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的理解、例题、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

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

精心整理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一、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核算分为取得借款、期末计息和到期偿还三个阶段。

1.取得借款借:银行存款(实际取得的数额)长期借款——利息调整(倒挤)贷:长期借款——本金(合同约定的数额)2.期末计息3.【例题1500000金。

20(1)20(2)贷:银行存款900000(3)20×9年12月31日,计算20×9年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费用时:借款利息=1500000×9%=135000(元)借:在建工程——××厂房135000贷:应付利息——××银行135000(4)20×9年12月31日,支付借款利息时:借:应付利息——××银行135000贷:银行存款135000(5)2×10年初,支付工程款时:借:在建工程——××厂房600000贷:银行存款600000(6)2×10年8月31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该期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1500000×9%/12)×8=90000(元)(7)(8)(9)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对照学习。

1.公司债券的发行①票面利息>市场利率→发行价格>面值→溢价发行→“利息调整”在贷方比如发行一项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为1000万元,票面利息为5%,市场利率为3%。

未来现金流量如下图所示:上述未来现金流量按照3%折现得到的现值=发行价格>1000万元,为溢价发行。

假定算得现值为1200万元,则分录为:借:银行存款1200贷:应付债券——面值1000——利息调整200②票面利息<市场利率→发行价格<面值→折价发行→“利息调整”在借方③票面利息=市场利率→发行价格=面值→平价发行→无“利息调整”上述讲解,均假定没有发行费用,如果存在发行费用,发行费用会减少企业实际收到的银行存款,2.(1(2利息费用(即实际的利息负担)=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应付利息(现金流出)=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注意与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计算的联系和区别:●购买债券方: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收到的利息(现金流入)●发行债券方(本章):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利息费用-支付的利息(现金流出)3.债券的偿还(1)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含最后一期的利息)债券:借:财务费用等贷:应付利息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倒挤,注意尾数调整)借:应付债券——面值(2券利率为[×6%×*尾数调整:60000000+3600000-60569622.33=3030377.67(元)根据表1的资料,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2×11年1月1日,发行债券时:借:银行存款62596200(2)2(3)22×12(4)2三、持有至到期投资1.初始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

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

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

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持有至到期投资【例1】20×0年1月1日,XYZ公司支付价款l 000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元,票面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

XYZ公司将购入的该公司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且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为此,XYZ公司在初始确认时先计算确定该债券的实际利率:设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则可列出如下等式:-+(59+1 250)59×(1+r)1-+59×(1+r)2-+59×(1+r)3-+59×(1+r)4×(1+r)5-=1 000(元)采用插值法,可以计算得出r=10%,由此可编制表1:**数字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差。

根据上述数据,XYZ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贷:银行存款 1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2)20×0年l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借:应收利息 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1贷:投资收益 100 借:银行存款 59贷:应收利息 59 (3)20×1年l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借:应收利息 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贷:投资收益 104 借:银行存款59贷:应收利息 59 (4)20×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借:应收利息 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0贷:投资收益 109 借:银行存款 59贷:应收利息 59 (5)2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到票面利息等:借:应收利息 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5贷:投资收益 1l4 借:银行存款 59贷:应收利息 59 (6)20×4年l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到票面利息和本金等:借:应收利息 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贷:投资收益 1l8 借:银行存款 59贷:应收利息 59 借:银行存款等 1 25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例2】20×5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同,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特大型设备。

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理解

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理解

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理解作者:杨金各来源:《大经贸》2016年第11期【摘要】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是基于实际利率法,而对于实际利率的含义及求解和摊余成本的实质都是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

本文以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为例,对持有至到期投资中实际利率的计算及摊余成本进行了理解和分析,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更好的理解会计准则的精髓。

【关键词】实际利率摊余成本发行方投资者一、准则对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界定《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十四条规定: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同时,会计准则中对摊余成本是这样界定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以下调整后的结果:首先,扣除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其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最后,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以数学公式的形式表示: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上述准则中对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界定比较中规中矩,让人难以理解,同时准则中也没有对其他相关的关键因素进行介绍,累计摊销额的含义也是以例题的形式做出解释,这就加大了对准则的理解难度。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谈谈对持有至到期投资中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理解。

二、对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深入理解下面以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为例,对持有至到期投资中实际利率的计算及摊余成本进行理解和分析。

【例】20×9年1月1日,甲公司以1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上交所购入A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12500份,该债券面值125万元,票面年利率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每年利息为5.9万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

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A公司不会提前赎回,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2篇)

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2篇)

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摊余成本是会计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用于购买或制造一项资产的成本在该时间段内的分摊情况。

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都是关于如何确定和计算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一项资产的成本在一段时间内均匀地分摊。

具体来说,在会计上,摊余成本是一种用来计算资产成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将资产的成本按照其使用寿命或服务期限分配到该资产的每个会计期间中,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和使用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是一种将未来现金流折现到现值的方法,可以用于计算摊余成本。

具体来说,实际利率法是根据资产的预计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来计算资产的摊余成本。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每个会计期间中,将预计现金流量按照折现率进行折现,并将折现后的现值作为该会计期间的摊余成本。

通过实际利率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资产的摊余成本。

相对于其他方法,实际利率法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在计算摊余成本时更加精确。

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如下:1.预测现金流量:首先,需要对资产的预计现金流量进行预测。

这包括资产的预计收益和支出。

预测现金流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市场情况、竞争状况等。

2.确定折现率:折现率是实际利率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代表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折现率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资本成本、风险等级等。

3.折现现金流量:根据预计现金流量和确定的折现率,将现金流量按照折现率进行折现,得到每个会计期间的现值。

4.计算摊余成本:将折现后的现值按照会计期间进行累加,得到每个会计期间的摊余成本。

通过实际利率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资产的摊余成本,在会计上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和使用效益。

同时,实际利率法还可以用于对比不同资产或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和风险,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之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之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之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当将利息或股利计入当期损益。

2.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在发生减值、摊销或终止确认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四、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贷:投资收益(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1.公允价值上升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公允价值下降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借:银行存款等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投资收益或:借:投资收益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思考】为什么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要将其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例如,A 公司于 2009 年 12 月 5 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 B 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 20 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支付价款 5 元;2009 年 12 月 31 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 110 万元;2010 年1 月 10 日,A 公司将上述股票对外出售,收到款项 115 万元存入银行。

【例9-2】20×9年 5 月20 日,甲公司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购入乙公司股票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支付价款合计元,其中,证券交易税等交易费用8000 元,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72000 元.甲公司没有在乙公司董事会中派出代表,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的理解 例题 练习及答案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的理解 例题 练习及答案

第一部分:摊余成本概念的理解及实例一、相关概念(一)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即:某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二)实际利率法的产生的原因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大多数的人都更愿意去购买此债券进行投资。

如果大家都去争相购买,按照价值规律,债券发行商此时就会适当抬高价格(比如面值1000元的债券按1010元卖出),只要折算的实际利率仍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购买者有利可图,则债券仍然可以顺利地溢价发行;反之,如果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大家都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或进行其它的投资,导致该项债券无人问津,债券发行商只能折价发行才会有人购买(比如面值1000元的债券按950元卖出)。

正是由于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事实的存在,才导致债券发行后存续期内的实际利息与票面利息之间产生差异。

(三)摊余成本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其中,第二项调整金额“累计摊销额”利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得到。

(四)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如果你借钱,摊余成本就是你目前还要还多少钱给人家。

如果你投资,摊余成本就是人家目前还欠你多少钱没还。

下面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举例说明:投资者在初期购入债券时的实际支付额,比如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

可以把“摊余成本”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应该按取得债券的面值(既1250元)记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的借方上,把实际支付的1000元记到“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等科目的贷方。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的理解例题练习及答案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的理解例题练习及答案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的理解例题练习及答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一部分:摊余成本概念的理解及实例一、相关概念(一)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即:某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二)实际利率法的产生的原因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大多数的人都更愿意去购买此债券进行投资。

如果大家都去争相购买,按照价值规律,债券发行商此时就会适当抬高价格(比如面值1000元的债券按1010元卖出),只要折算的实际利率仍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购买者有利可图,则债券仍然可以顺利地溢价发行;反之,如果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大家都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或进行其它的投资,导致该项债券无人问津,债券发行商只能折价发行才会有人购买(比如面值1000元的债券按950元卖出)。

正是由于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事实的存在,才导致债券发行后存续期内的实际利息与票面利息之间产生差异。

(三)摊余成本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其中,第二项调整金额“累计摊销额”利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得到。

(四)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如果你借钱,摊余成本就是你目前还要还多少钱给人家。

如果你投资,摊余成本就是人家目前还欠你多少钱没还。

下面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举例说明:投资者在初期购入债券时的实际支付额,比如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

什么是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

什么是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

什么是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帐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实际利率法中的实际利率,是指使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的计算方法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实际利率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面值*票面利率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折价的摊销额=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注意: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面值+尚未摊销的溢价或-未摊销的折价。

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实际利率法的特点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折价摊销数逐期增加。

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

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

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摊余成本概念的理解及实例一、相关概念(一)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即:某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二)实际利率法的产生的原因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大多数的人都更愿意去购买此债券进行投资。

如果大家都去争相购买,按照价值规律,债券发行商此时就会适当抬高价格(比如面值1000元的债券按1010元卖出),只要折算的实际利率仍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购买者有利可图,则债券仍然可以顺利地溢价发行;反之,如果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大家都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或进行其它的投资,导致该项债券无人问津,债券发行商只能折价发行才会有人购买(比如面值1000元的债券按950元卖出)。

正是由于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事实的存在,才导致债券发行后存续期内的实际利息与票面利息之间产生差异。

(三)摊余成本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其中,第二项调整金额“累计摊销额”利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得到。

(四)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如果你借钱,摊余成本就是你目前还要还多少钱给人家。

如果你投资,摊余成本就是人家目前还欠你多少钱没还。

下面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举例说明:投资者在初期购入债券时的实际支付额,比如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

可以把“摊余成本”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应该按取得债券的面值(既1250元)记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的借方上,把实际支付的1000元记到“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等科目的贷方。

两者的差额250元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要在以后每期逐渐摊销掉,即账面余额清为0.取得该债券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在以后每期计算利息时,比如第一期利息,应该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支付的1000元)*实际利率(如10%)=投资收益100元”,“实际利率”就是市场上真实的利率,这样计算得到的100元就是投资者真正应该获得的利息收益。

而按“面值1250*票面利率(如6%)=75”,这得到的75元是当期实际收到的利息。

这样两者有了25元的差额,就是当期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

第二期期初的摊余成本(剩余本金)是多少呢在第一期收到了75元利息,而实际应该获得100元的,说明还有25元没收回,则可以理解成又借给对方25元,那现在借出的本金就是原来的1000元加上25元=1025元了,这个就是专业术语“摊余成本”的实质。

二、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对有关资产(或负债)后续计量的一般步骤(一)金融资产(或负债)1、计算出实际利率,即:某项金融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2、计算各期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本期摊销额,以表格形式列示。

3、根据上述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相应会计处理,详见后述各示例。

(二)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分期收款销售商品、融资租赁业务等其他业务均可参考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处理方法。

三、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计量示例(一)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金融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案例1: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20×0年1月1日,支付价款1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万元,票面年利率%,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

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

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

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假如第一年底收入的59万,按照实际利率R折合成现值为P,则:1、计算实际利率R:59×(1+R)-1+ 59×(1+R)-2+ 59×(1+R)-3+59×(1+R)-4+(59+1250)×(1+R)-5=1 000万元,由此得出R=10%*数字四舍五入取整**数字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数案例2:假定在20×2年1月1日,甲公司预计本金的一半(即625万元)将会在该年末收回,而其余的一半本金将于20×4年末付清。

遇到这种情况时,甲公司应当调整20×2年初的摊余成本,计入当期损益调整注1:(625+59)×(1+10%)-1+×(l+10%)-2+(625+)×(1+10%)-3=1138万元(四舍五入)注2:尾数倒挤得出。

案例3:假定甲公司购买的债券不是分次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

此时,甲公司所购买债券的实际利率R计算如下:(59+59+59+59+59+1250)×(1+R)-5=1000,由此得出R≈%注1:本例中“本期摊销额”系本期应计票面利息和利息调整数之和。

注2: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差万元。

第二部分: 摊余成本练习题一、【单选题】:◎甲公司2009年1月1日购入A公司发行的3年期公司债券。

公允价值为10 万元,债券面值为10 000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半年票面利率3%,半年实际利率2%.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则甲公司2010年1月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是()万元。

A. 10B. 10C. 1D. 1二、【单选题】:2012年1月1日,乙公司从债券二级市场按面值购入丙公司公开发行的债券1 000万元,剩余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3%,每年末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另发生交易费用20万元;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假定乙公司初始确认该债券时计算确定的债券实际利率为%。

乙公司2012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为(1)万元。

2013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为(2 )万元。

供选择的答案:(1) 000 ,, 020 ,(2) 000 ,,, D.三、【单选题】:(2012年考题)20×1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4年期分期付息(于次年年初支付上年度利息)、到期还本债券,面值为1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支付价款为1 050万元,另发生交易费用2万元。

甲公司将该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每年年末确认投资收益,20×1年12月31日确认投资收益35万元。

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的摊余成本为()。

035万元037万元065万元067万元四、【单选题】: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11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该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3年12月3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

购入债券时的实际年利率为4%.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5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

假定按年计提利息。

则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为()万元。

五、【单选题】:2012年1月1日,甲银行发放给B公司4年期贷款4000万,实际支付的款项为万元,期限为3年,合同年利率为8%。

甲银行初始确认的实际利率为10%。

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项贷款在2013年年末的摊余成本为()万元。

六、【单选题】: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发行3年期,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的公司债券,债券面值为1 5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发行价格为1 万元,甲公司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

该债券2012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为()万元。

500第三部分:练习题答案【单选题答案一】 (本题为注册会计师《会计》练习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1、表格计算法:计算各期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本期摊销额,详见下表(单位:万元, 半年票面利率3%,半年实际利率2%):2、公式计算法:(1)2009年6月30日实际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0 ×2%=(万元)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0 000×3%=3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00-=(万元)(2)2009年12月31日实际利息费用=(10 -)×2%=(万元)应收利息=10 000×3%=3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00-=(万元)(3)2010年1月1日摊余成本=10 --=10 (万元)【单选题答案二】 (本题为注册会计师《会计》练习题):(1)【答案】B【答案解析】:1、表格计算法:单位:万元, 票面年利率3%,年实际利率%、公式计算法:(1)、2012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年实际利率)-票面额*票面年利率=1 020×(1+%)-1 000×3%=(万元)。

(2)、2013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上期摊余成本*(1+年实际利率)-票面额*票面年利率=×(1+%)-1 000×3%= (万元)。

【单选题答案三】 (本题为注册会计师《会计》练习题):『答案』B『答案解析』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 050+2)-溢价摊销(1 000×5%-35)=1 037(万元)【单选题答案四】 (本题为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试题):【答案】B【答案解析】:该证券2012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所以从2011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这个年度的按年计提利息为0。

1、表格计算法:计算各期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本期摊销额,详见下表(单位:万元, 票面年利率5%,年实际利率4%):、公式计算法:【解析】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该项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5%+10=(万元)。

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1+4%)-1500×5%=(万元)。

【单选题答案五】 (本题为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试题):【答案】D【答案解析】:1、表格计算法:单位:万元, 票面年利率8%,年实际利率10%、公式计算法:【解析】2012年年末摊余成本=×(1+10%)-4000×8%=(万元);2013年年末摊余成本=×(1+10%)-4000×8%=(万元)【单选题答案六】 (本题为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试题):【答案】B【答案解析】:1、表格计算法:计算各期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本期摊销额,详见下表(单位:万元, 票面年利率5%,年实际利率4%):、公式计算法:【解析】该债券2012年应当确认的利息费用=1 ×4%=(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摊余成本=1 (1 500×5%)=1 (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