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血症97569

合集下载

脓毒血症知识

脓毒血症知识
肺循环监测参数:肺动脉压(PAP)、 肺动脉嵌压(PAWP)和肺循环阻力 (PVR)
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
常规血流动力学监测
氧动力学与代谢监测参数:氧输送 (DO2)、氧消耗(VO2)等
氧代谢监测参数:血乳酸、脉搏血氧饱 和度、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或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常用监测指标的选择与影响因素5 组织氧代谢
胃肠道黏膜PH值 胃黏膜内PCO2测定 舌下PCO2测定
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
早期的液体复苏
对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的病人应尽早 实施早期液体复苏。
6小时治疗目标:CVP8~12mmHg, MAP≥65mmHg, 尿量≥0.5ml/kg/h, SvO2或ScvO2≥70%
A. 液体复苏 B. 病原学诊断 C. 抗生素治疗 D. 控制感染源 E. 血管活性药物 F. 激素 G.重组人类活化
蛋白C
❖ H. 血制品应用 ❖ I. 机械通气 ❖ J. 镇静、镇痛、肌松 ❖ K. 血糖控制 ❖ L. 血液净化 ❖ M. 碳酸氢钠应用 ❖ N. DVT预防 ❖ O. 应激性溃疡预防
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
早期的液体复苏
若液体复苏后CVP、MAP达标而SvO2 或HCSTc达vO302仍%或未使达用到多70巴%酚,丁需胺输。RBC使
复苏液体包括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晶体 液或胶体液,尚无证据表明某种液体的 复苏效果优于其他液体。
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
严重全身性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 指南
B. 病原学诊断
应用抗生素前进行恰当的培养
怀疑导管相关性感染最少2个血培养(采血量)

名词解释脓毒血症

名词解释脓毒血症

名词解释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Sepsis)是一种危重的全身感染,它通常由细菌、病
毒或真菌引起,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生。

当细菌或其他有害微生物进入
血液中,人体便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炎症细胞,加重呼吸困难。

脓毒血症的发病机制是由于严重的炎症反应引起的,它会导致血液凝固、血流阻塞、组织萎缩、脏器功能受损,并逐渐发展为休克或死亡。

脓毒血症的症状很难确定,因为它可能伴随着许多其他问题,例
如关节疼痛、恶心和呕吐、皮疹和关节肿胀等。

因此,只有由医生专
业确诊时,才能确定脓毒血症的病情。

如果被及早诊断,脓毒血症可
能会得到有效治疗。

治疗通常由抗生素组成,其中一些可能会被注射
或给予口服。

如果抗生素无法控制病毒,患者可能需要血液流变治疗
或血液体液置换。

此外,病人还需要接受支持性疗法,以管理疼痛或疾病造成的其
他不良反应,并帮助促进恢复。

脓毒血症的治疗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
人情况来安排,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虽然脓毒血症是危及生命的,但如果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仍有机会恢复健康。

脓毒血症指南医生版

脓毒血症指南医生版

血因子并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引起出血及微循环衰竭。
预防措施建议
早期识别与治疗
对脓毒血症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抗感染 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加强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 力,减少感染机会。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器官功能等指 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处理方法探讨
发病机制
感染引发机体免疫反应,释放大 量炎症介质,导致全身炎症反应 和组织器官损伤。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脓毒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性 的公共卫生问题。
死亡率
脓毒血症的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人、 儿童、免疫低下人群等高危人群。
危险因素
感染、创伤、手术、烧伤、胰腺炎等是脓 毒血症的常见危险因素。
01
感染性休克治疗
给予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治疗等,维持患者 生命体征稳定。
0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
根据受累器官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措施,如机械 通气、血液净化等。
0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治疗
早期使用抗凝药物,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等,纠正凝血 功能紊乱。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引起DIC的病因。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感染性休克
01
严重脓毒血症可导致感染性休克,表现为低血压、组织灌注不
足等,危及生命。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02
脓毒血症可引起心、肺、肝、肾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增加病死
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03
脓毒血症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消耗凝

脓毒血症(PPT干货)

脓毒血症(PPT干货)
脓毒血症(PPT干货)
演讲人
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可出现发热、寒战等临床表现, 病情危重,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脓毒血症是常继发于机体严重的感染,大约50%由肺部感染导致,其次腹腔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也可导致本病发生。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失调,可导致全身多器 官和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危及生命。
脓毒血症的患者可表现为大于38.5℃的发热、或体温小于36℃的体温过低;心率 大于90次/分、呼吸频率大于20次/分;寒战、意识模糊、头晕、尿量减少、腹痛、 皮疹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本病需要早期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于病情严重、 出现休克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抢救治疗,包括早期扩充血容量和生 命支持治疗。不需要抢救的脓毒血症患者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支 持治疗为主,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医生根据患者

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针对感染的失调的宿主反应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性休克:指脓毒症患者尽管充分的液体复苏仍存在持续的低血压,需要使用升压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以上,血乳酸2mmol/L 以上。

A.早期复苏1 对脓毒症诱导的低灌注,在开始的3h内,给与至少30ml/Kg的晶体液,在完成初始液体复苏后,需要反复进行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指导进一步的液体使用(CVP/血乳酸/平均动脉压/下腔静脉变异度等)。

2、对于脓毒性休克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我们推荐初始目标平均动脉压为65mmHg。

3、对于乳酸水平升高,提示组织低灌注的患者,我们建议进行乳酸指导性复苏,并将乳酸恢复正常水平。

B.脓毒症筛查以及质量提高C.诊断:常规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微生物培养。

D.抗微生物治疗:在识别脓毒症或者脓毒性休克后1h内尽快启动静脉抗生素使用,经验性使用一种或者几种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期覆盖所有可能的病原体(包括细菌以及潜在的真菌或者病毒,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一旦可以确认微生物,同时药敏结果已经明确,和/或充分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需要将经验性抗生素治疗转化为窄谱,针对性用药。

抗生素治疗疗程为7-10天,对于大多数严重感染相关脓毒症以及脓毒性休克是足够的E.感染源的控制F.液体治疗1.在血流动力学指标持续在改善的前提下,当持续进行液体输注时,使用补液试验。

2.在早期液体复苏以及随后的容量置换中,首选晶体液。

也可以使用平衡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

当需要大量的晶体液时,可额外使用白蛋白;不建议使用羟乙基淀粉进行血容量的扩充。

G.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1.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首先的血管活性药物,可以加用血管加压素(最大剂量0.03U/min)或者肾上腺素以达到目标MAP,或者加用血管加压素(最大剂量0.03U/min),以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

2.在高选择性患者群体中,使用多巴胺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替代血管活性药物(例如快速型心律失常以及绝对或者相对心动过缓低风险),不推荐使用低剂量多巴胺用于肾脏保护。

脓毒血症名词解释医学

脓毒血症名词解释医学

脓毒血症名词解释医学1. 疾病定义脓毒血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当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发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2. 病因脓毒血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

这些细菌可以存在于人体内部或外部,如皮肤、肠道、呼吸道等部位,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细菌便可能乘虚而入,引发感染。

3. 病理生理当病原体侵入血流后,身体会启动免疫反应,释放各种炎症因子。

这些炎症因子会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发全身性炎症。

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感染,炎症反应会不断加剧,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4. 临床表现脓毒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

5. 诊断标准脓毒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特征包括体温过高或过低、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

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升高也可能提示脓毒血症。

6. 治疗方案脓毒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 早期识别和去除感染源:如及时处理伤口、清除感染病灶等。

* 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病原体选用敏感抗生素。

* 支持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维持电解质平衡等。

* 免疫调节治疗:如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

7. 预防措施预防脓毒血症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例如,保持个人卫生、加强营养、适当锻炼等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同时,及时治疗各种感染病灶也是预防脓毒血症的重要措施。

8. 护理与康复对于脓毒血症患者,护理和康复同样重要。

护理上,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体温、心率、呼吸等指标。

同时,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并发症发生。

康复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逐步恢复身体功能。

9. 预后与转归脓毒血症的预后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有关。

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然而,如果脓毒血症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可能严重危及生命。

脓毒血症概念

脓毒血症概念

脓毒血症概念
脓毒血症,又称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在血液中存在有效的病原体,并伴随有全身炎症反应和损伤多个器官系统的症状。

脓毒血症是一种危重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在脓毒血症中,病原体进入循环系统并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各个部位,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

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心率加快、低血压、呼吸急促、皮疹等。

此外,脓毒血症还可以导致神经系统、肾脏、肝脏、心脏等多器官系统出现功能异常。

脓毒血症的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

常见的引起脓毒血症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脓毒血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孕妇、新生儿、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等。

治疗脓毒血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迅速采取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常规治疗包括给予静脉抗生素、纠正体液失衡、支持器官功能、控制感染病灶等。

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重症监护和机械通气等治疗。

预防脓毒血症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源、加强个人卫生、接种疫苗等。

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病残率。

因此,对于病情可疑的病人,及早寻求医疗帮助,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

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

一、对SIRS的加强监护措施 • (一)生命体征的监护 • 1、连续监测心律、心率、呼吸(节律、频率)。 • 2、监测BP、微循环充盈时间(甲床毛细血管充 盈法)、体温、脉氧饱和度(SPO2)或血氧分 压和血气分析。上述指标在正常范围时可每隔26小时测定1次;在临界值时应不超过1-2小时1次, 正常值以下不超过30分钟测定1次。有条件时监 测中心静脉压(CVP),尤其在BP出现下降且对 扩容治疗反应不佳时。 • (二)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 阶段性(数小时、
SIRS各期的临床处理
• 3、清除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 • (1)连续肾替代疗法:可除去部分炎症介
质和细胞因子。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持续 静脉血过滤(CVVH)和持续静脉血透析 (CVVHDF)。二者均要求运转24-48h以 上。 • (2)血浆置换:用新鲜血浆可补充凝血因 子和一部分抗体。用量为10-50ml/kg.d分 2次;第2天可置换半量。置换出的全血可用 等量红细胞及其他成分血补充。
灌注、休克及MODS),大多数SIRS为 轻症,有少部分为重症。结合SIRS诊断 标准,有利于更好判断疾病严重程度, 并根据各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诊断标准 1996年世界第二届儿科大会上Hayden 提出了小儿SIRS的诊断标准: ①体温(T)>38℃或<36℃; ②心率(P)大于各年龄组正常均值加2 个标准差;
SIRS各期的临床处理
• (二)Ⅱ期(败血症综合征)和Ⅲ期
(休克早期) • 1、 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血压不能 维持正常或脉压差缩小50%,尿量明显 减少(<1ml/kg.h)持续2h后,应积极 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地塞 米松2-10mg/kg.d分2-4次应用。也可应 用甲基泼尼松龙。
脓毒症(败血症,sepsi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紊乱导致机体对 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和毒 性炎性介质释放增加
感染
局部炎症
全身炎症(SEPSIS)
适度反应
免疫反应紊乱
凝血紊乱
痊愈
严重脓毒症、DIC、脓毒性休克
MOF
三、五次关于脓毒症的重要会议
•1991 •2001 •2002 •2004 •2008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
芝加哥会议
病医学会(ACCP/SCCM) 联合会议委员在芝加哥商
脓毒血症sepsis
一、定义
脓毒血症(sepsis):
是指侵入血液循环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等,激活宿 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 炎症介质,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进一 步作用于机体各个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 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休 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故从本质上讲脓毒症是机 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
具备以上四条中的两条以上即可诊断
六、治疗脓毒症的十二项原则措施
1、消灭致病微生物(抗生素合理应用) 2、清除感染病灶(外科手术切除、清创或引流) 3、清除毒素、炎性介质和细菌代谢产物(血液净化) 4、缓解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乌斯他丁、血必净) 5、免疫调理(胸腺肽、干扰素、绿慕安、人血ɤ球蛋白 ) 6、改善微循环、防治微血栓(普通肝素) 7、保证组织灌注(液体复苏、增加心泵功能、调整血管
病原微生物学(严重脓毒症和休克) 革兰阴性菌,以往多 革兰阳性菌 真菌 寄生虫感染
约1/3的脓毒症病人找不到明确的致病菌 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所致的比重越来越大
脓毒症的诊断并不一定需要阳性的病原菌培养结果。
四、流行病学
五、sepsis的诊断:
SIRS+组织低灌注与休克+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
SIRS的诊断依据: ①T>38℃或<36℃ ②P>90次/分 ③R>20次/分或过度通气 PaCO2<32mmHg ④ WBC > 12.0 109/L或 < 4.0 109/L
sepsis guideline 于动20(S04S年C)发开表始在 《SCSaCre(MSeudr》viv杂in志g 上Sepsis
Campaign)
由于微生物或其他病原体侵入人体而诱发的
过度激烈全身炎症反应,并对组织具有损伤
的病理生理过程及一组临床表现,其发生与
否及轻重程度取决于机体的反应性。
四、流行病学
• 每天重新评估抗生素是否有降级可能,以防止出现细菌 耐药,减少药物毒性并降低费用 [1B] • 抗生素疗程限制在7-10天 [2C] • 建议对病毒源性的患者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2C] • 如果可行的话,在确诊12h内采取措施控制传染源[1C] • 如果血管内通路装置是可能的感染源,应在建立其他 血管通路后立即拔除 [UG]
Angus DC, et al. Crit CareMed, 2001,29:1303-10 Vincent JL, et al. Crit Care Med (in press) Martin GS,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8:1546-54
美国:750,000例严重脓毒症/年,病死率约29% 欧洲(SOAP):ICU病人脓毒症患病率>35%,病死率27% 法国:1979年 83/10万,2000年 240/10万 1958-1997年文献:脓毒症休克的死亡率下降, 但由于发病人数 增多, 所以死于脓毒症的病人总数是增加的
二、脓毒症的相关定义:
SIRS: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脓毒症“sepsi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词, 意为 “腐烂的肉”。是指由
感染引发的SIRS,总结为机体对感染的全身性反应
严重脓毒血症:脓毒症伴发至少一个急性脏器功能障碍或组织低
灌注或低血压状态
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脓毒症伴发经早期液体复苏
推荐晶体液用于初始复苏治疗[1B] 当需要大量晶体液时建议应用白蛋白[2C]
感染的诊断与控制
脓毒症指南,2012
抗生素治疗之前应首先进行正确的微生物培养,但要保 证这不能显著延迟抗生素的使用(45min内完成送检) [1C]
获取两次或以上的血培养[1C] 1份经皮穿刺留取,1份经逐个血导管留取,除非导管为 近期(≤48h)留置,不同部位的血培养应同时留取。 及时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潜在感染灶,一旦明确,及 时采集病原学标本
CVP 8-12mmHg 平均动脉压≥65mmHg(应用缩血管药物) 尿量≥0.5ml/kg·h 中心静脉(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70%或混合静脉≥65%
如果不能达到静脉血氧饱和度的目标值 [2C]
考虑进一步补液;输注浓缩红细胞以达到红细胞压积≥30%和/或 开始注射多巴酚丁胺,最大剂量20ug·kg-1·min-1
后难以纠正的低血压
MODS:机体在遭受严重感染等急性应激性损害24小时后,同时或序
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感染-SIRS-SEPSIS-重症SEPSIS-SEPTIC SHOCK-MODS
免疫在感染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 (SIRS)可以造成免疫 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能 下调)
影像学和细菌培养技术:对感染的定位也越来越准确, 使得必要时行外科手 术成为可能 致病微生物的确立:早期选择抗感染药物,对感染的控制越来越有经验
感染的诊断与控制
脓毒症指南,2012
• 在确诊严重脓毒症 [1C]和脓毒性休克 [1B]1h内尽早给 予静脉抗生素治疗
• 广谱抗生素:选择可能覆盖所有可能的致病微生物(细 菌和/或真菌或病毒)的广谱抗生素,并保证充分的组织 穿透浓度 [1B]
华盛顿会议 巴塞罗那会议 新奥尔良会议
美讨国达华成盛共顿同“共国识际,脓对毒症” 会的感s作后重和南e议基染《在出临p新感。s,础和5巴明床i讨染指s年在上感及塞和确论性南内明,染其罗基定严休强将确起性相那础义重克调脓草s休关宣研,脓治病e毒了克p名言究推毒因疗症s《指词》i中荐s症治指的定严南术目应在死义重语》标用今亡:率 新疗减的,少概忽2念视5%和整。标体拯准治救疗脓,毒症运
阻力) 8、控制血糖(胰岛素) 9、改善细胞代谢( 营养、能量合剂、多种辅酶) 10、加强损伤细胞修复(生长激素+氨基酸) 11、脏器功能支持(机械通气、人工肝、CRRT等) 12、其他如中药等
早期复苏(6h内)
脓毒症指南,2012
对于低血压或血清乳酸>4mmol/L的患者立即开始液体复苏
复苏目标 [1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