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海燕》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第4课《海燕》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4课《海燕》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海燕》教学设计01课前准备一、教材分析《海燕》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4课的一首散文诗,从课型上来说属于教读课文,从体裁上来说属于现代诗。

《海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的形象进行描写,深刻地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着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取得胜利的前景。

本单元作为诗歌教学单元,要求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于《海燕》这篇文章其实并不陌生,或多或少都读过,尤其是对其中的重点语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耳熟能详。

但是对于具体内容却是一知半解,对于课文深层次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同样比较陌生,因此,在第一课时感知内容之后,第二课时侧重了资料的助读和补充,力求让学生寻找内容背后的深刻意义,同时继续加强朗读品析教学,牢牢抓住散文诗的文体特点。

三、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的形象特征,理解诗歌丰富的象征意义。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并运用象征手法。

2.难点: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五、教学方法与工具1.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2.教学工具:PPT 多媒体教学六、教学课时两课时02教学过程(一)导入海燕之“境”(环境描写)、海燕之“形”(对海燕外形的描写)、海燕之“声”(对海燕声音的描写)海燕之“笑”(对海燕笑声的描写),本节课继续挖掘海燕形象,还写了海燕的哪些方面?(二)品析语言:海燕之“语”1.学生朗读全文,找出体现海燕“语言”描写的内容。

明确:对暴风雨的渴望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必胜的信心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2024年部编九下语文教案4课《海燕》

2024年部编九下语文教案4课《海燕》

2024年部编九下语文教案4课《海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课《海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手法,学习作者如何通过描绘海燕的形象,抒发对理想、自由的追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海燕的形象特征,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海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勇敢、自由的海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海燕的赞美之情。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描绘海燕的文字。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海燕》2. 课文结构:总分总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4. 海燕形象:勇敢、自由、不畏艰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海燕》为例,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描绘一种动物的文字。

示例答案:雄鹰展翅翱翔于蓝天,如同一位勇敢的战士,俯视着大地。

它那锐利的目光,如同两把利剑,刺破长空,探寻着前进的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关于海燕的文学作品,深入了解这种勇敢、自由的海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自然景观和动物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部编九下语文教案4课《海燕》

部编九下语文教案4课《海燕》

部编九下语文教案4课《海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课《海燕》。

文章详细描绘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飞翔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先驱的赞美之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感受海燕形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高尔基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生词、短语,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海燕勇敢、顽强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驱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重点:感受海燕形象,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激昂氛围,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作者背景,掌握生词、短语,思考课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3. 课堂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海燕》2. 结构:总——分——总3. 修辞手法:象征、拟人、排比、对仗等4. 海燕形象:勇敢、顽强、无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海燕形象的理解。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语言通顺,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难点、重点的把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高尔基的其他作品,了解苏联文学,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海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海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海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4、海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诵读,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让学生生成阅读鉴赏能力。

3、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共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生活,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进行反复的比较赏析,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领会“海燕"精神内涵。

掌握象征的写法。

教学难点:随着环境的变化逐层深入的把握海燕形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点拨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读——读海燕(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大屏幕上看到的这种海鸟叫海燕,(多媒体出示海燕)它有大海赋予的坚强翅膀,它有大海赋予的不屈的灵魂,它经常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上勇敢的搏击风浪,笑傲长空。

这节课让我们走入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去感受他带给我们的生命最强音。

(板书:海燕)(二)检测预习:请同学们翻开课时练自主预习部分,同桌之间互批,有难以解决的问题请举手我们共同解决。

高尔基(1868—1936),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配乐朗读,学生听读。

同学们,自主预习过课文了,如果让你们来读,大家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朗读这篇文章呢?(充满激情)好,下面请先仔细听听朗读音频,体会作品中的海燕形象。

2、学生合作朗读,体会情感。

部编九下语文教案4课《海燕》

部编九下语文教案4课《海燕》

部编九下语文教案4课《海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课《海燕》。

教学内容包括全文阅读与解析,着重分析课文的文学特色、语言表达和作者情感。

具体章节为:第一节至第五节,详细内容为:海燕的形象描绘、背景环境的渲染、海燕与暴风雨的对抗、海燕的英勇形象以及作者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分析课文中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如象征、拟人等。

教学重点:海燕形象的描绘及其象征意义,作者情感的抒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注释、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暴风雨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感受,引入课文。

2. 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讲解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如象征、拟人等。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段描写,解释其象征意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进行创作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海燕》2. 板书内容:a. 高尔基生平简介b. 课文文学特色:象征、拟人c. 海燕形象:英勇、坚韧d. 作者情感:感慨、崇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海燕的形象特点。

b. 分析课文中的一段描写,解释其象征意义。

c. 仿写一段描写,要求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答案:a. 海燕形象特点:英勇、坚韧、无畏。

b. 象征意义:海燕象征着革命者,在困境中顽强拼搏,追求光明。

c. 仿写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高尔基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课《海燕》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课《海燕》教案

【课题】海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描写的方法,体会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2.了解咏物抒怀文章的大体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揣摩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2.理清散文诗的结构,学习文中运用的对比和烘托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海燕呼唤革命风暴的热情。

2.从海燕身上汲取对革命乐观顽强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作品和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2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掌握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3感悟“海燕”的形象,培养不屈不挠、坚强无畏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2课
【备课时间】2020.2.10
燕”的形象,培养不屈不挠、坚强无畏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

(重点)
四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好词好句。

3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考验。

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么做呢?谈谈你的想法。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海燕》后附答案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海燕》后附答案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海燕》后附答案一. 教材分析《海燕》是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海燕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同时也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寓意深刻,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验生命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欣赏文学作品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体验作品中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海燕的形象特点;学会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学习海燕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海燕的形象特点;学会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体会作品中的情感。

2.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相关资料:收集与海燕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九下语文教案4课《海燕》

部编九下语文教案4课《海燕》

部编九下语文教案4课《海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4课《海燕》。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高尔基的散文《海燕》展开,通过描绘海燕在暴风雨中的形象,展现了海燕勇敢、顽强的精神面貌,传达了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涉及课文阅读、词汇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课文中的形象描写,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学习作者观察自然、描绘事物的写作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海燕勇敢拼搏的精神,激发学生面对困难时勇敢向前的勇气;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形象描写,理解海燕在文中的象征意义;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人生态度。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词、短语和句型;学习观察自然、描绘事物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课文挂图。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燕在暴风雨中飞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海燕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海燕的形象。

3. 讲解生词:针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讲解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海燕的形象中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人生态度,分组讨论并分享感受。

6.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阅读理解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7.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海燕》2. 生词、短语:暴风雨、勇敢、顽强、拼搏等。

3. 句子解析:重点句子解析。

4. 主题:海燕精神,勇敢拼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海燕精神在我心中”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燕》教案
永仁一中初二193班赵惠颖
学习目标:
1、分析海燕的形象。

2、体会象征、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学习重点:
1、分析海燕的形象。

2、体会象征、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象征,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温室里长不出擎天大树,暴雨里才显出雄鹰的羽翼。

是啊,生活中有和煦的爱的阳光,但更多的是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考验,而生活的暴风雨,只能将我们摔打得更结实、更睿智、更坚强。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海燕在狂风暴雨中翱翔,那便是一种挑战的姿态。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高尔基写的,讴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大无畏的革命斗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的一首散文诗——出示课题《海燕》。

二、明确目标
1、分析海燕的形象。

2、体会象征、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三,听朗读,再现课文。

四、分组合作,自学交流
1、找出描写海燕的语句,分析海燕的形象。

⑴黑色的海燕……. 矫健勇猛高傲…..藐视恶劣环境,自豪而充满信心
⑵碰、掠起、冲、穿过……勇敢、迅猛、锐不可当飞翔、飞舞….以斗争为乐
⑶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听出了困乏…..高度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⑷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对胜利充满信心叫喊….兴奋、欢快
这是一只矫健勇猛、斗志昂扬、无所畏惧、乐观自信、勇敢与献身的海燕。

2、课文主要是描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
作者采用对比手法。

分别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刻画了海鸥、海鸭和企鹅、呻吟、飞窜、恐惧、躲藏,展现了它们在暴风雨到来之时,惊慌失措的丑态。

这些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高大的形象
3、文章主要采用了象征手法,请你找出文中有关海燕、暴风雨,大海波浪、太阳、乌云、惊雷、闪电的相应的描写,说说各自的象征意义。

(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来思考)。

知识链接: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

五、展示提升
组长分配学习任务,各组完成展示内容;教师和学生补充、点评。

(同学在展示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
六、达标测评——我能行
1、请同学们给下列形象和其相应的象征意义连线
形象象征意义
暴风雨①英勇善战的大智大勇畏的无产阶级革驱者海燕②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风暴
海鸥海鸭企鹅③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乌云闪电雷声狂风④革命的胜利
大海波浪⑤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太阳⑥反革命的黑暗势力
七、拓展延伸——奇思妙想
时光流逝,百年历史已成为过去,革命的风暴也已烟消云散,但海燕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挑战生活的暴风雨需要更大的勇气。

生活中的暴风雨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请以“我们是勇敢的海燕”为题写几句话,表达你的观点。

(小组、同桌之间交流,教师抽查1-2名学生全班展示)八、结束语,以文共勉(齐读)
•《我们是勇敢的海燕》
•不是每一只鸟儿都可以翱翔蓝天,
•不是每一条小溪都可以流过巉岩,
•不是每一株幼苗都可以长成大树,
•不是每个人的旅途都可以舒适平坦。

•面对人生的沟沟坎坎,•让我们大声说——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因为我们是勇敢的海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