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件来料检验规范ss
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检验标准

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检验标准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检验标准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的检验标准,确保加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的来料检验过程。
二、术语定义2.1 自动化设备:使用机电一体化、信息化等技术,能够实现产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操作的设备。
2.2 机械加工件:通过机械加工方式加工而成的各类零部件。
2.3 来料:指供应商送达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等。
2.4 检验标准:对来料进行检验的规范和要求。
三、检验项目及要求3.1 尺寸检验3.1.1 外径测量:要求加工件的外径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1.2 内径测量:要求加工件的内径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1.3 高度测量:要求加工件的高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2 表面质量检验3.2.1 表面粗糙度检测:要求加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的等级。
3.2.2 表面缺陷检测:要求加工件的表面没有明显的裂纹、磨损或划痕等缺陷。
3.3 材料成分分析3.3.1 化学成分检测:要求加工件的化学成分符合设计要求。
3.3.2 金相组织检测:要求加工件的金相组织均匀、无明显气孔和夹杂物。
3.4 力学性能检验3.4.1 抗拉强度检测:要求加工件的抗拉强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4.2 延伸率检测:要求加工件的延伸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四、检验方法4.1 尺寸检验方法4.1.1 使用测量仪器对加工件进行尺寸测量。
4.1.2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测量结果进行判断。
4.2 表面质量检验方法4.2.1 使用表面粗糙度仪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粗糙度检测。
4.2.2 使用目视和触摸等方法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缺陷检测。
4.3 材料成分分析方法4.3.1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加工件的成分进行检测。
4.3.2 采用金相显微镜等设备对加工件的金相组织进行检测。
4.4 力学性能检验方法4.4.1 使用拉伸试验机对加工件进行抗拉强度检测。
机械加工件来料通用检验标准

测量范围为 0-500mm,卡尺的测量位置与图纸要求相对应,卡爪左右轻轻摆动,
数显卡尺 最小值为产品的尺寸,工件的全长取前、中、后几点测量,所得最大值与最小值
4
长度尺寸
之差的一半为工件的平行度误差。
工件过长,精度要求不高,可用卷尺测量,测量时需拉直卷尺与规则工件的侧 卷尺
面平行,取两端面间的最小值。
千分尺 小值为外径尺寸,适用于公差范围:<0.02mm。
深度 测量时将深度尺横端面与被测工件的标准面靠紧、摆正、保持垂直,轻轻用力
百分尺 旋转尺尾端旋钮,所得值为实际尺寸。
3
深度尺寸 游标 测量时将深度尺横端面与被测工件的标准面靠紧、摆正、保持垂直,轻轻用力
深度尺 推入,所得值为实际尺寸。
深度量规 通规靠紧工件标准面,无透光现象,止规靠紧加工面有透光现象,为合格产品。
7
内螺纹
完整牙型的通规正好拧进,截短牙型的止规拧不进,工件螺纹精度合格
8
孔距
测量两孔间最小距离,通过运算测量出两孔间中心线距离,对于有角度要求的 分布在工件端面的孔应用角度尺进行测量。
2.3 外观检验条件:在 40W 日光灯下距离 30~40cm(照度约 500Lux~550Lux),旋转角度进行检查,每一面目视时
点比较其测量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一半即为孔的圆柱度误差,在孔径圆
周上变换方向,比较其测量值可测孔的圆度。
内径 千分尺
用来测量 50mm 以上的孔径,按孔径选择合适长杆,并用外径千分尺校正零位。 使用时,在孔内摆动,在直径方向找出最大值,轴上找出最小值,这两个重合 值,就是孔的实际尺寸
6
外螺纹
用螺纹环规测量,完整牙型的通规正好拧进,截短牙型的止规拧不进,工件螺 纹精度合格,
机加工零部件质量检验标准

机加工零部件质量检验标准1、目的为保证产品机加工零部件、外协外购件精度和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加工和装配过程质量受控,整体性能质量稳定,避免批量不合格发生。
2、范围适用于公司零部件加工工序、工序交检转序、装配过程环节。
3、标准要求3.1下料检验标准3.1.1下料尺寸符合下料工艺卡要求,尺寸不得过大或过小。
3.1.2下料后零部件不允许存在割伤、豁口、割渣、氧化皮等质量缺陷。
3.2机加工检验标准3.2.1机加工零部件每道工序合格率不低于95%,关键件、重要件合格率不低于97%。
3.2.2机加工加工前所有板料、板料、毛坯料的材质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3.2.3所有铸件、锻件加工后不允许存在砂眼、缩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3.2.4零部件加工后不允许存在毛刺、铁屑、棱角、未倒角现象。
3.2.5精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直接摆放在地面上,应采取措施进行支撑、保护,防止磕碰、划伤等缺陷。
3.2.6加工后的配合面、摩擦面和定位不允许打印钢印标记,最终工序的热处理零件,热处理后不允许有氧化皮,精加工后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发蓝、变色的现象。
3.2.7对于图纸要求镀锌或者镀铬的零件,图纸要求配合面尺寸为含镀层后的尺寸。
3.2.8图纸中未标注倒角时,按JB/T 5000.9中表1规定倒角。
3.2.9图纸中未注明倒圆尺寸又无清根要求时,应按JB/T 5000.9中表2规定倒圆。
3.2.10中心孔的类型、尺寸按图纸要求进行制作。
3.2.11所有内径、外径、轴类加工表面粗糙度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制作。
4、职责和要求4.1技术部负责按照产品设计确认产品关键件、重要件并提供清单;负责产品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图纸尺寸的修改和提供技术支持。
4.2工艺部负责确认关键工序和重要工序并制定工艺文件;负责产品制作过程中加工工艺的指导和工艺文件的制定并监督工作执行情况。
4.3 生产部负责按照最新版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进行派工,并将图纸和工艺卡一并交给操作者。
操作者在加工前必须熟悉图纸尺寸要求和工艺制作流程要求,熟练掌握本工序所用的工装、夹具和量具的使用,并复检上道工序(如:下料)零部件是否存在尺寸不合格或外观缺陷等质量问题。
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检验标准

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检验标准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检验标准⒈引言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检验是确保进入生产流程的原材料和部件符合质量要求的重要步骤。
本标准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⒉术语定义⑴自动化设备:指用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操作的设备,包括机械、电气、电子等组成部分。
⑵机械加工件:指通过机械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零件或产品。
⑶来料检验:指对进入生产流程的原材料和部件进行检验,以确定其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⒊来料检验流程⑴接收来料:将来料送到指定的接收区域,并填写相关的检验记录。
⑵检验一致性:对来料进行一致性检验,包括尺寸检验、外观检验、材质检验等。
⑶检验合格性: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合格性检验,包括功能性检验、性能测试等。
⑷检验记录: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填写检验报告。
⑸判定检验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对来料进行判定,判断为合格或不合格。
⑹处理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包括退回供应商、返修等。
⑺存储样品:对检验合格的样品进行存储,并进行相应的标识。
⒋检验标准⑴尺寸检验标准:按照产品设计图纸中规定的尺寸要求进行检验。
⑵外观检验标准:按照产品的外观标准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检验。
⑶材质检验标准:按照产品的材质要求进行材质检验。
⑷功能性检验标准:按照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进行检验。
⑸性能测试标准:按照产品的性能测试要求进行测试。
⒌法律名词及注释⑴ ISO 9001: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用于组织管理和产品质量监控。
⑵ GB/T 2828: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规定了来料检验的一般规则和抽样检验的程序。
⒍附件⒎结束语本文所阐述的来料检验标准为确保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适用本标准进行来料检验,能够有效降低质量风险,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
机械加工检验要求规范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编制:审核:批准:日期:1、范围本检验规程适用本公司机械加工产品的检验。
2、检验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API标准、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质量计划等3、检验内容3.1 尺寸的检验3.1.1 基本原则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尺寸极限之内的工件。
3.1.2常用量具钢直尺(钢板尺)、钢卷尺(盒尺)、塞尺(厚薄规)、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内径量表、量块3.1.3量具的选择3.1.3.1量具的选择原则A、保证测量精确度;B、保证测量的经济性,从计量器具成本、耐磨性、检验时间方便性等来考虑合理性;3.1.3.2量具具体选择A、根据零件的公差选用,取测量精度系数为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B、根据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允许值选用;C、根据零件的大小选用;D、根据零件的表面质量选用;E、根据零件的批量来选用;3.1.3.3量具精度选择原则A、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及以上的原则确定以下量具精度具体的选用原则;B、公司现有量具精度表3.1.4尺寸检测方法①轴径——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
②孔径——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
③长度、厚度——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
④表面粗糙度——a.目测检查:工件表面粗糙度比规定的粗糙度明显地好,不需用更精确的方法检验时,可用目测法检验判定;工件表面粗糙度比规定的粗糙度明显不好时,不需用更精确的方法检验时,可用目测法检验判定;工件表面存在明显影响表面功能的表面缺陷,选择目视法检验判定。
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来料检验规范来料检验是为检验生产用物料质量是否合乎工程技术要求,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一、来料检验方法:1)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样品进行验证;2)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卷尺、直尺、百分表、塞规和平台等量具验证;3)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4)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二、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1)全检: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抽检: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三、来料检验的程序:1)品质工程师制定检验和试验的规范、作业指导书,由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
检验和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2)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通知库房和品质部准备来验收和检验工作。
3)检验员接到检验通知后,按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并填写检验记录和检验日报。
4)检验完毕后,对合格的来料贴上合格标识,通知采购与库房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5)如果是生产急需的来料,在来不及检验和试验时,须按紧急放行规定的程序执行。
6)检测中不合格的来料应及时填写《产品检验不合格品单》,由品质工程师确认并给出参考意见,提交经理作出处理;重大问题必须提交品质部经理与工程部、生产部审核后再作出处理;不合格的来料不允许入库,并进行相应标识,将移入不合格品库(区)隔离,采购部按处理意见办理相关事宜;保证不合格的零件、成品不装配,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7)来料检验和试验的记录由品质部文员每日收取,做好数据统计汇总后,整理成册存档备查,按规定期限妥善保存。
8)检验时,如来料检验员无法判定是否合格,应立即请品质工程师或经理会同验收来判定是否合格,会同验收的参与人员必须在检验记录表内签字。
9)回馈来料检验情况,并将来料供应商的交货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记录,每月汇总于供应商的交货质量月报内。
机加工检验规范

机加工检验规范1.引言2.适用范围3.术语和定义4.检验要求5.检验方法6.检验记录7.异常处理8.附录引言:本规范旨在规范机加工件检验的要求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公司和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___生产的所有机加工件的检验。
术语和定义:1.机加工件:指在机械设备上通过切削、铣削、钻孔等方式加工成形的零部件。
2.检验:指对机加工件进行各项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的活动。
3.合格品:指经过检验符合要求的机加工件。
4.不合格品:指经过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机加工件。
检验要求:1.外观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表面是否有明显划痕、裂纹、氧化等缺陷。
2.尺寸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材质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4.功能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应使用肉眼和放大镜进行检查。
2.尺寸检验:应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检查,如卡尺、游标卡尺等。
3.材质检验:应使用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查。
4.功能检验:应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检查,如试验台、模拟器等。
检验记录:1.检验记录应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2.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
异常处理:1.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如返工、报废等。
2.对于多次不合格品,应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附录:1.机加工件检验报告模板。
2.机加工件检验记录表。
1.目的本文旨在介绍___。
Ltd的产品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范围本检验标准适用于___。
Ltd所有产品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铁路设备、机械零部件等。
3.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检验标准引用以下文件:GB/T 1804-2000 一般尺寸公差GB/T 1184-1996 钢铁表面缺陷分类和规定GB/T 1167-1983 螺纹检验方法GB/T 3478-1995 机械零部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评定GB/T 1800-1996 基本公差制度4.检验条件所有产品在出厂前必须经过以下检验条件:外观检查表面粗糙度检查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检查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查螺纹检查沉孔检查5.包装防护所有产品在出厂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包装和防护,以确保产品完好无损。
机加工下线及坯件来料检验规范

机加工半成品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一、目的: 为了控制机加工车间不良品的流出以及指导IQC对坯件来料进行检验,特制定该规范。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机加工下线坯件检验和供应商的坯件来料检验。 三、抽样方法及检验标准: 参照《半成品与成品检验管理办法》与《进料检验管理办法》执行。 不良判定 检验项目 检验要求/标准 检验方法 CR MAJ MI 版本:A/0 制定日期:2008-2-29
1、光身面、滚花面、铣面、端面不能有车刀纹、抛光纹、刮 花、损伤、凹痕等不良。
目视
√
2、依照样板检验滚花面、铣面、装饰槽外观。
目视
√
3、光面、滚花面、铣面、端面的光洁度符合图纸要求。 4、端面和边缘不能有披锋、缺口等不良。 5、装饰槽不能有缺口、刮花、碰伤。 6、开关孔、装饰孔不能有披锋。 7、开关孔不允许成椭圆形。 8、丝牙清晰,不能有断线、批锋等不良现象。 9、防水退刀槽不能有披锋,内壁不能有车刀纹。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卡尺测量 手感 目视 目视 目视 √ √ √
√ √ √
外观
√
尺寸 依图纸要求
1、组装顺畅,丝牙配合松紧度良好。
√ √ √ √ √
装配 2、同心度配合一致。
3、间隙≤0.1mm。
包装方 包装整齐、不可有重叠挤压、防止产品之间相互碰伤。 式
其他
参考图纸上的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要求记录要求检测
手段
目视2
AQL=1.5
目视2AQL=1.5
目视2AQL=1.5
目视2AQL=1.5
目视2AQL=1.5
目视2AQL=1.5
目视2AQL=1.5
目视2AQL=1.5
目视
2
AQL=1.52尺寸
卡尺、直角尺、塞尺1AQL=1.03
配合安装
手动操作
1AQL=1.0注:抽样方法按照国标抽样计划标准GB2828.1-2003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编制: 宋爽批准:
NO.
1检验内容
外观等
级抽样标准纠正措施螺丝孔不得有堵塞及孔内有焊渣、油漆等不良现象
SF-ZJ2017-9
依图纸测量相关尺寸(注意图纸号必须为最新版本),其
中必须测量的尺寸有:孔径、定位孔间距、定位孔到边的距离,原则上不可超出图纸要求的公差范围,根据需要可按实际装配来判定。
SF-ZJ2017-9
配件与配件之间装配连接牢固
SF-ZJ2017-9
焊接牢靠,无虚焊、漏焊和假焊现象SF-ZJ2017-9螺柱(母)位置正确,固定螺丝无滑丝现象SF-ZJ2017-9门盖缝隙要一致,门锁(栓)能扣紧
SF-ZJ2017-9
喷涂颜色正确,喷涂均匀
SF-ZJ2017-9表面有无氧化、生锈,没有电镀不良的现象
SF-ZJ2017-9
焊点要做去渣处理,表面不得有焊点印迹
SF-ZJ2017-9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为使本公司采购的机加工件的检验判定有明确统一的依据,特制定本检验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机加工件的检验判定规则。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采购的机加工件的检验。
二、检验内容和判定标准
料厚、材料与图纸相符相符SF-ZJ2017-9
外观平滑,表面无刮伤、无裂痕SF-ZJ2017-9检验判定标准
修改日期A0
检查完一批次产品后需要填写记录
风险等级
1=致命缺陷
2=严重缺陷
3=轻微缺陷
青岛尚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机加工件来料检验规范
创建日期版本部分清单请依照图纸要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