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基础考研真题(B卷)(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专业课一古代汉语一、名词解释1.十三经注疏2.互文3.十六摄4.叶音说5.读若6.读破二、简答题1.简述指示代词“这”产生的时代,学界对这的来源的分歧及评价。
2.简述历代学者上古声母研究的成果。
3.简述古代汉语词义发展的途径。
4.分析“以羊易之”和“易之以羊”的结构的区别。
5.简要解释“六书”并作评价。
三、文言文阅读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1.给文言文加标点。
2.翻译原文。
专业课二理论语言学一、名词解释1.话题2.语言联盟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语法范畴有哪些。
2.语音演变的特点。
3.u在f后面的音值是什么?4.“打一下”等为什么是述宾结构?5.“每”和“各”用法的异同。
2013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专业课一古代汉语一、名词解释1.十三经注疏答:十三经注疏是对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的合称。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命孔颖达、贾公彦、杨士勋等人编纂儒家精典的义疏,有《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合称《五经正义》,后来贾公彦又编了《周礼注疏》和《礼记注疏》,徐彦编了《春秋公羊传注疏》,杨士勋编了《春秋谷梁传义疏》。
这九部注疏与宋代的邢昺、孙奭等人编的《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四部注疏,被后人辑录在一起,合称《十三经注疏》。
2.互文答:互文,也称作“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是指由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其特点就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互文的使用情况有三种:(1)一个句子中某些字词互见;(2)多数情况下,互见出现在上下两句之中;(3)词互训,避免行文重复。
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24e53cbb84ae45c3b358cfb.png)
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义(共20分,每小题2分)1.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2.秋,八月,卫襄公卒。
……宣子说,使献子如.卫吊。
3.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4.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5.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6.要离乃诈得罪出奔,吴王乃取其妻子..,焚弃于市。
7.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
8.伍了胥父诛乎楚,挟弓而去.楚,以干阖庐。
9.颜回见仲尼请行。
日:“奚之.?”日:“将之卫。
”1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答:1.赠送2.到3.兵器4.懂得5.难道不是……吗?6.妻子和儿女7.边境8.离开9.去;到10.气味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共21分,每小题3分)1.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
2.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伐之不亦可乎?3.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4.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5.吾饮诸大夫酒,而与之语,尔试听之。
6.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瑕,明月之珠,不能无秽,然天下宝之者,不以小恶妨大美。
7.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答:1.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西伯将何之”即“西伯将之何”,意为“西伯将要到哪里去?”。
“之”的代词宾语“何”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意为“没有这样的情况”。
“有”的代词宾语“之”前置。
3.使动用法。
富民:使人民富有。
4.名词作状语。
杖,原义为“手杖”,这里活用为状语,即“用手杖打死”。
5.使动用法。
饮:使……饮酒。
6.意动用法。
宝:认为……是宝贝。
7.以“是”作为标志词的宾语前置。
“其是之谓乎”即“其谓是乎”,意为“说的就是这个吧”。
“谓”的宾语“是”前置,“之”复指前置的宾语。
三、标点、翻译下面一段古文(共34分)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二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了将何欲曹沫日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日不可大贪小利以自快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於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二战所亡地尽复予鲁答:(1)标点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2014年武汉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B卷)(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武汉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B卷)(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598824629ec3d5bbfc0a7437.png)
2014年武汉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B卷)(回忆版)及详解语言学理论部分一、解释并辨析下列名词1.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答:(1)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称作音质音位。
(2)非音质音位在语音中,除了音质以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
我们把这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称作非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3)二者的区别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二者是根据各自不同的语音材料中划分出的,取材基础的不同是二者最大的不同。
2.语素和音节答:(1)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2)音节音节是听觉能感受到的最自然的语音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
汉语中一个汉字一般是一个音节,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
(3)二者的关系语素是音义结合体,既有语音,又表示一定的意义,是语法单位;音节是语音单位,有的音节只表音而无意义。
语素和音节的关联在不同语言中有很大差异。
在汉语中,语素按照音节划分,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单音节语素是一个音节对应一个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是两个或多个音节对应一个语素。
英语的一个语素可以是一个音节(如book),也可以大于一个音节(如mother)或不足一个音节(如books 的s)。
3.上下义词和类义词答:(1)上下义词上下义词是在概念意义上有包含和被包含关系的一组词。
上下义词所表示的概念是属种关系,其中表示属概念的词是上义词,表示种概念的词是下义词。
(2)类义词类义词是具有共同语义特征或者共同属于一个较大意义类别的一组词。
类义词必须是表示同一概念,属于同一语义范畴。
(3)二者的区别上下义词是由上义词和下义词组成的词的聚合,上义词包含下义词,二者处于不同层次,例如“水果”包含“苹果”,“水果”是“苹果”的上义词,“苹果”是“水果”的下义词。
(NEW)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0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1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辨析题1.符号和征候2.能指和所指3.义素和义场4.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5.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二、简答题1.谈谈如何区分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2.简要回答词义的概括性(或模糊性)。
3.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词,但人们在使用中却不会造成误解,为什么?举例说明。
4.语言同化有哪些方式?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1.有人说“英语只有26个字母,简单易学,汉字却字形复杂,难学难认,所以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请发表你对此种说法的看法。
2.在谈到繁简字问题时,有人提倡“恢复繁体字,停用简化字”,说说自己的看法。
2010年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辨析题1.符号和征候答:(1)符号符号指的是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系统。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而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在这一点上,符号和隐含某种信息的自然的征候不同。
(2)征候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
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
例如,在山里赶路,看到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就可以知道那里有可以歇脚或投宿的人家。
武汉大学翻译硕士汉语写作学位MTI考试真题2013年_真题-无答案

武汉大学翻译硕士汉语写作学位MTI考试真题2013年(总分150,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 泰特勒所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不包括______。
A.译作必须考虑读者的感受 B.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C.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D.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2.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______。
A.维吉尔 B.毕达哥斯拉 C.西塞罗 D.普鲁塔克3. 下列哪一项不是尼采的翻译理论主张?______。
A.翻译的风格不可译 B.翻译是一种征服 C.翻译应忠实原文 D.在翻译过程中应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4.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的“field of discourse”的概念指的是______。
A.交际场所 B.交际风格 C.交际方式 D.交际内容5. 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______。
A.含沙量大 B.有冰期 C.水力资源丰富 D.流量小,灾害最多6.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是因为______。
A.雨热同期 B.季风气候显著 C.夏季普遍高温 D.气候复杂多样7.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弘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
这位名将是______。
A.刘铭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曾国藩8. 下列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由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是______。
A.《论衡》 B.《天工开物》 C.《四部医典》 D.《齐民要术》9.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些诗句都写得情景难分,情意委婉缠绵。
它们出自于______。
A.《楚辞》 B.《诗经》 C.《乐府诗集》 D.《古诗十九首》10. 汉代的乐府包括叙事诗和抒情诗,其中叙事诗的成就更为突出,以“敢于哀乐,缘事而发”为创作主旨,比如说那首______就运用了镜里看花式烘托对比的手法。
A.《木兰辞》 B.《东门行》 C.《陌上桑》 D.《孔雀东南飞》11. 被后人称为“诗佛”,在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上有着杰出贡献的是______。
育明考研:2010-2013年武汉大学汉教真题参考书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学基础知识(共30分)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_______是指信息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是信息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环节。
2.教育心理学研究______是如何影响学生面对任务的兴趣水平、内动动机、设定指导行为的目标,以及关于成败原因的信心。
3.语言教学流派中认知法的理论基础是_____。
4.______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
5._______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现代教育心理学即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也使用_____的研究方法。
7._______是指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在学校目的语过程中产生的,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的一种语言。
8.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基本环节是总体设计,教材选用,_______,和成绩测试。
9.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中造成的消极影响,叫做________。
10.语言测试的四个重要的指标是信度,效度,_______和反馈作用。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信息的识记,信息的保持和信息的提取。
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之间没有亲密的联系。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学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话语能力和交际策略。
所谓“文化休克“大体要经过观光期,挫折期,适应期和恢复稳定期。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概括的反映,其特征是直接性和概括性。
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讲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任务式教学法把句型作为教学的中心强调句型操练。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测试国外的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一系列考试。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能力。
所谓偏误分析,就是针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汉语作为外语教堂学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_______。
A.信息输入B.精讲多练C.边讲边练D.将连各半2._________不属于语言三要素之一。
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联绵词2.会意字3.集解4.宾语前置5.双声叠韵6.互文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举例说明什么是同源字。
2.简要说明古代汉语的四声。
3.什么是意动用法?请举例说明。
4.简要介绍《经传释词》一书5.简述古代诗歌体裁中的绝句及其基本特点。
三、指出下面划线的词的语法作用或特点(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2.季氏富于周公。
3.筮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5.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7.欲速则不达。
8.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9.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10.吾见师之出,不见其入也。
四、给下列文字加上新式标点(30分)(要求抄写)漢興高祖初入關約法三章曰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蠲削煩苛兆民大說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禦姦於是相國蕭何攈摭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當孝惠高后時百姓新免毒蠚人欲長幼養老蕭曹為相塡以無為從民之欲而不擾亂是以衣食滋殖刑罰用稀及孝文即位躬脩玄默勸趣農桑減省租賦而將相皆舊功臣少文多質懲惡亡秦之政論議務在寬厚恥言人之過失化行天下告訐之俗易吏安其官民樂其業畜積歲增戶口寖息風流篤厚禁罔疏闊選張釋之為廷尉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罰大省至於斷獄四百有刑錯之風五、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30分)靖郭君將薛,客多以諫者。
靖郭君為謁者曰:“毋為客通。
”齊人有請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過三言,臣請烹。
”靖郭君見之。
客趨進曰:“海大魚。
”因反走。
靖郭君曰:“請聞其說。
”客曰:“臣不敢以死為戲。
”靖郭君曰:“願為寡人言之。
”答曰:“君聞大魚乎?網不能止,繳不能絓也,蕩而失水,螻蟻得意焉。
今夫齊亦君之海也,君長有齊,奚以薛為?君失齊,雖隆薛城至於天猶無益也。
2013各校汉百选择题真题回忆DOC

上海大学2013百科知识没考名词解释,25道单选1.公元前211秦王朝统一了文字。
2.清末汉语研究的作品《马氏文通》3.诗经风雅颂中的颂是宗庙4.第一步国别体史书《国语》5《尝试集》胡适6《文心雕龙》刘勰7.《窦娥冤》关汉卿8.窈窕淑女中窈窕应该是美丽的意思9.“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汉语手法选的对偶估计不一定对10.《资治通鉴》搜司马光11.以诗歌为主的作家艾青12.“一团和气。
两句歪诗····”梁实秋的作品13.研究语言专著《尔雅》?14.语言第三次迁徙宋末那个15.《拇指铐》莫言没怎么关注16.汉语特点错误的一个:单音节?17文字游戏那一个:敲诗等不确定18那个因翻译而出名的作家:傅雷?王佐良?19严复的《天演论》20离太阳最近的:水星2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作业常建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3“兰气息,玉精神”宗璞24大散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开启了大散文时期25中国古典文学时间先秦至清朝。
湖南大学2013四大楷书家,山南水北哪个是阴哪个是阳,以下哪个不是莫言的作品(幻城雷到我了),四书是哪几个,以上哪个是十八大政治局常委——。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季节是啥。
秦始皇推行的六礼是啥??以下哪个不是《大学》里的语句。
其他还有一些英美等国家的知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20题的选择还是一样,几乎是林青松上的,然后感觉比以前要细21-40题是西方文化,貌似这部分越来越侧重专八,然后唉… 不会啊!!!考到了梅尔维尔,潘恩,惠特曼,英法之间海峡最窄那部分叫什么,五大湖那个全在美国境内and so on~~~ 果断华丽丽的很多不会,然后就只能回忆,回忆,回忆不出来就蒙……苏州大学方华文北二外百科25道选择四大名旦主观唯心法马克思最牛逼的俩理论这个复习了政治肯定都知道信息的本质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四个楼滕王阁什么的六大经济体最古老的木质结构建筑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不同 1979年中美建交时两国的领导人轻度发酵的茶(应该是白茶和黄茶吧)苏联历史上同时担任中央总书记和XX最高领导人是三希堂珍藏的书法作品,伯远帖是谁的作品“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说的是哪个职业的职业道德同济大学三个题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不是很难填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枯藤老树昏鸦一下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谁提出的英国两大党派是保守党和什么《乱世佳人》的背景是美国什么时候选择有美国4次连任的总统二战中被称为绞肉战的战役哪个不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人物等等天津大学中国第一届夏季达沃斯在哪天津第一届全国性运动会是多会哪个不是莫言写的选活着白鹿原谁写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指谁世界前六大国家大小排序1月5号那个节气!《水浒传》谁误闯白虎堂《赵氏孤儿》作者毛遂自荐的毛遂是哪国人哪个不是八大菜系!哪个砚台是石头做的中国哪个淡水湖最大辽宁离朝鲜最大的边境京剧中谁做活泼--青衣正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基础考研真题(B卷)(回忆版)及详解
古代汉语部分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特殊的语法现象
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答:“未之有”宾语“之”前置。
古代汉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提到谓语动词之前。
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答:“饮”在这里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喝”。
3.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答:“杖”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意为“用木杖”。
二、给下面一段古文加标点并翻译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先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答:(1)加标点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其约。
管仲曰:“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先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2)翻译
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其勇猛有力效力于鲁庄公。
庄公十分喜好打仗。
曹沫是鲁国的大将,和齐国作战,三次都输了。
鲁庄公害怕了,就把遂邑这个地方献给齐国来求和,但仍然让曹沫当大将。
齐桓公与鲁庄公相约在柯这个地方盟誓。
庄公与桓公已经在祭祀的天坛上订立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劫持了齐桓公,桓公身边的人不敢有任何行动,就问他:“你想要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而强国侵占鲁国已经够多了。
如今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齐桓公于是允诺把侵占鲁国的地方都还给鲁国。
曹沫见齐桓公这么说,就把手中的匕首扔了,走下天坛,面向北站在群臣应该站的地方,面容脸色没有丝毫变化,说话做事好象之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齐桓公大怒,想要违背他们盟约的内容。
管仲说:“这样做不可以。
不可以为了一时的快乐贪图这样小的利益。
这样做会使你在诸侯中的威信尽失,失去天下人的信任与帮助,还不如还给他。
”于是齐桓公把侵占鲁国的城池还给鲁国。
曹沫三次大战所割出去的城池全都还给了鲁国。
现代汉语部分
一、给下列副词分类
1.极其
答:“极其”是程度副词。
2.也许
答:“也许”是语气副词。
3.难道
答:“难道”是语气副词。
4.总共
答:“总共”是范围副词。
二、说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1.月食
答:“月食”是主谓结构的合成词。
2.推翻
答:“推翻”是中补结构的合成词。
3.忧愁
答:“忧愁”是联合结构的合成词。
4.注意
答:“注意”是动宾结构的合成词。
三、词语辨析
1.宏伟-雄伟
答:(1)“宏伟”“雄伟”二者的语义范畴不同。
“宏”是大的意思,因此“宏伟”有宏大的含义;“雄”是雄壮的意思,因此“雄伟”有雄壮的含义。
(2)“宏伟”“雄伟”二者的使用范围不同。
“雄伟”可以用来形容乐曲、绘画、书法等艺术,但“宏伟”不可以。
如“雄伟的乐章”,不能说“宏伟的乐章”。
“宏伟”可以用来形容计划、蓝图等,而“雄伟”不可以。
如“宏伟的蓝图”,不能说“雄伟的蓝图”。
2.公开-公然
答:(1)“公开”“公然”二者的语义范畴不同。
“然”是“……的样子”的意思,“公然”是指毫无顾忌、明目张胆地去做某事,含有否定意,而“公开”无此意。
(2)“公开”“公然”二者的词性和用法不同。
“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如“真想早已公开了”;也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还可充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可充当状语,如“公然宣布”“公然侵入”等。
(3)“公开”“公然”二者的感情色彩不同。
“公开”是中性词,“公然”含有贬义。
四、分析下列句子,指出“才”和“就”用法的不同。
A.他昨天才来。
他昨天就来了。
B.一斤才十块。
一斤就十块。
答:“才”和“就”作为副词,在修饰时间词、数量词时,用法如下:
(1)“才”“就”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用“才”表示说话人认为动作发生的晚、慢或用的时间多;“就”表示说话人认为动作发生的早、快或用的时间少。
“就”“才”轻读。
表示已然动作时,用“就”的句子末尾要用“了”,用“才”的句子末尾不能用“了”。
如A 句中,“他昨天才来”表示他昨天来,来得晚、来的时间短;“他昨天就来了”则表示他昨天来,来得早、来的时间长。
(2)“才”“就”修饰数量词时,分两种情况:
①“才”“就”语义指向前面的数量词时,“才”表示说话人认为数量多,“就”表示说话人认为数量少,重音都落在数量词上。
在B句中,“才”“就”修饰“一斤”时,“一斤才十块”表示一斤的数量多;而“一斤就十块”则表示一斤的数量少。
②“才”“就”语义指向后面的数量词,重音又落在数量词上时,“才”“就”都表示说话人认为数量少。
在B句中,“才”“就”修饰“十块”时,“一斤才十块”“一斤就十块”都表示十块的数量少、便宜。
五、层次分析
1.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答:
2.小男孩把纸船放在河边。
答:。