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战争的小故事
抗日小英雄故事精选【六篇】

【导语】说起抗⽇战争,它的胜利是中国⼈民奋起反抗和不畏牺牲的重⼤结晶,在这场战争中出现了许多英雄⼈物。
下⾯是分享的抗⽇⼩英雄故事精选【六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抗⽇⼩英雄故事精选 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8⽇出⽣于⼭西省⽂⽔县的⼀个中农家庭。
母亲早亡,⽗亲刘景谦续娶胡⽂秀为妻。
胡⽂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的姓⽒“胡”,从此更名刘胡兰。
继母积极投⾝于妇救会⼯作,并⾮常⽀持刘胡兰参加⾰命。
刘胡兰8岁上村⼩学,10岁起参加⼉童团。
1945年10⽉,刘胡兰参加了中共⽂⽔县委举办的“妇⼥⼲部训练班”。
学习了⼀个多⽉,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救国会秘书。
1946年5⽉,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事;6⽉,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举进攻解放区,⽂⽔县委决定留少数武⼯队坚持⽃争,⼤批⼲部转移上⼭。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队打击敌⼈。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佩怀,为阎锡⼭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害。
1946年12⽉的⼀天,刘胡兰配合武⼯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动。
1947年1⽉12⽇,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路军连长送的⼿绢和作为⼊党信物的万⾦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势汹汹的敌⼈带⾛。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前眼见匪军连铡了⼏个⼈,怒问⼀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个样”后,她⾃⼰坦然躺在⼑座上。
刘胡兰烈⼠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篇⼆】抗⽇⼩英雄故事精选 李爱民 1942年春天,12岁的李爱民担任村抗⽇⼉童团团长。
有⼀天,⼋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的封锁线去送⼀件“⽕急”信。
李爱民⼆话没说,回家赶上⼼爱的⼩⽑驴,带了草绳和镰⼑,把信装进袜筒⼦⾥出发了。
有关战争的故事

有关战争的故事相关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于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历史课程当中的历史故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有关战争的故事。
有关战争的故事1:六出祁山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今陕西眉县南)攻郿城(今眉县北)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肃西和县祁山堡)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
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为司马懿所败,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
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二出祁山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西南),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三出祁山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亮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
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
四出祁山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
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
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
此时刘禅听信诸葛亮早晚欲称帝的谣言,下旨令武侯退兵,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合。
五出祁山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
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
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
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
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
历史小故事_战争故事介绍

历史小故事_战争故事介绍历历史学: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人类史、鸟类历史等等。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小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小故事(一)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伤亡多少人?为了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许多英雄儿女的鲜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和光荣负伤者共36万余人,其中有14万人长眠在异国他乡(在战斗中牺牲11.5万余人,事故伤亡和病故等非战斗伤亡2.5万余人),在战斗中负伤22.1万余人。
在十几万名烈士当中,有军职干部3名,师职干部10余名,团职干部200多名。
历史小故事(二)抗美援朝中的特级英雄携炸药跃向敌群的杨根思1950年11月,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率领三排打退美军8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同年12月,命名其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黄继光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
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历史小故事(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炒面代干粮的由来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由于敌机疯狂轰炸,昼夜封锁破坏志愿军后方供应线,致使志愿军的口粮和副食供应难以及时得到补充。
关于战争小故事

关于战争小故事【篇一:关于战争小故事】听过beyond的《amami》,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歌曲!因为战争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真的太大了!家庭支离破碎,有的还在小小的年纪就当上了战争小英雄!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关于战争中的孩子的真实!关于战争孩子的真实故事:战火中的小男孩 1937年8月28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那一天,日本人开着一架架飞机,从上海火车南站的上空投下了一枚枚炸弹。
霎那间,整个上海火车南站便沉浸在一片浓烟之中了。
那一天上午,日本人疯狂地袭击了整个上海城。
大家眼见自己即将被战争夺去生命,便急忙收拾行李,准备逃难去。
当大家在火车站准备去逃难时,日本人眼见机会来了,便向那里投下了一枚枚的炸弹。
啊!可恶的日本鬼子! 一群人刚说完这几句话就被战争夺去了生命。
炮弹声响彻云霄,浓烟盘旋在车站上空,似乎在为日本鬼子这场战争获得的胜利欢呼。
曾经十分喧闹的火车站,经过炸弹的洗礼,已经变为一片废墟了。
远处,火车站的房子已经被炸成了一片废墟,破碎的砖瓦碎片撒满了火车站。
近处,火车站的月台经过日本人疯狂的摧毁之后,差不多已经被夷为平地了,剩下的一些钢架,摇摇欲坠。
这里曾经是多么繁华、多么热闹啊,但经过日本人的侵略后,已经平静无比了。
这里一切的一切,都记录这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哇,哇,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一阵哭声打破了这里的寂静。
原来,是一个面黄肌瘦的3岁小男孩在这里哭泣。
只见小男孩的手上沾满了污泥,破旧的衣服上沾满了鲜血。
他坐在铁轨上,努力地爬向远方,似乎在寻找自己的父母。
小男孩哭哭啼啼的声音被一位外国记者听见了,他救了这位孩子,把这位孩子送到了孤儿院,取名为和平。
另一个关于战争孩子的真实故事 1950年9月26日,在朝鲜仁川的街道上,小女孩孤独无助地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她的穿着十分朴素,留着齐耳短发,两眼无神,还光着脚丫。
她身后只有几间用木头搭成的平房,看起来破旧不堪,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为什么这个小女孩会坐在地上哭呢?当时,美军航空母舰上的数百架飞机升空,倾泻下数千吨炸弹。
14个关于战争的励志故事

14个关于战争的励志故事战争是一把双面刀,带来的是黑暗与黎明共存的明天。
没有谁希望爆发战争,但是当受环境所处的时候,战争却不是个人能控制的。
战争虽然带来了牺牲,泪血。
但是却也带来希望,带来了重生。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关于战争的小故事吧!小故事一、《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
影片主角是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
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
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相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信上路。
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但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
199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故事二、《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小故事三、《烽火中的儿童剧团:孩子剧团》抗战期间,学生在制作木刻书籍宣传抗日孩子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和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儿童艺术团体。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上海,以沪东临青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自发地在难民收容所实行抗日宣传活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难教育社得知情况后,立刻派人前往,于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剧团。
孩子剧团的主要任务是实行抗日救亡爱国宣传。
小团员在老师的领导下,实行各种宣传抗日节目的排练,然后再深入到各地特别是抗日前线去演出,宣传抗日。
关于战争的故事3篇

关于战争的故事3篇关于战争的故事篇1:关于战争的作文500字战火孤儿1937年8月8日,可恶的日本侵略者来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火车站的所有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一个2岁左右的小男孩子的父母。
他们一家三口都是上海人,本想乘火车去远方探亲,不幸在此遇难。
日本侵略者肆无忌惮的轰炸,使原本热闹而繁华的交通枢纽上海火车南站,刹时变成一片废墟和荒漠,只剩下唯一的幸存者一个两岁的小男孩。
小男孩漫无目的地爬着,爬到了火车轨道上,累了,便坐下来歇息。
除了废墟下的难民,火车站空无一人,一片狼籍,只有那小男孩坐在铁轨上,仿佛在等待自己的父母,显得那么孤独,等久了,谁也没来,小男孩便开始哭起来,开始是小声抽泣,然后成了号啕大哭,哭声是那么的凄凉,那么的悲惨。
眼泪顺着他肮脏的脸庞流下来,他的脸显然被一些利器划破了,血布满了他的小脸蛋,房屋倒塌扬起的灰尘也溅了他一脸;他的衣服也破破烂烂的,到处都是血迹,衣不蔽体;脚上更是伤痕累累,他那娇嫩的皮肤被划得血迹斑斑,看着让人心生无比的同情。
小男孩就在那儿久久地哭着,他的哭声在火车站上空久久地回荡,似乎在控诉着战争:为什么残酷的战争要降临,还伤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人们?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一定要用战争来解决问题?难道挑起战争的人,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关于战争的故事篇2:四条鱼的战争去花市闲逛,满目花草终未把我打动,打动我的竟是观赏鱼。
小小的鱼缸在暖阳下排列,五颜六色的观赏鱼悠游其中,间或还冒出怜人的气泡,比那些花草更像是真的生命。
于是买下其中的四条,两红,两黑,是最最普通的那种。
卖鱼者说,勤换水,喂食可不能太勤。
心想这倒不难,便是再懒,大约也能把它们喂养成“人”。
它们尚不及拇指长短,最长的也只有几个厘米。
抱着回家,步行,缸里的鱼儿都张皇着,那个叫“黑牡丹”的最是活跃,一刻也不肯安宁。
其它的三条已归于蛰伏,紧贴着缸,大约这样它们才感到安全些,像落水的人,死抱着救命的稻草,再也不肯放松。
抗日小英雄简短故事【七篇】

【导语】抗战时期,中国出现了很多抗⽇英雄,他们为了祖国的胜利⽽奉献了⾃⼰。
下⾯是©⽆忧考⽹分享的抗⽇⼩英雄简短故事【七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抗⽇⼩英雄简短故事阅读:少年游击队 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命根据地,留下的⾚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去坚持游击⽃争。
李主席的⼉⼦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要、细妹、冬⽛⼦都想跟⾚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
天⿊时,孩⼦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天也没找到。
⼀⾏⼈刚被李公公带回村边,⽩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屠杀了全村⼈,孩⼦们幼⼩的⼼灵埋下了为亲⼈报仇的种⼦。
于是,⼀⽀红⾊少年游击队在⼭中的岩洞⾥成⽴了。
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
在⼀次战⽃中,李主席不幸被捕。
孩⼦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匪团长。
红孩⼦们在⾎与⽕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篇⼆】抗⽇⼩英雄简短故事阅读:⼩英雄⾬来 抗⽇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个⼩村庄叫芦花村,12岁的⾬来就住在这个村⼦。
⾬来喜欢游泳,他的游泳本领可⾼了。
后来⾬来上了夜校,在夜校⾥他学会了“我们是中国⼈,我们爱⾃⼰的祖国”。
⿁⼦⼜开始扫荡,⼀天⾬来趴炕上念识字课本,忽然听到街上咕咚咕咚有⼈跑,⾬来把书塞在怀⾥往外跑,他刚迈出门槛进来⼀个⼈他抬头⼀看,是李⼤叔,随后听见⿁⼦呜哩哇啦地叫。
李⼤叔忙把缸搬开,跑进洞⾥,⼩⾬来忙把缸搬回原处,⾬来刚到堂屋,⿁⼦应闯了进来,⾬来为了掩护李⼤叔被敌⼈抓住。
他在敌⼈严⾏拷打下,他坚强不屈把敌⼈⽓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拉出去枪毙。
这时河边响起⼏声枪响。
敌⼈⾛后,乡亲们来到河边寻找⾬来,在芦苇丛⾥,⽔⾯露出⼀个⼩脑袋来向岸上说道:“⿁⼦⾛了吗?”⼤家⾼兴的叫起来“⾬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来趁⿁⼦不防备⼀头扎进河⾥,从河底游到远处,这就是⼩英雄⾬来。
【篇三】抗⽇⼩英雄简短故事阅读:⼩交通员潘冬⼦ 1934年秋,主⼒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
故事会-世界战争故事_世界战争故事5篇精选

故事会-世界战争故事_世界战争故事5篇精选每⼀个时代都⽆法规避战争着个词,没有绝对的和平。
下⾯带给⼤家⼀些关于故事会-世界战争故事,供⼤家参考。
世界战争故事1侥幸逃脱⽇寇杀戮李秀英为免遭⽇军侮辱⼀头向墙上撞去。
⽇本兵以为她死了,侥幸躲过⽇军第⼀轮暴⾏。
就在⽇本兵将要强奸她的时候,李秀英夺过⽇本兵的刺⼑拼了!⽇本兵恼羞成怒,夺过刺⼑,在也的脸上、⾝上猛刺……淞沪会战爆发,从上海逃到南京1937年7⽉,抗⽇战争全⾯爆发,刚刚结婚两个⽉的李秀英,随丈夫陆浩然住在上海附近的川沙县,8⽉13⽇,上海打响了淞沪会战。
此时,家是不能待了,经过商议,夫妻俩决定逃到南京李秀英的⽗亲家。
让她没想到的是,此时的她已经怀孕了。
1937年11⽉13⽇,侵华⽇军以伤亡4万多⼈的代价占领上海,紧接着,分兵三路进攻南京。
丈夫陆浩然感到时局危急,他再⼀次准备带上全家逃往汉⼝。
进⼊12⽉南京已经三⾯被侵华⽇军包围,逃难唯⼀的出路只有长江上的下关码头,⼏⼗万的中国军民拥挤在这⾥争相上船。
连续⼏天,陆浩然都早早的来到码头上寻找上船的机会,但每天总有⼀批批⽐他早到的⼈在那⾥等待。
李秀英的⽗亲李松⼭对陆浩然说:“你个⼦⽐较⾼,长得⼜壮,要是⿁⼦进城了,⼀定会把你当成军⼈砍了你的头的。
他们不会饶了你,⽆论如何你得⾛。
我和秀英都是⼿⽆⼨铁的⽼百姓没关系。
你⾛吧,我会好好照顾秀英。
”⽆奈之中,丈夫陆浩然只⾝离开南京,留下了已有6个⽉⾝孕的妻⼦李秀英。
只是他没有想到,此刻的留下,在⼏天后将意味着什么。
陆浩然离开南京后不久,南京市区戒严,当时德国⼈拉贝等外国⼈,在南京市中⼼设⽴了⽅圆3。
86平⽅公⾥的国际安全区,庇护中国难民。
1937年12⽉13⽇,南京沦陷。
⽇军司令松井⽯根指⽰下属部队,对南京进⾏分区围剿,⼀场意料之中⽽惨烈程度⼜远超出⼈们想象的灾难即将来临。
●南京沦陷,李秀英侥幸躲过⽇军第⼀轮暴⾏当时在南京,划定以新街⼝为起点⾄⼭西路⽌,中⼭路以西为安全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战争的名言1、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2、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3、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4、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5、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6、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7、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8、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9、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10、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11、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12、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13、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1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5、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16、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17、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18、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19、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20、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21、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22、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23、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24、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25、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26、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27、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28、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29、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30、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31、血战乾坤赤(唐·杜甫)32、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关于战争战争,是人类绝不期望发生的。
但它又似乎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始终。
从古老中国的“武王伐纣”、公元前73年爆发在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到近现代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现代中国的所谓解放战争――纷涌的战事几乎是改朝换代必经的过程,是一切有着政治野心的人们手中可以利用的最有效的工具。
战争的场面恢宏浩大,反映战争的文学影视作品也从未在我们的眼前中断过。
有人把战争划分为所谓“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例如半个多世纪前,世界人民共同进行的那次“反法西斯战争”便绝对是一次正义之战;而法西斯的代表:纳粹德国、意大利以及侵华战争的发动者――日本,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非正义一方。
如此划分,从情感角度,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可换一个角度,设若完全从人性的角度去看战争,且不论正义、非正义之说,参与战争的人手中拿着刀、拿着枪,拿着各式各样的杀人工具,或者去杀人、要么被人杀,他们屠戮的都是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他们自己也是在以自己的生命作赌注,而生命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是应该珍惜的。
由此,你还能高谈阔论什么正义、非争议吗?战争的本质始终是残酷的,是对生命最严重的践踏和毁灭。
战争或许会带来新的力量、带来重生、带来发展,可都是建立在战争的废墟之上、以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为代价的,终于还是有它残酷的过去。
战争毁灭了不计其数的生命,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二战时期的日本,很多青年原可以安安静静地生活。
可日本军国主义者策动的战争爆发了,他们被蒙蔽、被利用了,他们被带到了战场,战争让他从人走向魔鬼――凶残地屠戮生命的魔鬼。
值得庆幸的是,有些人在战争中活了下来,所以今天,还可以忏悔自己的罪孽。
人性本善,很多日本军人也是这样,是战争改变了他们。
然而那次战争,有多少军国主义者的牺牲品,他们没有那样幸运,历史没有给他们悔过的机会,只是无情的让他们成为历史的罪人。
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扭曲发人深省的。
有的人在战争中选对了方向,于是流芳千古;有的人走错了路,即便非他本意,还是无可挽回地遗臭万年。
就像一场赌博游戏,有人赢势必有人输、有人笑便一定有人哭;有善的一方,那另一方就是恶,这些不过在一念之间。
发动战争的是那些阴谋家们,“成王败寇”自古不变,却要那么多、那么多的人一起陪葬,这公平吗?战争带给人民的是无穷无尽的灾难。
战争不仅夺去了那些手持利器的兵士的生命,更夺走了许多手无寸铁的无辜老百姓的生命。
战争让很多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过着流离失所的逃亡生活,并随时可能被死亡吞没。
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过分,他们只是希望平静的生活,但若生逢乱世,这一切便是奢望。
当领袖们让自己的人民为胜利欢呼时,不知领袖们可曾想到,换来胜利的战争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不知人民可曾想过,那皑皑白骨之中有多少自己无辜的同胞?战争带给我们的,永远只有硝烟弥漫的战场、血肉模糊的遍野尸骸,以及无尽的哀思与深深的思索……人类渴望和平,但愿不再有战争来破坏这一片祥和的空气。
董存瑞的故事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
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进攻的信号。
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人民解放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
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人民解放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进攻开始。
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
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
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
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
白副连长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炸药包就被敌人枪弹打中,李振德阵亡,其余两名爆破手负了重伤。
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六连火速从中学东北角插进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
白副连长命令董存瑞去炸碉堡。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
在郅顺义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郅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
桥型暗堡里,国民党军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
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郅顺义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董存瑞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坏了。
国民党军的机枪又慌忙朝他打过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郅顺义站起刚要向前冲去,只见他猛然爬起来,一阵快跑跳进旱河沟里,进入了国民党军的火力死角。
而这时,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
他抱着炸药包迅速猛冲到桥下。
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
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
怎么办?郅顺义清清楚楚看着这一切,急得直攥拳头。
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进攻的时间到了。
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了炸药包,使其紧紧地贴着桥底,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郅顺义看到后,纵身一跳,朝桥下的战友奔去,董存瑞看见了,厉声喝道:“卧倒!卧倒!快趴下!!”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牺牲时,他年仅十九岁。
印尼承认枪击台湾渔船称其“违法捕鱼”台官员:不可能【环球网报道记者张骜】台湾琉球区渔会的渔船3月21日早上通报渔业电台,称在苏门答腊海域遭印度尼西亚籍巡逻船开了12枪。
据台湾“中央社”22日报道,印尼官方首次证实称,印尼巡逻船曾朝台湾渔船射击,同时强调,台湾渔船“非法捕鱼”,遭印尼巡逻船拦截后未停下并企图冲撞巡逻船,这才遭到射击。
报道称,印尼渔业部长苏西(Susi Pudjiastuti)表示,印尼巡逻船“鲨鱼”号曾试着向台湾渔船沟通,但没有得到回应。
开枪警告后,对方仍没有停船,反而要冲撞“鲨鱼”。
随后“鲨鱼”号朝驾驶舱开枪。
为了避免死伤,“鲨鱼”号让渔船离开印尼海域。
苏西还提供了一段印尼巡逻船拍摄的影片,时长1分32秒,其中可以清楚看到印尼巡逻船紧跟在台湾渔船“圣德财”左后方,并多次把灯光打向“圣德财”,示意停船未获回应,“圣德财”继续向前航行。
但影片中并没有渔船故意冲撞巡逻船以及巡逻船开枪的画面。
苏西表示,当时台湾渔船没有悬挂“国旗”,正在捕鱼。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一条单丝绳挂在船的右后方,表示该艘船正在进行作业。
她指出,两艘台湾渔船是在印尼海域受到追捕。
印尼的原则就是,一旦在印尼海域出现无国籍渔船,必需扣船抓人,清空人员后予以击沉。
对于印尼官员的说法,台湾“渔业署署长”蔡日耀回应称,通过对被枪击的渔船进行卫星定位判断,渔船当时的航行速度不可能在捕鱼,需要进一步调查。
蔡日耀表示,目前双方说法“对不起来”,若台湾渔船真的在印尼经济水域捕鱼,则是违法作业;但若台湾渔船没有作业,印尼船只开枪就属于违反国际规定。
据台湾“渔业署”此前公布的消息,“圣德财”号船只遭到枪击后船体留有10余个弹孔,所幸两艘船上20多人均平安,两艘船只预计明后天抵达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