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叶口水库面板堆石坝趾板结构设计
柏叶口水库堆石坝面板混凝土的施工

每块 面板挤压边墙坡 面整修完毕并 经监理工程 师验收
合 格 后 , 浇 筑 面板 混 凝 土 前 9 , 沥 青 喷 射 机 由上 至 下 在 6h 用 开 始 喷 涂 一 层 1 m 厚 乳 化 沥 青 。 乳化 沥青 为 沥 青 含 量 约 .m 5 6 %的溶 剂 稀 释乳 液 。 0
平整度测量 , 工人 系安全绳用 十字镐把凸出坡面以外的混凝 土挖 除 , 用高压水管 冲洗松 动石渣 , 再 对挤压边墙层 间错 台 的位置进 行修整 , 面板基础平顺 、 使 无突变 。
2 . 垂 直 缝 砂 浆 垫层 施 工 .2 2
底部最大厚度 5 m。面板 混凝土总方量 1 0 , 9o 38 3m , 最大浇 筑块长度为 136 最 大单块 浇筑方量为 772 3钢筋 4 . m, 8 6. r , 5n 制安 120tW1型止水 铜片 26 7i。面板 分两期 浇筑 , 0 , 7 n 一 期浇筑河床段 , 浇筑岸坡段 。面板 总体平 面布置见图 1 二期 。
第 3期 ( 总第 11 ) 8期
2 1 年 8月 01
山西水利科 技
S HANXI HYDRoTECH NI CS
N - T tl o1 1 o3 la ( o N .8 )
Au .01 g2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 — 1 92 1 )3 1— 2 O 6 8 3 (0 0 — 2 0 1
图 l 叶 口水 库 大 坝 面 板 分 布 图 柏
2 混 凝 土 面 板 的施 工
21 面 板 混凝 土施 工 工序 .
测 量放 线 , 面清 理 , 水 垫 层 铺 设 , 水 片 安 装 , 板 坡 止 止 模 安 装 , 凝 土搅 拌 与 运 输 , 槽 入 仓 及 人 工 摆 动 溜 槽 布 料 , 混 溜 混
柏叶口水库面板堆石坝接缝表层止水设计

料( 以下简称 S R填料 ) 和三元 乙丙橡胶增 强型 S R防渗保 护 盖片 、 HK弹性封边剂 ) 。表层 S R防渗体系止水原理 : 水库 蓄 水时水压 力逐渐增 大 , 在水压 力的作用 下 , 周边缝 随堆石 坝
体变形而发生张开 、 切和沉降变形 , 剪 当接 缝 张 开变 形 时 ,R S
混 凝 土 接 缝 、R 防 渗 体 系 ( 心 橡 胶 棒 、R 2型 塑 性 止 水 材 S 实 S一
如 图 3所示 , 压性垂直缝表层止水结构设计 和张性垂直 缝 的不 同之处 ,除了和周边缝连接 的 2 0m接缝上仍采用垂
直 张 性 缝 的 止 水 设 计 外 , 其 他 部 位 , 消 了表 层 粉 煤 灰 辅 在 取
计一 所 所 长 , 叶 口水 库 工程 项 目设 总 。 柏 高级 工程 师 。
・
4 ・
第 3期 ( 总 1 期 ) 8 1
2 1 年 8月 01
闰国保 柏叶 口水库 面板堆石坝接缝表层止水设计
:
N .( oa N .8 ) o T t o1 1 3 l
Aug2 .011
形。
如图 1 所示 , 叶 口水库面板坝周边缝止水结构 的层次 柏 为: 砂浆 垫层 、V P C垫 片 、 F型止水铜 片( 氯丁橡胶 棒等 ) 含 、
() 2防渗可靠性 。 在混凝土接 缝变形 的任何 阶段 ,包括水 位变 动和在坝址遭 遇地震 时 ,都 能实
现 混凝 土接 缝 与 混 凝 土 面板 一致
柏 叶 口水 库 面 板 堆 石 坝接 缝 表 层 止 水 设 计
闫 国保
( 山西 省 水 利 水 电勘 测 设 计研 究 院 太原 00 2 ) 3 0 4
面板堆石坝趾板面板堆石坝原型观测设计

面板堆石坝趾板面板堆石坝原型观测设计水库坝址河床为狭窄的“V”形河谷,底宽仅40m,岸坡陡峻,两岸基本对称,库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河床内砂卵石层厚度5~8m,基岩为绢云母石英片岩,岩层倾向上游。
两岸岸坡基岩裸露,两岸山体上部岩体风化强烈,构造发育,山体单薄,存在绕坝渗漏问题。
拦河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坝高75.6m,坝顶长210m,坝顶宽8m。
上游坝坡为1:1.4,下游坝坡为1:1.25~1:1.4。
下游面405m高程设上坝道路。
坝体填筑总方量为68.5m3。
坝体填筑料从上游向下游依次为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次堆石区。
垫层区、过渡区水平宽度均为3m,次堆石区布置在坝轴线下游,顶部高程为420.43 m,顶宽为3m,底部高程为360m,上游面为1:0.1的倒坡,下游坡比为1:1.4。
坝体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填筑料采用辉长-闪长岩,其饱和抗压强度为98.2MPa、软化系数平均为0.65;次堆石区填筑料采用绿泥石片岩,其饱和抗压强度为76.9MPa、软化系数为0.52。
面板为等厚度,厚0.3m,混凝土强度标号C25,抗渗标号W8,面板截面中间设单层钢筋。
趾板基础为娟云母石英片岩,河床趾板处有F9、F19断层相交通过,开挖后对两断层交汇地段用砼进行了置换。
对趾板基础进行固结灌浆处理,趾板下及两岸单薄山梁设防渗帷幕。
2 观测目的及内容黄石滩面板坝安全监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大坝在施工期和运行期间的工作实态,为大坝安全运行服务。
在确定观测项目时,依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DJ218-84)及《土石坝安全检测技术规范》(SL60-94),并结合本工程特点来确定。
本面板坝安全监测的重点是变形和基础的渗流状况。
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重复设置了仪器,以获得重要而全面的资料;而且采用一仪多用,扩大了监测范围,尽量做到监测仪器少而精。
主要监测项目见图1。
3分项监测设计3.1 变形监测3.1.1坝体表面变形观测坝体表面变形观测包括坝顶面和下游坡面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观测。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9 坝体填筑

坝体填筑9.1 施工准备9.1.1 施工方案编制坝体填筑施工前,工程技术部应根据回填要求、坝址地形、施工设备等条件,制定具体的填筑规划和施工方案。
其内容包括:把体格阶段遇到刘度汛要求相适应的填筑部位和高程、坝区内施工道路布置、施工方法选择、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和人员组合,临时设施布置、施工质量、安全的措施等。
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9.1.2 劳动组织由主管工程师负责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经理部有关部门按分工现场值班,进行监控、检查、验收等工作,把体填筑需要的人员、设备、材料由经理部统一调配。
9.1.3 碾压试验坝体填筑前应进行现场碾压试验,并请监理人、设计人员参加。
碾压试验成果报告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碾压试验见附件B。
9.1.4 现场应具备的条件(1)坝基面的软弱夹层等缺陷按设计要求进行了处理;(2)坝基季安珀的不稳定提议按设计要求进行了削破获或填混凝土进行了保护;(3)大坝填筑范围内的溶沟、勘探洞及地质钻孔按要求进行了回填处理;(4)河床覆盖层保留部分按要求进行了平整和夯实;(5)大坝基础地质描述已完成,测量队进行实地放养,标出层面高程线,并在两岸山坡上用红白油漆标出坝体堆石分区控制界线;(6)大坝填筑基础面的平面和断面测量已完成;(7)发包人、设计、监理等单位进行综合基础验收;(8)必要时可在部分坝基经验收合格后先行填筑。
9.2 施工程序和工艺方法9.2.1 施工程序(一个填筑单位)一个填筑单元的施工程序见图9-1图9-1 大坝填筑施工程序图9.2.2 填筑单元的划分水布垭大坝从上游至下游的最大底宽约为640m,自左岸至右岸最大长度660m。
在填筑作业时,应按坝体分区、坝面大小、设备型号数量等条件,将填筑面分成3~4个面积约为6000~10000㎡的工作面,工作面之间设标识牌或划线做标志,填筑工作面内依次完成填筑的各道工序,进行流水作业,避免相互干扰,工作面之间应保持平起,注意衔接,避免超压或漏压。
柏叶口水库坝型方案比选及建筑物优化设计

段 ,根 据两种坝型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差异进行深入 分析 。 坝址 区覆盖层一般厚度 7 8 ~ m,在推测深槽部位 勘探揭露深度最大 1.m 覆盖层以 Q 卵石混合土 51 。 层为主 , 中未发现土夹层 , 层 虽存在砂层 , 但层薄且不 连续 , 呈透镜体状分布 , 原状 卵石混合土层具低压缩 性, 密实程度为 中密~ 密实 , 抗剪强度较高。坝址左岸 基 岩 强 风化 层厚 6 1 弱风 化 层厚 l~2m。设计 ~ 5m, 7 2 坝轴线主河床基岩强风化 层厚 3 8 ~ m,弱风化层 厚 l~ 0m。 计趾 板 线处 强 风化层 厚 1 l 左侧 河 谷 4 2 设 ~ 0m, 弱风化层厚 l~ 3 右侧河谷弱风化层厚 3 ~ 5 6 2 m, 5 5 m。
置换 和 固结灌 浆 工程量 。
在工程规模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 通过优化 防洪调
度方 式 ,对溢洪道 进 口控制 段底高程 117 2 . m和 5
1 2 8 1 m分别进行调洪计算 ,其结果为设计洪水位和
校核洪水位基本相同。因此 , 确定溢洪道进 口控制段
的底高程为 1 2 m, 8 比可研阶段抬高 1 1 m。
积 累 了经 验 。 ‘
[ 关键词 ]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 溢洪道 ; 泄洪发 电洞; 柏叶 口水库 [ 中图分类号 ] V 4 T 6 [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04 7 4 (0 10 — 0 10 10 — 0 22 1 )9 0 3— 2
初设 阶段通过对坝址区地质进一步勘察可知 , 左
岸岩石较完整 , 风化程度较轻 , 左岸岩性整体好 于右
岸。 泄洪发电洞位于左岸 , 兼施工期导流 , 洞进 口和趾 板之间应有适当的距离以满足施工 围堰布置 , 口位 进 置上游约 2 0 m岸坡岩石破碎且覆盖层较厚 ,上游发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14 混凝土面板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14 混凝土面板14 混凝土面板混凝土面板是面板坝蓄水防渗的主体结构,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
施工中,必须严格按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实施。
面板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与试验及面板工程开工,按12.1.5、12.1.6、12.1.7条款执行。
14.1 施工准备14.1.1 施工方案编制面板混凝土施工前技术部应编制面板施工方案。
其内容包括: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与工艺、施工现场布置、施工机具设计与设备选择、进度计划及工期控制措施、劳动组织、材料与物资供应、质量安全措施。
14.1.2 方案审定与技术交底编制的施工方案报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组织施工。
技术部按照批准的技术方案制定作业指导书,并向有关部门和作业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14.1.3 劳动组织面板混凝土施工应制定一名项目副经理专项负责。
施工时,有关部门、测量队实验室应派专人值班。
施工作业人员由施管部统一调配。
各专业工种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并持有相应技能操作证书。
14.1.4 滑动模板及配套机具的设计与制作施工机具主要包括滑动模板、侧模、钢筋运输台车、止水铜片加工机械及起重设备等。
14.1.4.1 滑动模板的设计(1)滑模应进行专门设计,并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规定。
(2)按投标文件设计三套无轨滑模,滑膜宜按总长18cm(有效16cm),宽度1.1m设计,浇8m宽面板时,可将滑膜丛中间拆开,成为长度9m、宽1.1m 的滑模。
根据滑膜重量,滑膜上应加配重。
(3)滑膜设计需具备以下条件①有足够的的钢度、自重或配重;②安装、运行、拆卸方便;③具有安全保险和通讯措施;④应综合考虑模版、牵引设备、操作平台、电路防雨及养护等使用功能和安全措施。
14.1.4.2 配套机具的设计与选型(1)侧模设计:侧模宜采用钢木结构模版。
侧模长度宜为2m,其高度应满足面板变厚和周转使用要求,并能承受滑膜工作时的荷载。
侧模应接缝严密,下口应根据止水铜片鼻梁尺寸加工。
柏叶口水库面板堆石坝趾板结构设计

近年来 ,全市各级水保部 门依法履行 职责。从 19 9 5年 起, 出台 了《 晋城 市水 土保持 预防监督 管理 实施办法 》 l 等 0 余部规范性文件 , 同时初 步建 立起 以市水土保持监督总站 为 龙头 的市 、 、 三级 水保监督 执法 网络 , 市共有专 、 职 县 乡 全 兼
峻, 河谷两岸 冲沟切割较深 。区内大面积 出露下太 古界界河
板基准线供趾板施工使用 ( 该线常用 于趾板开挖 ) 。趾板施工 完毕后 , 起作 用的是面板 基准线 “ ” ,Z 线是 面板底面与 z线 “” 趾板下游斜面的交线 ( 见图 1 , )面板按此基准线施工 , 此用于
趾板 的模板架设 和止水定位 。 但在狭窄河谷地区的面板堆石 坝的趾板轴线与河谷 中心线 的交 角一般都较小 , 甚至会 出现
即可定 出趾板 的断面结构尺寸。因为此 断面( 1与基准线 图 ) ( 2 图 3 是垂直关系 , 图 、 ) 在基准线控制坐标和趾板断面形式 已定 的情 况下 , 据上述几 何关系 , 趾板 断面上各点 的坐标也
就定了下 来。
图 3 三维几何图
令 C = O I 则根据坡度 的关系可知 , E n B = EA =, B = ,O m; 过 A作线 A F上B , G上C A CA O, F的延长线 与 B D交 于 I 点 , G的延长线与 O A E交 于 H点 。
・
4
・
第 4期 ( 总第 12期 ) 8 21 年 1 01 1月
山西水利科技
S HAN Ⅺ HYDRoTECHNI CS
N .( o l N .8 ) o T t o1 2 4 a
NO . V201 l
3 切 实做 好监 督 保 护 工作 , 制人 为 水 土 流 失 . 5 控
面板堆石坝趾板布置计算

θ1=arctg(si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 (度) 25.9621 23.6509
æ è
ö ÷ ÷ 1 + m2 ø 1
cosθ sinθ/m sqrt(1+m2) θ(度) sinθ 1.7205 42.98 0.6817 0.7317 0.4869 1.7205 37.82 0.6131 0.7900 0.4379
趾板布置计算(平趾板方案)
根据趾板的地形地质条件,初步拟定趾板分段段数及各段趾板轴线与坝轴线的夹角θ,根据面板坡度m,即可推求趾板“Z” 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θ1及其坡度m1,垂直“Z”线方向的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2及其坡度m2。计算公式如下: (1)趾板“Z”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θ1及其坡度m1: (2)垂直“Z”线方向的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2及其坡度m2:
m1=m/sinθ 2.0538 2.2834
θ2=arcsin(cosθ/sqrt(1+m2)) (度) 25.1674 27.3335
m2=1/tgθ2 2.1283 1.9347
1.4 1.4 1.4
1.7205 1.7205 1.7205
0 0.0000 1.0000 0 31.28 0.5192 0.8546 0.3709 45.17 0.7092 0.7050 0.5066
0 20.3484 26.8655
无m值 2.6963 1.9741
35.5377 29.7852 24.1908
1.4000 1.7471 2.2261
陈 军 编制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趾板布置计算表1
æ sin q ö ÷ è m ø
q 1 = arctg 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G= 姨n2- m2 ;AH= 姨1+n2- m2
姨1+n2- m2
姨n2- m2
同理△BAC∽△BFA∽△ABI,
∴AF= AC ×AB= 姨n2- m2 × 姨1+m2
BC
姨1+n2
AI= BC ×AB= 姨1+m2 × 姨1+n2 ;
AC
姨n2- m2
∵AH⊥△BOC ,FG 位于△BOC 内,∴AH⊥FG,即 AG⊥
key wods:harmonious Jincheng soil-water conservancy Jincheng City
导了趾板线与面板倾角的函数关系,同时与采用 CAD 的三维空间作图法结果进行校核,验
证了公式的正确性。
关键词:柏叶口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基准线
中图分类号:TV222
文献标识码:B
柏叶口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方案枢纽主要建筑物由 大坝、溢洪道、泄洪发电洞、发电站等组成。工程区位于文峪 河中上游,大部分河谷较为开阔,坝址区河谷底宽约 120 m, 河谷断面呈“U”型。两岸群山连绵,沟谷发育。坝址区岸坡陡 峻,河谷两岸冲沟切割较深。区内大面积出露下太古界界河 口群变质岩,岩性以混合花岗岩、变粒岩为主。逯家岩村以北 出露岩浆岩,岩性为花岗岩。河床覆盖层主要为卵石混合土、 混合土卵石层。
在完成解析几何求解的同时,又采用 CAD 中的三维空 间作图法进行了校核。经验证比较上述公式是正确的。
(下转第 94 页)
第 4 期(总第 182 期) 2011 年 11 月
山西水利科技 SHANXI HYDROTECHNICS
No.4(Total No.182) Nov.2011
3.5 切实做好监督保护工作,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近年来,全市各级水保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从 1995 年
晋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较大的 收获,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挖
煤、开矿、冶炼、修路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保护生态 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必须继续加大水保监督保护工 作,加大水保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综合运用行政、法律 和经济的手段,加强对现有植被和治理成果的保护,突出抓 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
·4·
又 ∵AI⊥BC,∴BC⊥△AIH.
根据前面的定义“垂直于“Z”线的趾板剖面与面板交线
的仰角是 α”,可知∠AIH=α.现在已知的条件是为 AO=1, BO=m,BE=n,求∠AIH.
根据勾股定理很容易求得
AB=姨1+m2 ,BC=姨1+n2
AC=姨n2- m2 ,CO=姨1+n2- m2 . ∵△AGO∽△OAC∽△AOH, ∴AG/AC=AO/CO,AH/AO=CO/AC
赵琦彦:柏叶口水库面板堆石坝趾板结构设计
No.4(Total No.182) Nov.2011
行固结和帷幕灌浆处理。沿趾板中部布置单排帷幕灌浆,孔 距为 2 m,河床段深入基岩 50 m,两岸深入基岩 30 m,左岸帷 幕灌浆沿溢洪道底板向外延伸 30 m,右岸坝头帷幕灌浆沿坝 轴线向外延伸 30 m.沿趾板帷幕上下游侧各布置一排固结灌 浆,灌浆深度 10 m,梅花形布置,孔距为 3 m.对横穿趾板的节 理密集带 20 m 宽范围内帷幕灌浆进行了局部加密,布置 3 排帷幕灌浆。
第 4 期(总第 182 期) 2011 年 11 月
1006-8139(2011)04-03-02
山西水利科技 SHANXI HYDROTECHNICS
No.4(Total No.182) Nov.2011
柏叶口水库面板堆石坝趾板结构设计
赵琦彦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太原 030024)
摘 要:叙述了柏叶口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趾板结构设计,并且通过三维几何的方法推
4 结论
晋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较大的 收获,但是距离和谐晋城生态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就要求全市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和谐, 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懈 努力。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struting Harmonious Jincheng City and soil water Conservancy
趾板厚度 δ,考虑了满足自身稳定、满足固结和帷幕灌浆 盖重、满足温度应力及施工多方面要求,按薄趾板设计。根据 坝址区地质条件,河床段趾板的建基面落至微风化的顶线高 程。经计算趾板厚度定位 0.6 m. 1.4 趾板布置
趾板布置分河床和岸坡两种情况,趾板基础面布置形式 为:河床段为水平布置;岸坡段为便于趾板施工、钻孔及灌浆 的机械化施工要求,在平面上趾板的水平方向与它的基准线 垂直。趾板纵缝采用连续、不设永久缝的布置方式,可减少伸 缩缝中的止水与周边缝止水连接的施工难度。为防止连续趾 板施工期间出现施工裂缝,采取跳块浇筑的施工方法,跳块 间经施工缝处理后浇筑低热微膨胀混凝土。
FG,△AGF 是直角三角形,
∴cos∠FAG=s∠HAI;
AF 姨1+n2- m2 × 姨1+m2
在△HAI 中,根据余弦定理有:
HI 2=AI 2+AH 2- 2·AI·AH·cos∠HAI
AH 2=AI 2+HI 2- 2·AI·HI·cos∠AIH
两个方程联立求解得:
TIAN Yin-e AN Lin-Ping
Abstract:Constructing harmonious Jincheng City is the unremittingly pursued construction target in recent years.But there are few of people study what relation that exists between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Jincheng City and soil-water conservancy.Proceed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Jincheng’s soil-water conservancy,the paper analyzes the damage of soil -water conservancy on construcing harmonious Jincheng,comfirms certain achieve- ments that have been abtained on Jincheng’s soil-water conservancy job,discusses the effect to promote harmo- nious Jincheng construction due to strengthening soil -water conservancy ecology construction,thereby indicat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Jincheng and soil-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 tion.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各段趾板的“Z”线转角点,结合 坝顶防浪墙的布置,“Z“线起始高程比趾板底面最低高程高 84.50 m,河床段“Z”线高程高于趾板底面高 1.0 m. 1.2 趾板宽度的确定
趾板采取“5.0+L1”的布置方式(图 1)。为满足多排帷幕 灌浆施工要求趾板开挖宽度均为 5.0 m,根据水头大小确定 挂网喷混凝土区防渗所需渗径大小 L1. 这样可使开挖宽度尽 可能小,减小因趾板开挖而引起的边坡开挖量。 1.3 趾板厚度的确定
起,出台了《晋城市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等 10 余部规范性文件,同时初步建立起以市水土保持监督总站为 龙头的市、县、乡三级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全市共有专、兼职 水保监督执法人员 156 人。十余年来,水保执法人员大力开 展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加大了水保规费征缴力 度,成立了水保监督监察总站,在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矿区及 重点治理区设立监测点,为水保生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 环境。
HI= mn 姨n2- m2
cos∠AIH= m 姨1+n2 n 姨1+m2
因此得到 α 角与 θ 角的函数关系:
cosα= m 姨1+n2 n 姨1+m2
sinθ= m n
当 θ→0 时,n→∞,cosα= m ,趾板位于河床段, 姨1+m2
面板底线的仰角等于大坝的倾角;当 θ→90°时,n→m, cosα=1,此时趾板线垂直于坝轴线,趾板面与面板平行。此公 式比《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曹克明,汪易森,徐建军,刘斯宏 著)一书中的公式[1]更为简单。
坝轴线走向为 N63.23°E,坝顶宽 10 m,坝顶长 310 m,从 河床中趾板底面最低高程算起最大坝高 88.3 m. 坝坡的选择 是根据已建工程采用类比法确定的,上下游坝坡均为 1:1.4.
本工程在设计中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同时对趾板结构设 计进行了新的探讨。
1 趾板结构设计
1.1 趾板定线 趾板的定线也就是基准线的定线,是由一系列的直线组
3 趾板体型的关键几何关系
趾板布置方式有三种方案:趾板面等高线垂直于趾板定 线(本工程为“Z”线),即平趾板方案;趾板面等高线垂直坝轴 线的斜趾板方案;趾板面等高线适应开挖后岩面的斜趾板方 案。本工程采用平趾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