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技术发展历史回顾与发展状况
页岩气压裂技术发展的回顾

3,压裂材料和方法的选择 压裂材料和方法的选择 年期间,德州有 从1980s,-2009年期间 德州有 - 年期间 德州有8000口 口 Barnett页岩井滑溜水压裂获得具大成功,被 页岩井滑溜水压裂获得具大成功, 页岩井滑溜水压裂获得具大成功 认为是主体方法和材料的重大突破 其储层特点是 a,页岩具有成千个微裂缝和迭片结构 页岩具有成千个微裂缝和迭片结构 b,大体积的水压裂液增大了缝接触面积 水与 大体积的水压裂液增大了缝接触面积;水与 大体积的水压裂液增大了缝接触面积 岩石不反应 c,砂比低于 砂比低于240~360kg/m3,对塑性页岩是可 砂比低于 对塑性页岩是可 以的 d,测得水的目前视损害对大多数页岩气不是 测得水的目前视损害对大多数页岩气不是 很突出;含粘土少 很突出 含粘土少
其工艺要做到 a,最关心之一,支撑剂能传递到难井底远距难 最关心之一, 最关心之一 并置放入细小的次生裂缝 b,产生的窄裂缝,其支撑剂传递形成了小砂丘, 产生的窄裂缝,其支撑剂传递形成了小砂丘, 产生的窄裂缝 并不随压力下降其缝闭合和失去宽度 c,支撑剂在水力压裂时是垂直覆盖,这是关键 支撑剂在水力压裂时是垂直覆盖, 支撑剂在水力压裂时是垂直覆盖 之一,形成有效宽﹑ 之一,形成有效宽﹑高﹑长 ,增大了体积 增大了体积
一般单级的液量为 一般单级的砂量为
1300~2400m3/级 ~ 级 36~140t/级 ~ 级
在页岩压裂中液量比砂量的地位重要得多. 在页岩压裂中液量比砂量的地位重要得多
同时压裂与有序压裂
最有名的同时压裂是EOG在Barnett页岩 在 最有名的同时压裂是 页岩 进行的5口井用 套装备, 口井用5套装备 进行的 口井用 套装备,同时进行压裂 .五口井 五口井 的井距为114m,压前 ×104m3/日,压后产量增 的井距为 ,压前96× 日 压后产量增 加一倍, 也达到54%, 加一倍,EUR也达到 %,同时压裂的要求其井 也达到 %,同时压裂的要求其井 距必须是小于450m,主要是改变应力方向而达到 距必须是小于 , 改变压裂裂缝方向 有序压裂(称交替或拉链压裂) 有序压裂(称交替或拉链压裂)是在近井 距平行的井进行,一口井压裂, 距平行的井进行,一口井压裂,另一口井观察但 不能排液, 不能排液,再返过来交替进行
最新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料

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长城钻探工程技术公司)在近年油气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比例上升速度在逐年加大。
低渗透油气藏渗透率、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绝大多数油气井必须实施压裂增产措施后方见产能,压裂增产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1、压裂技术发展历程自1947年美国Kansas的Houghton油田成功进行世界第一口井压裂试验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压裂技术从工艺、压裂材料到压裂设备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及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
压裂从开始的单井小型压裂发展到目前的区块体积压裂,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1)1947年-1970年:单井小型压裂。
压裂设备大多为水泥车,压裂施工规模比较小,压裂以解除近井周围污染为主,在玉门等油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970年-1990年:中型压裂。
通过引进千型压裂车组,压裂施工规模得到提高,形成长缝增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层的导流能力,这期间压裂技术推动了大港等油田的开发。
(3)1990年-1999年:整体压裂。
压裂技术开始以油藏整体为单元,在低渗透油气藏形成了整体压裂技术,支撑剂和压裂液得到规模化应用,大幅度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整体压裂技术在长庆等油田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1999年-2005年:开发压裂。
考虑井距、井排与裂缝长度的关系,形成最优开发井网,从油藏系统出发,应用开发压裂技术进一步提高区块整体改造体积,在大庆、长庆等油田开始推广应用。
(5)2005年-今:广义的体积压裂。
从过去的限流法压裂到现在的直井细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增大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果。
2、压裂技术发展现状经过五个阶段的发展,压裂技术日趋完善,形成了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和压裂井动态预测模型,研制出环保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和低密度支撑剂体系,配备高性能、大功率的压裂车组,使压裂技术成为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压裂调研报告

压裂调研报告压裂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压裂技术作为非常规气田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在开采非常规能源资源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压裂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非常规气田开发工作。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专利文献以及互联网上的资料,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压裂技术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 压裂技术的定义与基本原理: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或气体进入油气藏使岩石破裂,从而增加油气流动性的方法。
压裂作业主要包括注入液体、施加压力和减压卸载三个阶段。
2. 压裂技术的发展历程:压裂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气田的开发热潮,压裂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3. 压裂技术的分类:根据施工方式的不同,压裂技术可以分为液压压裂、气压压裂、弹性波压裂等多种类型。
其中,液压压裂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4. 压裂液的组成与性能:压裂液是压裂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成分包括基质液、颗粒物、添加剂等。
合适的压裂液组成可以有效地提高压裂效果。
5. 压裂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压裂技术在提高油气产能、增加开采效率、延长油田生命周期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存在着高成本、环境影响等问题。
6. 压裂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非常规气田的开发进一步深入,压裂技术将向着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同时,新兴技术如微观压裂、水力突破等也将成为压裂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调研结论通过对压裂技术的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压裂技术是开采非常规能源资源的关键技术,对提高油气产量和增加开采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压裂技术的发展历程丰富而成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液压压裂技术。
3. 压裂技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和成本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石油压裂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石油压裂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石油压裂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引言石油压裂是一种提高油井产能和提取石油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压裂行业也逐渐兴起,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本报告将对石油压裂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 1. 石油压裂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石油压裂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开发出来的,当时主要用于增加油井产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石油压裂技术在短时间内能够释放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因此成为了石油产业的重要工具。
石油压裂技术在陆上和海上油气田开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陆上油气田中,通过注入高压液体和人造颗粒物,将岩石层中的裂缝扩大,从而增加油气的产出。
在海上油气田中,石油压裂技术可以帮助开发者更有效地提取海底储藏的油气资源。
## 2. 石油压裂行业的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球石油压裂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石油压裂市场在近几年内年均增长率超过10%。
此外,亚洲地区对石油压裂技术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成为全球石油压裂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
(2)技术创新与进步石油压裂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间不断创新与进步。
新型压裂液和颗粒物的引入,使得压裂效果大幅提高。
此外,3D地震勘探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的突破,为石油压裂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3)环保压力与可持续发展石油压裂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保压力。
压裂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和大量水资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如何在保证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成为石油压裂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 3. 石油压裂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技术升级与集约化石油压裂技术将继续推动技术升级和集约化发展。
新一代压裂液的研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石油开采效率。
同时,对压裂操作的优化和智能化监控将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2)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石油压裂行业将加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力度。
压裂工艺ppt

05
02
详细描述
某水电站采用压裂工艺成功增加了发电量, 通过优化水轮机叶片形状和运行参数,提高 了水能利用率和发电效率。
04
详细描述
采用压裂工艺可以降低水电站运营成本,通 过降低维修和能源消耗费用,提高了运营效 益。
06
详细描述
压裂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能利用率,通过 优化水轮机叶片形状和运行参数,增加了水 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压裂工艺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压裂工艺概述 • 压裂工艺流程 • 压裂工艺应用范围 • 压裂工艺优势与挑战 • 压裂工艺发展趋势与展望 • 案例分析
01
压裂工艺概述
压裂工艺定义
压裂工艺是一种将石油或天然气开采到地面的技术,通过向 地下施加高压,使地下岩石破裂并形成裂缝,从而增加地下 石油或天然气的流动性,提高石油或天然气的开采效率。
压裂工艺挑战
高成本和技术要求
压裂工艺需要高昂的成本和技术支 持,包括压裂车、高压管汇、支撑 剂等设备和材料。
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压裂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和废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 害。
地质条件限制
压裂工艺受地质条件限制,如地层 厚度、岩石类型和裂缝发育程度等 。
操作风险
压裂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 ,如井喷、设备故障等,需要严格 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天然气储存与运输案例
总结词
增加储气量
详细描述
某天然气储存设施采用压裂工艺成功增加了储气量,通过 优化储层改造方案和注气技术,提高了储气库的储气效率 和注气速度。
总结词
降低运输成本
详细描述
采用压裂工艺可以降低天然气运输成本,通过降低管道建 设和维护费用,提高了管道运输效率。
水力压裂技术

水力压裂水力压裂:: 一项一项经久不衰的技术经久不衰的技术经久不衰的技术自从Stanolind 石油公司于1949年首次采用水力压裂技术以来,到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压裂施工作业量将近有250万次。
目前大约百分之六十新钻的井都要经过压裂改造。
压裂增产改造不但增加油井产量,而且由于这项技术使得以前没有经济开采价值的储量被开采了出来(仅美国自1949年以来就约有90亿桶的石油和超过700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因压裂改造而额外被开采出来)。
另外,通过促进生产,油气储量的静现值也提高了。
压裂技术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纽约、肯塔基州和西弗吉尼亚州,人们使用液态的硝化甘油压浅层的、坚硬地层的油井。
目的是使含油的地层破裂,增加初始产量和最终的采收率。
虽然使用具有爆炸性的硝化甘油进行压裂是危险并且很多时候是违法的,但操作后效果显著。
因此这种操作原理很快就被应用到了注水井和气井。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开始尝试向地层注入非爆炸性的流体(酸)用以压裂改造。
在酸化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压力从逢中分离出来”现象。
这是由于酸的蚀刻会在地层生成不能完全闭合的裂缝,进而形成一条从地层到井的流动通道,从而大大提高了产量。
这种“压力从逢中分离出来”的现象不但在酸化的施工现场,在注水和注水泥固井的作业中也有发生。
但人们就酸化、注水和注水泥固井的作业中形成地层破裂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理解,直到Farris 石油公司(后来的Amoco 石油)针对观察井产量与改造压力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此次研究,Farris 石油萌生出了通过水力压裂地层从而实现油气井增产的设想。
第一次实验性的水力压裂改造作业由Stanolind 石油于1947年在堪萨斯州的Hugoton 气田完成(图1)。
首先注入注入1000加仑的粘稠的环烷酸和凝稠的汽油,随后是破胶剂,用以改造地下2400英尺的石灰岩产气层。
虽然当时那口作业井的产量并没有因此得到较大的改善,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压裂装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压裂装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压裂装备制造技术不断进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压裂工艺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近几年,压裂装备的功率越来越大,压力和排量也越来越高,这对连续工作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油价持续走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油田采出量及开采成本上升问题日益突出,且矛盾尖锐,压裂效果不好造成设备闲置,压裂装置存在安全隐患,出现故障时会对作业环境产生污染、浪费资源的现象发生,甚至导致设备损坏。
因此,在石油勘探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压裂装备制造技术和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已经在研究和开发压裂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受到各种的约束条件,高精尖复合材料被大量使用在高端精密加工领域中而代替原有装备来完成复杂零件的加工,这就使得我国迫切需要研究压裂装备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
文章对压裂装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压裂装备;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一、引言压裂装备最早是从美国发展的,1947年,美国进行了第一次的水里压裂实验,经过压裂装备的不断改良与发展,水力压裂成为了提高油气井采收率的重要措施。
裂压的核心基础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随着生产发展对压裂装置的要求,需要的压裂液量大、压力高,压裂设备连续作业长。
随着压裂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压裂装备不断的更新发展,压裂装备主要包括压裂泵注设备、混砂设备、压裂料存储设备和压裂管汇等。
在进行压裂施工的时候,压裂液支撑剂等材料会按照一定的配比比例均匀的进行搅拌,然后再由往复式泵注入设备加压,经压裂管汇、井口进入井筒。
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由于压裂装备的发展历史较短,国内生产和使用规模相对单一,所以在装备设计、制造以及应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国内生产使用规模较小,压裂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对压裂装备制造方面研究较少,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和科技水平逐渐提升,我们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注重产品性能优化与新工艺开发以达到节能环保目的以及在压裂装备生产过程中对压裂技术发展方向,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竞争力[1]。
酸化压裂_历史、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

另一方面,在具有高闭合压力的深部储层中, 支撑剂能产生比酸蚀裂缝闭合以后导流能力更好的 裂缝,但这取决于储层与酸接触后的反应情况,在 浅部松软的碳酸盐岩储层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样会出现这种情况。 加砂压裂会造出更长的有效酸蚀裂缝长度,因为处 理液(压裂液)的性质,尤其是滤失性,在反应时 不会发生改变。地层的岩石力学参数和岩石与不同 种类的酸和液体体系接触后的参数变化,尽可能在 改造作业前进行评价。
遗憾的是,尽管发展很快,但是我们仍然不能 真正精确模拟和预测一次酸压作业的最终结果,而 液体滤失是最难预测的,因此与采用非反应性液体 体系的水力压裂相比,酸化压裂缺乏更高程度的可 预测性。对储层情况的了解可以为我们选择增产处 理工艺的类型和施工规模提供指导。
碳酸盐岩储层实施加砂压裂的有利因素如下: ◇酸(盐酸)的溶解度很低(小于65%~ 70%); ◇碳酸盐岩储层是相对均质的(如纯石灰岩); ◇酸反应速率低(如低温度下的白云岩,温度 小于65℃); ◇地层渗透率非常低,这就要求更长的裂缝长度; ◇岩石与酸接触后在闭合应力作用下会变软或 发生较大的蠕变——导致酸蚀裂缝的导流能力很难 保持; ◇岩石具有很高的闭合压力——导致酸蚀裂缝 导流能力不能持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压裂技术发展历史的回顾(续)
• 国内压裂技术水平总体上——
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并有重要的创新
• 压裂技术发展与改变传统的技术概念
▲ 压裂从单井增产措施发展成为油藏管理手段 ▲ 创新的工艺技术应用于低渗边际油气藏开发,可取得低成本、高效开发的 结果,工艺技术上的组合研究与发展 —— 油藏工程、钻完井技术、压裂技 术(井下工具、工作液、施工方法)等的组合应用研究 ▲ 在压裂造缝与裂缝导流能力机理的试验研究上的新概念 ——重复压裂、水 压裂、多裂缝压裂、水平井无水泥固结完井的水力喷射分段压裂等
《Low Permeability Program》计划
《MWX》, 《M-Site》,《 SFE》, 《AST》等计划 《西部致密气砂层研究计划》
•《Low Permeability Program》计划实施
• 目标:通过技术发展,从低渗气层中实现增加产量与储量,
保证在未来对天然气的足够的供给
• 重点是发展技术,集中于: ▲ 成象技术与诊断技术→ 探测与表征低渗层 天然裂缝网状系统 ▲ 生产技术的验证性试验→取得试验区结论, 有助于动用未开发与未充分开发低渗储量
多、薄低渗层——连续油管分层压裂工艺技术 (续)
▲ 实施范围与设计应用考虑:举例如下 ◆ VES压裂液 +支撑剂+连续油管+封隔器 ◆ 多、薄层井分压改造 ◆ 小直径井的分压改造 ◆ 压裂液低伤害性能 ◆ 优化砂液比设计:满足所需的导流能力 ◆ 低摩阻:一般约1/3水基冻胶压裂液的摩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薄低渗层——连续油管分层压裂工艺技术 (续)
• 技术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压裂方法与模型
《AST》(《 Advanced Stimulation Technology Deployment Program 》) 计划实施提出:先进压裂技术实施研究结果,对传统的压裂方法与模型 提出了挑战 ▲ 实际净压力高于常规理论与实验室实验预测净压力 ▲ 压裂液作用 ▲ 质量控制
0.8
150*150
0.6 0.4 0.2 0 0 50 100 150 ë ì ¤ °²³ (m) Í ² Í ¾ Í Ï ² ³ ³ ¶ Ó ²³ Ö ¼ µ ¹ Ï £ K=0.1£ ¼ » ¬ ® ø Â É ö Ì È ë ì ¤® ä Ä Ø µ ¨ © 200 250 300
300*150 300*300 600*150
• 非常规油气储量应用需发展的相应技术
• <美>专家提出应进行的专项研究与发展的技术 ----特殊的地层--评估方法 ----特殊的油气藏--工程方法 ----特殊的完井方法 ----大型水力压裂实施 ----蒸汽注入 ----水平井与多分支井 ----先进的钻井方法 • 低孔低渗层测井技术 • 改进对含天然裂缝、多层、渗透率
时间 1980’s初期 1990’s初期 1990’s中后期
阶段 Ⅰ Ⅱ Ⅲ
12 2.56 1~3 12.4 1.89 0.5
基本单元分析:不同的“缝长与井网单元”组合,压后采出程度的差别, 抽稀井网密度可用有足够的缝长来补偿采出程度的减少
1
É ö Ì È à Ô È Ï Ê ¨ © ² ³ ³ ¶ Ï ¶ ±½ Â £ %£
• 重复压裂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 注水井注水反应特性与增注研究 • 低渗层水压裂(Waterfracs )技术应用与效果 • 水平井非固结完井与压裂工艺技术
多、薄低渗层——连续油管分层压裂工艺技术
• 概况 • 连续油管压裂设计原则与方法 • 应用实例
多、薄低渗层——连续油管分层压裂工艺技术 (续)
以及储层含天然裂缝 • 储层介质类型:双孔介质 • 压裂:多裂缝形态 • 陆相沉积——透镜体 • 多种压裂工艺研究 《Low Permeability Program》计划 《MWX》, 《M-Site》,《 SFE》, 《AST》等计划
• 对国内压裂技术发展历史回顾
2000.~2004.低渗气砂层压裂、泡沫压 裂、复杂岩性低渗油层酸压裂、碳酸盐 岩低渗油层压裂/酸压裂、火山岩低渗 气层压裂 •油藏工程 •压裂力学 •酸岩反应动 力学 •压裂酸化材 料开发 •压裂酸化工 具、设备 1990’s低渗砂岩油藏整体压裂、开 发压裂、重复压裂、致密超深气层 压裂、煤层气压裂: 1970’s~1980’s水平裂缝砂岩油层多层 分压、’低渗砂岩油层深穿透压裂改造’ 1955.~1960’s解堵性压裂处理 1955.玉门油田第一次压裂
压裂技术发展历史回顾与近期低渗层压裂
国外工艺技术发展状况
2005. 5.
压裂技术发展历史回顾与近期低渗层压裂 国外工艺技术发展状况
• 非常规油气储量应用与发展相应技术的重要性 • 对压裂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 近期低渗层压裂国外工艺技术发展状况 • 认识与结论
非常规油气储量应用
与发展相应技术的重要性
•应用3D地震与地质力 学模型,研究天然裂 缝网状系统
•现场与井筒观测裂缝
•遥感与非地震地球物 理方法 •理论与建模研究
▲ 技术的商业化
• 在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上,水力压裂发展为大型 水力压裂技术(MHF)应用典型实例
产量 (m3/d)
120000
大型水力压裂技术 (MHF)要求
1 2 3 4 1890 m3 1134 m3 680 m3 162 m3 255 m3 153 m3 92 m3 15 m3 1058 m 661 m 450 m 132 m
• 连续油管压裂设计原则 ▲ 设计时应考虑的 2个独立目标: 1)优化压裂所需的排量与支撑剂浓度 2)由于地面压力的限制应对参数设计必须的限制 ▲ 在方法上不同于常规压裂设计与实施的考虑 1)实施的安全性成为更重要的考虑 2)连续油管压裂,额定压力不超过10,000psi(应用高钢级别时) 3)压裂液应优先选择粘弹性液体系统(VES ): —— 低摩阻→ 1/3常规聚合物摩阻 —— 低伤害性能→允许在低砂液比时仍可获得所需的导流能力 —— 提高排液性能 4)应用考虑VES 压裂液+足够强度的支撑剂进行连续油管压裂
▲ 稠油
• 呈三角形分布的油气资源 • 非常规油气储量应用需发展的相应技术 • 低渗可采储量有效动用与压裂技术发展
• 三角形分布的油气资源
Masters, J.A. :“Deep Basin Gas Trap,Western Canada,”AAPG Bulletin (1979) 63, No.2, 152.
▲
▲
对压裂技术发展历史的回顾
对压裂技术发展历史的回顾
• <美> 压裂技术发展历史的三个重要阶段 • 对国内压裂技术发展历史的回顾 • 国内压裂技术水平总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有重要的创新 • 低渗层开发研究与压裂改造经济界限问题 • 压裂技术发展与改变传统的技术概念
▲ 支撑剂铺置
▲ 近井地带的裂缝弯曲 ▲ 远场多条裂缝延伸
• 压裂工艺技术发展的特点
▲ 工程与地质的组合
▲ 压裂与油藏工程组合 ▲ 技术概念+专用设备+井下工具+材料+实验室支持+软件支持 →→压裂实施工艺 →技术整合→技术系统 ▲ 压裂技术近期发展特点
• 进一步提高低渗储量动用程度与发展压裂技术
西部致密气砂层研究计划 • 多、薄低渗层 • 储层物性:例如基质
• 单层 • 储层物性:例如 Φh=0.9m k=0.05~0.005 md kh =0.45~0.045 md.m • 储层介质类型:均匀介质 • 压裂:单一裂缝形态 • 席状砂岩 • 大型水力压裂
φg 0.04, he40ft, km1μd,
液量: 约1,136m3 支撑剂量: 约333,390kg •Φh=0.9m • k=0.05~0.005md • kh =0.45~0.045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时间 (月)
20000
md.m
• 席状砂岩 • 单层 • 均匀介质 • 单一裂缝
0 0 5 10 15 20 25 30
• 连续油管作业应用 —— 现已形成一个热点,于短暂时间内:一种单项的修井 服务工具, 发展成为多种井下业务的组成部份 • 早期应用:诱喷、排液、酸化 • 近期发展: ▲连续油管钻井 ▲连续油管完井 ▲连续油管井下作业 ▲连续油管装备系统 • 显著的减少作业时间与经费的投入,提高工业卫生与安全 ▲ 减少直接费用,如较低的搬迁费 ▲ 减少依赖于时间的费用 ▲ 减少钻机拆、装费用,成为小型、可动、整装的连续油管组合 ▲ 提高了HSE水平 ▲ 提高了实时采集数据水平
▲ 施工层典型厚度 3~20ft ,单井CTF及应用配套的封隔器分压可达14个射孔层段
▲ CTF分压快速施工:在欠平衡条件下可实现快速多次移位 (常规压裂需用钻机在过平衡条件下,上卸起下连接油管实现移位) ▲ 应用CTF分压实施多次加砂,可满足对多、薄低渗层压裂分层改造要求 ▲ 应用无电缆套管接箍定位器(Wireless Casing Collar Locators)→计量校正CT的 深度
各向异性、煤层气与页岩气的解吸与
扩散等的油气藏--工程分析方法 •多层完井、定向射孔、套管测井技术
• <美>专家认为关键问题:发展技术,降低成本,才能使那些资源投放市场
• 低渗可采储量有效动用与压裂技术发展
▲
低渗可采储量有效动用需求
▲
对低渗层的认识
(直井、水平井)压裂技术发展 获得低渗可采储量有效动用
多、薄低渗层——连续油管分层压裂工艺技术 (续)
• 连续油管压裂设计工序
▲ 皮碗跨隔式双封隔器连续油管多层分层压裂 ▲ 单封隔器连续油管多层选压单层
• <美> 压裂技术发展历史的三个重要阶段
1, 解堵压裂 2, 大型压裂 3, 端部脱砂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