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实验与对比实验区别
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例谈

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例谈本文通过举例分析了什么是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区别和联系。
标签:实验设计对照实验对比实验新高中生物课程中实验设计较以前加强不少,而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是实验设计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故而新课程中对其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能真正的理解和运用这两种实验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另外对比新旧高中生物课程可以发现,新课程以素质教育为背景,倡导以发现问题一探究问题为理念,从而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自然科学中发现问题并去探究必然要设计实验来解决。
下面就结合例题来谈谈两种重要的实验设计方法——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以期对学生生物实验设计的理解和运用有所帮助。
一、对照实验(1)对照组实验题目:设计实验证明某昆虫呼吸作用产生C02。
实验步骤:A:取同种等大的活昆虫若干,均分两组,编号甲、乙。
B、把乙组昆虫灭死后,两组昆虫均放在密闭的装置中,均连通澄清石灰水,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石灰水状况。
实验结果:甲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乙组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实验结论:某昆虫呼吸作用能产生C02。
分析:以上实验中,由于乙组昆虫为等大的死昆虫,等于未放实验材料,属于空白实验组,为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
我们万不可认为空白对照组就一定是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只是不加实验组中自变量的处理因素,实际上空白对照组还是需要一定的处理,如以上实验中空白对照组乙组昆虫是作了杀死处理的。
(2)正常实验组实验题目: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能提高动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实验步骤:A:取同种等大的正常老鼠两只,编号甲、乙。
B:甲组饲喂等量的并加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乙组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其它条件(温度、亮度、湿度等)均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老鼠的神经兴奋性加以比较。
实验结果:甲组老鼠较乙组老鼠是上蹿下跳,难以平静……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能提高动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分析:以上实验中,由于乙组老鼠没有饲喂甲状腺激素,但实验前也知道该老鼠的一切生理正常,包括神经的兴奋性,故为正常实验组,为对照实验的对照组。
科学方法系列(4)——对照实验与对比实验区分 课件(12张)

2.在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往往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C ) A.只能设置两个实验组,互为对照实验 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产物不同,即酒精和CO2 构成对照实验 C.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D.只要实验现象明显,有无对照实验对实验结论没有影响
解析: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实验,一个是对照组,其余是实验组,A错 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进行对 照实验是为了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C正确;有无对照实验, 对实验结论是有影响的,D错误。
3.一研究小组的同学进行有关酶的特性实验,实验的相关记录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
条件
现象
A
2 ℃ 放出少量气泡
B 2 mL过氧化氢+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 30 ℃ 放出大量气泡
C
2 mL过氧化氢+2滴煮过的肝脏研磨液
煮沸后冷 却至30 ℃
无气泡
D 2 mL过氧化氢+2滴冷冻的肝脏研磨液 0 ℃
无气泡
E
2 mL过氧化氢+2滴新鲜唾液
(4)实验开始时若向B试管中加入2 mL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滴加两滴质量 分数为5%的盐酸,摇匀,再滴加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预计实验现象是 气泡大量减少,原因是盐酸使酶失活或活性降低。 (5)该实验缺少对照组,应添加一支试管,编号,向该试管中加入2 mL 过氧化氢,作为空白对照组。
答案:(1)FeCl3溶液 肝脏研磨液 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2)高效性 专 一性 (3)高温使酶失活 (4)气泡大量减少(不产生气泡) 盐酸使酶失 活或活性降低(酶的作用条件温和或过酸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 失活) (5)添加一支试管,编号,向该试管中加入2 mL过氧化氢
实验素养提升3 对比实验与对照实验分析

[技法必备]1.对照实验及其类型一个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控制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常用的对照类型有以下几种:(1)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作任何处理的对象组。
这里的不作处理,并非什么因素都不给予,而是针对实验所要研究的因素不给予,以体现实验因素的有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1号试管加1 mL 蒸馏水(空白对照组)2号试管加1 mL 盐酸溶液(实验组)3号试管加1 mL NaOH 溶液(实验组)(2)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个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即是典型的自身对照——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验组。
(3)条件对照给对照组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因素,以突出实验实施的处理因素与实验所研究因素的差异,从一个侧面衬托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以下两组实验:S 型菌DNA +R 型活菌――→混合培养S 型菌落+R 型菌落(实验组);S 型菌DNA +DNA 酶+R 型活菌――→混合培养R 型菌落(条件对照组)。
(4)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要用热水、正常温度的水、冰水三个实验组来探究,进行相互对照,以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2.对比实验及其特点(1)含义: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2)举例: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对比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实验设计中的“平行重复原则”在实验设计中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必然对所做实验进行足够次数的重复,以获得多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于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

关于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关于对照实验,科学方法论的书上一般是这么论述的:如果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余因素都相同,那么这两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要依据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来确定,有时候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改变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有可能会发生对换。
一般来说,保持原有状态的组作为对照组,人为改变条件的组作为实验组;或者是,已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对照组,未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实验组。
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对照实验的范畴比对比实验广,因而又有人将对比实验称为相互对照实验。
例如,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中,1号试管是在常温下只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号试管是加入了过氧化氢溶液并在90 ℃水浴中加热,3号试管是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4号试管是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肝脏研磨液。
那么,1号与2号、1号与3号、1号与4号是三组对照实验,其中1号是对照组,2号、3号、4号是实验组(更严谨一些,1号与3号、1号与4号作为对照实验时,1号中应加入与FeCl3溶液或肝脏研磨液等量的蒸馏水);3号与4号是对比实验。
在具体教学中,不提倡学生死记硬背科学方法名词,应注意避免把科学方法的教学知识化,值得提倡的做法是在具体的探究问题情境中指导学生理解并灵活运用科学方法。
关于“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对照实验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目的是通过比较实验的结果找到想要研究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作用,从而为科学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直接证据,是否有适当的对照试验,在许多情况下会影响研究的成果。
一般进行某种试验以阐明一定因子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其意义时,除了对试验所要求研究的因子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高中生物:对比实验与对照实验的区别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与对比实验的区别
对照实验:必修一P79
对照实验的概念描述为:如果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因素不同外,其余因素都相同,那么这两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要依据研究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来决定,有时候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改变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可能会发生对换。
一般来说,保持原有状态的组作为对照组,人为改变条件的组作为实验组;或者是,以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对照组,未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实验组。
可以将对照实验分为空白对照,如加入等量的清水、蒸馏水或生理盐水;自身对照,如研究动物的内分泌腺时,先摘除内分泌腺体,一段时间后再移入其腺体或补充一定量的相关激素,以观察生物自身实验前与实验后情况的变化;条件对照,如特意控制一定的可以预知结果的自变量因素,使实验结果更加令人信服,上述蝌蚪实验中的第三组就能基本说明问题,等等。
对比实验:必修一P93
对比实验的概念描述为: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结果事先一般均未知。
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或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而对照实验的范畴比对比实验的广一些。
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

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对照实验的分组:①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②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对照实验的分类:①空白对照定义: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例1: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作用中,对照组加等量的水,实验组加唾液;例2: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对照组不加水,实验组加适量的水;例3:“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对照组不加试剂(零剂量),实验组加入试剂;例4:萨克斯“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实验中,与起始饥饿处理环境相同,则对照组遮光,实验组曝光。
意义:通过空白对照能明白地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②自身对照定义:自身对照指实验组与对照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实验操作前的对象为对照组,实验操作后的对象为实验组。
例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例2:要研究植物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背重力性,可把某一植株横放于培养基上,让其自然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可观察到根向重力生长,茎背重力生长。
意义: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个体上进行,属于自身对照。
持续观察记录实验操作前、后的实验对象状况,观察、分析、处理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就可以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③相互对照定义:相互对照是指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级别的对照组,由此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例1: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例2: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例3:美国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例4:“植物的向性运动”的等组实验例5:“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吸收的特性”例6: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例7:“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意义: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④条件对照定义: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给定的处理因素正是为了保证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只是少了实验变量的影响,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对照实验与对比实验区别

(四)科学性原则
合理设计操作过程
(2)注意操作顺序的合理性 例:“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 先将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和乙液 (0.05g/mL的CuSO4)混合以后,再加入组织样液中, “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 先将双缩脲试剂A液( 0.1g/mL NaOH)加入组 织样液中,再加入B液(0.01g/mL CuSO4) 。
生物的生命活动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影响 某一个生命活动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 很多。为了弄清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当研究 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住其它 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变化 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这 是一种研究问题的常用的科学实验方法。
(二)单一变量性原则
明确实验变量
(四)科学性原则
明确实验要求和目的,确定实验思路
例:
①用最简易的方法鉴定高杆小麦是纯种还是杂种。 ②培育无子果实要求用秋水仙素还是生长素。 ③设计一个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在不用任何药 剂、装置和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幼嫩植株长成如 图示形态的实验方案,并说明其原理。
(四)科学性原则
合理设计操作过程
燕 麦 实 验 法
(条件对照) 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保证 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一)对照性原则
“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 实验中,其实验设计方案是: 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 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 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 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 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 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不同盐浓度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影响研究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比较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比较作者:薛春岩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1期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难解难分的问题,学生对此容易困惑、混淆。
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把通过对生物实验的分析总结出的结果和大家分享。
一、对照实验1.对照实验概念如果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余因素都相同,那么这两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要依据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来确定,有时候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改变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有可能会发生对换。
一般来说,保持原有状态的组作为对照组,人为改变条件的组作为实验组;又或者是已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对照组,未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实验组。
2. 对照实验一般都有对照组,只有一个变量在中学教学的层面上,可以将对照实验分为三种①空白对照,如加入等量的清水、蒸馏水或生理盐水;②自身对照,如研究动物的内分泌腺时,先摘除内分泌腺体,一段时间后再移入其腺体或补充一定量的相关激素,以观察生物自身实验前与实验后情况的变化;③条件对照,如特意控制一定的可以预知结果的自变量因素,使实验结果更加令人信服。
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第79页,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
该实验设置了4支试管,条件分别是:1号不作任何处理,2号水浴加热,3号、4号分别滴加等量的三氯化铁溶液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其它条件一律相同。
实验下方的资料栏说:“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也就是说,只要保持了单一变量,无论是同一实验对象的前后纵比,还是若干实验对象之间的相互横比,都在对照实验范围之列。
资料还说:“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上述实验中的1号试管就是对照组,2号、3号和4号试管就是实验组。
”因此,根据以上理论基础,再结合其它实验处理条件的分析,不难看出:对照实验就是保持了单一变量的两组以上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一个对照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 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 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实验 (课本P79)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 有以下对照类型:
(2)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
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如“植物 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 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 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 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对照实验 (课本P79)
对照实验 (课本P79)
对照实验 (课本P79)
(4)相互对照: 指不另设对照组,而
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相互对照实 验就是对比实验。
(课本P93)
在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是自然状态下或 已知影响因素所造成结果的一组。对比实验 中往往没有显著的对照组,是设计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 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或实验处理的关系。
(1)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
的对象组。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 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 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 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 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 白对照。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 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对照实验 (课本P79)
条件对照 例2: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 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设置以下几组:
该实验所研究的实验因素为DNA,故用DNA处理的③ 组为实验组,而蛋白质或多糖虽然是实验所实施的处 理因素,但与实验因素(DNA)无关,故①②③组之 间形成条件对照,①②组均为③组的对照组;而③组 (实验组)和④组(对照组)之间形成空白对照。该 实验既设计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 较实验,更能说明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条件对照: 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
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 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例1,“动物 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
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 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 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 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 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蚯蚓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