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血脂异常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一、背景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的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等严重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血脂异常,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定期发布相关的管理指南。

二、指南主要内容1、血脂异常的诊断指南中明确提出了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的数值,可以将血脂异常分为不同类型,如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2、血脂异常的管理指南中详细介绍了血脂异常的管理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面。

其中,药物治疗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3、特殊人群的管理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的血脂异常管理提出了建议,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指南建议应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低于100mg/dl的水平;对于老年人,指南建议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指南的意义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对于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供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管理方法,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血脂异常。

同时,它也强调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具体的用药建议。

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提出了建议,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四、结论血脂异常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遵循指南的建议,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特殊人群的管理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健康。

血脂异常是指人体血液中脂质代谢异常,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升高或降低。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血脂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血脂异常通常无特异性症状,但可伴有心血管疾病的其他表现,如胸痛、胸闷、心悸等。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精选优秀)PPT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精选优秀)PPT
13
脂蛋白组成
• 亲水性外壳: 蛋白质、磷 脂和游离胆 固醇。
• 疏水性内核: 胆固醇和甘 油三酯。
14
脂蛋白的合成与代谢
➢ 脂蛋白绝大多数在肝脏和小肠组织中合成, 并主要经肝脏进行分解代谢。
➢ 位于脂蛋白中的蛋白质称为载脂蛋白〔也称 去辅基蛋白,Apo〕,它能介导脂蛋白与细 胞膜上的脂蛋白受体结合并被摄入细胞内, 在脂酶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代谢。因而血脂代 谢就是指脂蛋白代谢。
15
脂蛋白分类
富含甘油三 酯的脂蛋白
应用超速离心法将脂蛋白分为六大类:
乳糜微粒〔CM〕
以Apo B100为主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中密度脂蛋白〔IDL〕
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 脂蛋白(a) 〔Lp(a)〕
比LDL多含一 个载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2和HDL3
脂质和蛋白质 各占一半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21-05-24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
中华心血管病学会 中华糖尿病学会 中华内分泌学会 中华临床检验学会
共同制订
内容
1. 流行病学资料 2. 血脂与脂蛋白 3. 调脂治疗的策略 4. 他汀治疗循征医学的证据 5. 他汀类药物机制 6. 他汀长期治疗的现状 7. 他汀长期治疗的平安性
(%)
100
75
男性
女性
50
25
14
0 治疗率
11.3 控制率
11.6 治疗率
Circulation J He, DF Gu et al 2004 110:405-411
9.5 控制率
胆固醇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的关系

美国国家脂质协会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美国国家脂质协会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五、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

概括的讲,NLA新指南继续坚持将LDL-C作为血 脂异常的干预靶点,但同时认为非HDL-C是比 LDL-C更合理的治疗靶标。继续坚持根据患者 心血管危险分层确定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与降 胆固醇目标值,心血管风险越高其治疗强度应 该越大。新指南将低危、中危与高危患者LDLC的目标值均建议为<2.6mmol/L(极高危目 标值为<1.8mmol/L),这一建议比以往指南 更为积极,充分体现了他汀降胆固醇在心血管 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核心地位。
本指南中定义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1.年 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2.早发冠心病家族 史(一级亲属中男性<55岁、女性<65岁患冠心 病);3.吸烟;4.高血压;5.HDL-C降低(男性 <1.0mmol/L,女性<1.3mmol/L)。

四、不同品种与剂量他汀的降胆固醇强度

强效(LDL-C降幅≥50%):阿托伐他汀4080mg/d或瑞舒伐他汀20-40mg/d; 中效(LDL-C降幅30%-50%):阿托伐他汀 10-20mg/d;氮伐他汀40mg bid;氟伐他汀 缓释片80mg/d;洛伐他汀40mg/d;匹伐他 汀2-4mg/d;普伐他汀40-80mg/d;瑞舒伐 他汀5-10mg/d;辛伐他汀20-40mg/d。

五、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

若甘油三酯≥11.3mmol/L,主要治疗目标是降 低急性胰腺炎风险,首选贝特、大剂量长链n3脂肪酸、或烟酸治疗; 若甘油三酯为5.6-11.3mmol/L,可首选上述强 效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若无胰腺炎病史,也 可选用首选他汀;
甘油三酯为2.26-5.6mmol/L时,主要治疗目标 是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胆固醇(即非HDL-C 或LDL-C),应首选他汀治疗。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指南,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血脂异常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在此,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指南,并列出一些必要的建议,以便您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

一、什么是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肪物质的含量异常高或异常低,主要包括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其合成、转运和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二、如何防治血脂异常?(一)改变饮食习惯1.少食高脂、高热量食物。

如: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奶油类面包、蛋糕、甜点等。

2.要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摄入。

如:鱼、瘦肉、禽类、蛋类、豆制品、莎莎酱、杏仁、芝麻等。

3.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如:米、面、面包、土豆、玉米等。

(二)加强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重建健康的身体,提高自己的代谢率,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

每天坚持30-60分钟的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三)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戒烟、限酒可以显著降低特定风险因素。

情绪紧张还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得胆固醇代谢难以达到平衡状态。

(四)药物治疗如果想要控制血脂,改变饮食和运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那些异常严重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医生会根据血脂异常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三、搭配检查在检查血脂和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之前,医生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可能会建议您进行一些搭配检查,以确保您的整体健康水平正常。

以上就是关于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详细介绍,我们要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身体。

如果您发现自己有血脂异常或其他身体不适,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及时接受治疗。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全球血脂异常诊治建议》解读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全球血脂异常诊治建议》解读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全球血脂异常诊治建议》解读
严晓伟
【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4(022)001
【摘要】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于2013年7月发布了《全球血脂异常诊治建议》(以下简称《IAS建议》)。

该建议不替代现有的指南,旨在拓展现存指南,在强调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提供了简化的血脂异常诊疗方法,为今后各国血脂异常诊治指南的制定提供国际化的工作框架;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严晓伟
【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J], 袁小丽
2.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异常管理全球建议书解读 [J], 王建旗
3.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发布《血脂异常管理的全球推荐》 [J], 凌风(编译)
4.2013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立场报告:全球血脂异常诊治建议解读 [J], 王贵松
5.《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老
年人血脂管理解读 [J], 张鹏; 刘梅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解读)

最新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解读)

最新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解读)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

十个成人里面,就有四个患有血脂紊乱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成人血清总胆同醇(TC)平均值为4.5 mmol/L,高胆同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TG)平均值为1.38mmol/L,高TG血症的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平均值为1.19mmol/L,低HDL-C 血症的患病率为33.9%。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T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先认识下,什么是血脂血脂是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而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脂蛋白的特性和功能血脂异常的分类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TC和(或)TG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指标血脂异常临床分类血脂异常的筛查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1)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2)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3)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4)因ASCVD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 h内检测血脂。

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血脂紊乱的后果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所以,需要对血脂紊乱者:评估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总体危险,以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决策。

ASCVD总体发病危险评估流程图a、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低HDL-C及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血脂异常治疗原则宗旨是防控ASCVD,降低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冠心病死亡等心血管病临床事件发生危险。

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线I。DI。.C<2 mmol/l。(77 mg/d1),也能从他汀治疗获益。需
A低下。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均应改善
mmol/L
生活方式,小于40岁、发病时间较短、LDL.C<2.5
(96 ms/d1)且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需使用凋脂药
物。指南对糖尿病调脂治疗更趋积极: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和 肾脏疾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无论基线水平,均推荐他汀降 低LDL-C(至少30%)作为一线治疗;合并心血管病、慢性。肾 病,或无心血管病但超过40岁并存在一个或多个其他心血 管危险冈素或有靶器官损害的2犁糖尿病患者。首要目标为
1.8 mmol/L(70
・13・
以每年监测一次。 肌酶(CK)在降脂治疗之前应测定基线值。如果超过正 常上限的5倍则暂不给予药物治疗,应进一步复查。不建议 常规监测肌酶,除非患者有肌痛症状。但在老年人、多种疾 病共存或伴有肝、肾疾病时应当注意肌病或CK升高的 风险。
肝酶、肌酶异常时的解决方案简洁实用
201Leabharlann 1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 血脂指南危险分层及LDL.C目标值
并治疗伴随的代谢紊乱是更为安伞的策略。 妇女:尽管既往完成的降脂试验纳入的多为男性患者, 即便是为数不多的纳入女性患者的研究也并未对调脂及心 血管结局在两性间的差别进行比较。但在最新的CCT汇总 分析中,有限的数据显示调脂治疗的获益女性与男性相近, 无论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需注意的是,尽管他汀致畸的 证据并非结论性,指南仍强调接受他汀治疗的女性应当避免 怀孕。如计划妊娠,他汀应至少停用3个月以上。且停药直 至哺乳结束。
g,女性为10~20 g。戒烟的好处在于降低总体心血管风 植物甾醇(1—2 g/a)可以用于不适宜应用他汀的TC及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血脂异常诊治进展3. 定期检查血脂是防治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1)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2)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3)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4)因ASCVD住院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 h内检测血脂。

4.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1)有ASCVD 病史者。

(2)存在多项ASCVD 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

(3)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5. 全面评价ASCVD总体危险是防治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LDL-C或TC水平对个体或群体ASCVD发病危险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但个体发生ASCVD 危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胆固醇水平高低,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ASCVD 其他危险因素的数目和水平。

全面评价ASCVD总体危险是防治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

评价ASCVD 总体危险,不仅有助于确定血脂异常患者调脂治疗的决策,也有助于临床医生针对多重危险因素,制定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决策,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患者ASCVD 总体危险。

6. 五大治疗原则:(1)临床上应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

(2)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防控ASCVD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非-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

(3)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极高危者LDL-C<1.8 mmol/L;高危者LDL-C<2.6 mmol/L;中危和低危者LDL-C<3.4 mmol/L。

(4)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低50%。

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仍应降低30%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 ( 总 393) 《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年 第 43 卷 第 5 期
贝特或烟酸联用于一级预防是否有益。 严重高甘油三 酯血症患者( TG>5. 7mmol / L) 发生急性胰腺炎风险增 大,TG 越高,发生胰腺炎风险越大。 临床经验表明应 用贝特类药物或烟酸降低患者严重升高的甘油三酯可 以减低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治疗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 的另一种方法是摄入高剂量 赘鄄3 脂肪酸。 8摇 ASCVD 一级预防中非血脂危险因素及其防治
强有力的证据证实除低密度脂蛋白( LDL鄄C) 是主 要致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性 脂 蛋 白 外, 极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VLDL) 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 LDL 类似,特别是 存在内皮损伤的情况下。 因此 IAS 将 LDL 和 VLDL 合 称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non鄄HDL鄄C) ,并把它作 为患者脂代谢异常的干预靶标。 与 LDL鄄C 相比,non鄄
在一级预防中为降低 ASCVD 的长期风险,有必 要使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达到理想水平。 在确定致 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程度时必须考虑几个因素:一线 治疗是生活方式干预,根据 ASCVD 风险状态可能需 要他汀药物治疗(表 1)。 3摇 什么样的患者更适合应用 non鄄HDL鄄C 评估长期 ASCVD 风险
摇 ( 总 392) 《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年 第 43 卷 第 5 期摇
5摇 ASCVD 一级预防是否应废除 LDL鄄C 目标标值 来自胆固醇治疗协作组的证据表明,在基线 LDL鄄
C 各组中,LDL鄄C 水平的绝对下降导致主要冠脉事件 风险持续下降;来自他汀 RCT 的证据也证实了胆固醇 下降与冠脉事件下降呈线性关系。 因此 IAS 建议,在 临床制订血脂指南时,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胆固醇水平 是确定治疗有效性的基石。 如果患者风险高到需要服 用降胆固醇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线治疗。 6摇 一级预防的治疗基石
想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水平。 基于 RCT 证据,在 同一危 险 分 层 水 平 的 男 性 和 女 性 的 血 脂 管 理 方 式 相似。 2摇 不同风险的一级预防患者血脂管理的不同方式
IAS 赞成在一级预防中通过干预使致动脉粥样硬 化性胆固醇水平达到理想水平,干预的强度主要取决 于 ASCVD 长期风险的评估,干预措施的费用和安全 性三方面。 多次强调所有一级预防患者需要最大程度 的生活方式治疗,总体上需要口服他汀类药物的是高 危或中高危人群。 上述人群绝大多数可通过生活方式 治疗加中等强度的他汀治疗在花费不多的前提下达到 理想 LDL鄄C 水平。 对于 LDL鄄C 高(4. 16 ~ 4. 94 mmol / L) 或极高( >4. 94 mmol / L) 的中危患者可以应用他汀 治疗。 长期风险相似的男性和女性治疗方式相同。 有 CRT 证实逸65 岁的老人可以通过他汀类药物治疗降 低发生 ASCVD 的风险,因此危险分层高危和中高危 的老人应该坚持他汀治疗。 对于高龄老人,需要临床 判断决定是否需要他汀类药物治疗。 高龄老人经常服 用多种药物,应该注意医疗花费和可能存在的药物相 互作用。
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降低 LDL鄄C 和 non鄄 HDL鄄C 水平,次要目标是降低其他危险因素。 健康的 生活方式包括: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最好小于总热 量的 7% ,至少低于 10% ;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应小于总 热量的 1% 或更低,胆固醇摄入低于 200mg / d。 多食 瓜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食用含高纤维的碳水化 合物(如全谷物)或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脂肪酸( 菜 油或坚果中提取) 取代饱和脂肪酸摄入;多吃富含 赘鄄3 脂肪酸的鱼油、低盐髙钾饮食;少吃熟食,含糖饮料,甜 点或烘焙食品。 建议食用植物固醇或甾烷醇(2g / d), 多食用 可 溶 或 黏 性 纤 维 类 食 物 有 助 于 进 一 步 降 低 LDL鄄C 水平。 7摇 特殊血脂异常的一级预防及最新用药进展 7. 1摇 极高的 LDL鄄C 水平摇 大约每 500 位患者中有一 位基因突变导致的高胆固醇患者,突变发生于 3 个基 因之一:LDL鄄C 受体(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PCSK鄄9、 ApoB。 由于一生存在心血管高风险,需要在少年时期 即开始更积极有效的降 LDL鄄C 治疗。 其他严重高胆 固醇血症的病例为多基因病变导致。 一些严重高胆固 醇血症 患 者 无 法 通 过 生 活 方 式 治 疗 和 他 汀 应 用 使 LDL鄄C 降至理想水平, 联 合 药 物 治 疗 ( 他 汀 + 依 折 麦 布、胆汁酸鳌合剂或烟酸) 可增加疗效。 对于纯合子 型 FH 伴有极高 LDL鄄C 水平的患者,LDL鄄C 血准洛美 他派和 mipomersen 与低脂饮食和其他降脂药物一起 用于严重家族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这两种药物均通 过阻断 致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性 胆 固 醇 脂 蛋 白 生 成 发 挥 作用。 7. 2摇 高甘油三酯血症摇 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治疗目标 是 non鄄HDL鄄C 达标。 特别是在甘油三酯 <5. 7mmol / L 时。 一级预防 non鄄HDL鄄C 的理想水平是<3. 4mmol / L。 他汀降低 non鄄HDL鄄C 也非常有效。 不能确定他汀和
16摇 誗继续教育誗
表 1摇 IAS 对不同风险水平的患者降胆固醇治疗的推荐
50 ~ 80 岁的 低危
中危
中高危
高危
风险水平 ( <15% ) (15% ~ 24% ) (25% ~ 40% ) ( >40% )
治疗强度 特殊治疗
最大限 度的生 活方式 治疗
中等强度
最大限度的 生活方式治 疗+致动脉 粥样硬化胆 固醇 水 平 逸 4. 94 mmol / L 时是他汀 降脂治疗的 适应证
摇 ( 总 391) 《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年 第 43 卷 第 5 期
誗继续教育誗摇 15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异常管理全球建议书解读
王建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心内科,北京 100730) 中图分类号: R541摇 摇 文献标识码: C摇 摇 文章编号: 2095-8552(2015)05-0015-03
IAS 推荐终 生 一 级 预 防 的 LDL鄄C 理 想 水 平 为 < 2. 6mmol / L( 或 non鄄HDL鄄C < 3. 38mmol / L) ,特别对于 高风险患者。 在低危人群和缺乏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 中,可以 接 受 接 近 理 想 的 LDL鄄C 水 平 ( 2. 60 ~ 3. 35 mmol / L) ( 或 non鄄HDL鄄C < 3. 38 ~ 4. 13mmol / L) 。 IAS 特别指出只确定一级预防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的 理想水平,而不明确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治疗目标,旨在 强调降脂 治 疗 强 度 应 根 据 长 期 ASCVD 风 险 进 行 调 整。 由于地区差别对降脂治疗的影响,具体治疗强度 需要强调临床判断并根据各国国情和种族特点制定合 适的降脂治疗强度推荐。
为便于临床应用,IAS 以 Framingham 评分( 主要 基于 4 项危险因素的评估: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持 续吸烟和糖尿病) 为核心,辅以许多指南确定的高危 因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加其他危险因素和 慢性肾脏疾病,结合种族和性别将一级预防人群分为 下述高、中高和中危人群:淤高危人群:从 50 岁开始到 80 岁 ASCVD 风险逸45% ;糖尿病加其他危险因素;家 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且可能存在慢性肾病。 于中高危 人群:从 50 岁开始到 80 岁 ASCVD 风险 30% ~ 44% ; 不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疾病;存 在更高风险的代谢综合征人群。 盂中度风险人群:指 从 50 ~ 80 岁 ASCVD 风险为 15% ~ 29% 的人群。
IAS 指出血脂外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 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 在一级预防领域,它们在 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阶段或多阶段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的进展,诱发血栓事件。 因此在降脂治疗同时应积极 治疗其他主要危险因素。 8. 1摇 吸烟摇 ASCVD 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全世界接 近 1 亿的烟民大多数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 吸烟人数 在全球逐年增加,因此临床心血管危险管理中应强调 戒烟,使其成为最大程度生活方式治疗的一部分。 8. 2摇 高血压摇 血压增高是冠心病、卒中、周围血管疾 病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 13% 所有原因死亡 (750 万死亡 / 年) 归因于高血压。 25 岁以上近 40% 的 人患有高血压,几乎 1 亿患高血压的人血压没有控制。 在 ASCVD 的主要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致残的最主 要原因。 生活方式因素( 肥胖、高盐摄入、酗酒) 是导 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只要想控制,血压是可以用很 便宜的降压药物控制好的疾病。 8. 3摇 糖尿病摇 糖尿病是 ASCVD 的主要原因之一,绝 大多数发生于低中收入国家;但高收入国家肥胖的高 发也使糖尿病的发生不可避免。 WHO 指出在未来 20 年糖尿病将增加 2 / 3,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可导 致肾功能衰竭和致盲。 目前降糖治疗可以降低 AS鄄 CVD 风险的证据有限,但控制血糖可以减少微血管病 变发生。 糖尿病患者减少 ASCVD 的最有效措施是降 脂治疗。 最新指南表明 1 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与 2 型糖 尿病患者有相似的危险因素也必须进行降脂治疗。 8. 4摇 慢性肾脏疾病( CKD) 摇 与 ASCVD 事件增高有 关,普遍认为是高危情况。 近期的临床试验和荟萃分
流行病学研究、遗传学研究和临床试验都证实 一 级 预 防 中 LDL鄄C 的 理 想 水 平 是 2. 6mmol / L (100mg / dl) ,但绝大多 数 一 级 预 防 LDL鄄C 理 想 水 平 的证据来自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可能可以耐受更高 一些的 LDL鄄C 水平,且存在地 区 和 人 种 差 异。 低 危 患者可以继续沿用 ATP芋的理想 LDL鄄C 水平 2. 60 ~ 3. 35mmol / L(100 ~ 129mg / dl) ,而不会增加长期 AS鄄 CVD 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