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二)
小学五年级奥数第27讲 最小公倍数(二)后附答案

第27讲最小公倍数(二)一、专题简析: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解题方法比较独特。
当有些题中所求的数不正好是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的方法,使问题转换成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求出结果。
二、精讲精练例题1 有一个自然数,被10除余7,被7除余4,被4除余1。
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练习一1、学校六年级有若干个同学排队做操,如果3人一行余2人,7人一行余2人,11人一行也余2人。
六年级最少多少人?2、一个数能被3、5、7整除,但被11除余1。
这个数最小是多少?例题2 有一批水果,总数在1000个以内。
如果每24个装一箱,最后一箱差2个;如果每28个装一箱,最后一箱还差2个;如果每32个装一箱,最后一箱只有30个。
这批水果共有多少个?练习二1、一所学校的同学排队做操,排成14行、16行、18行都正好能成长方形,这所学校至少有多少人?2、有一批乒乓球,总数在1000个以内。
4个装一袋、5个装一袋或6个、7个、8个装一袋最后都剩下一个。
这批乒乓球到底有多少个?例题3 一盒围棋子,4颗4颗数多3颗,6颗6颗数多5颗,15颗15颗数多14颗,这盒棋子在150至200颗之间,问共有多少颗?练习三1、有一批树苗,9棵一捆多7棵,10棵一捆多8棵,12棵一捆多10棵。
这批树苗数在150至200之间,求共有多少棵树苗。
2、五(1)班的五十多位同学去大扫除,平均分成4组多2人,平均分成5组多3人。
请你算一算,五(1)班有多少位同学?例题4 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这段公路上,一共有37根电线杆,原来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距50米,现在要改成每两根之间相距60米,除两端两根不需移动外,中途还有多少根不必移动?练习四1、插一排红旗共26面。
原来每两面之间的距离是4米,现在改为5米。
如果起点一面不移动,还可以有几面不移动?2、一行小树苗,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是90米。
原来每隔2米植一棵树,由于小树长大了,必须改为每隔5米植一棵。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这一讲我们主要介绍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性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 最大公约数的性质:(1) 两个数的公约数一定是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因数。
(2) 两个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商一定互质。
2. 最小公倍数的性质:(1) 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2) 如果一个数c 能同时被两个自然数a 、b 整除,那么c 一定能被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整除。
或者说,一些数的公倍数一定是这些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3. 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之间的关系:)(b a ab , ×],[b a 或],[b a =)(b a ab , 学习例题:例1.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52,其中一个数是28,另一个数是多少?例2. 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7,最小公倍数是210,这两个数的和是77,求这两个数。
例3. 两个自然数的和是432,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6,求这两个数。
例4.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为21,最小公倍数为126,求这两个数。
例5.两个自然数的和是54,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差是114,求这两个自然数。
例6.已知两个自然数的和是60,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和为84,求这两个数。
例7.三个三位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26,最小公倍数是10010,满足条件的三位数有几组?思考与练习:1.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72。
已知其中一个数为24,求另一个自然数。
2.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8,最小公倍数是180,两个数的差是54,求这两个数的和。
3.两个数的和是70,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7,求这两个数是多少?4.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44,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24,求这两个数。
5.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504,其中一个数是42,那么另一个数是多少?6.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40,最大公约数是4,这两个数的和为48,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7.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144,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8.两个自然数的积为240,最小公倍数为60,求这两个数。
最小公倍数(二)

1
李阿姨今天给月季和君子兰同时浇了水,至少多少
天以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 月季每 4 天浇一次水,君
子兰每 6 天浇一次水。
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是 12。
答: 至少要 12 天以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
2
这块正方形布料,既可以都做成边 长是 8 cm 的方巾,也可以都做成边 长是 10 cm 的方巾,都没有剩余。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是 24, 所以至少过 24 分钟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发车。
4
我跑一圈用 4 分钟。
我跑一圈用 3 分钟。 我要用 6 分钟。 (1)如果爸爸妈妈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 起点再次相遇? 此时爸爸、妈妈分别跑了多少圈
?
4 和 3 的最小公倍数是 12。 所以爸爸、妈妈至少 12 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 12÷3 = 4(圈) 12÷4 = 3(圈) 答: 此时爸爸跑了 4 圈,妈妈跑了 3 圈。
最小公倍数(二)
讨论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0和40 26和13 8和1 20和40的最小公倍数是40 26和13的最小公倍数是26
8和1的最小公倍数是8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 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讨论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8和 9 2和11 7和4 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8×9=72 2和11的最小公倍数是2×11=22
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 是多少厘米? 8 和 10 的最小公倍数是 40。 答: 这块正方 分钟发一次车 5 路: 每隔 8 分钟发一次车
3 路和 5 路的起 点站都在这儿。 它们刚才同 时发的车。
这两路公共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过多少分钟 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出发?
五年级数学拔高之最小公倍数(二)含答案

第27周最小公倍数(二)专题简析: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解题方法比较独特。
当有些题中所求的数不正好是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的方法,使问题转换成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求出结果。
例题1 有一个自然数,被10除余7,被7除余4,被4除余1。
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假如把这个自然数增加3,所得的数就正好能被10、7和4这三个数整除,即10、7和4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减去3就能得到所求的数了。
[10,7,4]=140140-3=137即:这个自然数最小是137。
练习一1,学校六年级有若干个同学排队做操,如果3人一行余2人,7人一行余2人,11人一行也余2人。
六年级最少多少人?答案:解:六年级最少人数等于:3×7×11+2=233(人).2,一个数能被3、5、7整除,但被11除余1。
这个数最小是多少?答案:解:思路启发:先求出几个3、5、7的公倍数(从小到大),再找出用11去除余1的最小数即可.一个数能被3,5,7整除,这个数一定是3,5,7的公倍数.3,5,7的公倍数依次为:105,210,315,420,其中被11除余数为1的最小数是210,所以这个最小数是210.3,一袋糖,平均分给15个小朋友或20个小朋友后,最后都余下5块。
这袋糖至少有多少块?答案:解:20=2×2×5,15=3×5所以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5×2×2×3=60所以这袋糖果至少有:60+5=65(粒)答:这袋糖果至少有65粒.例题2 有一批水果,总数在1000个以内。
如果每24个装一箱,最后一箱差2个;如果每28个装一箱,最后一箱还差2个;如果每32个装一箱,最后一箱只有30个。
这批水果共有多少个?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批水果再增加2个后,每24个装一箱,每28个装一箱或每32个装一箱都能装整箱数,也就是说,只要把这批水果增加2个,就正好是24、28和32的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二)

人的数量是:(5+1)×6=36(人)
2.一盒钢笔可以平均分给2、3、4、5、6个同学,这 盒钢笔最少有多少枝?
分析:求最小公倍数
解:[2,3,4,5,6]=60
答:这盒钢笔最少有60支。
拓展演练
例1、用长9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 成一个正方体,至少要用这样的木块多少块?
答案:6块
例3、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7,最小公倍数是 210。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是77,求这两个自然数。
分析与解:如果将两个自然数都除以7,则原题变为: “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30。这两 个自然数的和是11,求这两个自然数。”
改变以后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30=30,和是11。
例5、公路上一排电线杆,共25根,每相邻两根间的距 离原来是45米,现在要改成60米,可以有多少根不需要 移动?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可知:不需要移动的电线杆数, 必须是处于45米与60米最小公倍数位置上的电线杆数, 才能不需要移动;那就要先求出两种间距米数的最小 公倍数,再求出公路总长,最后算一算公路总长里有 几个最小公倍数,又因为起点的一根肯定是不动的, 最后再加上起点的那根即可解决。
分析与解:由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乘 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可知另一个自然数是(6×72)÷18=24。
归纳总结
性质1:如果a、b两数的最大公约数为d, 则a=md,b=nd,并且(m,n)=1。
性质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 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பைடு நூலகம்
当堂演练
1.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 方形瓷砖拼成一个最小的正 方形,要用这样的瓷砖多少 块?
五年级数学下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2课时 最小公倍数(2)导学案

第2课时最小公倍数(2)课题最小公倍数(2)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强调了学习方法的借鉴,让学生借鉴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新课伊始,我就引入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又使学生学会了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在找公倍数的过程中,呈现找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分析出各种方法的优势,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发展,最后通过寻找最小公倍数的练习,探究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初步感知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
学习目标会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学习重点用最小公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能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若干张长3dm,宽2dm的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5分钟)1.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3和15 4和1622和33 18和242.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1.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2.明确可以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选择题。
(1)一个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
A.因数B.倍数C.最小公倍数(2)34是17和2的()。
A.因数B.最大公因数C.最小公倍数(3)因为60是10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所以60是10和5的()。
A.最小公倍数B.公倍数C.最小公因数答案:(1)B (2)C(3)B2.东方红小学五(2)班部分同学进行列队训练,无论是每行排6人,还是每行排8人都正好排满,没有剩余。
至少有多少人训练?答案:6的倍数有:6、12、18、24……8的倍数有:8、16、24、32……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
奥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 数例题、练习及答案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的全面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通过比较与辨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想像力。
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知识1.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①如果一个自然数a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称a为b的倍数,b为a的约数。
②如果一个自然数同时是若干个自然数的约数,那么称这个自然数是这若干个自然数的公约数。
在所有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公约数,称为这若干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 18的约数有:1,2,3,6,9,18。
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通常用符号()表示,例如,12和18的公约数有:1,2,3,6.其中6是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记作(12,18)=6。
(8,12)=4,(6,9,15)=3。
2.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如果一个自然数同时是若干个自然数的倍数,那么称这个自然数是这若干个自然数的公倍数。
在所有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称为这若干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84,… 18的倍数有:18,36,54,72,90,…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常用符号[]表示,例如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其中36是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记作[12,18]=36。
[8,12]=24,[6,9,15]=90。
3.互质数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常用的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
用短除法求若干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区别:求个数的最大公约数:(1)必须每次都用个数的公约数去除;(2)一直除到个数的商互质(但不一定两两互质);(3)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即为短除式中所有除数的乘积。
求个数的最小公倍数:(1)必须先用(如果有)个数的公约数去除,除到个数没有除去1以外的公约数后,在用个数的公约数去除,除到个数没有除1以外的公约数后,再用个数的公约数去除,如此继续下去,为保证这一条,每次所用的除数均可选质数;(2)只要有两个数(被除数)能被同一数整除,就要继续除,一定要除到个数的商两两互质为止;(3)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即为短除式中,所有除数和最后两两互质的商的乘积。
课件-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18×2 = 3(6人)
所以,可能是 18人、36 人。
同学们再见!
思南县塘头小学蔬菜基地
分析:题意就是要求3和5的最小公倍数。
6路
因为3和5是互质数。
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
3× 5 = 15
1路
答:至少再过15分钟又同时发车。
2. 咱们可以分成 6 人一组,也可以分成 9 人一组,都正好分 完。
如果这些学生的总人数在 40 人以内,可能是多少人?
先找出6 和 9 的最小公倍数,( 1)8
大的数。
就是它们两个数的乘积。
小 结:
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看大数 两个数是互质数关系:求乘积
随堂练习一
先把下面两数分解质因数,再求出它 们的最小公倍数.
30=( 2 ) x ( 3 ) x ( 5 ) 42=( 2 ) x( 3 ) x ( 7 )
30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
( 2 )x( 3 )x( 5 )x( 7 )=( 210 )
(相信自己)
列举法:
1.找倍数:从小到大依次找出各个数的倍数。 2.找公有的倍数:把各个数的倍数进行对照找出公
有的倍数。 3.找最小公倍数: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 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
54• • • 8的倍数有:8、16、24、32、40 、48、56• • • 6和8的公倍数有:24、48 • • •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
是:2×2×3= 12
观察法: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6
2和8
5和6
4和9
3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 6 )。5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 3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小公倍数(二)
【专题导引】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解题方法比较独特。
当有些题中所求的数不正好是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的方法,使问题转换成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求出结果。
【典型例题】
】两位小朋友每隔不同的天数到图书馆去看书,甲每3天去一次,乙4天去【C
1
一次,一个星期一,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至少再过多少天他们又在图书馆相遇?
【试一试】
1、人民公园是1路和3路公交车的起点站,1路车每隔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隔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再过多少分又同时发车?
2、五(一)班每周五大扫除,五(二)班每6天大扫除,如果3月4日两个班的同学同一天大扫除,那么,再过多少天他们又同一天大扫除?
】有一个自然数,被8除余5,被5除余2,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
【C
2
【试一试】
1、有一个自然数,被11除余1,被5除也余1,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
2、一袋糖,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或8个小朋友后,最后都余下5块,这袋糖至少有多少块?
【B
】有一个自然数,被10除余7,被7除余4,被4除余1。
这个自然数最小1
是多少?
【试一试】
1、学校六年级有若干个同学排队做操,如果3人一行余2人,7人一行余2人,11人一行也余2人。
那么六年级最少有多少人?
2、一个数能被
3、5、7整除,但被11除余1。
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B
】有一批水果,总数在1000个以内,如果每24个装一箱,最后一箱差2个;
2
如果每28个装一箱,最后一箱还差2个;如果每32个装一箱,最后一箱只有30个。
这批水果共有多少个?
【试一试】
1、一所学校的同学排队做操,排成14行、16行、18行都正好能成长方形。
这所学校至少有多少人?
2、有一批乒乓球,总数在1000个以内,4个装一袋,5个装一袋或6个、7个、8个装一袋最后都剩下一个。
这批乒乓球到底有多少个?
】一盒围棋子,4颗4颗数多3颗,6颗6颗数多5颗,15颗15颗数多14【B
3
颗,这盒棋子在150至200颗之间,问共有多少颗?
【试一试】
1、有一批树苗,9棵一捆多7棵,10棵一捆多8棵,12棵一捆多10棵。
这批树苗数在150~200之间。
求共有多少棵树苗?
2、五(1)班的五十多位同学去大扫除,平均分成4组多2人,平均分成5组多3人。
请你算一算,五(1)班有多少位同学?
【A
】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这段公路上,一共有37根电线杆,原来每两根电线杆1
之间相距50米,现在要改成每两根之间相距60米,除两端两根不需移动外,中途还有多少根不必移动?
【试一试】
1、插一排红旗共26面。
原来每两面之间的距离是4米,现在改为5米。
如果起
点一面不移动,还可以有几面不移动?
2、一行小树苗,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是90米。
原来每隔2米植一棵树,由于小树长大了,必须改为每隔5米植一棵。
如果两端不算,中间有几棵不必移动|
】在一根长木棍上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做标记,分别将木棍平均分成了10【A
2
等份、12等份和15等份。
如果沿这三种标记把木棍锯断,木棍总共被锯成多少段?
【试一试】
1、用红笔在一根木棍上做了三次记号,第一次把木棍分成12等份,第二次把木棍分成15等份,第三次把木棍分成20等份,然后沿着这些红记号把木棍锯开,一共锯成多少段?
2、父子二人在雪地散步,父亲在前,每步80厘米,儿子在后,每步60厘米。
在120米内一共留下多少个脚印?
课外作业
家长签名:
1、1路车、2路车都从总站发车,1路车每隔10分钟发一辆,2路车每隔15分钟发一辆,当这两种路线的车同时发车后,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又有这两种路线的车同时发车?
2、一盒围棋子,4颗4颗数多3,6颗6颗数多5,这盒棋子在110至130之间,问共有多少颗?
3、一袋糖,平均分给15个小朋友或20个小朋友后,最后都余下5块。
这袋糖至少有多少块?
4、食堂买回一些油,用甲种桶装最后一桶少3千克,用乙种桶装最后一桶只装半桶油,用丙种桶装最后一桶少7千克。
如果甲每桶能装8千克,乙种桶每桶能装10千克,丙种桶每桶能装12千克,那么,食堂至少买回多少千克油?
5、有一批水果,每箱放30个则多20个;每箱放35个则少10个。
这批水果至少有多少个?
6、学校开运动会,在400米环形跑道边每隔16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了25面。
后来增加了一些彩旗,就把彩旗间隔缩短了,起点彩旗不动,重新插完后发现一共有5面彩旗没动。
问:现在彩旗的间隔是多少米?
7、在96米长的距离内挂红、绿、黄三种颜色的气球,绿气球每隔6米挂一个,黄气球每隔4米挂一个。
如果绿气球和黄气球重叠的地方就改挂一个红气球,那么,除两端外,中间挂有多少个红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