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税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税率-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税率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税率人教新课标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这一节课的主题是税率。
下面我将按照要求,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包括第四章第二节“税率”的相关知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具体包括:1.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产生的消费税,引入税率的概念。
2. 讲解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黑板上展示税率的概念,并用粉笔写出计算公式。
通过讲解示例,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计算税率。
3.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与税率相关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税率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进行讲解。
通过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问题,向大家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6.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六、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买了一辆自行车,价格为800元,税率是5%,求小明需要支付的税款是多少?答案:小明需要支付的税款是40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2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27-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的方法。
- 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缴税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税率相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培养学生正确的税收观念,理解税收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1. 税率的定义:- 税率是指税收占商品价格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 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 含税价格 = 不含税价格× (1 税率)- 不含税价格 = 含税价格÷ (1 税率)3. 实际应用:- 购物时计算含税价格。
- 计算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教学步骤1. 导入:- 通过一个购物的小故事,引入税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 详细讲解税率的定义,以及如何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
-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 分组练习,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购物、缴税等。
- 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税率的重要性。
- 强调税收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正确税收观念。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税率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 通过作业,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的方法。
3. 小组讨论:-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1. 教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具:- 黑板、粉笔、计算器。
3. 课外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税收的课外书籍,深入了解税收对社会的作用。
教学建议1. 注重实际应用:- 在教学中,注重将税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税率。
六年级人教数学下册第5课【税率】图文讲解+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人教数学下册第5课【税率】图文讲解+同步练习(含答案)电子课本▼▼▼▼知识点(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参考答案第10页做一做图文解读▼▼▼▼课堂练习同步练习11.某商场参加财物保险,保险金额为5000万元,保险费率是0.8%,由于事故,商场损失物品价值达到76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650万元,这样商场实际损失了多少万元?商场所交保险费金额:5000×0.8%=40(万元)实际损失:760+40-650=150(万元)答:这样商场实际损失了150万元。
2.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吴叔叔十月份应缴纳此项税款445元,吴叔叔十月份的税前工资是多少元?1500×3%=45(元) (4500-1500)×10%=300(元)(445-45-300)÷20%=500(元) 4500+500=5000(元)3500+5000=8500(元)答:吴叔叔十月份的税前工资是8500元。
同步练习21.填空。
(1)缴纳的税款叫做(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 )。
(2)红星小学投保“师生平安保险”,保险金额每人80000元。
按每年保险费率0.05%计算,每年每人应付保险费( )元。
2.某商场上半年的营业额是300万元,如果按照应纳税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这个商场上半年应该缴纳的增值税税多少万元?3体育彩票兑奖时规定,超过一万元的奖金要按获奖额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王叔叔幸运地中了500万元的巨奖,他应缴纳的税款是多少万元?答案提示:1.(1)应纳税额税率(2)402. 300×3%=9(万元)3. 500×20%=100(万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ppt

培养纳税意识,从我做起
外出就餐,买东 西时要发票,可
以促进纳税
我们可以去调查生 活中要纳哪些税
可以向周 围的人宣
传
⑴税率是永远不变的。(×) ⑵各种收入与应纳税额的比率叫税率。(×) ⑶纳税只有我国才有,其它国家没有。(×)
⑷营业额是300万元的饭店,如果按营业额的5%
缴纳营业税,那么纳税额应是15万元。(√)
税率 各应种纳收税入额100%
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应纳税额 各种收入 税率
说一说下面的每条信息中应纳税额、各种收入和税率分别 是多少?并说出每个税率的含义。
1、QQ文具店2012年全年的销售额是44万 元,按销售额的5%缴纳营业税2.2万元。
2、七天假日酒店2013年上半年营业额是 840万元,按营业额的4%向国家缴纳营业税 33.6万元。
30万元 ——营业额(各种收入) 5% ——营业税的税率
根据:应纳税额 各种收入 税率
30×5% = 30×0.05 = 1.5 (万元)
答: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1.5万元。
1、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 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 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5000-3500)×3%=45(元) 答: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5元。
2、李老师为某杂志社审稿,审稿费为300 元,为此她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 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根据:应纳税额 各种收入 税率
300×3% = 300×0.03 = 9 (元) 答: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9元。
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
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 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8-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8-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如何计算各种商品的税率。
- 学会使用税率进行简单的商品价格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税率进行实际计算的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讨论,探索税率的计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税收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税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税率是指商品价格的一定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 计算方法:税率 = (税额 / 商品价格)× 100%。
2. 不同商品的税率:- 介绍不同商品的税率,如食品、衣物、电子产品等。
- 分析不同税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3. 应用税率进行计算:- 如何根据税率计算商品的实际价格。
- 如何根据商品价格计算应缴纳的税额。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税率?税率是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2. 讲解税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详细解释税率的定义,通过实例演示税率的计算方法。
3. 介绍不同商品的税率:- 介绍不同商品的税率,让学生了解不同商品的税收情况。
4. 实际操作:- 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计算不同商品的税额和实际价格。
- 引导学生思考税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5. 总结与反思:-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鼓励学生思考税收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2. 实际操作能力:-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计算税额和实际价格的能力。
3. 思考与讨论:-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具:计算器、商品价格标签等。
3. 参考资料:税收相关资料、商品价格信息等。
教学建议1. 注重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税率的计算和应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可以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税收的用途,充分体会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分析、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税种,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教学中,在完成各种应纳税额的习题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纳税的资料教学过程:⊙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家乡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1)看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感受家乡的变化)(2)讨论:用于改造家乡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2.导入新课。
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
(板书课题:税率)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1.仔细阅读教材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税率 利率应用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税率利率应用题税率和利率是现代社会中经济活动中常用的概念,也是数学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
在六年级下册数学中,第二单元就是关于税率和利率的应用题。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税率和利率应用题。
1. 税率应用题
小明在商场买了一件衣服,原价是100元,打5折后,再加上8%的税,最终需要支付多少钱?
解:打5折后,价格为100×0.5=50元。
再加上税,价格为50×1.08=54元。
所以小明需要支付54元。
2. 利率应用题
小华存款1000元,年利率为4%,存放2年后,他会得到多少钱?
解:小华存放2年后,利息为1000×4%×2=80元。
所以他会得到1080元。
3. 综合应用题
小张买了一辆车,原价为10万元,他先支付了20%的首付款,剩余部分分3年均匀分期支付,每年利率为5%,那么每年需要支付多少钱?
解:小张支付了2万元的首付款,剩余部分为8万元。
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为8万元×5%=4000元。
所以每年需要支付的总金额为(8万元÷3)+(4000元×1)=2933.33元。
通过上面的例题,大家可以发现税率和利率的应用是非常实用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用到。
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
相信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税率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税率教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税率一、教学内容1. 理解税率的概念,知道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
2. 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
2. 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产生的消费税,引入税率的概念。
2. 讲解税率:解释税率的概念,讲解计算税率的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解释如何运用税率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解决问题的方法。
7. 板书设计:通过板书,将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直观展示。
8. 作业设计: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税率 = 应纳税额÷ 征税对象七、作业设计1. 计算税率:假设一件商品的价格为2000元,税率是5%,求这件商品的应纳税额。
答案:应纳税额= 2000 × 5% = 100元2. 应用税率:假设一个人的月收入为5000元,税率是20%,求这个人的应纳税额。
答案:应纳税额= 5000 × 20% = 1000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想进行一些补充和说明。
关于生活实例的引入,我选择了一个购物时产生的消费税的情景。
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购物清单,其中包括了一件商品的价格和税率。
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到,税率是我们在购物时需要支付的一种额外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