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民本思想

论孔子民本思想

2011年10月

谈古论今

论孔子“民本”思想

文/赵中秋

摘 要: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民本”思想,不只是尊人、敬人、以人为本的意思,更是蕴涵了人本论、人际关系论及人际交往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孔子“民本”思想回答了: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原始儒家思想是由继承走向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开展而越趋于客观实际和科学的。

关键词:“民本”思想;人;孔子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087-01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从公元前约五百多年至今,儒学已走过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原始儒家、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新经学、新儒学等多个历史阶段、多个代表人物的发展。本文仅就孔子“民本”思想为研究对象,并从笔者认为的“民本”思想方面进行自己的阐述。本人在这里所指的“民本”思想,不只是尊人、敬人、以人为本的意思,更是蕴涵了人本论、人际关系论及人际交往价值论等四个方面,即“民本”思想包含了回答: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

一、人本论

孔子的儒学思想是整个儒学思想的开创阶段,这就注定了其不完善性,并且关于“民本”思想,孔子又没有过多的叙述。在《论语》中,我们无法找到孔子关于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的叙述。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得出:孔子所隶属的士阶级是随着由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而壮大且地位提高的,所以先秦的儒士(指为士卿出谋划策的读书人)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于古代文化有一种特殊的崇敬与信仰。他们认为包括六艺在内的古代文化是华夏光荣祖先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人都是“生而知之”的圣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具有强烈的复古倾向,特别尊崇华夏古文化和周礼,“周监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孔子虽没有直接回答人和人民是什么,但他仍然崇尚着周礼,沿袭着周礼对人的本质的看法,我们可以称其为“先古人本论”。根据历史考证,甲骨文中人字屡见;而人字产生于黄帝之时,“今我唯令女二人”(《矢尊》)。并且周初《尚书》诸诰中多次使用“民”字,“迪民康”、“今天其相民”(《尚书?大诰》)。可见,先古人本论就是将“人”作为区别于牲畜之类的一般动物的;将“民”作为“人”的集合,而没有其他意义。

二、人际关系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在孔子的论述中可谓突破周礼大有发展。纵观孔子对人与人的关系及人际交往价值的论述,其突出一个特点,即是“仁”,其也是孔子整个理论的核心。《论语》中提及“仁”的地方有一百多次,但都没有统一标准的对“仁”做出回答。但是,春秋时期的小战争同样显示了民众在政治上的力量,所以,孔子“民本”思想认为民为国本,且认识到民的问题实际是人的问题,要解决任何问题必须树立“仁”的观念。依据《论语》的基本涵义,“仁”似乎主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即所谓“仁者爱人”。爱人就是不仅仅爱自己的妻子、儿女、父母,也要爱自己的家族、亲属及其他长辈外,更要爱这以外的别人。孔子还提倡“安百姓”(《论语?宪问》),主张“泛爱众”(《论语?学而》),赞赏“博施济众”。百姓就不仅仅一家一姓,它还包括自己家族以外的许多家族。众就不仅仅限于某一阶层,而是包括所有阶层在内的大众。这就是说,孔子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而是全人类。在他看来,人不仅是家族和等级的一员,还是全人类的一员。人应该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给以爱、同情和关心。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很清楚的表达了仁是一种人类之爱。然而,由于文化的继承性和历史人物的局限性又决定了孔子仁爱思想的缺陷。孔子的仁爱还是有不足之处的,也不可能是无差别的超越血缘、宗法的人类之爱。他主张亲情,所以,这种仁爱必定是有差别的。这种仁爱是一种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由亲及疏的爱,最爱的是直系亲属,然后是旁系亲属,最后才是九族以外的其他人。可见,孔子思想中还是继承了奴隶时代的某些文化因素。可以说,孔子的仁爱观念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而且是处理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这样说的原因在于其“德政”。

三、人际交往价值论

孔子的仁爱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更是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以上笔者论述过孔子认为“民为国本”,且结合仁爱思想,就提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是本质为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德政”统治思想。孔子认为人是不同于动物的,是有区别于动物的。在政治上来说,人不是仅仅被统治的牲畜,所以,统治者要予以关心爱护人,那么就要实行“德政”。“德政”即是“仁”在政治上的运用,它应该是怎样的呢?《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冉有的一次谈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见到卫国人民众多,孔子就赞叹道:“庶矣哉!”,冉有问,人多了之后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富了之后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见《论语?子路》)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德政”首先是富民政治,就是实行一系列惠民的政策,如国家使用民力要节制,不可以杀人殉葬,不违农时,统治者要亲耕,收取租税不可过重等,从而让民力人丁兴旺,经济发展富裕起来;其次是教民政治,就是让人民接受道德观念、礼节仪式,军事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成为文明的民众。

四、人本教育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在教育方面贯彻“民本”思想的里程碑性业绩。孔子本人不仅首开私人办学的先河,更是在教育对象上体现了平等人的思想。他的学生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出身寒门;多数来自鲁国,也有从遥远的秦、楚、吴等诸侯国来投师问学的,并且孔子出于培养人才的目的,仅仅收取少量学费,而能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自行束无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这是仁爱思想在教育方面的具体运用,是他教育思想中倍受赞誉的一点。孔子一生先后传授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者72人。试想在孔子所处的那个贵贱的等级差别、社会的家庭界限还非常严格的时代,孔子能不分等级家庭,贫穷富裕,对所有求学者予以教育,这就不仅仅是开明的,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大的改革意义。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2011.10 87

论孔子民本思想

2011年10月 谈古论今 论孔子“民本”思想 文/赵中秋 摘 要: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民本”思想,不只是尊人、敬人、以人为本的意思,更是蕴涵了人本论、人际关系论及人际交往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孔子“民本”思想回答了: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原始儒家思想是由继承走向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开展而越趋于客观实际和科学的。 关键词:“民本”思想;人;孔子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087-01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从公元前约五百多年至今,儒学已走过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原始儒家、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新经学、新儒学等多个历史阶段、多个代表人物的发展。本文仅就孔子“民本”思想为研究对象,并从笔者认为的“民本”思想方面进行自己的阐述。本人在这里所指的“民本”思想,不只是尊人、敬人、以人为本的意思,更是蕴涵了人本论、人际关系论及人际交往价值论等四个方面,即“民本”思想包含了回答: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 一、人本论 孔子的儒学思想是整个儒学思想的开创阶段,这就注定了其不完善性,并且关于“民本”思想,孔子又没有过多的叙述。在《论语》中,我们无法找到孔子关于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的叙述。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得出:孔子所隶属的士阶级是随着由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而壮大且地位提高的,所以先秦的儒士(指为士卿出谋划策的读书人)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于古代文化有一种特殊的崇敬与信仰。他们认为包括六艺在内的古代文化是华夏光荣祖先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人都是“生而知之”的圣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具有强烈的复古倾向,特别尊崇华夏古文化和周礼,“周监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孔子虽没有直接回答人和人民是什么,但他仍然崇尚着周礼,沿袭着周礼对人的本质的看法,我们可以称其为“先古人本论”。根据历史考证,甲骨文中人字屡见;而人字产生于黄帝之时,“今我唯令女二人”(《矢尊》)。并且周初《尚书》诸诰中多次使用“民”字,“迪民康”、“今天其相民”(《尚书?大诰》)。可见,先古人本论就是将“人”作为区别于牲畜之类的一般动物的;将“民”作为“人”的集合,而没有其他意义。 二、人际关系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在孔子的论述中可谓突破周礼大有发展。纵观孔子对人与人的关系及人际交往价值的论述,其突出一个特点,即是“仁”,其也是孔子整个理论的核心。《论语》中提及“仁”的地方有一百多次,但都没有统一标准的对“仁”做出回答。但是,春秋时期的小战争同样显示了民众在政治上的力量,所以,孔子“民本”思想认为民为国本,且认识到民的问题实际是人的问题,要解决任何问题必须树立“仁”的观念。依据《论语》的基本涵义,“仁”似乎主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即所谓“仁者爱人”。爱人就是不仅仅爱自己的妻子、儿女、父母,也要爱自己的家族、亲属及其他长辈外,更要爱这以外的别人。孔子还提倡“安百姓”(《论语?宪问》),主张“泛爱众”(《论语?学而》),赞赏“博施济众”。百姓就不仅仅一家一姓,它还包括自己家族以外的许多家族。众就不仅仅限于某一阶层,而是包括所有阶层在内的大众。这就是说,孔子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而是全人类。在他看来,人不仅是家族和等级的一员,还是全人类的一员。人应该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给以爱、同情和关心。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很清楚的表达了仁是一种人类之爱。然而,由于文化的继承性和历史人物的局限性又决定了孔子仁爱思想的缺陷。孔子的仁爱还是有不足之处的,也不可能是无差别的超越血缘、宗法的人类之爱。他主张亲情,所以,这种仁爱必定是有差别的。这种仁爱是一种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由亲及疏的爱,最爱的是直系亲属,然后是旁系亲属,最后才是九族以外的其他人。可见,孔子思想中还是继承了奴隶时代的某些文化因素。可以说,孔子的仁爱观念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而且是处理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这样说的原因在于其“德政”。 三、人际交往价值论 孔子的仁爱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更是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以上笔者论述过孔子认为“民为国本”,且结合仁爱思想,就提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是本质为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德政”统治思想。孔子认为人是不同于动物的,是有区别于动物的。在政治上来说,人不是仅仅被统治的牲畜,所以,统治者要予以关心爱护人,那么就要实行“德政”。“德政”即是“仁”在政治上的运用,它应该是怎样的呢?《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冉有的一次谈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见到卫国人民众多,孔子就赞叹道:“庶矣哉!”,冉有问,人多了之后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富了之后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见《论语?子路》)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德政”首先是富民政治,就是实行一系列惠民的政策,如国家使用民力要节制,不可以杀人殉葬,不违农时,统治者要亲耕,收取租税不可过重等,从而让民力人丁兴旺,经济发展富裕起来;其次是教民政治,就是让人民接受道德观念、礼节仪式,军事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成为文明的民众。 四、人本教育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在教育方面贯彻“民本”思想的里程碑性业绩。孔子本人不仅首开私人办学的先河,更是在教育对象上体现了平等人的思想。他的学生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出身寒门;多数来自鲁国,也有从遥远的秦、楚、吴等诸侯国来投师问学的,并且孔子出于培养人才的目的,仅仅收取少量学费,而能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自行束无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这是仁爱思想在教育方面的具体运用,是他教育思想中倍受赞誉的一点。孔子一生先后传授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者72人。试想在孔子所处的那个贵贱的等级差别、社会的家庭界限还非常严格的时代,孔子能不分等级家庭,贫穷富裕,对所有求学者予以教育,这就不仅仅是开明的,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大的改革意义。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2011.10 87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专制和礼教)继承(孔孟民本)和创新(民主经世致用)学案

第四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专制和礼教)、继承(孔孟民本)和创新(民主、经世致用)学案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刘立春 第一部分提前预习——微观分解,步步为“赢” 【阅读】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时代背景时大致可以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进行。在晚明的思想界,理学占据统治地位,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为了功名利禄,广大知识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空谈心性义理,“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顾炎武《日知录》)。这一方面对思想界造成严重束缚,另一方面又形成空谈误国的学风。于是便有了李贽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思想权威、学贵自得的思想和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反对理学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学以致用的思想主张。经济上,明中期以后,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大批工商业城市兴起,逐利拜金之风在社会上日益兴盛,传统义利观,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观念受到极大冲击。于是便有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束缚,肯定物质享受,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主张也有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反对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而明末清初的政治形势对其时思想家的影响更大。明末清初基本的政治形势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腐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最后导致明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清军入关,少数民族建立的清政府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当时具有民族主义情感的汉族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看来,这绝不仅仅是改姓易号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事关民族和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大问题,是“天崩地裂”,从而促使他们深刻地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思考的结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学风问题,即明末空谈心性的学风和八股取士,无法解决当时日益复杂尖锐的社会问题,空谈误了国;一是政治制度上的问题,即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和腐朽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其典型的表现是明开宦官当权,残害忠良,欺压百姓,是君权空前强化误了国。于是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主要是明朝灭亡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倡导“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用各种办法来限制、分散君权,促进政治的和谐发展。而顾炎武关于“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分以及“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也是明末清初这种政治形势的产物。 问题:据材料概括明清之际活跃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一)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社会转型,导致各种新旧矛盾空前尖锐。(二)具体原因: 1.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受到落后封建制度的阻碍;土地兼并严重, 赋役沉重。 2.政治上: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军机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帮会、西方殖民入侵)促了人们专制统治和封建礼教的怀疑批判;市民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势力壮大,要求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3.思想上:传统理学下的封建传统礼教摧残人性、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人们竞相逐利、重利轻义的思想促使社会风俗改变,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进步士人试图冲破四书五经的束缚,藐视礼法,强烈追求个性解放和发展经济;西学东渐兴起,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4.进步人士作用:一批正直清廉,爱国爱民、参与抗清的学者努力探索改革社会的方案。 二、主要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诗经》之后三百余年,中国古典诗歌大抵处于消歇状态,至战国后期,一种“奇文”由楚国挺拔而起,那便是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屈原在深厚的楚文化基础上,并吸收中原文化的营养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它以其美妙的歌声、突发的异彩,使沉寂已久的诗坛重新活跃起来,开创了我国诗歌史上第二个重要时期。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典诗歌实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双峰并峙的发展道路,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简短的抒情短章向叙事抒情长篇的发展,也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的转变的基本完成。 第一节《楚辞》的含义、渊源及特点 “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今存最早的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楚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采用楚国方言,运用楚地声调,记载的是楚国的地理,描写的是楚国的风物,因而富有楚国的地方特色。它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句子参差不齐,形式活泼自由,多用“兮”字,语句曼长流利,灵活多变,有停顿、有延伸,委婉而多情致。比起《诗经》更富有表现力,既能曲尽缠绵宛转之情,又增强了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更富有文彩。 《楚辞》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楚民族在殷商时代已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楚国的强大、兼并战争的日益加剧和列国间交往聘问之事的增多,它进一步吸收了中原文化,儒、法、墨、名、阴阳等思想及经典都传入楚国并产生影响。屈原曾多次使齐,身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如他诗歌中的“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思想和大量的比兴手法,就是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儒法思想与《诗经》的传统。但对《楚辞》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还是楚文化。首先是楚地民歌。楚地民歌渊源甚古,《诗经》里的“二南”中已有一些带有楚地风物和语言特点的民歌。之后,春秋末有《越人歌》(《说苑》)、《接舆歌》(《论语》),战国时有《孺子歌》(《孟子》)。这些楚地民歌,句子参差灵活,多用“兮”字来加强节奏、舒缓语气,有的还用了兴句和双关语,已开楚辞体格。其次,巫风文化的熏陶。楚国一直盛行着殷商时代一种迷信色彩浓厚的巫风文化,在郢都以南的沅、湘之间,老百姓有崇信鬼神的风俗,喜欢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时要奏乐、歌唱、跳舞以娱神。这种巫术风俗的熏陶,培养了人们丰富的幻想力,滋长着美丽的歌辞和舞蹈,给楚辞提供了养料。其他如楚国的地理风物、方言声调等也给《楚辞》提供了直接营养。 第二节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创作 屈原(前343?----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后期楚国丹阳(今湖 北秭归县)人,楚王宗室。他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年青时,曾任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很受赏识重用。后怀王听信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谗言,疏远了他,让他做三闾大夫,失去了政治地位。怀王在被秦国欺骗下,与齐国断交,兵败 失地之后,一度又起用他,派他使齐修好。怀王24年,再次背齐合秦,不久把屈原流放到汉北。 楚国因此先被“合纵”联盟攻击,又被秦国夹击,再次丧失国土。这种情况下,屈原再次被召回,在他的努力下齐楚联盟恢复。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屈原被流放到江南。流亡中,他“行吟泽 畔,颜色憔悴,”却仍然心系祖国安危,哀叹民生多艰,写下了大量的诗篇。顷襄王21年(前278)

论儒学的当代价值及使命

论儒学的当代价值及使命 保山市龙陵县国家税务局陈永晓 2010年12月10日 摘要 本文从儒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对儒学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从个人到整个人类的五个层面上对儒学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诠释,并从儒学的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制衡作用三个方面阐述其价值。本文第三部分指出儒学的当代使命是“发展全球价值伦理”,首先分析了当前世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精神文明缺失的现状,然后对儒学的使命提出具体要求,回归儒学的核心价值,从“仁”、“义”、“礼”三个方面构建“全球价值伦理”体系。 关键字:“仁”、“义”、“礼”,天人合一,全球价值伦理 一、儒学概述 儒学起源于春秋时期,兴盛于汉武帝时期,如果从孔子算起,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儒学的核心思想:“仁”,“义”,“礼”。 仁:儒学中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仁”是儒学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义:儒学中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儒学中把"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儒学中的“礼治”主义,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行为规范。儒学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当代价值 我认为儒学的当代价值既不在它的王道政治,也不在它的道德伦理,而在于它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儒学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包括以下五个层次

《诗经》中的燕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诗经》中的燕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一部主要反映周代礼教文化制度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著作。《诗经》中的宴飨诗主要收录在《小雅》中,它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也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宴飨诗的产生、写作目的以及其内容与外在形式等方面来探讨其与周代礼乐文化精神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诗经宴飨诗礼乐文化精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1],共有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词[2]。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3]。《诗经》中的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可以说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气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具体来说,包括婚恋诗、农事诗、燕飨诗、战争徭役诗、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等。其中的宴飨诗鲜明的体现出先秦时期的礼乐文化精神。 周代社会以小农生产为生产方式的农业宗法社会,家族血缘关系至关重要。为适应这种农业宗法等级社会的政治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礼制。周代的礼制极为宽泛,既包括个人伦理道德修养,行为方式的准则规范,又包括国家政治的典章制度。据《周礼》记载,当时把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大类,统称为五礼。燕飨诗是直接反映嘉礼中飨礼、宴礼等礼仪活动的诗。 “燕”本为“宴”之假借,现仍沿用“燕”,是为了显现其反映燕礼的特定意义。根据燕飨诗反映的不同礼仪内容,又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等。产生于西周初期的燕飨诗,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其中《鹿鸣》、《伐木》、《鱼丽》、《南有嘉鱼》、《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弁》、《鱼藻》、《宾之初筵》、《瓠叶》,以及《大雅?行苇》等均属这一类。《伐木》篇记载,周文王曾身体力行地推行过德礼理性精神贯注于其中的宴饮乐舞。周文王把宴饮乐舞没有看成是自己追求享乐刺激的工具,而是看成是调节人际关系,使长幼尊卑各得其所、互敬互爱的手段。他从宴饮乐舞中获得的是“德”的愉悦,而不是个体情欲的享乐刺激,他要求宴饮乐舞显示出上下尊卑的礼,而不是男女杂糅、长幼不分的欲。在周公执政期间,也注意在宴饮之乐贯注德礼的理性精神。周公设宴款待亲戚,即席作了歌乐,为宴饮助兴。他要通过宴饮乐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谐,突出德礼的理性精神,《周礼》规定,宴饮必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并严格的遵循等级规定,“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宴之礼亲四方之宾客”。宴饮乐舞也必须体现出中和的仁德之情,严格的遵循利益规定:天子享诸侯,奏《肆夏》乐舞,两诸侯聚会,奏《文王》乐舞,君王宴请群臣,奏《鹿鸣》乐舞;诸侯犒劳使臣,奏《四牡》等乐舞;至于一般人宴饮,则歌舞《南有嘉鱼》、《南山有台》等。 这类诗歌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更多的反映了上层社会欢乐、和谐。如《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客之间。周代社会以小农生产为生产方式的农业宗法社会,宗族间的相亲相爱的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周之国君、诸侯、群臣大都是同姓子弟或姻亲,周朝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宴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燕飨诗赞美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关系,而对不能循礼自制、纵酒失德的宴饮,则是否定的。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燕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不仅祭祀、宴飨等诗中直接反映了周代礼乐之盛,而且在其他诗作中,也洋溢着礼乐文化的精神。 赵沛霖在《诗经研究反思》:“实际上,宴饮诗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既有粉饰太平、肯定享乐的一面,又有好礼从善、向往良好风范的一面,这后一面体现礼乐文化精神,体现

关于孔子的论文: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

一、文、行、忠、信: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教学内容,都与道德教育有密切联系。这一切可以通过孔子教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和文献典籍中得到印证。 《论语》记载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73 其中 “文”指文献典籍,“行”指行为规范,“忠”和“信”指道德修养。可见,其主要的教育内容是道德。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 《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2]419 这 里提到了孔子的四类教学内容,其中提到的“六艺”即:“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御),五曰六 书,六曰九数。” [3]731 南宋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驭(御)、书、数之文。及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及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与凡民之 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4]1 朱熹明确地将“礼、乐、射、御、书、数”归入小学的教学内容,即初级六艺。从小学进入大学,要学高级“六艺”又称“六经”。《庄子》中已有六经之说:“丘治《诗》、《书》、 《礼》、《乐》、《易》、《春秋》六经。” [5]220 《庄子·天下》还概述了“六经”的内容:“《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 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5]487 孔子四教中的文,即其整理过的古代文献典籍———六经。孔子正是通过这些文献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仁德的,或者说,六经是为孔子的道德教育服务的。孔子所关注的,正是六经的伦理道德价值。 六经中的《诗》即《诗经》,它不仅具有明显的文学 性,且亦具有非常强的性情陶冶作用。因此,孔子非常重视诗教。他曾两次督促儿子伯鱼学诗:“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 言。’鲤退而学《诗》。” [1]178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 也与!’”[1]185 他对儿子的这番教导,足以表明其对《诗》的 重视。孔子还对学《诗》的意义作过如下论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185“兴、观、群、 怨”是孔子对《诗》的意义的全面概括。“兴”,古注解为“引譬连类”,即打比方,进行联想。朱熹注为“感发志意”,即获得启发和感染,借诗以言志抒情。这是讲诗的感染和陶冶作用。“观”,古注解为“观风俗之盛衰”。朱注为“考见得失”。这是讲诗的认识作用。“群”,古注解为“群居想切磋”。朱注为“和而不流”。就是说,诗可以教人互相砥砺,增强群体意识。这是讲诗具有合群作用、团结作用。“怨”,古注解为“怨刺上政”。朱注为“怨而不怒”,就是说,诗可以批评讽喻时政,或陈述怀抱、发泄苦闷怨恨等情绪。但这种讽喻或发泄要有一定限度,它不是攻击性的,而是建设性的,是为了促其改善、改良,而不是打倒。“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朱注说:“人伦之道,诗无不备,二者举重而言。”就是说,举出事父、事君这两项最重要的人伦之道,借以说明,诗具有明人伦以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这是讲诗的伦理道德作用和政治作用。 六经中的《书》、《礼》、《乐》、《易》、《春秋》更是如此。《书》是孔子开设的古代历史文献课。《书》又称《尚书》,是孔子将上古时代的历史典籍编辑整理而成的。孔子对《书》的内容非常熟悉,他在谈话时可以随口举《书》的文句来表达自己的伦理思想。一次,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政呢? ”他回答道:“《书》上不是说嘛:‘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1]20-21 意思是说,把孝悌的道理施行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 收稿日期:2010-07-27作者简介:聂民玉(1969-),男,河北唐县人,保定学院政法管理系副 教授,河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哲学。 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 聂民玉1,段红智2 (1.河北大学哲学系,河北保定071002;2.保定学院图书馆, 河北保定071000)摘要: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文、行、忠、信是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逻辑进程是:“性相近,习相远”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中庸”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内圣外王”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孔子;德育;人性论;方法论;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494(2010)06-0030-05 2010年11月保定学院学报 Nov.,2010第23卷第6期JOURNAL OF BAODING UNIVERSITY Vol.23No.6

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背景

首先,政治方面来说。初秋战国时期作为一个军事动荡,政治局势动荡,各国在治理国家的理念方面各国统治者都最循着不同的理念,有法家的法治理念,道家的无为而治,纵横家的循自然重自在的理念,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各种思想相互冲击融合,可以说是白发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相应的思想代表人物游走于各国之间寻求统治者的支持,希望借此以发展自身的政治理念。此时的“民本”思想也相应的得到了重视,并在各个思想之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也为以后的“民本”思想的大一统时期创造了条件。在政治方面“民本”思想可以归结为民贵君轻,侧重于更加重视民众的思想规范和物质满足,以满足民众的普遍要求为工具和前提来稳固统治,但归结到底是一种封建统治者在保证自己专制统治的情况下对于民众的放利行为,这在以君主专制的封建时代已然十分难得了。 其次,在经济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经济变革从而得到重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加大了各个经济地区的交流与联系。社会关系的变化也是从经济体系变化开始的,因此,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首先,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由于铁制品和农耕工具的发展和推广。生产力不断提高,各地地主阶级的田土逐步增加,合理合法的拥有了土地。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使得以往“井田制”的格局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样以来,土地拥有的合法权利逐步增大,旧的机制已经跟不上新生产力的发展节奏,这就导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一步步取代了奴隶主的土地所有制,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民土地战争的爆发,百姓生活生灵涂炭,从而也一定程度的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作为统治者要改变现状,改变当前的局势,适应老百姓的心声,来缓和普通阶级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促进了生产力和交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与加强。这种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交流催生出了新的阶级,商人阶级。随着商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商人们收购大量的土地,摆脱了商人阶级转变为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也有了新的权力要求。 最后,在思想上,儒家思想的政治核心就是民本思想,这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思想。在夏商之际,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他们认为神灵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导者。然而到了周时期则否定了这个思想,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这个理论周人有如此的想法,其在根本上说明了天命观取代了商朝的帝命观,它是统治者的最高理论向导,也是老百姓的精神支柱和神灵庇护者。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对神的敬意油然增加,部分的统治阶级把自己神灵化便于自己的统治。箕子在《尚书?洪范》中对周武王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武王专断独行,偏信龟、巫,以巫术鬼神的占卜结果作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标准,不顾臣民诉求使得朝政荒废,民心离散。殷周之际,中国的古代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革。到了西周末年,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的增多导致社会出现动荡的局面,王不上朝,臣子不策,致使德政治国荒废。在西周时期,敬天重神的民风尤其严重,但人民的生活疾苦却被君王抛之脑后,在此时期保民思想已经不具有其真正的意义。到了春秋时期,敬天保民,敬天成了布衣了祭祖的一种形式,已经没有了其具体的思想,但保民的意识也只具有表象意义。它反映的是在礼坏乐崩的情势下,对社稷存亡的一种忧患意识,是封建社会仁人志士面对当时的政治困难下的抉择。这正是选择民本思想的原因所在。 正如当时子产所说:“不媚,不信,民不从也”。要得到民宗的支持和拥护,必须重民意而轻君威,只有爱惜百姓、理解百姓、关爱百姓才是稳固统治地位的治本良方。在有限度的削弱王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关心民众疾苦,施德于民,才能做到民心思齐。正是在这种政治动荡,民生缭乱的大背景下,为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土壤,才能使得统治者有理由接受这种理念。这正是民本思想的源头和起点。“民本”是指统治者重视普通百姓地位和作用的政治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百姓不仅仅是统治者的供养者,也对国家的兴亡也起决定性的作用。统治者的政治生活必须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 第二章《诗经》 一、名词解释 1、《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3、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4、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5、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2、谈谈《诗经》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尤其是其中的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接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这些诗歌,不仅主题和题材广泛多样、真实深刻,同时还以惊人的艺术概括力,把握和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中一些本质矛盾。其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如《七月》由春至冬记述了农奴一年的劳动过程。比,即比喻或比拟。《诗经》中用比的地方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这些比喻,都能紧扣诗中的情、事、景,十分贴切。兴,就是托物起兴,先用他物起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兴句多在一首诗的开头,或起协调韵律的作用,或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或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诗经》常常将三种手法结合运用。其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复沓的章法又叫重章叠句,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吟唱。其作用在于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在具体的字词的更换中,或用递增法,或用递减法等,总是曲尽其妙,如《王风·采葛》。《诗经》的句式虽然也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等,但用四言最多,占全诗的90%以上。其四,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诗经》大约使用了近三千单字,其中有名词、动词,也有形容词,丰富多彩、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各种事物及其变化特征。如表示动植物的名词有373种,读之可使人博物多识。此外,《诗经》中还用了大量的动词、形容词及双声字、重叠字、叠韵字,写景状物,拟形传声,细致传神,使诗歌富于形象美和音韵美,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 3、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参考答案:《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思想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现代社会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社会影响,以期加深了解儒家思想的特点、变化、价值和它的现代指导意义,抓住儒家思想的本质和精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点滴经验和参考。 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一个社会起着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思想对一个社会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时至今日,时代在变化,思想也在变化,面对文化多元、中西融合碰撞的文化发展趋势,对一种文化或者说思想的重视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集千古圣贤众多儒流于一体的历经变化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关键词] 思想、作用、价值。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讲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依然光芒四射。对儒家思想的发掘和借鉴,对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发展和弘扬,可以更加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作用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内容提要 (1)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2) 绪论 (2)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 (2) 二、以为人本的人文精神 (5) 三、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8) 总结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3) 内容提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笔者不仅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去认识其伟大,更是从整体上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远古文化农业生产宗族伦理宗国精神以人为本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绪论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我们看到了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地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等等。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这方面讲,它的意义也是无限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略作概括。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据考古发掘,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存在的仰韶文化,就“是一种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主要栽培粟、黍”。①从出士的甲骨卜辞记载中可知,农业已经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卜辞中多次出现黍、禾、麦、稻等农作物名称,农业生产的好坏乃是殷民族最为关心的大事。从土质丰厚的黄土高原的富饶的渭河流域发祥的周民族,更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农业民族。 农业发展,一方面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依赖自然采集和渔猎的谋生方式,有了更为可靠的食物来源,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因采集和渔猎不得不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高于周边民族的定居农耕文化。从而也很早就培养了中国人那种植根于农业生产的安土重迁、勤劳守成的浓重的乡土情蕴。 《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且不说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的芬芳,即便是在《雅》、《颂》的抒情诗中,也莫不沉潜着植根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蕴。这不仅仅表现为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神的崇拜和农事诗的创作,而且表现为体现在《诗经》中大部分作品中的眷恋故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本来,从人类的普遍文化情感上讲,眷恋乡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的希腊英雄俄底修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外漂流了十年,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仍然返回了他的故乡,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但是我们须知,贯穿于《奥德修记》这部希腊史诗的中心主题却不是思乡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时只不过以俄底修斯回乡为故事发展的线索,来叙述这位英雄的冒险经历,歌颂希腊人对自然的斗争和对海外探寻的英雄主义精神。产生这两部书的时代背景是从古代和氏族组织转变而来的希腊英雄时代的奴隶社会制度,“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为攫夺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一句话,财富被当作最高福利而受到赞美和崇敬,古代氏族制度被滥用来替暴力掠夺财富的行为辩护。” ②希腊人通过这两部史诗来对海外征服的英雄主义精神来表示了最为崇高的赞美。 可是,以农业生产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周代社会,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产生古希腊社会的对外扩张冒险精神。他们立足于自己脚步下的这片热土,靠的是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财富与文明。他们从来不愿意离开生其养其的土地,眷恋的是和平安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论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论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康复医学系戒康1031班蓝文平 第一:从政治文化角度看,“民本”观念是作为儒家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然而先秦的儒学所倡导的“民本”思想渊源于上古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并在后世有一定影响。第二:从总体上考察,其并没有能够像新儒家期望地那样“一线”转出近代民主,其是与政治中的王权有着内在的联系。虽然这样,但并不代表儒家“民本”传统毫无价值意义可言。因为在当今社会我国的民主政治中儒家“民本”传统思想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述儒学的民本思想。第一、上古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第二、儒家“民本”传统与王权主义;第三、儒家“民本”传统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 第一、上古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 儒学的产生也与上古文化存在着渊源的关系。如下: “中国在文明国家出现以前,原始的社会组织虽已具相当规模,且这组织中也有管理者,但由于其时尚无阶级分化,故而担负管理职能的君政刑长,其性质基本上是调节仲裁,而非阶级压迫,目的是要团结民众,所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1)生活于其中的所有人都能自由表达意见,管理者对之亦甚表欢迎,如《古今注》说尧立“谤木”以鼓励人民提出批评和建议:“尧设诽谤之木,今之华表也。……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并且,“选贤与能”,在《史记·五帝本纪》记其事曰:“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举舜。”如此等等。 上古文化传统对原始儒学的影响确实十分深巨。《礼记·哀公问》记孔子之言“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敢为大。……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正之本与!”孟子否认“尧以天下与舜”的说法,认为三代禅让制度并非出于天子个人的意志,因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2)可见,“天”意联系并体现或反映着“民”意,故而“天下”又是与“民”和“公”直接同一的,此即《尚书·泰誓》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亦即孟子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3)董仲舒《春秋繁露》依据《公羊》之义指出:“王者,天之所予也。其所伐,天之所夺也。……故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又说:“君也者,掌令者也。令行而禁止也。今桀、纣令天下而不行,禁天下而不止,安在其能臣天下也?果其不臣天下,何谓汤、武弑?”可见其也认为“汤武革命”合乎天道、顺乎民意。“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