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句的题
六年级比喻句练习题

六年级比喻句练习题
比喻句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相互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某种事物。
在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比喻句的运用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六年级比喻句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理解和运用比喻句。
1. 请使用合适的比喻句形容下列事物:
a) 这个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
b) 那个孩子非常调皮。
c) 星星闪烁着光芒。
d) 那位老师非常和蔼可亲。
2. 结合比喻句,形容你喜欢的食物。
3. 请用比喻句形容你最喜欢的季节。
4. 运用比喻句,描绘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5. 请用比喻句形容你最喜欢的音乐。
6. 运用比喻句,描述你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
7. 请使用比喻句,描绘你最喜欢的一本书。
8. 运用比喻句,形容你对友谊的理解。
9. 请运用比喻句,描述你心目中的理想学校。
10. 结合比喻句,形容一种动物。
以上是六年级比喻句练习题。
同学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描述,以及
自己的想象,运用比喻句的方式进行回答。
比喻句的运用可以使我们
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所表达的事物。
通
过多次的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掌握比喻句的运用技巧,提升自
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每道题目,并用心地运用比喻句进行回答。
相信通过练习和实践,你们的比喻句写作能力会越来越出色!加油!。
比喻句的练习题

比喻句的练习题比喻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一个事物。
它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下面是一些比喻句的练习题,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比喻句的用法和作用。
1. 用比喻句形容一个勤奋的人。
答案:他像一只蜜蜂一样勤奋。
2. 用比喻句形容一个聪明的人。
答案:他像一只狐狸一样聪明。
3. 用比喻句形容一个快乐的人。
答案:他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快乐。
4. 用比喻句形容一个勇敢的人。
答案:他像一头狮子一样勇敢。
5. 用比喻句形容一个懒惰的人。
答案:他像一只猫一样懒洋洋。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比喻句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将人与动物进行比较,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比喻句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一个人的特点或行为方式。
除了用动物进行比较,比喻句还可以用其他事物进行比较。
比如:6. 用比喻句形容一个固执的人。
答案:他像一面墙一样固执。
7. 用比喻句形容一个善良的人。
答案:她像一棵大树一样善良。
8. 用比喻句形容一个聒噪的人。
答案:他像一只吵闹的苍蝇一样聒噪。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比喻句的灵活性。
它可以用各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思。
比喻句不仅可以用于描述人,还可以用于描述事物。
比如:9. 用比喻句形容一个美丽的花园。
答案:花园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一样美丽。
10. 用比喻句形容一个繁忙的城市。
答案:城市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蚂蚁一样繁忙。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比喻句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它可以使描述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总的来说,比喻句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它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通过练习比喻句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用法和作用。
希望以上练习题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比喻句的技巧,使我们的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8年1月15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二)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2017年高考山东卷】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
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
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们邀请了著名的心理学家王教授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鼓掌欢迎。
示例一它如春风,吹走我们脸上的愁云;如阳光,驱散我们心头的阴霾;如暖流,融化我们心里的坚冰。
示例二它如明亮的灯火,温暖寒冷的暗夜,驱散心头的迷雾,照亮回家的路途。
【解析】解答该题,应当了解文段的语境,这段话是围绕健康心理来谈,因此所填内容也要针对“健康心理”来说,另外还要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修辞手法及字数的限制,排比修辞为我们确定了语句的格式,应当用三个相同句式的句子来表达;比喻修辞为我们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应当是把“健康心理”合理作喻,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2.【2016年高考山东卷】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
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
不超过40个字。
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
3.【2015年高考四川卷】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
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
要求:①紧扣宣传目的;②运用比喻手法;③不超过40字。
示例创业是青春的火炬,创新是创业的翅膀,用创业点燃创新梦想,用创新放飞人生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生动的能力。
拟写宣传语,首先要凸显目的,扣紧主题“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还要符合手法运用(比喻)等具体要求。
有字数限制,考生就应巧用比喻手法,使语句精练生动,围绕“创业”与“创新”来组织语言、形象表达。
修辞、说明和描写方法训练及答案

修辞手法专练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三、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改为比喻句)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4、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是考纲要求的考点,但全国卷近几年未做单独考查。
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本书对本考点也做到了精讲精练,达到备考无盲区的复习目标。
常考修辞手法辨识及运用“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
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研究,为同学们上这一课。
修辞的类型较多,分为常用的和非常用的,根据考查情况,下面只介绍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9种修辞手法明鉴(一)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
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生活是海洋。
(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
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
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
比喻句练习题六年级

比喻句练习题六年级
六年级的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比喻句吗?比喻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比两个不同事物的特点,来表达意义和形象的句子。
这种
句子常常使用具有形象意义的词语或短语,使得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下面是一些六年级比喻句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和掌
握比喻句。
1. 他的笑容像太阳一样明亮。
2. 妈妈的关爱如春风般温暖。
3. 她唱歌的声音像一只蜜蜂一样嗡嗡作响。
4. 这个问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进入新知识的大门。
5. 爸爸像一只守护神,守护着我们平安成长。
6. 姐姐的笑容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美丽动人。
7. 小狗腿脚灵活,像一个小跑车一样飞快地奔跑。
8. 那个男孩个子高高的,像一棵高大的松树。
9. 妹妹的眼睛像两颗发亮的星星,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10. 他的嘴巴像一个大喇叭,总是喜欢吵吵闹闹。
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比喻句的基本用法。
在
平时的写作中,可以适当地运用比喻句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比喻句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形象地理解所描述的事物,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比喻句,创作出更加精彩的文章。
加油!。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含答案)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含答案)1. 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修辞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 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 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 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 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高考作文文采训练之一—运用比喻 试题

作文(zuò wén)文采训练之一——运用(yùnyòng)比喻一、体会(tǐhuì)下面我们来看一首民歌(míngē),初步体会一下辞格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爱你爱你真爱你,恨你恨你真恨你,请个画匠来画你。
请个画匠来画你。
把你画在眼睛上,把你画在砧板上,整天整眼都看你!刀刀剁你剁死你!这是一首流传于的民歌,大家读了之后都忍俊不禁,如今你能说说你的体会吗?你能猜出民歌中主人公的性别吗?假如把这首民歌换成平常的口语,应该怎么说?这样换了之后谁的表达效果更好?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高考考试说明?就有要求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敏、擅长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下面,我们再体会一下辞格在文学作品中的妙处。
请比拟以下两组句子,体味各自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1、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B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比起北国的秋来,却显得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第1组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2 A、微风(wēi fēnɡ)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隐隐约约(yǐn yǐn yuē yuē),断断续续,时有时无。
第2组哪一句的表达(biǎodá)效果更好?下面,请大家再看3、4两句,找出句中的辞格(cíɡé),并体会其效果。
3、〔苏比被重重地摔在地上〕他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像木匠在翻开一把折尺,然后又掸去衣服上的尘土。
4、乱哄哄的会场,像是一块揉皱了的绸子,给余静的手一抹,如今又恢复到原来平整的样子。
请同学们试着将其改写成比拟平实的句子。
二、运用请大家看第5句,然后改写它,要求使用比喻的辞格,把孩子的“又脏又瘦〞与“又白又胖〞详细地状描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面各句中,比喻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听见这首歌,连小孩子都知道人民的救星来了,毛主席的队伍来了,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烟炭,大旱的甘霖。
B、一天夜里,天黑得像个瓦罐,秋雨滴滴答答下个不停。
C、周恩来同志的这些话,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说得大家豁然开朗,精神振奋。
D、这个烟幕黑得出奇,好像是一些大喷泉突然喷出时张成的大扇面。
2 .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晋祠,真不愧为这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比喻)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设问)
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
(拟人)
D、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3.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4.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