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
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写作指导含范文

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写作指导含范文课本要求:写观察日记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我在花盆里种下几粒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秋天到了,有的树叶开始变色了,我要记录树叶颜色的变化。
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要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
我要观察家里养的小猫。
观察日记,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写观察的过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附上图画或照片就更好了。
整理观察日记,在小组内分享。
评一评,谁观察得细致,内容记得准确。
范文一:我的观察日记2024年7月16日星期一晴今天,我决定开始我的观察日记之旅。
我要像叶圣陶、法布尔和比安基一样,用我的双眼去发现世界的秘密。
种子的觉醒早上,我在花盆里种下了向日葵和牵牛花的种子。
我轻轻地给它们浇了水,希望它们能感受到我的期待。
我蹲在花盆旁边,仔细观察,但它们似乎还在沉睡,没有一点动静。
我决定每天来观察它们,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秋天的调色盘放学后,我去了附近的公园。
秋天的脚步已经悄悄来临,一些树叶开始换上了新装。
我看到了金黄色、深红色,甚至是橙色的叶子,它们交织在一起,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捡起了几片落叶,决定带回家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变化。
月亮的变奏曲晚上,我站在窗前,仰望天空。
月亮有时像一个圆圆的银盘,照亮了夜空;有时又像一把弯弯的镰刀,静静地悬挂在天际。
我决定每天晚上都来观察月亮,看看它是怎样慢慢变化的。
小猫的悠闲时光我们家的小猫“球球”非常可爱。
它喜欢在阳台上晒太阳,也喜欢追逐自己的尾巴。
我坐在它旁边,观察它一天的活动。
我发现,当阳光洒在它身上时,它会满足地打滚,发出呼噜声。
我决定记录下“球球”的这些有趣的行为。
小组分享明天,我会把我的观察日记带到学校,和我的小组伙伴们分享。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教案一课时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教案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习作》是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作文,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好朋友”,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身边的朋友,学会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特点和优点。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选取一个好朋友,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并表达自己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型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选材不当,不知道写什么;2. 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和生动;3. 结构安排不合理,层次不分明。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选好写作材料,提供适当的写作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构思和修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了解,选取一个好朋友,并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用语言来描述一个人的特点,并表达自己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增进对朋友的了解和喜爱,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选取一个好朋友,并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准确和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一个人的特点,并表达自己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写作,让学生学会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3.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指导和批改,帮助他们改进作文。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范文:教师选择一篇符合本节课要求的作文,作为示范。
2.学生准备:学生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好朋友,准备写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身边的朋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准备的范文,让学生阅读,并引导他们分析范文中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
202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观察对象的具体图像和信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表达。
(2)网络教学:利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开展观察和写作的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流程
3.随堂测试:设计一些与观察日记相关的测试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观察日记的基本概念、写作技巧和观察方法的掌握程度。
4.观察日记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观察日记的作业,评价他们对观察日记的运用能力和对观察对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理解。
5.教师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观察日记作业进行综合评价,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不足之处,提高观察日记的写作水平。
2.拓展要求:
(1)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渠道,寻找与观察日记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
(2)完成观察练习:要求学生在本节课的观察练习基础上,课后继续进行观察练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对象或场景进行细致观察,并尝试用文字描述出来。
(3)撰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定期撰写观察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观察方法和写作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如何选择观察对象、如何描述事物的细节等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三单元作文写作指导 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写作指导导语: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是《写观察日记》。
下面是马老师为您收集整理的写作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作要求】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爬山虎是如何向上爬的,蟋蟀是怎样筑巢的,这都需要观察者长时间的观察才能知道。
我们也尝试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吧。
①我在花盆里种下几粒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②秋天到了"有的树叶开始变色了"我要记录树叶颜色的变化。
③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要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
④我要观察家里养的小猫。
观察日记”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侧面,通过有目的,细致的观察,把它记录下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习作“写观察日记”,学习这种文体的写法。
【习作内容】要求是写连续观察日记,用日记的格式和要求有条理的写下观察中的发现。
几则日记间内容要衔接,事情要完整。
种植花草果木、饲养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
围绕同一个观察内容来写,时间要有连续性,事物之间的衔接要紧密。
【习作指导】习作范围: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写下观察中的发现。
1、回顾课文,学习方法。
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同学们知道这些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1)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2)与作者的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开。
2、确定对象,认真观察确定自己要观察的事物:在花盆里种几粒种子,观察发芽过程;观察月亮的变化过程;秋天到了,观察树叶的颜色变化……调动多种感官,认真的观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观察的法宝:看、听、闻、尝、触、想(1)观察----看,用眼睛看所观察的事物有什么变化。
(2)观察----听,用耳朵听到什么声音。
(3)观察----闻,用鼻子听到什么味道。
(4)观察----场,用舌头尝到什么味道感觉。
(5)观察----触,用身体或者手碰到什么感觉。
聚焦语文要素 搭建习作平台——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聚焦语文要素搭建习作平台——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部编版语文和过去版本存在很大的转变,新生了“语文要素”这个概念。
编者在编排课文时注重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每个单元前面的“语文要素”明确指出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
这就给教学目标的确立提供了精准的指导。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下面笔者就以这个单元为例,谈谈如何结合语文要素,帮助小学生搭建习作的平台。
一、整合资源,确立习作目标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根据“语文要素”,设定了阅读与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的重点,我们需要读懂单元的语文要素,明确这个单元要素的内涵,整合整个单元的教学资源,像阅读教学、口语表达、习作练习和阅读链接等,这些资源都和语文要素联系紧密。
要想指导小学生完成单元任务,必须要有整体意识,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精准地设计好单元目标。
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习作单元,要想完成这个单元的习作任务,就要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整合第三单元的全部教学资源,精准设计习作教学目标。
像“观察”是这个单元语文要素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个任务,笔者认为可以整合单元所有资源,确立以下层次目标:1.从《爬山虎的脚》一文中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
2.从《蟋蟀的住宅》一文中了解围绕蟋蟀的住宅讲的两方面内容,掌握作者连续观察的技巧。
3.布置小学生根据学到的观察方法,用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收获。
4.根据学过的两篇范例,学生之间交流细致观察的方法。
5.利用掌握的观察技巧,学写观察日记,小组讨论互评得失。
二、运用范例,学习习作技巧部编版小学语文文本不仅仅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材料,它还承载着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推动语文要素目标的落实。
小学生学会阅读文本的目的是学会运用,学到阅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不可能全部都承载着语文要素的使命,我们需要根据单元前的学习目标提示,来确定哪些内容与语文要素相联系,以此来确定训练的重点内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写作指导+例文分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写作指导+例文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写作指导+例文分析教材回顾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观察日记,主要是通过连续观察,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写观察的过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附上图画或照片就更好了。
一、习作内容以连续观察为基础,用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对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等观察对象的变化、观察过程、想法和心情等,可附上相关图画或照片,展现观察的收获。
示例(来自课本)我在花盆里种下几粒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秋天到了,有的树叶开始变色了我要记录树叶颜色的变化。
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要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
我要观察家里养的小猫二、习作要求1、明确主题:围绕选定的观察对象展开,突出观察的重点和收获。
2、内容具体:详细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过程,包括外观、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同时,描述观察的方法、过程以及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
3、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生动的词语,使观察日记更具吸引力。
4、结构清晰:遵循日记的格式,包括日期、星期、天气等信息,正文内容层次分明。
5、格式规范:格式正确规范(遵循日记的基本格式)。
拟题思路本次习作要求写观察日记,可以直接用“观察对象十观察日记"拟题,如《国宝大熊猫的观察日记》;也可以用观察对象拟题,如《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等;还可以用“观察+观察对象”拟题,如《观察日出》《观察小乌龟》。
三、审题1、抓住“观察日记":明确这是一种特殊的日记形式,以观察为核心内容。
2、明确“观察对象”:确定要观察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等,思考其特点和可观察的方面。
3、注意“连续性":进行连续观察,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变化。
四、选材和构思1、选材:动物:可以选择宠物、野生动物或昆虫等,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行为变化等。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作文写作指导全册课

好开头
儿童公园是一个美丽、热闹 的公园。
假期,我终于去了七彩云南 ,游览了向往已久的丽江古镇。
好结尾
的确,周庄的美是一种古朴 厚实的美,周庄的美是一种“返 璞归真”的美。
看美景,品山水,尝美食, 请君来到桂林去体验一下吧。
好词
精神百倍 欢声笑语 古色古香
心旷神怡 自由自在 返璞归真
陶醉其中 满载而归 流连忘返
好结尾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竭力渲染母爱的伟大, 它赐予了我们多少不能忘却的东西,我们从那里 得到的远远比付出的多,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 解,学会了广博,学会了为他人着想,可是我们 又曾为妈妈做过什么呢?难道我们就这样心安理得 地接受着妈妈无偿的爱吗?我们不应该做些什么让 妈妈开心,让妈妈骄傲吗?
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他 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 记日记,通过日记总结一天的生活和 学习。他从19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 记的习惯,写了51年的日记,他早年 的小说《昨天的事》,就完全是从日 记里构思出来的。
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爬山虎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 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更是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窝的 变化。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大家来选材
可以写这个地方的人文景观,如: 名胜古迹、凝结人们汗水和智慧的高 楼大厦、桥、路等,还可以写这个地 方的习俗、人们的饮食起居等。
每个人都有自已喜欢的地方,你 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个好地方给同 学吧!
我喜欢的地方 是……
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
写法指导
选材
A.水乡小镇:景 色美、传统文化 、小吃……
这就是我家的“小小动物园”,一个可爱而又很 有特点的家。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
【教学重难点】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观察对象1.感受变化,导入话题。
(1)播放四季变化的视频,请学生欣赏。
教师导入:春雨夏日秋风冬雪,四季轮回,万物变幻,你还知道哪些自然事物是变化的吗?(学生交流)(2)引导: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板书话题:写观察日记)2.明确习作任务。
(1)请读一读课本第44页的习作提示,想一想习作要求有哪些。
(2)师生共同梳理出习作要求。
课件出示:·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主要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观察的过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可以附上图片或照片。
·整理观察日记,在小组内分享。
评一评,谁观察得细致,内容记得准确。
3.选定观察对象。
(1)引导:同学们准备连续观察什么事物呢?听听学习小伙伴是怎么说的——①课件播放微课。
(课本第44页图文结合的示例,采用4位同学对话的形式呈现)②提问:你从学习小伙伴的对话中知道了什么?③预设:可以观察植物种子的生长过程;可以观察树叶颜色在秋天的变化;可以观察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可以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
④小结: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我们观察的重点是事物的变化。
我们需要对观察对象进行连续的观察。
(2)引导:你准备选择的观察对象是什么?你将从哪些方面、在什么时间观察比较好?(3)师生讨论,完成观察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