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造血系统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病理学

• 病原和发病学
R-S细胞来源难确定 淋巴细胞为主型中的R-S细胞表达B细胞标记 而其他型的R-S细胞表达CD15 CD30
现认为大多数霍奇金淋巴瘤是B细胞来源的,少 数是T细胞源性
EBV感染与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有关
• 临床过程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ⅠⅡ期:无全身症状 预后较好 Ⅲ Ⅳ期:发热、体重下降、瘙痒、贫 血 预后不良 诊断:淋巴结活检 治疗:大剂量放疗和化疗
淋巴细胞,浆细胞 嗜中性白细胞 嗜酸性白细胞 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
随病情变化逐渐减少
纤维间质
纤维组织 嗜酸性无定型物质
随病情的变化逐渐增多
霍奇金淋巴瘤的组成成分
小 淋 巴
肿 瘤 细
细胞
胞 , 嗜
成 分
----
酸 性 细 胞 , 吞 噬 细 胞 等 。
霍 奇 金 细 胞 。 反 应 成 分
----
霍奇金淋巴瘤的组成成分 嗜酸性白细胞
(爆米花样细胞)
免疫组化:CD20 (+) CD79a (+)
CD45RA(+)BCL-6(+)
经典型
结节硬化型 以陷窝细胞为主,有少量典型R-S细胞
淋巴细胞为主型 爆米花细胞为主,少见典型R-S细胞
混合细胞型 有各种霍奇金细胞和相当多典型的R-S 细胞
淋巴细胞消减型 有少量R-S细胞和变异的多性型R-S细胞
混合细胞型: 可转变为淋巴细胞减少型. 部分霍奇金淋巴瘤病人:
可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白血病
霍奇金淋巴瘤分期
I期: 病变局限于一组淋巴结
IE :病变局限于一个结外器官或部位
II期:病变局限于膈肌同侧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淋巴结
病理(淋巴造血系统)教材

(九)淋巴造血系统1.霍奇金病的病理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3.白血病的病因分类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一·淋巴造血系统概述1.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结外淋巴组织、脾脏、肝脏等2.位置:分散在全身各处,所以考虑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时切忌将病变局限在某一个器官或组织造血干细胞髓细胞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粒细胞幼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血小板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淋巴母细胞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 B免疫母细胞浆细胞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记忆B细胞淋巴母细胞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 T免疫母细胞效应T细胞二.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1.特点:①以儿童和青年成人为主②通常累及淋巴结,主要是颈部淋巴结③肿瘤细胞,即R-S(Reed-Sternberg)细胞和Hodgkin细胞(散在分布的多核或单核的瘤巨细胞,总称H/R-S细胞),仅占细胞总数的少部分,并分散在丰富的反应性炎细胞和伴随细胞群之中④肿瘤细胞通常为T细胞围绕,形成玫瑰花环2.病理变化(1)病变部位①一般从颈部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开始,其次为腋下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主动脉旁淋巴结局部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往往是首发症状,也是导致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②晚期可累及脾、肝、骨髓、消化道等处,以脾脏受累相对多见(2)大体:淋巴结肿大,直径达2-3cm,切面鱼肉状或橡胶状,可见小坏死灶(黄白色)早期:有活动性,互相无融合晚期:无活动性,巨大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大的包块,不易推动(3)组织学①组织结构异型性:淋巴结结构完全破坏(副皮质区→整个淋巴结)多种炎细胞浸润的背景+特征性的肿瘤细胞②肿瘤细胞a.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多核瘤巨细胞,直径20-50μm,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浆:嗜酸性或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双核或多核,染色质浓缩在核膜上,核膜增厚,水泡状亮核核仁:醒目的大核仁(3-4μm,个别7μm),嗜酸性,中位,周围有空晕※镜影(mirror-image)细胞:具有左右对称性双核R-S细胞,最有诊断价值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的正常外观细胞类型镜下特点镜下图片见于何种HL 陷窝细胞(lacunar cell 即腔隙性R-S 细胞大,胞浆丰富和控量,核多叶 而皱折,核膜薄,染色质稀疏 一个或多个小核仁结节硬化型 混合细胞型 多形性R-S 细胞(间变型)大,形态大小不规则,明显的 多形性;核大,形态不规则, 染色质粗,有明显的大核仁, 核分裂象多见淋巴细胞减 少型木乃伊细胞(干尸细 胞,固缩型R-S 细胞) 大,是一种变性或凋亡的R-S 细胞,胞浆嗜酸深染,核致密深染单独出现无 意义,提示 HL 的可能 LP 细胞,(爆米花 细胞)大,多分叶状核,染色质稀少 有多个小的嗜碱性核仁,胞质 淡染结节性淋巴 细胞为主型 霍奇金淋巴 瘤NLPHL3.组织学分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CD30- CD15- CD20+) 结节硬化型(1级、2级) 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混合细胞型 ( CD30+ CD15+ CD20-) 淋巴细胞减少型A.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 )——占所有HL 的5% (1)病变特点:淋巴结结构消失,呈结节状(2)肿瘤构成细胞:爆米花细胞,即LP 细胞为特征细胞 (3)预后:绝大多数预后极好,10年生存率高达80% B.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 )——占所有HL 的95% (1)结节硬化型(nodelar sclerosis,NS )①病变特点:由双折光性胶原束将瘤组织分割成不规则结节,常伴有纵膈肿块 ②肿瘤构成细胞:以陷窝细胞为主 ③预后:预后较好,年轻女性好发HLNS型CHL镜下三大特点:累及的淋巴结呈结节状生长胶原束分割腔隙型H/R-S细胞NS型CHL:陷窝细胞(2)混合细胞型(mixed cellularity,MC)①病理变化:淋巴结结构消失,弥漫病变,背景中的小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②肿瘤构成细胞:R-S细胞常见,除爆米花细胞外其他类型肿瘤细胞均可见③预后:较好(3)富于淋巴细胞型(lymphocyte-rich,LR)①病理变化:多数呈弥漫性,少数呈结节性病变致使淋巴结部分或全部受累②肿瘤构成细胞:结节型:爆米花细胞+少量镜影细胞(典型R-S细胞很少或缺乏)弥漫型:爆米花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③预后:病变局限,预后好(4)淋巴细胞减少型(lymphocyte depletion,LD)①病变特点: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或不明显,可形成结节②肿瘤构成细胞:类型一:少数镜影细胞弥漫性纤维化,淋巴细胞少,常有坏死类型二:多数多形性R-S细胞,少数镜影细胞坏死更多③预后:最差三.非霍奇金淋巴瘤 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第十三章造血和淋巴系统-造血淋巴系统

第十三章造血和淋巴系统造血淋巴系统人体的造血和淋巴系统,是维持生命活力、抵御疾病侵袭的重要体系。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系统的奥秘,了解它如何源源不断地为我们输送健康的血细胞,以及如何通过淋巴系统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外界侵害。
一、造血功能:生命的源泉1. 造血器官造血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和脾脏。
其中,骨髓是人体最主要的造血场所,约占全部造血量的99%。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负责造血,而黄骨髓则主要储存脂肪。
2. 造血过程造血过程分为干细胞阶段、祖细胞阶段和成熟细胞阶段。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潜能。
在特定因素的调控下,干细胞不断分化、成熟,最终形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 血细胞的寿命血细胞的寿命各有不同。
红细胞寿命最长,约为120天;白细胞寿命较短,一般几天到两周;血小板寿命最短,仅为810天。
当血细胞衰老、死亡后,新的血细胞将不断补充,以维持血液的正常功能。
二、淋巴系统:守护健康的防线1. 淋巴结淋巴结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于全身,尤其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较为密集。
淋巴结具有过滤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等功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2. 淋巴液淋巴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由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形成。
淋巴液中含有大量淋巴细胞、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对维持组织液平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意义。
3. 淋巴循环(1)维护组织液平衡:将组织液中的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带回血液循环,防止组织水肿。
(2)免疫功能:淋巴细胞在淋巴循环过程中,识别并清除病原微生物,发挥免疫作用。
(3)吸收脂肪:淋巴液中的脂肪微粒在淋巴循环过程中被吸收,参与人体脂肪代谢。
三、造血和淋巴系统的协同作战1. 免疫细胞的与功能在造血过程中,淋巴细胞的尤为重要。
它们在骨髓中诞生,随后迁移至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如脾脏和扁桃体,以发挥免疫功能。
B淋巴细胞负责产生抗体,而T淋巴细胞则直接攻击感染细胞或调节免疫反应。
第十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⑥不用分级,引用惰性、侵袭性、高侵袭性的概念,临床医 师更易接受,与治疗方案密切相关。
二、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HL)
1832年
Hodgkin 第一次 描述
(一)、临床病理特点
◆淋巴结肿大(颈部),一个、一组 → 由近及远 LJ
陷窝细胞
CD30阳性
(二)HL的WHO分类及各类特点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NLPHL)(5%)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
▶结节硬化型 (40~70%) ▶淋巴细胞为主型 (5%) ▶混合细胞型 (20~25%) ▶淋巴细胞消减型 (1.5-5%)
1、NLPHL临床与病理表现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扩大
➢ 淋巴滤泡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有助于鉴别诊断指标:
①淋巴结结构保存; ②不同分化期的淋巴细胞混杂。细胞多样性。 ③核分裂象多。 ④滤泡大小和形态明显不同,主要分布于皮质,有明显吞噬现象。 ⑤ 外套层清晰。
⑥Bcl-2阴性
2、副皮质区淋巴增生
◆T细胞区反应性增生并转化为T免疫母细胞, 使T区增宽,血管增生,淋巴滤泡萎缩。
异型淋巴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 核形态不规则,边缘皱褶状,见核仁
第二节 淋巴样肿瘤
一、概述
(一)淋巴样肿瘤的概念 (二)WHO淋巴样肿瘤的分类 (三)淋巴细胞的分化与淋巴瘤分类的关系
二、常见类型
一、概述
(一)淋巴样肿瘤的概念 来源于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恶性 肿瘤。 包括一组肿瘤。淋巴瘤、淋巴细胞白
2、CHL (4个亚型) 结节硬化型(nodular sclerosis)
淋巴造血系统知识点总结

淋巴造血系统知识点总结引言淋巴造血系统是人体内一个至关重要的系统,它由淋巴组织和造血组织组成,主要功能是参与免疫和造血过程。
淋巴组织包括淋巴器官和淋巴细胞,它们在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造血组织包括骨髓和淋巴结,它们是人体内产生血液细胞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对淋巴造血系统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在人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一、淋巴组织1. 淋巴器官淋巴器官是人体内产生淋巴细胞和参与免疫过程的重要场所,包括脾脏、扁桃体、淋巴结等。
脾脏是淋巴组织中最大的器官,它在免疫过程中起着过滤血液、清除老化红细胞和产生抗体的作用。
扁桃体位于口咽腔和鼻咽腔的淋巴环中,它是人体内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淋巴结是淋巴细胞经过淋巴管流向淋巴结,通过其中的淋巴滤泡进行抗原的清除和识别,起到免疫调节和抵抗外界病原体的作用。
2.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淋巴组织中的主要细胞成分,包括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
T细胞是淋巴组织中产生的重要淋巴细胞,它们能够识别并消灭感染人体细胞的病毒和其他病原体,起到免疫调节和抗体产生的作用。
B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原的抗体,起到免疫调节和保护人体免受外界侵害的作用。
NK细胞是一类具有非特异性杀伤活性的大颗粒淋巴细胞,它们能够消除感染人体细胞的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二、造血组织1. 骨髓骨髓是人体内产生血液细胞的重要场所,包括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是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主要场所,它们在人体内起到氧运输、免疫调节和凝血功能的作用。
黄骨髓是一种贮存脂肪和细胞母细胞的松散结缔组织,它在人体内起到重要的营养和支持功能。
2. 淋巴结淋巴结是淋巴组织中产生淋巴细胞的重要场所,它们能够清除并识别人体内的抗原,并产生特异性淋巴细胞。
淋巴结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场所,它通过淋巴滤泡进行免疫调节和抗体产生,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三、淋巴造血系统的作用和意义淋巴造血系统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和造血功能,它能够清除和识别人体内的抗原,产生特异性淋巴细胞和抗体,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淋巴造血系统 who第5版分类解读

淋巴造血系统 who第5版分类解读
WHO第5版分类是指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发布的第5版淋巴造血系统和相关组织肿瘤分类。
该分类于2016年发表,对淋巴瘤和骨髓疾病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和命名。
该分类主要对淋巴瘤和骨髓疾病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更新和改进:
1. 将分子遗传学和免疫表型等新的生物学特征应用于分类和诊断。
2. 引入了一些新的实体,如淋巴瘤的新亚型和某些特定类型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3. 对一些已有实体进行了修改和重新定义。
这个分类系统在临床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提供了标准化的命名和分类方案,有助于医生和病理学家对淋巴瘤和骨髓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析。
同时,它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基准,可以促进疾病的研究和治疗的发展。
由于该分类涵盖了广泛的淋巴瘤和骨髓疾病类型,具体的解读需要参考相关的专业文献和指南。
这些指南通常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疾病的特征、标准化诊断标准和治疗建议。
医生和病理学家应该参考最新的指南,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预防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措施
1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健康。
2 避免暴露有害物质
减少与有毒物质接触,如化学物质、放射线和某些药物等。
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淋巴造血系统问题。
结论和建议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对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但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了解疾病的 预防方法和治疗选择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常见的症状,由贫血或病理 性疲劳引起。
淋巴肿大
淋巴结肿大可能是淋巴瘤等 疾病的症状。
骨痛和关节疼痛
白血病和骨髓炎等疾病会引 起骨骼疼痛。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方法
化疗
使用药物来杀灭癌细胞或疾病的 方法。
骨髓移植
将健康的骨髓移植到患者体内以 恢复造血功能。
放疗
使用高能射线来杀灭癌细胞或减 小病灶的方法。
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生引起的血液病,可影响骨髓和淋巴组织。
2 淋巴瘤
一类肿瘤,起源于淋巴细胞或淋巴组织,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3 骨髓炎
一种由骨髓内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类型有骨髓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疲劳和乏力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是指影响淋巴系统和造血过程的一类疾病,包括多种不同 类型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炎等。
淋巴与造血:身体的生命之源
淋巴系统是一套由淋巴管和淋巴器官组成的系统,它在维持体液平衡、免疫 防御和废物排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造血过程发生在骨髓中,产生红血细 胞、白血细胞和血小板。
淋巴造血系统淋巴瘤ppt课件

肿瘤细胞 (R-S细胞)
炎细胞、纤维分割 陷窝型 、单核型
混合细胞型
各种背景细胞
各种诊断/单核型
淋巴细胞为主型 淋巴细胞多、组织细胞 多倍型、诊断型
淋巴细胞消减型
背景细胞少
肿瘤细胞多 多形型、诊断型
2.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NLPHL)
• 占所有HL的5% • 男性多见,易复发,但预后极好! • CPC:颈部和腋下肿块。 • 镜下:结节状弥漫增生,多见爆米花细胞
1. 经典HL(CHL) (1)结节硬化型(NSHL) (2)混合细胞型(MCHL) (3)富于淋巴细胞型(LRHL) (4)淋巴细胞消减型(LDHL)
2.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NLPHL)
(1)结节硬化型HL(NSHL)
• 多见于年轻女性 • 好发于颈部,锁骨上,特别是纵膈淋巴结 • 占经典型HL的70% • 镜下:
霍奇金淋巴瘤
1.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1)结节硬化型(多) (2)混合细胞型(多) (3)富于淋巴细胞型 (4)淋巴细胞消减型
2.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
• 又称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HD)
• 占所有淋巴瘤10-20%,比NHL少见,预后好
胞弥漫浸润。
2. 滤泡性淋巴瘤(FL)
• 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的惰性B细胞 • 所有NHL中,欧美占25-45%,我国10-13% • 常见于中年人 • 难治愈,强化治疗无效。 • 惰性过程,预后较好! • 镜下:肿瘤细胞结节性生长 • CPC:局部或全身LN无痛性肿大,一腹股沟
LN受累多见。
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S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一、教学大纲要求1、掌握淋巴样肿瘤的类型。
2、掌握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组织学类型、病变和免疫表型。
3、掌握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变化。
4、掌握髓样肿瘤的类型、急性髓母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主要类型,熟悉各型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4、了解组织细胞肿瘤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
二、理论内容提要(一)淋巴样肿瘤1.分类与比较2.霍奇金淋巴瘤(1)基本特点:病变往往从一个活或一组淋巴结开始,组建由邻近淋巴结向远处淋巴结扩散;原发于淋巴结外者极其罕见;具有特征性的瘤巨细胞即R-S 细胞,常伴有多种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2)镜下表现:肿瘤性成分:R-S细胞,典型者称为镜影细胞;变异的R-S 细胞:腔隙型细胞(陷窝细胞),爆米花细胞,多形性或未分化细胞;单核R-S 细胞。
反应性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上皮样细胞,组织细胞。
3.非霍奇金淋巴瘤(1)B 细胞性:滤泡型淋巴瘤,弥漫性大细胞性B细胞淋巴瘤,Burkitt 淋巴瘤等。
(2)T细胞性: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NK/T 细胞淋巴瘤等。
(二)髓样肿瘤:1. 概念:骨髓造血干细胞呈单克隆性增生,取代正常骨髓细胞。
2. 分类:分为三大类:①急性髓母细胞白血病②慢性髓增生性疾病③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分类形态评论MO最少分化型AML 无髓母细胞的形态和化学标记,但表达髓细胞系抗原占AML2%-3%M1未分化型AML 主要为极不成熟的髓母细胞,极少占AML20%,粒细胞或Auer小体预后很差M2分化型AML 主要为髓母细胞和前髓细胞,占AML30%,常有Auer小体预后好M3急性前髓细胞性主要为早幼粒细胞,每个细胞占AML5-10%%,白血病内有多个Auer小体M4急性髓性单核细胞有髓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化证据,占AML20%-30%%,白血病周围血单核细胞增多预后较好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以单核细胞和前单核细胞为主占AML10%,儿童和青少年常见M6急性红白血病以奇异多核巨型母细胞样红母占AML5%,细胞为主,也见髓母细胞老年人多见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以巨核细胞系列母细胞为主抗血小板抗体阳性,骨髓纤维化3.急性髓母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病理类型:其诊断与分类以形态学、组织化学、免疫表型及核型分析为基础。
4.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概念、病理形态、临床表现和预后5.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包括4类疾病:①慢性髓性白血病,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③骨髓化生并骨髓纤维化,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三)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病理与临床特点1.发病年龄:主要为25-60岁成人,40-50岁为高峰。
2.发病率:占所有白血病的15%-20%。
3.来源:多能干细胞。
4.病变特征:瘤细胞主要为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列细胞,骨髓和周围血中出现大量粒细胞。
5.临床表现:发展缓慢,主要表现疲劳、衰弱、体重下降、脾脏肿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超过100000/ul。
6.染色体异常:95%病人的染色体异常,既Rh染色体,造成BCR-ABL基因融合。
7.治疗与预后:约50%的病人进入加速期,对治疗反应降低,50%的病人不需经过加速期突然发生急性白血病。
治疗采用骨髓移植,可治愈70%的病人,使用ST1-571这种药物,使稳定期和加速期的CML得以缓解。
(四)组织细胞肿瘤:概念,比较急性弥漫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与嗜酸性肉芽肿的异同。
三、实验教学内容标本切片1、颈淋巴结恶性淋巴瘤1、恶性淋巴瘤(NHL)2、小肠恶性淋巴瘤2、霍奇金淋巴瘤3、脾恶性淋巴瘤4、肺恶性淋巴瘤(一)大体标本观察1、淋巴结非霍奇金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 in lymph nodes)标本为切除的肿大淋巴结,多个结节状,大小不等,部分结节融合成团,切面淡红色,鱼肉状。
2、小肠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 of small intestine)标本见肿瘤环绕肠壁生长,致肠壁弥漫增厚,粘膜皱襞破坏、消失,肠腔狭窄,切面均呈淡红色。
鱼肉状,伴灶性坏死。
3、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 of spleen)标本为一片脾脏,脾脏高度肿大,切面见结节大小不等,淡红色。
4、肺非霍奇金淋巴瘤(pulmonary malignant lymphoma)标本均为一片肺组织,切面大部分为瘤组织所占,灰白色,质地均匀,黑色者为有炭未沉着,两侧尚有少量肺组织。
(二)组织切片观察1、霍奇金淋巴瘤(旧称H odgkin’s disease,HD)①低倍:淋巴结结构已破坏,为弥漫的瘤细胞取代。
瘤细胞成分多样化,其中有坏死。
②高倍:瘤组织中可见单核或双核的巨细胞,双核者称R-S细胞,此外,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2、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①低倍:淋巴结结构消失,为弥漫的淋巴细胞所取代,细胞成分较单一。
②高倍:淋巴细胞处于某种分化状态,并可见异型性和核分裂像。
四、复习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2、R-S细胞(Reed-Stemberg cell)3、髓样肿瘤(myeloid neoplasia)4、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5、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二)填空题1.目前淋巴瘤的分类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来制定的。
2、B细胞淋巴瘤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常用检测的抗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T细胞肿瘤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REAL分类方案是根据淋巴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做出的;该分类将淋巴样肿瘤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分型有4个亚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预后最差的是________,最常见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6、髓样肿瘤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急性髓母细胞白血病按形态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预后较好者是_________。
8、组织细胞肿瘤中良性者是___________恶性者是________,介于两者之间者是______________。
9 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A型题,5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正确)1、霍奇金淋巴瘤最常累及的淋巴结是A、颈部和锁骨上B、纵隔C、腹膜后D、腋下E、腹股沟2、霍奇金淋巴瘤中的最具有诊断价值的细胞是A、“爆米花”细胞B、镜影细胞C、霍奇金细胞D、陷窝细胞E、多形性R-S细胞3、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类型:A、组织细胞性B、T细胞性C、B细胞性D、浆细胞性E、NK细胞性4、下列哪些类型不属于B细胞性淋巴瘤A、Burkitt淋巴瘤B、蕈样霉菌病C、滤泡型淋巴瘤D、滤泡中心细胞型淋巴瘤E、套细胞淋巴瘤5、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反应性细胞是:A、Reed-Stemberg cellB、淋巴细胞,浆细胞C、霍奇金细胞D、陷窝细胞E、“爆米花”细胞6、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有,除外A. 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单克隆性增生B、病变侵及淋巴结、肝、脾和骨髓等C、镜下的诊断标准主要是增生组织细胞内可见吞噬现象D、电镜下有特征性Birbeck颗粒,细胞表达CD1抗原E、急性期病人预后良好7、下列为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学标记,除外A、CD10B、CD20C、CD19D、CD30E、bcl-28、急性髓母细胞白血病时,瘤细胞在骨髓外浸润,聚集成块,称为A 棕色瘤B 黄色瘤C 黑色素瘤D 骨髓瘤E粒细胞肉瘤9、瘤细胞间散在多数吞噬细胞呈“满天星”图像的恶性肿瘤是A 霍奇金淋巴瘤B 伯基特淋巴瘤C T细胞淋巴瘤D 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E 滤泡性淋巴瘤10、下列为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描述,何者错误?A 脾脏肿大B 周围血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C 病人均有异常染色体,即Ph染色体D 进展缓慢,可转为急性白血病E 用ST1-571治疗效果好,可以根治11、关于类白血病反应与白血病的鉴别,哪项错误?A 类白血病反应是某些疾病引起粒细胞计数显著增高B 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原因去除后,血象可恢复正常C 类白血病反应时,粒细胞内碱性磷酸酶不升高D类白血病反应时,细胞内不见Ph染色体E 类白血病反应时,一般外周血中无异常增生的血细胞12、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中具有诊断意义的抗原是A CD3B CD5C CD1D CD19E CD2013、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粒细胞内A碱性磷酸酶升高 B 碱性磷酸酶不升高C 酸性磷酸酶升高D酸性磷酸酶不升高E 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均升高1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A 一种炎症性疾病B由干细胞肿瘤性增生引起的疾病C一种癌前病变 D 一种类型的白血病E 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15、关于急性弥漫性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描述,错误的是:A 多见于2岁以下的幼儿B 多数病人表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C 骨髓受累,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D 预后良好E 临床病人最常出现皮疹16、Letterer-Siwe 病是由哪种细胞增生所致:A 组织细胞B 巨噬细胞C 郎格汉斯细胞D 树突状网状细胞E 指突状网状细胞(四)简答题1、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类型及各型的病理特征是什么?2、霍奇金淋巴瘤有哪些类型和亚型?哪些细胞具有诊断意义?3、急性髓母细胞白血病有哪些类型?临床与病理上各有何特点?五、临床病理讨论颈部淋巴结肿大,伴低热、消瘦病史摘要患者女性,17岁,学生,三个月前发现右侧颈部有一蚕豆大的结节,不红不痛,未予介意,以后结节逐渐增大,至2个月前又发现左侧颈部出现黄豆至花生米大小的结节,圆或卵圆形,边界清楚,质地中等,可活动,无触痛,局部皮肤正常,伴有低热、乏力。
当地医院诊为“慢性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治疗,未见效果。
此后患者颈部淋巴结继续增大,并互相融合,向皮肤表面隆起,凸凹不平,略呈分叶状,并发现双侧腋下亦有肿大结节,如黄豆至豌豆大小。
患者同时有发热、盗汗、消瘦、乏力、食欲下降,临床疑及恶性淋巴瘤,取颈部最大结节送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分叶状肿块1个,4.2cm×3.2cm×2.5cm,似有包膜,质地中等,切面均质细腻,粉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