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运动系统

合集下载

1-第一章第一节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

1-第一章第一节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

5、儿童骨成份中含有机物较成人
含无机物较成人
而硬度
,不易骨折,但受压容易弯曲变形。
,所以骨骼较柔软、弹性较
6、成人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 、 和 以起到缓冲振荡和平衡身体的作用。
,这些弯曲与人类
有关,可
7、小孩长时间用单肩背书包,会导致

8、小孩的骨头在发育,就需要较多的钙,同时还需要 ,使吸收的钙沉淀到骨头里去。
三 是非题 1、骨头里的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无机盐赋予骨骼硬度 ( ) 2、小儿的骨骼柔软性强这与其骨的化学成份中无机物较成人高而 有机物较成人低有关。 ( ) 3、小儿的骨髓全部是红骨髓,造血机能强。 ( ) 4、人体脊柱的生理性弯曲是胎儿期逐渐形成,出生后便固定下来的。( ) 5、幼儿的骨盆尚未定型,不正确的运动方式会影响成年后骨盆的 大小和形状( ) 6、小儿的骨块数比成人多。 ( ) 7、小儿关节的特点显示其灵活性和柔软性显著高于成人,活动范围也大得多,因而 引起脱臼的可能性较成人来说显然不那么容易( )。

A.骨中含有机物较多,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弯曲变形
B. 小儿的骨髓全部是红骨髓
C.骨膜较成人薄,血管丰富,再生能力强
D.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在小儿出生后就形成了。
E.关节窝浅,灵活性大但牢固性差,容易脱臼。
F. 肌 肉 含 蛋 白 质 、 脂 肪 和 无 机 盐 较 少 , 收 缩 力 差 , 容 易 疲 劳 和 损 伤
过迟则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克丁病.
2)腕骨未完全钙化 人有8块腕骨。出生时全 是软骨,以后逐渐钙化, 10岁左右钙化完成。
3 骨骼未完成生长,骨头硬度小,可变性强
有机物含量多,硬度小,弹性大,易变性强。
幼儿 成人 老人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保健
一、运动系统概述

——杠杆
组 成
骨骼
骨连结——运动的支点 骨骼肌 ——运动的动力
功能:支撑体重、维持体形、保护内脏
一、运动系统概述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1、骨(有机物质、无机盐)
206块骨骼,骨的形态各异。
为骨提供营养;使骨不断长 粗,促进骨的愈合和再生
骨 的 各 部 分 功 能
有利于足弓形成。不要从高处往地上跳,避免伤着骨盆。避
免用力提拉幼儿的手臂,避免伤害肘关节。身体的锻炼要全 面、均衡、多样化,同时要注意锻炼时的安全。
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健
(三)供给充足的营养
骨的生长需要大量蛋白质、钙和磷等,还需要维生素D促 进钙、磷的吸收;肌肉生长及“能量”的贮存,需要大量蛋 白质和葡萄糖。合理膳食是保证骨骼、肌肉发育的重要条件。
骨膜
骨质
骨密质:致密坚硬,耐压性强 骨松质:结构疏松呈蜂窝状,轻便
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一、运动系统概述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骨连结
(1)直接连结:骨与骨借助结缔组织直接相连。优点是
能保护骨中的物质,缺点是抗击打能力弱,容易粉碎。
(2)间接连结: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称为关节。
Hale Waihona Puke 一、运动系统概述正确坐姿是:头略向前, 身体坐直、背靠椅背;大腿和臀部大部分落座在座位上;小
腿与大腿成直角,两手自然放在腿上;脚自然放在地上。有
桌子时,身体与桌子距离适当;两臂能自然放在桌子上,不 耸肩或塌肩,坐时两肩一样高。
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健
(二)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可使肌肉更健壮有力;可刺激骨 的生长,使身体长高,并促进骨中无机盐的积淀,使骨更坚 硬。运动和阳光是骨骼生长的营养素。户外活动时适量接受 阳光照射,可使身体产生维生素D.以预防佝偻病。锻炼时 血液循环加快,可为骨骼、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适量运动

学前儿童卫生学运动系统PPT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学运动系统PPT课件

扁平足的预防与处理
• 总结词:学前儿童扁平足的预防与处理
扁平足的预防与处理
鼓励孩子进行足部运动
如赤脚走路、踩鹅卵石等。
选择合适的鞋子
确保鞋子有足够的足弓支撑和舒适度。
扁平足的预防与处理
• 注意饮食营养:保证钙、磷等矿物质摄入。
扁平足的预防与处理
观察与调整
如发现孩子有扁平足迹象,应定期观察 ,并调整生活习惯和鞋子。
脱臼的预防与处理
避免过度用力牵拉关节:如用力拖拽 手臂等。
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凉,引起肌肉 痉挛。
脱臼的预防与处理
紧急处理
一旦发生脱臼,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并进行冷敷。
就医治疗
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
脊柱弯曲异常的预防与处理
• 总结词:学前儿童脊柱弯曲异常的预防与处理
脊柱弯曲异常的预防与处理
韧带
连接骨与骨,提供关节 稳定性。
运动系统的功能
01
02
03
04
运动
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身体各部 位的运动。
支撑
骨骼构成身体的支架,维持身 体形态。
保护
骨骼和关节对内部器官提供保 护。
协调性
神经系统协调肌肉活动,实现 精确的运动控制。
运动系统发育的规律
胎儿期
骨骼和关节开始形成,为出生 后的运动做准备。
定期检查
家长应定期检查孩子是否有骨折史或 骨骼发育异常。
骨折的预防与处理
紧急处理
如出现骨折,应立即停止活动,进行冷敷、压迫包扎,并抬 高受伤部位。
就医治疗
及时就医,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进行复位、固定或手术治疗 。
脱臼的预防与处理
01
总结词:学前儿童脱臼的预防与 处理

第一章02 学前儿童各系统特点与保健--运动

第一章02  学前儿童各系统特点与保健--运动
后骨盆的大小和形状( ) 7、新生儿的骨块数比成人多。 ( ) 8、幼儿关节的特点显示其灵活性和柔软性显著高于成人,
活动范围也大得多,因而引起脱臼的可能性较成人来 说显然不那么容易。 ( )
精选课件ppt
36
36
课堂练习答案
填空:1.骨连结 骨骼肌 2.血管 神经 血管 3.骨密质 骨松质 骨密质 管状 支撑 4.造血 红 黄 造血 大量失血 贫血 黄 红 造血 5.多 少 大 小 6.胸曲 腰曲 骶曲 直立行走 7.脊柱侧弯 8.维生素D
单选:1. B 2.D 3.A 4.B 5.C 6.C
多选: 7. AC 8. BCD 9. BE 10、ABEF
判断:1.√ 2. × 3. √ 4. × 5. √ 6. √ 7. √ 8. ×
精选课件ppt
37 3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课件ppt
11
(二)骨连结
1、骨连结的方式
直接连结:两骨之间借助致密结缔组织或软骨直接连结。不
能活动或活动范围很小。
间接连结: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称为关节 。
12
CXL
精选课件ppt
12
2、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关节面:关节软骨可减少运
动时的摩擦和撞击
关 关节囊:可加强骨间的连

结、制止关节过
度运动;分泌滑
四肢 肌肉
3-4岁
大肌肉
5-6岁
小肌肉
26
CXL
精选课件ppt
26
❖ 三、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 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主要体现在以 下五个方面。
图11 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精选课件ppt

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

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

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学前儿童是身体发育和生理功能发展的关键时期,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对于促进儿童身体健康、智力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饮食、睡眠、环境、运动等方面详细介绍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

一、饮食1.合理膳食学前儿童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应保证每天三餐,且要有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同时,应避免过量饮食或暴饮暴食。

2.多喝水学前儿童每天需要喝足够的水来补充身体所需水分。

建议每天喝6-8杯水,并避免给孩子喝含糖饮料。

3.注意过敏反应某些食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花生、牛奶等。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过敏反应,并及时就医。

二、睡眠1.充足睡眠学前儿童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支持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建议每天睡眠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家长应保证孩子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学习。

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活动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三、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有利于儿童健康。

家长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消毒卫生儿童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家长应定期消毒卫生,尤其是厨房、卫生间等易滋生细菌的地方。

3.避免二手烟二手烟会对儿童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家长应避免在孩子面前吸烟,并让孩子远离吸烟者。

四、运动1.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儿童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运动时间和方式,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2.防止受伤孩子在运动中容易受伤,家长应注意孩子的安全,提供安全的运动场地和器材,并教育孩子正确使用器材和遵守规则。

3.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儿童身体健康问题并进行干预。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确保儿童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要点包括饮食、睡眠、环境、运动等方面。

家长应注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及时就医处理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以促进孩子身体和智力发展。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第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注重身体发展。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全面发展。

通过丰富多样的运动活动,儿童的运动技能得以提高,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和骨骼得到均衡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得到提升。

此外,学前儿童运动系统还重视培养儿童的基本运动技能,如跑、跳、投、接等,为他们将来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和活动奠定基础。

第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重视认知发展。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通过运动活动培养儿童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儿童的认知水平。

儿童在运动中可以观察和体验到不同的物体、场景和环境,通过游戏和体验活动,他们能够探索、发现和掌握规律和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学前儿童运动系统通过运动培养儿童的空间、时间、数量和关系等基本概念,促进儿童的数学、科学和几何等学科的认知发展。

第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注重情感发展。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通过运动活动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和良好品德。

在运动中,儿童可以体验到成功和挫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克服困难,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毅力和团队精神。

同时,在团队活动中,儿童还能够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关心和尊重等社会情感,促进他们的社交发展。

此外,学前儿童运动系统还注重通过运动活动培养儿童的情绪调节和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处理情感和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四,学前儿童运动系统关注社交发展。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通过运动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团队活动中,儿童需要与他人合作、协调和交流,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

同时,学前儿童运动系统还注重培养儿童的公平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分享和合作。

通过与他人互动和合作,儿童能够培养出解决冲突和处理困难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社交能力。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交发展四个方面。

通过丰富多样的运动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培养其身体素质、认知能力、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教案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教案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教案第一章:运动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理解运动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1.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的定义和功能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等运动系统的作用:运动、支持和保护1.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系统的作用展示运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如骨骼、肌肉等进行简单的运动实验,让学生感受运动系统的作用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的定义和功能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学生能通过实验感受到运动系统的作用第二章:骨骼系统2.1 教学目标了解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骨骼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理解骨骼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2.2 教学内容骨骼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膜等骨骼的主要类型: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骨骼系统的作用:支持、保护、运动2.3 教学活动引入骨骼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骨骼系统的作用展示骨骼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如长骨、短骨等进行骨骼模型的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受骨骼系统的作用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生能理解骨骼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学生能通过模型观察和操作感受到骨骼系统的作用第三章:肌肉系统3.1 教学目标了解肌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肌肉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理解肌肉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3.2 教学内容肌肉系统的组成:肌肉组织、肌腱、神经等肌肉的主要类型: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等肌肉系统的作用:运动、维持姿势、保护3.3 教学活动引入肌肉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肌肉系统的作用展示肌肉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如骨骼肌、心肌等进行肌肉实验,让学生感受肌肉系统的作用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肌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生能理解肌肉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学生能通过实验感受到肌肉系统的作用第四章:关节系统4.1 教学目标了解关节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关节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理解关节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关节系统的组成: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等关节的主要类型:球关节、滑车关节、旋转关节等关节系统的作用:连接骨骼、运动、保护4.3 教学活动引入关节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关节系统的作用展示关节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如球关节、滑车关节等进行关节模型的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受关节系统的作用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关节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生能理解关节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学生能通过模型观察和操作感受到关节系统的作用第五章:运动系统的保护与健康5.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保护方法掌握运动系统的健康保健措施理解运动系统健康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的保护方法:合理运动、避免受伤等运动系统的健康保健措施: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运动系统健康的重要性:影响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等5.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保护与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健康的生活方式讨论运动系统的保护方法和健康保健措施分享运动系统健康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5.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的保护方法和健康保健措施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健康的重要性学生能提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保护运动系统的健康第六章:运动系统的发育与成长6.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掌握运动系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理解运动系统发育与成长对儿童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发育与成长的特点: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等运动系统成长的关键因素:遗传、环境、营养、锻炼等运动系统发育与成长对儿童的影响:身体发育、智力发展、社交能力等6.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发育与成长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儿童运动系统的发育过程展示不同年龄阶段运动系统的发育特点,如婴儿期的爬行、幼儿期的跑跳等分析运动系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遗传、环境等6.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学生能认识到运动系统发育与成长对儿童的重要性第七章:运动系统的疾病与预防7.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的类型与原因掌握预防运动系统疾病的方法理解运动系统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7.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常见疾病:骨折、关节炎、肌肉劳损等运动系统疾病的原因:外伤、感染、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预防运动系统疾病的方法:合理运动、避免受伤、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7.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疾病与预防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健康讨论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的类型与原因,如骨折、关节炎等学习预防运动系统疾病的方法,如合理运动、避免受伤等7.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的类型与原因学生能掌握预防运动系统疾病的方法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第八章:运动系统的功能锻炼8.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功能锻炼方法掌握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技巧理解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方法:运动、按摩、拉伸等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技巧: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等8.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锻炼方法展示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方法,如运动、按摩、拉伸等学习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技巧,如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8.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方法学生能掌握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技巧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第九章:运动系统的评估与监测9.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方法掌握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技巧理解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方法:观察、询问、检查等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技巧:观察要点、询问技巧、检查方法等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重要性:及时发现疾病、调整锻炼计划、提高生活质量等9.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评估与监测方法展示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方法,如观察、询问、检查等学习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技巧,如观察要点、询问技巧等9.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方法学生能掌握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技巧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重要性第十章:运动系统的健康教育10.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运动系统健康教育的技巧理解运动系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健康教育的内容:运动知识、运动技巧、运动习惯等运动系统健康教育的技巧:教学方法、沟通技巧、示范等10.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健康教育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教育内容展示运动系统健康教育的方法,如教学第十一章:运动系统的适应性训练11.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适应性训练原则掌握适应性训练的方法和技巧理解适应性训练在运动系统健康中的作用11.2 教学内容适应性训练的原则:个体化、渐进性、针对性、周期性适应性训练的方法: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灵活性训练、平衡训练等适应性训练的技巧: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频率的调整11.3 教学活动引入适应性训练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适应性训练原则展示适应性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如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等进行适应性训练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适应性训练的作用1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适应性训练的原则学生能掌握适应性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能理解适应性训练在运动系统健康中的作用第十二章:运动系统的康复训练12.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康复训练内容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理解康复训练在运动系统恢复中的重要性12.2 教学内容康复训练的内容:关节活动训练、肌力训练、心肺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的方法: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康复训练的技巧: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频率的调整12.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康复训练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康复训练内容展示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如关节活动训练、肌力训练等进行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康复训练的作用1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康复训练的内容学生能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能理解康复训练在运动系统恢复中的重要性第十三章:运动系统的营养与补充13.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营养需求和补充原则掌握运动系统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补充方法理解运动系统营养与补充对运动效能的影响13.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营养需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补充原则:个体化、适时、适量、均衡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补充方法:食物选择、营养补充品的使用13.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营养与补充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营养需求展示运动系统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补充方法,如蛋白质补充品的使用等分析运动系统营养与补充对运动效能的影响,如能量供应、肌肉恢复等1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营养需求和补充原则学生能掌握运动系统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补充方法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营养与补充对运动效能的影响第十四章:运动系统的安全与防护14.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安全原则与防护措施掌握运动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技巧理解运动系统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性14.2 教学内容安全原则:合理规划运动、避免超负荷、遵循运动规则防护措施:使用保护装备、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进行热身和拉伸安全操作与防护技巧:预防运动伤害、应对运动意外、紧急救护知识14.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安全与防护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安全原则展示运动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技巧,如使用保护装备的正确方法等进行安全操作与防护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运动系统的安全与防护重要性1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的安全原则与防护措施学生能掌握运动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技巧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性第十五章:运动系统的心理因素15.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中心理因素的影响掌握运动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理解心理因素在运动系统健康中的作用15.2 教学内容心理因素的影响:情绪、动机、自我效能感等运动心理调适的方法:心理放松、积极思考、目标设定等运动心理调适的技巧:自我暗示、呼吸控制、冥想等15.3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运动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和结构。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运动系统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运动系统
②保育方法:注意囟门的清洁卫生, 及时清理头皮表面的积垢。注意保 护囟门的安全,远离尖锐、具有伤害性的物品。
2) 腕骨未完全骨化
①特点:婴幼儿腕骨的发育是逐渐进行的。新生儿的腕骨是软骨组成的, 7 岁左右腕骨才有比较明显的骨化, 10~13 岁, 腕骨的骨化才完成。
②保育方法:婴幼儿的腕骨、掌指骨都未骨化, 承受重物的能力很差, 手 部动作的耐力差, 极易疲劳。所以在幼儿的生活中应注意: 第一, 婴 幼儿使用的玩具宜轻不宜重; 第二,婴幼儿从事手部的游戏不宜过于细 腻, 时间不宜过长, 如折纸、用剪刀、写字绘画、弹钢琴等; 第三, 保育员不能强迫幼儿搬运幼儿力所不能及的重物或从事成人的劳动, 如搬运幼儿园的桌椅、运动器械、幼儿的被褥、全班的饭菜等; 第四, 应适当锻炼幼儿的掌、指骨, 如
【知识点学习】
教学过程
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是人们 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系统。
运动系统的组成 肌
骨 骨连结
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一、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婴幼儿骨骼的特点及保育
(1 ) 骨骼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1) 特点:婴幼儿的骨骼含蛋白质多、钙磷少, 所以柔软, 弹 性大, 硬度小, 受压容易变形弯曲。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第一节 运动系统
目 录
任务目标
课题引入
课后作业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2.掌握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方法。
任务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让学生细致的观察,认真的学习,根据平 时的常识,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为实践奠定基础。
任务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热情,提 高理论和实践知运动系统的特点和保育 2、掌握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骨盆还没长结实
髋骨是骨盆的一部分, 小儿髋骨借助软骨连结
保健要点:教育孩子不 要从高处往硬地上跳, 避免伤着骨盆

4、骨头较软(好比鲜嫩的柳枝)
无机盐赋予骨骼硬度,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 青枝骨折:折而不断 成人的骨头好比干树枝,不易弯曲。而婴幼儿的
骨头硬度小,好比鲜嫩的柳枝,易发生弯曲
保健要点:小儿骨头韧性强,易变性,可塑性强
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
脊柱生理性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保健要点: 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
二、肌肉的特点及保健
1、容易疲劳;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保健要点:适度锻炼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
三、关节和韧带特点及保健
1、易发生牵拉肘 婴幼儿肘关节较松,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
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牵拉肘”。 保健要点:上楼梯、过马路、穿脱衣服时勿猛
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
2、易发生扁平足
婴儿会站、会走以后逐渐 出现脚弓。脚弓的作用一 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 二是保护脚底的神经和血 管,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 击力。
保健要点:适度的运动、 合适的鞋子有助于脚弓的 形成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 xx
一、骨骼的特点及保健
1、骨骼在生长:
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 骨骼生长需要 营养、阳光、运动 保健要点: 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 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 “营养素”。
2、腕骨没钙化好
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 化,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 保健要点:玩具要轻,切勿过早执笔
运动系统保健要点
1、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营养素” 2、玩具要轻,切勿过早执笔 3、教育孩子不要从高处往硬地上跳,避免伤着骨盆 4、小儿骨头韧性强,易变性,可塑性强 5、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 6、适度锻炼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 7、上楼梯、过马路、穿脱衣服时勿猛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
防伤着肘关节 8、适度的运动、合适的鞋子有助于脚弓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