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山奇石》有感
黄山奇石作文

黄山奇石作文【荐】黄山奇石作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山奇石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山奇石作文1黄山素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让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情,来参观黄山的奇石。
就说“天狗望月”吧,每当月亮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一只银光闪闪的天狗。
它伸着脖子一直望着天上的月亮,真想回到天上去跟玉兔相聚呢。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天狗望月”。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很像“仙女”的石头。
每当太阳升起,看上去她长发披肩,身穿拖地长裙,脸带笑容,真像一位婀娜多姿的美丽仙女。
安静地坐在石椅上,身体微府,正在聚精会神地抚弄着琴弦,眼睛望着远方的景色,她弹出来的琴声优美动人,许多游客过来听到优美的响声,于是闭上眼睛倾听,就连太阳都陶醉了,云雾久久不愿离去。
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黄山一景-----“仙女弹琴”。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黄山奇石作文2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天狗望月”吧,传说二郎哥带着哮天犬来到黄山。
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了一道佛光。
二郎哥想:“我还要去参加嫦娥妹妹的宴会呢!”于是他就一个人飞走了。
忘了带哮天犬,哮天犬就在这里等呀等呀,等到天荒地老,等到它都变成了石头了,好像它在说:“嫦娥姐姐,你快出来呀,问问二郎哥什么时候带我回去?”就说“仙人看海”吧。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那里,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仙人看海。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乌龟,它望着前面的大海,仿佛想要跳进大海里。
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如“仙人煮云”“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黄山奇石作文3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在我国安徽省的南部。
小学语文二年级《黄山奇石》教学感悟

小学语文二年级《黄山奇石》教学感悟本学期我执教了《黄山奇石》一课。
本课属于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景文章。
《黄山奇石》一课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
我在教学时播放了黄山"四绝"的几个镜头,使学生感受到了黄山奇石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明白了黄山奇石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与欣赏奇石的强烈愿望,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
因此,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再创设好一定的活动情境,就会使课堂教学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气氛中。
一、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其自主探究的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发明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发明性地解决问题;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这节课上, 我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奇石研读,然后根据学生的喜好(如:有的学生喜欢朗读,有的学生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等等),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汇报自己学习的效果。
在这节课中,学生用有感情朗读、画、抓重点词、动作扮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产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二、注意学生的诵读。
我在课上首先让学生范读,然后用“谁能比他读得好”引起学生比一比的兴趣,激发读的动力,我还用配乐读和齐读等方式,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小组交流学习把自己独到的意见和理解在全体学生面前表达出来,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能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
《黄山奇石》

1、《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
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再创设好一定的活动情境,就会使课堂教学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气氛中。
2、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其自主探究的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地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这节课上,我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奇石研读,然后根据学生的爱好,如有的同学喜欢朗读,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蕴涵的意思,等等。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这节课中,学生用感情朗读、画、抓重点词、动作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产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3、注意学生的诵读。
我在课上首先让学生范读,然后用“谁能比他读得好”引起学生比一比的兴趣,激发读的动力,我还用配乐读以及齐读等的方式,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4、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在教学中,老师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重感悟。
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
不要把学生的思维圈在一个固定的范围里。
相信学生,讲学生不懂的,教学生困惑的,但要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可别小瞧了这些孩子!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
如果我们给孩子们一根杠杆,说不定他们真的能撬起地球!。
《黄山奇石》心得体会

听《黄山奇石》心得体会
通过郭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到整节课从想象力角度对文中的奇
石的描述充满了想象力。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这
些名字不仅形象生动,还能让我们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之间自由穿梭。
它提醒孩子们在生活中要保持丰富的想象力,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讲课落实到现实生活让孩子们更为主动的去想象和感受课文带来的美。
同时今天听了徐洁教授的讲解,让我明白课堂要以大的问题串联整个课堂。
语文教学要以大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连贯。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综合素养。
同时,大单元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大单元教学它强调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连贯。
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这种方式有助于他们建立知识框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一个主题单元中,可以通过故事、诗歌、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全方位地感受主题的内涵。
《黄山奇石》反思(精选4篇)

《黄山奇石》反思(精选4篇)《黄山奇石》反思篇1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
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
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对山区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可是本学期出,在归类识字中,通过看图识字,学习了"安徽黄山"等风景。
这样,我在教学中,便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
语文学习,目的是为了学以至用。
在原先备课时,我把朗读指导放在第一位,想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并感悟。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并列段式的基础上,增加看图联想,给怪石起名字,写"奇石"这一环节,学生在与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加上先前的语言积累,通过儿童特有的思维,写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话语。
这一环节也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尝到了合作的快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
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
我如果能在课堂上创设好一定的活动情境,就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融洽,使学生始终处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
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
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黄山奇石》反思篇2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动作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
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
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看图和模拟表演来创设想像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比如讲授《黄山奇石》时,图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猴子”是指山顶上想猴子的一块巨石;“海”是指山间像翻滚的波浪一样的云雾。
显然人们把这两种景象融为一体,称为“猴子观海”。
这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着”“蹲”“望”这些描写动态的词语,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写静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
黄山奇石作文400字6篇

黄山奇石作文400字6篇篇一:[黄山奇石作文400字]黄山奇石作文400字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今年暑假我就观赏到了漂亮而宏伟的黄山。
黄山有四绝:奇石,松树,云海,温泉,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奇石。
在课本中学到的巨大的仙桃石,可爱的猴子观海,奇妙的仙人指路。
让我赞叹不已,觉得大自然的造化和人们的想象太奇妙了!最让我难忘的奇石是”手机石”,它的体形大,身体长长的,还有那根指向天空的天线。
真是了不得的”手机。
”啊!我想,;”可能要浩大的恐龙才能使用这个型号的手机吧。
最让我觉得好玩的是那尊在黄山上穿着佛衣的猪八戒,当我们到达莲花峰脚下时,突然导游指着一块巨石让我们猜像什么?游人们七嘴八舌的谈论着,有的说是唐僧,有的说是儒来佛。
有的说是孙悟空。
在我们谈论纷纷时,导游说那是”朱八戒”那大大肚子,小小的头,越看越像。
我想可真好玩,八戒坐在那里干什么?他有闲工夫坐在黄山欣赏风景?他应当在高老庄才对。
最让我佩服的是那鲤鱼跳龙门的奇石,高高的黄山上几块石头缝里,一条鲤鱼正在奋力往上跳,那嘴,那眼。
那腮和真的鲤鱼没有区分。
黄山上的奇石真是千姿百态,只要发挥你的想象力,你会从中找到很多欢乐。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名于世,人们对黄山奇石,更是情有独钟。
黄山奇石特别出名,我现在就来介绍一下。
先说说“仙桃”石,它是由三块石头组成的,上面那一块石头,似乎是桃子上面尖尖的那一块儿,而下面就是桃子的身子了。
在来说说猴子观海吧,这只小猴子紧紧抱着双腿,坐在这里,宁静的望着宽阔的大海,想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想着心事,传奇:孙公子去骗婚,被拥入洞房。
一件醒来,掌珠发觉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
原来,孙公子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
掌珠特别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
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查找,始终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
黄山奇石反思教学反思5篇

黄山奇石反思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 黄山奇石反思教学反思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
《黄山奇石》一文主要讲了黄山四绝中的一绝怪石。
课题奇,就已向学生交代清本文所讲内容,使我们知道课文要写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与众不同。
教材将文本安排在第一组课文中,而这组课文虽以秋天为线索,但又不局限于秋景。
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感受秋天的美好,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的同时,还要通过文本使学生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
一、教学设计为导游带领游客欣赏美景这样一种形式。
从图入手,先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的趣味横生;再由图及文,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展开想象,这是我教学本课的主旨,以游览形式开始,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讲解结束,有始有终。
二、都通句子,美读全文。
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能将课文中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但要做到有感情诵读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对于像《黄山奇石》这样有趣的怪石,作者又将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绘的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的美文写的又是如此有趣,能读出感情就困难了。
因此,我把美读课文与展开想象衔接在一起,让孩子们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图文想画说,结合起来体会文中描绘的各种石头的形状,小中见大,从而感受整个黄山的神秘,产生喜爱之情。
在此基础上师生、生生互动读、评;小组读、竞赛读、展示读中是中国,外是外国。
中国与外国都闻说过都知道他的名字,说明这个地方非常出名。
闻名中外,也可以说‘中外闻名’。
”如果仅是这样,我想学生对“闻名中外”还不是很清楚的。
于是,我问:“我们育才塑胶操场上的樟树闻名中外,对吗”学生哈哈大笑,说:“那只能说是闻名育才,不是闻名中外。
”我再问他们:“我说杭州西湖闻名中外,对吗”学生想了一会儿说:“那应该是对的吧”把球重新踢还给我。
我一笑,当然是对的。
再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是闻名中外的。
学生说了很多,秦始皇兵马俑、八达岭长城、故宫、圆明园等闻名中外。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优秀10篇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优秀10篇黄山奇石的教学反思篇一我认为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应该尽量让他们在课堂上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去思考,学生自己找寻到的关键语句才真正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才是真正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此我要求学生以“令我感触最深的语句是……因为……”这样的格式自主圈划关键语句进行“赏析”,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也允许学生选择“质疑”方式,同时又为学生们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在小范围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全班交流打下基础。
在全班交流时,同学们畅所欲言。
班里的'郑兰兰同学找寻到了“人就成了地球的上帝了”这个重要的句子并且采用“比较阅读”方式,在文中找到了与之形成对比关系的语句“一个人不能擅自创造连他自己也没有见过的东西”,在同学们的相互补充中充分感受到爱情的伟大力量迫使上帝放弃了对人类的控制,因为有了爱情人类才主宰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又如黄江荣同学质疑:为什么既然童话故事说的是爱情为什么描写上帝三次人间看到景象?同学们通过讨论得知,上帝描绘的是人类的温馨、美好、快乐的生活场面,而这一切都是爱情造就的,所以自以为万能上帝那么恼怒,进一步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强大;吕昌玲同学质疑:为什么上帝第三次来到人间后沉思着离开?……学生的这些问题的提出证明了,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的。
本节课的不足是:我仍感觉“品读赏析”环节中,虽然要求很清晰,但是由于导向不清,在一位学生质疑之后致使原先准备“赏析”的同学没能及时做好赏析,就又是下个同学的质疑了。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篇二一、有效教学应从导入开始教学环节的设置要为课文服务,当然也包括开课伊始的导入环节。
在设计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时,我想从学生的假期生活引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问:“同学们,假期中你都去哪些地方旅游了?你认为那里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么呢?”学生们都争着举手发言,起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黄山奇石》有感
今天我读了《黄山奇石》这篇课文。
文中讲黄山的景色十分秀美,也十分奇特,有“仙桃石”、有“猴子观海”、有“仙人指路”、有“天狗望月”等,除此之外,令我惊奇的还有那“狮子抢球”。
那山犹如巨大的狮子,活灵活现的。
“仙女弹琴”更是美丽。
从远处望去,美丽“仙女”一手执琴,一手抚琴,活灵活现。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
它其中的神奇与奥秘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