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魟鱼需要注意的小问题,魟鱼

合集下载

魟鱼怎么养

魟鱼怎么养

魟鱼怎么养魟鱼是一种美丽而迷人的淡水鱼类,常见于亚洲和非洲的河流和湖泊。

它们以其独特的外观和温和的性格受到鱼类爱好者的喜爱。

养殖魟鱼可以是一项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同时也需要进行适当的照顾和管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养殖魟鱼,并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技巧。

首先,为了成功养殖魟鱼,您需要创建一个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

魟鱼喜欢生活在宽敞而清澈的水域中,因此您需要为它们提供一个宽敞的水族箱或鱼缸。

魟鱼需要足够的空间来游泳,因此建议选择较大的容器。

另外,水族箱或鱼缸应该提供足够的水层深度,以容纳它们的身体尺寸和行动。

其次,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对于魟鱼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魟鱼对水的质量和温度非常敏感,因此您需要使用适当的过滤系统来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更换水是保持水质稳定的另一种方法。

此外,定期检查水的pH值和氨/亚硝酸盐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水质发生变化或出现异常,您应该立即采取措施来纠正问题。

魟鱼的饮食也是非常关键的。

它们是杂食性动物,可以接受多种不同类型的食物。

魟鱼喜欢吃软体动物,如小型虾类和螺类,以及植物性食物,如面包屑和蔬菜。

您可以选择为魟鱼提供市售的鱼食,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制食品。

确保魟鱼获得足够的营养,并控制好饲料量,避免过度喂食或浪费。

魟鱼通常是和平而温和的鱼类,但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或争斗行为。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您应该为魟鱼提供足够的个人空间,并避免将多个魟鱼放置在过小的空间中。

此外,监控魟鱼的行为和互动,及时处理任何可能的冲突或纠纷。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魟鱼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魟鱼对水温和化学物质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您需要定期检查水温和水质,并确保它们在适合的范围内。

此外,水族箱或鱼缸中的装饰物和植物也应当符合其生活需求,并且不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

最后,魟鱼需要得到适当的关爱和观察。

定期观察魟鱼的健康状况,注意任何异常行为或疾病症状。

如果您发现魟鱼出现任何不寻常的迹象或问题,例如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或皮肤病变,应及时就医或咨询兽医专家。

魟 鱼 知 识和养殖

魟 鱼 知 识和养殖

魟鱼知识基本知识1.在中生代的侏罗纪(约1.8亿年-1.4亿年前)出现鲨的同类,它们具有藏身在海底沙地的习性,这便是现在的魟鱼。

魟在分类上属于软骨鱼类的亚目,全世界共有六个科158种。

2.它们多半是底栖生活,利用它们的鳍作波浪运动,扇起砂泥找寻躲在砂泥地中的虾蟹贝类为食。

为了避免被砂堵住呼吸的通道,所以魟的鳃裂虽然位在身体的下方,但它主要进水的喷水孔却在身体背面的两眼后方。

只有少数大型的蝠魟已演化到主要靠鳃滤食水中的浮游动物为食,它们主要在大洋的表水层中巡游,而较少停留或栖息在海底生活。

3.魟因为多半是吃底栖小型无脊椎或是滤食浮游动物,所以它们的牙齿变成平板铺石状。

魟鱼性情温和也没有攻击性,在海里如果看到魟,一点也不用惊慌,可以慢慢靠近仔细地观察。

当然魟也有它寻求自卫的方法,在它们的尾柄上通常有1-3根毒刺,必须要特别小心。

不小心被它扫起来刺到,会引起红肿发烧,甚至丧命。

毒刺每年会更新魟鱼的演化1.身为古代鱼的一员,魟鱼在外形上也相当特殊,迥异于一般鱼类,圆盘、长尾,是许多人对其外形的第一印象,在鱼只的分类学上,魟鱼和鲨鱼同被归属于软骨鱼类,历经长时间的演变,目前古代鱼种中的软骨鱼类现仅存有鲨鱼及魟鱼这两大类。

2.淡水魟鱼的演化体型魟鱼的尾部细长,体型呈纵扁型,其身体背部与腹部之间的厚度变薄且往水平方向变宽,使体形看来像是一个薄薄的圆盘,这样的体型使得魟鱼的运动能力较一般纺锤型鱼类差了许多,但却相当有利其在水域底层的栖息、藏身及猎食。

而其体表上的各种花纹图样,以及或深或浅之褐色、黑色体色,也使其在水域中行动或沈潜时,发挥了相当程度的保护作用。

眼睛鱼类的眼睛的位置及大小随着和其觅食及栖息习惯不同而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大多数鱼类的眼睛是位于身体两侧。

自然界中魟鱼多栖息于水域底层或将身体隐藏于底砂之中,其眼睛位于背部、两眼距离十分接近,这样的眼部位置及构造,有助其观测身体上方其它生物的动静。

魟鱼依眼睛大小构造之差异,可再分为大眼魟及小眼魟两大类。

养好魟鱼,主人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养好魟鱼,主人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养好魟鱼,主人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魟鱼魟鱼又称为魔鬼鱼,是一类拥有悠久历史的观赏鱼,然而在饲养过程中许多鱼友发现魟鱼对水质很敏感,比较难养,轻易不敢尝试,所以想饲养好这一神秘的物种,的确需要下些功夫,因此下面就来说说养好魟鱼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

一、水槽鱼缸环境是必须要注意的!鱼缸的大小要视乎魟鱼体型而定,为什么这么说?一般人都认为魟鱼喜欢稳定的水质所以鱼缸越大越好,其实在某些情况下是错误的,因为小型魟鱼或幼体通常捕食能力十分差,所以用大缸养常吃不到东西导致越来越虚弱,所以先用小缸来养可以帮助它们捕猎食物,藉此慢慢茁壮。

二、过滤因为淡水魟鱼大多都是以裸缸的方式饲养所以,过滤设备就当对的非常重要。

除了是因为健康的魟鱼不但活动力旺盛而且食量大,所以相对的排泄物也就特别的多之外,最重要的是过滤设备中的硝化作用必须很完善才可以。

水容量大,接受水质变化的能力也就较高。

至于过滤系统,当然效能越高越好,溢流式、上部滴流、以及外置过滤桶,都是不错的方式,而最好的情况是选择两种以上的过滤方式相互搭配。

而在滤材方面,除了传统的过滤棉之外,还可以使用生化滤材来使得硝化作用发挥最大的功效。

这其中一般的滤棉可以采用每周定期更换的方式来做,而其他的滤材,则可以每月输流清洗不同处的滤材来做,以使硝化细菌能不断的发挥最大的功效。

三、水质pH需维持在6.0~7.5,硝酸盐含量需维持在100-300mg/L间,而且必须是软水,水色为透明含氧量高的水。

四、光线最好使用植物灯,并且灯管数不宜过多,照明时间为8~9小时,夜行性的魟鱼喜欢昏暗的灯光。

五、温度摄氏26~32度是大多数品种可接受的范围,超过34度可能会有暴毙的情况发生,如果温度过低魟鱼的抵抗能力也会降低而容易生病。

如果是小魟鱼,温度建议不要太低,一般在29-30为宜。

记得电热棒要加套,小魟的烫伤比较难搞一点。

还有就是水流不要太急,小魟比较单薄,水流大了就会随着水流飘起来,影响成长。

魟鱼的养殖经验谈

魟鱼的养殖经验谈

魟鱼的养殖经验谈魟鱼的养殖经验谈不知不觉玩魟鱼好多年了,从最开始的珍珠开始,到现在的魟鱼繁殖,一路走来有苦有乐!个中苦乐自知!现将自己的一些魟鱼养育经验分享给新手,各位魟鱼前辈看了有不对之处望指正!说说魟鱼的选择,新手建议先入手珍珠米克斯黑金之类好养的,切忌入手梅花老虎三色和小黑帝之类的鱼。

个人建议入手体格健壮15以上的鱼只,太小的珍珠我估计新手也会玩死!有条件的最好是从本地鱼友那里请饲养过的健康魟鱼,或者从本地繁殖场那里请鱼,这样魟鱼就免去了适应水质的风险。

个人建议尽量不要从不专业的鱼店请魟鱼,即便是从鱼店请的话也要尽量挑那些体格健壮抢食欲望强烈的鱼只入手,那些一看萧薄如纸的鱼就不要请了。

而且请鱼前,千万要店家现场给你喂鱼看看。

先说养魟三大忌:一忌懒惰,这也是最大的忌讳!这不但是新手的毛病,就算养很长时间有经验的鱼友也经常会犯这种错误。

长时间不换水,不更换滤棉。

我想很多鱼友在这点上损失很大。

换水频率以饲养密度为准,每周至少换两次水,每次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当然有条件的话每天大量换水也是不错的选择,我是每天换三分之一的水,鱼只基本很少会有毛病,每只都很健康活泼!当然这也因鱼而异,体质弱,或者刚请回来的鱼不要大量换水,等待鱼稳定了,健康了才能进行大量的换水。

二忌乱进鱼,新手和有一点经验的鱼友大多会犯这种毛病,一眼看好了魟鱼,也不管鱼健康与否,家里鱼缸情况允不允许,一冲动就请回家,结果这就有了灾难的开始。

请各位鱼友请鱼前一定要慎重,毕竟它是一条生命,请回去你是要对它的生命负责的三忌病急乱投医,好多新手鱼刚请回家没两天,喂食不吃就以为鱼得病了,四处请教,得药方无数,最终十八般武艺一一得以施展,结果原本好好的鱼也被活生生的折腾死。

新手切记,刚请回家的魟鱼一两天不开口很正常,特别是从外地来的鱼因为不熟悉环境不适应水质而产生的紧迫很正常,只要不是严重脱膜卷边不要急着下手施展武艺。

当然如果刚请回来就严重脱膜卷边,我估计你施展不施展武艺基本都一个结果。

魟鱼喂养

魟鱼喂养

魟鱼生产和喂养
虽然,通过人工杂交的魟鱼繁殖不受季节限制,只要环境合适即可,但是,想要成功授精并生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魟鱼在授精成功,并经过三个月左右的孕期之后才能生产。

通常情况下,一只魟鱼一胎可以生产1—8只小魟鱼,如果是有过成功生产经验的魟鱼一胎的生产数量会比高于没有生产经验的魟鱼。

一般情况下,刚出生的小魟鱼身长在5—6厘米左右,外观上跟成年魟鱼一样,只是体型上要迷你的多。

虽然缸刚生产的魟鱼对小魟鱼没有威胁,但同缸中的其它魟鱼未必不会主动攻击小魟鱼,因此,为保证小魟鱼的安全,应该分开饲养。

很多鱼友虽然对魟鱼生产的过程以及小魟鱼的出生很是享受,但面对小魟鱼的喂养问题却是苦恼不堪。

其实,刚出生的小魟鱼是不用喂食的,它可以依靠自身体内的养分来提供能量,是这样的状况大概可以维持五天左右,到第六天就可以开始试着喂食,当然,在小魟鱼刚出生的几天内,鱼缸的水温尽量保持在32摄氏度左右,这样有助于小魟鱼进食。

由于小魟鱼体质的不同,进食情况也不相同。

在小魟鱼出生后的第六天,有的魟鱼可以接受喂食,但有的魟鱼却拒绝进食,拒绝进食的魟鱼也不用担心,过几天慢慢就会好,而这时候接受进食的魟鱼就可以将新鲜的红虫、鱼、虾等切成小块进行喂食,并尽量少食多餐。

虽然魟鱼对水质要求也不低,但是针对刚出生的小魟鱼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什么时候开始进食什么时候换水,并且每次换水尽量控制在五分之一,二到三天换一次即可。

当然,如果同一胎小魟鱼中进食时间不一样,而鱼友又着急为先进食的魟鱼换水,那么,可以先将未进食的小魟鱼隔开,但一定要记得未进食不换水的要求。

魟鱼饲养心得基础篇-正确对待魟鱼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的营养结构-魟鱼手札

魟鱼饲养心得基础篇-正确对待魟鱼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的营养结构-魟鱼手札

前四篇一而再再而三讲到水质,是需要饲主明白一点,野生的魟鱼对水质是很挑剔的,必须认真对待,保持水质的稳定度。

接下来的就该谈谈养功方面的问题了,第一步将从饲料着手。

魟鱼对新的环境很容易熟悉,但也要给他时间,通常新进魟鱼会在30分钟内开始在新环境内巡游。

新进的魟鱼因在运输中受到颠簸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建议当天饲喂。

隔天喂食是不错的选择。

喂食时要保持食物的新鲜程度以及魟鱼所能接受的食物大小,而且一次性喂入的量要掌握在7分饱就可以。

记住:魟鱼是一天天长大的,不是一次性长大的。

对于新进的魟鱼来说,食欲普遍不会很旺盛,需要饲主耐心的给予他时间和更换食物的品种,让他慢慢适应新环境,新购进的魟鱼要保持少食多餐的状态至鱼只的体能恢复。

1.开口食物的选择:(1)丝蚯蚓,在多数饲料都不能让魟鱼有食欲时,丝蚯蚓会让魟鱼轻松的开口。

(2)血红虫,选择新鲜的血红虫为魟鱼开口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迷你魟类)。

(3)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此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

注:新购进的蚯蚓要用蛋黄喂食一段时候,方可喂食魟鱼。

(4)小河虾或黑壳虾,大多数情况下,新进的魟鱼都对此种饲料兴趣浓厚。

(5)霓虹灯,活的霓虹灯也是魟鱼喜爱的食物。

幼小的魟通常都会脆弱一些,所以在喂食中就要考虑使用辅助器材来满足魟鱼的食欲:2.魟鱼正常养殖的饲料分析:(1)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又称水中人参:习性:在分类上隶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鳅科。

泥鳅广泛分布于我国辽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以及越南、朝鲜和日本。

我国各淡水水域,如湖泊、池塘、河溪、水沟、稻田等处都有这种鱼。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体长5厘米以内的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体长8厘米时转变为杂食性,常摄食昆虫及其幼体、摇蚊幼虫、丝蚯蚓、小型甲壳类、以及藻类、植物碎屑等。

营养价值:每100克泥鳅肉含热量402千焦耳,蛋白质17.9克,脂肪2.0克,碳水化合物1.7克,灰分1.8克,维生素A14微克,硫胺素0.10毫克,核黄素0.33毫克,尼克酸6.2毫克,维生素E0.79毫克,钾282毫克,钠74.8毫克,钙299毫克,镁28毫克,铁2.9毫克,锰0.47毫克,锌2.76毫克,铜0.09毫克,磷302毫克,硒35.30微克等。

魟鱼养殖注意事项

魟鱼养殖注意事项

魟鱼养殖注意事项魟鱼养殖注意事项1、生存环境要想养好魟鱼,首先应该清楚魟鱼所适应的水质。

魟鱼喜欢偏中性的弱酸,也就是6.5~6.8pH之间。

所适宜的温度是26~28度。

魟鱼的体型成年后较宽大,因此鱼缸也必须够大,才能保证鱼儿日常活动。

2、喂食魟鱼属于下层水域的鱼儿,是肉食性鱼类,平小鱼小虾都可以作为食物投喂,沉底饲料也可以。

吃食的时候会用盖子一样的身体把小鱼扣住,然后吃掉。

日常喂食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虾的头部有尖锐的虾刺清理干净,避免划伤魟鱼的肠道造成肠炎等疾病。

喂食泥鳅的时候要注意去头去尾,并剪成2~3厘米的小段,因为泥鳅生命力顽强,防止泥鳅被吃下肚并没有真正死亡,钻破魟鱼肠子造成魟鱼死亡。

3、日常换水注意的问题魟鱼对水质的波动很敏感,因此换水不能太勤,一般情况下每隔三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五分之一,也可以根据鱼缸情况来进行调整。

换水时水流不宜过急,而且不能直接冲刷鱼身表面,否则容易引起魟鱼脱膜,易引起一些疾病。

换水温度尽量保持一致。

4、疾病魟鱼常见的疾病大概有以下几种。

1、跑点:跑点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水质不好或水质波动过大,其实就是会在原来斑点旁边出现同样类似的斑点和纹路。

如果魟鱼单单只有跑点这一种疾病,只要水质良好也是可以慢慢恢复的。

2、体表粘膜增生:鱼缸如果长期没有换水或者滤材藏污纳垢,长时间没有清洗,或是鱼缸水质pH值波动,就会造成体表粘液增生,也就是脱膜。

就是魟鱼感到身体不舒服或是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粘膜来保护自己。

所以要定时换水,保证水质的清洁,定期的清洗滤材,防止滤材老化。

3、胃肠道细菌性感染:这在饲养魟鱼时最棘手的一种病了。

因为它不容易判断出来,往往耽误治疗。

魟鱼如果表现是突然性的食欲下降或者拒食,并伴随脱膜、身体消瘦,不愿意动弹,都有可能是肠胃疾病。

这时候需要赶快治疗。

简介魟鱼又称魔鬼鱼,是于在中生代的侏罗纪(约1.8亿年~1.4亿年前)出现的鲨的同类,它们具有藏身在海底沙地的习性,将身体潜在沙地中生活,有等待住在海底的鱼或贝类接近予以捕食,或防御敌人的功能。

魔鬼鱼魟鱼-饲养及混养技巧

魔鬼鱼魟鱼-饲养及混养技巧

魔鬼鱼魟鱼-饲养及混养技巧魟鱼(魔鬼鱼)饲养及混养技巧一、魟鱼(魔鬼鱼)饲养环境1、鱼缸大小:鱼缸大小要视乎魟鱼体型而定,一般认为魟鱼喜欢稳定的水质所以鱼缸越大越好,但若是小型魟鱼或幼魟鱼通常捕食能力差,用大缸养会吃不到东西,所以先用小缸养,以帮助它们捕食,藉此慢慢茁壮。

2、过滤效能:魟鱼属于偏肉食性的大胃王,排泄量相当可观,一套过滤效能强大的过滤系统,才有办法负荷此污染量。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上部和外部两种过滤并用来维持长时间的饲养。

底部过滤魟会翻搅底砂所以不适用。

3、水质环境:鱼缸的PH需维持在,鱼缸的硝酸盐含量需维持在100-300mg/L 间,而且必须是软水,水色为透明含氧量高的水。

4、照明设备:鱼缸的照明灯最好使用植物灯,而且灯管数量不宜太多,照明时间为8~9小时最好,落是夜行性的魟鱼,则喜欢昏暗的灯光。

5、水温控制:鱼缸的水温在摄氏26~32度,是大多数品种可接受的範围,超过34度则魟鱼可能会有暴毙的情况发生,如果鱼缸的水温过低,则魟鱼的抵抗能力也会降低而容易生病。

6、底砂建议:底砂建议在初期放置,铺设厚度约厚度即可,颗粒选择越细越佳,质地为中性的砂最适合,一可稳定降低新进魟鱼的压迫,一可让魟鱼早点适应环境,但约2个月后,最好移除以方便水质控管。

7、鱼缸装饰:基本上就不用人工装饰了,而一般天然的装饰品如岩石、沉木和水草其实也算是多余的摆设,裸缸比较适合魟鱼。

二、魟鱼(魔鬼鱼)饲养的技巧1、混养鱼种:会咬魟鱼、舔食魟鱼体表、身体带有硬刺、捕食后会有硬刺伤及魟鱼内脏的鱼、天性安静的鱼只易被魟鱼引发、再来小型容易被魟捕食的灯科鱼等皆不适合混养。

2、鱼饵种类:3、食量控制:一般来说魟鱼的体盘直径不到l5公分的魟鱼个体,一天的红虫量在10克左右,魟鱼的体盘直径30公分左右的魟鱼个体,一天的食量则是4-5条金鱼。

4、魟鱼疾病:让魟鱼引发疾病的主因几乎都是水质变化太快引起,因水质急剧变化或水中含有刺激物时,魟鱼体表会增生一层显而易见的白色黏膜,这种情况,若未在短时间复原,以至于其抵抗力变弱,那死亡机会就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养魟鱼需要注意的小问题,魟鱼饲养魟鱼需要注意的小问题
魟鱼
首先,在魟鱼下缸前,家长可以用医院打点滴用的带调节阀的软管慢慢的滴注对水,同时使用液晶现实的温度计和pH控制器测量两边的水质参数,当达到参数一致时才可以入缸。

其次,魟鱼对新的水质环境非常容易熟悉,但是家长也需要给与它足够的时间来适应。

因此,在喂养时需要注意,在刚下缸前几天,家长应该按照魟鱼的口味,选择它最喜欢吃的食物来喂养。

随着魟鱼的情况变得稳定,就可以开始进行正常的人工饲养。

例如,喂食一些蚯蚓等活饵,然后在搭配一些专业的人工饲料进行喂养。

最后,可以选择的活饵主要有,血红虫、小河虾、黑壳虾、灯科鱼类、小野鱼、小朱文锦等等。

但是在喂养之前应该先做消毒检疫处理,防止魟鱼受到细菌,疾病的侵袭。

同时,活饵与其它饲料要适当搭配,70%活饵加上30%饲料即可。

(图片来源:华盖)魟鱼其他会飞的鱼
会飞的鱼魟鱼怎么会飞呢?原来,它的外形和纺锤形鱼类不同,呈薄薄的圆扁形状,胸鳍特别发达,活像一对翅膀,所以游起水来,翅膀状的胸鳍以波浪形的摆动方式快速游动,远远看去,
就如同在水中飞翔了。

如果不去看它那细长的尾巴,那俨然是漂亮的水中大蝴蝶!可别小看魟鱼,它的生存史可追溯到远古,早在1.4亿年前就已经出现,是元老级的资深鱼类。

大海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残酷搏斗场,生存大不易,与它同时代也同属软骨鱼类的鱼种,绝大多数已经灭绝,仅剩下它和鲨鱼两大类。

鲨鱼能生存下来,靠的是凶猛。

魟鱼靠什么?这就要讲到它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了。

魟鱼一般生活在100米以内的浅海,大多栖息在海底沙地,薄薄的体形和深褐色或浅褐色的体表花纹,与栖息地混为一色,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它的眼睛长在背上,双眼的距离又很近,这倒不是什么“眼睛长在额头上看不起别人”,而是有利于观测身体上方其他海生物的动静,既便于捕捉小贝类、甲壳类或小鱼虾为食,又能预防强敌的攻击,避免受到伤害。

魟鱼长久趴在海沙上,很容易吸入沙粒。

魟鱼身上靠近眼睛部位的一个小孔,有单向阀的功能,从这个孔吸入海水,再经鳃孔排出,能过滤海水,避免过多沙粒进入体内。

魟鱼的生存之道,还有更厉害的一招。

它的尾巴,已变化成一根细长的尾鞭,尾鞭两边的许多毒刺,每年更新三四次,会泌出毒汁。

这些毒汁不但能麻倒海生物,成为它的腹中食物,连人被毒到,也会出现中毒症状:伤口赤肿疼痛,久久难以消失;严重的还会恶心呕吐、胸闷头昏。

遇到这种情况,西医的治疗方法是切开伤口,细心地分离出残留的毒刺,再用消毒消炎药水冲洗。

在渔村,则大多用土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