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课程作业
汉语修辞学习题集

汉语修辞学习题集(总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汉语修辞学》参考书目第一章修辞活动与修辞学1.“修辞”和“修辞学”的区别何在举例说明汉语中“修辞”一语的多义性。
2.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从你所熟悉的成语、谚语、歇后语中考察中国人的修辞观念。
从口、舌、言、耳部汉字看中国人的语言运用观念.例如:知、和、启、告、哲、辞、乱、诚、信、讼、让、谅、谗、诉、聖、聪……4.从民间故事、笑话中体会修辞学的社会功用。
第二章交际的矛盾和修辞的原则1.谈谈话语同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关系。
2.“形容不出”或“不知如何说是好”的现象是些什么原因造成的“甜言蜜语”、“花言巧语”,为什么不受欢迎3.为什么要提倡“实话实说”“实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实说”“实话”可以“虚说”吗“实话”都必须“实说”吗4.如何在适应对象和保持自我本色之间的矛盾中保持平衡5.语境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6.语言内的语境(上下文)和语言外的语境(交际情景)是如何改变和创造话语含义的选择合适的例子阐释语境同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
7.用事实来说明选择语境和创造语境在修辞活动中的作用。
8.用事实来说明话语前提和话语含义之间的关系。
9.举例说明视点的选择是如何提高表达效果的。
举例说明视点选择在语言艺术化中的作用。
10.从文化和心理的角度来谈谈得体性原则的丰富性。
第三章语言变体与同义手段1.举例说明汉语中的同义手段的丰富性。
例如以“心”为考察对象,看它的同义词语的丰富性及其修辞功能。
2.如何区别语言的同义手段同言语的同义手段3.举例说明方言词语的修辞作用。
4.举例说明文言词语、文言句式在现代汉语中的修辞作用。
5.半文半白、不文不白、文白夹杂,都是必须坚决禁止的吗哪些时候,半文半白、不文不白、文白夹杂也是可以的,甚至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有助于表达效果的提高举例说明外语词语和句式在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修辞作用。
6.举例说明语体和同义手段之间的关系。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修辞2、语境二、填空题1、()是我国修辞学史上的萌芽时期。
2、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宋代陈騤的《()》。
3、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作用。
6、修辞主体的修养包含()、()和()三个方面。
三、选择题1、晋代陆机的()主张排除用滥的命意和文辞。
A、《史通》B、《文则》C、《文赋》2、吕叔湘、朱德熙的()推动了广大群众学习修辞的热潮。
A《语法修辞讲话》B、《修辞概要》C、《现代汉语修辞学》3、修辞的目的是()。
A、修辞美化文辞B、提高表达效果C、消除语法错误4、“古老的高原跳动着一颗青春的心脏”属于表达()A、违背逻辑规律B、突破逻辑约束C、犯了语法错误5、修辞是一种()活动。
A、模仿性B、创造性C、固定性三、判断题1.为了表达的需要,人们有时突破逻辑的束缚以取得某种修辞效果,这说明修辞可以不讲逻辑。
()2.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所以新闻报道不可用修辞。
()3.修辞是一种提高表达效果的艺术创造活动,与修辞主体的思想品德没什么关系。
()4.句子成分倒装性于典型的语法研究范畴,在修辞学中讨论它是不适合的。
()5.“望山兴叹”来源于“望洋兴叹”。
“但望洋”是连绵词,只表音,不能拆开解释,而“望山”却是复合词,所以“望山兴叹”是生造词语,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有人说“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五、分析题评析下列原文和改文词语的修辞效果。
【原文】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
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划行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
(泰牧《花城》,见同名散文集)【改文一】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
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
《汉语修辞学》课程作业讲课稿

《汉语修辞学》课程作业《汉语修辞学》平时作业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修辞修辞修饰文辞;作文;亦指文辞或修饰文辞.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後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2.修辞学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
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
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
修辞学主要研究的是词格(即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言语修辞活动(主要与语境、语体有关)、言语风格等3.同义词同义词是名称不同但表达的词条意思相同的词条.4.反义词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
5 . 骈立四字格以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声调铿锵和谐,表义精炼的词语二、简答1.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
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
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
修辞学主要研究的是词格(即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言语修辞活动(主要与语境、语体有关)、言语风格等什么是成语活用?有哪两种形式?成语本身不仅是现代汉语词汇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具有构成辞格的特殊功能,它是汉语言的精萃,它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灵活性的一面,即成语活用。
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灵活多变。
成语活用有两种形式,一、成语的套用.二、成语的简用.2.词语的变异有哪几种类型?语言变异的界定:语言作为人们交流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沉淀出一套系统的常规用法,形成了各种语言体系。
但是事物是变化和发展的,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语言会产生各种非常规的使用形式,并在人们的不断使用中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普遍传播,最后变为常规用法。
国开-50298-汉语修辞学-形考作业四--学习资料

汉语修辞学-形考作业四-学习资料
特别提醒:本课程每道题的出题顺序可能会被打乱,请仔细逐一搜索每道题在作答,请确保
本材料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
第1题只有书面语才有所谓言语风格问题,口语表达谈不上言语风格。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第2题语体和风格实际上是一回事,互相对应。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第3题言语的民族风格,体现在一种语言的各个要素方面。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第4题言语的时代风格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第5题言语的民族风格突出地表现在语汇方面。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第6题幽默是指言语感染力,是一个人社交能力很重要的方面。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第7题言语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书面语中,口语交际无所谓言语风格。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第8题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汇、语法都是言语时代风格的重要表现。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第9题搞清楚交际类型对于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际非常重要。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第10题言语风格主要是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与言语表达者个性无关。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第11题庄重的言语风格主要运用于事务语体、政论语体和科技语体。
对
错。
[北京语言大学]21春《汉语修辞学》作业2参考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21春《汉语修辞学》作业2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81659301f69e314232946c.png)
【北语】21春《汉语修辞学》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1.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这种修辞方式叫()。
[A.]回环[B.]排比[C.]连珠[D.]通感[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D2.“白毛男”属于()。
[A.]音仿[B.]词仿[C.]义仿[D.]字仿[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C3.“十一月,广州还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北国名城哈尔滨早已草木皆冰了。
”这句话是()修辞格。
[A.]拈连[B.]仿词[C.]双关[D.]反语[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B4.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方式叫()。
[A.]排比[B.]连珠[C.]通感[D.]双关[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D5.杨树达的著作为。
[A.]《中国修辞学》[B.]《中国修辞学研究法》[C.]《修辞学教程》[D.]《修辞学》[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A6.使用“犹如、有如”一类喻词的比喻方式是()。
[A.]明喻[B.]暗喻[C.]借喻[D.]博喻[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A7.顶真也叫()。
[A.]联珠[B.]回环[C.]排比[D.]连珠[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A8.反复的基本类型包括:连续反复和()。
[A.]间隔反复[B.]对比反复[C.]排比反复[D.]对偶反复[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A9.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
?[A.]超前夸张[B.]超越夸张[C.]比喻夸张[D.]比拟夸张[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A10.()被称为“文学的第一要素”[A.]文字[B.]词语[C.]句子[D.]语言[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D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11.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修辞方式叫反对。
汉语修辞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汉语修辞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他主张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
2、在我国修辞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先秦两汉时期〕3、“修‘和〞辞“的连用,最早见于:〞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易〕4、西晋陆机的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
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文赋〕5、唐代刘知几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史学书中谈论修辞的地方很多。
〔史通〕6、宋代陈騤的是我国第一部论述修辞的著作,它的出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文则〕7、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修辞学发凡〕8、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
该书严密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因而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字工作者的欢送,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群众性的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
〔语法修辞讲话〕9、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作用。
〔制约〕10、语言环境包括、、、、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社会时代。
题旨情境。
对象。
场合。
时间〕三、应用分析1、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标题〔揭露生产厂家在“生产日期〞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的两种说法加以评析。
〔1〕喝“明天〞的牛奶吃“明天〞的面包生产日期,你和谁逗着玩〔2〕厂家弄虚作假今天出厂的牛奶、面包上竟然标上明天的日期答:〔1〕的说法比较委婉,比较活泼,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的说法比较直白,直率地指出厂家弄虚作假的行为。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请举例说明。
答: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不像选择题那样,只是在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手段中择优取其中的一种,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表现在词语的运用上,某些有关概念、思想的表述,不一定能找到常用的恰当词语,这时往往需要采用新鲜的说法。
词语运用的创造性有的还表现在巧妙灵活上,仿照现成词语临时新造一个词语就是如此。
汉语修辞学答案

汉语修辞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加*为参考答案)1、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要素本身)2、修辞是研究(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3、要想把话说得好的前提是(说话通顺)4、鲁迅说:“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这话含有的意思是(用词注意规范化)5、“吃大碗”、“看医生”、“我是三年级”等属于(习惯用法)6、老舍说:“所谓适当者,就是顺着思路与语气,该俗就俗,该文就文,该土就土,该野就野。
”这就是研究修辞在什么样的场合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最有(表现力)7、下列招牌不当的是(燎原理发店)8、“这场‘戏中戏’,把四个人纠葛在一起——光绪的智慧,皇后的愚蠢,珍妃的机警,王商的忠于职守,全部巧妙地展示在观众眼前。
”句中使用不正确的词语是(智慧)9、“这个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内心十分恐慌,但是他却从容不迫地在抹桌子,擦椅子,若无其事。
”句中使用不当的词语是(从容不迫)10、曹禺在《日出》中塑造了顾八奶奶俗不可奈的形象,一张嘴都是词“所以我顶悲剧,顶痛苦,顶热烈……”,这种不协调在于(语体风格)11、杜甫所说的“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强调必须(锤炼语言)12、有一篇文章标题是《含辛茹苦三十年——访<红楼梦>法文译本李治华教授》,是说李教授30年坚持不懈翻译名著,因此“含辛茹苦”应改为(废寝忘食)13、用变异方式锤炼出来的词语,特点在于打破了常规,具有了常规语言所没有的(新鲜感)14、孔子曰:“辞达而已矣”是指用词要(准确、贴切)15、遣词造句达到音节匀整平稳,就是要求(在听觉上造成铿锵响亮、优美和谐的效果)16、下列成语不是骈立四字格的是(茅塞顿开)17、下列成语活用的意义已经取代原来含义的是(纸上谈兵)18、“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是说在说话、写文章时要注意(社会环境)19、“呼扇—颤动”是同义词,它们的区别在于(语体风格)20、“逝世—凋谢—陨灭”是同义词,它们的区别在于(形象色彩)2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通过锤炼、变异使词语产生的(形象色彩)22、下列词语不具备形象色彩的是(颜色)23、下列与其他三个意思不一样的词是(脱帽)24、下列与其他三个不一样的称呼是(情人)25、下列不能与“美丽”构成反义的是(邋遢)26、“西南交大原是唐山铁道学院,是我国开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20秋《汉语修辞学》作业3

20秋《汉语修辞学》作业3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方式叫()。
A:排比
B:比拟
C:比喻
D:对偶
答案:D
把前后语句组织成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修辞方式叫()。
A:婉曲
B:回环
C:排比
D:通感
答案:B
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式叫()。
A:反语
B:连珠
C:通感
D:双关
答案:A
张雪涛认为辞格设立长度上具有()。
A:模式性
B:能产性
C:适中性
D:特定性
答案:C
“内交家”属于()。
A:音仿
B:词仿
C:义仿
D:字仿
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修辞学》课程作业
《汉语修辞学》平时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修辞
修辞修饰文辞;作文;亦指文辞或修饰文辞.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後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2.修辞学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
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
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
修辞学主要研究的是词格(即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言语修辞活动(主要与语境、语体有关)、言语风格等3.同义词
同义词是名称不同但表达的词条意思相同的词条.
4.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
5. 骈立四字格
以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声调铿锵和谐,表义精炼的词语
二、简答
1.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
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
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
修辞学主要研究的是词格(即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言语修辞活动(主要与语境、语体有关)、言语风格等
什么是成语活用有哪两种形式成语本身不仅是现代汉语词汇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具有构成辞格的特殊功能,它是汉语言的精萃,它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灵活性的一面,即成语活用。
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灵活多变。
成语活用有两种形式,一、成语的套用.二、成语的简用.
2.词语的变异有哪几种类型
语言变异的界定:语言作为人们交流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沉淀出一套系统的常规用法,形成了各种语言体系。
但是事物是变化和发展的,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语言会产生各种非常规的使用形式,并在人们的不断使用中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普遍传播,最后变为常规用法。
那些非常规的语言形式就被称为语言变异。
一、区域变异: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碰撞与融合是引起文化变迁及语言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词语中这类语素变异类型有以下几种:1.区域变异:一是外源语素。
二是自源语素。
三是方源语素。
二、阶层变异: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包括媒介特性的客观刺激和大众情感的主观刺激,新词语中出现了非常规搭配的BBA式或ABB式变异,B 语素在成人用语中一般不重叠使用,但其重叠式可以出现在儿童学习语言时期。
而新词语却选择其重叠形式进入构式,且构式具有开放倾向,表明当前社会用语往往会受年轻人语言记忆痕迹回放的影响,显现出类似儿童习语诉求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值得关注的阶层语言变异现象。
三、组合变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类是修辞变异,可概括为两种情况:使用仿词的修辞手法,造成的语言变异。
3.朱自清有一篇着名的散文,内容是关于回忆父亲的,为什么题目用了《背影》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
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
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第二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对偶
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
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2.排比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3.叠用
亦作“迭用”。
重叠应用。
4.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
5.反诘
反诘是反问的意思,但又不同于反问,它有追问、责问的意味。
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二、简答
1.整句有几种表现形式
创作整句的修辞手段主要是对偶、排比、叠字、回环、层递、反复等方法,其中的对偶的严对,可以说是整句的典型,不但要求字数相同,结构一致,而且在句子结构同一位置上,要求词性相同,词语的意义类属也要保持一致。
2.什么是否定句什么是双重否定句
表示否定的句子。
必须有否定词,
双重否定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
3.设问句和反问句同一般的疑问句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均有问号
不同点:反问句,表明说话者观点,是一种强烈的肯定句
设问句,自问自答,表明观点
一般问句,没有表明观点,希望得到回答。
文章中则表现为在下文某处有答案,也可能没有
第三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比拟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2.夸张
夸大;言过其实。
3.婉言
婉转的言辞。
4.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5.反语
反语是一种修辞格。
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这种手法叫做反语。
二、简答
1.明喻、暗喻和借喻之间有什么不同
明喻指主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句。
常用:像、好像、如、如同、似、若、仿佛、犹如、恰似、一般、好像……一样、仿佛……似的等比喻词。
暗喻又称隐喻,它的主体和喻体也都在句中出现,但不像明喻那样用“像、如”一类的比喻词,而是用“是、为、就是、成、变成、当作”等词语。
借喻是不用比喻词,本体也不出现,直接用喻体来替代本体。
比起明喻、暗喻来,借喻的本体和喻体关系最紧密。
2.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有什么不同
夸张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
直接夸张就是不借助于其他修辞格的夸张,也称单纯夸张或自身夸张。
间接夸张就是通过与其他修辞格结合进行的夸张,常见和比喻结合,实际上是一种比喻性夸张。
3.常见的借代方式有哪几种
1.喻借,即比喻性借代。
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是相似。
2.旁借,即非比喻性借代。
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不是相似,而是其它关系。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工具代本体、专名代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