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5标准与欧盟法规欧5的差异

合集下载

稀土工业排放标准 中国与欧盟标准对比

稀土工业排放标准 中国与欧盟标准对比

稀土工业排放标准中国与欧盟标准对比
稀土工业是一种重要的高科技产业,但是随着生产的增加,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为了控制和减少稀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尤为重要。

目前,中国和欧盟针对稀土工业的排放标准有一定的差异。

就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而言,中国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等物质的排放限值分别设置为150mg/m³、150mg/m³和10mg/m³,而欧盟则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物等物质的排放限值分别设置为50mg/m³、50mg/m³、10mg/m³和0.5mg/m³。

在废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方面,中国将氨氮、总磷和铜等物质的排放限值分别设置为20mg/L、1mg/L和0.1mg/L,而欧盟则将氨氮、总磷和铜等物质的排放限值分别设置为5mg/L、0.5mg/L和0.5mg/L。

总的来说,与欧盟相比,中国的稀土工业排放标准相对宽松一些,这也说明了中国的稀土工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更多的环保措施来减少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相信中国的稀土工业将会逐渐提高自身的环保标准,使之更加符合国际标准。

全球各国汽车标准

全球各国汽车标准

全球各国汽车标准
全球各国的汽车标准主要参照欧盟和美国的标准。

1.欧盟的排放标准以欧洲共同市场为基础。

分为欧1至欧6共6个阶段。

欧1是欧洲最早的排放标准,欧6则是目前全球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相比欧1,欧6标准对各项污染物的限制更加严格。

对汽车发动机的技术要求也更高。

2.美国的排放标准分为多个阶段,包括Tier 1和Tier 2两个级别。

Tier 1相当于欧洲的欧1至欧4标准,而Tier 2则相当于欧洲的欧5至欧6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排放标准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放要求相对较为宽松。

3.中国汽车排放标准也经历了从国1至国6共6个阶段的发展。

国1至国4标准与欧1至欧4标准相当,而国5和国6标准则相当于欧5和欧6标准。

中国计划在2020年和2023年分别实施国6a和国6b标准,这两个标准对汽车排放的限制更加严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网站。

制表:审核:批准:。

中国食品标准与欧盟食品标准

中国食品标准与欧盟食品标准

中国和欧盟的食品标准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区别:
1. 法规体系:中国和欧盟都有自己的食品法规体系。

中国的食品安全法规主要由《食品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组成,而欧盟则有一系列法规和指令来规范食品生产、销售和进口。

2. 食品分类:中国和欧盟对食品的分类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欧盟将食品分为不同的类别,并针对每个类别制定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3. 农药残留限量:中国和欧盟对于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可能不同。

欧盟对农药残留限量有更严格的规定,并且经常更新和调整相关标准。

4. 添加剂使用: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面,中国和欧盟可能有不同的规定。

欧盟对某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制更为严格。

5. 食品标签:中国和欧盟对于食品标签的要求也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欧盟要求在食品标签上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包括成分、营养价值、过敏信息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区别,具体的食品标准可能因食品类型、行业和法规的更新而有所变化。

此外,中国和欧盟之间也会进行食品标准的交流和合作,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汽车尾气排放的环保标准

汽车尾气排放的环保标准

汽车尾气排放的环保标准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各国纷纷制定了汽车尾气排放的环保标准。

本文将介绍汽车尾气排放的环保标准,以及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欧洲标准欧洲是全球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最为严格的地区之一。

欧洲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主要由欧盟制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欧洲第五阶段(Euro 5)和欧洲第六阶段(Euro 6)排放标准。

Euro 5标准于2009年实施,要求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和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而Euro 6标准则于2014年实施,进一步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水平,特别是对柴油车的颗粒物排放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控制。

二、美国标准美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由美国环保署(EPA)制定和执行。

美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主要包括Tier 1、Tier 2、Tier 3等不同阶段。

Tier 2标准于2004年实施,要求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和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显著降低;Tier 3标准则于2017年实施,进一步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水平,特别是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控制。

三、中国标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也在不断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的环保标准。

中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主要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和执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国第五阶段(China 5)和中国第六阶段(China 6)排放标准。

China 5标准于2017年实施,要求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和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而China 6标准则于2020年实施,进一步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水平,特别是对柴油车的颗粒物排放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控制。

四、控制措施为了达到各国制定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汽车制造商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

首先是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如三元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氮氧化物吸附器等,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中国 GMP 与欧盟及 FDA 的区别

中国 GMP 与欧盟及 FDA 的区别

中国GMP 与欧盟及 FDA 的区别行业法规不一致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修订)》附录 1:无菌药品EU:无菌药品的生产FDA:行业指南:无菌工艺生产的无菌药品认证的标准不一致GMP 指导方针(包括欧盟和美国福哀晶室需要经过”认证”并且需要”监测”认证:证明这个洁净室符合 ISO 标准(ISO 14644-1)监控:持续证明无菌室没有从''正常"状况下偏离认证:认证洁净室(或洁净区)符合一个 ISO 14644-1 标准所定义的等级每六个月到 1 年需做一次(ISO 14644-2 要求)特定流程定义釆样点的数量(面积开平方)定义采样点位置(距离高度等)每个釆样点的空气釆样体积确认一个洁净室可以用做特定的生产功能洁净室分级不一样动态及静态测试标准不一致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 4 个级别:A 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 0.36-0.54m/s (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 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 A 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 级和D 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5.5 洁净度测试标准不一致洁净度检测为确认 A 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 1 立方米。

A 级洁净区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 ISO4.8,以5.0μm的悬浮粒子为限度标准。

B 级洁净区(静态)的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 ISO 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悬浮粒子。

对于 C 级洁净区(静态和动态)而言,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分别为 ISO 7 和 ISO 8。

2020年我国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与欧盟对比

2020年我国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与欧盟对比

2020年我国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与欧盟对比2020年我国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与欧盟对比一、背景介绍茶叶是中国重要的传统农产品之一,对于我国茶叶出口来说,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农残检测是保证茶叶品质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因此,对于我国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与欧盟进行对比是十分有意义和必要的。

二、检测方法对比1. 样品准备我国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中,样品准备主要包括样品的粉碎、均质和过筛等步骤。

而欧盟茶叶农残检测标准则更加注重样品的代表性,要求采样地点、方式和频率等都要符合规定。

2. 农残检测方法我国茶叶农残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

而欧盟茶叶农残检测方法则更加注重多样性,要求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如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三、农残限量标准对比1. 农残限量标准设置我国茶叶农残限量标准主要依据国内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对茶叶中的农残进行限制,分为不准出、有限制和允许使用三个等级。

而欧盟茶叶农残限量标准则根据欧盟法规,针对各种农药在茶叶中的最大残留水平进行限制。

2. 农残限量标准数值对比对于一些共同使用的农药,我国茶叶农残限量标准与欧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氯氰菊酯的我国限量标准为0.5毫克/千克,而欧盟标准为0.05毫克/千克。

这意味着,欧盟对氯氰菊酯的限制更加严格。

四、标签和标识对比1. 标签要求我国茶叶农残检测标签要求茶叶包装上明示农药使用情况,并标明“无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等信息。

欧盟茶叶农残标签要求茶叶包装上明示农药使用情况、农残限量值以及使用的检测方法等。

2. 标识要求我国茶叶农残标识要求茶叶包装上应标注农残限量值,并标明是符合国家标准。

欧盟茶叶农残标识要求茶叶包装上应标示农残限量值,并标明是符合欧盟相关法规。

五、国际通行标准对比1. ISO 17025质量管理体系我国茶叶农残检测标准目前普遍认可并使用ISO 17025质量管理体系。

国5标准与欧盟法规(欧5)的差异

国5标准与欧盟法规(欧5)的差异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 生产一致性(COP) 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 生产一致性(COP) 碳罐:采用丁烷进行初始工作能力试验(BWC) 碳罐:采用丁烷进行初始工作能力试验
若被测的三套碳罐的初始工作能力测量结果均不低于 申报值的0.9倍 且其平均值不低于申报值, 申报值的 倍,且其平均值不低于申报值,则判定碳 罐的生产一致性检查合格。 罐的生产一致性检查合格。 若被测的三套碳罐中有任一套的初始工作能力测量结 果低于申报值的0.9倍 或其平均值低于申报值, 果低于申报值的 倍,或其平均值低于申报值,则判 定碳罐的生产一致性检查不合格。 定碳罐的生产一致性检查不合格。 其他修订:将生产线检查要求修改为抽查,同时删除 其他修订:将生产线检查要求修改为抽查,同时删除F.7 章中的等效试验方法。 章中的等效试验方法。 原因:防止企业提高燃油蒸发系统单向阀压力, 原因:防止企业提高燃油蒸发系统单向阀压力,并使用体 积小容量低的碳罐。 积小容量低的碳罐。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IV型试验 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IV型试验 IV型试验 型试验
型式核准时需申报碳罐的初始工作能力, 型式核准时需申报碳罐的初始工作能力,并在生产一致性 检查中增加试验要求。 检查中增加试验要求。 试验方法:按照 试验方法:按照HJ/T 390-2007采用丁烷进行碳罐初始工 采用丁烷进行碳罐初始工 作能力试验。 作能力试验。(BWC≥7.0g/100mL)。 。 原因: 原因: 碳罐是控制蒸发排放的核心部件, 碳罐是控制蒸发排放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蒸发 排放的结果。 排放的结果。 碳罐初始工作能力试验可以快速有效地对碳罐性能做出初 步判定,对企业具有较强的监督作用 。 步判定,
轻型汽车国5排放标准介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CATARC)

世界各国 排放标准

世界各国 排放标准

世界各国排放标准
世界各国的排放标准因地区和政策差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排放标准:
1. 欧洲:欧洲排放标准(ECE-R83)是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 E)制定的,用于规范欧洲市场的汽车排放。

目前实施的是欧6标准,预计2021年实施欧7标准。

2. 美国:美国环保局(EPA)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排放标准,包括轻型车、重型车和非公路设备的排放标准。

美国还与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 ARB)共同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如LEV3(轻型车第三阶段排放标准)。

3. 中国:我国实施的国家排放标准为GB 18352.1-2018(轻型车)和G
B 3847-2018(重型车)。

此外,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地方排放标准,如北京、上海等地的京V、沪V标准。

4. 德国:德国实施的是欧洲排放标准,同时还有自己的车辆排放测试程序(PEMS)。

5. 日本:日本实施的是JC08和JC08+排放标准,用于轻型车和重型车。

6. 韩国:韩国实施的是Korean-Emission标准,分为Korean-5和Korea n-6两个阶段。

7. 印度:印度实施的是Bharat Stage(BS)排放标准。

目前实施的是B S-VI标准,预计2023年实施BS-VII标准。

8. 巴西:巴西实施的是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NES)排放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和法规可能会随着政策调整和技术进步而不断更新。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各地区的具体政策和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消了渐变系数的规定,若需要磨合则3辆车均需磨合。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 生产一致性(COP)
后处理装置:进行贵金属含量及其比例检测
❖ 若被测的三套后处理装置的贵金属含量及其比例均不 低于申报值的0.85倍,且其平均值不低于申报值的0.9 倍,则判定后处理装置的生产一致性检查合格。
❖ 若被测的三套后处理装置中有任一套的贵金属含量及 其比例测量结果低于申报值的0.85倍,或其平均值低于 申报值的0.9倍,则判定后处理装置的生产一致性检查 不合格。
基准质量不超过2840kg的重型车,其市场运行环境与轻型 车使用工况相似,基于轻型车标准进行整车排放测试更能 反映该车的实际排放水平。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 I型试验 I型试验限值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 I型试验
排放要求与欧5b相同
❖ 提高了I型试验排放控制要求,对点燃式汽车新增了 NMHC限值 ;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 OBD试验
OBD试验
加严了OBD极限值。 点燃式汽车:增加了催化器对NOx的监测要求。 压燃式汽车:增加了EGR、反应剂的监测要求、对DPF除
了诊断全部失效或拆除情况外, OBD还必须诊断出导致 排放超过极限值的所有DPF故障。 对两用燃料车的OBD技术要求等进行了修订。 增加了OBD系统实际监测频率(IUPR)的要求,国五阶 段只要求企业需申报IUPR值。
❖ 修订了颗粒物质量测量方法,并增加了粒子数量(PN) 测量要求 。
增加了记录CO2排放的要求
❖ 在I型试验的同时可直接测量CO2排放 ; ❖ 为将来CO2排放的管理打好基础 。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 I型试验
I型试验
冷却风机的要求: ❖ 国5可采用最高风速为120km/h的风机,使之与I型试验 运转循环相匹配;取消之前标准中的恒速风机要求。 ❖ 新规定了风机风速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已经在GTR 2 法规(WMTC)中采用。
IV型试验
型式核准时需申报碳罐的初始工作能力,并在生产一致性 检查中增加试验要求。
试验方法:按照HJ/T 390-2007采用丁烷进行碳罐初始工 作能力试验。(BWC≥7.0g/100mL)。
原因: 碳罐是控制蒸发排放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蒸发
排放的结果。 碳罐初始工作能力试验可以快速有效地对碳罐性能做出初
轻型汽车国5排放标准介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CATARC)
2011.8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轻型汽车定义继续沿用GB 18352.3-2005的规定。在制造 厂的要求下,基准质量不超过2840 kg的汽车可按国5标准 型式核准。同时将HEV纳入标准管理范围。
欧1~欧5/6排放法规:对于基准质量不超过2840kg的重型 M1、M2、N2类汽车,制造厂可申请按轻型车法规认证。
国际上制定基准燃料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 基准燃料的品质应该代表市场燃料的平均水平,甚至更差。 如果基准燃料规定的技术指标市售燃料无法达到,则相当于 放松了对汽车的要求,不利于环境保护。
❖ 提高燃料品质的应通过提高市售燃料标准达成。
主要参考:
❖ GB 17930-2011《车用汽油》第V阶段预告要求、 ❖ GB 19147《车用柴油》(征求意见稿)第V阶段预告要求 ❖ 北京市地标第五阶段油品标准草案。
颗粒物质量测量: ❖ 取样探头:具有粒径分级功能; ❖ 滤纸:推荐直径为47mm、Pe(滤纸收集的颗粒物质 量)≥20μg;进行浮力校正、加强滤纸管理; ❖ 微量天平:应有2μg的准确度和1μg的分辨。国 4(5μg/1μg)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粒子数量(PN)
粒子数量测量:
推荐的粒子取样系统示意图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 在用符合性
在用符合性检查
❖ 在用车符合性检查周期:两次在用车符合性检查的 最大时间周期不应超过18个月(扩展车型为24个月)
❖ 按年度注册量规定了抽样组数的要求
每年度销售量(辆) 不超过100,000
100,001至200,000 超过200,000
抽样的组数 1 2 3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 获取信息
获取汽车OBD和汽车维护修理信息
保留国4标准中“获取汽车OBD信息”的要求; 补充HJ 500-2009中“修理信息”的要求; 增附件AC“汽车OBD信息”的要求,企业进行型式核准时
需提交所要求的资料 。 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获取汽车OBD和汽车维护修理信
步判定,对企业具有较强的监督作用 。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 V型试验
V型试验
耐久性里程增加到16万公里。 增加了整车试验的标准道路循环(SRC)和台架试验的
标准台架循环(SBC)。 基本型车需进行16万公里整车耐久性试验。当待型式核
准车型与已进行了整车耐久性试验的车型相比仅后处理 装置超出视同条件时,可进行SBC台架老化试验。 增加了后处理装置的贵金属含量及其比例检测要求。
息”的相关要求。
原因:相关要求能让所有独立的维修站点都可以获得 OBD汽车的维护修理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维护和修理; 这样也加大了汽车维修市场的竞争,让车主可以从多家维 修站点获得优质的维修服务。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 基准燃料
基准燃料的技术要求
基准燃料以我国的目标市售燃料为基础而确定。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粒子数量(PN)
粒子取样系统:由稀释通道内取样探头探针(PSP)、粒子 传输管(PTT)、粒径预分级器(PCF)和粒子数量浓度测量 (PNC)单元上游的挥发性粒子去除器(VPR)组成。
背景空气:要求增加高效颗粒过滤器(HEPA)
计数:计算粒径超过23nm的粒子总数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区的行驶工况,以 增加样车的代表性。
国5相对于国4的主要修订- 生产一致性(COP)
I型试验:
增加了新的判定方法,增强检查的可操作性: ❖ 若三辆车的各种污染物排放结果均不超过限值的1.1倍, 且其平均值不超过限值,则判定Ⅰ型试验生产一致性 检查合格。 ❖ 若三辆车中有任一辆车的某种污染物排放结果超过限 值的1.1倍,或其平均值超过限值,则判定Ⅰ型试验生 产一致性检查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