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15)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优质课件

请以“宽容”为话题, 结合印发材料所给的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 议论文。注意:至少 要用到一种课上所讲 授的使用论据的方法。
再见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1、材料不真实,一写“奉献爱心”, 就是“捐款”“扶贫”;一写“母 爱”,就是雨天送雨伞,晚上热牛奶; 一写“老师”,就是“补情节是虚假的,那种“拾到 东西一等几小时”的事例是经不住推 敲的。胡编乱造的材料只会弄巧成拙, 很难有感人的力量。
(2016年全国卷Ⅰ高分作文《进步与退步》)
2、形同材料相叠加
热点人物身份互不相同,事件不同,无论 身份地位如何,事件结果如何,取之相同 的角度,从而叠加在一起,紧紧围绕中心 论点行文,让文意不断丰富和深化。 如:
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 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在 语文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且不可忽视的 余秀华虽是一位脑瘫诗人,但她的作品流传甚 广。无论是《父亲》还是《麦田》,诗句中都 裹挟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令人心生向往。诺奖 得主莫言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与农村紧紧 相依。正是脚下的那片土地,才孕育出这位魔 幻现实主义作家。灵感源于实践,实践是对语 文素养最好的提升。 (2016年全国卷Ⅱ高分作文《何妨心怀憧憬
(2)人物与人物的对比
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时,可以精 心选取正面和反面两种不同的人 物为素材,并将他们进行鲜明的 对比。如:
顺其自然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庖丁熟悉 了牛的生理结构,摸清了解牛的规律,所以 解起牛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客观规律是 无情的,是不能违背的。即使如达尔文这样 的对物种起源、生物进化有高深研究的科学 家违背了科学法则,同样要自食其果,受到 惩罚。达尔文家族原来人丁兴旺,到他的下 一代,门庭就逐渐冷落了,原因就在于他的 妻子就是他的表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忽略 了遗传学的规律,近亲结婚是对子女有害的。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2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2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献精神。 • (6)水流过高山、低谷,最终流入大海,能够联想人生只有经历了无数挫折、
苦痛之后才能有所成就。 • (7)水质地柔软而坚韧,能够想到人性格应该是外柔内刚。 • (8)水能沉淀也能洗涤污物,可能想到水自我净化和净化他物进而联络到人。
26/28
• 联络书本中所学水展开联想: • 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 我们不要这么去恨一个人,一个民族。当 对方有难时候,能伸出手,就要帮一把, 就像汶川地震时国际救援队。当不能伸出 手时候,应有一颗同情心。 有些人说,这 么太软弱。其实,最软东西,却是最坚强。 你看那水,终无形状,装在盆中是圆,流 到溪流是长,这么柔软东西却是能够滴水 穿石,能够承载轮船,她是最有力。我们 何不从中悟到一些什么呢?

──雨果
• 一个伟大人有两颗心: • 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黎巴嫩]纪伯伦
14/28
写作练习
• 1、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 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甚于 水。水蕴含着深厚哲学意味。 试从不一样角度思索水,并选 取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15/28
写作练习
• 2、北京时间年3月11日13时46分 ,日本发 生9.0级地震,强震破坏力超出20多个汶川 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余 震不停,最大到达了7.1级。愈加雪上加霜 是,福岛两座核电站,核物质发生了泄漏。
• 3、联络平时积累展开联想,寻找立意点: • 如“高山流水”、“水滴石穿”、“海纳百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
流”、“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等。 • 4、联络生活、社会热点展开联想,寻找立意点:水对万物、对我们生活主要
性,西部缺水,“南水北调”,“三峡”工程,“保护母亲河”等等 • 5、 从运动角度,论点可提炼为: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论据的选择
实战训练
论点“勤能补拙”,以下四个论据,请大 家讨论是否都合适。 1、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巨星,已成为全世界 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 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没法 和黑人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 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 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 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都 倒得出水来。
韩寒《三重门》里说:
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 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 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 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 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 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的高手。
误区五:素材陈旧,千篇一律
论据使用的误区
误区一:不合主题,牵强附会 误区二:直说材料,缺少分析 误区三:一味堆砌,缺少联系 误区四:叙述繁琐,表达啰嗦 误区五:素材陈旧,千篇一律
勤 能 2、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鲸在 补 德国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 拙 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
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 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刻苦,才使她 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3、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 将衣服划破,終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 法家。
勤 能 4、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 补 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 拙 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
误区二:直说材料,缺少分析
这是论据使用失误的典型,它缺乏的恰恰 是能使文章“深刻”“说理透彻”的重要一环— —剖析。 解决这种病症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强化“剖析”意识,二是学会剖析方法, 如假设剖析、因果剖析。

就像书法家王羲之,从小练习书法,不论寒冬与酷 夏,每天都在练习书法,为了练好书法,他的父亲在自 家的院子里放了五口大缸,并告诉他,只要能把这五口 大缸里的水用完,他就能练好毛笔字了,从此王羲之日 复一日的在家中练习书法,终于,他将五口大缸里的水 用尽,而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他的 字成为许多书法爱好者竞相争夺的宝藏。 又如钢琴王子郎朗,他的父亲从小教他练习钢琴, 等他长大一点又给他请最好的老师让他学习,而中途, 郎朗无数次的想放弃,多次产生了逆反心理,还多次与 父亲闹过别扭,就是不想再继续练习钢琴了。而他的父 亲每在这个时候都会劝诫他,有时不惜动手打骂也要让 他继续学习下去。终于,他坚持下来了,在别人还在上 学,找工作时到处碰壁的时候他就已经名声大噪,与世 界级钢琴家切磋,而如今,他已在世界占得一席之位。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宽容的概念、表现形式以及重要性2.掌握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3.熟悉论述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4.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和遵循规范的能力5.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口试表现水平2. 教学重点1.学会宽容、理解论述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2.掌握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难点1.理解宽容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2.运用论据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语文素养4. 教学过程4.1. 学习宽容1.阅读《草地》、《灰色的眼睛》等文章,了解宽容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2.分享生活中的宽容事件,讨论宽容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3.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宽容的观念和习惯;4.引导学生运用宽容的思想和行为影响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4.2.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1.引导学生理解论述的基本结构,明确论点和论据的概念及区别;2.通过实例分析、讨论等活动,理解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3.分析论据的真假、重要性,并辨析常见的谬误和歧义;4.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理性思考、独立判断和语文表达能力。

4.3. 教材实践1.分析教材相关课文,引导学生掌握论述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2.进行情境训练,演练口试、辩论等语言表达技巧;3.组织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思辨能力;4.鼓励学生参加辩论比赛、文学创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口才和写作能力。

5. 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课堂互动,检测学生对宽容和论述的理解掌握情况;2.设计案例分析和辩论赛等活动,检测学生运用论据进行分析和论述的能力;3.定期组织模拟口试、文学创作等考试,检测学生口试表现水平和写作质量。

6. 教学建议此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了解宽容的概念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提高语文素养和口试表现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提供更多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

学会宽容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

学会宽容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

学会宽容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学会宽容》宽容是什么?在我看来,宽容就像是一种魔法,能让人与人之间那些疙疙瘩瘩的事儿变得顺顺当当。

我就想起我家隔壁的张大爷和李大爷的事儿。

张大爷和李大爷都特别喜欢养花。

他们两家门口都摆了不少花花草草的。

以前啊,这些花花草草就像一道漂亮的风景线。

可有一天呢,张大爷出去遛弯儿回来,就瞧见自个儿最宝贝的那盆君子兰,花盆裂了个大口子,君子兰也有点歪歪斜斜的。

张大爷那个心疼啊,就像是自己的心肝宝贝受了伤似的。

他一瞅,旁边是李大爷家的小狗旺旺。

张大爷就气不打一处来,寻思着肯定是旺旺捣的乱,于是就去找李大爷说理。

张大爷到了李大爷家,那脸拉得老长了。

一进门就大声嚷嚷:“老李,你家旺旺把我君子兰的花盆弄破了,你可得给个说法。

”李大爷当时也有点懵,不过他也没生气,而是跟着张大爷到了门口查看。

看了之后,李大爷说:“老张啊,这事儿我还真不知道。

我先给你赔个不是。

可我瞅着旺旺一直在屋里没出去过呢。

说不定是哪个调皮的小孩子不小心弄的。

”张大爷这时候还是很生气:“不是旺旺还能是谁啊。

”李大爷呢也不跟他争,只是说:“老张啊,不管是谁弄的,咱们都是老邻居了,花盆破了我这儿有好的,我给你换个新的,君子兰要是受伤了,我也跟着你想办法救救。

”张大爷本来还想再理论几句,可见李大爷态度这么好,他那股子气就慢慢地消了。

后来,真相大白了,原来是楼里的一个小男孩在玩球的时候不小心撞破了花盆。

张大爷知道后,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专门去向李大爷道歉。

李大爷摆摆手说:“嗨,多大点儿事儿啊,咱们老邻居的,这都不是事。

”从那以后啊,两位大爷关系更好了,还经常互相分享养花的经验呢。

你瞧,李大爷就是懂得宽容的人。

要是当时李大爷和张大爷一样,上来就吵个没完,那这邻里关系肯定就变得紧张得很。

宽容呢,就像润滑剂,能够让生活中的那股子冲劲儿变得缓和起来。

当别人不小心冒犯了你,或者跟你有了矛盾的时候,不着急发火,给对方一个解释的机会,给自己一个平复心情的时间,这或许就是宽容的一小步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授课目的:1、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升学生作文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难得,培养学生宽容大度的心理质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授课内容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三册语文“表达交流”中的内容,属于讨论文写作。

主要介绍讨论文写作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的知识。

学生写作讨论文,在使用论据方面常出现论据迂腐相同,也许表达烦杂,偏离论题的现象。

同时,我们在侧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必定重视宽容质量的养成。

所以经过本课的授课希望学生写作能力和认知水平同获提升。

(二)授课重点:掌握选择论据的原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以及合适弃取论据的能力,提升学生写作讨论文的能力。

(三)授课难点:合适弃取论据。

授课思路与方法:(一)授课思路:计划用一课时。

导入要引起学生兴趣。

进入正题后,主要经过教师环环相扣的引领,和联系本质的运用,让学生自己领悟、感悟正确选择论据的方法。

(二)授课方法:授课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多思虑,多比较、讨论解决问题,获得写作经验。

并装备教多相关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授课过程:(一)导入:师:大家必然特别熟悉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激辩群儒的典故吧。

诸葛亮凭什么获胜的?生:口才好,能说。

师:不见得吧,当时江东诸多发难的儒生哪个没有滔滔雄辩的口才呀,为什么诸葛亮能把他们一一辩驳呢?生:我想是诸葛亮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更有说服力,让周瑜、孙权更钦佩吧。

师:有道理。

若是我们把诸葛亮激辩群儒的过程形象地理解为是一篇口头讨论文,论点就是“孙刘结合比孙家单打独斗要好” ,能够吗?生:(笑)忧如能够。

师:那么诸葛亮这篇讨论文在表现讨论文三要素上哪一要素最值得称道啊?生:应该是论据选得好吧。

师:不错,我也这样以为。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议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为了使我们的选择有一个依照,我们得确立一个作文话题。

选什么话题好呢?有了。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设计

《事实更需雄辩——学会分析论据》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论据的使用要求,掌握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2、培养议论、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典型论据的揣摩分析,达到对论据分析方法的初步了解掌握;2、通过初步了解后的练笔来深入把握论据分析方法的运用;3、通过综合训练和课后作业来巩固论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态度,形成不怕学的健康心态;2、通过循序渐进的能力提高,激发成就感,体会学有所得的喜悦与自我的价值,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掌握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准确应用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归纳法、分析点拨法、合作探究法、练习巩固法综合运用。

「课堂组织」班级教学,小组讨论,师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一问:我的作文怎么了?通过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考场上写的议论文为什么没有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

二、展示学生自己的作文,让学生看看自己的议论文怎么写的。

习作1、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出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习作2:(论点:磨难能历练人生)磨难,能历练人生。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

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总结:我的文章这样写我的议论文=论点+论据如:A贫困+B贫困+C贫困=所以贫困是一笔财富如:A磨难+B磨难+C磨难=所以磨难历练人生教师引导:只叙写事例,无法充分论证论点。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 文段B:
• 不需要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 蓬蒿人”的大笑;不需要“我自横刀向天 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充满血腥的狂笑; 也不需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 枝来”的红颜一笑……这些笑,或太狂放 不羁,或太刚烈顽强,抑或充满妩媚。而 我们需要的,不过浅浅的会心一笑。
思考: A段述例与B段述例有什么异同?对
高考议论文之述例
思考:1.比较:上述两则材料,你认 为哪则叙述得更好,为什么?
• 答:第二则。因为第一则文字中过多突出了不幸 与逆境,论据的叙述重点偏离了观点“勤”。
• 第二则“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 丰富自己,每天习惯在一到两点入睡,早上七点半、 八点左右就起床,他利用自己的勤奋扼住了命运 的喉咙” 突出了 “勤”。因此叙述时应突出强化 “ 勤”这方面的内容,至于不幸、逆境则与论点 无关,应予弱化或删除。
2.感悟:你认为述例的基本要求是什 么?
• 答:述例要紧扣论点。
思考:1.比较上述两则材料,你认为 哪则叙得更好,为什么?
• 答:第二则。
• 因第二则用语凝练概括,而第 一则叙例太详尽琐碎,冲淡了 论证的力量。第二则叙述所占 篇幅较大,宜压缩。
2.议论文的叙例与记叙文的叙事有何 不同?
• 答:记叙文是以刻画人物、交代情节、塑造环境 为主要内容的,这就决定了它的任务是把事件叙 述得具体清楚,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叙 述得越清楚、明白,越详细、具体,给人的印象 就会更深刻。
你述 例有什么启发呢?
• 启发:1.新颖事例——单独叙; 2.一般事 例、同类事实——组合叙。
• 组合叙:可以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 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 形式出现。这种概括排比“叙例”,不仅 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 力量陡增。(要求:100-200字;位置:开 头、中间或结尾之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论论据的据选择的选择
典型性 :名人事例或名著中的文学形象。 时代性 :当代社会事例。 丰富性:古、今、中、外;正、反。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围绕论点概括论据
美国总统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
父亲才以比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 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 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 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 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 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 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4、马克思为了动手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种 以上的书,书中引用了十几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 观点,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
5、屠呦呦从1969年开始从事抗疟疾药研究,当年 用了3个多月,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草本、民 间药方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 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200多种中 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于1972年发现 了对抗疟性有特效的青蒿素,后来经过刻苦钻研, 研制出了一系列青蒿素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 命,并于2015年在她84岁高龄时,获得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料一:
等待,是最好的告白。最近热播一电视剧《青丘狐传说 》中金晨饰演的翁月和王凯饰演无心,一狐妖,一捉妖 人展开虐心的故事。翁月一见钟情无心,无心通过追杀 狼妖开始爱上翁月。但是知道她是狐妖后,不想在看到 她,因为他父母被妖杀死了,最好翁月不放弃,一直陪 伴在他身边,两人相爱相杀,不离不弃。翁月最后等待 了那么多年,终于和无心在一起,相当不容易。
——《等待》
论据不典型,没有代表性,且对事例缺少分析,缺少说服力。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材料二:
当前最热门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的常驻嘉
宾鹿晗是从韩国解约回国发展的艺人。刚开始录制“跑
男”时,他一脸懵懂,被前几任前辈“欺负”,后来又
和“跑男”中的郑恺被曝不和。各种黑料打击着这个不
过二十几岁的大男生。可他不叫苦不喊累,默默的成长
2、顾炎武从小就如饥似渴地勤奋读书,以至没有多少 年,昆山的书被他读完了,还留下了“昆山无书”的美 谈。他十多岁就把一部令人望而生畏的《资治通鉴》读 完了,他一生读了好几万卷书,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大 学问家。
3、拿破仑早年在巴黎攻读炮兵攻略,学习海军知识时, 一直勤勉地苦学,用心积累。当室友们吃午餐的时候, 他依旧潜心于对地理、历史和数学的研究,正是这个良 好的积累习惯,成就了后来的法兰西帝国,成就了拿破 仑近似疯狂的自信。
林林肯肯的的父父亲以亲低以价低购买价了购一买处有了许一多处石头有的许农多场,石他头认的为那农些场石,头必他定认是为一座那小 些山头石,头然必而当定林是肯一的母座亲小向山下挖头不,过然一英而尺当的林距离肯,的石母头已亲晃向动下。假挖若不林过肯的一父 英亲宇能《尺在一的最英距初尺就的离多距,挖离石一》英头尺已,晃那所动谓。的假“山若头林”肯早已的露父出亲它本能来在的最面目初。就—多—罗挖希 一英尺,那所谓的“山头”早已露出它本来的面目。——罗 希宇《一英尺的距离》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围绕论点概括论据
概括事例论据的要点包括:对象、事件、 结果。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芦 山县龙门乡99%以上的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 电。在抗震救灾中,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庐山地震发生以后,有一个副乡长,一直坚守在第一线,但却因为检 查组检查工作那天发现他不在指定的地点而被免职了。免职之后,他 带着党员志愿者的袖章,一直默默奔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面对记者 ,他说:“我不是擅离职守,但是任务没有完成,工作有失误,我接 受处分。”他的行为感动了网友,大家夸他是一个有气量的人,纷纷 为他鸣不平。——《储足气量走远方》
庐山发生地震以后,有一个副乡长,一直坚守在第一线,但却因为检查 组检查工作那天发现他不在指定的地点而被免职了。百姓为他鸣冤,同 仁为他叫屈,可他面对记者时却说:“我不是擅离职守,但是任务没有 完成,工作有失误,我接受处分。”后来,他戴着党员志愿者袖章,一 直默默奔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不为一己的得失耿耿于怀,不为一时不 公愤愤不平,这就是气量。气量就是胸怀气度,是一个人才识和品德的 表现。
着,成长到了如今的光芒四射。近期鹿晗发布了自己回
国以来第一张专辑,又开拍了个人的综艺《你好是鹿晗
吗》,又在电影中涉猎合适的角色,在《跑男》录制中
也越发如鱼得水。
——《扎稳脚跟——毛
竹品质》
概括性不强,不能扣论点叙述材料。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1、王羲之常临地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 墨,人称“墨池”,最后终于练出了“飘若浮云,矫若 惊龙”的书法。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自我反省不仅是为了修补内心的漏洞,还是有助推剂 的作用,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美国著名科学家富 兰克林年少时年轻气盛,他的导师便以“抬头进门会 撞到门框”的事例教育他,使富兰克林自我反省,改 掉了轻浮的毛病。正是因为他做到了自我反省,对自 己的内心进行审视,从而使他变得性格沉稳,最终成 为大人物。由此可见,做到自我反省的意义不仅限于 成为道德的标杆,还在于抓住了一把成功的金钥匙。 ——《自我反省——走向成功的金钥匙》
归林肯纳的方父亲法以一低价:购买因了果一处论有证许多法石头的农场,他认为那些石头必定是一座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屠呦呦从1969年开始从事抗疟疾药研究,当年用 了3个多月,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草本、民间 药方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 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200多种中药 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于1972年发现了 对抗疟性有特效的青蒿素,后来经过刻苦钻研,研 制出了一系列青蒿素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并于2015年在她84岁高龄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