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大众哲学有感23页PPT

合集下载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目录第一章绪论2 一哲学并不神秘2 二哲学的真面目8 第二章本体论(世界观)13三两大类的世界观13四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21五客观的东西是什么26六不如意的事31七牛角尖旅行记35第三章认识论40八用照相作比喻40九卓别麟和希特勒的分别46十抬杠的意义52十一由胡桃说起59十二我们所能认识的真理64第四章方法论71十三“天晓得!”71十四不是变戏法77十五追论雷峰塔的倒塌83十六“没有了!”89十七思想的秘密95十八青年就是青年103 十九两种态度111 二十七十二变118 二十一笑里藏刀125 二十二规规矩矩132 二十三在劫者难逃140 二十四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148 关于《哲学讲话》156 著者第十版序1641大众哲学(原名《哲学讲话》)*第一章绪论一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哲学的踪迹可在哲学对干社会生活的关系,始终都是很日常生活里找到密切的。

在日常生活里,随时都有哲学的踪迹出现,但因为是日常生活,我们习惯了,所以就不觉察,不反省。

假如我们有一个朋友,因为到别处去谋生,或其他原因,与我们离别了五六年,忽然有一天又相见了。

那时我们会觉得他和以前有种种的不同。

或者是更苍老了,或者是在知识上有什么进步了。

见面之后,大家自然攀谈攀谈,各人把自己所经过的事件叙述一番,这————* 《哲学讲话》,最早在上海出版的《读书生活》杂志第一二卷(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连载,1936年1 月出版单行本,同年6 月出第四版时,改名为《大众哲学》。

1978年10月三联书店印行新版时,选用的是作者1950年的修改稿。

为了使读者了解《大众哲学》的原貌,现在选用的是第一版。

解放前出过的三十二版中,作过较大修改的是第四版和第十版,现将这两版的序言附在后面。

2时就更有很多的事情使我们发生感触,我们看见在这五六年的期间,大家周围的人,有的长大了,有的死了,倘若我们的周围是商店,是工厂,我们又看见它们有的已经倒闭,有的繁荣起来,有的不死不活的支持着门面。

大众哲学心得体会

大众哲学心得体会

大众哲学心得体会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关于大众哲学心得体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大众哲学心得体会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评析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途径。

无论在前苏联还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都得到了高度重视。

但目前,大众化却遇到很多困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正视这个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史演化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现实,最终也要实现现实。

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不能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不仅是马克思的初衷,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论要求马克思关注现实,从中学时期就树立了为人类福利而奋斗的理想,在中学毕业论文中他就写道“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1835年他进入波恩大学,专业是法律,但他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哲学的学习上。

马克思一开始就反对宗教神学,肯定人的作用,他对宗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根本的否定,使批判从天国回到尘世。

这奠定了其哲学为大众服务的最根本基础。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进入《莱茵报》工作,在这期间,他关心民间疾苦,反对普鲁士王国限制人民的自由,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公开揭露封建势力对劳苦大众的剥削,为劳苦大众申辩,批判封建国家的本质。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哲学一开始就有服务大众的取向。

在后来的斗争中,他支持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认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必将会开创一个新世界,而这个新世界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届时剥削被消灭,人们克服异化实现真正地复归。

“不消灭哲学,就不能使哲学成为现实,同样“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消灭哲学。

而最好实现哲学的途径就是哲学的大众化。

不仅在理论上,在现实活动中,马克思也积极参加各种工人运动,在晚年的著作中,也始终贯穿大众解放这条线。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演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无论在前苏联还是在中国都受到了高度重视。

大众哲学心得体会(2)

大众哲学心得体会(2)

大众哲学心得体会(2)大众哲学心得体会篇二浅谈哲学大众化问题【摘要】哲学从它传入中国之初就对中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文章从哲学开始对中国大众产生影响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特点入手,分析哲学本土化和大众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从这种关联中探索哲学本土化和大众化的核心。

试图论证哲学大众化的核心在于:哲学精神必须同儒学精神存有内在共性。

【关键词】哲学大众化科玄论战哲学实践性1936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一书以阐述马克思唯物主义原理、认识论内容和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范畴为主要任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然而至今,哲学这个词汇及其基本精神究竟是什么,大众并不能很好地理解。

其原因是缺乏对哲学精神的领会,这使得哲学大众化必须开拓新的途径。

哲学大众化的问题即哲学本土化的问题尚庆飞认为,哲学大众化大致有两层含义:一是哲学“化”大众;一是大众“化”哲学。

①前者是指用哲学的思想来指导大众;后者是指用大众的实践经验来丰富和发展哲学。

哲学虽然超越现实,但也是基于现实的,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②因此,真正的哲学并不是远离大众。

当强调哲学大众化的时候,也恰恰说明哲学同其受众之间存在着思想基础上的距离。

所谓哲学大众化,理应是任何一种形态的哲学同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

但哲学大众化并非让大众性的东西“化”掉哲学的精神内核,故而哲学大众化的任务首先是哲学“化”大众。

哲学大众化的基础是哲学能够适应大众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

哲学本土化历程对哲学大众化的启示科玄论战首次使得哲学本土化、大众化。

哲学的大众化始于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思想革新运动和思想论战之中,其中包括对20世纪的中国乃至现代中国都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文化运动和科玄论战。

科玄论战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这场论战波及范围之广泛,在中国思想史上是空前的,参加这场思想大论战的主角分别是以弘扬中国传统儒学为特点的“玄学派”,弘扬科学、民主等思想的“科学派”,还有宣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派”。

用哲学智慧感悟人生ppt课件

用哲学智慧感悟人生ppt课件
用哲学智慧感悟人生
哲学
英国哲学家罗素对哲学的定义: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
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 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 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 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 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罗素认为)都 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 属于神学。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 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问底,是哲学的另一个学科特点。
当然,作为爱智的哲学,它不
仅仅说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智慧,
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
它表明了人类对智慧的一种态度,
一种立场,一种爱的立场。
黑格尔:
“如果你想把葱皮剥开看看葱的本质是什么, 肯定会非常失望,因为即使你把整个葱都剥 光了,也不会看到葱的本质…”
哲学家通常思想的都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他们思得 也很“根本”,于是就把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到了极端, 后人若要解决问题就不可能再走老路,因为那条路已经被 前人走“绝”了,他只好换一条路走。所以,哲学并不只有 一条路而是有许多条路,任何一条路都不足以代表哲学本身, 所有的哲学运思之路“综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幅比较完 整的哲学图画。换言之,哲学是由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那一 条条思想之路构成的。
具体的鸡
PK
抽象的鸡
1.作为爱智慧的哲学之“爱”
“爱”这个字在希腊文中有三种不同的写法:Philia、 Eros、Agape,分别指涉三种不同的情怀:
1 Eros是指情爱,代表一种出于本能的感性冲动及浪漫情怀
2 Agape,代表博爱,也是宗教里边所讲的无私的爱。
3
Philia则是友爱,它理性、温和、不思占有。和Philo是同一个字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读艾思奇《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读艾思奇《大众哲学》

习和研读时 ,总被其吸引 ,不知不觉 中读完一章又一章 内容 ,也就是 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大家解开了马克思 主义 的神秘面纱 ,掌握 了马克思 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吸 引力 和影响力 。不 仅如此 ,通过学习 《 大众哲学》 所掌握的思考问题、分 析问题 、解决 问题的方法 ,既能用于统筹安排好各科课程 的学习 ,研究谋划 学 习方 法和学习策略 ,也能应 用于 日常 生活 ,包 括处 理好跟 老师 同学 关系 等 ,对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世界观 、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百 科 论 坛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化 j 的 典 范
— —
读 艾 思奇 《 大众 哲 学》
辽宁 北镇 1 2 1 3 0 0 )
范乃心 ( 北镇市高级中学
摘 要 :艾思奇是我 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 育家和革命 家。《大众哲学》 为艾思奇 的代表 作,是 马克思主 义中 国化、大众化 的经 典文献 ,影响一批 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当前 ,青年学生研 读 《 大众哲 学》,不仅要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 本理论 ,J E-  ̄, v , 中理 解、感悟和践行 艾思奇忧 国忧民的爱国情 怀。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 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艾思奇 ,原名李生萱 ,是我 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教育 家 和革命 家。《 大众哲学》 为艾思奇 的代表作 ,该书是我国上世纪 3 O年 代传播 马克思 主义最通俗 的理论著作之一 ,至今仍 多次再版 ,对广 大 青年了解 马克思主义 、认识马克思主义 、研究 马克思 主义发挥 了重要 作用 ,产 生 了极 大 影 响 。
《 大众哲学》 赞誉有加 ,1 9 3 7年 l 0月 艾思奇 奔赴延 安时 :毛 主席高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考——读艾思奇《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考——读艾思奇《大众哲学》

路 。正是 由于《 大众 哲 学》的 出现 , 一种 全 新 的 方 用 式 开启 了高深 莫测 的神 圣 的哲 学殿 堂 大 门 , 把哲 学
推 向了人 民 , 燃 了无 数 人 尤 其 是 青 年 们 心 灵 的 火 点
神 圣 的学术 研究 成 为 自己挣钱 的工 具 , 得 搞研究 、 使
国 的确 起 到 了 “ 众 ” 的作 用 , 初 版 后 的 1 大 化 在 0年 间再版 3 2次之 多 , 见 其 影 响 力 之 深 , 受读 者 喜 足 深 爱 ,大 众哲 学 》 《 真正 地让 “ 学 ” 种 以往 只在 书 斋 哲 这 里 的貌 似深 不 可测 的抽 象物 走进 了广大 人 民尤其 是 青 年们 的现 实 生 活 中。从 《 众 哲 学 》 版 的背 景 大 初 来看 , 当时正值 抗 日战 争 前 期 , 日民族 矛盾 尖 锐 , 中 国难 当头 , 匹夫 有 责 , 是 由于 当时 没有 科学 理论 的 但
[ 中图分 类号 ]B 7 [ 献标 识码 ] [ 章编 号 ]62— 43 2 1 )4— 0 1 O 2 文 文 17 37 (02 0 0 1 一 4


前 言
放区投身革命的, 由此可见《 大众哲学》 的影响是何 等 的 巨大 。
《 大众哲学》 是艾思奇 同志在 2 0世纪 3 0年代 写 成 的一本 哲 学读 物 , 正如 它 的名字 , 在 当时 的中 它
冢 口 吧入 . r U
厶 l 卜 -蒯 ~ u 厶上 t 瓜
Jr , -加
马克 思主 义哲 学 大众 化 的思考
— —
读 艾 思 奇《 大众 哲 学》
肖 霜
( 中共广 东省 委 党校 , 东 广 州 5 0 5 ) 广 103

《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大众哲学》读后感从前哲学给我的感觉就是太过于深奥,使人太难以理解。

中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说过“人生观”、“世界观”等一些哲学里的术语。

可是当时我们并没有真正的了解什么是人生观、世界观。

慢慢的到了高中我们开始接触到了所谓的哲学,当时政治给我的感觉就是太过于深奥,让人感觉很难理解,有时书中的一句话都要反反复复思考好几遍才能够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了《大众哲学》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实哲学并没有我们相象中的那么深奥,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正如这本书所说“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因为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所以使一般人反糊涂起来,以为哲学太艰深难解了,没有方法可以和它接近。

这种错误的观念,似不能不说是由过去谈哲学的人所造成的。

” 他说哲学之所以显得高深,是因为哲学家们故意这样表现,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也许很多哲学家都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就故意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使一般人很难以理解,这样自然就会感觉哲学很深奥了。

《大众哲学》也称《哲学讲话》,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最通俗的笔法,运用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高深的哲学知识。

这样使人很易懂,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

例如作者在关于唯心主义的议论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由我心生”,竟然推导出:“父母也是我心生的,不存在的,我也是我心生的”,其荒谬性显而易见!以前教科书只教给我们唯心是错误的,但是为何错误?曾听说唯心主义最后都会导向宗教,其原因何在?现在我找到了答案。

哲学不仅是为了看清世界,更是为了改变世界,在改变中更好的看清世界,所以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发展的科学。

可是中国有个可怕的倾向,就是把什么都形式化,如政治课。

其创新从何谈起?尤其是哲学。

2018-大众哲学读后感-精选word文档 (9页)

2018-大众哲学读后感-精选word文档 (9页)

2018-大众哲学读后感-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有些哲学是抽象的,有些并不是,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大众哲学读后感,欢迎阅读!
大众哲学读后感【1】
在外祖父的极力推荐下我买了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这本书,并带着半信半疑的想法开始了对哲学的学习。

没想到这本书很快就打动了我,并深深的吸引了我。

作者用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让人很轻松地就能读懂。

原来,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哲学思想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和看法,学习哲学能让我更好地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一、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我们经常说的理论。

201X年10月16日河北大学校园李姓学生驾车撞死人后不但不慌张,反而叫嚣“我爸是李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