、欧:指北宋词人晏殊、欧阳修。
他们的词风都比较婉丽。
晏殊的词多表现官僚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自然,号称北宋倚声家之祖。
欧阳修的词多写爱情,风流蕴藉,情意绵邈,语言婉丽。
周、柳:指北宋人周邦彦、柳永。
他们二人皆精于音律,创制慢词长调。
作品的内容多为男女之情和羁旅之思,风格婉约。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曾官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写歌妓生活、城市风光和羁旅行役。
多慢词,善铺叙,语言通俗。
周邦彦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精通音律,格律谨严,结构曲折,语言典丽,后人称他为词家之冠。
苏、辛:指宋代词人苏轼和辛弃疾。
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故常以并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有些词作抒写了慷慨报国的爱国主义激情,也描写山川景物或感旧怀古,赠友留别。
其词感情奔放,想象丰富,挥洒自如,并把描写、议论、抒情结合起来。
词至苏轼,为之一变。
辛弃疾字词多抒写力图恢复的爱国热情,倾吐壮志未酬的悲愤,揭露南宋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也有不少歌咏祖国河山和抒情之作。
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多用典故,并常以散文语言入词。
二安:指宋代词人李清照和辛弃疾,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故名。
李清照词前期多写爱情和自然景色,后期则充满国破家亡的沉痛与悲伤。
她的词善用白描,语言清新优美,形象鲜明生动。
宋词名词解释论述

第二十八章宋词一、名词解释1、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
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
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
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
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2.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
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
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二、论述题1、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
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
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2、宋词发展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
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
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张元干等。
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
3、柳永词在内容上主要有哪几类?其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参考答案: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主要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
古代文学史(二)

`第五编宋代文学一、零散知识点1、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柳永;2、北宋词风始承南唐(晏殊/欧阳修),至苏轼始为之一变(士大夫之词:自我人格及性情抱负);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梅尧臣、苏舜钦;诗风至欧阳修始为之一变;3、南宋清雅派:清雅工致,讲求格律,注重词藻(姜夔、史达祖、吴文英)4、宋宋亡国前后的词人:文天祥、刘克望而却步、刘辰翁;5、“亡国之音哀以思”的南宋遗民:周密、王沂孙、张炎6、宋诗特点:以议论为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7、有“诗史”之称的宫女北徙见闻的作者:汪元量;8、南宋散文两派:理学家古文(朱熹、张栻、吕祖谦)、主功利的思想家古文(陈亮、叶适);9、文赋:散文化的赋;10、中国白话小说的开端:话本小说;11、开宋代古文运动头的诗人:柳开、穆修;12、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北宋的关键词人:晏殊;13、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14、开宋文代文赋先河:欧阳修(骈散相间、奇偶错杂);15、梅尧臣:“诗穷而后工”的古淡奇峭16、苏舜钦:横放豪雄;17、欧阳修词的特点:思深辞丽(承南唐冯延巳);18、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富于理趣的风气者:梅尧臣;19、实导江西派之先河,而开有宋一代之风气者:王安石;20、开文章“义法”者:曾巩、欧阳修21、明清唐宋文派、桐城派学古文初学:曾巩;22、苏东坡议论文以政论、史论突出:《思想论》《策略》《策别》《策断》;记叙文以山水游记、亭台堂阁为代表:《喜雨亭记》《放鹤亭记》《醉白堂记》《前赤壁赋》;23、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画相通者:苏轼;24、开南宋抗战爱国词先河者:苏轼《江神子·密州出猎》25、苏门四学士:张耒、黄庭坚、晁补之、秦观26、江西派一祖三宗:以杜甫为祖;三宗为黄庭坚、陈与义、陈师道。
27、慢词始于柳永,大成于周邦彦;柳词对金元曲子影响很大,有“曲祖”之称。
28、柳词哀感顽艳而词语尘下,多亵俗、粗率的市井语;秦词清丽和婉,情致幽远,风格遒劲29、北宋最后一位以写小令著称的词人:晏几道30、二、名词解释1、白体:宋初的诗派之一,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代表诗人有李昉、徐铉、王禹偁;2、西昆体:狭义的西昆体单指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四六文;因杨亿诗人在秘阁唱合的诗体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以李商陷为宗,具有注重用典,以学问为诗的特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知识点讲解

七年级下册历史宋代知识点讲解宋代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出现使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宋代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特点。
一、历史背景宋朝是继唐朝和五代十国之后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共持续了319年(960年-1279年)。
在此期间,中国的疆域版图逐渐趋于完整,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宋代中晚期,南宋政权转移至临安(今杭州市),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的统治时期。
二、政治制度1.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初期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主要以楚辞制度为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宋出现了“三司注”、“商鞅变法”等一系列变革,使得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2. 皇帝是宋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但是在实际统治中,皇帝的权力被限制。
宰相是宋朝财政和军事领域的最高决策者,具有很大的权力。
除宰相外,还有内阁,由两个都督、两个中书令和两个参知政事组成。
他们在政治决策和立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 在宋朝诸多制度中,科举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
科举制度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社会地位和智力水平,并加快了社会人才的流动。
科举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的最主要形式,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
三、经济状况1. 宋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农业发达程度超过了唐、隋时期,工商业也逐渐得到发展。
区域经济逐渐形成,特别是各地著名的商业城市,如扬州、杭州、临安等城市。
2. 在南宋时期,江南的水稻种植和丝绸织造、造船业、商业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同时,由于南方交通便利,和中国的外交贸易也进一步增长,出现了一个富裕繁荣的局面。
3. 由于宋朝经济发展的稳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贪污、舞弊、敲诈等等。
四、文化特点1. 由于宋朝历经战争和更替,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的特点也很丰富多样。
宋代文化以诗歌和文学作品最为出色,如苏东坡、黄庭坚等人。
宋代文学名词解释

白体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群体。
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也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王禹偁则更注重白居易的讽喻诗,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
他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
晚唐体指宋初模仿晚唐贾岛、姚和诗风的一个诗人群体。
其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以惠崇为代表的“九僧”。
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和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
但内容贫乏,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
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林逋等隐逸之士。
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为充实。
寇准是晚唐体的盟主,喜写山林之思,含思凄婉。
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
西昆体诗的题材范围狭窄,主要有怀古咏史、咏物、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三类,思想内容贫乏,缺乏生活气息。
西昆体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艺术特色。
他们推崇李商隐,兼重唐彦谦,作诗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
但往往徒得李诗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
且专事模仿而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西昆体也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成就高于白体、晚唐体,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永嘉四灵指永嘉地区的4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
这四人都出于叶适之门且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合称“四灵”,曾有《四灵诗选》。
四灵都是命运落拓的贫寒之士,生活面狭小,诗歌内容也比较单薄,不外于题咏景物,唱酬赠答,只有少数写到民生疾苦或时事。
四灵作诗以贾岛、姚和为宗,以五律为主要诗体,艺术上精雕细琢,玲珑雅洁,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刻意求工,忌用典,尚白描,但过分注重炼字琢句,虽有较精警的句子而全篇意境却不够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宋初晚唐体詩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禹偁。
2.元人方回《送罗寿可诗序》说:“宋划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这就是“宋初三体”。
3.宋初“西昆体”以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4.宋初,由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婉丽词风更弥漫一时,九僧 ,林逋是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
他们向来合称_晚唐体_。
5.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知滁州,并写了著名的政文《_朋党论_》,文中认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6.我国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评论“诗话”的形式,继之而起的有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严羽的《沧浪诗话》等7.“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出自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_》。
8.宋代文赋的代表作有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等。
9.清末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认为欧阳修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指出了其词风在两个方面的影响。
10.“苏梅”指的是北宋两位齐名的诗人苏舜钦和梅尧臣。
11.王安石晚年七绝雅丽精绝,人称为“王荆公体”。
12.《蔡宽夫诗话》记载了北宋诗人王安石关于诗歌用典的意见:“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必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在北宋词人中,被认为是“尤工于羈旅行役”者是柳永。
13.词家向来欧晏并种,欧指欧阳修,晏指晏殊。
14.《珠玉集》的作者是晏殊;《片玉集》的作者是周邦彦;《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
15.张先《天仙子》词中有”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连同另两句有“影”字的词句,其雅称即张三影。
16.北宋词人中,以善于写“影”而著称的是张先。
17.把边塞诗的内容带进词的领域,使词具有较多社会内容和开阔的风格的作家范仲淹。
18.扩大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的著名词人是苏轼。
19.据说苏轼曾戏呼秦观为“山抹微云君”,这是因为他的《满庭芳》曾经名动一时。
20.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21.小楼一夜听春雨,_深巷明朝卖杏花__。
2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23.《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者是吕本中,宋末方回提出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
”一祖三宗”是指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24.“江湖诗派”之名是因南宋末期杭州书商陈起汇刊丛书《江湖集》而得。
25.秦观《踏莎行》寓有深意的名句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26.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耳,余人不逮也。
”秦七是指__秦观_,黄九是指黄庭坚。
27.被王国维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的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风荷举”,其作者是周邦彦。
28.《六丑?蔷薇谢后作》“正单衣试酒”的作者是周邦彦。
29.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认为词“别是一家”,应该“协律”“可歌” 。
30.杨万里的诗风格独特,后人称之为“诚斋体”。
31.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的题目名《游山西村》32.“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陆游的诗歌主张。
33.陆游有词作多首,《诉衷肠》中“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和他的爱国诗一样,感情激越。
34.“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出自辛弃疾的《摸鱼儿》一词。
35.姜夔的词集名《白石道人歌曲》,张炎用“清空”二字评价其风格特征。
36.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杜郎”指杜牧。
37.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8.文天祥的代表作有《正气歌》和《指南录后序》,南宋后期的"正气派"由此得名。
39.据《都城纪胜》等记载,宋代“说话”有“四家”分工。
其中影响最大的两家是_小说和讲史。
40.宋代说话艺术中以“小说”、“讲史”两家最重要,影响也最大。
《错斩崔宁》是现代昆曲剧《十五贯》最早的蓝本。
《大宋宣和遗事》己经具备《水浒传》的一些情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明代小说《西游记》的创作提供了最早的依据。
41.苏轼的前後《赤壁赋》,从文体性质上看,属于文(散体)赋。
42.宋代笔记著作中成就最高的是《梦溪笔谈》和《容斋随笔》。
43.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对宋诗的评价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就是“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44.宋末词人张炎著有词学理论著作《词源》。
二选择题1.把文学的实用价值摆在首位,提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要之以实用为本”的作家是( C )A.王禹稱B.欧阳修C.王安石D.苏轼2.下列名句,归属欧阳修创作的是( B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B.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D.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3.王国维在论述做学问、成大事的三个境界时,曾摘编宋代三位词人的名句,辑录成如下一段名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位作家是( A )A.晏殊柳永辛弃疾B.晏殊秦观陈亮C.晏几道贺铸柳永D.晏几道周邦彦辛弃疾4.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A )A.晏殊B.欧阳修C.柳永D.张先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和风格是( C )A.白体B.晚唐体C.西昆体D.荆公体5.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 A )A.江西诗派B.剑南诗派C.江湖诗派D.晚唐诗派6.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 C )A.江西诗派传人B.剑南诗派后进C.江湖诗派宗师D.遗民作家先驱7.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 D )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著名诗论观点是( B )A.以俗为雅B.别材别趣C.点铁成金D.别是一家8.北宋晏殊主要是以词传名,被称为( D )A.豪放词人B.爱国词人C.俚俗词人D.富贵词人9.宋代文学的主调是( B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爱国主义D.自然主义10.作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而自成一家,世号“诚斋体”的南宋诗人( A )A.杨万里B.范成大C.陆游D.尤袤11.下列作家中,不属于“苏门四学士”的是( D )A. 黄庭坚B.晁无咎C.秦观D. 陈师道12.集中体现辛弃疾驾驭语言能力的是( D )A.以诗为词B.以论为词C.以赋为词D.以文为词13.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B )A.晏殊B.欧阳修C.柳永D.张先14.姜夔白石词所创立的词派是( A )A.清雅词派B.豪放词派C.咏物词派D.田园词派15.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著名诗论观点是( B )A.以俗为雅B.别材别趣C.点铁成金D.别是一家16.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 A )A.儿女柔情B.羁旅行役C.家国兴亡D.田园风光17.苏轼于熙宁年间写诗对新法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陷害而引发的事件是( B )A.熙宁变法 B.乌台诗案 C.元祐党争 D.靖康之乱18.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 C )A.江西诗派传人B.剑南诗派后进C.江湖诗派宗师D.遗民作家先驱三多选题1.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中的“三宗”指的是下面三人( BCD )A.杜甫B.黄庭坚C.陈与义D.陈师道2.把下面的作家序号填进括号里FGCEBAD宋初在诗歌方面,主要有三种倾向:一是以()为代表,学习中唐的(),称“白体”;一是以()为代表,学习晚唐的(),称为“昆体”,这是因《西昆酬唱集》得名。
一是以()为代表的“晚唐体”,继承了晚唐()、()的诗风。
A.贾鸟B.林逋C.杨亿D.姚合E.李商隐F.王禹偁G.白居易3.辛派词人主要是指( ABCD )等几位词人。
A.陈亮B.张孝祥C.刘过D.陆游E.王沂孙4.“永嘉四灵”是指当时生长在浙江永嘉的诗人,即指( ACDF)等几位。
A.徐照B.徐渭C.徐玑D.赵师秀E.王沂孙F.翁卷5.将下面作家的号的序号分别填入其姓名后的括号里:BCDAA.山谷道人B.后山居士C.淮海居士D.和清1)陈师道() 2)秦观() 3)林逋() 4)黄庭坚()四名词解释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和发展唐代古文运动的一次诗歌与散文的改革运动,起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完成于苏轼。
这次运动以欧阳修为领袖,苏梅为辅佐,王安石、三苏、曾巩为中坚力量,革新对象是宋初风靡一时的西昆体和时文(华丽空洞的骈文),提倡的是反映现实、自然质朴的诗风和内容充实的韩柳的散文。
是为适应北宋中叶政治改革而兴起的一次文学改革运动。
2.夺胎换骨:`黄庭坚论诗的观点,黄庭坚语:“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
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
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夺胎换骨”是对“点铁成金”进一步深化、细化,前者重意,即构思,后者重语,即文字。
3.诚斋体:指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歌创作特点:构思新颖奇特,善于表现人物情态的特征和稍纵即逝的场景;笔调幽然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
4.话本:话本原是“说话”艺人表演时所依据的底本,只供说话人表演之用。
后来有书会才人一面编写话本,一面根据“说话”艺人在口头说唱中流传的话本加以整理提高,变为可供阅读的话本,主要有小说话本和讲史话本两类。
5.宋代话本:话本在宋代是指新体白话小说,也称为“平话”,它是“说话”艺人表演时所依据的底本。
话本的体制包括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六个部分。
6.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得名。
西昆体代表诗人是钱惟演、刘筠、杨亿。
西昆体风靡一时,是宋初诗坛上独领风骚的流派。
西昆体诗人推崇李商隐兼唐彦谦,尤师法李商隐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其作品多近体,长七律。
西昆诗以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见长,呈现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7.江西诗派:南宋初期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首列黄庭坚、陈师道,以下还有韩驹、潘大临等二十多人,江西诗派的名称从此确立。
后方回著《瀛奎律髓》倡导江西诗派的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之说。
但江西派诗人并未很好的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而是片面的强调句法、用事等方面的艺术技巧,愈来愈走向形式主义的道路8.江西诗派:江西诗派因黄庭坚是江西人而得名,其他作家并非全是江西人。
最早提出“江西诗派”名称的是吕本中,他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把黄庭坚作为诗派的开山祖,又列举了陈师道、晁冲之等二十四位诗人作为这一诗派的成员。
陈与义虽未被列入宗派图内,却被后人推为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