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区观察记录超市里的数学问题

合集下载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超市里的数宝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超市里的数宝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超市里的数宝宝》课题名称:超市里的数宝宝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数的概念和数的基本性质;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并理解数字的大小和顺序关系;3.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4.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并理解数字的大小和顺序关系;2.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数量和顺序相应的物品,如苹果、橙子等;3.超市导购纸袋。

教学过程: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超市里的物品,如苹果、橙子等,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数量和顺序吗?2.引导学生思考:在超市购物时,找到正确的物品和数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吗?为什么?展开:1.通过演示文稿,介绍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如数的大小和顺序关系,并与超市购物的场景结合。

2.分发数量和顺序相应的物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并理解数字的大小和顺序关系。

例如,让学生将苹果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排列。

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排列的结果,并交流经验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加高效地排列物品。

4.引导学生分析:如果在超市购物时,我们需要按照数量和顺序找到物品,应该如何做?拓展:1.给学生介绍超市购物导购纸袋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2.分发超市导购纸袋给学生,让他们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根据提供的购物清单,在不超过手上拿的5件物品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满足购物清单上所示的物品和数量。

3.让学生将自己的购物袋展示给同组同学,并讨论购物得分最高的人员。

总结:1.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引导学生思考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3.提醒学生:在超市购物时,找到正确的物品和数量是一项需要数学思维的任务。

大班数学:水果超市教案及反思

大班数学:水果超市教案及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水果超市徐雯高瞻昀活动目标:1、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2、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请<BR><P></P>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附记录表:5元= 苹果梨子草莓橘子1元 2元 3元 4元5元= 橘子草莓梨子苹果4元 3元 2元 1元大班数学:水果超市教学反思本次大班数学活动以“水果超市”为主题,旨在通过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导孩子们进行数学运算和思维训练。

经过这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教学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认为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模拟水果超市的购物场景,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他们在选购水果、计算价格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数学运算能力,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发现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兴趣非常高。

他们乐于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积极参与购物和结算的过程。

数学日记记录逛超市商场的过程中寻相关的数学问题100

数学日记记录逛超市商场的过程中寻相关的数学问题100

数学日记记录逛超市商场的过程中寻相关的数学问题100摘要:一、引言1.数学日记的背景和意义2.逛超市商场与数学问题的关联二、购物过程中的数学问题1.价格比较2.折扣计算3.数量与重量4.排列组合5.概率问题6.线性规划7.最大最小值问题三、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1.使用手机应用程序2.咨询超市工作人员3.运用基本数学知识4.分析商品标签四、数学在购物中的实际应用1.节省购物开支2.优化购物清单3.提高购物效率4.发现购物优惠五、总结1.数学在逛超市商场中的重要性2.培养数学思维对日常生活的帮助3.提倡将数学应用于日常生活正文:数学日记记录逛超市商场的过程中寻找相关的数学问题100。

在日常生活中,逛超市商场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活动。

然而,你是否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并解决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首先,在购物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

这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数学问题,涉及到数据分析和比较。

我们可以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来计算各种商品的总价,进而做出最佳购买决策。

其次,折扣计算也是购物过程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商家经常会推出各种折扣活动,如满减、打折等。

这时,我们需要运用百分比计算,以了解我们究竟能享受到多少优惠。

此外,购物时还需要关注商品的数量和重量。

如何合理地分配购物车空间,使得所购买的商品既不超重又能满足需求,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到空间和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

我们可以运用排列组合、概率论等知识来优化购物车内的商品摆放。

在购物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概率问题。

例如,在挑选食品时,我们可能会思考:这个商品的生产日期是否新鲜?这个疑问实际上可以转化为一个概率问题,即在给定的日期范围内,生产日期越接近当前日期,商品越新鲜。

当然,除了上述问题外,购物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其他数学问题,如线性规划、最大最小值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购物行程,节省开支,提高购物效率。

苏科版-幼儿园课件:大班数学区观察记录 超市里的数学问题

苏科版-幼儿园课件:大班数学区观察记录 超市里的数学问题

两岸的翠竹、绿树,倒映在水中,随着微风和涟漪的荡漾,仿佛天真无邪的孩童在欢笑。

小桔出行/。

记忆中,在河边有一条小街。

这条街虽细瘦,但附近三县的乡亲们都来赶集,或买日常用品,也有来买一两斤仍带着温热的新鲜土猪肉改善一下生活的,也有借赶集来会老友的,当然也有来相亲的……童年时的小街很是热闹的。

小时候,这条山中的故乡河是我们的乐园。

特别是夏天,我和小伙伴们带上玻璃瓶,拿上小簸箕,在河边挖沟引水,翻遍鹅卵石捉鱼虾、抓螃蟹。

一群群皮肤晒得黝黑的小男孩在河里游泳,一会儿仰游,一会儿蛙泳,一会儿又钻入水底,也有的在浅水里练狗爬,还有的站在河岸的岩石上学跳水……激起的水花伴随着阵阵欢笑声、吵闹声构成一幅美丽绝伦的山水画。

两岸的树林、竹林里,鸟儿和知了在尽情欢唱。

在水中玩耍够了的孩子们,爬上岸来不及穿上自己的裤头,光着身子在树林里、竹林里你追我赶,或是躺在草地上打滚、或是爬到树上抓蝉、掏鸟窝……山里的孩子胆大,还敢抓蛇,要不是山高林密,蛇还会真的被他们赶得没地方跑。

孩子们尽情地疯耍,早已忘了还有放牛、砍柴、割猪草的任务。

在太阳快下山的时候,突然想起还有任务在身,赶紧穿好裤衩,待在地里干活的大人还没有回家之时去完成交代的任务,实在完不成任务的孩子就硬着头皮回家接受父母的责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山中的故乡河每天也都是新的。

岁月悠悠的脚步声从古老响到现在。

这条山中的故乡河日夜不停地流向资江,再经长江奔向大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

记得以前小河上是木板桥,如今已是钢筋水泥桥了;记得以前印满牛蹄印的泥巴路,如今已是宽敞的硬化公路了;河两岸一排排新修的楼房,门前还停放着小轿车,屋里不时飞出欢声笑语……老乡们告诉我,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这里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党的好政策给故乡带来了富裕、文明、欢乐、和谐和美丽。

我在想我那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能过上今天这样美好幸福的生活,不知期盼了多少年。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3篇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3篇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精选3篇(一)大班数学教案主题:逛超市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数词1-10;2. 能够辨别并计数商品的数量;3.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4. 能够理解购物的基本概念。

教学准备:1. 超市场景的图片或模型;2. 超市购物篮、商品图片或实物模型;3. 数字卡片1-10。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制作一个超市场景,让学生们观察并讨论超市里面都有哪些东西。

2. 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在超市里要买什么的想法,引发他们对购物的兴趣。

活动1:认识数词1-101. 准备数字卡片1-10,分发给学生。

2. 教师向学生展示商品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学生根据展示物的数量出示相应数字卡片。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出相应的数字。

活动2:计数商品数量1. 展示一些商品图片或实物模型,并告诉学生需要购买几个。

2. 让学生用手指指向相应数量个数词卡片。

3. 学生将相应数量的商品放入购物篮中,直到数量一致。

活动3:加法计算1. 展示两种不同商品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并告诉学生需要购买数量。

2. 让学生用手指指向相应数量个数词卡片,并求和。

3. 学生将相应数量的商品放入购物篮中,进行验证。

活动4:模拟购物1. 给予每位学生一个购物篮,并分发商品图片或实物模型。

2. 让学生自由选择想要购买的商品,并采用前面的方法确定购买数量。

3. 学生用手指指向相应数量个数词卡片,并将商品放入购物篮中。

活动结束: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购物的概念和相关数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能够通过对商品数量的计算,正确完成购物任务。

同时,活动设计了一些互动和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仍然存在商品数量的辨别和计数困难,这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巩固和强化。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精选3篇(二)一、教案活动名称:9的分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数9的分合概念;2.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数9分合的认识;3. 发展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NEG镇双语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区观察记录超市里的数学问题

NEG镇双语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区观察记录超市里的数学问题
哇,这个象字和象形文字的象真的好像啊!小朋友的观察力真好
在孩子们积极讨论的基础上我又请出了现代汉字“象”。小朋友不停的说“这是字,是我们学的字”
我请小朋友来找一找,比较汉字和象形字来个“象”,都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聪聪说:“他也有尾巴,有腿……”
弟弟说:“他有耳朵,”
鑫垚说:“还有尾巴的。”
“我们苗苗班的小朋友真聪明,找到了这么多的地方很像的,那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是象。”
“哦,‘象’有长鼻子,大耳朵,四条腿,还有一条尾巴”,“那我们来指指”于是我用手指“象”的长鼻子,一边把谜语说一边,请小朋友也来指指“象”的各个部位。
接着我说:“哦,还有一个朋友也来了,”我从黑板后面拿出“象”的象形字,有了图片的基础,小朋友一点也不陌生象形字的“象”。孩子们开始兴奋得和我一起分析“象”的象形字的组成:“这是‘象’的长鼻子,‘象’的两只大耳朵,‘象’的四条粗粗的腿,还有一条尾巴”。小朋友都认真的跟着也在说,君君和曦曦还要走到黑板上来指一指。“谁也上来指一指呢?”大家都好想上来指一指,英英上来指着“象”的象形字说“这是鼻子,这是耳朵……”
在纠正孩子们对付钱的错误的认识的过程中,我觉得可以在每一样商品上写上价格,然后在孩子们付钱的时候,要求孩子对应相应的价格付钱,上面是什么数字就应该付相应数字的纸币。
小朋友们: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
好时光金拇指幼儿园苗苗班杨柳
一、活动实录:
“我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动物‘鼻子长长能喷水,耳朵大大象蒲扇,四肢短短粗又大,还有尾巴细又长’”。这个谜语对于我们小半的孩子一点也不难,孩子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老师身上了。好多小朋友都争着回答说“大象”“大象”。于是我顺着孩子的回答“今天有一只大象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想见见他吗?”大家都急切的想看看,我神秘的拿出“象”的图片,幼儿纷纷说“这只大象站着呢,”“有长鼻子”“有耳朵”……

(教学设计)-五年级大班数学区观察记录 超市里的数学问题

(教学设计)-五年级大班数学区观察记录 超市里的数学问题

我这一生,还不够五十岁,却经历了八、九个至亲之人的生死,每一次对我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对我性念的一次次挑战。

我在不停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修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真谛的感悟。

我的一生可以说是见多识广,我想变得傻一点,憨憨的,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可是,我还是做不到,妈妈孤身一人需要我照顾,弟弟妹妹都成家立业了,可是遇到难题还是离不开我这个大姐。

二姨也在阳泉找到了幸福的另一半,两个妹妹也都有工作,也结婚生子,过得还不错。

这是我妈妈和二姨善缘结善果吧!写到这里,我禁不住想念一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新开传奇私服 。

英语的单词是很重要的一项,英语想要拿到高分,就一定需要在英语单词上多下功夫,学好单词也是英语逆袭的必要条件,想要掌握好英语单词的话,最好不要大面积占用时间来背英语单词,可以将英语单词的学习时间分为一些零散的闲暇时间四说起来,家里就数大舅的生活幸福的啦。

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原因很简单,大舅结婚时,家境贫寒,又没有父亲,三十多岁的大舅择偶就没有什么条件了。

电厂任工人的我大舅妈相中了诚实守信的大舅,却打心眼里以为是下嫁了,从心底里看不起外婆这个破损的家。

其貌不扬的大舅妈脾气暴躁,爱管闲事,经常跟外婆和我妈生气,结婚第二年就生了个男孩,全家人高兴极了。

外婆人老了,又没有出过远门,距离大舅工作的地方大约间隔五十公里。

我妈带着外婆坐着大巴,长途跋涉去看可爱的小孙子。

舅妈住在医院,黑着脸,也不理她们。

外婆把大舅偷給的零花钱塞给了小孙孙,看着爱搭不理的舅妈不高兴的样子,什么也没说。

大舅雇用计程车把噙着眼泪的外婆送回老家,把我妈留在医院,侍候大舅妈坐月子,直到出院。

我妈妈是家里排行老大,又有外公的遗言,也不能说什么,只有留下照顾大舅妈和小侄儿了。

在妈妈的的忍辱负重下,一个月时间相安无事的过去了。

大班数学区观察记录超市里的数学问题案例:当我刚说完:“现在我们开始玩区域游戏。

”这句话时,孩子们马上就显得特别的兴奋,个个都想去“笑笑超市”、“理发店”、“乐乐家”扮演一下角色。

大班社会活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里的数学》

大班社会活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里的数学》

大班社会活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里的数学》1. 活动简介本次社会活动名称为《逛超市里的数学》,旨在通过带领大班幼儿走进超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超市购物的过程,让幼儿学习到货物的数量、价格、计算等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2.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乐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动力;•让幼儿在购物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掌握货物数量和价格的基本计算方法;•提高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3. 活动准备•提前联系超市,获取购物许可,并了解购物规则;•准备活动所需的名单、背包、购物篮、计算器等工具;•制定购物清单,包括食品、日用品、文具等;•准备适量的零钱以及现金,用于模拟购物结算过程。

4. 活动流程4.1在活动前,老师将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的目标和流程,并与幼儿一起制定购物清单。

4.2到达超市后,老师将全体幼儿按小组分配购物任务,每个小组由2-3名幼儿组成,其中一人担任购物清单记录员。

4.3老师引导幼儿逐个寻找所需货物,并记录购物车内的商品数量与价格。

4.4每个小组按照购物清单完成购物后,进行结账环节,购物清单记录员使用计算器计算总金额,并将所购商品分开表明数量。

4.5结账后,回到学校,在班级集体时间内进行结算和分配各组所购商品。

5. 活动反思通过这次《逛超市里的数学》的社会活动,我获得了以下启发和反思:5.1活动准备方面,我们提前联系了超市并取得了购物许可,这为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购物安全问题,例如应该和超市协商购物时对幼儿的安全保障等,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5.2活动中,我们设立了小组,让幼儿分工协作,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但是,在小组分配上,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和能力来合理分配任务,以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潜力和优势。

5.3活动结束后,我们在班级集体时间内进行了商品的分配,这样可以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区观察记录超市里的数学问题
案例:
当我刚说完:“现在我们开始玩区域游戏。

”这句话时,孩子们马上就显得特别的兴奋,个个都想去“笑笑超市”、“理发店”、“乐乐家”扮演一下角色。

在“笑笑”超市
这个贵一点,要里。

“营业员”殷慕月、陈畅忙的不可开交。

“这个是三块钱的。

”“
5块钱。

”“
你付钱了吗?”而小顾客们,夏楠、刘洋、岳烨君、李毅等都在疯狂的
我要买这个口香糖,要多少钱?”“
这个是什么啊?我购物。

“我只有一张钱了。

”“
要买一点这个葡萄。


分析:
孩子们看似对买卖东西很明白,很了解,但是在一买一卖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首先,孩子们对钱的了解。

比如说“小顾客”刘洋问“营业员”殷慕月:这个口香糖多少钱?营业员回答:这个两块钱。

但是当刘洋付钱的时候,
给营业员的却是一张5元的“纸币”。

他们根本就没有看纸币上写的是多少钱。

指导策略:
在纠正孩子们对付钱的错误的认识的过程中,我觉得可以在每一样商品上写上价格,然后在孩子们付钱的时候,要求孩子对应相应的价格付钱,上面是什么数字就应该付相应数字的纸币。

7的组成(数学)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

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

(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
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
与别人不一样。

(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
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
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

(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
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

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
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
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

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

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

(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