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老师黄元御先生临证经验谈:脱发

合集下载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随着社会的进步,⼈们⽣活的节奏也在不断的加速,⼯作加速、学习加速、⽣养婚嫁都加速,带来的负⾯结果就是⼈们与⽇俱增的“精神压⼒”!再加上环境污染、饮⾷不节,导致“脱发”脱颖⽽出,成为现代⼈最⼤烦恼!⼀、现代社会脱发⼤数据阿⾥⼤数据统计显⽰,购买植发、护发产品的消费者,90后占⽐36.1%,即将赶超占⽐38.5%的80后,⽽之前脱发主⼒军70后,仅仅占⽐17.8%。

其中秃顶⼈数,男性约1.3亿,⼥性约0.7亿,男⼥脱发⽐例为13:7。

搜索脱发关键词男性占76%,⼥性占24%,也就是说平均每6个中国⼈中就有⼀个⼈有脱发症状。

另外,在阿⾥零售平台上,“脱发”的搜索热度,在每年3⽉份会出现第⼀个⼩⾼潮,接着从8⽉份开始持续到11⽉份,“脱发”的搜索热度都会持续上升。

⼆、中医对脱发病机的解释每六个⼈当中会有⼀个脱发患者,概率出现如此之⾼的脱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从中医的⾓度来辨证分析⼀下。

1、脱发与五脏的关系中医认为脱发的病因与五脏六腑的失调有关,五脏六腑失调,导致⼈体⽓⾎不⾜、阴阳失衡,从⽽造成⽓滞、⾎瘀、⾷停、痰凝、疳积等,导致肝肾亏虚、⽓⾎不和或⽓滞⾎瘀,从⽽导致发失濡养,⼲枯脱落。

(1)脱发与肾脏的关系“肾藏精,主⽣殖,其华在发”、“发为⾎之余”,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头发为⾎液的产物。

肾藏精,精⽣⾎,说明⾎的⽣成,本源于先天之精,化⽣⾎液以营养⽑发。

⼈的元⽓根源于肾,乃由肾中精⽓所化⽣。

元⽓为⼈体⽣命运化之原动⼒,能激发和促进⽑发的⽣长。

肾阴不⾜不能上滋⼼阴,致使⼼阳独亢,⼼肾不交,头发就会脱落。

肾阳不⾜,会造成脾失运化,供⾎失调,导致⽓⾎不⾜脱发。

⼼失肾阳的协同,则⼼阳不振,没有⼒推动⾎液,导致⽓滞⾎瘀头发失养脱落。

肝失肾阴所养,则肝藏⾎功能受影响,头发会失去⾎濡脱落。

(2)脱发与肺的关系肺主⽑⽪,肺败则⽪⽑先绝。

“肺朝百脉,输精于⽪⽑”(《素问经脉别论》)。

燥邪伤肺,肺失清润,宣发布散失常,不能输布精⾎以濡润⽑发。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一)脱发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脱发有很多种类型,严重的影响美观。

中医对于脱发的治疗,是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来做不同的配方治疗的。

以下三种,就是中医对脱发的辨证论治。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之一、肾虚:治疗以补肾生发为主。

方药组成:制首乌20克,菟丝子20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15克,云苓18克,当归15克,山药30克,丹参18克,黑豆10克。

中成药可用七宝美髯丹。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之二、阴血亏虚型:治疗以益气养血、生发为主,方药:当归15克,白芍18克,熟地20克,制首乌18克,阿胶10克(烊化),天麻9克,菟丝子18克,丹参18克,木瓜9克,羌活5克。

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中成药可用神应养真丹;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之三、脾虚血亏:健脾血亏,治疗以健脾养血生发为主,方药组成:参12克,黄芪18克,炒白术10克,云苓18克,陈皮9克,元肉10克,炒枣仁18克,制首乌18克,桑葚9克,当归15克,炙甘草9克,大枣5枚。

中成药可用归脾丸;
脱发有很多种,我们应该先到医院检查看是什么类型的脱发,对症治疗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脱发的中医望诊方法及辨证施治

脱发的中医望诊方法及辨证施治

脱发的中医望诊方法及辨证施治脱发是指头发脱落过多或稀疏,通常会给人们带来烦恼和困扰。

而中医望诊方法及辨证施治在脱发问题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脱发的中医望诊方法及辨证施治的原理和具体做法。

一、望诊方法中医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面部、舌苔、舌质等表现来判断病情及辨识病证。

在脱发的望诊中,主要包括观察头发、头皮、面部和舌苔等几个方面。

1. 观察头发通过观察头发的生长情况、颜色、质地等来判断脱发的类型和程度。

例如,头发颜色异常、稀疏、断裂等可能与肾虚、血瘀等症状有关。

2. 观察头皮仔细观察头皮的油脂分泌情况、头皮干燥情况以及是否有破损、溃烂等。

头皮油脂分泌过多可能与湿热、内热等症状有关。

3. 观察面部观察面部的气色、色斑、皮肤状况等。

面色暗黄、色斑增多可能与肝郁、气滞等症状有关。

4. 观察舌苔通过观察舌苔的厚薄、颜色、湿润程度等来判断脱发的原因。

如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可能与气血不足、阳虚等症状有关。

二、辨证施治原理中医治疗脱发的核心是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的原理是通过辨别病人体内的脏腑状况和病理变化,选用相应的药物和疗法来实现平衡和调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脱发中医辨证类型及相应施治方法。

1. 肾虚型症状:头发稀疏、干燥、易脱落;两鬓发丝稀疏,发根松动;晚上小便次数增加、色淡等。

治疗:滋养肾精,健脾益气。

可选用补肾壮阳的药物,如肉苁蓉、何首乌等。

2. 湿热型症状:头部多油脂,头皮瘙痒,有异味;脱发伴有红肿、疼痛等症状。

治疗:清热解毒,祛湿通络。

可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白花蛇舌草、黄连等。

3. 气滞型症状:头发颜色暗淡;常有头痛、头晕、胸闷等不适感;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疗: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可选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川芎、当归等。

4. 气血不足型症状:头发稀疏,色素减退;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舌质淡白,无苔。

治疗:益气养血,滋养毛囊。

可选用益气养血的药物,如黄耆、当归等。

综上所述,中医望诊方法及辨证施治是治疗脱发问题的重要手段。

中医对脱发的论述

中医对脱发的论述

中医对脱发的论述中医的理论认为,头发与肝气、肾气、脾气、血液以及胃肠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脱发问题往往会涉及到这些方面的原因。

一、肝气不足在中医观念中,肝主筋,肝气充足时,头发可以得到充分滋养,促进头发的生长和保健。

但当肝气不足时,头发会失去滋养,变得稀疏、干燥易断。

并且还可能引起头皮屑多、发痒等问题。

原因可能有多种,如情绪不稳、生活不规律、饮食太油腻等。

中医调理建议: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按摩头皮、适当锻炼等多种方法来改善肝气不足的问题,从而缓解脱发。

二、肾气不足肾主骨,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认为,头发的生长与肾气有很大关系。

肾气不足容易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进而导致头发早期脱落,变得稀疏。

原因可能涉及到不当的饮食、过度疲劳、过度手淫等问题。

中医调理建议:建议患者选择合适的食物加强肾气的调养,如黑豆、黑芝麻、桂圆、鸡肉、鸭肉等。

此外,适当进行锻炼和按摩头部也可以缓解肾气不足的压力。

三、脾气不足脾主肉,是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重要器官。

如果脾胃功能不好,会导致营养不良,头发自然也无法得到充分滋养。

原因可能涉及到饮食不当、不规律、暴饮暴食等问题。

中医调理建议:饮食规律化、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进行适度的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脾胃功能不佳的问题。

四、血液不足血液对头发生长和保健起着重要作用。

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B等元素,如果缺乏这些元素,头发自然也会因为营养不足而脆弱。

原因可以是贫血、月经过多、产后失血等问题。

中医调理建议:可以通过补充铁质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豆类和鹰嘴豆等,同时多摄入维生素C,帮助人体吸收铁质。

此外,适量运动和按摩头部也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头发的荣养。

总之,中医认为脱发的原因可能具有多方面的性质,而解决脱发问题也需要综合考虑。

通过调整饮食、适当锻炼、按摩头部可以改善身体内部的环境,为头发提供最好的荣养条件,避免秃发和脱发的情况。

中医理论对脱发的解释及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对脱发的解释及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对脱发的解释及治疗方法脱发是指头发过度掉落或稀疏,导致头皮暴露出来。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脱发被归类为“脱风”、“秃顶”等病症,中医认为脱发与人体气血失衡和经络阻滞有关。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探讨脱发的原因、辨证施治及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原因解析中医认为,脱发的原因多与肝肾不足、气血不足、头皮血脉不畅等有关。

以下是常见的原因解析。

1. 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是导致脱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血不足时,毛囊供养不足,导致头发营养不良,易引发脱发。

2. 肝肾亏虚:中医认为肝主筋,肾藏精。

肝肾功能失调可能导致筋脉失养,进而引发脱发。

例如,肾虚导致髓质不足,毛发失去精气养分,自然脱发问题就会发生。

3. 头皮经络阻滞:中医强调头发的生长与头皮经络的畅通密切相关。

经络阻滞不仅影响头皮血液循环,也影响气血在头皮的供养,从而导致脱发。

二、辨证施治方法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脱发病症应采取相应的辨证施治方法。

1. 气血两虚:对于气血两虚引起的脱发,可以采取益气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参茸、黄芪、当归等。

此外,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E和锌的食物也有助于改善气血不足。

2. 肝肾亏虚:治疗肝肾亏虚相关的脱发可以采用滋阴养肝、益肾填精的方法。

中药玄参、女贞子、肉苁蓉等对肝肾亏虚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3. 经络阻滞:针对经络阻滞引起的脱发,可以采取疏通经络的方法。

推拿按摩、艾灸、刮痧等疗法都有助于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和经络畅通,缓解脱发问题。

此外,对于脱发问题,还需要避免外界刺激,如紫外线、化学药物等。

同时,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快、保持饮食均衡等也对脱发问题的改善有积极的意义。

三、常用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脱发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中药有着丰富的草本资源,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配方。

市面上也有一些经过科学验证的中药洗发水、生发油等产品,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中医养生如何帮助调理脱发问题

中医养生如何帮助调理脱发问题

中医养生如何帮助调理脱发问题在现代社会,脱发已经成为了许多人面临的困扰。

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等,都可能导致脱发的发生。

而中医养生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为调理脱发问题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方法。

中医认为,脱发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以及情志等密切相关。

首先,气血不足是导致脱发的常见原因之一。

中医里讲,“发为血之余”,气血充足,头发才能得到滋养而茂密乌黑。

如果气血亏虚,头发就会失去营养,变得干枯、易脱落。

其次,肝肾不足也会影响头发的健康。

肾藏精,肝藏血,肝肾同源,精血互生。

肝肾不足时,精血亏虚,头发无以滋养,从而出现脱发。

此外,情志失调,如长期的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头发失养而脱落。

那么,中医养生是如何通过各种方法来调理脱发问题的呢?饮食调理是中医养生中的重要一环。

在饮食方面,应多食用一些具有补气血、滋肝肾作用的食物。

比如,黑芝麻、黑豆、核桃等黑色食物,中医认为黑色入肾,能补肾益精,有助于头发生长。

红枣、桂圆、枸杞等具有补气血的作用,也可适当多吃。

此外,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维持头发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除了饮食,起居有常也是中医养生所强调的。

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头发的养护至关重要。

夜晚是人体休养生息、恢复气血的时间,长期熬夜会导致气血耗损,影响头发的生长。

因此,应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劳逸结合,让身体有足够的休息和恢复的机会。

情志调节在中医养生调理脱发中也不可忽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

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中医认为,“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不良的情志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头发的营养供应。

中医的按摩和艾灸疗法对于调理脱发也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按摩头部的穴位,如百会穴、风池穴、太阳穴等,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供应。

中药治疗脱发成功的经验之谈

中药治疗脱发成功的经验之谈

中药治疗脱发成功的经验之谈文章标题:探讨中药治疗脱发的成功经验随着社会生活的压力增大,脱发问题逐渐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难题。

在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时,许多人开始关注中药治疗脱发的成功经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药治疗脱发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认识和应对脱发问题的方法。

1. 中药对脱发的认识在探讨中药治疗脱发的成功经验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中药对脱发的认识。

据中医的理论认为,脱发多由肾虚和气血不足所致。

中药治疗脱发的关键是通过调理肾气和滋养气血,以达到生发滋养头发的目的。

2. 中药治疗脱发的有效药材(1)当归:当归被广泛认为是治疗脱发的有效药材,其具有活血调经、养血滋阴的功效,对于脱发主要由气血虚损引起的情况有较好的疗效。

(2)川芎: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头部气血不畅引起的脱发问题。

(3)首乌:首乌在中医药中被认为是滋补肝肾、养血生发的良药,对于肝肾亏虚所致的脱发有一定的疗效。

3. 中药治疗脱发的实践经验在实际应用中,中药治疗脱发需要结合个人的体质和脱发症状进行精准的调理。

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一种或多种中药药材,配合针灸、按摩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饮食调理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经历了中药治疗脱发的过程后,我对中药的疗效和疗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中药治疗脱发不仅仅是简单地使用药材,更重要的是全面调理和调整身体的内在平衡。

而且,中药治疗脱发在治疗过程中并不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更小。

我对中药治疗脱发的成功经验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总结回顾:通过对中药治疗脱发的成功经验进行全面探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药治疗脱发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好的疗效。

在选择中药治疗脱发时,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使用药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药治疗脱发的成功经验,为解决脱发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对脱发的论述

中医对脱发的论述

中医对脱发的论述中医对脱发的论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中医对于脱发的认识中医认为脱发是一种病症,其病机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原因和诱因,例如内在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肝经郁结等。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脱发是机体内外环境、气血营养调节紊乱的结果。

因此,治疗脱发应该从整体调理、平衡气血、通畅经络等方面入手。

二、脱发与中医五脏的关系1. 肾虚:中医认为肾主发育生长和生殖功能,肾虚是导致脱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肾精亏损、气血不足导致发根无力,进而发生脱发。

因此,在中医治疗脱发时,重视滋养肾精,调养肾气是非常重要的。

2. 肝郁: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气郁结会导致气血不畅,进而导致发根得不到充足的滋养。

肝气郁结还会影响头皮血液循环,导致头皮缺血而引发脱发。

因此,中医治疗脱发时,常会调节肝气,疏肝理气,促进血液循环。

三、中医脱发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中医根据脱发病因、病机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首乌藤、当归等,这些药物具有滋补肾精、补血养发的作用。

2. 针灸疗法:中医认为脱发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因此,针灸疗法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来改善脱发。

常用的穴位有百会、风池、足三里等。

针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气血运行,从而改善毛囊的营养状况。

3. 拔罐疗法:中医认为脱发与寒湿痰浊有关,拔罐疗法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排除体内的湿痰。

通过拔罐可以起到温通经络、祛除痰湿的作用,改善毛囊的滋养状况。

4. 中药外用:中医认为,外用中药可以直接作用于头皮,改善头皮的微循环。

常用的中药外用物有人参、乌药、蔓荆子、川芎等。

这些药物可以滋养发根,增加头皮的营养供给,改善脱发。

总之,中医对脱发的论述认为脱发是一种内外环境、气血营养调节紊乱的疾病,治疗脱发应该从整体调理、平衡气血、通畅经络等方面入手。

而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拔罐疗法、中药外用等。

通过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脱发的状况,促进头发的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0327少阳老师黄元御先生临证经验谈①:脱发病案刚才传的这三个图,大家能看到吗?好吧,我想今天先就讲这三个图形,老不画图,画了一上午,还专门去买一个圆规(笑)。

大家晚上好!我今天来就是讲讲我个人吧,这几年知识的学习与工作过程中对黄元御这个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大家可以看第一张图。

图一第一张图,这个图是从《四圣心源》这本书里把他的用药,按照《四圣心源》用药的频繁程度和特点,我以前学习的时候画的这么一张图,如果按照标准的,咱们的河图啊洛书啊,一气周流这个画图呢,应该金和木的位置要对调才对,我这么画是为了方便自己想象啊,假设一个病人在你对面站着,那么他左侧气升,右侧气降,左木右金,是这样的。

在这个金木水火土,这个五行之中,中央是土,常用的药是黄芽汤,是人参、甘草、干姜、茯苓。

在这个最中间用药范围之外,外层一圈是这个,是芍药、黄连,桂枝、丹皮,附子、川椒,杏仁、陈皮;完全是按照《四圣心源》黄芽汤的这么一节这么写出来的,但实际运用上可能,远远要比这个灵活。

再外一圈,每个方面,每一个象限,都有它的一些常用的药。

这些药一共是40味左右,因为有些药在有些地方是有重复的,这40味药就基本上能涵盖到我们常见病里面的,这个使用频率的话,能涵盖到百分之十,这个可以做到的。

这个说到用药呢,应该是具体每一味药的,去寻找它的最标准的,它的作用,我们还是应该以《神农本草经》啊,以及后来的《明医别录》这些个专门研究本经为主的书,去看这些,以《神农本草经》为主。

咱们今天主要讲的黄氏理论,所以啊,按照黄元御《四圣心源》里的用法以及呢,他的书里面的《长沙药解》、《玉揪药解》是这么给它做这么些规划的,这些药的分类是这样的,但是呢,历朝历代以来,各家各派,往往每个人到了一定的程度,都有自己对药的理解啊、运用啊,并不限于这个图形,我拿这个图形呢,方便自己学习,这是最主要的。

我觉得图一就是这样的,具体每味药的作用,大家可以去看书就成了。

然后拿出一个《四圣心源》里面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想讲什么的时候,一翻书,正好就看到了它这个病,精遗这方面的病,这是图二,《四圣心源》对精遗的辨证、治疗还有它的图解,是这样的:图二我左边这个小图,是病因、病机、病理辩证的分析;右边这个图,是立法、方药和治疗。

先看左边这个图,按照《四圣心源》里面的分析,精遗第一层的因素就是肝脾之不升,为什么肝脾之不升呢?这就涉及到第二层的辨证,就是肾寒脾湿、木郁风动。

那么这个,再具体的分析就是,根据图形分析,把这个病呢,分析出,一共是四条具体因素,第一条是水寒失藏,这个,我在这个肾水下画一个三角,表示冰冻的意思,水寒失藏。

第二因素就是土湿,中间这块,有点像天气预报。

第三条是木郁疏泄和第四条木郁风动,这都是木气里的变动,“木曰曲直”,木气让它直、调达,这是正确的,是一个生理现象;那么一旦不能让它直——也就是说“曲”,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木气的变化,就是一种病理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从临床上看,表现比较多的就是下陷,所谓的木郁疏泄,这是它木气升不上去的表现,另外一种,就是因为它下面的生气不足,上面就表现出来的,它往火气方面化,变化去转化的力量不足,它就会出现风动的现象。

很多虚性高血压,因素就在这儿。

当然还有第三点,就这一点来说还有第三个表现,就是木郁生热,这也很多。

涉及到这个病,似乎书上没有分析这一点,所以呢,今天只按照书分析,目前只分析两点——一个是木郁疏泄、一个是木郁风动。

那么这个精遗的病,辩证就是一共就四个点,基本上涵盖了这个精遗的常见的本身的一种范围之内的病因病机,那么要如果具体到每个病人比这要复杂得多,它还有别的方面的变化,这就不说了。

接着看右边这个小图,是这个精遗这病的治疗方药的示意图,针对前面四个原因,四个因素,一个一个来给拆,中央土湿这里,那么土湿就要泻湿培土。

木气第四条,既然它木郁风动,我们就对应用疏风的方法,那么就用桂枝、芍药结合在一起,同时它这个疏,促使这个木气升起来,这样也会针对第三条在起作用。

第一条水寒失藏,可以针对使用附子、砂仁这些暖水行郁的药,它在暖水行郁的基础上,能够促进木气升发,缓解木气的疏泄。

然后针对这个第一条和第三条,精的失藏、精的疏泄,这里要用运用龙骨、牡蛎这两味药,藏精敛神。

龙骨、牡蛎可谓是这个方子里的点睛之笔,这个玉池汤的组成就是这样,而具体到药的本身,具体到每一味的特点,不是这么简单的,会更复杂一些,更深奥些,这要在临床学习中去摸索体会。

大家看第三个图,这个就是前一段时间在网站的《四圣心源》版面我帖过的一个医案,通过这个医案,给大家讲讲脱发的治疗。

脱发的治疗在《四圣心源》里面,这本书里面,正好第155页,单印本,第155页里面须发这一篇,这一篇里面它用的是桂枝柏叶汤。

我治疗时候呢,用的这个汤的名字呢,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了,就是随症治疗。

好,现在我给大家分析一下脱发这种情况,现在这个脱发的人很多,内内外外的因素也很多,那么,外部的因素不谈,就谈内部因素,内部最简单的因素。

这个病例呢,这个病人是25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身体很简单,没有什么复杂之处,所以在这里引用这个医案,用来讲课,思路会比较清晰。

而且呢,我发现他这个,如果从辩证上说,正好与刚才讲那个精遗的辨证很相似,第一层病因,肝脾之不升,最终导致脱发,发不生,头发不能生长出来,往下脱落,肝脾之不升。

那么,在具体一点,看他的第二部,更深层因素,肾寒脾湿,木郁风动。

似乎看起来,这个脱发跟刚才的精遗,病因病理都是一样的,但这只是表面上这两句的表达是一样,再具体的分析,还不是很一样。

我具体分析了一下,我把他这个病,这个病例的辩证,最细致的话一共分成了六条:第一条是水寒精不足,肾虚。

第二条是土湿,脾胃不足,导致化阴不足,头发生长来源不够。

第三条是木郁风动而导致脱发,因为这个,发为血之源,那么它的头发营养是肝血的一种给予。

肝血从哪里来,从脾胃这里来。

发为肾之精华,那么它也集中表现出一个人的肾精、肾气这方面的衰旺。

如果一个人肝脾,木气升发这方面,木气升发不够完善,那么如果木气不够充足,有可能出现扰动,可以用“风动”这个词,风动导致脱发。

第四条,是木郁不达,营血亏虚。

第五条,木郁而痰瘀内阻。

第三条和第四条在黄氏理论里面,在没完没了地说,很容易理解了,上一个病例,解释了一部分,不说了。

那么,第五条木郁而痰瘀内阻,这个是我比较强调的一点,现代人的体质很复杂,内因外因都很复杂,所以体内有郁滞不通的地方,往往呢,内科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病人里面,这方面要考虑的话,起码得有百分之八九十,要考虑这一点,就是不通这一点,你要让它顺通、通畅。

有这么一句话吧,温阳不如通阳,通阳而不如化气。

温阳的目的是要让阳气畅通,怎么让让阳气通畅呢?有时候你必然要考虑化解不通畅的地方,不通畅的地方有两类,一类是痰,一类就是瘀。

这是第五。

第六条,就是金气的不收藏。

这个病例应该是,我记得,第一周用药基本上就是缓解脱发。

到第二周,就不脱了,而且他觉得头发根发硬了,也就是说开始生长了。

第三周呢,又更好一些,应该是三四周的样子,后来他就不治了,应该是脱发本身已经问题了,就是以后生长的问题了。

这个处方呢是这样的:丹皮15克,白芍20,生地20,当归10,党参30,白术20,茯苓20,首乌15,侧柏20,龙骨、牡蛎各30,这个方子,应该是第一次处方。

因为后来他这个,几次治疗之后,肝郁风动这方面基本化解去了,产生的郁热没有这么强了,就是应该是生地少了,丹皮减下去了,我记得,我也没有记,大致印象是这样的。

好,下面说他的治疗,就是右边这个小图,白术、党参、茯苓这三味药一起结合用起来,用于培土泻湿,在《四圣心源》这本书里,黄元御对白术的运用很少,而且在他的药解里面认为白术这个味比较滋腻、阴涩吧,可能这是他的理解。

但是我平时用,往往经常用,而且用的量还很大。

特别是白术这味药,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首先它得是一个正品药,往往除了它的甜扑扑的泻湿的作用,还有一种生生不息的作用,有时并不显得壅滞啊,不好消化啊,我没有发现这个特点,这是我的体会。

白术正品呢,用药就得用一种,表面比较发黄的,又疏松的那种,疏松的部位很多,大大小小的那个眼状的东西,表面黄的,本身有润肠通便这个作用。

这是白术,这是中央的土。

那么,这个木方面呢,当归,用它来疏木养血,充营血;丹皮、白芍、生地,作用是疏木清风,是针对第三条;下面首乌、生地、丹皮,这三个又组合在一起,可以达到一种疏木、破瘀、生血这个作用。

特别是生地,填骨髓、生精的作用,本身又能活血痹,本身又能,我记得这个小邝同志呢,他开始的时候,他这个他说,他小便比较偏黄,我看他舌脉呢,是关脉滑,舌头比较胖,苔厚,舌尖发红,也就是这种情况,他是,为什么有这个情况呢,说明他这个,肝气方面有郁滞,有郁滞的同时又有郁热,不通则痛,不通则热,这就是我刚才强调的第五条,木郁痰瘀内阻导致的。

所以,开始治疗的时候,这是第一次处方,没有用桂枝,没敢用,只用当归,因为当归相对来说偏润一点,第二次,我记得以后就用桂枝了。

然后呢,这个同时配合首乌啊、丹皮、芍药、生地,这些是凉血,不是啊,首乌不算,主要是生地、丹皮、芍药,这三点主要是凉血而通血、破瘀、祛痰,应该是去瘀的同时祛痰。

像这个文章里写的那样:生地的作用可以逐血痹,填骨髓,作汤除寒热积聚。

发热就是热聚了。

最后,龙骨、牡蛎,用来藏精敛神,我上次在文章里写得:龙骨、牡蛎两药,性味皆平,可大致归在心火与肾水这两方面,能够引火归水,平阴秘阳,连贯一气周流。

换个角度来讲,这两味药自然具有水精之气。

龙骨是久埋在地下而成,牡蛎是海中生成,二者荡除水湿痰瘀的力量既安全又有效,还便宜点。

另外还有一点,是这个在金气方面一定要注意,他既然在脱发,脱发呢一个是,来的方面不足,生长的这种坚固性方面不足,金气不能收降,不能收,《内经》讲金从革,它既然现在不能从降,就往上逆的趋势,所以呢,这方面我用了一个侧柏叶,来清金固脱。

基本上这个病例就是这样用的,至于叫什么汤呢,可以叫疏木清金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