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刑事责任——精选推荐

刑事责任比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更重要我国的法律责任制度包括三方面,一是刑事责任,二是民事责任,三是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个人或者单位违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违反纪律的行为或者是尚未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行为给予的纪律制裁。
其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
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等。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
合同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侵犯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民事责任的责任形式有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以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
这些责任形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个人或者单位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我国的刑法对此作了全面详尽的规定。
民事责任,它是平等主体之间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民法通则对此作了规定。
刑事责任是对已经构成犯罪的人予以刑罚处罚。
其基本特征是:(1)犯罪行为是刑事责任产生的前提,因而刑事责任与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有着必然的联系;(2)刑事责任只能由犯罪人来承担;(3)刑事责任直接体现着国家对犯罪人及其犯罪行为的否定性评价(谴责、责难),因而犯罪人是对国家承担刑事责任;(4)刑事责任实现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是对已经构成犯罪的人予以刑罚处罚;此外,还可以通过免除刑罚处罚,以刑法所规定的非刑罚处罚方法实现其刑事责任;(5)犯罪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通过刑事诉讼予以确定。
法律责任的承担与追责

法律责任的承担与追责在社会生活中,法律责任的承担与追责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当一方违反法律规定或侵害他人权益时,法律会追究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惩罚或补偿。
本文将围绕法律责任的承担与追责展开论述,并从法律责任的概念、种类、承担主体以及追责程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主体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它是一种法律强制力的体现,具有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目的。
法律责任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1.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主体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惩戒罪犯并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刑事责任的主要制裁方式包括罚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
2. 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在民事关系中,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主体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的目的是维护公平正义,保护个人合法权益。
民事责任的主要形式包括损害赔偿责任、履行义务责任等。
3. 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违反行政法规定的行为主体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行政责任的目的是保证行政机关合法、公正、高效地行使职权,维护行政管理秩序。
行政责任的主要制裁方式包括行政处分、行政强制措施等。
三、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主要有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个人在行为上享有独立性和自由性,但同时也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人是指在法律上具有法律主体地位的组织,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法人作为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其责任承担方式以罚款、赔偿等形式为主。
其他组织则根据其属性和性质来确定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四、法律责任的追责程序法律责任的追责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立案、调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首先,依法实施立案手续,确定案件的性质和适用法律;其次,进行调查取证,搜集证据为后续承担法律责任提供依据;然后,根据证据的充分性和法律规定的适用性,决定是否起诉;接着,经过审判程序,由法院依法做出判决或裁定;最后,对于判决或裁定的执行,必须确保其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以保证承担法律责任的有效性。
中国刑事案件法律责任(3篇)

第1篇一、引言刑事案件是指涉及犯罪行为的案件,犯罪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破坏了社会秩序,侵害了国家、社会、集体或个人的合法权益。
在中国,刑事案件的处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将从中国刑事案件法律责任的基本原则、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刑事案件法律责任的基本原则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无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等,都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依法治国原则: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处理刑事案件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案件处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 罪刑法定原则:犯罪行为的认定、处罚和刑罚的适用,必须依据刑法的规定。
4. 刑法溯及力原则:对于刑法修订后的犯罪行为,应适用修订后的刑法。
5. 刑罚人道主义原则:刑罚的适用应当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三、刑事责任1. 刑事责任的概念:刑事责任是指犯罪嫌疑人对犯罪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 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3.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根据刑法的规定,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包括:罚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4. 刑事责任的减免: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可以对刑事责任进行减免。
四、民事责任1. 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责任是指犯罪嫌疑人对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2.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
3. 民事责任的免除:在特定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的民事责任可以免除。
五、行政责任1. 行政责任的概念:行政责任是指犯罪嫌疑人对犯罪行为所应承担的行政处罚。
2. 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等。
3. 行政责任的免除:在特定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的行政责任可以免除。
《刑事责任》课件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区别
01
02
03
产生原因
刑事责任产生于犯罪行为 ,而民事责任产生于民事 违法行为。
法律目的
刑事责任旨在惩罚和预防 犯罪,而民事责任旨在恢 复受损的民事权益。
归责原则
刑事责任采用无过错责任 原则,而民事责任主要采 用过错责任原则。
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主体条件
刑事责任的主体必须是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
刑罚
01
02
03
04
刑罚的概念
指国家对犯罪人依照法律进行 处罚的一种强制方法,包括生
命刑、自由刑和财产刑。
生命刑
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包括 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
两种。
自由刑
剥夺犯罪人自由的刑罚,包括 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
财产刑
剥夺犯罪人财产的刑罚,包括 罚金和没收财产两种。
非刑罚处罚方法
01
刑事责任的轻刑化趋势是指各国 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逐渐减少对 犯罪行为的严厉惩罚,转向更加 注重对犯罪人的改造和帮助。
02
轻刑化的实践形式包括缓刑、社 区矫正、赔偿令等,这些措施有 助于减少监狱拥挤、降低再犯率 ,并促进犯罪人的社会融入。
刑事责任的多元化
刑事责任的多元化趋势是指各国在立 法和司法实践中逐渐承认和保护多种 形式的刑事责任,包括个人刑事责任 、集体刑事责任、替代责任等。
多元化的刑事责任形式有助于全面打 击犯罪行为和维护公共利益,同时也 有助于保护犯罪受害人的权益和利益 。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刑事责任的免除
免除刑事责任的情形
未成年犯罪
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精神障碍
法律大讲堂案件责任(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法律纠纷层出不穷,涉及到的案件责任问题也日益复杂。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普及法律知识,本篇法律大讲堂将围绕案件责任展开,为大家解读相关法律知识。
二、案件责任的定义及种类1. 定义案件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承担的法律后果。
它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种。
2. 种类(1)刑事责任:指因犯罪行为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刑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2)民事责任:指因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责任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无因管理责任等。
(3)行政责任:指因违反行政法律规定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三、刑事责任1. 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违法行为: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严重性:指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3)违法行为的故意或过失:指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4)违法行为的因果关系:指违法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四、民事责任1. 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
(2)损害事实:指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指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4)行为人的过错:指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2.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1)赔偿损失:指行为人因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2)恢复原状:指行为人因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恢复。
(3)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指行为人因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名誉损害,应当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4)赔礼道歉:指行为人因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精神损害,应当赔礼道歉。
刘海洋伤熊案件——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之一:单纯宣告有罪。

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之一:单纯宣告有罪——以刘海洋伤熊案为例受人关注的清华学生刘海洋伤熊案,其处罚方式采用我国刑法中以特殊方式,即单纯宣告有罪,免予刑事处罚。
这可以说是单纯宣告有罪的典型案例,对于深入学习和了解理解刑法处罚方式中单纯宣告有罪有很大帮助。
2003年4月29日上午,备受关注的“刘海洋硫酸泼熊案”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宣判,法庭判决被告人刘海洋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免予刑事处罚。
公诉机关认为,刘海洋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刘海洋的辩护人则辩护,刘海洋伤熊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而且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
其主观动机是做一种实验,轻信熊的皮厚且嗅觉灵敏能够避免,因此是过失行为,不构成故意犯罪。
资料: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2006年01月24日11:26 来源:腾讯教育刘海洋,男,1980年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共青团员,199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已被学校推荐为硕士研究生。
父母离异,一直与母亲一起生活,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
2月23日,刘海洋用火碱和硫酸残害北京动物园黑熊的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
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指挥中心、动物园派出所共接到社会各界群众电话300余个。
2月26日,笔者在西城分局看守所见到了刘海洋。
面对笔者的提问,刘海洋显得异常平静。
“我母亲告诉我,在我出生第100天,父母就离婚了,母亲为了我至今没有结婚。
我只知道父亲姓刘,其他一概不知。
母亲每月挣多少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挣钱不多。
为了能补贴家里的生活,母亲退休后,又找了个临时工作。
母亲一直对我特别关心,教我怎么为人处事,对学习上管得更严。
上初中时,一次放学后,我没做作业,却跟别人去打雪仗,回家后,被母亲骂了一夜。
“我们家从来不外出吃饭。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穷,看别人吃冰棍,自己却买不起。
“我从小就喜欢小鸡、小鸟等小动物,自己家也曾养过鹦鹉。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动物玩具,但家里没有钱,买不起,只能买一些卡片。
“我就是在书上看到介绍熊的嗅觉特别灵敏,分辨能力特别强,所以就想试一下。
法律大讲堂案件责任(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法律体系中,案件责任是核心概念之一。
案件责任涉及到法律责任的承担,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本文将围绕案件责任这一主题,从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刑事责任1. 刑事责任概述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我国,刑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 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
在我国,自然人犯罪主体包括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成年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以及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
单位犯罪主体是指依法成立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2)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我国刑法规定了各类犯罪客体的保护范围,如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
(3)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
犯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4)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客观事实。
犯罪客观方面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对象等。
3. 刑事责任的承担(1)自首: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赔偿损失: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损失的,犯罪分子应当赔偿损失。
犯罪的法律后果又称为(3篇)

第1篇一、刑事责任的概念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人因违反刑法规定,侵害了国家、社会、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具有以下特点:1. 法律性:刑事责任是基于刑法规定而产生的,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2. 罪刑法定:刑事责任以犯罪行为为前提,实行罪刑法定原则,即罪与刑必须明确、合理。
3. 义务性:刑事责任是犯罪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具有强制性和不可免除性。
4. 公共性:刑事责任涉及到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具有公共性。
二、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 犯罪主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
2. 犯罪客体:侵犯了国家、社会、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
3.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过失。
4. 犯罪客观方面: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行为。
三、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1. 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1)主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 非刑罚处理方法:包括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责令具结悔过、禁止令等。
四、刑罚的种类1. 主刑(1)拘役: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实行劳动改造。
(2)有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劳动改造。
(3)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终身的人身自由,实行劳动改造。
(4)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
2. 附加刑(1)罚金:强制犯罪分子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
(2)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
(3)没收财产:没收犯罪分子的非法所得。
五、刑事责任的法律后果1. 保护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2. 维护社会秩序,预防和减少犯罪。
3. 教育和改造犯罪分子,使其成为守法公民。
4. 惩罚犯罪分子,使其受到应有的制裁。
5. 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总之,刑事责任是国家对犯罪行为人进行法律制裁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刑事责任的范围、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驱逐出境的本体内容及完善
剥夺军衔、勋章、奖章和荣誉称号 剥夺军衔、勋章、
(一)剥夺军衔、勋章、奖章和荣誉称号的概念 剥夺军衔、勋章、
剥夺勋章、奖章和荣誉称号及军衔是剥夺犯罪军人的政治荣誉的刑罚。 剥夺勋章、奖章和荣誉称号及军衔是剥夺犯罪军人的政治荣誉的刑罚。
(二)剥夺军衔、勋章、奖章和荣誉称号附加刑的完善 剥夺军衔、勋章、
我国严而不厉品格的刑罚体系,通过提高追诉定罪判刑率和刑罚适用率加强 我国严而不厉品格的刑罚体系, 了刑罚体系的预防作用, 了刑罚体系的预防作用,通过公正适度的刑罚适用给犯罪分子以应得的刑罚 制裁。 制裁。
第三节 主刑
主刑概念
所谓主刑,是指对犯罪分子依其犯罪性质、犯罪情节、犯罪危害以及认罪态度, 所谓主刑,是指对犯罪分子依其犯罪性质、犯罪情节、犯罪危害以及认罪态度, 依照刑法的规定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主要的刑罚方法。 依照刑法的规定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主要的刑罚方法。
管制
(一)管制的概念
管制是指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人身自由而交由公安机关执 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二)管制的本体内容及其完善
拘役
(一)拘役的概念
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就近执行实行惩罚改造的刑罚方法。 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就近执行实行惩罚改造的刑罚方法。
第四节 附加刑
没收财产
(一)没收财产的概念
没收财产是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 归国家所有的刑罚方法。 归国家所有的刑罚方法。
(二)没收财产的本体内容及其完善
驱逐出境
(一)驱逐出境的概念
驱逐出境是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过境的刑罚方法。 驱逐出境是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过境的刑罚方法。
(二)无期徒刑的本体内容及其完善
死刑
(一)死刑的概念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
(二)死刑的本体内容及其完善
第四节 附加刑
附加刑概念
所谓“附加刑” 所谓“附加刑”是“主刑”的对称,亦称为从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 主刑”的对称,亦称为从刑, 种类。 种类。
第十七章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刑罚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主刑
刑罚概述
刑罚体系
附加刑
第一节 刑罚概述
刑罚
(一)刑罚的概念 刑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刑罚立法中规定的, 刑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刑罚立法中规定的,用以惩罚矫正或改造犯罪 而由法院依法判处,由特定机构依法执行的强制制裁方法。 人,而由法院依法判处,由特定机构依法执行的强制制裁方法。 (二)刑罚的特性
罚金
(一)罚金的概念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二)罚金的本体内容及其完善
剥夺政治权利
(一)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
剥夺政治权利是人民法院判பைடு நூலகம்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 罚方法。 罚方法。
(二)剥夺政治权利的本体内容及其完善
从现在的国情出发,根据社会的心理承受力、理性的认可容忍度、 从现在的国情出发,根据社会的心理承受力、理性的认可容忍度、通行的价 值观念,来选定刑罚种类构建刑罚体系,确立我国刑罚体系的指导思想。 值观念,来选定刑罚种类构建刑罚体系,确立我国刑罚体系的指导思想。
(二)刑罚体系的架构内容 (三)我国刑罚体系的品格
(二)拘役的本体内容及其完善
第三节 主刑
有期徒刑
(一)有期徒刑的概念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二)有期徒刑的本体内容及其完善
无期徒刑
(一)无期徒刑的概念
无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剥夺终身自由并强制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无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剥夺终身自由并强制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第二节 刑罚体系
刑罚体系
(一)刑罚体系的概念
刑罚体系是指为充分发挥刑罚的功能、更好地实现刑罚的目的, 刑罚体系是指为充分发挥刑罚的功能、更好地实现刑罚的目的,国家通过制 定刑法由刑法的规定将所有刑罚种类按其严厉程度编排组合而成的有机统一 整体。 整体。
(二)刑罚体系的确立与演变
我国的刑罚体系
(一)刑罚体系的确立思想
刑罚权
(一)刑罚权的概念 刑罚权是国家基于独立主权对犯罪人实行刑事制裁的权力, 刑罚权是国家基于独立主权对犯罪人实行刑事制裁的权力,是一种国家权 力,决定、支配整个刑法。 决定、支配整个刑法。 (二)刑罚权的种类 (三)刑法权的制约
刑罚功能
刑罚功能是指国家创制、适用和执行刑罚可能产生的功效与作用。 刑罚功能是指国家创制、适用和执行刑罚可能产生的功效与作用。 (一)刑罚对犯罪人的功能 (二)对被害人的功能 (三)对社会其他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