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及其演变
浅析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情结

浅析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情结研究日本的樱花文化,对认识日本本民族的民族特点有重要意义。
同时,由于日本人民赋予樱花以特殊的意义,了解日本人民的对樱花的特殊情结,有助于中日两国更好的交流,提高民族认同感。
本文旨在对日本民族中的樱花情节作简要阐述。
日本樱花文化民族性日本乐坛天后中岛美嘉的一首《桜色舞うころ》,以童话般纯净的钢琴音阶,小提琴的悠扬与怅然若失,唱出了樱花纷飞时节,人们的心灵感受,或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或忧伤的婉转,或发喧嚣的暴走,或孤寂的徘徊,缕缕绵密萦绕不休。
同样是在讲樱花,不仅在歌曲中,而且书中也是俯拾皆是。
渡边淳一的《樱花树下》,少了樱花淡淡的忧伤,绵绵的情意,而是用缓缓的情节,细致的描写,勾勒出外表柔弱的樱花内心的狂野,以致让人感觉樱花树内心里蕴含的疯狂和绝望。
正如书中所言:“如此的怒放只是为了明天就要凋零。
”樱花何以在日本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日本民族为什么对于樱花有如此深层的爱恋?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日本文化中浓厚的樱花情结。
一、樱花的由来樱花又名仙樱花、福岛樱、青肤樱等。
根据日本有关学者编纂的权威性的樱花专著《樱大鉴》记载,樱花原生中国,最早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入日本的。
还有说法记载,日本樱花的祖本是由僧人从云南带回去的,这与有的日本人坚称他们的祖先是云南白族人一样具有探索性不谋而合。
但是,樱花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入日本的,这个似乎更具有可信性。
因为据文献资料考证,中国栽种樱花的历史至今为两千余年历史,早在唐朝时期,诗人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就有描绘樱花的句子:“小园新种红缨树,线绕花枝便当游。
”可见当时樱花已经被移植到庭院、园林。
而日本栽种樱花的历史至今才有千余年。
因此,日本樱花起源于中国是毫无疑问的。
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因为樱花后来成为日本的国花,它在日本受到广泛的关爱,也更受到大量的培养,出现观赏更强的高等品种,而樱花盛行的日本使得樱花在日本的名声盖过我国,这一现象的发展,才导致很多人都有了中国樱花传自日本的假想认识。
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意义

一
400 ) 12 5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樱 花 作为 文 化 符 号 的 象征 意 义
樱 花是 春 天 的 象 征 , 春 的 季 语 , 是 因此 , 花 对 E本 人 自 樱 t 然 观 的折 射 体 现 在 与 自然 和樱 花 , 以及 樱 花 季 节 有 关 的 许 多 词语上, 如樱 时雨 、 吹雪 、 前线 、 狩 、 田 、 茶 屋 、 月 、 樱 樱 樱 樱 樱 樱 樱 结 、 饭 、 汤 、 渍 、 灯 笼 、 饼 、 洒 、 贝 、 色 、 鱼 樱 樱 樱 樱 樱 樱 樱 樱 樱 等 。 些 词汇 是 I 本 民族 语 言 中特 有 的现 象 , 这 = 1 体现 了 日本 人 纤 细 的 自然 情 趣 和 岛 国特 有 的 风 土 。 对 于 “ 花 ” 1语 读 作 “ <与” 词 源 , 学 者 指 出 “ 樱 (3 芑 ) 有 冬” 在 古 语 中 表 示 “ 耕 神 ” “ 物 神 灵 ” 而 “ 岛” “ 灵 安 然 农 、谷 , < 为 神 依 坐 的神 位 ” 因此 “ < 岛” 义 为 “ 谷 神 灵 所 依 之 花 ” , 原 稻 。传 说樱 树 是 农 神喜 爱 的地 方 , 冈此 樱 花时 节 , 代 的 日本 人 聚 在 古 樱 花下 , 达 对 农 神 的 敬 畏 , 卜 成 的 好 坏 。这 种古 代朴 素 表 占 收 的祭 祀 占 卜活动 演 化 为 后 来 的 “ 见 ( 樱 ) 化 ” 花 赏 文 。可 见樱 花 作 为 日本 本 土原 生 植 物 ,最 早 是 作 为农 耕 文 化 的象 征 与 稻 米 耕 作 联 系在 一 起 出 现 的 。 古时 期 , 花 被 当 作秋 天 丰收 的 象 远 樱 征 , 当樱 花 盛 开 , 每 日本 人 都会 围着 樱 花 树 载 歌 载 舞 。在 他 们 眼 中 . 花 繁 花 似锦 的美 实 际 上是 农 耕 女 神 驾 临 人 间 。 樱 赐人 丰 收 的外在 形 式 。 这 一 将 自然物 与人 类 的审 美 直 观 直 接 联 系 的 现 象 在早 期 的人 类社 会 是 十分 普 遍 的
樱花的传说

樱花的传说樱花,又称樱桃花,是樱树的花朵。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每年春天,樱花盛开的景象吸引着无数游客,成为人们向往的美丽景观。
樱花不仅美丽动人,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与之相关。
1. 樱花的起源传说中,樱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神话时代。
相传,樱花是由天上的星宿降落到人间的,它的出现象征着神秘和幸福。
樱树在神话中被赋予了神圣的属性,被视为神明的居所。
因此,人们认为樱花是神明的象征,拥有神圣的力量。
2. 樱花的季节樱花开放的季节被称为“樱花季”,通常是在每年的春季。
这个时候,樱花会以一种美丽而短暂的方式盛开,持续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天到两周不等。
樱花盛开的时间会因气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在三月到五月之间。
3. 樱花的种类和颜色樱花有许多种类,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最有名的是山樱和染井吉野樱。
山樱是日本最早盛开的樱花之一,它的花瓣呈粉红色,花朵娇小而可爱。
染井吉野樱是日本最常见的樱花品种,它的花瓣呈纯白色,花朵大而丰满。
除了粉红色和白色的樱花,还有一些非常罕见的颜色,如黄色、红色和紫色。
4. 樱花的象征意义樱花在日本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
它被视为爱情、纯洁和美丽的象征。
樱花开放的过程非常短暂,因此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人们常用樱花来表达对美丽瞬间的赞美和珍惜。
此外,在日本的武士文化中,樱花也象征着武士的精神和勇气。
5. 樱花的神话传说除了起源的传说外,关于樱花的神话故事也颇具传奇色彩。
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关于一个叫做“塞拉斯特”的仙女的传说。
相传,塞拉斯特住在一个神秘的岛屿上,并守护着岛上的樱花树。
根据传说,每年春天,塞拉斯特会降下樱花花瓣,给大地带来春天的气息。
然而,只有那些纯洁和善良的人才能看到和欣赏到这些花瓣。
另一个关于樱花的神话是关于一位叫做“樱花妖精”的女孩的故事。
相传,樱花妖精长着一对美丽的蝴蝶翅膀,并且可以变成一朵樱花。
她每年春天都会起飞,并在花朵中倾泻出她的爱意。
日本樱花节赏樱的文化意义与庆祝活动

日本樱花节赏樱的文化意义与庆祝活动樱花(Sakura)是日本国花之一,赏樱已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现象。
每年春天,樱花盛开的季节,日本人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称为樱花节。
樱花节既是日本人欣赏美丽樱花的机会,也是传承和弘扬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探讨日本樱花节赏樱的文化意义以及一些庆祝活动的特点。
【樱花节赏樱的文化意义】樱花在日本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对日本人而言,樱花代表着短暂而美丽的生命,象征着爱情、友谊和希望。
樱花的盛开只持续数天,之后花瓣便飘落,这被视为人生的暂时和脆弱。
赏樱成为了一种感受瞬间美丽、珍惜生命的方式。
除了象征意义,樱花还在日本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将樱花作为诗歌和绘画的主要题材,这种表现形式被称为“樱花文化”。
樱花文化反映了日本人对自然美和经历瞬间时刻的追求。
樱花节是人们通过欣赏樱花来感受自然之美和人生之美,与家人、朋友共享快乐时光的重要方式。
【樱花节庆祝活动】1. 赏樱派对日本人经常组织赏樱派对,以庆祝樱花盛开的季节。
这些派对通常在公园、花园或山区举行,人们会穿上漂亮的和服或者只是简单的服装,庆祝樱花的美丽。
他们会席地而坐,在樱花树下进行野餐,品尝着各种美食。
赏樱派对提供了一个社交的机会,人们可以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这一美好时刻。
2. 花灯展樱花节期间,日本各地会举办花灯展,常常在夜晚进行。
树上的樱花被灯光照亮,映衬在夜空中格外美丽。
此外,还会悬挂一些精美的纸鹤、灯笼等装饰物,更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人们在赏樱的同时,也能欣赏到夜景的独特美感。
3. 歌舞表演樱花节上,很多地方都会举办传统的歌舞表演,展示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
能够观赏到日本传统乐器如筝、琴等的演奏,以及传统舞蹈的表演。
这些表演不仅增添了樱花节的欢乐氛围,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日本文化的独特之处。
【结语】樱花节赏樱的文化意义不仅体现了日本人对美的追求,更传承和弘扬了日本传统文化。
它提醒人们珍惜短暂而美好的时刻,感受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意义。
日本樱花节的文化意义与庆祝活动

日本樱花节的文化意义与庆祝活动日本樱花节,又被称为樱花季或樱花祭,是日本民众每年盼望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时期,樱花树开满了粉色的花朵,美丽的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然而,樱花节不仅仅是一场欣赏美丽花朵的庆典,它还寓意着深层的文化意义,并且通过多样化的庆祝活动来表达。
樱花在日本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视为国家的象征之一。
这是因为樱花盛开的时期很短暂,通常只持续一到两周。
樱花树的花瓣飘落得如雪般美丽,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可避免的逝去。
这种精神贯穿了许多日本文化中的作品,例如文学、绘画和音乐,使樱花成为一种美丽而富有哲理的象征。
樱花节是日本人民庆祝春天到来的重要活动。
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在公园、庭院和行道树下举办樱花赏花活动。
这不仅是一种家庭和朋友聚会的机会,也是人们沉浸在大自然美景中的时刻。
在赏花活动中,人们可以漫步于花海之中,欣赏樱花如云的美景。
还有一种传统的活动是进行花见酒会,人们会在樱花树下摆放席子、准备日式点心和酒水,喝酒、聊天,畅享花季的美好时光。
除了赏花活动,日本的樱花节还有其他庆祝活动。
其中一个重要的活动是夜间樱花灯饰。
在夜晚,樱花树会被灯光照亮,展现出不同的氛围。
这种灯饰让人们有机会在樱花树下欣赏到不同的美景,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樱花的美丽和神秘。
除了正式的庆祝活动,日本的樱花季还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即赏花弁当。
赏花弁当是特制的便当,内含各种美味的日本料理,例如寿司、丸子、盐烧鱼等。
人们会将赏花弁当带到户外,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品尝食物,享受美景,创造美好的回忆。
除了在日本本土庆祝之外,樱花节在世界各地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庆祝活动。
在一些国家和城市,特别是具有日本人口和文化的地区,人们也会举办樱花节,欣赏樱花的美丽,并体验日本文化活动。
总的来说,日本的樱花节不仅仅是一场赏花盛宴,它具有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并通过多样化的庆祝活动来传达。
樱花所象征的生命的短暂和逝去,以及赏花活动所营造的美妙氛围,使得樱花节成为日本人民热爱的春节庆典。
樱花文化浅论

樱花文化浅论樱花,作为日本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
每年春天,樱花绽放的美景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欣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文学艺术、社会风俗等多个角度探讨樱花文化的深度和影响。
首先,樱花文化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古代日本。
在古代,樱花被视为神圣的象征,被用来祈祷丰收和祈愿吉祥。
在日本古代文学作品中,樱花往往被描绘为漂亮而短暂的存在,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这种对樱花的崇拜和赞叹,不仅体现了日本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美的追求。
其次,樱花文化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
许多经典的日本文学作品中都有樱花的描写,如《源氏物语》中的“樱花飞落之夜”和夏目漱石的小说《樱桃园》等。
这些作品通过对樱花的描绘,传达了对于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量。
此外,樱花还成为了许多艺术形式的灵感,如绘画、音乐和舞蹈等。
樱花的漂亮和独特的姿态,使得它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题材,为日本文化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除了文学艺术,樱花文化还在社会风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每年春天,樱花盛开的季节,日本人会举行隆重的赏花活动,这就是著名的“赏樱”文化。
人们会会萃在公园、庭院或者河岸边,欣赏樱花的美景,品尝美食,举行野餐和聚会。
这种活动不仅是一种欣赏美景的方式,更是人们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同时,樱花还成为了日本人热中于拍照和记录生活的重要元素,人们会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去寻觅最美的樱花景点,留下夸姣的回顾。
樱花文化还对日本的经济和旅游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每年春天,樱花盛开的季节,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日本,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
不仅如此,樱花的盛开也成为了商家推出各种相关产品的契机,如樱花茶、樱花糕点、樱花酒等等。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樱花的热爱,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总结起来,樱花文化作为日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
从古代至今,樱花向来以其漂亮和短暂的存在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樱花文化浅论

樱花文化浅论樱花,又称樱花树、樱树,是樱属植物的统称,属于蔷薇科植物。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象征之一。
本文将从樱花的起源、种类、文化意义以及在不同国家的传播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深入了解樱花文化的内涵。
1. 樱花的起源和种类樱花起源于亚洲,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区。
目前已知的樱花种类有超过200种,其中以日本樱花最为著名。
日本樱花又分为多个品种,如山樱、寒樱、八重樱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花形和颜色。
2. 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意义樱花在日本文化中被视为美的象征,代表着短暂而美丽的生命。
樱花盛开的季节被称为“樱花前线”,成为日本人赏花和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的重要时刻。
每年春季,日本各地都会举办樱花节,人们会穿上传统服装,聚集在樱花树下进行赏花、野餐和演出等活动。
3. 樱花在其他国家的传播樱花文化不仅在日本盛行,也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
在中国、韩国和台湾等地,也有樱花树的种植和樱花节的举办。
此外,樱花还成为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樱花的美丽和独特性使得其成为了一种跨文化的符号,代表着和平、友谊和美好的愿景。
4. 樱花文化的艺术表现樱花不仅在实景中美丽动人,在绘画、文学和音乐等艺术形式中也有广泛的表现。
在日本的传统绘画中,樱花常常被描绘在山水画和屏风上,形成了独特的樱花艺术。
同时,樱花也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如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说《樱桃》等。
此外,樱花还常常被用作音乐作品的灵感,如日本古典音乐中的《樱花之恋》等。
5. 樱花文化的象征意义樱花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日本,樱花象征着美丽、纯洁和短暂的生命。
而在中国,樱花则象征着富贵、吉祥和幸福。
此外,樱花还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在许多爱情故事和诗歌中都有樱花的身影。
樱花的象征意义使得其成为了一种跨文化的符号,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总结:樱花作为一种美丽的花卉,不仅具有自然的美感,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日本与樱花

4.近世时期(明治—平成时代)
这个时期,把它称作樱花的“灾难年代” 也不为过。明治时期,基于著名的“明治维 新”,西洋文化从美国和欧洲大陆陆续传入日 本, 日本本国的古老文化被当时的国民所无 视, 许多有关于樱花的名胜古迹被荒废,樱花 文化在当时受到空前的打击。然而进入大正时 代,有关于樱花的复兴运动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多种樱花名品由此得以保存下来。但是,二战 的爆发,又致使许多有名品种面临灭绝的危机。 在战争中,樱花也沦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所谓 的“精神图腾”,确是一段惨痛的历史。
樱花,是日本 的民间国花。对 于日本人来说, 它不仅仅是一种 单纯的植物,而 饱含更深层次的 意义。
日本把樱花定为国花,因为它是爱情与 希望的象征。在日本,相传在很久以前, 日本有位名叫“木花开耶姬”(意为樱花) 的仙女。有一年11月,仙女从冲绳出发,途 经九州、关西、关东等地,在第二年5月到 达北海道。沿途,她将一种象征爱情与希 望的花朵撒遍每一个角落。为了纪念这位 仙女,当地人将这种花命名为“樱花”, 日本也因此成为“樱花之国”。
人们都说,樱花一开,春天就回来。当冬日的寒气 褪去,人们便渐渐的开始脱去外套此时就是樱花开始 绽放的时期。樱花像是温柔的春天给人生带来的希望, 让日本人的心情更加明朗。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以礼开始,以礼结束”,由此 日本人也被人们称为是世界上最懂礼仪的人。他们在 和外人说话时,脸上经常洋溢着微笑。在发怒的时候, 也不把愤怒写在脸上,不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内心。 日本人在谈话的时候经常以对方为重,以避免给对方 带来麻烦,这雨樱花带给人的感觉很相似。 这是否可以说樱花影响了日本人的性格?
終わります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一活花定花如下樱樱争 起牢与哪开日了花花艳春 。固日天放本不与绚的天 地本插的人解日烂季 联人秧情根之本芬节在 结的 况据缘人芳里百 在生樱决樱。结。 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及其演变王雪(072021022)(咸宁学院人文学院)不同民族的人们赋予花卉不同的涵义,就像梅花之于中国,经过历代文人、画家、仁人志士的吟咏,描绘,逐渐积累沉淀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之魂”的象征。
樱花作为日本国的象征,则集中体现了日本民族特殊的审美观念。
每年的三月到五月,日本由南到北,都会陆续进入观赏樱花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日本各大电台和报纸,都会争相预报各个地区樱花开放的情况,为人们观赏樱花提供便利,被称之为“樱花前线”。
但在日本人数千年的认识发展长河中,樱花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并不是一开始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的,其象征意义是随着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着的。
一、谷物丰收的象征成书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五年,即公元712年的散文《古事记》,是日本最早的古典文学之一,书中在叙述日本开天辟地的神话时,记载了一个叫做“木花之佐久夜比卖”的神女,传说天皇的祖先、天照大御神的孙子迩迩艺命降临人间时,遇见了大山津见神的女儿“木花之佐久夜比卖”,[1](P39)因其艳丽动人,迩迩艺命就向她的父亲大山津见神求婚。
大山津见神非常欢喜,便把象征繁荣的“木花之佐久夜比卖”连同象征长寿的她的姐姐石长比,携带百台结纳彩礼,一同奉献给了他。
由于姐姐的相貌丑陋,迩迩艺命看着害怕,便送走了姐姐,结果以后的天皇寿命都不长。
“木花”在古代日本专指樱花,“木花之佐久夜比卖”是樱花盛开的意思,而樱花对于古代人们来说是繁荣的象征,因而大山津见神为了祈求天皇代代都像樱花盛开那样繁荣,才把“木花之佐久夜比卖”送给迩迩艺命的。
在民间神话中,樱花除了象征繁荣,还有象征谷物丰收的说法。
根据日本民俗学者和歌森太郎的考证,樱花(sakura)中的sa是指农耕之神、谷物之神;kura,根据磐座(iwa kura)、高御座(takami kura)等例子看(日文里“座”读做kura),kura在古语中应该是神灵的供台,所以,sakura是指稻谷神灵的依归之物。
[2](P135)由此可见,樱花的盛开与谷物的丰收相关联。
远古时期,每当樱花盛开,人们都会围绕着樱花树载歌载舞,这就跟中国的人民为了祈求神灵的庇护,每年都会举行唱歌、跳舞、喝酒、摔跤等娱神祭祀活动一样,日本远古人民是用围着樱花树载歌载舞的方式以求农耕女神赐予丰收。
在他们看来,繁花似锦的樱花是驾临人间的农耕女神的化身,她在用樱花的繁茂与否来预示农作物在秋天的丰收与否。
另外,在当时还流行有“镇花祭”这一习俗。
这是当时的农民为祈祷山上的樱花长时间的盛开而举行的祭祀活动。
盛开的樱花作为稻花的象征,在人们心中是一种吉祥的兆头,就像中国的瑞雪兆丰年一样。
其实,绽放的樱花树如果只有一两株的话,并不能显现出什么特色,无论是花的颜色还是花的形状都很单调,用郭沫若的话说,就是“仅多而已”。
但如果是一株株樱花在山岭间成片开放的话,那就能看到她非凡的魅力:密密匝匝的樱花汇成了一片浩瀚的花海,那是一种铺天盖地,浩浩荡荡,洋溢着无限生机的集合之美,因而人们把樱花和繁荣丰收联系在一起,也是自然而然的。
其次,樱花通常是在阴历三月开放,而樱花开放的季节正好是插秧的季节,人们根据樱花开放时花的多少,花期的长短以及开时有无风雨等情况来判断稻谷收成的好坏,因而樱花也就成了占卜的工具,是预示凶吉的“神木”。
在生产力极低,靠天吃饭的远古时代,人们祈求樱花神的庇护和水稻的丰收,实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
二、爱情的象征三月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是水稻播种的季节,同时也是万物的生命开始新的萌动的季节。
此时的樱花花色可人,红者妩媚浪漫,白者清逸淡雅,尤其是在阳光下的照耀下,更是格外的娇艳,柔媚,秾丽,让人禁不住联想到是一位娉娉婷婷,艳丽逼人的美少女。
樱花无论是其颜色、香气和姿态,都能给人一种生命的力感,涌动着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当人的情感与花的属性相融合,樱花既成了少女的象征,也就成为了爱情的寄托物。
就像中国,是借娇艳、柔媚的桃花来比喻美貌的女子,并以桃花为载体来歌颂爱情的,如唐代诗人元稹的《离诗五首》其二: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这是元稹为早年的情人崔莺莺写的。
前两句写他们相会时幽静的环境,后两句写他们甜蜜的爱情生活。
“万树桃花”色彩绚丽,将纯真的爱情烘托得醇厚如酒,甘甜如蜜。
同样,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也收录了日本远古人民用樱花来描绘描写爱情的诗歌,如:盈盈有少女,艳如杜鹃花,少女又如樱,盛开令人夸,我今思念汝,汝定思念吾,汝云思念吾,汝念夫何如。
明艳如樱的少女是男子思念的对象,俩人两情相悦,互相挂念,樱花也俨然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见证。
再如《万叶集》中的另外一首,一瓣樱花里,千言万语难。
赠君君记取,莫作等闲看。
这里的樱花成为了爱情的信物:樱花虽只有一瓣,却是不可等闲视之的爱情信物,即使花瓣最终会枯萎,但爱情却要被相爱的人纪念一生。
樱花之所以会成为日本先民们爱情的象征,那是因为,每年,樱花都伴随着春天而开放,樱花与春天在人们的生活中自然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了人们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朴素的自然观念。
盛开的樱花美丽而又短暂,这就如人的青春一样,弹指一瞬却又瑰丽无比。
爱情是青春期里一道最为绮丽的风景,樱花绽放时的热烈绚烂,就像情侣热恋时爱的火焰,明丽而又炙热,樱花边开边落的自然属性,就是情窦初开的少女所追求的浪漫格调,在落樱如雪的花海里与恋人美丽邂逅,那就是远古人民最质朴的爱情。
三、权利的象征在奈良时代及其以前,樱花作为“神木”,作为爱情的寄托物,作为土俗文化,只是处于社会的边缘,只被中下层农民所崇拜,而上层贵族在狂热地崇拜中国文化的心理驱使下,只重视观赏梅花。
在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正是中国封建文化最兴盛的时期,大唐文化更处于世界文化的颠峰,受中国文化的强烈影响,中国的梅花和赏梅习俗也随之传入日本。
日本皇宫将梅花广泛的栽种于庭院之中,官员们也常常遵循唐风举行“梅花宴”。
这在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中就有体现。
《万叶集》中有大量的关于植物花草的诗句,其中咏梅诗就多达118首,而咏樱花的只有40多首。
此外,成书于奈良时代后期751年,即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凤藻》中,咏花诗绝大部分是写梅花的,而写樱花的只有两首。
到了平安时代的中期,9—11世纪时,日本社会在平安时代前期学习和吸收唐文化后,社会经济政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日本本土文化开始新的发展,日本文化也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并且逐渐从“汉风文化”转向了民族化的“国风文化”,上层贵族赏花的热情也逐渐从“梅花”转向了“樱花”。
日本“国风文化”的特点就是脱离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发展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纯粹民族文化。
在这一时期,平假名、片假名取代了万叶假名,随着日本文字的出现,和歌、随笔、物语、日记等假名文学也发展起来了。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樱花作为日本文化纯粹的代表,在日本广泛的蔓延开来。
平安迁都以后,,贵族的官邸和庭院到处种植了樱树。
原在宫廷内苑的紫宸殿南庭东西两侧,即左近卫府与右近卫府旁,分别植有梅树和橘树,但随着贵族对樱花的喜爱,左近卫府旁的梅树改种成了樱花,因而有了“左近之樱,右近之橘”[3](P44—47)的说法。
在《万叶集》之后的《古今和歌集》中,一共134首春歌,赞美樱花的歌占了100多首,而赞美梅花的歌只有20首,这也与早期的崇尚梅花的《万叶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日本后记》记载,弘仁三年(812)二月,嵯峨天皇于神泉苑欣赏樱花,令文人赋诗,并赏赐锦缎,由此,盛大的“花宴”开始成为上层贵族每到春天必须举办的活动。
以平安时代宫廷生活为主题的《源氏物语》的第八节《花宴》,就具体描绘了当时上流社会举行“花宴”的景象:“次年春,二月二十过后,皇上于南殿举行樱花宴会。
藤壶皇后及朱雀院皇太子的御座,设在皇上玉座的两旁,皇后及皇太子皆赴席······是日也,天朗气清,景色宜人。
百鸟争鸣,娇音悦耳。
自亲王、公卿以至擅长诗道诸人,尽皆出席,探韵赋诗······红日西倾之时,开始表演《春莺啭》,歌声舞态,无不十分美妙。
皇太子回忆去秋红叶贺时源氏公子所演《青海波》,便赏赐他樱花一技插于冠上,恳切地劝他表演。
盛情难却,源氏公子便起立出场,从容举袖,表演一节,聊以应命。
由此可见,在“花宴”中,皇帝与王亲贵族聚集一堂,通过探韵赋诗、献舞演歌等形式,赋予了赏花这一审美行为浓重的文化特色。
因为能够参与花宴的仅仅是皇族、上层官僚这样的知识分子群体,因此樱花宴就成了上层贵族们财富与权力的象征。
四、武士的象征就像日本著名的画家,东山魁夷所说的:如果樱花永不凋谢,圆圆的月亮每天夜晚都悬挂在空中,我们也永远在这个地球上存在,那么,这三者的相遇就不会引起人们丝毫的感动。
因而,当昨日仰头观望还是满树繁花的胜景,今早起来却看到了落樱满地、花已成空的场景时,樱花的凋落也就引起了人们内心强烈的共鸣。
就如中国的被后人尊称为“千古词帝”的李煜在《相见欢》的上片词中写到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人,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起句里的“林花”是春天最美好的事物,“春红”是春天最美丽的颜色。
然而这样美好的事物、美好的颜色,突然间竟自“谢了”,不得不令人惋惜感叹。
由此,李煜由林花之突然凋谢想到了自己南唐国的顷刻颓败。
“太匆匆”的感慨,既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
不仅林花是如此,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也是如此,社会人事也莫不如此。
宇宙万物虽然纷繁复杂,但由于人类的联想作用,许多事物可以类比,自然景物与社会人事可以相通。
樱花虽然是贵族权利的象征,但皇族、贵族之间的斗争激烈异常,新兴的皇族、贵族和衰败的皇族、贵族也会感叹权力的更迭就如同樱花的凋落一样,既迅速,又让人无可奈何。
因此,他们也开始歌唱散落、飘零的樱花。
如:花自飘零人自老,一腔愁绪独凭窗。
从花的凋零想到人生的衰老,表现出的就是对自然流逝的感叹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而有这种感叹的人群又因武士的出现而壮大发展。
10世纪时,由于地方豪强地主的壮大和发展,出现了为扩大势力、保护庄园经济的武士阶层。
武士取代了贵族的政治领导地位,继承了贵族传统文化,并在此文化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以武士、庶民为中心的新文化。
活时灿烂,死时高洁,是武士对人生的追求,樱花的易逝、洁净之美,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武士的内心追求和精神。
正如新渡户稻造所著的《武士道》,他在开篇的第一章就说道:“武士道,如同它的象征樱花一样,是日本土地上固有的花朵。
”由此,“花中樱花,人中武士”的日本俗语在当时流行一时,在武士时代,樱花就成了武士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