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

合集下载

三角视图

三角视图

第三角画法简介


基本投影面如图7-58所示,除了三个投影面H、 V、W以外,分别在物体的下方、后方、左方设 置平行于H、V、W的投影面,共六个基本投影面, 从而得到六个基本投影视图。按图7-58所示的方 法展开投影面:V面保持不动,与V面相邻的四个 投影面分别绕与V面的交线旋转90 ,旋转到V面 的上方、右方、左方、下方,都与V面位于同一 个平面上;在物体后面的投影面则先绕它与V面 的交线旋转90,旋转到W面的右方,与W面位于 同一平面上,然后随着W面,与W面一起绕W面 与V面的交线,旋转到V面而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各视图的配置见图7-59。在同一张图纸内按图760配置视图时,一律不注视图名称。采用第三角 画法时,必须在图样中画出如图7-60所是的识别 符号。图7-61为第一角投影的识别符号,只有在 必要时才使用。
CNS 相关规定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 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 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图及识图不 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 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例 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 威(NS)等国家使用之。
*区别

我国采用的是第一角画法,国外用第三角 画法的比较多 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区别是视图放 的位置 第一角画法: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 边,上视图放下面,依此类推 第三角画法:左视图放左边,右视图放右 边,上视图放上面,依此类推
第三角画法简介

如图7-57a、b所示,将物体放置于第三角 内,即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物体之间进行 投影。在第一分角中(图7-57a),观测者、 物体、与投影面的关系是人——物——面, 而在第三角内三者关系是人——面——物 (图7-57b)

工程绘图投影法

工程绘图投影法

工程绘图-投影法之第一角投影与第三角投影2010-06-04 16:57六种视图中最常用之三视图组合为:前视图、上视圆及右侧视图,一般均以L字形或逆向L字形之方式排列於图纸上。

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图,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鉴于两种投影法的不同特点,为了便于识别,国际标准规定了第一角投影和第三角投影的识别方法。

⒈以识别符号识别识别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该识别符号应画在图纸的标题栏内。

⒉以拉丁字母A、E表示(A)——表示第三角投影画法。

(E)——表示第一角投影画法。

第二种方法一般常用于技术文件中。

机械制图角法区分

机械制图角法区分

机械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CNS 相关规定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於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他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的区别好啦,今天咱们来聊聊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这两个在工程制图中常见的概念。

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它们就像咱们生活中常见的俩兄弟,各有各的性格。

你说这第一角法就像那个爱照相的朋友,特别喜欢把自己拍得帅帅的,永远是面朝观众,而第三角法呢,像是个爱玩游戏的家伙,总是从后面悄悄观察,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的。

咱们先从第一角法说起。

它是个老牌子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特别受大家欢迎。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画一个立体的物体,比如一台咖啡机,你就得把它正面、侧面、上面都画出来。

这个方法就是把物体放在一个坐标系里,想象你正面对着它,想把它的各个面都展示出来。

这样一来,前面看着特别清晰,大家一下子就知道这个咖啡机的造型、大小、功能。

就像看广告一样,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哎呀,真想喝一杯!不过,第一角法有个缺点,那就是有时候会让人觉得视觉上有点拥挤,特别是面对复杂的结构,可能看得人有点眼花缭乱。

说到这里,第三角法就显得更加“务实”了。

想象一下,你坐在咖啡机的后面,正在仔细研究它的内部构造。

这个方法就是把物体的各个面放在一起,但就像从后面看的样子。

正面、侧面、上面,全都“翻转”了,变得更容易理解。

有点像玩拼图,慢慢拼凑出整个画面。

这个方法特别适合那些喜欢细节的人,比如工程师们。

他们想要把每一个螺丝钉、每一根线都看得一清二楚,就得用这个方法。

不过,别以为第三角法就完美无瑕,它也有自己的“小毛病”。

比如说,很多人对它不太熟悉,看到的图纸可能会觉得有点懵。

就像你第一次玩新游戏,规则复杂,一开始根本搞不清楚哪是哪个。

再加上,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在视觉效果上差别不小,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很困惑。

这两种方法在不同场合都有用,但要是你搞不清楚哪个用在哪,真的是有点“麻烦”。

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方法就像是两位老友,各自有各自的拿手绝活。

比如,第一角法在建筑设计上特别流行,设计师们喜欢用这个方法来展示房子的布局和外观,给客户一个直观的感受。

机械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

机械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

机械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CNS 相关规定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於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他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

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

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于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于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于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于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于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于前视图之正上方。

CNS 相关规定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于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它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于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于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六种视图中最常用之三视图组合为:前视图、上视圆及右侧视图,一般均以L字形或逆向L字形之方式排列于图纸上。

2018 如何区分第一角三视图与第三角三视图

2018  如何区分第一角三视图与第三角三视图

如何区分第一角三视图与第三角三视图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简介我们国锐丰这个厂的图纸就是用的这种:两个同心圆在左,梯形中穿一条虚线在右。

第三角三视图3rd Angle Projectlon 第三角投影。

金宝厂的也如此国标GB/T14692-1993中关于第一角投影法和第三角投影法的叙述中规定,我国采用的是第一角投影法。

如果采用了第三角投影法,在图样上应标出识别符号(一般标在在标题栏内),而第一角投影法的识别符号可省略s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简介机械制图国标规定,我们国家采用第一视角画法,但在国际技术交流中,经常会遇到用第三视角画法的图样,现将两种画法作如下简介:(仅供参考)第一视角第三视角在内地一般用的都是第一角画法。

使用第一角投影的国家有---- 中国德国法国前苏联使用第三角投影的国家有----- 美国英国日本等我国GB和ISO标准一般用第一角法,美国,日本,台湾地区等习惯用第三角法。

第三角法俯视图放在主视图上,左视图放在主视图左边,依次类推,与第一角法刚好相反,所以一开始会不大习惯。

因为第三角法视图放的位置与第一角法不一样,特别是大图纸A1、A0。

第一角投影法:常称欧洲方法或E法.我国机械制图标准中采用的投影法与此相同 .第三角投影法:常称美国方法或A法.第三角投影法是假想将物体置于透明的玻璃盒之中,玻璃盒的每一侧面作为投影面,按人(观察者)-面(投影面)-物(机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作正投影所得图形的方法.(见图2-1)在ISO国际标准中第一角投影方法规定用图a所示图形符号表示.第三角投影法规定用图b所示的图形符号表示(见图2-2)第三角投影法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分别称为第Ⅰ角、第Ⅱ角、第Ⅲ角……,如附图所示。

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Ⅰ角内,使机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保持人→物→面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

我们以前讨论的投影画法都是第遗教画法。

第三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第Ⅲ角内,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即保持人→面→物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如图所示。

第三角与第一角投影的区分

第三角与第一角投影的区分

第三角与第一角投影的区分机械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一、第一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CNS 相关规定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于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他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视图的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划分:
一、第一角投影法
1.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
法。


2.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前视、俯视、右侧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左侧,俯视固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下方。

二.、第三角投影法
1.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2.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3.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固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右侧视图位於前视图之右侧,而俯视图则位於前视图之正上方。

CNS 相关规定
CNS中国国家标准之象限投影符号,系将一截头圆锥之前视图与左侧视图,依投影之排列而得。

主要之区别为第一角法符号(左侧视图排在右边),而第三角法符号(左侧视图位在左边)。

对於正投影方法之使用,CNS规定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适用。

但在同一张图纸上不可混合使用,且须在标题概内或其他明显处绘制符号或加注「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字样。

以作为读图之识别。

由於第二象限投影与第四象限投影因水平投影面旋转后与直立投影面重叠,致使投影视图线条混淆不清,增加绘固及识图不便,故不予采用。

欧洲各国盛行第一角法投影制,所以第一角法投影亦有「欧式投影制」之称呼。

例如德国(DIN)、瑞士(VSM)、法国(NF).挪威(NS)等国家使用之。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而中华民国(CNS)、国际标准化机构(ISO)与日本[JIS]则采第一角法及第三角两制并行。

视图之排列,应依投影原理上下左右对齐排列,不得任意更换或未依据投影方式排置。

六种视图中最常用之三视图组合为:前视图、上视圆及右侧视图,一般均以L 字形或逆向L字形之方式排列於图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